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眼中的媽祖』
讀資料時發現這位在台灣的法國記者ALICE HÉRAIT 文章挺不錯的。有興趣可以找來讀 。而且她也在法國獨立媒體Mediapart寫文...同道中人 :D
以下是她寫的有關媽祖進香,很適合介紹給家裡的法國人, 以後帶去媽祖廟安太歲就不用多解釋了🤭
----隨手翻譯如下---
Le festival de Mazu à Taïwan : un culte populaire au cœur de la vie politique
臺灣的媽祖慶典:政治生活核心的民俗信仰
大甲媽祖進香是臺灣最古老和最大型的宗教遊行活動。每年農曆三月,航海人的女神媽祖都會離開位於台中鎮瀾宮的家,前往嘉義的奉天宮。海神信仰帶來了節日氣氛,也帶來了政治爭議。在此回顧一下臺灣最受歡迎的慶典歷史。
4月9日晚,臺灣台中市郊區大甲的鞭炮聲響起,天空中彌漫著煙霧。晚上11點05分,鑼鼓和煙火響徹雲霄,朝拜媽祖雕像的儀式正式開始。人群漸漸圍攏,越來越緊密。時間越接近,越難以靠近鎮瀾宮周邊,這個著名旅程的起點。媽祖就像我們的母親,她的精神是純粹的慈悲,她是我們的信仰。50多歲的邱俊宏,一位志願者說:「當我們面臨困難時,我們向媽祖祈求,她會保佑我們,保護我們。」他和他的團隊每年一起來到這裡,為媽祖的朝聖活動維持安全。根據主事機關的說法,今年有30萬人參加了慶典活動,比往常多了三倍。
在寺廟前,不同的陣頭接踵而至,舞獅、舞龍、著戲服的女子表演......都是來向聖潔的女神致敬的。巨大的人偶代表著道教和佛教的神靈,由不同的劇團操作。晚上,蔡英文總統和各方政治人物也在媽祖聖像離開前趕來參拜。前國家元首馬英九--一個因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而讓人又愛又恨的人物--出現時,仍然令人驚訝。現在是晚上11點05分,關鍵時刻,眼前這一幕極為虛幻:前總統被人群粗暴地推搡著,假裝抬著剛走出鎮瀾宮的媽祖神轎。
「媽祖是我們所有人的母親,她保護著臺灣」,一位女信徒在媽祖離開鎮瀾宮幾分鐘後感歎道。這位50多歲的女士慷慨地將印有神像的小禮物分發給想要的人。「我的生意很好,這要歸功於媽祖的保佑」,在人群散去後,另一位在寺廟前集合的朝聖者坦言。
「今年有很多朝聖者,很多年輕人加入了慶典活動,他們往往很有創意」,邱俊宏說。這位保安也是一位忠實的信徒,他對這個慶典的歷史充滿熱情,對於與一位外國記者分享他的回憶和照片感到興奮。2021年對大甲媽祖慶典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由於Covid-19疫情在5月前出乎意料地控制良好,當時無法出國旅遊的臺灣人轉而進行在地旅遊。雖然沒有來自國外的朝聖者,但據說參加人數翻了三倍。數位外交協會的成員說:「這個節日是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福祉祈禱的機會」,這個非政府組織在媽祖進香的第一天組織了一次國際巡遊。不過命運的諷刺來到,臺灣本身將經歷一波確診疫情。即使就目前而言,狀況是有限的。
在臺灣流行的宗教中,媽祖信仰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據說此信仰在10世紀左右起源於福建省的一個島嶼--湄洲,一開始只是一種地方性的信仰,並在宋朝時得到正式許可。許多故事都圍繞著媽祖的身影展開,不過大家都同意媽祖在世時姓林,是一個年輕通靈者(chamane),能幫助窮困者預測天氣。漁民在上船之前,媽祖會告知天氣是否惡劣。在焦慮的時候,她會出現並拯救漁民。根據一些故事,她救了溺水的父親和兄弟,或者沒能拯救其中一個。還有人說她為了救他們而淹死了自己。「很多故事參雜在一起」,INALCO(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的中國文學教授Vincent Durand-Dastès 戴文琛說。「該宗教的傳播速度相當快,沿著中國海岸線傳開,然後傳到臺灣,並傳至所有海外華人。[…]正如宗教在中國傳播時經常發生的那樣,在不清楚原因的情況下,受到地方和國家當局許可。」
在蒙古時代,忽必烈授予媽祖《天妃》(la concubine céleste)的稱號。 清朝康熙皇帝將她提升為《天后》(la concubine impériale céleste)的稱號。戴文琛說:「這是一個常見的現象,一旦一個宗教被註冊並開始發展時,一個神靈就會得到晉升」。戴文琛教授提到了官方寺廟的設置,如建於1732年雍正皇帝治下的鎮瀾宮,以及臺灣的非官方寺廟:「有官方的信仰,也有自發性的崇拜。[......]當清國到達臺灣時,他們來到了仍然有很多原住民的宜蘭,並在那裏建立了關帝廟和媽祖廟。同時也有許多來自福建沿海想避開國家控制的移民,帶著他們的媽祖前來。」
與歐洲人的想法相反,經濟發展和思想自由化並沒有讓臺灣人離開他們的宗教。相反地,在1970與1980年代國家經濟繁榮時期,以及隨後的民主化進程中,宗教慶典的重要性開始上升。臺北中央研究院現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員康豹(Paul Katz)說:「大型朝聖活動在1980年代初才開始。它們的發展有多種原因:臺灣的經濟增長使人們,特別是婦女,有更多的休閒時間」。
研究員康豹繼續說:「為了獲得選票,一個政治人物必須對他的選民表明同理心。在農村地區,去寺廟是一種方法」。1987年戒嚴令解除,臺灣的宗教民俗學開始進入一個新時代。1970年代末期開始的地方選舉和隨後的全國選舉,讓政治人物受邀參與寺廟活動。寺廟成為政治集會和爭論的場所。
女神挑戰兩岸現狀
1987年也是臺灣海峽兩岸恢復朝聖活動的一年。鎮瀾宮趁機確立其成為第一座供奉媽祖寺廟的合法性,表明恢復湄州和臺灣之間的宗教交流。進香路線經過香港,因為當時還不允許兩岸直航。
2000年陳水扁當選後,媽祖成為政治爭端的核心。來自民進黨的第一任總統以支持獨立的立場而聞名,他被泛藍聯盟和其他幾個贊成與中國統一的政黨推動,組織了一次從臺灣到湄州的直航進香之旅。福建的中國官員加入這場論戰,並取得金門和澎湖小島同行的支持,他們意識到從臺灣直接前往中國的進香者可以為臺灣的政治格局帶來象徵性的意義。民進黨的知名人士,如當時的副總統呂秀蓮,抨擊鎮瀾宮委員會的成員利用宗教達到政治目的。而陳水扁總統則認為直航進香團會對中國的宣傳有利。
然後,政治爭論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折。在進香的前幾天,媽祖出現在國會議員曾蔡美佐的夢裡,她也是臺灣一個重要寺廟的董事長。據她說,媽祖建議採用間接進香路線以打破鎮瀾宮與政府之間的對立情勢。寺廟委員會成員隨後決定以平常方式進行進香活動。
(圖片是網路上找的,原文連結裡的圖片比較有趣)
https://asialyst.com/fr/2021/06/02/festival-mazu-taiwan-culte-populaire-coeur-vie-politiqu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小爸爸就對我說,傢俬是要使用的。」兩依藏博物館館長馮依凌雙手交疊,輕鬆坐在十八世紀的黃花梨六柱架子床上。 兩依藏博物館由香港著名明清家具藏家、投資銀行家馮耀輝創辦。兩依意指他的兩位千金,馮依凌是他的小女兒。這所位於荷李活道的私人博物館,暫時是世上最大的私人明清家具收藏處,也是香港唯一一間能觸摸...
清朝著名人物 在 鄭宗弦的美食與故事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謝林怡辰老師熱情推薦
你想過王羲之、王獻之拉著手教你寫你的名字嗎?《穿越故宮大冒險6:快雪時晴帖神乎其技》竟然把幻想變為真實!是孩子不可錯過的文物歷史精彩讀物。
自從鄭宗弦老師寫下了「穿越故宮大冒險」系列以來,從第一集到現在第六集:《翠玉白菜上的蒙古女孩》、《肉形石的召喚》、《天靈地靈毛公鼎》、《蓮花式溫碗的密碼》、《谿山行旅圖冰獸任務》到這本《快雪時晴帖神乎其技》,藉由清朝蒙古的高娃格格、與小讀者年齡相仿的阿志,在故宮著名文物冒險中,抵抗擁有黑暗勢力的酷必剋,情節刺激,文字豐厚,學生讀完紛紛欲罷不能,對此,我深深感激。
感激一:輕鬆跨越閱讀量。這套書一上架,有趣的內容馬上口耳相傳,不僅讓孩子從橋梁書輕鬆跳躍到四萬字以上的閱讀量,還一本一本欲罷不能,後勁十足。
感激二:以往前往故宮或南院的旅行,孩子不是興趣缺缺,就是叫苦連天。但現在,出發前稍稍提及這套書籍和共讀,孩子們對於要到故宮竟然興奮異常,然後如數家珍,認真聽導覽還做筆記。藉由書籍,讓孩子親近、欣賞這些文物,像是玉器、珍玩、銅器、瓷器、繪畫、書法等,進而認同。親眼所見,真是感動異常!
感激三:文化認同,史地學習。對於國小的孩子來說,有關歷史、文化認同,日常生活中接觸少,要靠課堂教授實在不易。但「穿越故宮大冒險」系列以故宮為經、歷史為緯,穿插精彩人物對話、想像情節與史地介紹,而且情節緊湊刺激,敘述文字生動,投影出每集故事中不同時代的脈絡和特色、風土及民情,讓孩子在認識文物之餘,除了對於文物本身珍貴更加有感以外,更對於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深深感佩、震撼。
第六集聚焦在〈快雪時晴帖〉上,從王羲之、王獻之,一字千金到〈蘭亭集序〉,到王羲之曾經寫過的書信,作者藉由想像,帶出〈快雪時晴帖〉和張侯通信的始末,整本書就像一道歷史謎題,層層剝開,引人入勝,還介紹了許多故宮文物:〈早春圖〉、〈百駿圖〉、「定窯白瓷嬰兒枕」、「雕橄欖核舟」……看來,孩子在真正的故宮中尋寶,會更加流連忘返了!──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
故宮六《快雪時晴帖神乎其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2974?sloc=main
故宮系列1-5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8207?sloc=main
清朝著名人物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3月18日
地點:廣東省城
人物:林則徐、鄧廷楨、怡良、伍紹榮、十三行行商
事件:
【林則徐傳訊十三行洋商】
午後,林則徐會同鄧廷楨、怡良召集十三行的行商開會,頒佈嚴諭,責成總商伍紹榮(1810-1863,29歲)傳諭所有外國商人(鴉片販子)將貯藏在船上的數萬箱鴉片於三日內全部上繳,並簽具結書,聲明永遠不再輸入鴉片。
林則徐發出《諭洋商責令外商呈繳煙土稿》的指令,其中明確提出:「至現在先以斷絕鴉片為首務,已另諭夷人將躉船所貯數萬箱鴉片悉數繳官,並責令簽名出具漢字夷字會同甘結,聲明『嗣後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註1)」。
林則徐表明禁絕鴉片的決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註2)」并以民情公憤來警告英方:「況察看內地民情,皆動公憤,倘該夷不知改悔,惟利是圖,非但水陸官兵,軍威壯盛,即號召民間丁壯,已足制其命而有餘。(註3)」
同一天,林則徐在《諭各國商人呈繳鴉片稿》中寫道:
「合行諭飭。諭到,該夷商等速即遵照將夷船鴉片盡數繳官。由洋商查明何人名下繳出若干箱,統共若干斤兩,造具清冊,呈官點驗,收明毀化,以絕其害,不得絲毫藏匿(註4)」。
#知史討論:
「十三行」(Thirteen Hongs)指廣州對外貿易特區內的商行,其數目時有增減,十三行只是形容最興盛的十三家,道光年間的十三行包括:怡和、廣利、同孚、東興、天寶、興泰、中和、順泰、仁和、同順、孚泰、東昌、安昌。十三行壟斷了對外貿易,富甲一方,最著名的是伍秉鑑(別名伍敦元、商名伍浩官)的怡和行,伍秉鑒家族坐擁二千六百萬銀元(估計五十億元),是當時的世界首富之一。其次便是盧文錦(別名盧茂官)的廣利行,怡和、廣利兩行為當時英國商人最大的交易對手。
伍崇曜,商名伍紹榮,伍秉鑒的第五個兒子。廣州十三行怡和行第五任(1833-1856)行商,十三行總商。
「洋商」是指與外國人做生意的中國商人,如「十三行」那些人,而不是指外國商人。
當時清政府不屑於與外國人直接打交道,一切指令皆是透過作為中間人的十三行行商傳達。
以上兩份指令,全文很長,但中心意思是徹底收繳鴉片,洋人必須具結保證今後不再販賣這種毒品。一旦這些先決條件得不到滿足,行商將被處以監禁、流放和斬首。洋人也不能逃避懲處,倘若他們拒絕做出承諾或背棄誓言,「應即遵照新例,一體從重懲創」。林則徐勒令洋人在三天之內答覆,在此期間不得離開商館。
林則徐將外國人以「慣販鴉片之奸夷」和「不賣鴉片之良夷」進行區分對待。對良夷「照常貿易」,對奸夷「暫則封艙,久則封港」。對呈繳鴉片的夷人,
「繳出鴉片一箱者,酌賞茶葉五斤」,對拒絕遵守具結的商船,則不許其進入港口貿易。在策略上,林則徐採取了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方法,用最小的代價開展禁煙鬥爭。
行商以為這又是一次清朝官員索要賄銀的例行公事,他們沒把林則徐的命令真當回事,往後連續幾天,外國商人毫無動靜。
道光帝嘉獎林則徐這份諭帖說:「頃閱《諭各國呈繳示稿》『本大臣既帶關防,得便宜行事。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終始!』批覽至此,朕心深為感動。卿之忠君愛國皎然於域中化外矣。」(註5)
歡迎暢所欲言,加入#知史討論。
註1:林則徐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林則徐全集:第五冊文錄卷》(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頁115 / 2401。
註2:林則徐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林則徐全集:第五冊文錄卷》(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頁117 / 2403。
註3:同上。
註4:林則徐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林則徐全集:第五冊文錄卷》(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頁117 / 2403。
註5:王先謙篡輯:《東華續錄》道光三九。
(本文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長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
清朝著名人物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自小爸爸就對我說,傢俬是要使用的。」兩依藏博物館館長馮依凌雙手交疊,輕鬆坐在十八世紀的黃花梨六柱架子床上。
兩依藏博物館由香港著名明清家具藏家、投資銀行家馮耀輝創辦。兩依意指他的兩位千金,馮依凌是他的小女兒。這所位於荷李活道的私人博物館,暫時是世上最大的私人明清家具收藏處,也是香港唯一一間能觸摸的博物館。
https://hk.appledaily.com/finance/20191117/QL5LL3JCSLCO25IXKQ2ENK4RH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明清家具 #博物館 #明朝 #清朝 #古董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清朝著名人物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嶽麓書院為中國古代著名四大書院之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山東側,緊鄰湘江。始建於北宋開寶九年(西元976年),歷經宋、元、明、清時勢變遷,迨及晚清(1903年)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 。至今仍為湖南大學下屬的辦學機構,歷史已逾千年,是世所罕見的“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原匾為北宋皇帝宋真親賜。二門匾額 “名山壇席”反映的是南嶽衡山。四大書院中,嶽麓是目前國內惟一還在招收學生的古代書院。嶽麓書院古建築群分為教學、藏書、祭祀、園林、紀念五大建築格局。書院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大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各部分互相連接,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文廟兩側的廊屋現在是書院在讀研究生們的教室。除建築文物外,嶽麓書院還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
嶽麓山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湘江西岸,最高峰雲麓峰,又名靈麓峰。海拔300.8米,是南嶽衡山之72峰之一, 1975年闢為嶽麓山公園,與長沙城區融為一體,2002年5月17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內有嶽麓書院、愛晚亭、麓山寺、雲麓宮、新民主學會景點等。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葬於山上。歷代留下的文化遺蹟文化遺蹟以晉初麓山寺、隋舍利塔、唐李邕麓山寺碑、宋嶽麓書院、禹王碑、明雲麓宮、清愛晚亭最為著名。山下形成了湖南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區。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簡稱第一師範,是一所全日制師範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前身為南宋的城南書院,由張浚、張栻父子建於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盛極一時。隨著南宋崩潰,書院在元代期間廢棄,改建為僧寺。明朝期間又經歷幾次興廢。清朝光緒29年(1903年),建立湖南師範館,為解決廢科舉、興學校的師資問題,經由湖南巡撫趙爾巽批准設立;同年2月17日正式開學,學制一年;王先謙任第一任館長。入學對象為30歲以下鄉試落選舉子,學制一年,成績及格者發給文憑,准予擔任中、小學堂教員;共設有倫理、經學、算學、中外史學、中外輿地、文學、理化學、英文、圖畫、體操等10多門課程。1914年3月,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與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建於1913年)合併為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此期間主要仿效日本的普通中學與師範學校分立雙軌制,1926年秋季,改為美國式單軌制綜合中學,學校併入湖南省立高級中學,成為湖南省立高級中學教育科。1927年因馬日事變而停辦,於1928年春複課,改為湖南省立高級中學師範科。1949年,更名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1972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6年,批准按照建校初期原貌復建。2000年,學校升格為專科學校,名稱仍為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200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湖南第一師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