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太棒了!仗義執言說真話!
絕對不能妥協阿!
要給中央一個教訓,絕對不要接受中央買單這件事情!
北市府:中央朝令夕改 拿人民納稅錢開玩笑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則說,中央朝令夕改,下午聽說中央打算為九百多萬民眾出一千元,傍晚就大轉彎,都不踩煞車,像左右搖擺,方向燈亂打的前導車,讓地方政府無所適從,可見中央對紓困、振興政策有多混亂,簡直拿人民納稅錢開玩笑、讓社會不安。
同時也有3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在大的災變或是疫情發生的時候,人類顯得非常渺小,因此借重他人的智慧,用人類的集體經驗對抗天災地變就變得很重要了!今天開放CALL IN,LINE帳號是luciferlive 在大的災變或是疫情發生的時候,人...
減少民眾負擔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5
【七月暫緩實施夏月電價】
#減負擔促節電
#省電就是省錢
#溢收部分次期折抵
由於三級警戒直至7/26才終止,民眾居家防疫用電負擔增加。為減輕民眾負擔、共度疫情難關,行政院本週拍板定案,住宅用戶(7月用電1000度以下)以及護理之家、社福機構等弱勢團體,暫緩實施7月夏月電價,共計約1000萬用戶受惠,而農業及服務業電費減免及緩繳措施則同樣維持至7月底,未作更動。
夏月電價是平均電價政策的一環,夏月略高,非夏月較低,期以差別電價引導民眾與產業在夏月用電高峰進行節電,尤其今年5月以來,氣候異常炎熱,用電量持續攀升,以價制量有其必要性。然而為了兼顧「減少民眾負擔」與「促進節約用電」目標,本次暫緩措施如同6月採用分段計價,1000度以下採用非夏月電價收費,1000度以上的部分則採用夏月電價收費。
另外,有關許多民眾反應6月份電費帳單仍是依照夏月電價收費的問題,台電回應表示,行政院公布暫緩實施時已為6月下旬,許多帳單已抄錶寄出,也因調整計費程式需要時間,因此來不及扣抵,不及扣抵的差額會在下期帳單直接扣減,帳單也會明確列出差額退還等說明,確保用戶知悉,絕不會讓民眾權益受損,此次7月的情況也相同,若有溢收將於次期折抵,請大家收到帳單後多加留意,若有相關疑問,也歡迎撥打台電客服專線 1911 瞭解。
減少民眾負擔 在 民主進步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夏季電費凍漲
全台受惠!節約用電!
中華民國行政院已經宣布,7月份住宅1,000度以下用電戶,取消夏月電價計算,估計全台1,000萬用戶受惠!
在「減少民眾負擔」與「促進節約用電」的考量下,經濟部延續6月政策,有條件地取消夏月電價,本著照顧弱勢精神,對於庇護工場、立案社福機構、護理之家及使用維生輔具之身障家庭,約1.3萬戶,7月用電則全部改採非夏月電價計費。
除了減輕人民的電費負擔,政府也繼續對 #用電大戶 維持「以價制量」。電費凍漲、節約用電,一起分享這個好消息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減少民眾負擔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在大的災變或是疫情發生的時候,人類顯得非常渺小,因此借重他人的智慧,用人類的集體經驗對抗天災地變就變得很重要了!今天開放CALL IN,LINE帳號是luciferlive
在大的災變或是疫情發生的時候,人類顯得非常渺小,因此借重他人的智慧,用人類的集體經驗對抗天災地變就變得很重要了!你可以說這是抄作業,也可以說是見賢思齊,但總之就是集思廣益有甚麼不好啦!今天開放CALL IN,LINE帳號是luciferlive。
新的病毒已經出現,舊有的規範和常識不再管用,那怎麼還在用舊的規範沾沾自喜呢?
好啦,之後我們開call in會是SKYPE帳號跟line輪流用!讓大家可以分享你們遇到的狀況難題,或者是你們之前遇到同樣狀況的解決之道,政府北七或是寧可堅持智障立場也不要低頭認錯,民眾只好自救了!
你看看今天有一則指揮中心超氣的澄清文:【有關今日網路流傳「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呼籲出門在外要戴口罩請街友盡量回家用餐」等圖文,為不實訊息,請民眾勿再轉傳與散布,以免觸法遭罰。陳副指揮官於今日記者會中回應記者提問有關民眾在戶外用餐配戴口罩情形,係告知大家盡量回家用餐,減少遭受感染的可能性,本案不肖人士刻意扭曲副指揮官語意,要求街友回家用餐,誤導民眾,已由刑事警察局偵查第九大隊偵辦中,提醒民眾切勿輕信網路流傳之不實訊息,若隨意散播、轉傳,可能觸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4條,或「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法最高可罰300萬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結果我想說是甚麼嚴重的中共認知作戰造謠,結果內文一看,的確就是教民眾盡量回家用餐,但沒有考慮到街友怎麼辦啊?不然難道他講話有說大家盡量回家用餐,但街友不含嗎?啊那不然原回答不就是整個規劃不夠周延沒想過街友,或者只能蹲在露天工地吃飯的工人怎麼辦的一個結果嗎?結果指揮中心的反應跟澄清就是不然罰三百萬,或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這種防疫反應是不是太直接粗陋了,不是超前部署了一年多嗎?【抓頭】
這是目前人在瑞士的網友CHAN分享給我的資訊:【朱大您好!我簡短來分享一下瑞士情況好了
瑞士在歐洲國家一直是以佛係防疫著稱,2020-2021年的雪季全歐洲的雪場都關了,只有瑞士照開短暫關閉一陣子而已。 去年應英國變種病毒剛出現的時候,有很多人英國人來瑞士滑雪,瑞士政府後來發現這樣不對,要他們在飯店隔離,結果一堆人收到消息,連夜逃往其他國家,連飯店都沒有checkout ,直到發現為什麼敲房門都沒人回應才發現他們逃走了。
去年3月中開始封城,也沒有強制限制居民的移動,關閉所以有娛樂場所/餐廳/酒吧,超市非民生必需品的區域也都被圍起來,還有公共場所和大眾運輸需要戴口罩,另外建議企業在家辦公。
比較重要的是紓困部分,以沃州為例,因為封城造成損失薪水發不出來,只要企業提出申請,政府會負擔80% 員工原本的薪水。如果是員工可以工作,但因為疫情而縮短工時,政府會給付50%的薪水。 如果是失業的人或需要急難救助的人,瑞士原本就有完整的社福救助中心可以去諮詢,但基本上有工作的外國人不會去,因為那會留下紀錄,對以後辦簽證或換城市註冊的時候會有問題。
目前在瑞士政府出錢讓瑞士的居民,只要有保險晶片卡(有點像台灣的健保卡,有工作的居民就需要強制保健康險),可以到藥局每個月可以免費領五次的快篩試劑,甚至有藥局推出半年內每個月自動寄到家的服務。學生健康保險沒有此晶片卡無法領快篩,但可以到篩檢站做篩檢。 PCR的部分只要有症狀,網路上預約就可以優先篩檢,最快四小時可以收到簡訊和電子報告。有症狀的和要旅行的檢測站是分開的,我去過的檢測站就是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的貨櫃屋,兩個工作人員就可以採檢。目前也開放疫苗開放免費施打,大部分的人打Moderna 居多,因為瑞士有取得授權自行生產。
最後只想講,台灣政府到底在幹嘛? 真的有很多人沒工作沒做生意就沒飯吃,這種事情在去年就可以沙盤推演想好要怎麼做,到現在才在立法院要緊急通過紓困預算,好一個超前部署啊 讚!】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Q5uf3vMejw6-BalB-xeOg/join

減少民眾負擔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工務局)
隨著都市進步,各種管道線路的更新維護在所難免,然而時常封路施工,引發改道或塞車等問題也時有所聞,民眾常常被耽誤行程,導致許多投訴。為因應此等狀況,臺南市工務局推出便民APP「臺南市道路挖掘行動查報系統」,供市民查詢施工路段,以及舉報違法施工。但經過旺詮實測,發現APP問題很多,效果根本不如預期。
我在質詢中指出,首先,APP首頁的公告與活動,不斷顯示讀取,沒有載入任何資訊,一片空白(見圖1)。而其中案件查詢的功能也一片空白(見圖2)。最麻煩的是,重要的通報功能操作非常繁瑣,若民眾點擊「現地通報」會發現,首先必須選取你要通報的管線聯絡人,選擇公司或單位後,出現的是一大串工程師、副總、管理員的名字(見圖三),民眾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誰,如何通報。況且有些工程在標示上不清楚,甚至貪圖方便沒有告示牌,民眾通報也只是想擁有安全方便的用路環境,還要花那麼大的功夫了解這是誰的管線? 誰的工程? 該聯絡誰? 如此麻煩還會有人想通報嗎? 不如一通電話打到工務局投訴,那麼這個APP到底有什麼功用? 除了功能上的問題,APP的讀取時間也相當長,需要20秒,有時候使用還會閃退,相當不方便。工務局在工作報告中宣稱,目前也有540萬人次使用這個APP,但看看網路評價Google Play的評價分數為2.8分,APP Store的評價分數為2.7分,所有評論幾乎都是抱怨畫面空白與閃退等問題,顯示該款APP確實需要改進。
在質詢現場,蔡旺詮也請工程企劃科科長林科良當場試用APP,發現問題確有其事,旺詮也統計工務局是否有在關心使用自家開發的APP,結果偌大局處19位官員,居然只有5位同仁有下載使用經驗,令人質疑,自家人都不使用,怎麼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工務局長蘇金安表示,APP已經使用多年,會立即檢討改進。工程企劃科科長林科良也回應,會主動上網了解APP的負評部分,並請專人回復,吸收民眾的意見再作改進。
蔡旺詮強調工務局設計查詢APP的立意良好,但必須考慮到APP的實用性,與實際操作的層面。網路是現代人民與市府溝通的橋樑,千萬不要敷衍了事,忽視小地方,民怨就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也呼籲若工務局有技術問題,應盡速與APP設計者探討,不要失了E化的美意。
(水利局)
全台水情吃緊,回收再利用的再生水成為熱門焦點。而日前完成再生水交換的台積電與奇美更是全台首例,備受關注。
據了解,台積電將仁德再生水廠1萬噸的額度,轉讓於奇美,而奇美也將自己1萬噸的自來水額度轉讓給台積電,並由台積電補足較高的再生水費差額。交易後,由於奇美距離仁德再生水廠較近,就不用大費周章拉管線到較遠的台積電,奇美就近使用再生水,而台積電使用奇美原本的自來水額度,市府因此次交換而省下18億的管線費用,成為佳話。
但由於是全台首例,目前沒有太多案例可以參照,在制度與法規上還未完善。市議員旺詮在質詢中提出,未來臺南再生水工程完工後,每日可提供6.3萬噸的再生水,可見再生水產量也越來越多,使用者也會增加。如何完美複製台積電與奇美的交換經驗,使更多業者交換成功,將是市府努力的目標。蔡旺詮指出,這次交換是市府在長年協商下促成的,也肯定市府的用心與努力。然而再生水的交換不能只靠協商,政策上的輔導也很重要。他表示因為奇美與台積電都是大廠,承受能力高,所以最終答應交換,但未來可能出現小廠與小廠交換的案例,該如何吸引業者,必須有相應的配套措施。
旺詮分析,再生水雖與自來水品質相當,但還是略差,尤其是某些製程嚴格的產業,要設計什麼誘因使廠商願意使用再生水,這是必須考慮的。其次,本來就願意使用再生水的廠商,為何要特意去交換成自來水,他們與市府簽約使用再生水,只要坐等市府將管線拉好即可使用,似乎沒有理由替市府省下管線費用,而多此一舉刻意交換。想使用再生水的業者距離遠,不想使用的業者距離近,導致拉管線的經費負擔加大,所以交換勢在必行,如何分配協調減少費用,並配對業者研議換水,政策上的補助與優惠設計,將是未來的關鍵。
同時旺詮也關心近來載水車頻繁使用的問題,上週新市區的產業道路因載水車頻繁路過,導致路面塌陷龜裂,他指出水利局與工務局必須見微知著,去了解是否有其他載水車行駛的路線也有路況問題,他提到現在水資源緊缺,如果這些路段因路況問題引發載水車車禍,那將是巨大的損失,甚至現在連火警救災用水也使用載水車運送再生水,如果因為車禍耽誤救災,豈非罔顧人命。水利局長韓榮華表示,將與工務局、經發局加強合作,對運水路線做詳細檢查。
呼籲加強跨局處合作,請水利局與經發局將公務及民間載水車常使用的路線地圖,彙整後轉發給工務局,由工務局進行路況的檢查。以維護水資源與市民安全。

減少民眾負擔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台灣,手搖飲料可以說是很多民眾的生活日常,但這些飲料杯卻會對環境造成嚴重負擔,有環保團體曾經調查,發現七成的海洋廢棄物都是和飲食類有關。環保署每兩年舉辦一次「環境關懷設計競賽」,其中獲得第一名的作品也和飲料杯有關,是一名大學生利用折紙概念,發想出一款新的創意紙杯,可以減少塑膠封膜、塑膠杯蓋的使用。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44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減少民眾負擔 在 請榮總盡量用健保局支付之藥品,以減少老榮民的負擔。 的相關結果
答覆: 本會各級榮民醫院用藥係配合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政策,均以有健保給付之藥品給病患使用,以減少民眾負擔為原則。若非屬健保給付之藥品,如指示用藥、保健用藥(例維 ... ... <看更多>
減少民眾負擔 在 強化疫後民眾居住支持林右昌:減輕人民生活負擔 的相關結果
內政部今(16)日於行政院院會報告「減輕民眾負擔,多元支持方案」,三年疫情很多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為了減輕民眾的生活負擔,此次政策重點是優先照顧「租屋族」,並 ... ... <看更多>
減少民眾負擔 在 減輕民眾負擔,多元支持方案(行政院全球資訊網-院會議案) 的相關結果
內政部2月16日於行政院院會報告「減輕民眾負擔,多元支持方案」,表示疫情持續三年,很多民眾的生活日漸負擔沉重。內政部持續推動社會住宅、租金補貼,並規劃推出中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