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就是要看片
憤青宅
剛剛看了Spark(1998)
IMDb以外找不到任何影評,評分只有5.6分
結果好看到爛
當然不是普遍上來說的好看
但是我很喜歡導演營造的人與人之間微妙的緊張感
這種細膩是現在大部分電影都缺乏的
前半段修車的過程充滿卡夫卡式的憂鬱
人物處理上則是濃濃瑞蒙卡佛的色調
完全把一步B級電影拍成文藝片了R
雖然後面凶殺案之後劇情處理異常的草率(是不是預算不夠了阿)
不過真的是很有意思的電影
最近看了因為便宜才順手買的<世界十大經典小說>(毛姆)
毛姆對小說有一些見解很有意思
我覺得在某些類型的電影裡也說得通:
小說的對白必須要符合人
人物的行為和言詞應該要符合其個性
現在大部分的電影人物都沒什麼個性
大家也通常把一個人死了爸爸或是殺死哪個親人就當做有深度的同義詞
事實上,就算我們同樣身為小人物
但是由於大部分的人沒有這樣的自覺
反而很難理解真正小人物世界應該有的衝突
卻對類型化,平板單調的"符號"更有感應
我覺得這筆帳也可以算在低能國文教育的頭上
從小到大灌輸洗腦的類型化文章,把人民都變成牆磚了
順便對最近看到的一些觀點發表感言
好的作品是不會被型式和主題給拘束的
不是用平實的字詞就是好
不是坦率精準就是好
也不是論證周密就是好
當然還有大家也知道的,不是詞藻華美感情豐沛就是好
不是寫實就好,也不是想像就好,也不是剛好就好
好與不好的分別在:
好的東西就是好,不好的東西就是不好
任何藝術作品的長處短處不應該分開來看
作品應該是一個整體
畢竟我們沒有辦法把任何的東西處理到完美
一個長處必然包含一個短處
所以要用任何理論去分析為甚麼好為甚麼不好是很愚蠢的
就像人一樣
你可以有成打的爛點.但仍然做為一個好人
或是你是個爛人,卻有成打的優點
但是大部分人卻不能理解
如果Spark這種電影在IMDb上的評價有超過7分的一天
大概也差不多是死刑要廢止的時候了
---
最後再來一點關於十大經典代表作的讀書心得: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更加肯定
之所以有人把簡愛當成經典
應該純粹是搞混艾密莉和夏綠蒂兩姊妹所導致
話說小學老師的閱讀品味應該也算是國安危機的水平了
灌輸同義詞 在 王慕天 WMSK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還記得小時候,看到那鞋子開了窗戶,就是強,帥,威風,貴,棒,的同義詞。
曾幾何時,不管喜歡不喜歡球鞋的人,也都共同被灌輸了一個概念就是:有氣墊的鞋子就是舒服。
這些這些,都是 NIKE 在製作球鞋時,以獨具的創意和實驗的精神,開拓了一條大氣墊之路。
SAM,勘履者網站的站長,一直是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前輩,從一個嶄新的角度,探討這幾十年來,球鞋如何不只是球鞋,如何成為所謂的球鞋文化,而那樣的延伸,可能,就是從那一扇鞋子中底的窗戶開啟的。
灌輸同義詞 在 蕭瑟寡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絕望人生
十九世紀的美國文學家索羅(Henry David Thoreau)說過:「多數人都是在死寂的絕望中度日。」(“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我年紀小時從不認為人類有何令人絕望之處;即便於青少年時期,我對於這句話仍未有多少領悟。
在孩童的眼中,人是充滿熱情的;但隨著歲月增長,熱情逐日冷卻、化作一股對現實的莫名恐懼。這股兇勁逼得厭厭人心投向喪心狂歡,妄想在沙粒抖落的片刻搜掠點精神肥水。縱然如此,每個人依然在不安中瞅著那一天:十八?二十二?那使自己失去青春、那剝奪自己一切自由、那個殘酷現實初始的一天朝自己蹣跚逼近。
工作、婚姻、健保、失業、後悔、中年危機,遊戲結束了。未幾,我們已不再為過往神傷,反而對那些拒絕接受現實審判的「小孩」寄予最刻薄的嘲諷。
何以至此?
小時,咱們對於世界的懵懂是希鬆平常。言論自由教咱們聲張自己的看法,但同時也使人們忘了存疑、提問、發覺、反省的意義。對於世界的懵懂被對於言論自由的懵懂取代,尊重他人看法被譽為美德,而質疑他人的看法卻被妖魔化,成了「不知變通」的同義詞。原本當挑戰既有教條的自由權,卻慢慢被分解為自立門派的溫床。當大家都固執己見,我又未嘗不能?過去的教條一分為多,而三教九流又各自發展出不可動搖的絕對信仰。
咱們對於生命的觀點又未嘗不是如此?
「讀好書、上名校、賺大錢、過好人生。」咱們喜歡用偏執的口吻向世人傳教,彷彿自己所言皆是切身經歷。或許咱們都沒想過:你我經歷莫過數十載,究竟是哪來了的膽讓咱們大言不慚地向大眾推銷「人生的面貌」?
我們確信自己洞悉世間常理、確信自己了解未來,更確信自己做出的抉擇是「對的」、「理智的」。然而我們卻在無意中忽視了自己選擇的機會與權利、拒絕承認自己的徬徨,反願為選擇一條自己從未走過的路的決定做點無力的辯護。可惜我們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我們究竟要如何催眠自己、讓自己相信一個毫無根據的「成功模式」?為了安撫這種不踏實的心理,我們不斷地閱讀勵志書籍,希望讓自己不再懷疑,我們卻沒發覺:勵志書籍寫的都是我們已經知道的、甚至是自己早已深信不疑的觀點;我們閱讀勵志書籍其實真正的目的,只是不斷地朗誦一個神話,以為多念幾遍這天方夜譚就會成真。
當我與小時玩伴重逢時,我發現人人對於生命的寄望已與過去不同。我感覺到週遭的人心中除了對於「一無所有」的恐懼之外只剩下具具行尸走肉;「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對他們來說早已被轉譯成「有錢才有所能」。
我好奇地問道:「那如果你賺夠了錢,你會想幹麼?」
一位剛在電子公司找到工作的友人毫不思索地答道:『我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你喜歡的事情是什麼?這跟工作又什麼不同呢?」
『我喜歡的是室內設計,而工作則不見得是我喜歡做的事情。』
「那你為什麼不去做室內設計?」
『因為設計的起薪較低。』
我不禁狐疑:「你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你放棄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又是因為賺得錢太少;這種說法難道不是自相矛盾嗎?」
他頓時啞口無言。
如果一天上帝給你一千萬,你究竟會怎麼做?許多人的答案都是「我會過我想過的生活」,而這種答案的性質與「我不知道要做什麼」實際上相差不遠。當提問者緊追窮打,這類不知所云便會浮上檯面。
當自己不用工作、不用為生活煩惱,自己究竟要做什麼卻沒有人交代得清楚;不過,倒是有不少人說:「這點兒錢不夠用,買台跑車就沒有了。」
而我問他們:「那怎樣才叫夠用?」
他們回:「夠用,就是花錢不用多想。」
這點兒錢不夠用?參考二零零八年行政院主計處釋出的統計資料,台灣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約五十萬。若假設標準差是五十萬,那台灣一年賺超過一百萬的家庭約百分之十五;而年收入超過兩百萬的家庭僅僅百分之零點一。
根據這粗略估計,這種台灣相當富裕的家庭得不吃不喝存上十年近的的鉅額款項,竟然被人說不夠用?如果台灣每一萬人才有一人可以「花錢不用多想」,那剩下九千九百九十九個人難道這一生都不能為自己的生活思考?這種說法是何等地憤世嫉俗哪!
這之間,最怪誕不經的應該要算是我們認定「物質生活為精神生活之先決條件」的說法。
當有人跟我講賺錢的目的就是要「花錢不需要多想」,我都會問他:「敢問要能負擔得起什麼樣的物質生活才算得是『花錢不用多想』?」而這似乎又能讓人陷入一陣沉思。他們告訴我一千萬太少,那讓我斗膽問問:台灣究竟有多少人買得起跑車?台灣能夠不眨眼就灑錢買跑車的人,恐怕只有數十人。而這個人還未掙得此財富,光想像便已要撐破自己肚皮。
人的貪念,似乎會莫名其妙地膨脹。
時下許多年輕人的做法更令我百思不解:他們可以每個月存幾千塊、幾個月後買一個一萬多塊的精品皮飾,但是卻不願多花幾十塊多買份蔬果補充營養。而當他們發現自己終究存不下什麼錢時,便開始怨天尤人,一方面抱怨工作、抱怨主管、抱怨國稅局;另一方面則忌妒出生於富裕家庭的公子哥、大小姐,並且偏執地認為無法負擔起奢侈的物質生活是自己不快樂的主要原因。於是他們開始編織自己的美夢,幻想著當自己成為富翁富婆時,生活上的一切問題都能夠獲得紓解;而他們卻從未想過:如果自己生活中唯一的快感來自於購買精品皮飾,那當自己可以輕易負擔精品時,心便會歸於空虛;直到自己的貪念被下一個目標燃起,精品服飾、珠寶、跑車、豪宅,完全不自覺已陷入一個與過度開支賽跑的迴圈中。
如果這種物質生活就是快樂,那快樂跟毒品有什麼不同?打了再打,劑量越打越多,若不打,可比剝皮還難受,難怪咱們各個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這世上最富裕的第一世界國家的多數人民都無法在不借助房貸的情況下購屋,噢不!多數人連期頭款都必須存好幾年;而一個一千萬元的假設卻被人說於事無補?那敢問,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有本錢追求快樂?
如果你已衣食無缺卻還感到自己的身心貧瘠,那更充裕的物質生活又如何會讓你快樂?
咱們探究的最低物質標竿,在此看來,似乎不過「虛榮」二字。
現在我們不防回溯原點,問問自己:當初是為何放棄興趣去追求高薪工作?又如何篤信金錢能夠解決問題、奠定精神生活的基礎?
最重要的問題是:這些究竟是誰告訴我們的?他們,一群自己也尚未完善人生的迷途羔羊,又如何能如此肯定地告訴你這才是人生的原貌?
一切,似乎又回歸於虛無;而原本就無根據的說法,又要如何行騙?究竟是誰接受灌輸?又是誰固持己見?而又是誰在社會意識形態的侵襲下放棄了抗拒的本能、難堪地舉雙手投降?
當我們不斷地為自己惱羞成怒地為自己的抉擇辯護時,我們已經忘了抵抗,而接受了絕望。
生命或許因而隨波逐流,無疾而終。
有趣的是,「絕望人生」一說,並不是索羅的發明。
西元前第四世紀,柏拉圖透過「共和」(Republic)一文,以洞穴的陰暗來影射人類的社會:在洞穴中生活的人們,看到的永遠只是營火投射的黑影(看法),而卻看不清事物的原貌(知識),更甭提去推崇照亮萬物的光芒(真理)了;當一人終於步出山洞,卻被陽光刺得睜不開眼。同一時期華夏文明的老子亦以「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描述社會價值氾濫後人類漸失判斷能力的情形。
這個人類社會遺留兩千三百餘年的意識形態餘毒,還待我們去洗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