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新屋是鵝肉的故鄉,以「#南台西、#北新屋」而聞名,更有「#無鵝不成席」的說法,新屋以本地土鵝、混血新鵝種為主,肉質富有咬勁、口感很好,我們舉辦「2020新屋鵝肉美食饗宴活動」,183桌開放預訂不到1天就額滿,2成來自外縣市民眾,歡迎大家一起來桃園,品嘗新屋美味的鵝肉。
來到新屋可以體驗農博基地轉型的新屋環教園區,永安漁港興建的海螺廣場未來也將成為旅遊新景點。桃園畜牧年產值逾45億,是北台灣第一,「新屋鵝先生」、「豬博土」、「黑珍豬」、「智慧化酪農」也都是桃園的代名詞,我們鼓勵市民朋友支持在地農畜產品,選擇 #地產地銷 減少食物碳足跡,讓桃園農畜牧可以永續經營。
#新屋鵝肉
#永安漁港
#新屋環教園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蛋炒飯論戰」vs.「環保威士忌」。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環保威士忌」獲得51%的票數。知名威士忌品牌跟上環保新趨勢,決定在2021年推出「紙製酒瓶」取代傳統玻璃瓶,據說整個瓶子從裡到外都都可以回收,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這款酒瓶到底只是噱頭還是真的很環保? 這...
減少食物碳足跡 在 蔡壁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市場是一個城市的縮影
隨著時代在進步,也因為人們的生活習慣與作息,逐漸改變了民眾採買習慣,大部分的傳統市場也隨著超市的普及,以及新的世代較少踏入傳統市場,因而逐漸沒落,吳益政說,他要鼓勵大家回到傳統市場,因為希望讓食材從農地到市場,再到餐桌會縮短距離,尤其能減少食物運送的碳足跡。
現代的家庭,普遍因工作時間的關係,而都選擇去超市,超市可以買到很多進口貨,那就代表碳足跡很大,因為進口食材要坐船或飛機從世界各地來,因為旅程很長就必須冷藏、冷凍保鮮,無論是在運送過程以及在賣場,都會增加對能源的消耗,而食材需長時間存放,若是添加防腐劑,長期以來對身體是不好的。
因此傳統市場因縮短農場-市場-餐桌的距離,不但減少食物碳足跡,食材也生鮮,從農場當天或前天採收,隔天就送到菜市場,送到我們餐桌,距離非常短,所以才要鼓勵大家回到傳統市場。
而傳統市場會沒落的原因,是因為大家感覺傳統市場總是就是濕濕黏黏的不夠衛生,買東西比較不舒適。事實上現在有許多案例將傳統市場改造,採取乾濕分離,讓地板的排水、通風,不會再濕濕黏黏的,以及垃圾處理分類。傳統市場導入設計、燈光、通風,盡可能導入環保綠能透過自然的通風。當人民認知環保價值跟生鮮健康的觀念時,會相信這是很新的概念,會很喜歡這種有價值的東西,就會回到傳統市場。
傳統市場的改造,先前吳益政提出過一百億針對全國讓願意改的傳統市場給予補助。最主要是要讓傳統的農業能夠回到傳統市場來,讓年輕人回到菜市場去買菜,自己在家煮。這是一個鼓勵食材、農業安全,減少食物的碳足跡,減少對能源消耗的依賴。
傳統市場,每到選舉就可以見到候選人來拜票,但鮮少看見會有人願意真正的去改善傳統市場,傳統市場改造需要經費,一個市場少說就要五仟萬或1億,而就目前全台灣大概只有台北市能夠辦到。益政說,每到選舉大家都愛來傳統市場拜票,選舉完又不幫人家,既然這樣那我就自己來(參選),吳益政他希望能夠當上市長後,將傳統市場更新,鼓勵大家回到傳統市場,每個人都能做到環保愛地球,也做個世界的好公民。
#傳統市場
#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
#陽光經濟吳益政
吳益政-理想城市高雄市
減少食物碳足跡 在 吳益政-理想城市高雄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走進傳統市場,除了掃貨、開箱美食,身為一個民意代表,更重要的是要提出讓這個地方變得更好的方案。
現代社會很多人習慣去超市購物。超市可以買到很多進口貨,那代表碳足跡很大,因為食材要坐船或飛機從世界各地來;而且因為旅程很長必須保鮮,需要冷藏冷凍,增加對能源的消耗。第三,食材要長時間存放,會加入更多添加物,對身體也不好。
因此我們一直鼓勵大家回到傳統市場,縮短農場/市場/餐桌的距離,不但減少食物碳足跡,食材也較新鮮。
為了讓大家願意到傳統市場買菜,就要改善市場的地板排水、通風、採光、甚至美感設計,而這些都需要經費。一個市場的改造往往都要上千萬甚至上億,全台灣大概只有台北市花得起。
在高雄推動相關政策,我們遇到很多來自民間團隊與公部門的優秀夥伴,一起集思廣益、分進合擊;也經常感慨,如果有更多一些經費,就可以做更多事。
這次參選立委,我們提出100億經費改善全國傳統市場的政見。在高雄開啟的政策方向,我們要前進國會,繼續努力!
#第6選區6號吳益政
#2020高雄關鍵點
減少食物碳足跡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蛋炒飯論戰」vs.「環保威士忌」。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環保威士忌」獲得51%的票數。知名威士忌品牌跟上環保新趨勢,決定在2021年推出「紙製酒瓶」取代傳統玻璃瓶,據說整個瓶子從裡到外都都可以回收,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這款酒瓶到底只是噱頭還是真的很環保?
這家企業會想要研發紙製酒瓶,是因為看到一份數據表示,歐洲在2018年時總共丟棄了820萬噸塑膠包裝,這些垃圾造成地球龐大的負擔,所以他們就決定要在2021年,推出完全不含塑膠成分的紙製包裝瓶,搶搭環保熱潮,為地球貢獻心力。業者強調這款酒瓶是由環保紙漿、可生物分解的食品級樹脂組成的,製作方式是以模具來加壓紙漿,然後用微波技術進行固化,所以裡面完全不會出現我們常見的,紙杯裡面那層「塑膠淋膜」,是個無塑瓶,然後蓋子用的是鋁蓋,因此連瓶加蓋全身100%可回收,預計會先用在旗下的「黑牌」系列上,如果能如期問世,將會是全球第一支酒精飲料的環保瓶。
目前除了這個威士忌品牌,丹麥啤酒大廠也打算推出兩款叫作「綠色纖維瓶」(Green Fibre Bottle)的環保啤酒瓶。兩款原型都是用「永續木纖維」製成的,可以完全回收利用,裡面會塗一層特殊薄膜來防滲漏,一款薄膜是「再生PET聚合物」,另一款是「100%生物源PEF聚合物」,業者目前正在測試兩款瓶子的防滲漏程度。不過酒瓶本來就沒在用塑膠,而且很多網友都在問,玻璃不是本來就可以回收嗎?何必大費周章製造紙酒瓶呢?
酒精大廠很少使用塑膠製品,通常都用玻璃,但是玻璃從製作到運送,整個過程會產生許多碳足跡。例如,玻璃必須加熱到600度以上才能彎曲被塑形,燒製上相當耗能源。而一般常見的330ml鋁罐可樂,每瓶碳足跡是170克,但同樣330ml的玻璃瓶裝可樂,每瓶的碳足跡卻是350克,整整一倍,而且玻璃瓶因為比較重,運送時也會間接增加貨車的油耗和碳排。
再看到回收部分,廢玻璃被回收後,第一步要經過分類、分色,第二步是去雜質清洗,粉碎研磨,製成再生玻璃粉碎料,然後入庫包裝,送去一般的玻璃製造廠商,重製成新的玻璃,整個過程吃力不討好,沒什麼人願意做,也不是所有回收廠都有這樣的技術。
而台灣本身也禁塑滿一年了,現在有很多廠商加入減塑行列,用紙吸管取代塑膠吸管,不過我每次飲料還沒喝完吸管就融化了,心情很不好。不過我很好奇,像是紙杯紙容器裡面都含有一層用來防水的塑膠淋膜,難以被回收處理,有九成都是直接當一般垃圾丟掉,那紙吸管就會比較環保嗎?
其實兩年前英國媒體就揭露,英國某大型速食業者使用的紙吸管,其實根本不能回收再製!他們用的紙吸管,推出的初期由於太薄,被顧客批評「會被飲料溶解」、「口感很怪」,因此業者只好把紙吸管加厚處理,結果太厚的吸管,讓合作的垃圾處理廠難以再次加工,最後這些紙吸管就只能先被當成一般垃圾丟掉,讓當初環保的美意大打折扣。
至於台灣的話,根據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彭元興的說法,台灣市面上所使用的紙吸管是由純木漿(原生漿)抄造的,裡面不會使用PE淋膜,實驗結果也證明,用傳統紙類回收設備就可以搞定,不需要特別的設備或製程來處理。這是理論上啦,實際上呢,大多數的回收商都不會接受沾過食物的紙類,所以用過的吸管最後恐怕也是被當成垃圾丟掉,總之,用紙吸管可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可以救海龜,但其實不要用吸管最好。
其實無論是哪種紙製品,都會經歷伐木、運送、製紙、漂白、染色等程序,過程非常繁瑣,消耗的資源是塑膠的好幾倍,更容易造成全球暖化,但好處就是比較容易降解,反觀塑膠,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是「禍害遺千年」。哪一種材質是真正環保愛地球,我們很難針對單一面向下定論,但無論使用何種材質,記得要把握3R原則:Reuse(重複使用)、Reduce(減少使用)、Recycle(回收),才能達到垃圾減量的最終目標。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減少食物碳足跡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另外,這個政府真的自找麻煩,竟然公開諮詢用公帑收購農地,做一個農業園的計劃。我覺得這是完全行不通的事。農業園和科學園都是一樣,都是有很多管制,管人如何去做。
用公帑買地,然後分四年租給人,然後控制人種甚麼和怎樣種,要人地寫好計劃,才決定土地給誰人。又要集中人在一個地方種,我覺得這完全是注定失敗,就像科學園。如果真的要支持農業,其實只是很簡單,不在這些計劃。
第一,如我所講的,農業最重要的是有人耕種,不輸入大陸農民,怎會有競爭力。現在市區請人也那麼難,怎會有人手做農業。第二,要做一種標準的標籤,表示在本港出產,可以減少碳足跡,減少食物的運輸,也令人對香港出產的食物有信心。或者做有機耕作,或者提倡科研,要大學研究種植法。另外,我主張種植大麻,這是最合理。而不是政府想方法去怎麼做。
這又牽涉到雞的問題,雞農覺很憤怒,甚至想在中環尖沙咀市區放雞,讓飛虎隊捉雞。其實中國人喜歡吃新鮮雞是有理由的。第一,冰鮮雞是不會知道雞有多新鮮有多可靠。中國人吃新鮮魚,因為吃蒸魚,吃法是不同的。而雞是因為吃白斬雞,所以需要新鮮雞。沒有新鮮雞是做不好白斬雞。那味道是有分別,可以吃得出來。我真的不明白為何做了這麼多年,為何不可以把內地和本地雞分流。香港雞沒有問題,但每一次都是給大陸雞拖累而停售。又為何不可以在上水批發,最多是擠迫一點,但為何不可以這樣行。這些官僚主義真「抵打」。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減少食物碳足跡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台灣網站) - 今天的主題相信多數環寶都 ... 的推薦與評價
不過也有一些植物性食物的碳排是不容小覷的喔! ... 其中,植物性食材在#動物飼料 的環節秒減碳排放, #採取植物性飲食 便成為現在國際間倡導減碳友善環境的重要行動之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