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年初連載的作品重新寫了。
如果想等書的朋友,
可以忽略這則,
為了防雷,
所以再寫寫幾行字。
這次想嘗試把節奏寫快一點,
如果喜歡,也請幫我在這則貼文按個讚,謝謝。
/////防雷線/////
/////防雷線/////
/////防雷線/////
/////防雷線/////
「您很幸運,今天恰巧是老大上班的日子。」
一個月前,夜璐在網上報名了日樂遊戲公司的新作封測。
此刻,他正跟著櫃台小姐前往會見老大的路上。
日樂遊戲公司堪稱遊戲界的造角之神,擬真角色連思考行為都猶如真人般活靈活現。其公司更與醫界研發獨創VR技術,能利用玩家在睡夢中上網玩遊戲。
玩個遊戲還能如此有效利用時間,夜璐說什麼都要玩上幾款才能跟上流行。感想果真如一面倒的遊戲評論所言:如果你有失眠症狀,建議玩上一款,包准你往後好睡,睡醒不會記得毫無深度的遊戲內容。如果你不在乎帥哥美女角的內涵與性格,歡迎你成為日樂遊戲的粉絲。
那個被玩家鄙視的遊戲腳本據說出自於這間公司的製作人老大「ZZ」一手打造。夜璐也和大眾一樣,雖然嫌得要死,還是一邊吐嘈一邊課金。他不期望能成為骨灰級玩家,但願新作都能在開服時參一腳嚐鮮。
他並不驚訝老大的出勤率,奇才總是不照規矩來,睡不醒就不來,他組裡也有這種人,這種人不會被老師二一,在公司鐵定也是高層。
櫃台小姐帶夜璐進到辦公室之後在門外止步,目送夜璐一人走進辦公室。夜璐心覺不安,畢竟他曾在網路匿名痛罵過ZZ,現在要和對方相見歡,實在只有心虛沒有歡樂之情。再說,報名個封測,被抽中在家直接玩不就得了,對方卻寄來一封電子郵件,要他來公司一趟,想親自和他說明比較清楚。
究竟要對他說什麼,莫非,他那則娛樂眾生的吐嘈文東窗事發,被ZZ查到IP了?
夜璐心虛地走進辦公室,都還沒見到人,他就突然雙膝跪地,天意讓他以跪姿和ZZ相見。
製作人老大從堆疊的資料中抬頭,見到夜璐跪在他的辦公桌前,趕緊向前扶起夜璐。
「抱歉,這裡不好走。」老大用鞋尖壓平了地毯翹起的那角。
出現在夜璐眼前的人清秀俊逸,穿的是一件乾淨白T與深色牛仔褲,和他在學校閒晃所見的大學生穿著差不多,身上帶了一股清雅溫和的氣息,掛在白皙臉蛋上的過長棕髮似乎扎得眼皮有些不適,老大就順勢撥開柔順的髮絲,微瞇雙眼對著夜璐微笑,那和藹可親的模樣實在讓夜璐很是心虛。
那個奶油小生、文弱書生、一推就倒……全浮現在夜璐的腦中,他對老大的第一印象就是弱但是很上相!
曾經罵過ZZ是死肥宅的人,絕對不只有他啊!
「我叫日輝,我調過你的資料。」
夜璐故作鎮定地盯著老大手中的那疊資料,該不會都是他在網路上酸過ZZ的文章吧。
「我發現你參與過我們家很多遊戲的封測,回饋表單中你是眾玩家裡列出最多遊戲Bug的人,感想精闢,夠狠……」
日輝翻著助理搜來的資料,看著看著,臉沉了下來,最後直接把那疊紙扔到垃圾桶。
「你還是大學生,現在有打工嗎?」
「……我在做熊熊外送。」
「這種天氣外送很辛苦吧。」
「還好啦。」為了大學學費和生活費,還有偶爾的課金,他是該利用課餘時間動起來賺錢。
「如果能待在冷氣房裡,賺比外送員多一倍的薪水,你願意來打工嗎?」日輝將一份約聘人員的表單遞給夜璐,繼續道:「我想請你在參與封測時幫我們抓Bug,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都回饋給我知道,包括劇情……」
不知是夜璐多心還是怎樣,日輝說最後一句的時候特別沈重。
「因為遊戲還在研發階段,所有的Bug回覆都必須保密,你得透過公司的設備玩遊戲,或許得睡在公司,你願意接受這份打工嗎?」
錢多,事少,就算離家有點距離,夜璐也沒理由不接這份可以暢所欲言的打工。
他很快就與日輝達成協議。
由於夜璐下午還有必修課,隨便簽一簽合約,便回大學上必修課,晚上再偷接幾件外送單,回到日樂遊戲公司已經是傍晚八九點的事了。
封測開服在九點,夜璐抵達日樂公司時,櫃台小姐已經下班,但遊戲內部燈還亮著。
日輝就坐在櫃台小姐的位置,正無聊地翻著桌曆。一見夜璐出現在大廳,立刻帶他進到公司裡的遊戲測試間。
夜璐以為老大都是最晚上班最早下班的,職員們也和他有一樣的想法,見到日輝這時間還在公司,不約而同都正襟危坐了起來。
在門口掛上「遊戲測試」門牌的房間裡躺了兩張精配的VR設備床。一般玩家都會買家用型的VR頭罩,一來因為簡配便宜,二來輕巧好收納。而日樂公司的是整張床連同床具都是VR設備,其深入其境效果據說是一躺就不想醒來,雖然夜璐只是看過暴發戶們的試用文,沒試過。
夜璐聽取日輝簡單的教學,把連接枕頭的那兩條類似耳機線的東西塞進耳朵裡,迫不及待想躺進床單裡睡覺兼玩遊戲,卻沒想到日輝也跟著躺在另一張床。
日輝向他解釋:「我都會跟玩家一起進行封測,待在玩家群裡面才能聽見真實的反饋。不過別擔心,你曾罵過我的,我不會放在心上。」
夜璐緩緩抽了口氣,如果不放在心上,為何日輝會知道他罵過?回想下午填寫的那份基本資料,他可是清清楚楚填了戶籍地址和身分証號啊,幾天後他應該不會收到法院寄來的通知函吧。
「時間到了,快進入遊戲吧,今天登錄有封測大禮。」
日輝已經蓋好棉被,準備睡睡去遊戲裡了,夜璐也跟著閉上雙眼。這畫面實在有點好笑,和他距離不到一公尺的人,是他在網路罵過最凶狠痛快的製作人,兩個成年男子就躺在一個空調合宜、味道小清新的房間。
當夜璐覺得有些小尷尬時,忽有一隻手伸向他,他低頭看著日輝就握著他的手。
「說起來難為情,我不握著別人的手就睡不著,睡不著就不能進行封測。為了封測,你能不能就讓我牽著睡?」
……賺別人的錢,他能說不嗎?夜璐被牽著手,反倒是自己睡不著。
開服已過上半小時,等日輝發出鼾聲,夜璐立刻抽回手,還趁機打了對方一小拳。那個「小」是因為他怕對方被他打醒,醒了之後又要被職場性騷擾。
一個電流慢慢地竄到全身,夜璐感覺到有些異狀,但那並非不舒服。一陣黑,一陣白,他的意識就像被人拋高又丟下,被一個引力拉進某個異空間的深處。他平常在租屋處使用的家用型簡配裝置,進入異空間的感覺不像現在這麼強烈真實。
進入遊戲到可以自由行動的適應時間會依照每位玩家的體質不同而有所增減,一般人大概會有石化三十秒左右的時間,夜璐也是,最快差不多要十秒的時間才能聽見遊戲開場的背景樂。
夜璐此刻就站在初學者遊戲大廳裡,周圍都是和他一樣穿著簡單白T牛仔褲的男性玩家。
沒錯,清一色都是男性,因為這款遊戲目前開放的是男性偶像角色,而且封測採實名制,也就是說,玩家也得是男性,這種性別不平等的封測抽選活動可是被網路罵到臭頭,他也是酸民之一。
此款新作叫做《C位爭奪戰》,顧名思義是要爭取站在偶像團體正中心的位置,成為最受歡迎、最帥最美的封頂偶像,玩家可以與NPC組成偶像團體,也可以跟玩家好友自行組團。平常在MMORPG組團打怪累積經驗值,在這款遊戲裡,就是組成偶像團體,爭取演出機會增加曝光度與粉絲數量來升等。外在、跳舞、歌唱、演技、主持功力零零總總的數值,都得靠平常參與練習課程和執行主線支線故事來累積數值,當然還是有一些能馬上飛升的密技。例如在一開始選擇成為社長的情人,住在社長的愛巢裡就能內定成為C位,缺點便是日後成為狗仔追逐的對象,被社長玩膩了也形同過氣的偶像,甚至被冷凍……總之是大好大壞。
夜璐很想選這條路線,畢竟就只是玩個遊戲,與其花時間練等,不如找個不用課金的方法快速踏過其他玩家的屍體到達頂點。但是要成為男人的情人,這要有多厚的臉皮呀,身為一個正在尋覓戀情的大學新鮮人,他還是想抱柔軟又香氣撲鼻的生物,因此,他按部就班地跟著所有玩家擠在沙龍大廳,替自己的外型做些改變。
夜璐推開那些顧著聊天的玩家,擠進大廳唯一的沙龍商店。
向NPC沙龍店主填了基本資料,確認玩家帳號「夜璐」,方便日輝在線上能找到他。而日輝所說的封測登錄特典,是送一套偶像打歌服,設計出自繪圖界大手之作,穿上那件衣服,身上會散發奪目的光芒特效,能吸引粉絲關注自己。但現在所有封測玩家都穿上了這件,倒像一件封測制服,夜璐就把這件衣服收進背包,就像放進異次元口袋一樣,東西一收進背包就消失了。
此款遊戲的粉絲基本上是NPC,也就是擁有AI智慧,擬真外型,實際仍是程式操控的虛擬角色,大致上只要到達某個數值或是完成某項任務就能漲粉,熟悉系統,迷倒NPC粉絲不是難事,而最不定的因素,就是玩家粉絲,玩家既可以成為偶像,也能支持同樣身為玩家的偶像,當玩家粉絲課金起來支持某位偶像,那就不是一般的漲粉而已。
幫遊戲公司找金主,遊戲公司能不疼這位玩家嗎?肯定讓他升得更快。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現實是個網紅,把粉絲帶進遊戲,讓粉絲送錢支持你,就能馬上稱霸伺服器。所以,遊戲裡有個制衡系統,不過這些都要等夜璐親自玩過才能再多加解釋,總之,這些都是從電子雜誌上看來的訊息。
夜璐確定了玩家姓名和外型之後,便走到隔壁的仲介房屋,選擇玩家住處,除非有密技可以選社長的愛巢,一般玩家只能選庶民住處。他與仲介合作的室內設計師溝通,挑了不用課金的簡單壁紙和寢具樣式,就被帶到專屬於自己的玩家住處了。
夜璐進到住處第一時間不是跳到床上滾來滾去,他去廚房翻那看起來很威的雙門冰箱。初期沒錢買東西,系統會送上不讓玩家餓死的能量飲。但玩個遊戲怎可以可以委屈自己的五臟六腑,夜璐決定出去街頭閒晃,看有沒有支線任務可接,至少接一個能買得起肉包的任務。
走出外頭,夜璐感覺到有風、有香味、有路人交談的聲音、也有陽光投射下來的溫暖感。
經過夜璐身邊的人們正計畫著在聖誕節辦一場派對,也有人進到花店想買一束花獻給女友。還有一群人正聚在百貨公司前的廣場,觀看大型螢幕中的廣告。
每天晚間十點,遊戲裡的世界頻道和所有螢幕都會替頂尖玩家進行五分鐘的宣傳廣告。現在開服才剛好一個小時,廣告中出現了目前最高等級的男偶像。
「哈囉,大家好嗎?我是開服第一天立刻站在頂端的男人,請你們記好我的名字——唐星,我會比你們這些雜碎們都早封頂,哈哈哈哈——」
遊戲世界裡傳來對方高亢的笑聲。
「居然說我們是雜碎。」
「這傢伙是誰啊,只不過是第一天開服封頂,明天就有人能追過他了。」
玩家們就算抗議,也入不了對方的耳裡。
夜璐盯著螢幕中粉紅色頭髮的玩家,一開始的髮色就黑、棕兩種髮色,粉紅色這種特殊染髮是要課金的,而且那頭髮造型顯然有燙過,而讓夜璐覺得疑惑的是那位玩家的住處背景,豪宅等級裝潢,看起來就像社長類型會住的家啊,那傢伙鐵定用了密技直接空降C位。
刺耳的煞車聲吸引了夜璐的注意,他忙著看廣告,壓根沒想到只是過個馬路,他會被遊戲世界裡的小貨車撞飛。他被撞飛到垃圾堆中,內臟痛得讓他無法呼吸,他只能倒在路邊,盯向那些面露擔憂卻無法有所行動的NPC角色從他身邊經過。
明明還沒綠燈,怎麼可以設計一輛闖紅燈的小貨車來謀殺玩家!這是第一筆BUG!
夜璐的生命值在被撞到瞬間降為零,於是他回到住處的單人床上。
剛剛走那一回便利商店都是白做工了,夜璐決定妥協,打開冰箱去吸那個果凍能量飲。也因為直接重生,他的劇痛在瞬間消失。
他決定先待在家裡把每日任務都做完就安排明天的行程。
運動個四十分鐘,跟植物澆花、稱讚植物、泡澡、敷臉、抬腿、洗洗抽油煙機,嗯,有一種培養良家婦女的Fu,這個每日任務內容應該也算個Bug。
封測階段一共有二間經紀公司可以選,一間就是專門培育男子偶像團體行之有年的藝能事務所,加入後必須先向公司貸款一筆金額作為練習生的課程費用,有幸出道就必須努力還清這筆貸款。另一間則是邪魔歪道,沒什麼資金,不用繳費也不用當練習生,能接到的工作都是跑跑龍套當路人甲乙丙丁,夜璐根本不用選,直接選了邪魔歪道路線。
這世界有錢的人是少數,聰明的人也是少數,他從小就喜歡選少數人走的路。但少數不是重點,要先貸款才能成為練習生,這根本才叫做邪門歪道!
初學者階段一天只能安排兩門課程,夜璐早上選了舞蹈課,下午是發聲練習,就把那個在遊戲中堪稱是操作手把的萬能手機丟到一旁。
想早點參加學習課程升等,就得趕快躺床讓系統跳到明天早晨。
就算不想睡,玩家只要躺在床上就有睡意。然後久了就會發現系統開始和你的心靈溝通,問你是否要直接度過這一天。
「夜璐,玩得還順利嗎?」
夜璐聽見上方傳來日輝的聲音,趕緊滾下床,不讓睡意帶走意識。周圍沒有別人,這聲音是透過聊天系統傳來給他的。
「我說,那台小貨車得管一下了,你知道我剛就死在他的闖紅燈行為嗎!」
「哎呀,那是程式組藏的小彩蛋,其實第一天還有許多的死法喔,聽說第一天碰上十個死亡路線,系統就會可憐這個悲慘玩家,開啟第三條路線,讓你一飛沖天。」
「有人開啟過嗎?」
日輝頓了許久,才低語著:「沒有,因為你是工讀生,我就告訴你。」
……死的瞬間雖然會痛,但也就那麼一瞬間而已。
夜璐是真的認真在思考,該不該讓自己再死個九次,馬上一躍升天。
想想那名透過世界頻道在螢幕宣戰的唐星,他都已經如此閃亮亮左擁社長右擁鈔票,估計接下來的電視節目、網路影音平台都會看到他。他卻還在這裡思考明天要安排什麼課程?他得走少數人會選的路線。
「只要我再死個九次,系統真會開啟?」
「不騙你,這個密技是我藏的。」
聽了日輝的建議,夜璐決定披件外套去外頭尋死亡路線。
幫忙NPC拿回被搶走的錢包,被歹徒開槍射死;跑到交流道中心,解救流浪貓不幸被撞死;為了阻止要跳軌的人,最後反被推入軌道裡輾死;只是走在電線桿旁,就被掉落的電線電死;被鋼筋砸死;被毒死;溺死……最後一個夜璐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只是感到痛就飛回住處單人床上。
夜璐認真覺得,日輝這是在報復他在網路上的那些吐嘈文。
夜璐醒來時,發現日輝就坐在他的床邊。眼前的男人捏出來的臉居然和現實世界的日輝幾乎一樣,讓他誤以為自己回到了現實。
夜璐突然被對方揪住了領口,硬是被拉了過去,他能感受到日輝呼吸的氣息,近到他頭皮發麻。
此時的夜璐等級低,沒什麼力氣能抵抗,而日輝身為一個可以把自己帳號做到完美的製作人,當然輕而易舉就能逼迫夜璐,甚至壓倒夜璐。
明明現實是個一推就倒的文弱書生,此時立場缺顛倒了,夜璐只覺得胸口被對方壓制得快喘不過氣,使不上力,無法開口說話,只能瞪著不懷好意的日輝。
得到夜璐的注視,日輝掐著夜璐的臉頰,將那雙唇擠出了個開口。
「最後一個死,跟我有關。看你是要被我殺死,還是被我弄到羞恥致死呢?」
「……變態……放手……」
「是啊,我不但是個變態,還是死肥宅,只有狗屁不通的邏輯和閉著寫都能贏的文筆。」
「你這不是記恨,是什麼……」
夜璐的雙頰被掐得夠疼了,還得承受對方的重量。日輝的等級可能很高,所以壓來的重量就比他想像得厲害許多。
就算現在做做每日任務才升一等。
但別小看他啊,他可是玩家,也就是說,他有「強制登出」這項權力!
夜璐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叫出系統,一秒登出。
一把掀開棉被,把那礙事的耳機給摘掉,完全不想管隔壁的人有沒有醒來,趕緊逃出遊戲測試間。
他才沒時間跟別人玩甲甲遊戲呢!
明天就向人事部辭退工讀生之職!
夜璐走向電梯前得經過公司內部。因為在遊戲裡只待了一小時,那些加班的職員還在公司。
只是說也奇怪,職員一見到他立刻關掉PTT,點開3D軟體,滑滑游標,替角色套上骨頭刷權重。
這些人可能把他當作會跟主管打小報告的小人,他,夜璐,雖然在網路上嘴巴是壞了點,但對於工時較長還領不到對等薪水的基層,可是憐憫都來不及了,怎會做這種心機重重的事情。
「老大,要記得刷下班卡。」
「老大,明天中午會議記得要來!」
「老大,明天吃滿福堡好嗎?」
夜璐走到門口,只差推開玻璃門就能逃離這個日樂遊戲公司。
可是這群人說的話令他不解。
「你們叫我什麼?」
「老大,還是您希望我們叫您阿輝?阿日?企劃部的朝陽?」
夜璐衝進男廁,看清楚自己現在的長相。
傻了,玩個VR網遊居然可以交換靈魂。
此時,他正頂著日輝的外貌,立刻衝回遊戲測試房,就算用打的,也要把對方打醒。
可當他看見躺在那裡的人是他自己,他捨不得打他自己啊。
這二十年,他可是在各大運動社團叱吒風雲過。雖然沒有日輝那張上相的臉,至少體格肯定是精壯結實,呵護都來不及了,怎麼可以打傷自己。
夜璐只好乖乖躺在床上,再次戴上VR設備,進到遊戲裡,決定要帶日輝一起登出遊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人人都可能成為A片主角?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
「深度學習的技術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夏天晴x天狼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心得]《深度學習的技術》心得筆記-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心得]《深度學習的技術》心得筆記- 看板book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深度學習介紹-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深度學習介紹-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心得] 2020 深度學習面試心得EngineerChen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李宏毅機器學習ptt的推薦與評價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盾心科技ptt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心得] 3080 深度學習GDDR6X過熱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討論] 深度學習的朋友未來都是在哪些產業呢- 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ptt - Ostéopathe Paris 17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李宏毅机器学习PTT的理解(2)深度学习为甚深? - 稀土掘金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心得] 學習DeepLearning的初學者心得- 看板PC | 深度學習書ptt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李宏毅机器学习PTT的理解(2)深度学习为甚深? 原创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PTT - 天下雜誌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揪團】 1/26五晚《深度學習的技術》讀書會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深度學習技術其實沒那麽美好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批踢踢實業坊PTT文字資料 - 商業大數據平台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微中子tigercosmos - 今年開始,台大將機器學習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深度學習的16 堂課PTT ::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深度學習的16 堂課PTT ::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心得] 3080 深度學習GDDR6X過熱PTT推薦- PC_Shopping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deeplearning深度學習必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deeplearning深度學習必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deeplearning深度學習必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作者nicholas0605 在PTT [ book ] 看板的留言(推文), 共30則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菜單] 110K深度學習機- 看板PC_Shopping - PTT 數位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爬蟲實戰] 如何爬取PTT的網頁? - InfoMiner 即時輿情分析平台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閒聊] 有沒有深度學習訓練出來的boss - 看板C_Chat - PTT 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專案實作] PTT爬蟲+應用機器學習預測板名 - MaDi's Blog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專案實作] PTT爬蟲+應用機器學習預測板名 - MaDi's Blog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心得] 2020 五本我覺得最好的Python書推薦給新手入門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新聞]微軟利用深度學習建立智慧冰箱- 看板Tech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尚朋堂電暖器ptt 2023 - geldikknk.online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泰國浴ptt 2023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2023 計算機推薦dcard - milyonr.online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計算機推薦dcard 2023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2023 計算機推薦dcard - larkben.online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廣告雜誌Adm》 04月號/2023 第372期 - 第 25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深度數位大掃除》x3本
🚀你或許有聽過「#數位極簡主義」或「#數位斷捨離」之類的運動,這是一種將數位科技的使用降到最低程度,奪回人生主導權的生活理念
🙋但是,你知道該怎麼做嗎?瓦基想與你分享具體的實踐步驟和我的心得收穫
✍️圖文心得、下載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gital-minimalism/
【這本書在說什麼?】
《深度數位大掃除》的作者是喬治城大學資工系的副教授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他的著作還有其他「深度」系列的書籍:《深度工作力》、《深度學習力》和《深度職場力》。不難看出是一位對生產力有深刻研究的作家。
在這本書裡,他提倡一種「數位極簡主義」的理念,強調我們要審慎應用科技,並且重新思考市面上繽紛炫目的科技到底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如果這些科技只提供廉價的娛樂和低劣的資訊,那麼寧可捨棄不用。
此外,他也提供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方法與步驟,說明如何利用30天的「暫停時間」,停止接觸非必要的數位科技,細心體會和品味生活,最後才重新導入(或放棄)這些科技,並且詳細定義「如何」和「何時」使用這些科技。
整本書引用許多對於社群媒體和數位科技的評論文章,互相辯證不同的論點,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終究,我們要以自己的生活目標為主,科技只是輔助,不該讓它反客為主。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自從我從去年開始經營〈閱讀前哨站〉的部落格和臉書粉專之後,我跟數位科技就一直處於一種拔河的狀態。一方面我需要靜下心來閱讀和寫作,一方面也需要處理網站技術方面的事情,編輯網頁和美工設計,也都脫離不了數位科技。
尤其平日下班之後,一天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原本我遵循去年讀完《原子習慣》和《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之後,限制自己使用社群媒體和網路科技的時間,錶定每天30~60分鐘,但總會不小心逛到超過時間。
再加上,由於經營部落格的緣故,需要涉略很多的數位工具,因此我訂閱了許多APP服務的電子報。這些電子報都會夾帶吸引人的標題和內容,只要一個不注意,就很容易迷失在一個又一個的連結裡面,到最後總是耽誤了原本想做的事情:閱讀和寫作。
因此,我開始自問:「我戒斷的數位科技還不夠多?」、「我使用這些數位科技的心態要調整嗎?」、「有什麼方法可以再幫我更進一步?」直到我偶然間看到《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終於,「賓果」!
【我如何使用這本書?】
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想起作者的這句話:「你需要一套成熟的科技使用理念,以自己的深度價值觀為基礎,問自己:你該使用什麼工具;你如何使用他們;你為什麼一定要使用他們?」腦中便開始浮現出,關於目前使用數位科技的許多省思。
接著,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試著把書中的流程轉化成具體的步驟,也參考了網路上其他讀者的實作方式。最後,我用子彈筆記的方法,規劃出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準備方法和執行步驟」,並且透過寫日誌的方式,記錄自己在這段過程中的想法。
然後,從7/1到7/30之間的三十天裡,我進行了一次數位斷捨離的流程,重新打造一套我自己運用數位科技的方式。我回顧了這段過程,並且把這套方法做成一份「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底下分享我的詳細實踐心得,文章底部附有這個模板檔案的下載方式。
【1.數位極簡主義: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數位極簡主義的定義是:「一種運用科技的理念,指的是你把連線的時間,放在少數幾個精心挑選的最適活動上,那些活動強力地支持你重視的事物,你也樂於錯過其他的一切活動。」不要被科技牽著走,在這個充滿誘惑裝置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仔細想想,我總共使用了哪些科技?
雜亂是代價高昂的。太多的裝置、app、服務佔用的時間和注意力,使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那可能抵銷單一物件所帶來的效益。找個時間,完整地列出來你正在使用的科技,可能連自己都會大吃一驚。
前Google工程師崔斯頓.哈瑞斯曾經出面爆料:「科技公司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長期使用他們的產品,因為那是他們營利的方式」。他繼續說道:「菸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APP商店想要你的靈魂」。利用這個練習,看看自己的靈魂都放在那些APP上頭。
我使用的3C產品不多,只有桌電、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常使用的軟體則有 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Spotify、Brain.fm、Audible、Scribd。
✅你現在如何使用這些科技為自己帶來好處?
優化很重要。判斷某個科技是否支持你重視的東西,只是第一步。為了充分獲得那個科技的潛在效益,它必須仔細思考如何使用那項科技。你如何使用它們?
帶來哪些好處?我使用桌電、筆電維護網站、經營社群、撰寫文章。使用智慧型手機跟朋友連絡、即時收看新聞資訊和網路影片。使用電子閱讀器、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在我移動通勤和外出在外的時候,閱聽不同的書籍。
我使用Evernote撰寫文章、紀錄網路文章摘要,用Trello管理部落格待辦事項。我使用Email、FB、IG、PTT、LinkedIn與社群互動、回答讀者問題。我使用YouTube觀看網路影片。我使用Brain.fm聽專注音樂、用Spotify聽休閒音樂。
✅但放棄這些科技會帶來哪些不便利?
有意識的作為令人滿足。這種滿足感和我們做的具體決策無關。之所以讓我們覺得意義非凡,主要是因為握有自主權的滿足感。主動放棄這些科技,帶來些微的不方便?還是巨大的不方便?
放棄使用電腦,會導致無法經營部落格和社群媒體。放棄使用智慧型手機,就無法即時與人通訊,也無法收聽有聲書。放棄社群媒體,會失去許多與部落格讀者互動的機會。放棄數位管理工具,會失去以後「搜尋」專案紀錄的便利性。
【2.數位斷捨離 :30天實踐步驟範例】
騰出30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暫停使用生活中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
利用30天的暫停期,探索及重新發現讓你有成就感又有意義的活動和行為。
暫停期結束後,將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重新導入生活中,從零開始。針對每項重新導入的科技,判斷它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價值,規劃日後的具體用法。
✅我曾經使用哪些數位工具?
我使用的硬體:「桌上型電腦、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使用的軟體:「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Spotify、Audible、Scribd」。
✅有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暫停使用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試著暫停與移除的APP有: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必要的功能我只允許自己在電腦上面使用,而且在限制的時段內使用。更進一步,我降低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
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使用自動回覆,通知親友與讀者我的數位斷捨離時間,替自己保留一段緩衝時間。
✅我在30天裡,採取了哪些休閒?嘗試了哪些興趣?
作者提到:「如果你從生活中淘汰那些數位的干擾之前,沒有先填補那些數位干擾幫你忽略的空白,你會覺得數位斷捨離後的體驗很難受,因為你不知道斷網後要做什麼,反而難受。」因此,重拾自己曾經喜歡的非數位休閒,就非常的重要。
我試著在空出來的時間裡,讀了更多的書。最近讀了《人生給的答案》之後,對「靜坐冥想」產生強烈興趣,趁著這段時間,每天撥出10分鐘的冥想時間。此外,在用電腦寫作的時候,把網路中斷,專心於純文字的輸出。
休閒娛樂方面,在假日安排了更固定、更多的時段,和女友一起練習國標舞。假日出門買早餐時,不騎機車,改用散步的方式,在這段悠閒的時間與自己對話。也終於,把訂閱很久卻沒認真讀的〈哈佛商業評論〉雜誌拿出來讀。
✅哪些工具支持我的價值觀?
需要經營部落格和社群粉專,桌電和筆電仍然必要。將智慧型手機簡化成通訊為主的目的,搭配移動通勤時可以收聽有聲書為輔。電子書閱讀器仍然是外出時的好搭檔,方便攜帶的特性仍讓我愛不釋手。
社群軟體是與讀者接觸和交流的重要管道,保留,但是限制自己只能在電腦上使用,而且只能在固定的時段使用。調整Evernote和Trello的使用方式,與手寫的子彈筆記做出功能區隔,主軸目標寫在子彈筆記裡,輔助記憶、紀錄的資訊則放在數位工具裡。
✅具體規劃,我會如何使用它?
區分清楚自己每天的「數位時間」,以我自己為例,早晨醒來之後採取晨間習慣,偶爾閱讀、偶爾使用30~60分鐘的電腦,中斷網路並且以「自由書寫」撰寫讀書心得文章。我在網頁瀏覽器安裝 LeechBlock NG 套件,這個套件可以把你需要隔離的「時段」和「網域」設定上去,在那段時間內你就無法使用這些網頁。
平日下班後,我只有在星期二、四,允許自己22:00~23:00接觸數位科技和社群媒體,保留星期一、三、五的時間給自己享受「離線狀態」。在假日,才允許自己擁有比較多的數位時間,放在上午和傍晚使用,下午時段則保留給離線狀態。
✅哪些工具已經變成非必要?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認為只要留下最重要的來電鈴聲就可以。我取消了Brain.fm的訂閱費,改以Spotify裡面的歌單取代,找關鍵字「Focus、Reading、Piano」的歌單都是很好的選項。我刪除了手機上的LinkedIn和YouTube,只在電腦上使用。加上我原本就已經刪除了FB、IG、PTT的手機APP。
【3.數位極簡生活30天:我的四個感想】
經過30天的實踐之後,我有什麼感想和收獲?那就是「這一切的重點不是使用了什麼科技,而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不要讓科技來選擇你,你可以選擇使用哪些科技,我們有能力主導自己的人生。
在《湖濱散記》中,梭羅寫道:「大部分的人過著沉默絕望的生活。」然而,比較少人引用的是下一段他樂觀地反駁:「他們確實以為自己別無選擇,但機靈健康的人都知道,太陽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一切煥然一新。拋棄成見,永不嫌晚。」我們確實有能力扭轉這種狀態。
✅獨處的感覺是什麼?
作者引用許多的文章和文獻說明「獨處很重要」。他對獨處的定義是:「你對他人創造的資訊毫無反應,專注於你自己的想法與體驗上,無論你身在何處。」而且,獨處時的思考,會帶來一種「從容的反思所衍生出來的洞察力和情感平衡」。
我很欣賞的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曾經在日記裡寫道:「獨處是令人精神煥發的愉悅消遣」。在這30天裡安排的「離線時段」,是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最好時趕。我本來已經是個很容易享受獨處的人,減少了數位資訊的刺激後,更容易感受到思緒的活躍,以及內心的平靜。
✅別按讚,對我有什麼改變?
作者不鼓勵你到處「按讚」,因為按讚提供的互動太少。以至於,除了淪為社群公司優化演算法的資訊之外,你跟貼文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提升。這類互動流於淺薄,也沒有深度。
我的做法是,雖然不按到處讚,但是看到想要互動的文章,就直接在底下留言。當然,如果因為我這麼說,可以讓這篇文章的按讚數大減、留言數增加,那我也會感到無比的欣慰(誤)。
最後,作者也對例如FB和IG之類的APP提出建議,如果你真的要用社群媒體的服務,最好離手機版本遠一點,因為那對你的時間和注意力是巨大的威脅。因此,我在數位斷捨離的步驟中,刪除了大部分的手機APP。
✅我重拾休閒的收穫是?
其實,大家都高估了休息時「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效果。在繁忙的工作日之間,或是一大早為了孩子搞得人仰馬翻之後,我們很容易渴望「無所事事」的解脫感。但是,根據書中引用的許多研究指出,耗費精力的休閒活動,反而會提升休閒之後的心靈感受。
作者說道:「這類減壓活動有其價值,但收穫有限,因為無所事事的時候,往往會使人轉向劣質的休閒活動,例如盲目地滑手機、心不在焉地追劇。把精力投注在困難但有價值的事情上,收穫總是豐厚許多。」
由於減少了使用數位科技的時間,把多出來的時間拿來閱讀跟寫作,讓我能更從容地體會書中的文字,也能更專注地寫下我想說的話。另一個收穫是,我開始培養起睡前「靜坐冥想」的習慣,每天10分鐘採取正念呼吸的方式,把當天的雜念跟煩惱重新歸零。
✅我做了哪些注意力抵抗運動?
《注意力商人》的作者吳修銘,在書中評論媒體的某一種商業模式:「你聚集人群,不是因為你想賺他們的錢。而是因為你可以把他們轉賣給想獲得那群人關注的其他人」。Google和臉書的主要資源是「眼球關注時間」,如今獲得眼球關注比開採石油更有利可圖。
1830年第一份廉價報紙《紐約太陽報》的創辦人意識到他可以把讀者變成商品,把廣告變成顧客。用盡全力把讀者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推出許多爭搶眼球注意力的新聞報導。對於新聞的內容品質要求,反而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
以前的我接觸新聞的管道,不外乎Yahoo新聞、社群推播的新聞。但是作者提倡「慢媒體」,他認為:「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們要以一種緩慢的思維模式來吸收新聞媒體,只關注品質最高的新聞來源。
因此,我開始嘗試閱讀〈華爾街日報〉的新聞報導(需要訂閱費),比起那些標題聳動、內容空泛的新聞,〈華爾街日報〉對於世界的財經趨勢和政治局勢,都有更深入和精準的解讀。我也試著體驗以「付費讀者」為服務對象的媒體,與那些以吸睛文章「賣廣告」的媒體究竟有什麼不同。
【總結:我的數位斷捨離10個行動】
如果你直接跳到這裡看結論,想知道我實踐上採取了那些行動,那麼以下這些就是這30天來,我的10項行動清單:
1. 刪除數位斷捨離30天之後不必要的APP,我原本已經刪除了FB、IG、PTT,現在進一步刪除手機上的Youtube、LinkedIn、Brain.fm,只留下方便移動時收聽的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以及音樂服務Spotify。
2. 關掉智慧手機的所有通知,包含鈴聲、畫面橫幅,只留下「電話通知」和「簡訊」。有意識地在固定時段,才查看重要APP的資訊。
3. 在固定時段批次處理所有的數位科技產品(硬體、軟體、網頁、APP),不要讓這些東西佔據全部的注意力。一口氣回信、回訊息,總是比零散時間處理來的有效率。
4. 規劃固定的生活作息,最有效率、最不容易受阻礙的時段是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雖然下班作息一樣需要規劃,但效果都比不上晨間作息。
5. 限制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
6. 安排自由的網路漫遊時間,但不宜太久。我避免在平常的五個工作日網路漫遊,只安排在每週六、日晚上時間,允許自己愛逛什麼就逛什麼。
7. 關閉網路、設定鬧鐘,替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間做出隔離網路的環境。我開始習慣在閱讀跟寫作的時候,把網路完全切斷,設定45分鐘的鬧鐘提醒自己休息。
8. 取消訂閱不必要的Email電子報,尤其是跟我現在專注的目標無關的項目,電子報雖然提供了很多資訊,但還是要輔助自己的目標才有價值。我曾經喜歡到處訂閱,但現在我取消了80%的電子報。
9. 開始閱讀慢媒體,捨棄低品質的劣質媒體和社群新聞,在固定的時間才靜下心來閱讀慢媒體。我開始喜歡上〈華爾街日報〉、〈報導者〉這類的優質新聞。
10. 讓親友和讀者知道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段,給自己緩衝空間又不失禮貌,又能在心情最沉澱和平靜的時候,再認真回覆訊息,或撥通電話親口聊天。
【後記:最重要的事就是…】
《深度數位大掃除》讓我透過這三十天的數位斷捨離練習,重新檢視、設計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數位極簡生活模式。讓我回想起之前讀了《極度專注力》這本書,烙印在心底的這句話:「注意力太過寶貴以至於你得非常自私地只留給自己使用」。
隨時提醒自己,要跟這些APP和網站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些服務不是「想要打造更美好世界的宅神」送給大家的禮物,而是刻意設計成放進我們口袋的吃角子老虎機。總是注意自己如何使用科技,而不是反過來被科技主宰了生活的步調。
最後,我想跟你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最重要的事,就是把你自己最重要的事,當成是最重要的事。」邀請你一起加入數位斷捨離的練習,也歡迎你在三十天的練習之後,留言分享你的收穫和體會。
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數位誘惑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抽獎辦法】感謝 時報出版
1、抽出「3本」《深度數位大掃除》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覺得執行數位斷捨離最難的是什麼?例如:「我覺得要關閉手機的通知很難,朋友會很難找到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18(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3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20(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想,對於人工智慧的第三次復興,正在引領我們進入第四波工業革命這件事,已經越來越沒有歧見了。不管是 AI 的研究還是投資都在持續加快的此刻,包括我在內的每一位企業經營者,都應該很想知道:未來到底會是什麼樣?我們該拿出什麼策略才能搶得先機?
前總統馬英九在 4/30 日舉辦了一場眾星雲集的經濟論壇(重振台灣競爭力會議),包括馬前總統在內,台上坐了 11 個人,另外 10 位是:鴻海董事長 郭台銘、高雄市長 韓國瑜、前新北市長 朱立倫、前新北市長 周錫瑋、媒體人陳文茜、媒體人陳鳳馨、中小企業主代表劉智源、立法委員費鴻泰、立法委員賴士葆、立法委員 許毓仁。
由於之中有多位被視為即將問鼎總統大位的人物,論壇也變得像是總統辯論。看完整場論壇以及問答的我,儘管並不太滿意,但可從眾人談話中歸納出兩個主軸:第一就是「年輕人的未來」,第二就是「 AI 人工智慧」 。而這兩個我也非常關注的議題,其實是一體兩面:人工智慧被認為是創造未來、帶來希望的契機,但由於人工智慧也被認為將讓許多工作消失,因此也是讓年輕人覺得未來黯淡的因素之一,必須立即應對。
( 論壇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ygCcdiPbI )
( 回溯閱讀:
鄭國威專欄:在人工智慧奪走工作之前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803/1403209/ )
這讓我想到最近有一則令我哭笑不得的消息。在 5/2 日,有一位自稱 18 歲剛入社會工作的九年級 PTT 網友Metallicat,於八卦版發文問卦,他說他在「仔細探究」之後,發現都是七年級的老人趁著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賺了錢,然後又去炒房,才讓八、九年級生現在根本沒未來。
( [問卦] 七年級炒房讓八九年級出社會買不起房?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6812192.A.E77.html )
儘管這說法之荒謬令我這個七年級生不知從何吐槽起,總覺得是故意調侃,但若轉個念,我覺得不妨先問:即將邁入中年的七年級跟年輕的八、九年級生,有哪些差異?首先我想知道,在 2019 年的此刻,台灣到底有多少七年級生、八年級生、九年級生?
透過 國發會的「人口推估查詢系統」,我很快獲得答案:民國 70 -79 年出生的「七年級生」,目前在台灣約有 348 萬人,是所有「年級」中人數最多的。而民國 80-89 年出生的「八年級生」則驟降,約有 309萬人,足足比七年級生少了將近 40 萬人。
( 人口推估查詢系統:https://pop-proj.ndc.gov.tw/ )
更大的差距出現在八年級跟九年級生之間。於民國 90-99 年出生的「九年級生」,他們今年最小九歲,最大十八歲,總共只有 213 萬人,比八年級生少了將近百萬人。跟七年級生比起來則是少了 135 萬人。至於我的女兒所屬的「十年級生」(2011 年後出生)當然又比九年級生更少了,不過因為目前十年級生還沒全部出現,就不納入討論了。
少子化與老齡化是鐵錚錚的現實,然而從這些數字簡單來看,七年級其實是「僧多粥少」,競爭最激烈、又始終攀不上去的一個「緩衝世代」。
(借用作家黃麗群語,請見 〈在這個時代,當一個單打獨鬥的浪人──專訪黃麗群《我與貍奴不出門》〉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2035 )
此刻的我們不夠老,又不夠年輕,「厭世」、「負能量」、「鬼島」、「崩世代」、「小確幸」、「佛系」這些時代氛圍都從七年級生的「悶」跟「喪」當中孵化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迎來了人工智慧第三波復興。
關於這波人工智慧浪潮將如何影響年輕人的未來與工作,我們可以依照樂觀跟悲觀分成兩派。樂觀派認為技術革新造成的技術性失業只是暫時的,他們認為推動第一次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如蒸汽機或是電力,都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讓勞工的薪資提升、整體生產力也提高了。人工智慧這波新技術革命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讓全球人類都過上富足的生活。
( 樂觀派的意見,可參考《富足:解決人類生存難題的重大科技創新》一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91811 )
悲觀的人則認為,人工智慧帶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例外」,而且從 30 年前起至今,由資訊科技推動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就已經與過去兩次工業革命有了不同的發展。特別是在已開發國家,資訊科技帶動生產力的提升,卻沒有讓人們的薪資與就業機會同步提升,反而還下降。什麼零工經濟、斜槓青年,恐怕都只是滑落到「無用階級」之前的美化用詞。
悲觀派的意見在《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這本書中有深入的闡述。
然而,不論你是樂觀派還是悲觀派,都得先理解當前人工智慧最主要的價值所在。我在〈人工智慧,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上篇) (中篇) 中引用過《AI 經濟的策略思維》一書作者的論點,其實現在的人工智慧提供的價值就是「平價的預測」。而人工智慧帶來的改變並非如科幻電影中那樣突如其來、征服地球,而是漸漸地改變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例如當 Amazon 等電商平台越來越能預測消費者的購物偏好跟節奏,就可能將「先下單再送貨」的傳統模式,轉變為「先送貨再下單」的全新模式。
( 上篇:https://medium.com/%E9%84%AD%E9%BE%9C%E7%85%AE%E7%A2%97%E9%BA%B5/%E4%BA%BA%E5%B7%A5%E6%99%BA%E6%85%A7%E6%99%82%E4%BB%A3-%E4%B8%80%E5%80%8B%E8%87%AA%E6%88%91%E5%AF%A6%E7%8F%BE%E7%9A%84%E9%A0%90%E8%A8%80-%E4%B8%8A-f7f344e8be0 )
( 中篇:https://medium.com/%E9%84%AD%E9%BE%9C%E7%85%AE%E7%A2%97%E9%BA%B5/%E4%BA%BA%E5%B7%A5%E6%99%BA%E6%85%A7%E6%99%82%E4%BB%A3-%E4%B8%80%E5%80%8B%E8%87%AA%E6%88%91%E5%AF%A6%E7%8F%BE%E7%9A%84%E9%A0%90%E8%A8%80-%E4%B8%AD-c8b845fa5637 )
那麼,如果從政府的角度與總統的高度出發,面對人工智慧時代該如何應對呢?如果只是鬼打牆般地說「要利用 AI」、「邁向 AI」、「結合 AI」,不禁令我懷疑是否真的對這個重大議題有足夠的理解。若我身為那場論壇上需要回答問題的 2020 總統參選人,我會仿效最近政壇流行的五字訣,提出「政府得開放、企業更負責、人民要自覺」三個進入 AI 世紀重點。
大多數人期望生活變得更好,就算不發大財,也想安穩地小確幸,人工智慧具有極大的潛能幫助我們達到這個目標,但若政府想發揮這樣的潛能,就要更加開放。
首先,政府在投資與應用人工智慧上,需要獲得外界更多且更完善的監督,切記動輒以機密來迴避,而是要主動提高透明度。如果要使用人民的資料——例如現在有很多政府其他的單位、研究者、企業都想用台灣人的健保資料-——就必須獲得批准,而且這樣的批准流程也必須是公開可檢驗的。
而且,人工智慧作為一種人類創造出的科技,肯定是有漏洞的,政府應該主動修補絕大多數的系統漏洞,不要為了入侵跟監控的目的,而破壞產品或標準規格。例如,政府的警察/司法/國安單位,可能會為了各種目的,隱藏政府掌握的自動駕駛車或是物聯網家電設備的人工智慧安全性漏洞,如果後續因此出現問題,或是被揭露,人們對整個系統的信心都會受到嚴重打擊。
再者,就是企業得更負責。在 2016 年 AlphaGo 征服圍棋之後,先進國政府都不斷加碼,例如美國白宮科技辦公室在 2016 年就推出三份與人工智慧有關的策略報告。分別為「國家人工智慧研究發展戰略計劃書」( 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 ):
https://www.nitrd.gov/PUBS/national_ai_rd_strategic_plan.pdf
「國家人工智慧、自動化與經濟計劃」(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the Economy )
https://www.whitehouse.gov/sites/whitehouse.gov/files/images/EMBARGOED%20AI%20Economy%20Report.pdf
以及「準備迎接人工智慧未來」(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sites/default/files/whitehouse_files/microsites/ostp/NSTC/preparing_for_the_future_of_ai.pdf
中國國務院也在 2017 年 7 月發佈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定出三大策略目標,簡單來說就是期望在 2030 年,在人工智慧的理論、技術、與應用三方面都達到世界領先。英國則在 2017 年 10 月發佈了人工智慧發展報告,並在 2018 年 4 月推出《產業策略:人工智慧部門協議書》( AI sector deal ) (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artificial-intelligence-sector-deal/ai-sector-deal )
希望在面臨未來「人工智慧與數據經濟」、「行動未來」、「潔淨成長」以及「高齡化社會」四大挑戰下,推動英國成為人工智慧全球領先國家。
日本在 2017 年 3 月也提出了 人工智能技術戰略 (http://www.nedo.go.jp/content/100865202.pdf),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跨領域的 AI 生活跟生態系,與日本原本的社會5.0 倡議結合,強調生產力,健康和行動化,特別重視要讓一般人能夠從 AI 發展中獲益。韓國政府在 2016 年人機大戰後, 立即宣布投入一兆韓元於人工智慧,2018 年又宣布新的五年計畫,將投資 2.2兆韓元,以加強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發。(舉例政策或法令),除了以上介紹到的幾個國家,加拿大、澳洲、印度、俄羅斯、法國、德國等國也都各自有類似的國家級AI策略,搭配既有的優勢,手段基本上都不脫離投資新創、人才教育、基礎建設、法規調適等項目。
( 日本的社會 5.0 倡議
https://www.japan.go.jp/abenomics/_userdata/abenomics/pdf/society_5.0.pdf )
各國卯起來希望自己能夠大有為地帶動本國的人工智慧產業,然而先行的企業積極投入研發跟打造應用場景,才是這一波人工智慧高潮不斷的動力。問題是,當人工智慧進入了企業運作的流程之後,可能讓企業得以規避責任,包括收集資料,侵犯隱私的責任,以及系統表現不良,造成客戶及使用者損失的責任。
「資料資本主義」主流化,代表資料超過了人力、土地、工廠、資本等等,成為最重要的經營資源。因此,當前企業傾向採取「用便利性換安全性」、「用免費換監控」等經營策略來推廣人工智慧產品,個別使用者很難抵禦。
當企業掌控的資料越多,在人工智慧,特別是深度學習的模式下,就佔據越大的優勢。資料也成為交易的貨幣跟競爭的籌碼,例如 Facebook 就藉由封鎖部分競爭公司,像是 Twitter 推出的 Vine 短視頻 App 使用他們的資料 API ,來阻止他們成長,同時也容許某些公司,像是 Netflix 跟 AirBnb 來使用 API ,藉此交換,讓 Facebook 也得以使用他們的用戶資料。擁有越多資料的公司,就能夠透過深度學習提升人工智慧的預測能力跟反應能力,讓產品更受市場青睞。
( 延伸閱讀: Another scandal: Facebook user data reportedly at risk again
https://phys.org/news/2019-04-scandal-facebook-user-reportedly.html )
Facebook 這種作法雖然有違反市場競爭,打壓對手之嫌,而且在我們這些用戶毫無所悉的情況下,就私相授受,也有爭議。但這早已是業界常態,專門的資料仲介商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人工智慧與資料資本主義只會逼得這些企業更加大力道競爭,不擇手段,包括更全面的監控、對隱私跟人權的迫害、以及讓系統漏洞被政府、企業、犯罪者錯誤以及惡意地剝削。
因此政府應該幫人民把關,要求企業告知使用者在使用人工智慧服務時,應該設想不同情境與影響,,包括政府單位可能會向企業索取使用者的資料、犯罪者跟駭客可能會將人工智慧系統視為目標而讓資料外洩、企業也可能會與其他單位交易使用者的資料。這些問題通常都隱藏在沒人看的服務條款或隱私聲明等頁面,並預設為同意,使用者都被迫說謊,假裝自己都看了、同意了這些複雜冗長的條款,這種現況需要被改變。歐盟從推出「一般資料保護規定」(GDPR) 到最近提出的人工智慧道德準則,都值得台灣借鏡。
延伸閱讀:
〈沒有人是局外人!史上最嚴個資法衝擊全球,帶你搞懂什麼是GDPR〉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249/gdpr-general-data-protection-regulation-eu-
〈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
https://ec.europa.eu/digital-single-market/en/news/ethics-guidelines-trustworthy-ai
最後,人民需要更自覺。消費者有時候需要跟政府聯手,強迫企業坦承他們的人工智慧系統實際蒐集到哪些資料,並要求他們用比較少的資料來做事,儲存最少的時間,降低前面提到的各種風險。最重要的是,要讓使用者擁有處理個資的權利,能夠選擇在結束使用服務之後,把資料刪除。
就像網路一樣,我們已經無法迴避人工智慧,不管是用 Google 還是 Facebook,用手機app修圖、看機器寫的新聞、還是坐自動駕駛汽車、或是接受機器醫生的診斷,我們不自覺地與人工智慧展開共同生活,某方面來說是好事,代表我們正在適應新的時代,而且還沒有出什麼問題。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代表我們不太清楚哪些生活中的場景(如前面所提到的案例),已經大量或全面使用人工智慧,哪些政府機關跟企業組織已經採用人工智慧,而且使用了大量來自人民的資料來訓練機器學習。要是我們對人工智慧不了解,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權益被侵犯,就算知道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如果政府不夠開放、企業不夠負責、而人民缺乏自覺。就會如歷史學者與暢銷作家哈拉瑞說的,人類的天然愚蠢,藉由強大的人工智慧放大,帶來糟糕的結果。例如過度的政府監控、無止境的軍備競賽、不受控的資料壟斷、更嚴峻的社會分裂,以及由人民發起,對人工智慧的全面否定與不信任。
以上是我試著角色扮演,以一個總統參選人的身份,設想出的回答,雖然我也不是專家,但這大概是我期待聽到、及格的回答方式。
然而回到一個公民的身份,我想對有志於總統大位的政治人物說的是:你們當中或許有人是一時之間無法妥善回答,或是被迫不懂裝懂,想靠著喊人工智慧跟發大財就獲得選票,但我想我們其實都更期盼人工智慧讓人不用在馬路上因車禍死於非命、相信藉由人工智慧能解開能源危機與環境惡化的難題、讓少子化跟老齡化不再是危機而是機會,甚至讓人類再也不用從事無意義的工作。
我們都不是奇異博士,未來會是什麼樣,我們都還不知道,但一個更理想的未來,需要我們從現在開始做出許多正確的選擇。選出誰是下一任總統,只是其中之一。
-----
如果你是總統參選人,針對人工智慧與年輕人的未來這一題,你會怎麼回答呢?歡迎投稿給 PanX (contact@panx.asia)切磋~(也歡迎真正要參選總統的人來稿喔~)
-----
今天的 #鄭龜嗑什麼 暫停一天。
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人人都可能成為A片主角?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18 【假A片的誕生】
02:17 【deepfake的應用】
03:02 【假A片的問題】
04:11 【假A片真的有那麼嚴重?】
06:22 提問TIME
06:34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鯉鼬
|腳本:鯉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AI 假 A 片猖獗!苦主史嘉蕾喬韓森首度回應:https://bit.ly/2GhbfBY
→ AI「換臉」成人片網上流竄,那些關於開源軟體的黑暗面:https://bit.ly/2RJUGje
→ Reddit是什麼?介紹你如何用美國PTT做行銷:https://bit.ly/2TClAva
→ Scarlett Johansson on fake AI-generated sex videos: ‘Nothing can stop someone from cutting and pasting my image’:https://wapo.st/2tg0Uxf
→ AI 假色情終究來臨:神力女超人 Gal Gadot 臉被移花接木到 A 片中:https://bit.ly/2WIbo6a
→ What are deepfakes? How and why they work:https://bit.ly/2BqTc7Y
→ 維基百科:Deepfake:https://bit.ly/2GhyfjU
→ 深度文介紹!AV 女優換臉應用 Deepfake 技術大揭密:https://bit.ly/2t9ZpAR
→ DeepFakes 假造女星A片門檻低,恐掀起假造影片風氣:https://bit.ly/2ULUSjK
→ 3 分鐘搞懂深度學習到底在深什麼:https://bit.ly/2M07Mai
→ 事情大條了:人人都能用 AI 拍假 A 片的時代真的來了!:https://bit.ly/2BqrI2l
→ 以假打假!外媒用 AI 假影片讓歐巴馬告訴你假新聞問題:https://bit.ly/2MTH6sz
→ 想讓歐巴馬說什麼都可以!最新AI「對嘴」技術可偽造幾可亂真的影片內容:https://bit.ly/2RKzZUd
→ You Won’t Believe What Obama Says In This Video! :https://bit.ly/2WPhge8
→ 維基百科:馬可.魯比歐:https://bit.ly/2DXIxmX
→ Pornhub continued to host 'deepfake' porn with millions of views, despite promise to ban [UPDATE]:https://bit.ly/2I8uuiS
→ 當 AI 懂得把色情影片移花接木,會帶來甚麼倫理和法律問題?:https://bit.ly/2Sz7Kwl
→ 法律Know How系列:5分鐘了解肖像權:https://bit.ly/2I0soS3
→ 移花接木假影片科技太成熟!這次輪到 Scarlett Johansson 成假 A 片主角!:https://bit.ly/2DZ49PX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心得]《深度學習的技術》心得筆記- 看板book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深度學習的技術》的作者楊大輝的答案是:學習的深淺。楊大輝是作家也是個說書人,本身經營4THINK網站,深度解讀許多書籍。 https://4think.net/. ... <看更多>
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深度學習介紹-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推薦與評價
課程介紹· NVIDIA 深度學習入門解密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技術採用了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多節點及分層的結構來訓練及分析數據的特徵,進而達成可自動對大量 . ... <看更多>
深度學習的技術ptt 在 [心得]《深度學習的技術》心得筆記-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心得:https://maxjamesread.com/deep-learning-skills/
是什麼讓一個人的成長速度比另一個人更快呢?
《深度學習的技術》的作者楊大輝的答案是:學習的深淺。楊大輝是作家也是個說書人,
本身經營4THINK網站,深度解讀許多書籍。
https://4think.net/
本書的結構性相當強。利用五層次的方法論,幫助讀者,建構出有深度的學習系統。
【第1層:記】
首先是最淺的學習層次:記。也就是將知識記下來的能力。作者介紹了五種效應,只要能
利用這些效應來設計學習,就能取得不錯的記憶效果。
〔一、提取效應〕
一般談到記憶,常用的方法就是反覆重讀。但研究指出重讀其實對加深記憶幫助有限。更
為有效的方式,是透過回憶或稱「提取」的方式來記憶。以背課文為例,比較好的方式應
該是讀一遍就默寫,「強迫」自己回憶讀過的內容。
這乍看很反直覺,而且會很痛苦。但這樣費力的模式反而更可以把內容真正刻入腦中。這
種現象稱為測試效應或是提取練習效應。所以,考試其實就是最好的記憶學習方式之一。
〔二、間隔效應〕
還記得過去學校怎麼安排課程的嗎?可能一個早上就有數學、英文、物理和化學對吧。為
什麼不集中起來,比方說整個早上都上數學呢?這背後其實是有理論支持的,也就是所謂
間隔效應。
這同樣很反直覺,因為大量集中學習可以一次學很多,而且完整性比較高不是嗎?但許多
研究都顯示分散學習其實效果比比集中學習效果更好。而這模式與下面要提到的交錯效應
有關。
〔三、交錯效應〕
相比集中學習,分散學習等於是讓學習內容交錯。在當下,可能會讓人很混亂,因為不同
的內容會打架。但長期來說,這樣的學習效果其實更好。可能的原因,同是這樣學習更燒
腦。而就學習來說,沒有痛苦就沒有成長,是至理名言。
〔四、生產效應〕
所謂生產效應就是用自己的方式,重述知識點。比方說,做填充題或是問答題就是很好的
記憶訓練方式。而像我現在這樣,重新用自己的話,寫下書中內容,也是一種生產效應體
現。
〔五、變動效應〕
最後一種效應是變動效應。和在同樣環境學習的學生相比,不時轉換地點的學生會記憶得
更好。觀念也是類似的。與變換環境相比,同樣環境是較舒適不費力的,而學習恰恰就是
需要用點力,才能學好。
以上幾種效應,只要能妥善運用,就記得更牢。但不管怎麼樣,人終究不是電腦,任何記
憶都逃不過遺忘曲線。
好在,作者提到,多數重要、有用的知識,會不斷重複得遇到。因此,我們不該花太多時
間在記憶知識上,而這就接到學習的下一個層次:懂。
多數重要、有用的知識,會不斷重複得遇到。 -楊大輝
【第2層:懂】
大家應該都遇過這種狀況,教科書裡寫的每個字都看得懂,但合在一起就一團糊塗。在這
種狀況下,就算把整本書背起來也無法獲得高分,因為其實你並不理解內容。接下來,作
者講述了能將理解力最大化的五個條件。
〔一、相鄰可能〕
作者指出,閱讀是存在所謂馬太效應的,也就是富者越富,貧者越貧。閱讀量越大的人,
閱讀速度就越快,理解就越好。原因是因為,許多知識點其實是環環相扣的,理解一個知
識點可以幫助你再攻克下一個。
當你在同一領域,累積前驗知識越多,理解也就會相對容易。因此,作者認為速讀法其實
對理解並無太大用處。因為過快了瀏覽會犧牲理解度,而這些犧牲又會影響對後面知識點
的理解。這讓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話:「閱讀可以加速,但理解不能。」
〔二、發散模式〕
神經學家將思維模式分成兩種: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專注模式指的是專注的思維狀態,
大腦會激活某區域的神經元,幫助深入學習。而發散模式則會激活較廣範圍的神經元,刺
激出創意思維。
發散模式往往能跳出框架,避免單一角度的思考,進而增進理解力。還記得阿基米德在浴
缸中,突然搞懂搞懂浮力的小故事嗎。這很有可能就是發散模式所發揮的魔力。
自己在寫作心得時,也常常在筆電前陷入卡關。反而在發呆的時候,能想出更好的描述手
法。所以當你遇到問題,理解不能時,可以試著放鬆自己,散散步、沖沖澡。或許,就能
與解方不期而遇喔。
〔三、自然頻率〕
自然頻率指的是人類大腦所擅長處理的範圍。聽過「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人只是統
計數字」嗎?因為我們的大腦無法處理過大數目的資訊,而對更大數字反而無感。
此外,比起統計數據和嚴謹的文字,故事更容易影響人類的大腦。因為故事是更符合人類
自然頻率的敘述方式。
因此,只要將知識描述成符合人類自然頻率的方式,就能更增進理解度。作者指出學習的
時候可以練習對自己說故事,試著將資訊轉成生動的畫面來增加理解。
〔四、透徹程度〕
第四個條件是要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可以透過費曼技巧來實現。費曼認為:「如果無
法把知識解釋的簡單、清楚、易懂那就是還沒完全理解知識」。因此測試自己理解的簡單
方式,就是想像自己將知識解說給不明白的人,這就是所謂的費曼技巧。
〔五、工作記憶〕
請回答以下數學問題:84X48X748X4=?
雖然是簡單乘法,但如果你沒學過心算應該無法輕鬆處理這樣的問題。因為計算這問題的
加工資訊量,已經超過你的工作記憶容量。這裡可以透過資訊壓縮或是資訊卸載的方式來
幫助理解。
比方說,心算就是一種資訊壓縮的手法,可以將對一般人來說超量的資訊,轉成大腦可接
受的工作記憶量。而對一般人來說,上述的問題只要在紙上寫下算式,同樣可以輕鬆解決
,這就是所謂的資訊卸載。將知識暫存在紙上,就有更多餘裕去處理問題。
掌握以上方法,對於知識點的理解就能得到加強。但對於要理解一個系統的運作模式,恐
怕還有所不足。這時候就要進入下一層:網。
【第3層:網】
如何將零散的知識點組合成系統呢?你需要一張網,一張連結知識、組織邏輯的知識之網
。
認知科學家將知識分成外顯知識和內隱知識。外顯知識指的是「透過符號系統表達的知識
」,像一般課堂知識多半是外顯知識。而內顯知識則是難以用符號表達的知識。比方說騎
腳踏車、打籃球。
編織外顯知識之網必須透過排列知識。比方說,心智圖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藉由排列,
將思維可視化。這裡放上此書的心智圖排列(https://bit.ly/31PYqHO)供參考。此外,書
中還提到了概念圖和作者自創的三力圖,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到書中挖寶。
那要如何學習內隱知識呢?可以透過刻意練習。下面是簡易的刻意練習步驟:
1. 找個好教練
2. 挑戰適當難度
3. 專注和警覺
4. 設定總體目標和具體小目標
5. 即時的反饋
透過排列知識和刻意練習可以將外顯與內隱的知識之網編織起來。但知識之網還是有品質
之分。我們需要更進一層,提升網的質量,達到拓的領域。
【第4層:拓】
前面三層是關於知識點的理解整合,但對知識品質沒有深度檢視,也缺乏知識廣度的涉獵
,更無法利用知識舉一反三。要達到這些,我們需要拓的能力。作者提出三個面向拓展知
識領域,分別是正確性、多樣性和創造性。
〔一、正確性〕
在這個資訊爆發的時代,取得知識的門檻大大降低,但獲取正確知識的成本反而相對提高
。在大量內容農場崛起,媒體素質堪慮的年代,如何過濾垃圾資訊,淘出知識金礦成了重
要課題。這樣的過濾機制,作者稱之為第二層思考。
所謂第二層思考,就是屏除對知識的第一層直覺反應,對知識加工處理,產生更深刻的理
解,保障知識正確性。可以透過下面5個方式思考:
1. 自我反省:透過承認自己的理解錯誤,反省思考來獲得成長。
2. 激進的事實:真實世界是最好的導師,學會屏除主觀信念,接受事實洗禮。
3. 演出聰明人:思考比自己更聰明的人會怎麼思考,用怎樣的思路來面對問題。
4. 提防不可證偽的知識:注意那些無法證明真偽的知識。
5. 想像一下事物的對立面:思考事物的對立面是否有可取之處。
〔二、多樣性〕
多樣性就是要跨領域學習,也就是成為所謂通才。在這個混沌不明的多元年代,通才要比
專才更為吃香。這裡讓我想到蒼藍鴿,在醫學領域外,再發展youtube、podcast和寫文章
的能力,帶來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但要在多個領域都兼顧其實相當困難,比較務實的做法是先在一個領域成為專才,再策略
性的拓展知識疆域。這裡作者提出使用80/20法則來分配學習。也就是先將時間的8
0%花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剩下的20%就拿來探索其他感興趣的領域。
〔三、創造性〕
正確性與多元性確保地學習的品質,但真正能帶來改變的,是創造性。這裡作者提出了兩
項增加創造性的方針。
1. 第一原理思維: 第一原理思維指的是「回歸事物的本質,再重新推導」。作者舉鋼鐵人
原形馬斯克為例。當初他就是藉由第一原理分析出了電池所需的基本材料,進而推演出,
組裝超便宜電池的可能。最後將這樣電池應用在特斯拉身上。
2. 緩慢的靈感: 不同於靈光乍現,緩慢的靈感指的是創意會在流逝的時間中逐漸成型。作
者以達爾文為例。在產生演化論這樣的驚天動見前,達爾文其實經歷了大量的思考過程。
也就是說,創意不是忽然產生的,而是需要厚實的累積。
而這三個面向是相輔相成的,正確性是多樣性學習的基礎,而多樣性可以增加切入觀點,
進而提升正確性,甚至併發出創造性。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發現,深度的學習來自深度的思考。而這裡有一個最強而有力的工具,
可以將上述的三個面向像撒尿牛丸般,融成一體。作者稱之為:思想孵化器。或者是較通
俗的名字:寫作。
如作者所言,寫作一次,就等於有深度的思考來完成一次有深度地學習。老實說,當時閱
讀時,並沒意會到寫作的功效。但在今年開始寫文章後,才深深體會到作者所言不假。
寫作一次,就等於有深度的思考來完成一次有深度地學習。 -楊大輝
【第5層:活】
不論再厲害的學習方法,如果無法落實到自己身上,終是徒然。最後一個層次:活,便是
要將這些理論應用在生活上。
1. 順藤摸瓜,只讀好書 在資訊不虞匱乏的現在,稀缺的是時間,而不是資訊。因此讀好
書,吸收有質量的資訊便格外重要。作者建議可以透過喜好閱讀的人的推薦,順藤摸瓜得
找到優質書籍。另外,自己也推薦閱讀較信得過的媒體像是報導者、端傳媒。
2. 檢視閱讀,大致理解 檢視閱讀的方法我在《如何閱讀一本書》當中有提及,有興趣的
人不妨參考一下。
3. 果斷棄讀,沉沒成本 簡單的說,書是拿來讀的,但不是拿來讀完的。如果發現自己不
需要這本書,可以果斷的棄讀。不要陷入沉沒成本陷阱。
4. 沉浸慢讀,思緒自由 慢讀指的是用舒服的速度,品嘗作者的文字,沉浸到內容中。速
讀只能是快速檢視的工具,唯有慢讀才能真正讓思考自由。
5. 加工知識,三階筆記 第一階是「紀錄」,記下知識點、想法、洞見。第二階是「排列
」,像上面提過的心智圖。第三階則是「加工」,也就是透過寫作,深化學習思考。
6. 多重切入,深度貫通 作者建議可以找幾本同樣主題的書,用不同的作者視角理解。這
裡,我覺得可以利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主題閱讀的方法來實踐。
7. 個人項目,發洩知識 作者建議,可以執行一個主動的個人項目,來實踐學習。不管是
拍短片、寫程式都好。對我來說,姆斯的閱讀空間就是一種個人項目的實踐。
【總結】
此書以學習五層次為鋼骨,步步建構學習架構。從基礎記憶,到搞懂知識,進而編織系統
之網,拓展能力疆域,最後實踐在生活中。是一本結構堅實,理論清晰的著作。
雖說內容不算平易近人,但也不特別難讀。作者旁徵博引,並用許多自身經歷來解說。對
於我的學習提供了許多操作的實用依據。相當推薦對學習有興趣的人閱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29.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03887909.A.B0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