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
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
——餘華《活著》
死亡,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逃避的,都是需要我們去面對的事實。
人生一輩子,每一個人都是赤裸裸的來。
最後,兩手空空什麼也帶不走。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冷暖自知,風裡來雨裡去。
人活著的每一天,都要好好珍惜。
因為遲早有一天,我們都會離開這個世界。
希望、真的希望,自己不帶一點遺憾,不帶一點糾結。
因為,我已經努力過了。
《假如有一天,我去世了》
恨我的人,翩翩起舞。
愛我的人,眼淚如露。
第二天。
我的大體頭朝西,埋在地下深處。
恨我的人,看著我的墳墓,一臉笑意。
愛我的人,不敢回頭看那麼一眼。
一年後。
我的屍骨已經腐爛,我的墳堆雨打風吹。
恨我的人,偶爾在茶餘飯後提到我時,仍然一臉惱怒。
愛我的人,夜深人靜時,無聲的眼淚向誰哭訴。
十年後。
我沒有了大體,只剩一些殘骨。
恨我的人,只隱約記得我的名字,已經忘了我的面目。
愛我至深的人啊,想起我時,有短暫的沈默。
生活把一切都漸漸模糊。
幾十年後。
我的墳堆雨打風吹去,唯有一片荒蕪。
恨我的人,進了墳墓。
愛我至深的人,也跟著進入了墳墓。
對這個世界來說,我徹底變成了虛無。
我奮鬥一生,帶不走一草一木。
我一生執著,帶不走虛榮愛慕。
今生,無論貴賤貧富,總有一天都要走到這最後一步。
到了後世,霍然回首,我的這一生,形同虛度。
想痛哭,卻發不出一點聲音,我想懺悔,卻已遲暮。
「三千繁華,彈指剎那;百年之後,不過一捧黃沙。 」
活著時,請對自己好一點。
因為,一旦死了,就會死很久。
用心去生活,別以他人的眼光為尺度。
愛恨情仇,都只是針對著那些自身活著的人。
珍惜最想要珍惜的,每一天能夠幸福就好。
💞送給大家四句話
❤活著就是勝利
❤掙錢只是遊戲
❤健康才是目的
❤快樂更是真諦
#心靈導師Leona
#塔羅牌深層意識解讀聊癒
#人生方向指引
#前世今生靈魂旅程探索
#讀心聊心
#負面情緒釋放負面思想調整
#探索內在真實自我
#兒童寶寶心靈探索
#心靈創傷聊癒
#身心靈成長課程
#光的課程 #藝術治聊 #心靈講座
#一對一 #團體 #講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00的網紅Moviemat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簡單的一天被不斷重覆 生活細節被放大 你才會意識到你錯過和忽略了身邊多少的人和事 改變和成長,永遠都不會太遲 每個人都只是在等待一個藉口 讓自己成熟起來,讓自己有決心開始改變 雖然並非所有改變都能換來一個好結果 但就是因為不知道改變以後會否得到更好的生活,所以你會想嘗試一下 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否成為...
活著死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心得
#宅在家閱讀一本好書
#餘韻不已的7篇故事
書封大大秀出「日本文壇天才少女,史上最年輕文學獎得主」,然後以學校課表為架構,串聯出的短篇小說故事,創意十足吸引我買下了這本書。
不負期待,故事架構流暢,彷彿能在生活的片段中發掘部分的雷同感受,雖不是閱讀日文原文,透過厲害的中文翻譯,也能看出作者與譯者的文字功力。我們已經是大人,這本只是個少女作家所寫出的作品,卻產生極大的共鳴,這絕對不只是一本中二病孩子的無病呻吟之作!邊看著文字,真的會讓人時而微笑時而鼻酸。
📖第一節課─國語 看之前就跳
跳之前先看一下,你看了還會跳嗎?
故事描述14歲就得文學獎的少女,接到為作家夢想努力多年的國文老師將書稿給責編看的央求,這段心情上的波折。
如果,你是一個受到上天眷顧很早就成功,讓身邊人眼紅嫉妒的人;
如果,你接受過自我感覺良好他人的請託,感到左右為難;
如果,你曾經在闖進一個自己無法想像的世界,闖進去之後才知道很多事情,你是想要跳之前先看一下呢?還是不後悔,不看一下就跳呢?
只要你有過以上類似的經驗,這篇故事你看了會非常有感。
📖第二節課─家政 天藍色圍巾
故事伊始就看到跟我完全一樣的主角媽媽,一個家政完全不行的女人,煮什麼都驚人的難吃,學生時期的家政及美術功課也是偷偷去拜託厲害的同學幫忙補救的。
歹竹出好筍的主角是個很善於家政課的女學生,描述在社團裡萌發的一段青澀戀愛情懷。這段萌芽的感情,最終因為某些因素無疾而終,跟大部分人的經驗相似,想必一定能引發大家學生時代的回憶吧!
你也還依稀記得,小時候跟誰有過怎樣的約定嗎?
📖第三節課─數學 特別的夜晚
是不是很多學生們最苦惱的就是數學課,無論怎樣努力都沒辦法好好提升數學成績?
主角是一個數學成績很差的國中男生,卻因為父母調回東京工作,必須得考上東京的高中,不能再留在相對比較沒有壓力的鄉下學校繼續讀書。學生時代讀書考試的壓力,長大之後回過頭來看,還真的相較比較單純,因為身為大人的你我一定都知道,人生要面臨的挑戰,實在是太多了。
故事中的暖男同學提供了主角一個「退路」,雖然知道那是一條絕不會踏上的退路,但主角好像真的安心了不少。
所以,有的時候在人生的道路上,適時幫自己創造一條「退路」,似乎這倒也是能讓自己能穩下心來繼續往前走的力量,對吧?
📖第四節課─道德 深吸一口氣
這篇是我非常喜歡的故事。故事描述主角有對沒責任感相繼離家的父母,留下了獨自承受家變的自己,莫名其妙地與一個陌生男子共同居住,度過了一度神奇的短暫時間。
作者的創作意圖,是想描述(或批評)那些凡事只想到自己的大人,因為他們的自私,而讓孩子過得很辛苦。不過,也正因為這樣,劇中的主角以及那位陌生男子道德君,卻意外地適應力強、堅強而獨立。
這篇故事的金句,是那句土耳其諺語:「無論面對多麼絕望、多麼慘的情況,只要還能呼吸就沒事。」
所以,面對我們的人生難題,都要學道德君的這招,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沒事,還能呼吸。
📖午休 孤獨之友
故事一開頭寫了這段話:讀書是少數就算一個人做,也不會看起來很淒涼的行為。
主角是一個交不到朋友的女學生,父母也是同樣的性格。她為了度過孤單的午休時間,用看書、擔任圖書館幹部將自己包裝為文藝少女。
其實現今社會出現了許多「一個人也可以XXX」的各種書籍、對策,我相信與主角相同的人絕對比想像中更多,他們就是所謂的內向者,只是程度或有不同而已。
然而,如何面對孤獨、學習獨處,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功課。
📖第五、六節課─體育 櫻花樹下
這篇是日本讀者最愛的一篇。故事描述一個痛恨體育課、手腳極不協調、跑步比走路還慢的女學生,為了重病的祖父祈願,用「能夠順利跑完馬拉松」作為目標,向上天祈求能延長祖父生命。
故事的前半段在描述主角對於體育課的極大痛苦、暖男同學協助訓練跑步的過程,畫面生動猶如在眼前;後半段則多在描述主角和重病在家安寧療護的祖父互動,討論到生與死,卻又令人鼻酸。
當然,即使主角成功克服了馬拉松,祖父最後還是走了,他說只要能在他最愛的櫻花樹下,偶爾想起自己,就好。
馬拉松的訓練就猶如人生一般。一開始覺得辛苦,這叫Dead Zone,但只要能夠撐下去,身體變得輕盈、適應之後,就會進入Second Wind。或許每個人從Dead Zone到Second Wind因先天條件不同,時間也會不一樣,但如果一開始就放棄的話,那就永遠到不了Second Wind了,這好像能比喻為人生的道路呢!
祖父能自然面對生死的話題,也和主角分享了很多片段,最令我難忘的是他年輕時候在田野間遇到被捕獸夾夾到腿而哀號的流浪狗,最後選擇捨棄壞死的那條腿,而重新活了下來,用三隻腳挺立著的那個畫面。
這段故事的金句在此出現了:「無論是什麼樣的姿態,在生命沙漏最後一粒沙掉落的瞬間為止都還活著。」
死亡和失去一切,最後都一定會發生,不要去恐懼,到最後一刻都要好好的努力,這樣積極面對生死的人生態度,很值得我們深思。
📖放課後 After School
故事又回到第一節課的國文老師身上,這一次是以老師為主角,頭尾一氣呵成。
其實我想成為○○。你是不是也有說過這句話呢?是一種遺憾還是?
老師其實是想要成為小說家,因為一直投稿各大新人文學獎,始終連初審都過不了關,只好當國文老師。不過,很佩服他為夢想一直努力不懈的精神,想想有多少人老早就回到現實世界中,放棄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最後,他還是拾起了最早的初衷,動手用筆寫下每一個字。
譯者序中說道,要成就一件事很難,要放棄一件事卻很簡單,說得真好。
以大人為主角作為小說的最後一篇,這也讓我們能反思,成為了大人後的我們,還懷抱著夢想嗎?小時候的夢想改變了嗎?
7篇短篇小說,描述了每個人的人生片段,你一定能在故事裡面,找到自己很有感覺的某些部份。非常好的一本短篇小說集,值得細細閱讀。
活著死亡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夜的界線與瀕臨死亡的城 ◎宋尚緯
我並不需要這座落寞的荒城
於是我剃了頭髮
輕輕地埋在屋外的樹下
這些夜晚並不曾離去
有陣冷風從遠方走來並問候
今夜
我們將要遠行,帶著夢境
你是場夢
慢慢地拉開了音階的高度
你在世界的中心
倉皇地熄燈,鎖上門
禁止各種語言經過眼前
有關你的各種情節
我還在學習節制欲望
各種道德各種規範各種理性甚至
各種癲狂暴躁的舉動
展露瘋狂的眼神
畢竟城市沒有徹底死去
還需不需要刨出新的死法
今夜的荒城還在生與死的邊界上
死亡尚未離去
今晨斜射的日頭
理應在夜裡感受喧嘩,體會喧囂
褪下早已枯黃的衣褲
並呢喃著從未有過的興奮
即便是早晨也從未如此
那些巨大的寂寞默默喉舌
過於沉默的死亡。我們……
帶著從未學習的語言墜落在嶄新的世界
從遠方緩慢地行進如歌般
行板的姿勢與十六拍的速度
必將捎來口信
用各種敲打的聲音傳遞
最為蕭索的音節——不只如此
甚至被刻錄在線上收藏
各種物慾食慾求知慾尊嚴與榮耀甚至
甚至偶爾會死亡的性慾
要求我卸除所有的偽裝與
□□□再也不要的囈語
遠方的氣流近處的燈火
在眼裡慢慢的流動
在內與外之間劃成一道最深的隔閡
存活無法醒覺
在夜裡慢慢死去
註:此詩獲得X19全球華文詩獎
--
宋尚緯
1989年生,東華大學華文文學所創作組碩士,創世紀詩刊同仁,著有詩集《輪迴手札》、《共生》、《鎮痛》、《比海還深的地方》、《好人》與《無蜜的蜂群》,雜文集《小結》,散文集《孤島通訊》。(修改自《無蜜的蜂群》作者簡介)
--
小編鋼筆人賞析
宋尚緯是一名早慧的詩人,從高中開始便在《幼獅文藝》上刊載詩作,獲得台積電文學獎、X19詩獎等青年詩人的文學獎,這些得獎詩作基本上都收錄在第一本詩集《輪迴手札》中。這裡所選的〈日夜的界線與瀕臨死亡的城〉亦是其中之一,可說是宋尚緯早期殺遍各方文學獎時的詩作代表之一。
基本上,為《輪迴手札》做序跋的詩人幾乎都不否認此詩集的晦澀,以及宋尚緯多努力在詩中強調生死、你我、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辯證。
就辯證的部分來說,崎雲在《輪迴手札》寫道,宋尚緯詩中的「你」、「我」之間的對話,其實也類似於「我」與「我」自己之間的對話。所謂的生死辯證,正是宋尚緯藉由敘事者我與「你」之間的對話與狀態對比,探討活著/死亡、存有/消失、愛/慾、希望/絕望等一連串二元對立的概念。
這些早期詩作的另一特色,便是晦澀。這樣的晦澀主要是由N種他此時習慣使用的技巧所導致:探討概念的抽象、不合文法的長句堆疊、罕用字或空格字(□)的使用、意象的複雜呼應。
上述特色幾乎都出現在〈日夜的界線與瀕臨死亡的城〉此詩之中。當然,這首詩仍是可解的,「荒城」與「頭髮」的先後出現,暗示「荒城」即為「身體」;而「我們將要遠行,帶著夢境」與「你是場夢」的先後出現,也暗示著「你」是「我」的夢。以這角度看來,便是敘事者我想離開自己的身體,探索夢境,這誠然是一首身心對立(且顯然很否定自己身體)的詩作。
而這探索似乎又與網路有關,第五段「甚至被刻錄在線上收藏」便暗示敘事者我探索的還有網路上的情慾。這也呼應著第四段的衣褲、興奮等詞彙。然而,否定自己的身體,僅在夢境及虛擬世界中探索,終究是走不遠的,所以最後才會「存活無法醒覺/在夜裡慢慢死去」。
如果除去此詩華麗的詩句及意象,這首詩表述的是敘事者我的痛苦、自卑以及不知道該前往何處的迷茫。宋尚緯後來反省他早期寫的詩,認為他在寫這些詩時想辦法把自己的痛苦挖空,塞滿生死辯證,但其實這只是在求生,而他也僅關注自己,而最後詩呈現的便是自身的空洞。
《輪迴手札》是2011年出版,宋尚緯之後又過了四年,才自費出版第二本詩集《共生》,而隔年,他在啟明出版社再版《共生》,並同時出版最新作品《鎮痛》。《共生》與《鎮痛》的詩作特質和《輪迴手札》差距甚大,晦澀的詩句消失,辛辣的批判和對他人痛楚的同理併陳其中。在這兩本詩集中,影響力最大的詩應為〈睡吧,睡吧——給受傷的人〉,全詩如下:
--
睡吧,睡吧——給受傷的人 #宋尚緯
「如果受過傷才能夠溫柔,
那我們為甚麼要承擔這種溫柔?」
我知道有些事
是努力也做不到的
例如傷心後還有傷心
所以快樂似乎是
做不到的,我知道
有些歌聽一聽
眼淚就流了下來
似乎旋律後還有誰
陪自己一起哭著
我也知道你看到一些句子
像是針一樣
將自己與某個過往
縫合起來
像是回到了過去
但拯救不了自己
我知道你
希望自己像一陣煙
風來便跟著消散
想就這樣融進土裡
在裡面縮得小小的
小小的,像在夢境裡
發生的所有事都只是記憶
醒來後大哭一場
像記憶住在眼淚裡
一起離開自己的身體
鑽出土裡曬著太陽
希望這樣
就能夠行光合作用
有些事情發生了
就永遠成為自己的年輪了
你以為自己能是水
但所有人都是木頭
被誰鑿傷,被誰砍伐
有人在上面刻字
像是那樣就能證明
誰是屬於自己的
你逃離自己的命運
但命運仍握著你
我知道你,像知道自己
知道你仍健康
只是因為溫柔
知道你仍快樂
只是因為溫柔
知道你仍善良
只是因為溫柔
知道你能像水冷冷地
照見自己
只是因為如果不這樣
就要壞掉了
再也找不到自己了
你說你要睡了
要進入夢裡
我只希望你睡吧
睡吧,因為溫柔不是你的錯
受傷不是你的錯
--
宋尚緯在《共生》、《鎮痛》序中曾寫道他改變的原因,一開始他寫詩時只是想治療自己的傷痛,但隨著時間過去,開始有讀者感謝他,因為他的詩作觸及了讀者的傷痛;同時,他在讀研究所時閱讀許多名家詩作,他察覺名家的詩作並不僅關注自己,也關注他人。他逐漸發展出一個新的詩觀,詩是為了溝通而存在,而他試圖以詩處理自己傷痛,觸及讀者,達成其「自癒癒人」的理念。
為了達成這效果,晦澀的詩句消失了,而主題也從自我的生死辯證變成對創傷的安撫,強調一切傷害都「不是你的錯」。宋尚緯在《小結》中曾說道,他在書寫時試著對詩中的「你」安撫,因為很多時候,大家只是欠缺一個人對他說沒關係了。因此,在〈睡吧,睡吧——給受傷的人〉中,敘事者我對「你」的試圖同理與安撫,事實上同時是對宋尚緯自己與讀者的同理與安撫。
有些人認為宋尚緯的詩風改變是「可惜的」,他們原本認為宋尚緯的詩會達到更高的美學境界。但對宋尚緯來說,最重要的是人。而這兩首詩的對照,正顯現他核心關懷的改變,從凝視自身痛苦,變成觸己及人。往後,他將同理更多人的痛苦,給予該被譴責者更多的諷刺與譴責,也給予受傷者自身的同理,使其詩作不僅治癒傷痛,更隱隱有著希望詩能帶動社會朝理想方向前進的意圖。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另一個近幾年感受特別強烈的現象:理論在指導創作。或許是評審在評審場合講了一些理論,形成「沒有意圖的影響力」,後來的創作者似乎就覺得:哦,原來詩裡要加一點女性主義,原來要加一點後殖民術語;但是寫來並不準確。
——焦桐,2016年林榮三文學獎評審紀錄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文學獎 #X19全球華文詩獎 #宋尚緯 #二元對立 #生死 #創傷 #轉變 #治癒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3/20210330.html
活著死亡 在 Moviemat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當簡單的一天被不斷重覆
生活細節被放大
你才會意識到你錯過和忽略了身邊多少的人和事
改變和成長,永遠都不會太遲
每個人都只是在等待一個藉口
讓自己成熟起來,讓自己有決心開始改變
雖然並非所有改變都能換來一個好結果
但就是因為不知道改變以後會否得到更好的生活,所以你會想嘗試一下
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否成為更好的人,所以你會想改變一下
別再為人生找藉口,去逃避成長了
每個新的一天都是改變和做得更好的機會
如果今天是我們餘生的最後一天
請讓生命都真實的活著
.
《死亡無限LOOP》是2017年上映的一套時空輪迴題材電影
是一套看完感覺意猶未盡的懸疑之作
女主角在9月18日的生日中不斷重覆同一天
需要找出殺害她的兇手,才能打破這輪迴
在重覆的劇節同時,配上不同的創意死法
和層層線索帶動觀眾一起追查兇手
沒想到1年多後就有續集的上映,一起好好期待這次的驚喜吧
.
死亡無限LOOP Happy Death Day (2017)
主演:Jessica Rothe,Israel Broussard,Ruby Modin
#死亡無限LOOP #HappyDeathDay #JessicaRothe #IsraelBroussard #RubyModin #movie #film #電影對白圖 #moviematic #語錄#文字 #電影 #電影台詞 #電影對白 #對白 #電影語錄 #mm死亡無限LOOP #mm精選電影重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JQk2P0AVF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