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印度新冠疫情持續惡化,多國禁止來自印度的航班。 澳洲的措施似乎最嚴格,引發爭議。該國政府宣佈,5月3日起所有在印度和過去14日曾到訪印度的澳洲公民將被拒絶入境,違規者面臨最高五年監禁及6.6萬澳幣,約合台幣145萬罰款, 這是首次有國家實行不作撤離反而禁止公民回國的政策。
澳洲政府的入境禁令決定隨即受到澳洲人權委員會(AHRC)的批評。5月1日,AHRC在其官方網站上發表題為"關於禁止和製裁來自印度的澳洲人的聲明",質疑澳政府限制禁令的"必要性",還稱"澳政府必須證明這些措施不是歧視性的,而且是應對公共健康威脅的唯一合適方式"。澳洲總理莫里森說,他對這個問題被"政治化"感到失望,並強調"疫情中不存在政治或意識形態。"他辯解稱,澳洲政府是在努力為澳洲人的健康利益做正確的事情,並且這項禁令是根據衛生官員的建議實施的。
不過,據《雪梨先驅報》報導,澳洲頂級醫學專家表示,他建議政府阻止從印度返回澳洲的人,但沒有建議對那些違反旅行禁令的人進行監禁或罰款。有不少澳洲球員原本在印度參加板球聯賽,在疫情之下球賽打不成,返鄉路遙;印度板球總會安排球團搭機到馬爾地夫或斯里蘭卡隔離兩周,球員們才總算踏上歸途,但抵達澳洲後仍須接受兩週的檢疫隔離。由於這項禁令引發強烈反彈聲浪,澳洲總理莫里森5月7日宣布撤銷,並在5月15日安排首架包機載公民回國,前提是所有登機者必須接受新冠檢測,呈陰性者才能登機。該班機雖可容納150名乘客,但有多達70人因已經確診或身為密切接觸者,遭到拒絕登機。政府估計,目前在印的澳洲公民與永久居留人士約有9000人,5月底之前將安排3架撤僑班機接回僑民,但僅有大約900人符合資格。
{內文}
澳洲總理 莫里森 :這是一個嚴重持續發展中的情況,旅行建議已升級為重新考慮所有前往中國的旅行。
新聞片段 :大流行初期,當新冠病毒秘密在中國迅速傳播,澳洲引進了全面旅行禁令,不過也有例外。
澳洲總理 莫里森(2020.9) :大幅度減少來自中國的旅客,不過澳洲公民與他們的直系親屬除外。我希望我們能在聖誕節之前讓盡可能多的人回家。
雄心勃勃的野心被證明不夠明確,快轉到星期五晚上午夜時分,當衛生部長格Greg Hunt根據《 2015年生物安全法》宣布了一項緊急宣言,實施了一種非常新穎的邊界管控。禁止所有來自印度的旅客,包括澳洲公民。
主播 :這是史上頭一回,對一些從海外返國的澳洲公民來說,根據本台了解的情況,在接下來的48小時內,只要過去兩周在印度而回國的公民,恐將面臨五年的牢獄之災。
澳洲總理莫里森頒布最嚴禁令,以最高五年監禁和6萬6千元澳幣,相當於台幣145萬的罰款,讓從印度入境成為犯罪。這是首次有國家實行不撤僑反而禁止公民回國的政策。
主播 :政府面臨的壓力愈來愈大,前板球球星史萊特指控總理莫里森滿手血腥。這名前板球球星說如果政府真的關心在疫情肆虐印度下的澳洲人安危,就會允許他們回家。
滯印澳洲公民 Ria Wadhwani :我聽到有人說,要罰就罰,要關就關,至少我的家人還能來探監。我們現在的處境是無法見到親愛的家人,有些家庭分隔兩地至少快一年半了,這真是個笑話。
如果你比照一下人口,印度13億人當中確診案例是30萬,而美國人口為3.3億,確診病例數就有30萬,我是說你可以算一算,這是多麼令人難以置信。
主播 :你要講的重點讓我們釐清,你想說的重點是人均比例,澳洲面對來自英國的人,特別是美國,比印度目前感染人均比例還要糟糕?沒錯!
隨著新冠疫情大流行,澳洲從2020年3月就開始限制入境,是最早關閉邊境的國家;2020年11月之後,除重新對疫情基本清零的鄰國紐西蘭開放之外,所有入境旅客均要在酒店進行強制性的14天自費隔離。目前有約3萬6千名澳洲國民登記請求政府協助回國,有法律專家指出,這項臨時禁令違反國際法。澳洲參與聯署的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認可的權利當中,包括公民有權不被任意禁止回國。對於政府將從印度入境列為犯罪的措施,澳洲著名保守派媒體評論員博爾特表示,「政策刻薄無理到不得不將其歸罪於種族主義」。
澳洲媒體評論員 Andrew Bolt: 我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可怕的污點,暴露了我們對恐懼的恐慌。我並不是說讓他們回國,放任他們在外面ㄆㄚ趴走,我們有醫療設施,應該能夠應付,我認為我們只是讓人們陷入困境,我不得不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出生在印度,這是我們的恥辱。
電台主持人vs.澳洲總理 莫里森 :在線上的是總理莫里森,整個周末我蒐集到和聽到的都說您是種族主義者,你的政府是種族主義,其他人也都是種族主義者,你能詳細說明為什麼你不是種族主義者嗎?
是,我很清楚這些措施伴隨著嚴厲制裁,但我們實施生物安全法已經一年多了,沒有人為此入獄,大流行沒有政治或意識形態。
根據估算,至少有九千名澳洲人身在印度,當中包括了在印度板球聯賽效力的數十名澳洲籍球員。印度板球聯盟只能先安排澳洲板球團隊先移至馬爾地夫或斯里蘭卡,隔離兩周。
對此澳洲外交部長佩恩表示,最新數據顯示,隔離檢疫當中有57%確診個案是來自印度入境的旅客,而在3月時這個數字僅為10%,她認為這對澳洲衛生醫療系統來說是非常重大的負擔。
滯印澳洲公民 Sunny Joura : 要是我死了,澳洲政府得負全責。
新聞片段 :Sunny Joura與母親被困在印度將近一年,現在也被檢測出新冠陽性反應。
滯印澳洲公民 Sunny Joura:我們是澳洲公民,理當受到保護,必須有人帶我們離開這裡。
新聞片段:他是今晚要搭上澳洲航空班機的150名澳洲公民之一,這架班機搭載了迫切需要的醫療補給到印度,但回程時班機一半座位都是空的。至少40名旅客新冠檢測呈現陽性,而另外30人是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他們都被禁止返回澳洲。
在輿論強烈反撲下,澳洲總理莫里森5月7號撤銷禁令,並在5月15日至31日間,派出3架撤僑包機,以大約900名可能最易感染,且新冠檢測呈陰性的的公民為優先。但結果仍令人不滿意。
新聞片段: 關閉的邊界,分裂的家庭。
受困澳洲公民 Neha :一年多來,我們被困在印度,我們離我們的親人很遠。
新聞片段: 內哈是46名澳洲人中,他們在上週的印度撤僑班機上被檢測出新冠陽性反應。她不相信,自己做了一個測試,結果卻恰恰相反。
受困澳洲公民 Neha::我是5月15日重驗的,RTPCR結果是陰性的,我也沒有任何症狀。所以我覺得真的很無助。
新聞片段:她不是唯一的一個,11個檢測呈陽性的人後來都得到了陰性結果。政府正在調查,但還沒有承認他們搞砸了。
澳洲衛生部長 Greg Hunt :我們總是會重新檢視每個過程,但這些過程已有的結果是,預防了確診案例進入澳洲。
反對派領袖 Anthony Albanese:史考特莫里森需要為一些事情負責。
在印度疫情依然險峻的情況下,數千名澳洲公民在印度望穿秋水,期盼回家的日子早點到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lRwkbFQK0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璨樹颱風持續往北移動,目前它的位置是在台北的東北東方,暴風圈仍籠罩中部、東部及東北部,且風雨持續。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今天全台累積雨量前10名的地區多集中在新北市坪林區及台北市及宜蘭,以目前璨樹路徑以及速度預估,最快今天晚上到午夜就會解除陸上颱風警報。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
民 視 午夜新聞主播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印度新冠病毒疫情不斷惡化,在22日突破了31萬例,這也是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國單日新增病例最高紀錄,而隔天又突破了33萬。
印度這波疫情激烈程度,統計曲線幾呈垂直激增,許多都是全家確診,直接壓垮醫院的醫療量能。首都新德里十九日宣布封城六天,但在印度其他地方,宗教集會與選舉造勢卻照常舉行。數以萬計的移工為躲封城而連夜返鄉,也讓外界憂心恐把疫情擴散至其他偏遠鄉間。
而會造成如此嚴重的情況,與印度總理莫迪的態度有關,去年3月大流行初期,印度實施的嚴格的封鎖令,莫迪下令封鎖全國21天,但在近幾個月,即使案件增加,選舉及宗教節慶卻持續進行,莫迪甚至呼籲各州把封鎖當成是最後的手段。
另外,印度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疫苗生產國,預估全年可生產35億劑疫苗,應該是足以供應本國及其他開發中國家之需。但沒想到,印度有六個州表示,疫苗供應不足。印度血清研究所首席報行官阿達爾普納瓦拉表示,目前最大的挑戰是拿到足夠的生產疫苗原材料,原來,今年2月,美國動用了國防生產法,限制了新冠疫苗關鍵原材料的出口,印媒報導,印度的疫苗生產因而受到影響,怒批美國作法是疫苗的"黑手黨行為"。
{內文}
在歡天喜地中,新冠病毒沒有暫停攻擊,並且無情的威脅著印度。在印度舉行的大壺節,號稱「全球最大規模的宗教慶典」,這個慶祝活動,每三年一次,在1月15日至3月4日舉行,但由於疫情,今年延到了4月。12和13日,在北阿坎德省 聖城:哈里德瓦,約有280萬名朝聖者,湧入恆河,據說,這樣能洗滌罪孽,解脫輪迴。
信徒Manoj:「是會害怕冠狀病毒,但虔誠的信仰中,大壺節每12年才在一個地方重複一次,所以我們暫停了日常工作來到這裡。」
信徒Gopal:「我們肯定害怕感染,因為有些人輕忽,雖然怕被罰款,但他們仍一副掉以輕心的樣子,否則他們才不會戴口罩,他們一點也不怕,他們傳播不實說法,說這是政府的陰謀要製造恐慌,這與事實相去甚遠。」
然而就在「大壺節」舉行的5天內,哈里德瓦的冠毒確診人數就超過2000例,再加上,部分地區為選舉所進行的造勢活動,印度這波疫情幾乎是天天創新高,22日,新增了31萬,再隔天又增加33萬,連創全球最高單日紀錄。根據印度衛生當局所公佈的最新資料,印度目前的累計病例,已逼近1600萬起,累計死亡病例逾18萬起,是全球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僅次於美國。首府新德里宣布,19日起,封城一周,消息一出,大批的外地打工者,連忙逃離返鄉。
新德里打工者:「(封鎖後)我們會面臨很多問題,沒有收入來源,甚至都填不飽肚子,而房東還會繼續收房租,不管是不是封鎖,不管我們是不是在工作。」
新德里打工者:「上次封鎖我在這裡,三月內花掉了有的積蓄,這一次我不會在這兒了,封鎖的話,我就要回家。」
數據顯示,印度的單日確診數在3月25日突破5萬例,4月5日突破10萬例,4月15日突破20萬例,20日之後,連續數日在20萬例以上,4月14日後的新增死亡人數,也都破千例。會造成如此嚴重的情況,與印度總理莫迪的態度有關,猶記去年3月大流行初期,莫迪迅速實了全國21天的封鎖令,但在近幾個月,即使案件增加,選舉及宗教節慶卻持續進行,莫迪的作法有明顯的差異。
印度首相 莫迪:「一直到幾周前,這種情況仍然受到控制,但冠毒第二輪的爆發如暴風雨般來襲,朋友們,在當前情況下,我們必須再一次進行封鎖來解救國家,但還是希望各州先把封鎖當成是最後的手段。」
因為死亡人數過多,連埋葬的墓地都缺,令家屬難以接受。醫院人滿為患,有些需要兩人使用一張床。而造成疫情嚴重的罪魁禍首,是先前英國發現的變種毒株,在印度有超過60%的患者都是感染超級變種病毒。
新冠病毒患者家屬 :「(由於病床緊張),我不得不為我的母親祈禱,祈禱她能住到醫院。」
新德里的醫療體系崩潰,病患家屬甚至不顧得工作人員的攔阻,強行到醫院的氧氣儲藏室搶奪,要為自己的親人囤貨。
達莫市醫院醫生 馬姆塔:「即便取走了,你要如何安裝這些氧氣罐呢?你不知道需要誰不需要,有的患者家屬一下就拿走兩三個,還有的直接用車來裝。」
沒想到,在如此嚴竣的時刻,納西市專門收治冠毒病患的扎基爾胡笙醫院,4月21日發生氧氣軟木塞故障,導致氧氣外洩,這等於切斷了150名病患的氧氣供應。技術人員費了一個小時才解決,但已經導致至少24名新冠病毒的患者 ,因供氧下降不治。
民眾:「我來這裡打疫苗,但他們告訴我沒有疫苗了,我只能回家,明天再來看看。」
諷刺的是,印度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疫苗生產國,預估全年可生產35億劑疫苗,應該是足以供應本國及其他開發中國家之需。但沒想到,印度有六個州表示,疫苗供應不足。
醫院經理Kamal Sharma:「我們短期間沒有疫苗可用,我不清楚原因,自第二輪的疫情出現後,我們就無法供應了,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接種苗,在這之前還沒有這麼急迫。」
印度全國3600個疫苗中心,已施打超過1億2690萬劑疫苗,但印度人口超過13億,接種情況仍不普及,目前包括美國、英國、新加坡及香港都對印度發出了旅遊警示,呼籲避免前往,而原先預定四月底前往印度訪問的英國首相強森,也因此取消行程。
DW特派記者 Manira Chaudhary:「這已經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雖然還沒有最後的消息說,我們能不能加速生產,但像是Kunawa印度血清研究所的負責人,印度最大的疫苗生產商,上周明確表示,我們生產的疫苗,遠遠趕不上國內需求的增長,而國內需求一直在增長,人們可以看到第二波疫情的傳播速度有多快。他們需要政府更多的金援,以便擴大疫苗的生產。而政府還需要重新審視原本的法規和審批流程。由於國內需求猛增,政府也陷入了一個棘手的局面,現在也有人對印度政府大規模出口疫苗提出質疑。」
印度血清研究所首席報行官 阿達爾普納瓦拉:「最新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拿到足夠的生產疫苗原材料。」
今年2月,因美國動用了國防生產法,限制了新冠疫苗關鍵原材料的出口,印媒報導,印度的疫苗生產將在幾周內停止,怒批美國作法是疫苗的"黑手黨行為"。
印度英語新聞電視頻道主播:「那些討論人權的人去哪裡了,為提高美國疫苗產量叫停出口,是為了誰,美國7月將有3億多疫苗,是為了誰。」
正當全球為疫苗爭奪,或擔心不該打的同時,不少地方也為解封感到開心。英國非必要商店經歷了三個月的防疫封鎖後,如今已經重新恢復營業。最新數據顯示,4月12日開放後當周,上街購物的人數較前一週猛增87.8%。而餐廳和酒館等室內服務也將在5月17 日開放,人潮應會進一步增加。而在紐西蘭和澳洲的機場也出現久違的場面。
記者:「經過13個月的漫長等待,終於打開的旅遊大門,在紐澳兩國之間建立了安全走廊,遊客抵達機場後,不用再進行隔離。」
機場出境大廳出現人潮,還有分隔兩地多時的親友,因團聚喜極而泣,但就在19日紐澳兩國宣布,"旅遊泡泡"開通不到一天,防疫又再度失守,澳洲發現有一人確診,珀斯及皮爾地區,宣佈23日午夜起封城三天,計劃只好暫停,擁抱的這一天,何時能安心到來,全球人類都在期盼。
https://m.youtube.com/watch?v=iH7GUUfHP6w
民 視 午夜新聞主播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2/8 (忽忽集團主播)
* 在中國即將完成冠病病毒溯源工作的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據報在尋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與疫情暴發之間的關聯時,找到「重要線索」。
彭博社昨天報導計劃2月10日離開中國的專家組成員之一、英國籍疾病生態學家達扎克(Peter Daszak)上週五通過線上平台表示專家組找到的主要資訊將在他離開前公佈。
世衛專家稱在華南海鮮市場 找到「重要線索」離華前公佈 https://www.zaobao.com/znews/greater-china/story20210208-112256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新加坡食品與生物技術創新研究院(Singapore Institute of Food and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從本地超市購買了30種常見的新年食品,再拿到實驗室檢測。
30種常見新年食品 哪個最不健康? https://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singapore/chinese-new-year-2021/tips/story20210206-112230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希臘當局宣佈,首都雅典附近的一座電站發生了大火,雅典、比雷埃夫斯(Piraeus)、伯羅奔尼撒半島(Peloponnese)的部分地區和附近島嶼的大部分地區在星期天(7日)午夜前後因此停電。
希臘一電站發生大火 雅典等多地區停電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8-112277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據路透社引述媒體和現場事件報導,緬甸警方週一(8日)警告在首都的反政變示威者離開或將被武力驅散。
首都內比都(Naypyidaw)的一條道路對面可看到三排武裝警察,警方也動用了水炮後備箱。示威者高呼反政變口號,並告訴警方,他們應該為人民服務,而不是上周奪權的軍政府。
緬甸警方警告反政變示威者離開或將被武力驅散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8-112276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緬甸亂局持續 警方向示威者發射水炮】
緬甸示威者週一(8日)繼續上街遊行,抗議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推翻由翁山淑枝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政府。
據路透社報道,緬甸首都內比都的示威者多達數千人。當地視頻畫面顯示,警察向一群示威者發射水炮,被水炮擊中倒地的一些示威者似乎受了傷。
報道稱,一些示威者要求警方停止使用水炮後,警方並就沒有再射水炮,但示威活動依然未平息。
* 【仰光街頭萬人示威挺民盟 東南部城市苗瓦迪緬警察鳴槍驅眾】
緬甸民眾昨天繼續抗議軍方發動政變,最大城市仰光又有上萬人走上街頭,要求釋放國務資政翁山淑枝和結束軍方管治。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和東南部的毛淡棉也有示威。這是緬甸自2007年的「袈裟革命」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
儘管軍方加強對網絡的控制,並封鎖社交平台及限制電話線,但仍有大批來自仰光各個角落的民眾一大早就響應號召,身穿代表翁山淑枝所屬政黨全國民主聯盟(民盟)的紅衣、攜帶紅色氣球和揮動黨旗幟在仰光大學附近一個主要十字路口聚集,再沿著馬路前進,高呼「淑枝萬歲」「打倒軍事獨裁」「我們要民主」等口號。許多司機紛紛鳴車笛及高舉翁山淑枝的照片以示支持。
在接壤泰國的東南部克倫邦城市苗瓦迪(Myawaddy),警察驅散人群時傳出數響槍聲,但未知傷亡情況。
*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週一(8日)敦促緬甸軍方領導人釋放政治犯,並恢復該國「斷斷續續」的民主道路。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敦促緬甸軍方釋放政治犯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8-112276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自中天新聞台去年年底被停播後,台灣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第52頻道一直空置至今。有消息稱兩家海外新聞台CNN與FRANCE 24有意申請填補中天留下的空缺,但今天(2月8日)被台灣官方拒絕。
CNN、FRANCE24申請填補中天新聞台頻道空缺被拒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208-112274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戰略司令部警告:核衝突並非不可能 美應制定新戰略應對中俄核武威脅】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撰文指出,中俄兩國已開始使用權勢工具和武力威脅挑戰國際准則,並指「認為冷戰後與核大國對手不可能發生直接武裝衝突的時代已結束」。
* 【俄羅斯疫苗效能超過90%成搶手貨】
去年8月,俄羅斯未經嚴格臨床試驗就推出冠病疫苗,引來全球質疑和批評。如今該疫苗被荷蘭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引用同行評估報告,證實效能超過90%,在全球疫苗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反而成了搶手貨,有望為普丁總統帶來外交紅利。
* 【美國老兵找回遺失南極錢包 53年後物歸原主】美國加州聖地亞哥的91歲居民格里遜(Paul Grisham)曾在海軍服役,53年前以氣象專家身份被派駐南極羅斯島13個月,期間不慎遺失錢包。過了半個多世紀後,最近丟失的錢包物歸原主。
格里遜1948年加入美國海軍,先成為氣象技術員,隨後當上氣象預報員。1967年獲派加入「深凍行動」,出發前往南極。格里遜透露,他當時30多歲,儘管他在執行任務期間弄丟錢包,但連他自己後來都忘了。
直到2014年時,南極羅斯島的麥克默多站要拆除一棟建築,才有人在一個儲物櫃後方找到他的錢包。一群業餘偵探頻繁通過電郵、社交網站與信件聯繫,才得以找到線索,將錢包輾轉送還給1977年退伍的格里遜。
格里遜於1月30日收到遺失超過半世紀的錢包,裡面的軍人身份證、駕照、防核生化攻擊說明小卡等都保存良好,他指「真的很不可思議」。
* 【拉丁美洲民眾爭購氧氣治冠病】拉丁美洲國家正遭第二波冠病疫情席捲,多個國家紛紛出現連日排隊購買氧氣筒的人龍,氧氣價格也因需求大增而水漲船高。公共衛生非政府組織PATH指出,在中低收入國家中,包括多數拉丁美洲國家,有過半的醫院缺乏穩定或完全沒有醫用氧氣供應。在秘魯首都利馬的卡亞俄市,圖中許多民眾在一家每天只為60名顧客供應氧氣的商家門外漏夜排隊,只為隔天能為家人的氧氣筒加氣。一對姐弟已漏夜排隊數日,希望幫患病父親購買氧氣,姐姐說:「我們輪流排隊……弟弟睡在戶外草地,我負責為他送三餐。」
* 【去年40餘萬日本人搬離東京居郊區】冠病疫情改變了日本人居住形態,從人口密度高的城市轉移到人口少的郊區的日本人增加了。去年,首都東京就有40多萬人搬離。針對這種情況,日本政府表示歡迎,因為這能解決城區人口密度,防止日本地方空洞化。
目前從東京遷出的人們,還是以距離東京市中心100公里以內的近郊為主。例如,神奈川縣在去年就有來自東京的移居者2萬多人,其次是埼玉縣和千葉縣。當局也進一步施策,推出100萬日元的喬遷輔助金,鼓勵人們喬遷更遠地區。
民 視 午夜新聞主播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璨樹颱風持續往北移動,目前它的位置是在台北的東北東方,暴風圈仍籠罩中部、東部及東北部,且風雨持續。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今天全台累積雨量前10名的地區多集中在新北市坪林區及台北市及宜蘭,以目前璨樹路徑以及速度預估,最快今天晚上到午夜就會解除陸上颱風警報。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38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民 視 午夜新聞主播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民 視 午夜新聞主播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中颱璨樹持續沿著台灣東部海面北上,暴風圈壟罩整個台灣,北台灣、花蓮、宜蘭等地,氣象局預估中午過後雨勢會更加明顯,將持續到晚間,最快要到今午夜前後,本島地區才會脫離颱風暴風圈,解除陸上颱風警報。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33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