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殺的從來不只是人民的生命】
始於1947年在台灣的殺戮,仍在持續著,謀殺眾多台灣人的靈魂,活著也像死了。
台北,張秀哲,魯迅最親近的台灣學生。曾對中華民國抱有熱情,出任台灣紡織公司協理,二二八期間,將戰後從唐山過來的眾多朋友藏在自家宅院,為以保護安全。後來張秀哲被特務帶走,押在曾被前中研院副院長張光直稱為「人間地獄」的警總情報處地窖。家人四處奔走用盡關係疏通,並散盡鉅款救援,才倖免被殺。
張秀哲那些台灣新文化健將的故友幾乎全沒能活下,從此張秀哲對中華民族的理想,徹底失望。其獨子形容撿回餘命的父親:「全然不同的另一個人……永遠面無表情」、「放出來後就如同廢人一般,連笑都不會笑了」、「日治時代為了抗日,參加中國革命運動,坐了兩年牢獄。國民政府來,卻差一點喪命」、「他的夢、他的希望,完全的破滅」、「他的餘生從此在孤獨的書房度過,不再與外界接觸,也不與家人多說一句話,過著自我封閉的日子」。張秀哲先生自此過著槁木死灰的人生,抑鬱而終,但他的獨子張超英先生,日後成了出色的外交官,私下與不少台派、獨派人士交好,退休後曾協助阿輝伯完成自傳《台灣的主張》。
高雄,74年前的三月初,高雄市各界仕紳齊聚在舊時的高雄市府所在地,眾人一心想以理交涉,等候黃仲圖市長、彭清靠議長率領的和平請願團,與柴山要塞司令彭孟緝談判。但迎來的是高雄大屠殺。
有的受難者家庭生計陷入困境,有的家屬悲憤自裁,有的兒女落入孤兒院,至於那些在屠殺中大難不死,撿回一命的人,許多人的人生態度從此改變,並時時被監控刁難。
上山談判,被當場羈押,以為必死無疑的彭清靠議長,自己也不知道為何沒被槍殺。在議員任滿後,彭清靠身心俱疲,完全退出政界,彭清靠從此對中國失望,不再參與公共事務,但其子見證父親的故事後,卻埋下反抗的種子。他的兒子,便是一生從事民主運動與支持台灣獨立的彭明敏前輩。
嘉義,仕紳們相信國民政府能和平談判,要求民兵停止攻擊水上機場,並為水上機場守軍送上食物飲水,不料陳澄波、潘木枝為首的和平派談判代表,在嘉義火車站被國民政府軍隊殘忍殺害。
台中,二七部隊在埔里以40人對上700人,發動以寡擊眾,驚天動地的烏牛欄之役。台中因為二七部隊的戰略牽制,二七部隊成為大台中區人民的安全罩,當時謠傳有武裝勢力的日軍、共黨參與二七部隊,國民政府軍害怕忌憚,大台中地區因此未像台北、高雄、嘉義等地發生大規模軍隊屠殺,二七部隊在後世有了「台中之盾」的名號。
烏牛欄戰役指揮官,於2019年過世的黃金島先生,在烏牛欄之役勉勵弟兄:「世間最完美的人,便是那些在生命的逆流中含笑以應的強者。」即使陷囹圉,黃金島前輩以一生實踐這句諾言,創立大屯區民主聯誼會、臺灣公共權益協會,以身為民主農夫為使命,撒播理念種子,盡力弱勢保障與受害者平反。
台中之盾二七部隊的部隊長,現仍持續參與民主運動的鍾逸人先生,服刑最久。除了投入社會運動,筆耕不輟,將一生見證事件,付諸文字,曾獲台灣文學家牛津獎、吳濁流文學獎等等。九十多歲時,曾罹患癌症,以為大限已到,後奇蹟痊癒,自認「老天爺要我活下來,就是要我完成使命」,那時正好台灣經歷「太陽花學運」,看到青年人對國家命運的投入,讓鍾逸人前輩再次燃起熊熊壯志,以94高齡完成著作《此心不沉》,以此書愐懷戰友,表達對台灣土地人民的尊敬和情意。
聽聞許多受難者家屬親友,直至今日,家族仍對政治事務極度忌諱,希望子孫專心念書和賺錢就好,記憶裡的夢靨糾纏不休。曾有朋友說,阿嬤閉口不提因二二八死去的叔伯真實死因,當他年紀小,阿嬤不願他去水邊,就說叔伯是溺水死的; 當他青春期,阿嬤怕他沈迷戀愛,就說叔伯是殉情死的; 當他到了可拿駕照的年紀,就說叔伯是車禍死的; 隨著後代成長變化,阿嬤講的死因就不同,隨著阿嬤需求改變說法。朋友這故事,說笑背後是沈痛的心酸,而每年ㄧ到228至清明前後,家族的氣氛就籠罩在烏雲裡,即使已是2021年的今天,長輩仍舊害怕後代參與公共事務,希望朋友遠離台灣、遠離政治。
類似的故事太多,驚懼猶存在每一個台灣家族的靈魂裡,禁錮台灣人的思考言行。
中國黨政府壓迫,消滅了一代人,民主也已經被耽擱了三十年,228到白恐,從來不只是某幾個人不得已做了錯事,也不只是「處理失控」和「執法過當」,而是系統性的消滅可能成為「新興國族」的台灣意識。加害者必須承認這是系統性殖民台灣的手段,應當負起責任清算解散!
台灣的創傷仍未復原,但四處撒播的種子會發芽茁壯,我們看到烽火餘燼裡,仍有新一代勇敢挺身而出,繼續台灣人未完的夢想。
#抗獨裁永世
#斷悲命輪迴
「潘木枝後代」的推薦目錄:
- 關於潘木枝後代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潘木枝後代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潘木枝後代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潘木枝後代 在 [討論] 國民黨為何殺死嘉義仁醫潘木枝? - 看板HatePolitics 的評價
- 關於潘木枝後代 在 魔魔嘎嘎 的評價
- 關於潘木枝後代 在 波哥東門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潘木枝後代 在 想改運就來場性交易- B1 留言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潘木枝後代 在 高英傑老師:高一生哲人紀念碑祈禱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潘木枝後代 在 [問卦] 有沒有228事件時任嘉義市長孫志俊的8卦?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潘木枝後代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書泡泡 剛剛有朋友私訊我問說西川滿到底是誰......靠北竟然忘記有作過一本介紹西川滿的書......
這是2018年國立台灣文學館策劃的展覽,大家知道,西川滿去世前將藏書跟許多文物交給了真理台文館,但在日本,卻很少有人知道他,於是,台灣文學館就在2018年帶著台灣的西川滿文物回去老家福島縣的會津若松市去。
👉️這本書收錄了來自真理台文館、張良澤教授、潘青林教授.....等藏家與機關的西川滿藏品,也有很明確地談論西川滿的編年史、人生、家族與藏品的意義。我自己因為當初對西川滿的先世有興趣,也寫了一篇文章貢獻一下。
不是要刻意打書,但希望提供對這議題有興趣的朋友一個理解西川滿藏品的管道,大家一起來關心這些重要的收藏。
❤️❤️❤️❤️❤️❤️
從鶴城到華麗島/謝金魚(歷史作家、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
2018年,對於臺灣人而言,並不是特別有紀念意義的年份,但是一海之隔的日本,這一年是明治維新的150週年,眾所周知,在維新正式展開前,擁幕與倒幕派展開了內戰,「戊辰戰爭」的戰火從大阪燃起,直到函館才終結,這是日本近代史上極其重要的大事件。
與日本相當友好的臺灣,因為課本的關係,對於明治維新抱持正面的態度,也有人對此深感興趣。因此,一系列的網路專題或者出版著作早在2016-2017年就陸續策劃。
雖然非常有趣,但我心中產生了疑問:「這些事情到底和臺灣有什麼關係呢?」
於此同時,我也發現了大部分的討論都集中在薩摩、長州、土佐、與肥前的功績,倒幕派的勝利固然有正面的影響,但一定也表示著有某些人的聲音被壓制了吧?那麼,那些被奪去了聲音的人們,後來又去了哪裡呢?他們會不會在多年以後輾轉來到臺灣呢?
於是,我反過來從臺灣在日治時期的重要人物中追尋來自奧羽越列藩的人們,然後再從其中追查可能出身武士的線索,1919年(大正8年)來臺的臺灣軍司令官柴五郎(1860-1945)是最容易被發現的人,柴五郎出身會津藩,他的回憶錄敘述了戊辰戰爭之後的困頓生活,存活下來的武士們懷抱著復國的希望,被新政府發配到青森的下北半島,飢寒交迫的痛苦尚可忍受,家毀人亡的傷痕卻難以平復,卻沒想到新生活剛上軌道後,新政府下令廢藩置縣,土地也收歸國有,身為武士的尊嚴被剝奪了、甚至連一塊棲身之地都不能保存,那是多麼屈辱的事?
懷抱著對會津藩的同情,我持續地找尋曾到臺灣的會津人,也就發現了西川滿家族的故事。原來,首先來臺灣的是西川滿的叔公秋山義一(生卒年不詳),義一似乎學過機械相關的知識,運用了廢棄的輪機來開礦,是第一個在基隆使用機械挖煤的日本人,顯然他的生意一開始做得很不錯,大約在1910年(明治43年),他邀請剛退伍的侄子西川純(1879-1943)來臺加入他的事業,2足歲的西川滿隨父母渡海而來。但秋山炭礦後來經營不善,義一不得不黯然離臺,西川家則仍留在臺灣,直到二戰結束後才不得不與華麗島告別。除此之外,西川滿的伯父秋山義枝(生卒年不詳)也曾在臺灣銀行工作,但後續是否還留在臺灣,則不得而知。
那麼,西川家族是否經歷過戊辰戰爭呢?在西川滿的自傳裡曾提到,少年時,父親曾告誡他:「跟誰結婚都可以,但不許娶薩長的女人。」而他父親在參拜臺灣神宮時會穿上大禮服來表達對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敬意,因為能久親王曾被奧羽越列藩奉為東武天皇。顯然,他父母雖然不曾經歷戊辰戰爭,但他們對於那段歷史仍銘記於心,即便來到了遙遠的殖民地上,依然不忘。
西川滿始終沒忘記自己是武士的後代,在少年時回福島探親時,意外地找到了祖父秋山清八(1848-1915)所寫的回憶錄,記下了清八年輕時親歷戊辰戰爭的經過。清八在戰後隨著其他武士一同前往青森,廢藩之後又再回到會津,武士理應志行高潔,但困苦的生活讓他不得不放下身段學習做生意,在商場的爾虞我詐讓清八覺得痛苦,也使他反省自己活下來的意義。
他決心投身於故鄉會津的復興,他與其他倖存的武士們一起努力,他們或許從會津藩的藩校「日新館」得到了啟發,希望以教育重新培育起可以繼承精神的後人,因此他們四處奔走建立「會津中學校」、讓會津子弟可以留在自己的家鄉受教育。在過程中,清八逐漸累積了聲望,而後選上了市長,持續地為了振興會津的經濟而忙碌,直到累壞身子不得不辭職休養。
西川滿在大學時代回到會津若松時,清八早已過世,西川滿招來人力車要去拜見祖母和佐,攀談時,車夫竟然猜出他就是清八的孫子「阿滿」,到達之後,竟分文不取以感謝清八過去的恩德。
數十年後,西川滿已華髮盈頭、不再是大學時意氣風發的青年,帶著孫子潮搭火車回到會津,在百年前於戊辰戰爭中失敗的祖父畫像前,百年後因為敗戰而從臺灣撤回的孫子,帶著從未經歷過戰爭的玄孫歷數過往。
此時的他,充滿感情地稱呼會津是「我的故鄉」,並為此做了一本《我的故鄉會津(わがふるさと会津)》紀念西川家在會津的過去。然而,提及西川滿的文學成就時,一般不太提及這本書,我想可能是《我的故鄉會津》的內容比較雜亂,既有抒情懷想,也有歷史考據,甚至還加上了命運星盤的猜測。雖是如此,閱讀這本書時,我仍感覺到暮年的西川滿回望會津的深情與惆悵。
2017年,在會津的圖書館裡,我看到了西川滿寄贈的《我的故鄉會津》,這本書的書況如新,顯然不大有人翻閱,西川滿的名字在會津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實在是件可惜的事。直到2018年夏天,幾位朋友告訴我,國立臺灣文學館將與福島縣立博物館、斎藤清美術館等場館一起,在會津展出西川滿的文物,於是我也趕上了這場盛會。
這些展覽文物中,除了西川滿的書之外,還有他精心設計的藏書票,藏書票是一種小型的版畫,擁有者自己設計圖樣,將圖樣刻在木板或銅板上,刷上油墨後印在紙上,然後裁成合適的大小後,貼在書本的扉頁上即可。藏書票顯現了擁有者的個人特色,也是一種收藏的樂趣,執著於製作美書的西川滿對此相當著迷。
福島縣立博物館的位置,就在鶴城後方,清八年少時想必也曾行經此處、仰望著鶴城吧?如今,能夠讓西川滿的藏品回到祖先曾經保衛的鶴城、讓會津的人們可以看見,實在是一樁美事。
會津與臺灣,是西川滿的兩個故鄉,從白雪皚皚的鶴城,到炎熱燦爛的華麗島,西川家的家族史,見證了日本150年來的變化,也串起了另一段跨越國界的歷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1955
潘木枝後代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歷史文盲過多,除了讓前人犧牲性命換來的教訓付諸流水,更直接影響了臺灣未來命運。
臺灣人不是沒有迎接過中國人
就在距離現在不是太久的七十多年前才發生過
為什麼這麼近的歷史教訓無法對現在的民眾產生影響
這個世紀還想再次張開雙手再擁抱一次?
這幾天看到許多人不認識蔣渭水
認為蔣後代說話只是為了蹭柯名氣
然後某市長兼準黨主席可以為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像想到自己在雙城論壇說謊被抓包般委屈哽咽
卻影射正在真實上演下場給臺灣人看的兩百萬香港人是「中國指控CIA出手」
再次見識到愚民洗腦教育之於殖民統治的必要性及顯著效果
當愚民自己憑藉群眾之力成為掌有權勢者
當然也要延續把自己灌輸這樣的黨國政策
嘉義媽祖婆許世賢是著名的臺灣女性參政的代表人物
(但我最近對臺灣人沒信心了應該很多人也不認識)
但看這張「民國卅五年四月三日台湾省嘉義市第一屆参議會成立典禮攝影記念」
這些熱愛關心鄉土試圖在日本人走後參與自治建設家鄉的社會菁英賢達
除了許世賢外後來其他人都去哪裡了呢?
前排右三為許世賢
二排左七為陳澄波
https://www.facebook.com/…/a.648833368493617/959321444111473
三排左五為潘木枝
https://www.facebook.com/…/a.4885984745490…/1628049053937297
三排右四為柯麟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ileefans/posts/940060646065098
關心政治必然涉及資源分配與利益排擠
也就開啟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不對等關係
其中還有人是國民黨員
仍然未能改變受人宰制的命運
臺灣人只有當自己的主人
臺灣只有是臺灣人的臺灣
相同的劇情才不會再次在這座美麗島上演
潘木枝後代 在 魔魔嘎嘎 的推薦與評價
歷史上的今天,1947.03.25,是潘木枝的忌日,我邊看他的資料邊哭到亂七八糟QQ 光潘一個人就讓 ... 被中國政權殺得片甲不留,後代到現在還存在著陰影。 ... <看更多>
潘木枝後代 在 波哥東門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 悼念潘木枝醫師,感謝他曾免費醫治幼時的自己,便寫了一封信給蕭前副總統:「我需要告訴您,我是潘木枝的後代,他的子女沒有一個成為社會的累贅。 ... <看更多>
潘木枝後代 在 [討論] 國民黨為何殺死嘉義仁醫潘木枝? - 看板HatePolitics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