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的孩子也有「ㄣ」「ㄥ」不分的狀況嗎?】
很多人可能這兩天才知道味「醂」的正確發音不是唸做「ㄌ一ㄣˊ」,大人都是如此,更何況小小孩們剛學注音時,遇到了近似音像是「ㄓㄔㄕ」和「ㄗㄘㄙ」、「ㄣ」和「ㄥ」等都不易分辨。
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魏瑛娟老師,就分享了幾個教學的方式,幫助孩子更容易透過學習的過程來理解,這兩個注音符號從發音到運用差異在哪裡?↙
cplink.co/p2OUWtwn
-----
提升孩子成長六大面向!書單這樣挑↙
cplink.co/pDcF2ibZ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日我在節目中提過郡守二千石,刺史八百石。趙博話那個字應該讀「擔」。我話我會讀「石」,但在節目中我也沒有再詳細講。今日我詳細講讀「石」音和讀「擔」音的分別。為何我認為讀「石」。康熙字典注音是石,清朝語言學家都是注「石」音。石字俗音是「擔」。很肯定漢朝時是讀「石」那不完全是「石」音。《後漢書》《法言》...
混淆 的 注音 在 胖胖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益智燒腦團】青林互動學習寶系列:讓孩子頭腦全面啟發的好教材(教材新品升級上市)❗️明年一定會漲價. 真的要買趁早❗️
(9/22-9/27)
🔥訂購表單👉🏻 https://fanshopping.cc/buO1P
📹非常詳細的直播操作分享—> https://reurl.cc/Kka3nn
1.啟蒙版-3到5歲 (第9分鐘開始)
2.進階版-4到6歲 (第50分鐘開始)
3.強化版-6歲以上超挑戰 (第1小時14分鐘開始)
ps. 海外地區表單是打不開的喔,他們有鎖起來,目前正在詢問海外的運費,因為沒有預計會有這麼多海外媽媽想購買,所以凡住在海外地區的朋友請直接客服廠商,留下聯絡方式,他們運費方案出來後會跟你們聯絡
#2021青林智能學習板系列
將以往只有三套學校卡
1.啟蒙版-3到5歲 (100+64張邏輯題)
2.進階版-4到6歲 (100+64張邏輯題)
3.強化版-6歲以上超挑戰 (100+64張邏輯題)
上述三套裡頭都有涵蓋「邏輯」題型
而2021年青林將學習卡細分進階升級為
✔️啟蒙版:(100張學習卡)
✔️進階版:(100張學習卡)
✔️強化版:(100張學習卡)
✔️邏輯啟蒙版:(64張學習卡)
✔️邏輯進階版:(64張學習卡)
✔️邏輯強化版:(64張學習卡)
✔️語言版:(100張學習卡)
✔️藝術版:(64張學習卡)
也就是說將之前的啟蒙/進階/強化版中「邏輯」主題單獨抽出來;另外亦配合108課綱新編了「藝術」以及「語言」教材學習卡為新品
在第一階段啟蒙/進階/強化版裡已經有數學、自然、程式與邏輯這四種領域的題卡,
今年又增加了
#藝術類
透過圖像、色彩、媒材、音樂等主題,讓幼兒能動手操作學習板及學習卡,提升對藝術品、生活物的視覺敏銳度、色彩的辨析能力,以及空間、邏輯對應的能力。
尤其好多幅名畫作都被用來當作題目真的生動活潑又有趣(一定要看照片)
#語言版
最新研發的「中文題卡」,就是一套非常適合學齡前~小一階段孩子的產品:從辨認注音符號開始,到注音筆順習寫、拼音圖片配對、聲調練習等入門,
學完注音後,再進一步跨越到國字學習,包含象形文字、部首、以及生活中量詞的應用。
更棒的是,「中文題卡」題型多變化,不必擔心孩子一下子就玩膩。此外,題卡的內容也設計得非常細心,完全按照年齡發展階段,從簡到難一步步編排。
例如:「拼音」題卡中,會先從「聲符 + 韻符」的拼音先開始,再慢慢進階到「聲符 + 結合韻」的拼音;
也會將易混淆的拼音,像是「樂(ㄌ)、熱(ㄖ)」、「真(ㄣ)、箏(ㄥ)」擺在一起讓孩子分辨、比較。
英文部分學習卡共有120 題,從字母到單字及短句,循序漸進,透過遊戲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建立基礎的英文認讀能力。
連我都覺得好有趣. 我放了好多個學習卡在照片裡你們好好研究一下
記得之前的直播一定也要看.
(直播操作分享—> https://reurl.cc/Kka3nn)
雖然我手上的是之前的版本但內容是一樣的.
藝術和語言版則是最新的
🔖我的IG個人頁面有很多影片的操作. 你們可以直接點進去看—>ppma_family (照片裡有分享)
每一大類的學習主題依照程度去做深淺變化,例如啟蒙版和進階版雖然建議使用的年紀有重疊
但從直播你可以發現程度上就有一段落差
強化版寫六歲以上其實內容真的蠻艱深的
所謂的內容艱深倒不至於解不開題目
而是孩子需要頭腦一直轉轉轉
直播時其實有媽媽分享過讓孩子從簡單的開始玩增加信心再一點一滴的加深程度
才不會因為挫折產生排斥感
這次快閃團購談到很棒的能夠價格
而且強烈建議大全套直接帶走. 因為明年全面大漲價!!🤫
📌大全套$7990
(啟蒙版/進階版/強化版/邏輯啟蒙版/邏輯進階版/邏輯強化版/藝術版/語言版+學習板)
📌入門款$5990
(啟蒙版/進階版/強化版+學習板)
📌小套款$2990
(啟蒙版 or 進階版 or強化版+學習版)
📌強化版 +學習板 $2990
其他單買價格在表單裡.
讓孩子遠離3C產品那你絕對不能錯過絕對是一套小孩可以從小用到至少小學三四年級的教材
直播我也分享過美國學校資優班的考試內容真的就是這樣訓練
所以非常推薦給大家
建議直播真的要好好看一次喔!
我真的講得很詳細
📌 保固半年。
卡片正常使用是不會壞的,要注意的是學習板上面有光學鏡頭,不要刮到喔!卡片內有鋪碼,光學鏡頭用來感應卡片內的碼段。卡片非電子產品,所以沒有保固的問題,只有收到商品瑕疵(如印刷問題…等),可進行換貨。
☎️本團與Fanshopping開團樂合作,若有下單或匯款等問題可同步詢問客服~官方line客服:請搜尋ID:@fanshopping(要打@喔)
混淆 的 注音 在 Caitlin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兒子的幼稚園八月開學,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打算讓他九月才回去(整整缺課三個月),可他是班上唯一沒有回去的同學,所以已經多次接到老師電話要叫他注意課業。
因為老師「不會幫他補課」,「他不會就是不會」,「有個只缺課一周的同學已經痛苦到每天哭」,「有個哭到說他今天不肯來上學」,「注音要念到超熟,看到就能直接唸出來」,「abc也是」
說實在聽到這些話真的讓我壓力很大,現在大班真的課業就很重,我們又讀了一個很瘋狂的全美語幼稚園,不僅要會注音會英文,還在學貨幣跟時鐘。我同時在教導大兒子跟小兒子時才發現,根本小二才開始學看時鐘,怎麼小兒子中班的課程就包含這個,怪不得他學得很艱辛。
關於課業壓力這件事情,很遺憾的我不是很放鬆的佛系家長,結果常常跟老公吵起來,老公覺得小孩就是要快樂童年,可是我覺得如果他課業都不會,在學校過得很痛苦會沒有自信,這樣哪裡會快樂。所以最後逼迫隊友沒有用的情況下,只能自己下去教。
我小兒子不是很聰慧的小孩,而且他出生日期較晚,會比同年齡小孩子小很多,幾乎是早讀的最後幾個月,不像是大兒子是全一年級中年紀最大的,所以領悟力也比較好。
因此只好每天在家幫他惡補,幸好這個小傢伙從原本不太願意學習,現在也習慣了,三個月下來從不會加減法到可以會兩位數的加減法,注音也就差一兩個老是會混淆,其他的也沒問題了,英文字母也all pass,目前還在加強注音的寫法的部分。後面的注音寫得不太熟,前面事都沒問題了,下周回去上課前可要讓他全部都學會。
畢竟他這次回去就是大班了,新老師又是數一數二的嚴格(大兒子以前也經歷過這一位),如果他底子不夠,回去真的會痛苦到不行。
有時候看他小小的,就要給他附加那麼多壓力也會覺得好心疼,可是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夠盡量加強他,起碼我先幫他準備好,他在學校才不會太痛苦太落後。媽媽一定是最愛最疼的呀,當初在肚子裡面懷了那麼久,是我的血,我的肉,我的骨頭....
小小的一個半月就去托嬰中心念書的小兒子呀..........
今年才要升大班,但是學齡已經六年了,說不心疼是假的,但就是因為太疼,太愛..........才會如此要求,如此嚴格。
昨天教學的狀況很良好,一直努力誇他,誇到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超乖巧地唸完書後,跟我說還要加強念一次,然後念完後還把客廳也收拾乾淨了。
希望到時候回學校不要太落後才好。
混淆 的 注音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昨日我在節目中提過郡守二千石,刺史八百石。趙博話那個字應該讀「擔」。我話我會讀「石」,但在節目中我也沒有再詳細講。今日我詳細講讀「石」音和讀「擔」音的分別。為何我認為讀「石」。康熙字典注音是石,清朝語言學家都是注「石」音。石字俗音是「擔」。很肯定漢朝時是讀「石」那不完全是「石」音。《後漢書》《法言》 《三國志》 《抱朴子》守儋石之祿淮陰侯列傳
《漢書•蒯通傳》守儋石之祿《揚雄•法言》吾見擔石矣《三國志》家無擔石之糧《抱朴子》「今先生入無儋石之儲」
如果當時石字要讀「擔」便變成擔擔之糧,所以這個是沒有可能的。所以清朝語言學家話讀成「擔」是可笑。
第二,大家都知我講史記列傳,有萬石君傳,他姓石名奮,他有五個兒子都是有二千石,加起來就有一萬石。萬石君姓的是石,沒可能讀做萬「擔」君。這又是可笑的。漢朝時的主要讀音一定是石。
後來為何會讀「擔」,因為石原本是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為一石。因為我們覺得普通的石是這麼重。英國人又叫14磅為1stone。即使相隔這麼遠,但估計的重量也差不多。石首先是重量單位。在穀物量度上,重一百二十斤的穀的容量,後來轉成容量的單位。那是由一石重的米,放置的容器,大約是多大。石由重量單位又變成了容量單位。兩個石便混淆起來,因為它既是重量單位,又是容量單位。石之下有斗,之後又有人作了新的讀音和第二個寫法,變成了「擔」,借用了肩挑的作量度單位來作代表。首先便寫成「擔」然後把部分讀音轉成「擔」。
其實是因為兩種量度單位的問題。石是源自重量單位。而重量單位轉化成容量單位,於是便改了讀音和寫法,以免兩者混淆。既然兩者是分開,便不能夠把容量單位的「擔」用回重量單位的「石」。因為那是引起混淆。到了中古的時候,作為容量單位的「石」已不存在,最高便成為斗,所以在中古的時候,書多數都是用石音。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擔」又走回來,因為又用回「擔」作量度單位。清末再重新肯定了「擔」是一容量單位而寫成「石」。
我又要講讀音問題,去到明末清初,所有人都是認為雅音為「石」,而俗音為「擔」。其實那是兩個不同意義,不同意義的時候便不同的讀音。官祿是用重量單位,所以我認為應該讀「石」。到了清末,反而廢了重量單位,而保留容量單位。於是把所有讀音定為「擔」。這是普通話發生的情況,全都轉成讀「擔」。但是讀做「石」或「擔」,是各地都不同的。有些地方是繼續用「石」音,有些地方是用「擔」音。廣東話是一貫讀「石」,從來沒有停止用「石」,而沒有用「擔」。廣東是保留了「石」讀音的地方。我年少時每一個老師都是讀「石」。官二千石而沒有人讀「擔」。在明末清初,廣東話依然讀「石」,證據是很明顯。倫文敘寫那首詩是這樣的「天生一隻又一隻,三四五六七八隻。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石」那是不是數到一百隻便寫完,但他解釋天生一隻又一隻是兩隻,「三四」是十二隻,「五六」三十隻,「七八」五十六隻,加起來剛好一百隻。「鳳凰何少鳥何多?」為何那麼少鳳凰,為何有那麼多鳥。啄盡人間千萬石,如果一讀「擔」那便不押韻。這是流傳在廣東幾百年的故事,證明廣東從來都是讀「石」,現在想跟普通話讀「擔」,所以我是堅決否認的。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