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備戰
身為一名醫師,這3天的數據顯示了所有人必須要做好疫情已進入下一階段的認知!!!
不需恐慌,但是信心喊話(兩週解除三級)真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資訊很多,幫大家消化了一些重點~~~
*
*
*
1.目前感染現況及預估
我同學許醫師,身處萬華疫情最前線:中興醫院的急診,昨天180例確診中,中興醫院就佔100位以上,讓人憂心的數字是: 在525人中,中興醫院快篩有46位陽性,剝皮寮快篩有16人,篩檢陽性率高達11.8%。今天的陽性篩檢率也是破10%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字,表示區域疫情並不樂觀,可推估社區當中還有很多未篩檢的個案,表示這病毒來勢洶洶,醫護已經開始備戰。
政府還不敢全面升級是因為影響經濟太大太多考量,但是升級是遲早的事,政策速度追不上病毒擴散,自己開始超前部署,現在是很需要的了!
*
*
*
2. 黃醫師 :疫苗打不打? 打哪牌比較好?
原本這是這禮拜被所有親友,客人問最多的問題,但是隨著疫苗庫存的不足,目前打聽到政府似乎徵收僅存疫苗到抗疫前線了,中南部醫院就算已預約,這幾天也被簡訊通知取消施打。
所以答案傾向Yes,雖然疫苗不完美,打任何一支都比不打好,不管美國法國的數據也顯示大幅施打顯著減少病患住院率和重症比率。比起大約3天的副作用: 發燒疲倦肌肉痛,和非常小的血栓機率,接受疫苗還是比感染武漢喪命的風險小的多。疫情漸趨嚴峻之時,沒空間給你挑疫苗廠牌,早打早好大概是全世界醫界的共識~~~ 已經接種AZ第一劑的,間隔3個月再打第二劑刺激可得到最好免疫力。
不過反正現在誰都預約不到,只能希望6月的五百萬份默德納能夠準時到達開打。國產疫苗預計7月,或是輝瑞年底的口服劑型。
*
*
*
3.經過了一年,全世界對Covid的治療經驗是?
(由有治療經驗的美籍醫師 張凱銘醫師分享)
a.感染前,最有效的預防就是疫苗。
b. 被感染一開始,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中和病毒。
c. 病毒進來了,用抗病毒藥物Remdesivir治療。
d. 逐漸缺氧,病毒開始導致破壞跟發炎反應,用類固醇Dexamethasone減緩免疫反應持續。
e. 需要高氧氣濃度,即將面臨插管,用IL-6 inhibitor (Tocilizumab)阻斷發炎風暴,希望可以避免走上插管這一途。
f. 不幸插管,肺部嚴重損害,接下來已經沒有COVID的事了,很不幸這時候不一定有什麼有效治療藥物,只能面對眾多ICU併發症,菌血症、黴菌感染、細菌性肺炎、泌尿道感染等,接受一大堆的抗生素對抗次發的感染病症。
對抗COVID,最有效的還是第一個步驟 打疫苗(任何一個疫苗都有60-70%以上的保護力)。等被感染後面的藥物效果沒有一個有效率到50%。
#COVID後遺症:
有部分人得到COVID後,儘管已經康復沒有病毒感染的跡象,但還是有持續的症狀特別是疲憊、思慮不清、運動一下就很累需要停止、焦慮、嗅味覺異常等甚至到六個月以上之久,此為“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CoV-2 infection” (PASC) 目前還沒有治療方法
*
*
*
4.大家現在該怎麼辦?
和當年SARS不同,COVID沒有症狀沒有發燒也會傳染給別人,5/14台灣新增29例。無明顯症狀六人20.7%,沒發燒有感冒症狀七人24.1%,沒發燒十五人51.7%(小兒科 簡又新醫師提供)
所以各大出入口體溫篩檢其實不一定有用。大規模噴灑消毒液其實也沒有直接證據顯示有用。
確診者的CT值,代表要複製病毒片段多少次才能被檢驗出來,所以之前境外確診者CT值>30表示很久以前被感染,幾乎沒有傳染力,但是這次社區感染篩檢出的CT值是低的(15~20),可見這些人就是剛被感染,這些是真正有意義的確診者,是最要小心的族群。
不管是英國或南非病毒,他們並不會使感染後的病人變嚴重,但是變異病毒的傳染力確實比較強。這次印度變異病毒症狀還有改變,新增了結膜炎,皮疹,手腳變色等。
所以大家戴好口罩(美國甚至建議外層再加一層布口罩增加貼合度)
隨手多消毒少亂摸少摸臉之外,
1.減少多人社交,群聚用餐的場合,減少被飛沫感染,多做事少說話
2️.減少生食,注意餐點在運送或製造過程中被污染。
3.適量的儲備食材與泡麵,自己開伙最安全。
4.等下一批疫苗開放預約的時候去預約,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重症機率較高,特別建議提早施打。
這一年來,美國日本印度曾歷經或正在醫療崩潰,傳染病常是等比級數瞬間暴增,讓人措手不及。現在這階段疫調和軌跡已經慢慢不太重要,中央開始分配快篩檢驗量能、補充基層診所防疫資源,掌控輕症重症人數,染疫數量真的大增時,輕症可能要安排在家隔離,而不排擠有限的重症醫療資源。圖示補充如果是確診患者或同住家人該如何因應。
迎戰新冠,我們得做「最壞的打算」和「最好的準備」!
一起加油,歡迎分享~
泌尿道感染 體溫 過 高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嬰兒無緣無故發高燒可能的原因與處理方式】#嬰兒玫瑰疹 #嬰兒發燒 #發燒
上週門診遇到幾個經典的嬰兒玫瑰疹👶,感謝家長同意拍照用於衛教文章,來談談常讓爸爸媽媽虛驚一場的嬰兒發燒。
嬰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不需要用藥,有些一定要治療。
#發燒只是表象要找出背後成因治療才是正解
📌嬰兒玫瑰疹
孩子發燒的成因超過8成是「病毒感染」,其中最經典的病毒是人類皰疹病毒第六、七型(HHP-6, HHP-7)。
感染後孩子會突然發高燒,毫無預兆、說燒就燒,但精神活動力又正常,而且沒有其他症狀。
帶去給兒科醫師看有時候會看到喉嚨微微紅,但孩子食慾正常。
玫瑰疹會在燒了3~5天後自動退燒時,悄悄地出現,2~3天後悄悄地消失。
八成的孩子2歲以前都得過玫瑰疹,但不一定有上述這麼經典的病程,所以有些二寶的媽咪會問歐醫師:
『怎麼不記得大寶有得過玫瑰疹?』
『為什麼大寶沒有得過玫瑰疹?』
『二寶會不會傳染給大寶?』
雖然高溫嚇人,所幸這隻病毒蠻好對付的,只要妥善照顧,不藥自癒是常見的事。
✔️沒有疫苗
✔️會自己好
✔️無後遺症
📌泌尿道感染
另一個嬰兒發燒常見的原因,因為是細菌感染,必須用抗生素治療才行!
一歲內嬰兒泌尿道感染的病因背後可能有結構異常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到醫院檢查。
Baby除了發燒,可能會躁動不安、食慾下降、尿布臭臭的、尿布上有膿狀分泌物。
治療有療程,務必完整服用/注射抗生素,按時回診。
✔️沒有疫苗
✔️不會自己好
✔️可能有後遺症
📌純粹穿太多
除了阿嬤覺得冷,蠻多爸媽也會覺得怕孩子冷寧願多穿衣服,包太緊悶住除了會長熱疹,也會導致散熱不易、體溫上升🔝
3個月以上的孩子新陳代謝快都很容易產熱,其實應該比大人少穿一件才對唷!
✔️適量衣著
✔️自然降溫
✔️有經驗就會好
#比餵退燒藥更重要的事反而容易被忽略
📌適當的穿著
📌多補充水份
📌按醫囑服藥
以上簡單跟大家分享,歡迎分享這篇文章,也歡迎留言跟歐醫師分享家中孩子得玫瑰疹的最高溫度。
#我門診最高紀錄是40點7度
更多內容歡迎到我的Podcast節目「兒科知識+」收聽喔~連結我放留言區😊
泌尿道感染 體溫 過 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完已經過兩個多月了,就算每天在看小孩,還是覺得長得好快啊!
這兩個多月有不少的心得,和他也培養出默契都知道他的點是什麼,記得剛從月中帶回家裡真的是手忙腳亂,就算已經在月中點了新技能準備從新手村出發,但半路還是不小心遇到比自己高等的怪。出月中後沒多久,Ian就因為泌尿道感染住院,小朋友跟大人很不一樣,免疫系統還沒有發展完全,照顧上真的要非常非常的小心。
所以現在每天尿布換得更勤、早晚一定量體溫,只希望他能健康平安的長大。但沒有健康的爸媽怎麼養出健康的小孩~之前聽月中的院長說產後的六個月是關鍵,不要只做一個月的月子,最好一直補補到六個月,但我怎麼可能一直吃油膩膩的麻油雞吃到六個月!所以我改喝滴雞精,小小一包不油不膩都是精華。
我朋友他們家都是媽媽親自熬煮,但…不了謝謝,農純鄉的滴雞精就有相同效果,而且喝起來更順口,我幹嘛在那邊雞精煉成XD
這次農純鄉還推出了一款新包裝「媽祖ㄟ疼惜 好孕安產滴雞精」,和大甲媽祖聯名,保佑孕婦安產和小孩平安,禮盒的包裝設計真的超適合送給孕婦或是剛生完小孩的媽媽,那位媽媽會非常感謝你,因為裡面除了有滴雞精可以補充體力外,還備有金好養杯盤、惜命命御守和睏飽飽紗布衣。御守保平安,裡面真的有放符文XD,聽說每一個都是有過過香爐的,紗布衣則是上面印有順風耳跟千里眼,穿上去跟媽祖一樣,被左右護法保護住,保佑小孩平安健康金好養。
朋友生小孩想送禮的,現在有除了送尿布之外的新選擇了!話說我收到一堆S號的尿布,雖然很開心,但我發現最近該邊的地方好像有點緊了…希望那些S號的用的完XD
現在只要買任一聯名產品
就送媽祖過火加持惜命命御守一套(內含大甲媽平安符)
滿3500再送 媽祖顯靈碗一個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 https://lihi1.com/ds4Rw
泌尿道感染 體溫 過 高 在 反覆的泌尿道感染會使腎臟纖維化及萎縮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結果一量體溫發現她燒到38.5度!」媽媽說著:「醫生,她是怎麼了?」 我做完檢查,和這對爸媽說:「身體檢查看起來正常。寶寶最近尿尿有沒有變得特別臭?尿布上面有沒有像 ... ... <看更多>
泌尿道感染 體溫 過 高 在 [寶寶] 泌尿道感染發燒,退燒後體溫偏低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寶寶] 泌尿道感染發燒,退燒後體溫偏低 ... 多了馬上排抽血驗尿,發炎指數16 非常高要血液尿液培養看是什麼菌(驗出是大腸桿菌) 現在確定是泌尿道感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