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jevo, Bosnia and Herzegovina 塞拉耶佛 波士尼亞
<要成為攝影師 你得從走路走的很慢開始>
在國內談美食,談新型手機總是容易,但關於攝影的討論經常是格外困難的議題。好比愛斯基摩人的語言裡,關於雪的形容或者描述有上千種可能性,但必須在北極圈愛斯基摩人的聚落裡待上幾個星期,你才有可能試圖理解或者有材料去想像那些畫面 - 每片雪花其實都有其獨特的樣貌,墜落時的姿態與呼應的心情。
我想攝影也是。所有鏡頭後邊那些好奇的眼睛,始終在探索的不就是在收集各種可能性或者重新定義自己在這個星球上的位置與眼前世界的距離? 然而亞洲社會一向強調的效率以及求學過程中各種考試的競爭與排名,似乎已將絕大多數的心思訓練成“標準答案的解題機器”,但偏偏攝影邏輯講究的其實並非答案本身,而是問問題的方式及誠懇的語氣。更何況,眼前世界的情勢已再三向人們反映 – 太多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的答案,並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往更美好的方向前進,反而模糊了命題的初衷與美意,讓人們產生錯覺,誤以為一但累積了相當數量的答案,原本的問題將不再是個問題…答案比問題還多的現象讓我不解,畢竟經典的攝影作品通常不提供觀者答案,精彩的作品總是將好奇的眼光聚焦在那些最精彩的無解,作者將一段深刻的生命體驗轉化成一張照片,讓我們在畫框前駐足沉思,學著用新的角度來感受那個畫框外我們最熟悉卻也格外陌生的世界。
在歐洲收集影像故事,轉眼間已第一個十年。歐洲的步調很慢,這裡人們喜歡在咖啡館聊天,更不喜歡加班,情願在自家院子的花叢裡修修剪剪,或者一個人跑到山裡走上一整天。從歐洲人身上,我發現亞洲社會裡一向注重“功效”的價值觀,似乎與詩意的生活、美學及感性的培養形成一種對立,“效率”與“詩意”彷彿是源自於不同星球的信念。攝影的論述中,效率也是最常被忽略的字眼,實在無法跟自己這樣說: “下午我會在公園裡待上3個小時,結束之後必須拍到5張好照片”… 倘若這是你願意投注一輩子的熱情去成就的興趣或者志業,自然不會心急於立竿見影,那3小時 / 5張“好照片”的迷思不會困擾你,因為你享受過程中那某種秘密儀式裡不足為外人道的開心。相機握在手裡,腳步變得好輕盈,地球轉動也隨之放慢的那種緊張與雀躍交織的心情,這是文字無法描述的狂喜,但你可以用照片紀錄來持續書寫如此特別的旅行。
每一組由 23 對染色體所合成的基因,裡邊都鑲嵌著一個迥然不同的生命劇情,縱使場景並非由我們自己決定,但透過攝影,我們逐格發掘那些關於自己這個角色的祕密、那些似曾相似的夢境,在現實世界裡那有時猶豫有時輕盈的腳步裡,試圖透過暗示與你建立起更深刻的關係,手持相機的好奇心更讓我們有種“特權”可以靠近,不間斷地反覆審視自己對於當下生活的熱情。
照片,不過只是證據…
坊間攝影書最常提到的關鍵字不外乎是:景深、快門、光圈種種競選口號般速成式的激情,但我相信唯有勇氣、體貼與好奇心才能讓攝影與生活產生更緊密的聯繫。我們似乎總是忘記,拍照最常用到的其實不是單眼相機,是你的那雙眼睛。
盧比安娜 斯洛維尼亞 July.04.2013
收錄於張雍文字攝影集
《要成為攝影師,你得從走路走得很慢開始》
To Become a photographer, One Must First Learn to Wander, text & photographs by Simon Chang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8667
麥田 出版
copyright / Simon Chang spotsonscreen@hotmail.com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