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岱琳,是一名在意大利佛罗伦斯大学就读的留学生。
和大多数留学生不同,今年我已经39岁了。
在获得绿码后的第一次短途旅行,Montecatini的一天
39岁,没结婚没孩子,一个人跑来意大利留学,在一些人眼里,尤其是中国男人眼里,这是违背道德的。
前几天,我的一条视频火了。 本来出发点只是想缓解一下年轻小姑娘们的焦虑,没想到却惹上了一群男权人士。
很快,我的后台就收到了很多男士的"问候"——
「女人不生孩子是原罪」「中国最大的社会矛盾就是女性地位太高」
还有人说我故意挑起男女的性别对立。
天地良心,我不婚不育是因为我不想吗? 只是没有遇到合适人选罢了,何必上纲上线。
我并不是一个不婚主义者,也不是一个丁克,我更不讨厌男人,相反,我欣赏男性,男人各有各的可爱,基于我的性取向,我对男性这个群体恨不起来。
虽然我有时候并不理解男性,但这个世界不应该是对立的,这是不对的。
说到这,你们可能会对我有一些好奇。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我的经历——为什么会在37岁选择学习一门新语言并只身来到意大利;留学期间我的所见所闻;以及我对现在男女关系的一些思考。
01
17年前,我大学刚毕业,做过明星的宣传和小助理,也在某大厂做过近10年网站编辑。
我这个人闲不住。 30岁之后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我学习了游泳,到芬兰学单板滑雪,去过二十几个国家旅行。
33岁的时候,我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在语言班上认识了一个小男孩,他告诉我他要去西班牙留学,一年学费只要差不多10万。
10万? 在我印象里,留学是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做的事,如果是这个价钱,那我或许努努力也能够得着。
我认真思考了我的西班牙留学之旅,但无论是从工作、存款还是一些现实因素上,我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但自此以后,去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的想法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还是决定要去留学。
之后的几年,我继续存钱,在北京买了一套小房子,心想着每个月收租也能补贴一下我在国外的生活费,然后,我看了眼自己的存款,嗯,够我在国外学习几年了。
幸运的是,虽然我爸妈都是普通人,但在人生的各个节点上,他们并没有选择阻挠和「绑架」我,而是表示十足的支持,哪怕不同意我的决定,也都是尊重的默许,包括在37岁选择留学,包括至今没有结婚和生育。
我对意大利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它是我第一次独自去欧洲旅行的目的地。
佛罗伦斯又是文艺复兴之都,这座城市小而精致,与北京截然不同。
这一次,我决定彻底换一种生活方式。
学习意大利语是痛苦的,来了意大利以后才发现,留学生活根本不像电视剧和某音里那么美好啊,每天睁眼就开始学习,可我连滚带爬都赶不上进度。
而且意大利暖气不热,浴室没有浴霸,老房子连空调都没有,我这个小阿姨都这把年纪了,还在和别人共享厨房、卫生间,连独立的公寓都租不起。
当然,除了生活上的不习惯之外,留学生还要承受莫大的孤独。
但成长嘛,总是需要一些冲破痛苦的勇气的。
我在现在这个年龄选择留学还是有优势的,起码比起刚高中或大学毕业的人来说,我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我知道自己就是来拓宽视野的,我不在乎教授有没有打高分,只在乎自己有没有把知识学透。
并且,告别了连轴转的工作,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汲取知识、去思考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这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没啥用,但却让我变得更加从容。
视频的弹幕里有人说,我未婚未育出国留学,就是一种对现实的逃离,我不太喜欢「逃离」这个词,现在的生活是我自主选择的结果,我更愿意把这种选择比喻成换了一个全新的游戏地图。
家乡就像新手村,我做完任务之后来到了北京,在北京买了房、在一家不错的公司工作了很久,北京这个地图玩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解锁了一个全新的游戏地图了。
即便这个全新的地图里,游戏规则并不简单,也不是easy模式,一切都得从0开始,但不断地打怪升级以及对知识的征服让我感到满足。
我一直在不间断地学习英语,虽然我现在意大利语一般,但我的目标是,在40岁之前,解锁四门语言!
留学虽然是个痛苦的过程,但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比如我变勇敢了,变得比以前敢说话了。
我刚来意大利的时候住在一个村里,房东带着我去买东西,当时的我意大利语说得不好,所以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商店里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店员拿出橄榄油让我品尝,我就站在那儿吃,房东见状跟我说:你可以坐下吃,我们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
其实很多欧美人不是坏,也不是种族主义者,他们只是不了解中国。
作为一名中国的留学生,我认为我是有使命感的。
你觉得你只代表你个人,但外国人会觉得你代表的是整个中国,所以我必须说出来,让他们知道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人又是什么样子。
我不能沉默。
出国之后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发现我更爱国了。
最近我把《觉醒年代》给看完了,那叫一个热泪盈眶,这个月的自我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了空前成功的效果。
出国让我站在了另一个角度观察我们的国家,我不仅更爱她了,还更迫切地将对国家的自豪感大声说给欧洲人听。
就比如我会对我教授说,中国防疫就是牛,就是全世界第一。
02
留学的过程中,我也渐渐开始做起了视频,初衷是想帮助那些对留学存在疑惑的朋友。
因为之前工作经历的原因,我很明白现在的网友想看什么,我的内容怎么做会吸引更多的流量,但那不是我的目的。
所以打开我的B站首页会发现,我都在出一些留学向的干货内容,就算发视频带的tag也都是留学相关,而不是一个更被算法所青睐的话题。
有些也才一两百个点击,但没人看也没关系,哪怕这个视频只帮助到了一个人,那也是有价值的。
我还笑称,每次出干货都是「在线当妈」,自己这是在「互联网支教」。
做视频之后,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私信,我就发现现在的人有着各式各样的焦虑,于是我的话题才开始延展。
前几天我专门做了一期视频,就小姑娘的年龄焦虑跟大家分享了一名年近40岁小阿姨的故事,想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就算不结婚不生孩子,只要为自己的生活努力,就能过得很精彩。
但是很显然,这个视频把我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关于对未来的焦虑:
以上视频所传达的其实就是,别焦虑。
我是一个不太容易焦虑的人,唯一能让我感到焦虑的,只有没钱,但我身体健康有手有脚,总能创造自己想要的一切。
其实我特别想告诉现在的年轻小姑娘,她们焦虑的那些我都经历过,现在不也好好的吗?
还记得我们班有个女孩跟我说过,她在看完一篇公众号之后特别迷茫,她不知道毕业后如何面对生活,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等等。
这些焦虑其实都是预支的压力,你现在焦虑得要死的事情以后会不会发生还不一定呢,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就比如说我吧,计划得好好的,毕业回国后要去培训机构当英语老师,可现在教育行业大地震,机构都没了。
我之前有个房东的前妻是个非洲姑娘,当时她来意大利的时候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跟她比起来,我们中国的女性还是太胆小了,对一件可能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思前顾后,给自己设置太多限制。
有风险意识是对的,但比起一直胡思乱想,直接去做是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做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困难,但那时你也会发现,一切的焦虑都小到不值一提。
关于女权:
在发完《大龄留学生年近40不结婚,我会焦虑吗? 》那条视频后,我被贴上了一个标签:挑起性别对立的极端女权。
一些男人专门跑到弹幕和评论区里说我把小姑娘教坏了,弄得她们都决定不婚不育。
以前不经常说女孩子爱幻想吗,我看是现在的男生太能幻想了。 我一个视频就能让全中国女孩都不跟他们结婚生子,那我岂不成洗脑大神了吗?
现在有很多关注女性权益的大V账号,但很少有看到教男性如何尊重女性的自媒体工作者,或许是因为男性无法与女性共情,所以他们言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男性考虑,这可能就导致有更多的男性会认为自己的思想才是主流。
就比如性同意这件事,我不太理解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男孩认为自己只和女孩吃了两顿饭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说到底还是男性不懂得如何尊重一个女孩,所以完全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女孩是一个独立的人,她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她有拒绝的权利。
当然,极端的女性主义也让我害怕,让男人害怕。
她们的言行挑起的两性战争,为三观尚未成熟的女性种下了仇恨的种子,未来两性的路都不会好走。 还有一些极端女性主义会把事情简单地看成非黑即白,误把高呼「不婚不育」当成所谓的女权。
但其实人性是流动的、丰富的、复杂的,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人某一阶段的生活状态,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不婚的标签,这跟将美好的亲密关系拒之门外没啥区别。
我误打误撞被当成了挑起性别对立的极端女权,但其实我不止一次地提到,我欣赏优秀且尊重女性的男人,我随时准备好进入一段美妙的亲密关系,我也从来不是什么不婚不育的主张者。
其实在出国之后,我面对婚姻的看法和渴望程度,也有了些改变。
关于为什么到现在还没结婚,其实并不是我不想,而是比起潦草地完成「社会使命」,我更期待一段美好健康的亲密关系。
以前女性找对象是找「投资人」的心态,自己没有赚钱能力却想找一个有本事的老公,但你想啊,投资人能只投你一个项目吗? 不得投好几个好几十个啊? 这种关系注定是不平等的。
我现在的态度就是,我来当一段感情中的「老板」,因为我未来需要把一部分工作交给他来完成,我们共同创造想要的生活。 甚至,如果一件事我能自己办就独立完成,这样我就利益最大化了。
就比如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北京买了房,独立完成了一件看似需要男人帮助才能搞定的事,但孩子这事儿,还真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何况总有老一辈或是步入婚姻的人在我耳边说:你还指望男的育儿吗?
所以嘛,既然一个人完成不了,那我就不接这个offer了。
一旦摆正一个合作的心态,就不会是以臣服的状态面对男人。 我自己是有价值的,我还自带资源呢,怕什么?
以前的我认为婚姻等于亲密关系,一种社会属性,外加一些附加价值,但在西方国家我见到了更多亲密关系的不同形式,有不结婚只同居的,有不结婚但是共同育儿的,婚姻是一种对经济的保障,但它无法保障两个人永远相爱。
我渴望的也许只是一段亲密关系,而不是婚姻。
我或许是一个女权,但我所理解的女权,是站出来为身为弱者的女性发声,为争取女性正当权益而努力的群体,而不是站在男性的对立面,唾弃他们、厌恶他们。
大家设想一下,如果男女继续这么对立下去,会发生什么?
或许等我们老了,年轻的小女孩都会将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那是社会的退步,何况我们的后代可能成为这种退步的亲历者。
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彼此尊重、相互合作。
我不会保持沉默,我会继续说下去。
、相互合作。
我不会保持沉默,我会继续说下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heryl Lee Xin Y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觉得中女聊性真的是很好看的画面,科科! 拍攝場景:《青青》最好吃的娘惹糕都在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pandanrepublic/ 盈盈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i7Y7Y9ghiuHv_DVY-E5...
没什么不能聊的阶段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叫岱琳,是一名在意大利佛罗伦斯大学就读的留学生。
和大多数留学生不同,今年我已经39岁了。
在获得绿码后的第一次短途旅行,Montecatini的一天
39岁,没结婚没孩子,一个人跑来意大利留学,在一些人眼里,尤其是中国男人眼里,这是违背道德的。
前几天,我的一条视频火了。 本来出发点只是想缓解一下年轻小姑娘们的焦虑,没想到却惹上了一群男权人士。
很快,我的后台就收到了很多男士的"问候"——
「女人不生孩子是原罪」「中国最大的社会矛盾就是女性地位太高」
还有人说我故意挑起男女的性别对立。
天地良心,我不婚不育是因为我不想吗? 只是没有遇到合适人选罢了,何必上纲上线。
我并不是一个不婚主义者,也不是一个丁克,我更不讨厌男人,相反,我欣赏男性,男人各有各的可爱,基于我的性取向,我对男性这个群体恨不起来。
虽然我有时候并不理解男性,但这个世界不应该是对立的,这是不对的。
说到这,你们可能会对我有一些好奇。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我的经历——为什么会在37岁选择学习一门新语言并只身来到意大利;留学期间我的所见所闻;以及我对现在男女关系的一些思考。
01
17年前,我大学刚毕业,做过明星的宣传和小助理,也在某大厂做过近10年网站编辑。
我这个人闲不住。 30岁之后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我学习了游泳,到芬兰学单板滑雪,去过二十几个国家旅行。
33岁的时候,我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在语言班上认识了一个小男孩,他告诉我他要去西班牙留学,一年学费只要差不多10万。
10万? 在我印象里,留学是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做的事,如果是这个价钱,那我或许努努力也能够得着。
我认真思考了我的西班牙留学之旅,但无论是从工作、存款还是一些现实因素上,我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但自此以后,去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的想法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还是决定要去留学。
之后的几年,我继续存钱,在北京买了一套小房子,心想着每个月收租也能补贴一下我在国外的生活费,然后,我看了眼自己的存款,嗯,够我在国外学习几年了。
幸运的是,虽然我爸妈都是普通人,但在人生的各个节点上,他们并没有选择阻挠和「绑架」我,而是表示十足的支持,哪怕不同意我的决定,也都是尊重的默许,包括在37岁选择留学,包括至今没有结婚和生育。
我对意大利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它是我第一次独自去欧洲旅行的目的地。
佛罗伦斯又是文艺复兴之都,这座城市小而精致,与北京截然不同。
这一次,我决定彻底换一种生活方式。
学习意大利语是痛苦的,来了意大利以后才发现,留学生活根本不像电视剧和某音里那么美好啊,每天睁眼就开始学习,可我连滚带爬都赶不上进度。
而且意大利暖气不热,浴室没有浴霸,老房子连空调都没有,我这个小阿姨都这把年纪了,还在和别人共享厨房、卫生间,连独立的公寓都租不起。
当然,除了生活上的不习惯之外,留学生还要承受莫大的孤独。
但成长嘛,总是需要一些冲破痛苦的勇气的。
我在现在这个年龄选择留学还是有优势的,起码比起刚高中或大学毕业的人来说,我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我知道自己就是来拓宽视野的,我不在乎教授有没有打高分,只在乎自己有没有把知识学透。
并且,告别了连轴转的工作,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汲取知识、去思考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这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没啥用,但却让我变得更加从容。
视频的弹幕里有人说,我未婚未育出国留学,就是一种对现实的逃离,我不太喜欢「逃离」这个词,现在的生活是我自主选择的结果,我更愿意把这种选择比喻成换了一个全新的游戏地图。
家乡就像新手村,我做完任务之后来到了北京,在北京买了房、在一家不错的公司工作了很久,北京这个地图玩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解锁了一个全新的游戏地图了。
即便这个全新的地图里,游戏规则并不简单,也不是easy模式,一切都得从0开始,但不断地打怪升级以及对知识的征服让我感到满足。
我一直在不间断地学习英语,虽然我现在意大利语一般,但我的目标是,在40岁之前,解锁四门语言!
留学虽然是个痛苦的过程,但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比如我变勇敢了,变得比以前敢说话了。
我刚来意大利的时候住在一个村里,房东带着我去买东西,当时的我意大利语说得不好,所以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商店里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店员拿出橄榄油让我品尝,我就站在那儿吃,房东见状跟我说:你可以坐下吃,我们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
其实很多欧美人不是坏,也不是种族主义者,他们只是不了解中国。
作为一名中国的留学生,我认为我是有使命感的。
你觉得你只代表你个人,但外国人会觉得你代表的是整个中国,所以我必须说出来,让他们知道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人又是什么样子。
我不能沉默。
出国之后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发现我更爱国了。
最近我把《觉醒年代》给看完了,那叫一个热泪盈眶,这个月的自我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了空前成功的效果。
出国让我站在了另一个角度观察我们的国家,我不仅更爱她了,还更迫切地将对国家的自豪感大声说给欧洲人听。
就比如我会对我教授说,中国防疫就是牛,就是全世界第一。
02
留学的过程中,我也渐渐开始做起了视频,初衷是想帮助那些对留学存在疑惑的朋友。
因为之前工作经历的原因,我很明白现在的网友想看什么,我的内容怎么做会吸引更多的流量,但那不是我的目的。
所以打开我的B站首页会发现,我都在出一些留学向的干货内容,就算发视频带的tag也都是留学相关,而不是一个更被算法所青睐的话题。
有些也才一两百个点击,但没人看也没关系,哪怕这个视频只帮助到了一个人,那也是有价值的。
我还笑称,每次出干货都是「在线当妈」,自己这是在「互联网支教」。
做视频之后,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私信,我就发现现在的人有着各式各样的焦虑,于是我的话题才开始延展。
前几天我专门做了一期视频,就小姑娘的年龄焦虑跟大家分享了一名年近40岁小阿姨的故事,想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就算不结婚不生孩子,只要为自己的生活努力,就能过得很精彩。
但是很显然,这个视频把我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关于对未来的焦虑:
以上视频所传达的其实就是,别焦虑。
我是一个不太容易焦虑的人,唯一能让我感到焦虑的,只有没钱,但我身体健康有手有脚,总能创造自己想要的一切。
其实我特别想告诉现在的年轻小姑娘,她们焦虑的那些我都经历过,现在不也好好的吗?
还记得我们班有个女孩跟我说过,她在看完一篇公众号之后特别迷茫,她不知道毕业后如何面对生活,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等等。
这些焦虑其实都是预支的压力,你现在焦虑得要死的事情以后会不会发生还不一定呢,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就比如说我吧,计划得好好的,毕业回国后要去培训机构当英语老师,可现在教育行业大地震,机构都没了。
我之前有个房东的前妻是个非洲姑娘,当时她来意大利的时候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跟她比起来,我们中国的女性还是太胆小了,对一件可能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思前顾后,给自己设置太多限制。
有风险意识是对的,但比起一直胡思乱想,直接去做是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做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困难,但那时你也会发现,一切的焦虑都小到不值一提。
关于女权:
在发完《大龄留学生年近40不结婚,我会焦虑吗? 》那条视频后,我被贴上了一个标签:挑起性别对立的极端女权。
一些男人专门跑到弹幕和评论区里说我把小姑娘教坏了,弄得她们都决定不婚不育。
以前不经常说女孩子爱幻想吗,我看是现在的男生太能幻想了。 我一个视频就能让全中国女孩都不跟他们结婚生子,那我岂不成洗脑大神了吗?
现在有很多关注女性权益的大V账号,但很少有看到教男性如何尊重女性的自媒体工作者,或许是因为男性无法与女性共情,所以他们言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男性考虑,这可能就导致有更多的男性会认为自己的思想才是主流。
就比如性同意这件事,我不太理解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男孩认为自己只和女孩吃了两顿饭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说到底还是男性不懂得如何尊重一个女孩,所以完全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女孩是一个独立的人,她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她有拒绝的权利。
当然,极端的女性主义也让我害怕,让男人害怕。
她们的言行挑起的两性战争,为三观尚未成熟的女性种下了仇恨的种子,未来两性的路都不会好走。 还有一些极端女性主义会把事情简单地看成非黑即白,误把高呼「不婚不育」当成所谓的女权。
但其实人性是流动的、丰富的、复杂的,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人某一阶段的生活状态,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不婚的标签,这跟将美好的亲密关系拒之门外没啥区别。
我误打误撞被当成了挑起性别对立的极端女权,但其实我不止一次地提到,我欣赏优秀且尊重女性的男人,我随时准备好进入一段美妙的亲密关系,我也从来不是什么不婚不育的主张者。
其实在出国之后,我面对婚姻的看法和渴望程度,也有了些改变。
关于为什么到现在还没结婚,其实并不是我不想,而是比起潦草地完成「社会使命」,我更期待一段美好健康的亲密关系。
以前女性找对象是找「投资人」的心态,自己没有赚钱能力却想找一个有本事的老公,但你想啊,投资人能只投你一个项目吗? 不得投好几个好几十个啊? 这种关系注定是不平等的。
我现在的态度就是,我来当一段感情中的「老板」,因为我未来需要把一部分工作交给他来完成,我们共同创造想要的生活。 甚至,如果一件事我能自己办就独立完成,这样我就利益最大化了。
就比如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北京买了房,独立完成了一件看似需要男人帮助才能搞定的事,但孩子这事儿,还真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何况总有老一辈或是步入婚姻的人在我耳边说:你还指望男的育儿吗?
所以嘛,既然一个人完成不了,那我就不接这个offer了。
一旦摆正一个合作的心态,就不会是以臣服的状态面对男人。 我自己是有价值的,我还自带资源呢,怕什么?
以前的我认为婚姻等于亲密关系,一种社会属性,外加一些附加价值,但在西方国家我见到了更多亲密关系的不同形式,有不结婚只同居的,有不结婚但是共同育儿的,婚姻是一种对经济的保障,但它无法保障两个人永远相爱。
我渴望的也许只是一段亲密关系,而不是婚姻。
我或许是一个女权,但我所理解的女权,是站出来为身为弱者的女性发声,为争取女性正当权益而努力的群体,而不是站在男性的对立面,唾弃他们、厌恶他们。
大家设想一下,如果男女继续这么对立下去,会发生什么?
或许等我们老了,年轻的小女孩都会将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那是社会的退步,何况我们的后代可能成为这种退步的亲历者。
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彼此尊重、相互合作。
我不会保持沉默,我会继续说下去。
、相互合作。
我不会保持沉默,我会继续说下去。
没什么不能聊的阶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英国跳水王子提醒爸妈的几件事
┌─────────┐
| 给孩子学习享受独处| 1️⃣
└─────────┘
孩子为什么需要学会独处呢?如果孩子能享受独处,就不需要电子保姆了,也不会一直喊无聊。生活重有太多小事做一做,可以和自己的内在很好聊,完全不无聊。只是孩子们有没有机会在不被大人打断的情况下,有机会享受独处。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独处能帮助个人形成持久的记忆。我的成长经验也有类似收获,当我一个人在钢琴学院的练琴房单独练习的话,我会更容易记住音符与指法。一定时间的独处,让一个人去控制自己的时间,感受自由。在独处的时候,大人孩子都可以以自己的节奏,解决复杂的问题,或是忙碌了一天之后,能全然放松下来。
也有人说,独处也能试探出一个人的灵魂深度,对一个人来说,即使他多活泼好动,但能沉稳独处,也更懂得思考,因为有空白,才能思考更多的未来和方向。But,请不要和我说,“有哦!我开着电视让孩子学习独处。” #电视不是独处的良伴。
孩子成长过程中,若少了学习独处的机会,感受不到内在整合,一个人很难成熟成长。当环境不断希望孩子更加外向,也应该多思考一下未来独自面对人生的他们,是不是具备独处的能力。就像坐在观众席,Tom Daley一个人享受编织的乐趣,竟然也能引来高度关注,我总觉得那画面一直在提醒着我们一些事。
┌─────────┐
| 让孩子接近静态活动|2️⃣
└─────────┘
绘画、玩积木、玩玩具、看绘本,或许跳水王子做一些手作、编织等,都能让孩子的心静下来。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外表看起来安静,内心却非常澎湃。现在孩子都不缺动起来的活动,但 #却很少能让心静下来的时刻。
当孩子愿意静下心,做做手作也好,任何培养手感的兴趣,也可以让孩子有机会练习沉静专注,更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力。
┌───────┐
| 给孩子安定的心|3️⃣
└───────┘
「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我们在引导孩子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时,创造静下心来的环境或空间,让孩子培养成安定的习惯,未来无论四周或世界多混乱,他依然可以安住自己的心。
就像Tom Daley在IG写了:“编织成为我寻求平静、正念和纾解压力的方式!我爱编织!”无论是成长阶段面对的压力,亦或是像这位奥运金牌的长期心理压力紧张、接受密集式训练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专注心力都非常有意。
2007年哈佛医学院身心研究所证实,编织毛线能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减轻慢性疾病引起的痛楚、提升幸福感等。所以Tom在场边和宿舍编一编,就达到✅舒缓压力、✅降低心率、✅减轻疼痛感觉、✅运动手部肌肉!
┌──────────────┐
| 积极鼓励与引导孩子感兴趣的事|4️⃣
└──────────────┘
孩子能有一项他愿意投入整个自己到忘我、又能沉淀心灵的兴趣,爸妈一定要学会在旁好好表示欣赏与认同。孩子能自发性的为一件事着迷、感兴趣,甚至做到欲罢不能,是多么美好的状态啊!
与其纠结孩子没什么感兴趣的事,或孩子感兴趣的事大人又觉得没有意义,倒不如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事。喜欢这件事,不能用教的。只能多复制这种美好的经验,让孩子一再感受,刻意重复他所喜欢做的事。
像Tom Daley各式各样的毛线作品,除了提醒爸爸妈妈这些小事,也展现了新世代超越性别的刻板印象,只要真正喜欢谁都能自在地做自己。
总得来说,就是只要孩子做起这件事他是最容易集中注意力,思维也更灵活,你感受到他那股「吸睛之气」,讲起来都全身发光的话,请支持他。
┌─────────────┐
| 让兴趣提高专注力再走入心流 |5️⃣
└─────────────┘
「进入状态」的运动员常会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进入一种极高度专注的心理状态,四周发生的事不在他的世界里,这个是一种安静的「心流」状态 #Flow 。他在享受着当下喜欢的事,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其他杂七杂八的事,他的心就只处在当下。
若孩子能在兴趣中体验到这样的专注力,他就会懂得安静,甚至进入心流状态,他在兴趣中的那股Flow里面,孩子在未来也更有足够的稳定度,还有面对外界的应变能力。
安静「#心流」是一种全神贯注、投入到忘我的状态,而这正是心理学中认为的「快乐」和「专注力」的流露。孩子的内心能够收获到自我肯定、平静、喜悦和和掌控感,这都是安静「心流」带给孩子的正向能量哦!
我是想得远一点的妈妈,所以带你再看远一点。如果孩子现在能享受自由进出于自己的「安静心流」时,未来若遇到困难或挑战,他更能表现独立为自己加持,度过难关。
大人如果体会过做事投入到废寝忘食,那股「心流」,你就会明白,这真的很能提高自我意识,对自己所处和所面对的事,会更“清醒”,随时都有很好的精神状态,不容易出现「内在失序」,不易受到外界讯息干扰而思绪混乱,也更有能力对抗外在诱惑。
整个人都更“定”!
┌──────────┐
| 懂得给自己的生活暂停 |6️⃣
└──────────┘
奥运金牌背后的内心压力,无人可想象,但他教我们一个简单的动作,「#Pause」,给自己的生活按下暂停键!体育场上的选手,丢了一粒球会给搭档拍拍手鼓励、赢了当下喊一下watch out,马上从比赛中觉察自己,给自己暂停一下。懂得暂停,透过呼吸反应一下;懂得暂停,透过任何的小举动回到自己。
就像即使人在奥运场上的观众席,Tom Daley也懂得随时能给自己的生活暂停,拿出毛线编织出自己的小世界。
对孩子和爸妈来说,懂得在生活中「暂停」,也能在每一次快要发生关系的碰撞时,就能停住自己,自我觉擦,再做回应,相信也能减少亲子间“擦枪走火”的机会!
Tom Daley利用「暂停」时,以编织来让自己的脑袋完全集中做一件事情。在比赛每一跳中间会有45分钟的空档,就在这段时间编织一下,可以让他的脑袋完全抛开一切,不去想关于比赛的事情。这招,不只孩子,对抗疫情和高压生活下的大人,也受用哦!
┌─────────┐
| 学习处理自己的无聊 |7️⃣
└─────────┘
想象有一天,孩子开始不会有事没事就爱喊~#无聊,而是爱上无聊,甚至可以在每一次感到无聊时保持专注,把手上的事懂得变化,找出新鲜感和满足感。孩子这状态,你会希望发生吗?
当孩子学会反复做着一模一样的事,却无止境地感受到趣味,他也更能接近超越么每一次的自己,变得更优。要确保习惯可以长期为孩子带来满足感,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选择符合孩子性格与能力的行为。
像Tom Daley,他编织毛线的方式每一次都不同,除了给自己身上、奖牌编织封套,也帮另一半、他们的小孩、小动物、还有朋友编织毛衣,还开了IG帐号 @madewithlovebytomdaley 做公益,替病童还有脑瘤基金会募款。兴趣背后能带来长期的生活链接和内心的满足感,所以能兴趣也能走得更远哦,也不会一时的无聊无趣摆在一边。
Tom Daley的这个兴趣也在回应着自己的生命,很支持他跳水的爸爸,之前是因为脑瘤病逝,所以这个跳水王子现在用着自己的兴趣做起公益这件事,实质上也是在跟自己内在生命,做很深的连接哦!
#TomDaley提醒爸妈的七件事
#还有第八件事吗 #想到请留言 ^^
----
这篇是这星期看到身边好多朋友follow了这位毅力非凡的跳水王子,自己也被一些画面触动,也提醒了自己一些事,所以就梳理起来。无论是和我一样走在亲子育儿路的朋友,还是独自面对疫情找寻舒压方法的朋友,
.
.
.
写文后续,读到同学姐姐的一段问话反思.......
如果有天从房间走到客厅,发现马先生坐在沙发上编织,而不是在玩手游(MLBB),我可能会先弱弱的问孩子:“爸爸,今天是怎么了?” 若有天真的出现这画面,我再分享他为我织了什么咚咚,哈哈哈。
#秋月的育儿天地
#不小心写成长文了
#然后还录了一集Podcast
谢谢 Tom Daley 给妈妈的提醒
没什么不能聊的阶段 在 Cheryl Lee Xin Y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觉得中女聊性真的是很好看的画面,科科!
拍攝場景:《青青》最好吃的娘惹糕都在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pandanrepublic/
盈盈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i7Y7Y9ghiuHv_DVY-E5GQ
May子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mayisintheair
皓敏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NRRDZkEzRO_0mlhyIB2Qg記得subscribe/like/留言/share唷!
找我/email me: cheryl@leexinyi.com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cherylleexinyi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cheryllee
Book purchase:
《我們正在往死的方向去》https://bit.ly/33xcgOp
《欣想事成3》https://bit.ly/306O8Qw
《欣想事成2》https://bit.ly/31Dpjfw
#中女力大无穷 #没什么不能聊的阶段
没什么不能聊的阶段 在 無題 的推薦與評價
中女們認識性愛的第一天~到底應該誰幫誰?這大概是這4個人同框以來最爆笑也最臉紅的內容!【欣怡Kawan不卡關】#13 中女與性暗示【中女力。大無窮】. ... <看更多>
没什么不能聊的阶段 在 [心情] 冷戰到心累- 看板marri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回應了。
很感謝認真回覆的各位,我知道自己其實在情緒上很壓抑,可能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讓
我很沒有安全感,導致不敢把自己的負面情緒表達出來,而事實上,在今天以前,我好像
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再次謝謝各位的一針見血,我重複看了好幾次留言,我也認真的
去面對我的情緒,在剛剛我把心中想說的話都告訴他,我也不想再當完美妻子,甚至這次
換我提分開,我想如果他真的一直再找機會分開,不如這次就如他的意好了。
結果就是,畢竟我們的感情也是磨合了很久才有結果的,不可能說放棄就放棄,我們彼此
都還想努力,有些事情說開了,真的就沒什麼,他也知道那些朋友不能深交,只是現階段
有些交集而已,他也承諾以後盡量不跟他們接觸,那些女人的談論他也不會再提了。我覺
得目前先這樣就夠了,其他事情我們會再慢慢溝通。
或許是我情緒藏太深,他對我也是患得患失,因為我不吃醋、不約束他,連他晚回家我都
不打電話的,讓他以為我其實並沒那麼愛他,造成我們都沒有好好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感受
,藉著這次事情說開,希望我們以後會更平順,再次謝謝大家,也希望大家以後生活都可
以找到問題點對症下藥!
*******************************************
謝謝各位的回應,我都有仔細看了。
其實在婚前,他也會獨自一人去酒吧喝酒,純打發時間,後來我們認識交往到結婚後,他
幾乎不再踏足那些場所。最近之所以會再去,是因為他的朋友。
朋友單身,晚上平常就經常去,也有固定的點,起初他朋友找他續攤,他也有問過我的,
我認為他只要別玩太晚,喝酒找代駕或坐計程車回來,不要有安全問題就可以,只是我沒
想到,他朋友可能突然找到伴,三不五時就約吃飯,續攤就變成理所當然,我也和他朋友
一起吃過幾次飯,但是對於續攤沒興趣,都會提早離席。
他通常續攤不會待太久,因為在吃飯的時候就差不多有7、8分醉意,他朋友也常說浪費錢
,他每次去沒多久,就倒在旁邊睡,等睡一覺醒了再坐車回來。
關於女人如何,大部分都是朋友私下和他討論,他覺得有趣告訴我,後來我也明確的跟他
說我不喜歡聽,但是他就覺得他不知道要怎麼跟我聊天...
至於續攤的費用,大部分都是朋友請的,他們默契,誰找誰付錢。所以其實沒有什麼有錢
不有錢的前提。
謝謝你們提醒我,我的確是非常在意他去注意別的女人,有時候看見他fb關注一堆美女,
我也會揶揄他一下,但是不會真的生氣。所以就算在熱炒店,我也不喜歡他去討論酒促小
姐!
我知道他每次提分手都是在情緒勒索,或許是我太冷靜,也太了解他,我可以慢慢去分析
他生氣時說的每一句話,知道那句真那句假,也可能因為太冷靜,所以他想用分開來打擊
我,這點我跟他已經討論過了,他從討論過到現在沒再提,只是這次他又來,讓我有點挫
敗。
******************************************
結婚一段時間了,每次吵架都是冷戰,最短一個禮拜,最多甚至一個月,每次吵,每次都
要提分開,雖然知道他只是說氣話,還是感到心冷。
這次的導火線,是因為我想跟他討論他和朋友出去吃飯,續攤酒吧的事情。
我們彼此都非常信任,從來不懷疑對方會偷吃,這是我們從結婚到現在彼此的底線,也是
共識。
也是因為這樣,我其實不太管他去哪裡吃飯喝酒,只要太晚回來記得報個平安就好,他也
不會玩得太晚,自己也有分寸。
只是最近,我發現他們續攤的次數有點多,而我們之間聊天的話題多了「那天晚上的妹妹
咪咪很大」、「那個身材不好,但是臉很耐看」、「上次那個妹妹跑到哪一家店去了,某
某說要去找她」...
剛開始我還可以耐心的聽他分享,但是到後面,我覺得從他嘴裡聽到他談論那些他說「與
他不相干」的女人,讓我很不舒服。
於是我在睡前,想和他聊一下我的心情,我不阻止他和朋友聚餐,但是可以不要再去續攤
嗎?我覺得我們之間快要因為這件事產生隔閡,我希望他能了解我。
但是他突然轉頭就走,說他和朋友續攤是應付他們,沒有好奇,也沒想過其他的。
我告訴他朋友找他去酒店這件事已經影響到我們,但是他認為這件事沒有影響他,只是我
的問題。
我自認我很理性在分析我的心態問題,我真的覺得很不舒服的,只有兩件事,他去酒吧和
他談論那些女人。
我不斷在反省自己,我真的太情緒化嗎?不開心講出來不對嗎?我干涉他太多了?
最後我也說了,如果這樣的討論讓我們都不舒服,那我以後不會再提,我真的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63.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64246717.A.21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