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沒有載明精細的脈相,單純症狀與舌相僅可知濕痰阻內(主要在脾胃)與熱邪夾襲。
如果有脈相更可證是否存在裡濕內熱化火毒襲肺與陽明經。
不過廣州這個團隊的用藥方向明顯著重內裡濕熱清理—
麻杏薏甘湯:「麻黃去節,湯泡7克(半兩) 甘草炙14克(1兩) 薏苡仁7克(半兩) 杏仁去皮、尖,炒3克」
藿朴夏苓湯:「藿香(6g) 厚朴(3g) 姜半夏(4.5g) 赤茯苓(9g) 薏苡仁(12g) 杏仁(9g) 白荳蔻(3g) 豬苓(9g) 淡豆豉(9g) 澤瀉(4.5g) 通草(3g)」
三消飲:「檳榔(10g) 草果(10g) 厚朴(10g) 白芍(10g) 甘草(10g) 知母(10g) 黃芩(10g) 大黃(10g) 葛根(10g) 羌活(10g) 柴胡(10g)」
老話一句,中醫認為同樣的病原在不同人身上證型不見得會一樣,都應該實際診斷後再用藥為佳。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1PAPER/photos/a.105265720971298/424799529017914/?type=3
炙甘草湯脾胃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轉自網友
清肺排毒湯:
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1、服用方法:
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2、适用范围:
结合多地医生临床观察,此方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
我的意見:
1. 這個方算是經方思維的方劑,如果病人發熱嚴重或肺部發炎嚴重,不只是石膏要加到一兩以上,黃芩也要大大加重。
最好再隨實熱發生的臟腑部位加減藥物。
2. 此方發散肺氣,沒病的人不要吃,吃多了反而會因為耗散肺氣、寒入脾胃而整體免疫力降低。
3. 中醫應該因病人本身的寒熱陰陽開方,一帖藥適用所有人的機率很低。同樣的病毒在不同人身上發作,對中醫而言是可能開出完全相反方向的藥方。隨證治之才是中醫根本王道。
這就是為什麼中醫成藥的命中率往往只有兩三成。
炙甘草湯脾胃 在 每天讀一段中醫典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飲食勞倦論。
古之至人,竅於陰陽之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榮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稱也,夫胃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苟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恐勞役過度而損耗元氣,既脾胃虛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系繫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能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肝,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胃之證,始符之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陰火上衝,則氣高而喘,身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大,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生長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不任風寒乃生寒熱,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然而與外感風寒所得之證頗同而理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皆補也,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難經云: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然則奈何?曰: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內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令立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
黃耆(勞役病熱甚者一錢),甘草(炙各五分),人參(去蘆),升麻,柴胡,橘皮,當歸身(酒洗),白朮(各三分)。
右件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柤,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內外傷辨惑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