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毛孔吸塵器
#熱銷榜第一
淨化毛孔➕深層代謝髒污➕深度保濕‼️
真的是賣開心的😂菠丹妮死海海泥手工皂僅開此檔活動‼️嘗試了他們家10幾塊手工皂,小編為大家精挑細選這款~用了有感👍肌膚無敵乾淨~個人是非常少用皂去洗臉,這是唯一一款,洗後完全不緊繃‼️反而是肌膚充滿水感,乾淨度達到淨透感~粉刺會漸漸浮出來😱
【捷克Botanicus菠丹妮死海泥手工皂】
規格 : 70g (有封膜包裝及紙盒)
有效期限 : 1年以上
來自於世界級內海-死海‼️死海泥是一種珍稀的原料,含有非常豐富的礦物質,幫助增加皮膚促進新陳代謝,深層清除皮膚內阻礙滋養的累積雜質,當礦物泥塗抹在皮膚上時,高濃度的礦物質產生穿透力,能夠深入皮膚細胞生成的最低層表皮來滋養皮膚;死海的礦物質還能夠保濕,使水分子長時間留駐皮膚。
♦️經醫學家與科學家的測試與研究證實:死海中富含的的礦物泥和礦物鹽,比任何其他地方的礦物質更能深入滋養皮膚➕活化細胞➕保濕及促進新陳代謝‼️高濃度的天然死海礦物質能從裏到外活化皮膚,使細胞再生並防止細胞老化,此外,死海泥具有殺菌、消炎幫助唷~
🌟死海泥富含多種礦物質,如下 :
✅鎂:防止過敏,尤其對敏感性皮膚更具療效,具保濕功能,為細胞活化所需酵素之傳媒。
✅鉀:維持水份平衡的控制者,增加新陳代謝,幫助滋養細胞成長。
✅鈉:提供能量幫助薄膜傳輸細胞養份之進出
氯化物:促進細胞的礦物質平衡
✅鈣:幫助平衡細胞內之礦物質和平滑皮膚
✅溴化物:有消炎、平整肌膚及幫助放鬆
🌟適合膚質:油性、混合性、問題性肌膚,改善痘痘肌、淡化黑頭粉刺。
🌟使用方法
加水沾濕後使用,臉部、全身皆可使用。
#僅此一檔
#死海泥
氯化鈉加水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武漢肺炎爆發以來,疫情洶洶、人心惶惶,各方面的消息都很亂;在風聲鶴唳下,草木皆兵所有人都為之亂神。
人類是種有理性的動物,但一群人類就不是了,當我們在看動物頻道上的牛馬群狂奔、魚群鳥群竄動時,其實我們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所以當消息一出,我們搶口罩、搶酒精、搶消毒棉,甚至搶衛生紙,弄得疫情還沒爆,糖尿病患幾乎沒消毒棉用、前線醫護人員沒有口罩可戴;我真的相信有人家裡面屯著上千片的口罩,然後額手稱慶的看著船邊水中那些人伸著手亂划。
我只能祈禱大家安全下莊,讓他們看著上千片的口罩想著要煮什麼口味的口罩湯.....
而所有事態都一樣,只要鬧得夠久,事態發展跟正反兩邊的訊息不斷湧出後,就會讓人難分真偽甚至是對錯。
只是這通常是包括加害者、受害者與政治立場或既得利益產生衝突的事物;相較之下,某些事務則是不受影響的始終中立。
而這些事務的中立是來自於它們不會受到政治或主客觀立場的干預而產生改變,例如科學定律。
------------------
而台灣本來就有某些人是盲目的,他們在平日裡看似理性,卻常用不理性的角度解讀來源片面的情報,然後散布奇怪的消息;實在很難不懷疑瞎搶物資囤貨的就是這種人起頭的.......
我常常在這個專頁裡面呼籲大家要有獨立思考能力、要能夠解讀與多方面思考不同的消息來源,這是一種具備科學性的思維模式。
只有習慣用理性思考、多角度思維去查探、用科學角度去找證據,我們才能去做那個謠言止於己身的智者,也才能避免散播謠言或是被謠言所迷惑;尤其,當你就是那個會將關心資訊分享給親友的人,你就更有必要釐清資訊來源,才能避免好心做壞事。
昨天晚上我就遇到一個,還自稱為人師的;差點沒把我鼻子氣歪了......
在我遇到那個奇人後,我只能說 : 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需要的,但有足夠的知識常識來支撐思考與推敲則是必要的。
不然,終將只能成為一個立場堅定卻說著渾話的人,終究還是可能害人害己。
------------------
平日裡,台灣人就很注重消毒。
消毒很重要,但除卻洗澡、洗頭、洗手、刷牙之外,其他的消毒可能有99%都是不必要的。
更正確來說,消毒本身就是一個假議題;因為沒必要,而且也做不來。(這個話題,以後有機會我想用一個篇幅來好好吐槽一下....)
但台灣人卻在媒體列舉了各種東西都比馬通髒幾千倍幾萬倍的軟性恐嚇下,開始迷信各種消毒商品;又在各種商業文宣下,相信甚至迷信的搶購各種消毒用品。
現在又正值防止疫情失控的當下,這種精神式潔癖就更嚴重了。
於是,香皂不能滿足大家了,大家要有殺菌效果的洗手乳;洗手乳不夠看,大家還有要乾洗手,然後又覺得添加什麼精油或厲害的不知名成分更威猛。
而環境與自身消毒藥劑也不能只是簡單的稀釋漂白水或酒精,最好是名字越複雜感覺就越有效。
就像是"鹹酥雞"看起來就只值50塊,但叫做"去骨醃漬炸雞肉佐台式風味羅勒"就能有異國風清,就能值450元的高價了。
所以,漂白水、酒精,聽起來就很LOW,次氯酸水聽起來就很猛了;然後又不能免俗地給個台式名稱,大家居然就又買單了。
所以"水神"之名橫空出世;就如同網路上那堆比宅男還多的宅男女神一樣又廉賤又輕易封神。
但是,這些人真的知道其中的差異為何嗎?
------------------
剛剛說到為什麼化學定律不會騙人?
因為它是把很複雜事情用很簡單方式表示,而且能成為全世界共通語言的一種型態。
其實數學也不會騙人,因為不會就是不會.......
簡單說,你可以不懂外國語言,但當你要跟外國人討論數學或是化學(或是音樂)時,把公式列出來(把節奏彈出來),那就能直接溝通了。
而這種世界共通的專業語言,卻異常有效,還正確的顛撲不破。(因為"定律"本身就是具備嚴格定義的)
我書沒念好,所以在學生時代時我總是想著為什麼要學化學、數學,搞的這麼難,我們的生活中也用不到不是嗎?
但長大了、眼界開一點後,我才知道不是這麼難的數學本身無用,而是我們生活層次用不到這麼難的數學;但不表示它沒用(大概是我們自己沒用吧.....)。
大家看過一部電影叫做《關鍵少數》吧?
這是一部傳記式電影。它講的是三個主要的非裔女性,如何在飽受歧視的年代,幫助美國太空總署在太空競爭時代能取回主導權的過程。
這三位劃時代的里程碑人物是憑藉著什麼完成任務、取得眾人尊重,並且成為影響美國太空總署至今的成就呢?
她們數學很好,而且是要命的那種好。
她們能以數學來驗證太空梭在地球、在空中、在太空然後降落的軌道、座標與太空船裝置上的各種抗性、承受力與各種相關數據。
說的簡單點,她們能用數學證明太空梭飛上去之後的各種狀況,然後提出證實有效的解方與改善依歸。
這證明兩件事 :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就是不會!! And 是我們不會用,不是數學沒用。
------------------
講故事跟電影,好像離我們太遠;好像我是看了傳記電影很感動,所以相信它是真的;那我們來談談現實中我遇過的事。
在我念高二的時候,有一天放學時我看見我們班上的衛生股長非常認真的在刷地,我走過去看時,旁邊站著一罐通樂;我問他說 : 這哪招?
他很得意的說 : 我發現用通樂來刷地板,地板會變得非常乾淨,超級有效。
而跟著我進來的班導師臉色大變(我是化工科,導師周國英先生是老化工人了),他急著喝斥大家先把外面的地板沖乾淨,然後進教室去。
當我們進去後,他已經在黑板上寫了化學反應式,還氣急敗壞的罵著搞不清楚狀況的衛生股長。他解釋說,用鹽酸洗石子地,看起來很快很乾淨,但是會損傷石子磚的表面,原因是因為鹽酸跟大理石中主要的成分反應後會侵蝕大理石。
我把化學反應式列給大家看 : CaCO³+2HCl ---> CaCl²+CO²+H²O
(白話文 : 碳酸鈣+鹽酸_反應後會變成_氯化鈣+二氧化碳+水 )
這會發生什麼事?
反應之後的氯化鈣會溶於水,然後被我們沖進排水溝裡;而反應後的二氧化碳會跑到空氣中;於是留下來的就是被侵蝕成坑坑洞洞的地板。
聽完之後,老師帶我們回到走廊上,看著地面的坑洞,我們目瞪口呆。
從那時候我就知道兩件事 : 化學、科學不會騙人。AND,不是化學不管用,是我們不會用。
所以前幾天,家人告訴我有個富豪為了給年輕女朋友做排場,就叫了許多朋友來家裡開慶生派對,又倒了幾十公斤的乾冰到進游泳池裡製造煙霧效果..........才聽到這裡,看著電視的我就問 : 所以死幾個人?
家人很意外又不意外地反問 : 你怎麼知道會死人?
#因為化學不會騙人
請記住 : #沒有未卜先知_只有見微知著
------------------
#再說回我遇到的那個神奇女老師
引起我注意的不是她有多推崇次氯酸水,而是她的那句 : 酒精揮發後會完全沒殘留嗎?酒精可以嗎?泡過酒精的食物能夠直接下肚嗎?
酒精不一定是最好的喔~
#這我就納悶了
(你X的沒吃過燒酒雞?)
所以我非常好奇,她覺得酒精會殘留的根據是什麼?
是她看了什麼論文報告?還是她以什麼驚人的化學學理突破,才會說出這麼超出我想像的論點。
於是我請問她說這個話的依據是什麼,能否用化學平衡式的表現方法來簡單說明?
#然後她就爆了
叫我自己去估狗......這些化學式,只要高中程度,智商90以上,姑狗一下都會理解.....(說我請她列出化學式的行為是)好比抓著教你微積分的教授問他能不能證明九九乘法一樣的心態.............
#然後還是沒有正面回答我她憑什麼說酒精會殘留
她說對了一項,這是有高中程度都會知道的事情(但從她暴怒且左右迴避的言論看來,她沒有高中程度)
酒精可以跟很多東西反應,但揮發可以參考這個化學平衡式 : CH3CH2OH + 3O2 → 2CO2 + 3H2O
在這個化學式裡面,酒精碰到氧氣,會變成二氧化碳跟水;這裡面的二氧化碳會跑到空氣中,水會在揮發過程中被帶走或是被我們的體溫帶走。(然後過程中也會把我們的體溫帶走,所以我們會覺得涼涼的)
所以,如果你買的酒精裡面就只有酒精(加水稀釋),那它在揮發後是不會有殘留的。
因為化學不會騙人,所以我可以以此懷疑她唬爛。(就這麼簡單)
------------------
有趣的是,她寫一堆來迴避我的簡單提問過程中,甚至還說 : 她也會在上課時跟小小孩討論,要有獨立思考能力,只是建議不要只對酒精有迷思,提出另一種思考模式而已............
這種似是而非的言論,讓我知道原來她沒有證據,只是覺得不要迷信酒精,所以反過來懷疑酒精...........這種思考是對的嗎?
其實,沒錯。
但錯的是 : 妳大膽假設了之後,妳拿什麼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沒有。那就是造謠、就是騙人、就是無的放矢,那就是反科學。
妳要黑酒精,沒問題,但拿出證據吧?
有殘留?🤔
根據是化學平衡式?人體實驗?期刊論文?
總不會自己答不出來,沒有證據,然後自己的發言連估狗程度都沒有,就只會叫人估狗吧?
她提出思考模式,很好!
證據呢?
她要懷疑迷思,很棒!
根據呢?
就如同我們可以懷疑希特勒是變性人嗎?
可以啊!證據呢?
大家可以懷疑李小龍、張國榮尚在人間?
可以啊!證據呢? (我是真的希望他們兩個都沒死啦....但我沒有證據)
很多人唸小學時牆上總貼著「大膽懷疑,小心求證」,我想大家要認真想想其中意涵是什麼?只是為了對仗嗎?
這叫做獨立思考能力?
不。這叫誤人子弟。
化學是只是討論科學問題的基本共同語言。只有在這個基礎上討論化學問題才客觀並有意義,而不是誰誰的主觀感受與懷疑。
吳萼洋覺得蜂蜜檸檬可以預防武漢肺炎,可能那個宮廟也覺得符水有效,都可以。但這是科學問題啊,要叫證據的。
她還說自己服務單位的園方有充足的酒精,也預約裝設次氯酸製造機,還評比了很多廠商..............
要是我的孩子在他們園裡就讀,那我會當個奧客去看看他們到底拿什麼當作評估的標準;要是真的敢拿她口中的神水(次氯酸水)噴在孩子身上,我絕對讓他們上電視接受訪問。
#但還好我不是
最後提醒大家一件事 : 我們很生猛的中研院跟國家衛生研究院先後對武漢肺炎的篩檢跟疫苗做出重大突破的研究成果,但你們猜猜他們動物飼養房間跟實驗操作台與各種器具的消毒殺菌是用什麼呢?
就是酒精跟稀釋的漂白水(次氯酸鈉水)
人家科學前線的機構都用這麼"原始"卻又極有效果的方式在消毒,一堆人在那邊裝什麼上帝?
.
.
.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她以為的獨立思考_其實誤人子弟
#妳大膽假設了_那妳的求證呢?
#名字比較複雜不表示比較有效
#最簡單的往往會有最好的效果
#台灣很有趣
#民粹團體上街比各國核能專家畢生研究還牛
#現在連幼兒園老師都覺得自己比那些專家還懂化學了
#撿到機關槍
#我知道很長_但我不想分兩篇_我先去喬一下氣歪的鼻子
#開學了
#回到上班上課沒休假的時光
#所以發文無法準時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氯化鈉加水 在 Vicky Hung (洪雅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J少想聊聊關於新冠肺炎的一些事⋯「防疫即作戰」這句話非常貼切,這其實就是人類跟新病毒為了生存的作戰/比賽。
關於此次的敵人:
病毒本來就是一種特別的物種(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所以很多時候它可以在看似惡劣的環境下生存。
幸運的是,病毒在沒有進到宿主細胞之前並不會繁殖,所以它留在外界環境時,數量不會增加,而且會因為各種環境因子而逐漸死亡。
不過,它們也非常容易產生突變,進而獲得新的能力/性質。所以也要有它們會變的越來越「狡猾」的心理準備。
關於作戰:
疾病的傳播,致病原、傳染途徑、可被感染的人體,缺一不可。
戴口罩跟勤洗手就是針對「傳染途徑」來做處理。在開放空間中,口沫的傳播距離其實並不遠,這也是爲什麼在人多且個體距離很近的密閉空間中,才有戴口罩的必要。
現在我們對於未知的飛沫都很警覺,卻很容易忽略它們可以在一些環境留存數天,等待我們不經意的將它帶入體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專家一直強調勤洗手的重要性,因為勤洗手就可以把傳染途徑確實截斷。
(尤其是針對我這種愛東摸西摸,又常不洗手就摸眼口鼻的人⋯)
針對致病原的處理,現在主要的幾種方式:酒精、漂白水(次氯酸鈉)、次氯酸水,紫外線照射⋯,以下想跟大家補充一些事情。
關於次氯酸水的不穩定性,有醫師與民代開了記者會,卻提出不完全正確的說明。
次氯酸水是由氯化鈉(食鹽主要成分)與水電解而生成。相對於稀釋漂白水(次氯酸鈉)來說,它很不穩定(很容易失去功效),很容易因為空氣、光照⋯等而受到影響,這也同時形成它的優點與缺點。
對於有孩童/養寵物的家庭而言,使用稀釋漂白水清潔環境,除了有稀釋濃度的考量,為了防止家中這些會大方舔舐地板/家具的成員誤食,在使用稀釋漂白水清潔過後,通常還要再用清水擦拭一次⋯😑。
次氯酸水的不穩定正好派上用場,即使它在地板/家具表面殘留,也會因為光照/時間的影響,而逐漸變回食鹽加水的組合。
醫師提出的「⋯次氯酸水裝進噴瓶後,噴了第一次空氣進入瓶子後,次氯酸水就還原成食鹽加水⋯」,其中有很大的邏輯問題。
如果次氯酸水這麼不穩定,它應該在電解產生的瞬間,就還原回了食鹽加水,不用等到加進噴瓶中😑。(我們又不是在無接觸空氣的狀態下電解⋯😅)
再者即使再不穩定,也要考慮反應濃度與時間的問題。舉例而言,大家都知道餅乾開封後很容易受潮軟掉,但是你打開一包餅乾後,它會「馬上」變成一包受潮變軟的餅乾嗎⋯?不會。它通常要放上一段時間才會受潮軟掉,如果你在一個相對乾燥的環境,所需的時間會更久!
(解決這問題的簡單方法就是,打開餅乾後就盡快把它吃完。我一直不懂餅乾打開不趕快吃完是怎樣⋯🙄)
關於紫外線燈的使用:
有新聞報導,有人將紫外線燈管裝在入口/樓梯處,讓進來的人先照射殺菌再進入建築物⋯。
我嚇到了。
請絕對不要這麼做。
紫外線燈殺菌/消毒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線破壞致病原的DNA/RNA結構,所以紫外線的直接照射也會對人體造成有害影響😱。
像高溫蒸氣也可以殺菌,但是我們不會用高溫蒸氣直接對著人體噴。
最後提醒一下,處理完致病原與感染途徑後,要讓自己成為不易感染的人體。
健康飲食與適當運動一直都是加強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感謝大家有耐性的讀完J少的瑣碎重點提醒。
希望大家與身邊的人都能繼續保持身體健康,這樣也會減少第一線人員的壓力。
#勤洗手
#我這髒鬼做得到你也可以
#人生嘛不是吃就是動
氯化鈉加水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102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高一化學科題目 ... 的推薦與評價
濃度均為0.01 M的硝酸銀、硝酸鉛、硝酸鋇、硝酸亞鎳四種溶液,分別與氯化鈉溶液反應的結果如附 ... (B)常溫下,取pH=5.0的鹽酸1mL,加水稀釋配成1L的水溶液,則pH=8.0 ... <看更多>
氯化鈉加水 在 [請益] 國中理化- 精華區ask-why 的推薦與評價
阿中不慎把2g的NaCl和8g的KNO3兩種固體粉末混在一起,查表得知,此二物質在水中溶解
的程度與溫度高低有關(如下表),他打算藉由下列的實驗盡量將此混合物加以分離。(註
:以下數據為例,在10度C時,100g的水恰可同時溶解20克硝酸鉀及35克NaCl)阿中先將混
合物置入試管內→經估算至少需加水X
克並加熱至60度C,恰可將混合物完全溶解→趁熱將溶夜內微量雜質過濾並捨棄→濾夜靜
置冷卻至10度C→過濾管內析出的固體→經乾燥、稱重,得Y克的固體,試問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溫度 10度C 60度C
溶質
硝酸鉀 20 80
氯化鈉 35 40
A. X=15
B. Y=10
C. 所得Y克的固體為純硝酸鉀
D. 最後剩下的濾夜,對氯化鈉及硝酸甲而言,均為飽和溶夜
(這個他的右下角打著91建國中學,答案是C~有誰可以解釋?~~救人阿)
這是國中自然科總複習講義的題目
--
我只是鄉民,只不過站前面一點,不小心被推出來的…(⊙_⊙;)… ○圭~○列~怎麼醬?
<(‵^′)> 我看你還是回火星去好了!
個人首頁= =
https://www1.pu.edu.tw/~s9322013/
化學/化學工程/生化科技BBS網路資源中心
https://groups.msn.com/chemicalBBScent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8.28.181
> -------------------------------------------------------------------------- <
作者: daze (Ready for the storm) 看板: ask-why
標題: Re: [請益] 國中理化
時間: Tue Apr 18 17:55:02 2006
※ 引述《kissinwang (= =)》之銘言:
: 阿中不慎把2g的NaCl和8g的KNO3兩種固體粉末混在一起,查表得知,此二物質在水中溶解
: 的程度與溫度高低有關(如下表),他打算藉由下列的實驗盡量將此混合物加以分離。(註
: :以下數據為例,在10度C時,100g的水恰可同時溶解20克硝酸鉀及35克NaCl)阿中先將混
: 合物置入試管內→經估算至少需加水X
: 克並加熱至60度C,恰可將混合物完全溶解→趁熱將溶夜內微量雜質過濾並捨棄→濾夜靜
: 置冷卻至10度C→過濾管內析出的固體→經乾燥、稱重,得Y克的固體,試問下列敘述何者
: 正確?
: 溫度 10度C 60度C
: 溶質
: 硝酸鉀 20 80
: 氯化鈉 35 40
: A. X=15
: B. Y=10
: C. 所得Y克的固體為純硝酸鉀
: D. 最後剩下的濾夜,對氯化鈉及硝酸甲而言,均為飽和溶夜
: (這個他的右下角打著91建國中學,答案是C~有誰可以解釋?~~救人阿)
: 這是國中自然科總複習講義的題目
一般而言 這種題目在做時
認定兩種可溶鹽並不會互相影響溶解度
那麼想也知道
你會希望析出的都是同一種純物質
那誰會析出勒?
在10度時當水少於2/35*100=5.71 g時氯化鈉會開始析出
8/20*100=40 g 硝酸鉀
很明顯
如果你希望析出的是純物質
一定是讓硝酸鉀析出 氯化鈉不析出
這時就可以選C了
然後你加入的水量必須在60度時能把硝酸鉀和氯化鈉完全溶解
2/40*100=5 g
8/80*100=10 g
所以 X=10
當溫度降到10度
8-10*20/100=6
Y=6
(其實想也知道 本來才10g 不可能全部析出的 不用算也知道這項不能選)
此時銷酸鉀當然達到飽和
如果沒飽和是不可能析出的
然而
對氯化鈉來說
在水只有5.71g時才會達到飽和
此時水有10g
當然還沒飽和
其實如果這個問題
用兩種難溶鹽來出
還要算同離子效應
那才好玩勒...
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5.41
※ 編輯: daze 來自: 140.112.245.41 (04/18 17: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