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只有1爻人愛研究】
還記得剛開始學習Human Design人類圖的時候,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經常聚在一起討論課堂上學到的新知識和生活事。每當聽到友人跟我說「你2爻人就是天生好手呀,真的太幸福了,隨便弄弄就會,不像我們1爻人」,或者說「你這2爻人幹嘛在研究,你這是非自己呀」,我不禁納悶起來。
說我天生好手是在暗示我後天沒努力過嗎?我也很用功的好不好?為甚麼我不能研究?為甚麼只有1爻人會研究?身為2/4人生角色的我,明明就很喜歡到處看東看西的,那怎麼會只有1爻人愛研究?是Human Design人類圖不準嗎?還是我們的理解有所錯誤?
我腦海中不禁浮現一個又一個的疑問。
自小就很喜歡認識歷史的我,大概是受到兒時電腦遊戲《大航海時代》的影響,對這段歷史特別感興趣。尤其生活在香港這樣一個航海與殖民時代的產物,不期然變得更好奇。這種好奇心引發我很想知道海上航線如何走,沿途有哪些重要港口市鎮,對「加勒比海盜」一類主題電影超感興趣,去旅行時也特別愛拜訪殖民地小鎮(瓜地馬拉/危地馬拉、古巴)。
然而,越對這段歷史感興趣,我內心便越感不妥。在學校上課諗歷史,永遠談到歐洲歷史,提及到古希臘羅馬時代結束後,總會輕描淡寫簡單提及一下中世紀是個黑暗時代,然後就直接跳到15世紀末的航海大發現和文藝復興,彷彿那1000年的歷史完全不重要。至於,後來稱霸全球的西葡英法荷是如何從羅馬的廢墟崛起的,彷彿絲毫不重要。
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我心中,很想理解,很想找出答案。於是,在過去這一年,我就為自己安排了一趟歐洲探索之旅。跟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回應,我看了一本又一本的歷史書。
從9世紀的「維京時代」開始,到「十字軍」再到「威尼斯時代」,最後到15世紀末以後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等殖民帝國陸續堀起,這些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歷史碎片,竟然形成了一條鮮明的歷史主軸。這個才是歐洲形成的歷史。
聽過「維京人」這名號的人,大概都會有一種既定概念,覺得他們就是一群沒文化、沒水準、侵略性極高的北歐水上蠻族,有點像中國歷史上經常南下侵略的北方遊牧民族。然而,你能想像,原來英國王室是維京人後裔嗎?你知道英語中的星期二到五,都是分別以不同的維京神明(Týr 提爾、Odin眾神之父奧丁、Thor雷神索爾、Freya/Frigg弗雷亞/弗麗嘉)所名命嗎?維京對歐洲的影響其實比我們所認知的多得很。
沒有真正了解「維京人」的真實面貌,你就無法真正明白為甚麼歐洲會𧗠生出騎士精神和殖民主義,為甚麼英法兩國直至19世紀仍互相敵視對方。更無法理解,「十字軍」為甚麼能夠有這麼強大的動員力,難道真的只靠宗教熱情號召嗎?
沒有「十字軍」的東征,「威尼斯」大概就無法從前者𧗠生出來的大規模商貿利益中獲益而堀起,建立起以「威尼斯」為首的海洋時代。而沒有威尼斯的堀起,或許大航海時代就無法在15世紀末於歐洲出現。
威尼斯為後來的大航海時代奠定了眾多重要的基礎,包括西歐對東方世界商品(包括奴隸)的需求、航海事業的發展、金融業的發展、為海運融資的有限責任合夥制度(colleganza)、從航海業與金融業衍生出來的複式簿記(double-entry bookkeeping)、為了記帳的需要以阿拉伯數字取代羅馬數字等等⋯⋯
威尼斯為歐洲帶來了需求與發展,卻也同時壟斷了利潤豐厚的東方香料貿易,因此促成了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大發現,繼而開展了往後的大航海時代。西葡的反壟斷讓威尼斯衰落,卻又因此促成了低地國(荷蘭)與英國的堀起,進一步向海外擴張,成為了真正的環球霸權,為全球歷史打開了新一頁。
(歷史大概已經說了太多了。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滑到最下面找書單)
這一年來的閱讀,讓我認識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讓我感到非常的滿足和興奮,卻也同時讓我更清楚了解到,對自己來說,研究是甚麼一回事,跟1爻的研究又有甚麼不一樣。
我研究歷史,只是單純因為我對這段歷史很感興趣,渴望知道更多。無論看書也好,打電動也好,我的行為大多源自於一份偏執、偏好、偏愛,這就是2爻真正的特質。這份熱情總會讓我走進一種痴迷與瘋狂的狀態。
2爻所謂的「天生好手」其實源自於同一份偏執。因為很喜歡,所以整個人沉浸在其中,其餘一切皆不管不顧。一個星期躲起來不見人,然後下次再見面,我就突然懂了,在他人眼中就認定我是個「天才」(或者怪咖)。其實我們並沒有比誰天生就會,只是大家沒有看見我們背後的「苦功」而已(說苦功也有一點不恰當,因為對我們來說根本一點都不苦)。
雖然同樣會研究,2爻跟1爻的研究有著巨大的差異。#2爻人 的研究往往比較點到即止,因為我們只想看見自己想看見的,證實自己所假設的。在我國中諗歷史的時候,就常常被老師駡我說,怎麼寫篇考試論文,竟然連一個準確的年份和名字都沒寫(我只寫了「於19世紀末當時的中國皇帝」下了一個甚麼甚麼決定)。到了現在也是如此,很多細節我都會自行跳過。當然這跟閘門特性也有關,但2爻的天性也真的傾向只要找到結論就可,有否無懈可擊的論證我不在乎,反正我信了。
相反,#1爻人 的研究往往並非由興趣所驅動,更多時候是源於不安感。因為擔心疫情,所以花時間去研究病毒跟疫苗。因為擔心旅遊中會遇上危機,所以預先上網多看資料。縱使在他人眼中,總覺得1爻人知道得很多,但他們總覺得不夠。1爻人甚至不覺得這是研究,他們只是在找資料,只是想多了解一點,好讓自己安心而已。
同樣道理,3到6爻也同樣會做研究,但是背後的動機自然也不一樣。
#3爻人 做的,與其叫研究,稱作實驗倒更貼切。對他們來說,沒有誰的話一定可信,唯有透過自己實驗看看,他們才會願意相信。
#4爻人 往往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而且唯有當他遇上識貨之人,他才願意把自己研究所得分享給對方聽;相反,就乾脆不讓對方知道自己懂。
#5爻人 投入研究與否,全看這事情的務實面。如果研究是可以帶來實際用途的話,他就作研究;如果分享研究可以帶來實際用途的話,他就作分享。
而對 #6爻人 來說,他只疑惑到研究這些重要嗎?知道這些有用嗎?即使明明在他人眼中是研究,6爻人大概只會覺得他們沒有,他們只是在看看你們在幹甚麼而已,甚至說一句「這些不是大家都應該懂的嗎?那用研究甚麼?」
不同的爻最終都能夠殊途同歸,作出相類近的行為,只是底層的意圖不同而已。但意圖不同,呈現出來的行為樣貌,細看之下,還是會有所不同。
所以要真正理解Human Design人類圖,更需要放下咬文㬭字的習慣,好好去心領神會底層的脈絡,好好去感受裡面想跟你說的是甚麼。否則,Human Design人類圖最終只會變成另一個教條,成為把你二度制約的枷鎖。
-----
📔📔 歷史書單推介📔📔
#宏觀歷史
西洋中古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79005
航海、財富與帝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1476
#維京時代
維京傳奇:來自海上的戰狼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0810
諾曼風雲:從蠻族到王族的三百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5494
#十字軍
十字軍聖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4114
聖殿騎士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358
#威尼斯與其海洋霸權
威尼斯共和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8586
財富之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5092
#歐洲強權的堀起
法蘭西全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433
征服者:葡萄牙帝國的崛起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6783
最後的十字軍東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1222
自由之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319
決戰熱蘭遮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3335
風之帝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2863
-----
✨✨ 若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 若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acral-gym
.
👁️👁️ 若對靈魂、意念和催眠感到興趣,歡迎追蹤靈魂事務所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海上 遊牧民 族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著卡住蘇伊士運河的長賜號,而激發我閱讀的一本好書
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的一開始,先帶著讀者想像,400年前的人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很多我們現在所習以為常的觀點,都是近200年甚至100年才形塑出來的。特別是關於“民族國家”或是“國家主權” ,更是在19世紀才成為全球人們看待世界的主要方式。有了這樣的認知去理解亞洲海洋近代史,才能夠明白當時的人為何會做出某些決策。而這些決策更是牽動了之後四百年的政治走向。
另一個很棒的觀點就是所謂“政治的海” 與 “經濟的海” 。現在我們對於各國海域全力鞏固的需要都習以為常,甚至也明白為什麼大國在海軍的實力上如此看重。但是在400年前的世界,世界主要的正全思考還是以“陸上帝國” 為主,不管是當時歐洲各個王權,或是印度和中東的眾帝國,以及中國的明朝時代,都是這樣的觀念。海上的世界在這段時間蓬勃發展,等也比較多是以貿易為思考出發點。政治的介入,是之後因著這些 “東印度公司” 們海上的拓展逐步發展出來的。一方面是為了歐洲各國搶奪貿易地區的資源而產生的殖民。另一方面這些公司後來都自己需要建立軍隊,保護人員與貨品 (讓我想到中國古代的鏢局),一方面龐大的財務支出讓公司回去和帝國主權求救,另一方面這些帝國主權也不樂見於國內有勢力 (公司)可以與之抗衡。
作者是一位位日本東京大學歷史學者,自然有更多著墨在日本的視角,但我認為他相當平衡的去分析,在亞洲海洋貿易受影響下的各地(印度,印尼,甚至是台灣)為何會對於歐洲政權有如此不同的印象?德川家康鎖國式的管理,讓日本早於其他地方建立其民族的意識。她的地理位置,也讓她相形之下更有強勢的談判權 (舉例來說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東和印尼非常暴力強勢,但是在日本的長崎,幾乎是委屈求全的配合)。也在這一切的變化當中,特別是明朝到清朝這段時間,日本刻意切開過去中國朝貢式的世界秩序 (應該說是亞洲秩序),而形成以日本為主題的世界觀。
當中也有許多有趣的地方,像是所謂的 “倭寇” 原來也是日本人歷史中的用詞,形容那些製造麻煩的海盜 ,其實是起源於日本的邊緣人們 (後來也有很多中國沿岸居民加入行列)。而在十七世紀,這些海上的貿易主要都是驅動於歐洲人們對於亞洲出產商品的強烈需求以及嚮往,包括胡椒,茶,與棉織品。這些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物品在當時都是極珍貴的上流社會象徵。當時亞洲人對於歐洲的東西反而沒有什麼太多的追求 (從當時乾隆皇帝給英國國王的回覆 “歡迎來朝貢,但你的東西我們不需要” ,就可以很明顯看得出來)
日本作者寫出來的書在字裡行間還是可以看出一種很特別的細膩。像是講道為什麼東印度公司們主要是運送綠茶,但後來英國卻已紅茶為主的分析,作者交叉比對了許多資訊,花了不少篇幅 (然後最後還是懸案😆)。還有雖然是翻譯成中文,但總是會讀到日本式的書寫方式,用問句來表達肯定之意 (“當時,公司應該是 ....思考的吧!”)
但這本書最後回來講到的是跨國公司如何影響世界史的發展。看似所有的劇情都在亞洲的海洋和亞洲諸多島國上發生,最後在這些跨國公司結束時帶來的影響卻是塑造我們所認識的“近代歐洲” 。其實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各國的亞洲貿易公司,都要命名為“東印度公司” 呢? (葡萄牙,英國,荷蘭,以及後來的法國皆是如此)而中文版也附上了一個給台灣人的導讀,試著從亞洲海洋史的觀點,來思考台灣在歷史上的位置。
這幾年大型科技公司與國家之間的矛盾,特別是在中國以及美國,都可以看到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張力日益高漲。美國現在有很多關於這些科技巨頭反壟斷的呼聲,但也可以明顯看見現行的壟斷法不見得適用於這些以資訊為本的科技巨頭們。因著這本書, 看到出版社有一系列的 “興亡的世界史” ,好想要整個包下來喔!
📚📚📚另外推薦的幾本延伸閱讀:
📗我 2017 Top10 之一 “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
https://dushuyizhi.net/the-silk-roads/
📘我 2020 Top 10之一 “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 當時寫了三篇心得分享,第三天剛好提到歐洲興起的“法人” 和“公司” 如何影響歷史發展:
https://dushuyizhi.net/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3之3)/
📙“遊牧民族的世界史” 另一名日本歷史學家地精彩著作:
https://dushuyizhi.net/遊牧民族的世界史/
全文與相關書籍的連結都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世界史 #羽田正 #興亡的世界史 #八旗文化
海上 遊牧民 族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種希望》
2021年就這麼開始了,無論在前頭等著的是什麼,都得迎上前去.很難解釋為啥聖誕夜那晚非洲偷渡客溺死在海上的新聞那麼觸動我,無論如何,都讓我醒悟接下來得走「線上」,才能有一絲活路.
想不到在海城就這麼待了五個月,約莫再一個禮拜吧,我會回沙漠一趟,接下來行程還在規劃中,開辦付費的「線上分享」是一定得走的路,2021年,整個行動有可能必須遷就於網路品質來做安排.
唯一確定的是,回沙漠後,會繼續為沙漠種樹,這是我們每年都要做的事.
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層層面面,我們撐得很辛苦,但畢竟我們不是唯一辛苦的人,便也覺得沒啥好說的.過了個元旦,想起這幾年種種,竟有些悲從中來!也突然意識到,從我第一次踏上北非大地至今,竟然剛好滿十年了!
2010年十二月,我是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從台灣逃到北非,如果不是撒哈拉承接了我,將我內在能量整個換過,我想我是走不到現在,我一直用各種方式,將撒哈拉給我最美的體悟,化作一場場行動,實踐在生命裡,以圖文、導覽及講座,與他人分享.
前幾天,想起2015年十月,我回撒哈拉定居,開始推深度導覽與生態旅遊,多虧朋友支持與贊助,在艱困環境裡,讓我可以慢慢奠基,將我的生命用來做一件很不一樣的嘗試,在旱情不止的沙漠種樹,在競爭激烈的旅遊業,去推更接近土地也更善待當地人的文化導覽.無論豔陽曝曬或沙塵暴狂捲天地,每一場導覽都是我跟貝桑親自帶,就這麼一場帶過一場,一年撐過一年,種的樹苗死了一棵,挖出來,再種一棵!我們沒有本錢成立專業團隊,也沒辦法買廣告,完全靠客人口碑跟我一個人經營粉絲頁在推廣,好不容易,2020年,我們開始有了較為有趣的邀約,卻因為武漢肺炎而嘎然而止!
想想,是真的很傷心!
但我知道自己相對沙漠其他人,是更有條件走出另一條活路.
我真正想做的,是文化交流與分享,讓旅遊可以成為照顧當地人也對土地友善的活動,之前最適合的形式是導覽與講座,一旦旅遊不再可能,「線上」會是另一個可行方式,即便疫情不止,都不會讓一切歸零,而是轉換方式,畢竟我長期耕耘的,是文化、意識與「心」.
2017年到2019年之間,沙漠旅遊業可說蒸蒸日上,遊覽車一輛輛地出現,越野車在沙丘與曠野奔馳,沙丘後方出現一座座帳篷區,我們村子人口更因此而增加,房子愈蓋愈多.雖然自己身在旅遊業,仍不免困惑,脆弱的沙漠生態,能承受得住這樣的「經濟發展」嗎?更不用說我跟貝桑為了護住一棵樹百年老樹不被大飯店業者砍伐,而跟對方槓上的事了.
那幾年,飯店與帳篷經營者真的財源廣進,賺錢跟開水龍頭一樣,貝桑很希望我們也投資豪華白帳篷,畢竟我們客源向來不多,收入不是很穩定,看著豪華白帳篷日日客滿,那的確是一場「誘惑」,也讓我重新審思自己的路線,只是不管貝桑怎麼要求,我向來不為所動,除了自己財力不豐,實在賠不起,不認為貝桑有能力經營帳篷區,也因為經營豪華白帳篷不是我內心最真實的渴望,更何況,經營完善的帳篷區已經很多了,這世界不需要我再去做這件事,相反地,有些更將土地與人放在心裡的行動,是我可以做也願意做的,專注於這些,才是我在沙漠獨特的價值.
此時,雖然悲傷武漢肺炎讓我們這些年努力經營的路線都暫時運轉不了,卻也突然讓我慶幸自己在過去這幾年,只要稍稍賺到一點錢,就盡量用在沙漠志業,樹苗一棵棵地種,2020年還為了灌溉樹苗,挖了兩口井,也歡迎遊牧民族前來分享水資源.
疫情讓觀光客來不了,我們沒了工作,卻釋放更多時間與心力,在照顧樹苗這件事上,甚至因為照顧樹苗,停滯的生活有了個出口,心情愉快許多,「為沙漠種樹」反倒成了是沙漠在照顧我們.
相反地,若之前我把辛苦賺來的錢,用來投資豪華白帳篷,現在看著帳篷區空無一人,還得花錢維護,請人看守營區,肯定更悲傷吧!
我的人生在第一次走進撒哈拉之後,起了巨大變化,我也盡力用各種方式來分享並實踐撒哈拉給我的教誨與啟示,關於「生命網絡裡的分享與流動」.
沙漠自然條件非常艱困,加上我畢竟是異鄉人、外來者,我同樣是飄忽、移動的,時常思考著,在資源不豐的情況下,要將資源用在哪裡,更能庇蔭生命?我的答案向來是種樹,而「為沙漠種樹」是最重要也是從一開始就持續至今的行動.
最終理想並非「化沙漠為綠洲」這種虛浮而奢華的想望,沙漠會是啥樣貌,很大因素取決於「神」,人類只能盡力做好人類本分事.
在沙漠一棵棵樹地種著,不放棄的是希望與生命的流動,只要有一棵樹活下來,就能庇蔭其他動植物,讓生命網絡就是在那裏,流動著.
就好比,沙漠水源不足,植被稀疏,當我只有一杯水可以投注,要用在哪裡?
我選擇去灌溉一棵樹,一杯水接著一杯水地灌溉,若樹成林,將成綠洲,讓水在綠洲裡流動,保有綠的希望.
而有天若我不在了,樹就是好端端地在那裏,庇蔭著生命,我可以缺席,因為我不是決定性的關鍵因素,而是參與者,參與了生命網絡的流動.
這兩張是2020年照片,第一張是2020年一月,元旦剛過,我們回去看老樹,很生氣地發現有一大群西班牙遊客騎著越野車前來,在老樹旁紮營、跨年、狂歡,留了一地垃圾,如果不是附近遊牧民族前來請他們離開,跟他們說這塊地是有人的,後果恐怕更不堪設想.
照片上左側,有一團焦灰,那是西班牙遊客在草堆裡塞垃圾,再放一把火燒掉,所留下來的痕跡.我跟貝桑也是因為看到我們長期照顧的土地因為觀光客而搞得滿目瘡痍,才更積極地在那裏種樹,做些防護措施.
第二張照片,是我們在星球客人贊助下,鑿的井,讓樹苗有水喝,增加存活率,同時也讓附近遊牧民族有水可以飲用.
沙丘裡的水時常帶有鹽份,但我們這口井很神奇,跟淡水一樣,很乾淨,沒有雜質也沒有鹹味,在這一帶,算是非常罕見的「好水」,附近遊牧民族很喜歡來我們的井取水,也因為我們歡迎他們來用水,我們不在時,若有人跑來撒野,遊牧民族都會主動幫忙,請他們離開.
一月中回去,我們會繼續為沙漠種樹,手邊有多少資源,就做多少事,而有些事,是即使資源需要去擠、去找、去募,都得去推,因為那關乎「生命網絡裡的分享與流動」.
從來不願放棄的,就一份希望吧!
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