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行銷的新興媒體--財訊621期
兩個星期前麥卡倫發表了Edition系列的最終章No.6,採用水藍色的亮眼包裝來象徵浩浩湯湯的斯貝河,全系列酒款並肩排開時,顯得色彩繽紛華美異常。不過早在正式發表會前,只要連上臉書滑滑手機,便會看到數不清的網紅利用吸睛的照片、絕美的詞藻去描述自己與這支限量款的邂逅和迷戀,可惜我無一認識,只能讚嘆這一波行銷的無遠弗屆。
再看前一個月格蘭菲迪「天使雪莉」的發表會現場,衣香鬢影的淑女仕紳簇擁於喜來登飯店的百人宴會廳,輕晃著酒杯拍照打卡,還請來藝人張景嵐啟動新品上市儀式,讓我猶如誤入大觀園的劉姥姥,目眩神移的張大嘴巴。同樣的,即便張小姐或搖曳身姿的PG在眼前往來穿梭,我依舊不識,而當天的社交媒體毫無意外的被網紅們洗版。
或許因為新冠疫情關係,上半年的行銷費用全部集中在第四季噴發,但是威士忌的行銷趨勢似乎越來越明顯,過去倚仗的達人、KOL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活躍在社群媒體的網紅。記得前些時候接受某媒體的專訪,其中一題這麼問:「依您的觀察,近年威士忌酒商行銷手法有何值得關注的作法和趨勢?他們是倚靠什麼來維繫消費者的熱度與黏度?」我很簡單的指出,在眾聲喧嘩的今天,傳統媒體能觸及的群眾有限,自媒體已經躍居主流,所以酒商的選擇很自然的倒向一邊。
在我不算太長,卻已經成為「前輩」的威士忌資歷中,目睹了整個市場及產業的轉變。約莫在十多年前,由於進口的品牌稀少,單一麥芽威士忌更是罕見,所以消費者很難取得資訊,只能片面聽從酒商的說辭。不過這一切隨著網路的興起而逐漸發生變化,某些熱情的鑽研者努力探討酒標背後的真相,進而帶起討論熱潮,成為最早一代的達人。當越來越多的品牌進入市場,酒類行銷很快的發現,藉助達人來擴增品牌的聲量和能見度,比起傳統媒體的性價比高上許多,也因此越來越多的酒商採取達人策略,KOL脫穎而出。
不過社群媒體興起之後,達人習慣經營的電子報、部落格、討論區逐漸沒落,連臉書都被視為老人家的玩意兒,IG、Youtube、直播及Podcast才是王道,消費者接受資訊的方式不僅快速多元,量體上也呈百千倍的膨脹。當每個人都可發表意見時,群雄並起、大師殞滅,網紅挟動輒數十萬或上百萬的粉絲崛起。這種現狀讓幾近被淘汰的我深深思考,今日大行其道的網紅行銷到底有沒有用?有人說網紅粉絲追逐的對象是人,與他/她代言或置入的商品無關,反正業配一項換一項,手機滑過按讚便如過往雲煙。但也有人說即便以上的論述成立,但廠商的觸角必須擴及年輕族群,而非過去達人/KOL的同溫層,網紅的觸及面廣,那怕是追隨者的一小部分注意到這個商品,立即達到擴大影響範圍的目的。
針對這個問題,我求教於我的行銷好友,她回答網紅是否有用,得看產品的置入方式和受眾喜愛的程度,而這種行銷方式的興起,除了能在短時間內為特殊商品炒熱話題,另一個原因是成本和風險考量。具有聲量的代言人價碼高,但如果將行銷預算投注在單一個人身上,一旦發生形象問題則代價過於昂貴,不如分散風險到多位網紅,或是正邁向網紅之路的微網紅,投資報酬率可能更好。當然,如果網紅的業配越接越多時,粉絲是否仍繼續支持不無疑問,而且當網紅的代言費逐漸增高,CP值自然下降,品牌也會考慮是否繼續買單。總之,每個品牌預算不同,必須根據產品的特性來決定要找什麼樣的口碑行銷。
是的,達人/KOL必須覺醒了,我們的同溫層都集中在三十五歲以上,屬於喝棕色烈酒的老一輩,幾乎無法與年輕族群溝通。現代的消費者不喜歡太艱澀的東西,寧可選擇生活小確幸,所以追隨網紅過過小日子,擁有一小片綺麗幻夢。但另一方面,也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網紅,他們或許威士忌的知識不足,卻是靠業配吃飯的專業人士,無論妝扮、服飾、美姿美儀、攝影或文字水準都比達人/KOL還要強。在這種劣勢下,達人/KOL唯一擁有的專業優勢,該如何傳遞?
我終於開闢了Podcast頻道《酒徒之聲》,與好友兩人一搭一唱,利用輕鬆詼諧的語調以及年輕世代熟悉的媒體,將十多年來累積的知識化作音訊向外擴散。在網紅當道的今天,不知道這種能量能傳播到多遠?但,就來試試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