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新刊 |《 典藏古美術 》第346期7月號上市!】
🔻編輯手記:今日雨,大沛甘霖蘇萬物
下雨了,真好。
天不下雨,如何是好?還記得彼時新聞,農田水利署與大甲鎮瀾宮合辦祈雨法會,廟方睽違58年依古禮祈雨儀式,連上古的獨足鳥「#商羊」模型都搬出來,起舞一番。面對旱魃肆虐,《典藏.古美術》也首度以「 #天佑甘霖」為專題,探討祈雨文化。就先從「雨神同行」出發,在漢代畫像石、敦煌壁畫、元明寺廟 #壁畫中的神明形象:雨師、風伯、雷公、電母興雲布雨。在神明之後,不可不提到的祈雨神獸必是「龍」, #劉榕峻 講述唐宋時期的龍畫與畫龍 #祈雨儀式,使「蛟龍見而雲雨至」。有了基本組裝配備認識,進入儀式主題。祈求風調雨順為民生所望,亦是國之大事,出現旱災時,在位者絕不可能悶不吭聲,讓我們看「 #乾隆皇帝的祈雨儀式」,有錢陳羣乾隆二十四年(1759)《御製祈雨文》冊、永瑢乾隆四十三年(1778)《大雲輪請雨經結壇儀軌圖說》為證,圖文兼具有真相。將眼光拉回臺灣,民間的道教科儀中如何祈雨,又有哪些道具文物?正牌道士王凱平以苗栗後龍普玄壇祖壇之《祈雨科》為例說明,設壇掛畫禮拜諸神,唱念「龍王呌雨歌」(呌音同「叫」,召喚之意)「祈求甘雨速速來」。回到臺灣一甲子前,國立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蔡耀慶 講述溥心畬1957年〈關渡天后宮祈雨文〉、1958年〈淡水關渡天后碑〉書法,不是祈雨完就閃人,而是依循古禮,有事前祈禱、事後酬謝之儀,懷著感恩敬畏之心。最後,別忘了「商羊」,專題最後一篇「#祈雨動物園」,讓大家知道 #大甲鎮瀾祈雨儀式「商羊」從何而來?還有其他抗旱神獸與祭祀犧牲,有鵝有狗有青蛙等眾神奇寶貝協助祈雨。
🔻本期主題:天佑甘霖
歲次辛丑夏月,臺灣大旱。
大地枯竭,雨師何在?在漢墓畫像,在敦煌壁中,在元明寺觀。翻開畫史覓神龍,馳思張僧繇畫龍點睛,雷電剎至破壁飛,還有唐人投簡、宋人畫絹,潛龍入水不見形,但有宋代龍畫在故宮。再看乾隆四十三年大旱,依《大雲輪請雨經》結壇祈雨奏奇效,儀軌形諸圖文,文獻說分明。人間旱事,禽獸水族也動員,各類動物祈雨法蔚為奇觀。今日臺灣,如何祈雨?看溥心畬書〈關渡天后宮祈雨文〉,觀後龍普玄壇《祈雨科》儀軌法器,共祈安平,普澤佑霖。
🔻HIGHLIGHT:
天佑甘霖|清宮馬具文化|大和文華館「旅行的美術」展|倫敦.巴黎.香港.北京2021春拍結果
天佑甘霖:書畫典籍話祈雨
◆雨神同行,歷代雨師圖像在哪裡?
◆蛟龍見而雲雨至,唐宋時期的龍畫與畫龍祈雨儀式
◆祈請眾神,清代乾隆皇帝祈雨二三事
◆甘雨速速來!臺灣道教的《祈雨科》
◆一甲子前臺灣抗旱實錄,大清宗室溥儒祈雨文
◆祈雨動物大集合,抗旱靈獸vs.祭祀犧牲
🔻更多亮點
◆下一站!跟著畫師去旅行─大和文華館「旅行的美術」展
◆那些年,朕在馬背上的時光─清宮皇帝御用馬具與騎馬畫像
◆行政法人博物館在臺灣,《臂距之外:行政法人博物館的觀察》
◆當文物走出展櫃─古書畫複製如何適應社會發展
◆倫敦.巴黎.香港.北京2021春拍結果
🔎本期內容預覽:
🔎典藏古美術小編IG日常:gumeishu_taipei
🔎購買實體雜誌:https://reurl.cc/zzXbn6
🔎購買電子雜誌UDN:https://reurl.cc/oLpl13
溥儀墓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流連於維基百科的清史欄目,輾轉看到這個,覺得百年政黨也是沒什麼改變。
1928年(民國十七年),張宗昌最終敗北。5月,孫殿英趕緊向蔣介石投誠,被收編委任為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他率部退守薊縣和遵化一帶,清東陵所在地,孫殿英為籌措軍餉,以軍事演習為名,盜掘乾隆皇帝與慈禧太后的陵墓,收羅大批珍寶,一時間輿論大嘩,但孫殿英不惜血本給民國上下人等行賄,壓下這樁民國最大盜墓案,不了了之。
該事件史稱「東陵事件」,國民政府不追究孫殿英的責任,導致溥儀和國民政府完全決裂。
溥儀墓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皇帝的大輕蔑——《末代皇帝》(1987) | 盧斯達 on Patreon】
不知是否疫情襲來,無新戲上,去年港台影院都重播了意大利電影皇帝貝托魯奇的《末代皇帝》。
那部片厲害了。由清末到文革的瘋狂時間段、從皇帝到階下囚的魔幻轉移,還有尊龍的風采、坂本龍一的音樂,兼貝氏的運鏡。溥儀三歲登基,不堪沉悶而跑出大殿以外,鏡頭就一直追著他,直至黃色的大布幕飄起來,外面的滿朝文武就自動映入鏡頭,第一次看都非常深刻。
在一個外國人的鏡頭之中,整個中國朝廷充滿儀式感,像一個活動的皇家墓穴,死寂而又苟延殘喘;那些前朝皇帝留下的大媽,一板一眼的表露出生無可戀,但又要繼續活著。跟她們相比,我們本質上也是如此。
據說「身不由己」是整部片的點題,溥儀三歲繼位,不久朝廷就被革命軍推翻了,他成了沒有實權的皇帝。後來他在弟弟口中,才發現自己原來不是皇帝。這一筆,後來《Toy Story》也用過,巴斯光年發現自己並不是特別的太空戰士,只是量產生產出來的玩具,便隱喻了任何人面對世界的挫折。現實世界總是後來才狠狠地告訴你,你並不特別,而且弱小。
戲裡的溥儀看來是身不由己,但去到最後,他更像默默地忍受,像駱駝一樣負重。像那架洋人老師送給他的單車,載著他,他也載著整個世界。溥儀的媽因為吸毒過量而死,他踩著那架單車想出去見她,但被宮內的太監無情地阻止了;到幾十年之後,在共產中國,他又是推著一架單車去做花農,過自己最後的日子。在溥儀年輕的時候,單車是西洋妖物,有一幕是太監鞭打單車,認為是西洋器物引起了小皇帝的叛逆之心。
駕著單車,溥儀追著他的現代化之夢,象徵著他想衝破宮門的可憐夢想,他最終失敗,他的前任光緒皇帝還搞了一個革命的規模,失敗也算是鬥爭過了;溥儀只是想清點皇室財產,亦受到抵制而旋即告終。他駕著單車,但追不到時代,也追不到媽;在共產中國年代,單車已經成為勞動大眾的平常配備,已經一點也不進步,當時最進步的事情是文革和批鬥其他人,溥儀也追不到。他看見以前關押自己但最終放一條生路的所長被批鬥,他介入,但沒人知道這老花農是前朝皇帝,就算他們知道,也不會停止,溥儀永遠追不到時代。
他不斷嘗試改造自己迎合時代,但起跑線實在不公平,他永遠追不到。追不到皇帝夢、復辟夢、共產夢,他永遠都是局外人,被一個充滿惡意的異化的世界殘酷輾壓著。日本戰敗之後,溥儀被中共營改營改造,但自殺也失敗,十分尷尬。改造似乎成功,但他沒有趕上時代的潮流,也最終沒有能重返榮耀,最後還是被歷史所淘汰。
香港在整個大歷史裡面,也是如此的尷尬,她要被改造,但改造之後的處境,其實亦與溥儀一樣尷尬。溥儀就算進了勞改營,外面人也不會跟他同心同德,大家知道他不是自家人。雖然滿人也被共和了,成了「中華民族」56 份之一,但他整個人生都是中國的局外人。在溥儀打算跟日本人合作之前,有人叫住了他,警告他這樣做就等於背叛了國家,廢帝冷冷的反問:哪個國?這一筆,令人震驚,用一句台詞,就帶出了許多玄然的埋伏。
溥儀的設定,是大時代的可憐人,但尊龍來做,卻演出了異樣的化學作用。尊龍的臉,就是貴氣,不開口說話,已經有沒落貴族的窮風流。雖然到了盡頭,但仍然光華流溢。他的表演是壓抑的,抵抗的,從另一個角度,更像是輕蔑。對身份認同的無所適從的輕蔑、對時代殘酷輾壓他的輕蔑,對自己約伯式遭遇的輕蔑。當人直面苦難,當幻想都丢掉之後,就會輕蔑。
西西佛斯講的就是輕蔑,到最後,在不可抗力面前,人最後的尊嚴,只能維繫在那對世界諸神的輕蔑。溥儀並不是沒有努力,雖然他在政治上無法力挽狂瀾,也沒有說甚麼高大上的話,但他用盡了力氣去改變自己。作為一個無權皇帝,也想改革;流亡到租界,他成了一個西裝革履的西化華人;日本人來了,他選擇去做他們的走狗;到共產黨來了,他進了勞改營自我批判學習新時代……但尊龍的樣貌舉止實在太漂亮,你總覺得他內心是對一切保持距離的,一切只是為了生存,這個角色內心某個柔軟的聖域,並沒有被現實所薰染。
疏離是高貴的,永遠的疏離則近似永遠的自省。也許他是融入不到,但他最終的個性似乎也不是願意完全融入。於是戲裡的溥儀,如果不是由尊龍來做,可能就只會是平面的可憐,但由香港貧民窟出身的尊龍來做,又多了一層白銀的層次。溥儀經歷過很多苦難,回頭看來一切都是荒謬,但他演出了一個知覺的負重者,他被命運無情的狂風包圍著、自相衝突著,但終究走完了全程,苦難彷彿都鍍上了一層尊嚴的金光。
劇情最後交代他老死,你反而覺得如釋重負,悲喜交雜,獲得難以形容的感受。
馬田史高西斯的《沉默》,最後傳教士在暴力和幕府曉以大義之下,被降服了,留在日本過新生活,不再非法傳教,做一個「守法」的外國人,但你會感受到導演的曲筆,是在指出主角內心那一小片的柔軟神聖之地,那些導演到了某個層次,就彷彿對眾生哀憐說法,為那些失敗者後設了內心的處女地,贖回了受難者的尊嚴——即使受難、被折斷,但仍然是疾風下頑強的野草。有一些人一些地方一些民族仍沒有被苦難毀掉,在不可見的內心仍然高貴的挺立著。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溥儀墓 在 [請益] 請問如何才能去參觀溥儀的陵寢? - ching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要如何才能到河北省易縣的清西陵華龍私人皇家陵園參觀溥儀的陵墓? 我去過清西陵, 但是, 想參觀溥儀的陵墓卻不得其門而入嗯... 清明節或是有其他祭祀節日, ... ... <看更多>
溥儀墓 在 德義堂- 直擊: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墓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5/7 溥儀於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寶山。於1995年遷葬到清西陵的華龍皇家陵園。溥儀墓距離光緒皇帝的崇陵後圍牆僅200米。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