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的隱藏遊樂園
我經常帶香火去戶外,爬山、兒童遊樂場或特色公園,卻很少去森林公園,除了沒特別研究動植物,不知如何介紹,也怕小孩覺得無趣。
但自從認識黃一峯老師後,我才發現被自己設下的圈圈框住,其實對孩子而言,他們喜歡的東西很簡單,就是靜靜的觀察動物一舉一動,有時會模仿,甚至對話,森林公園彷彿是一座隱藏遊樂園。
黃老師教香火如何當一位稱職的觀察家,別大聲或大動作嚇走動物,以及別餵食野生動物,會影響牠們的獵食能力,壓縮生存空間,大家是否記得前陣子奈良鹿集體「仙貝依存症」
然而,我在黃老師身上收獲最大的就是「說故事」,他介紹動物時,不是冰冷知識,而是充滿豐富想像力的故事,當時好奇問他做過最怪咖的行為?
「小時候我會觀察蚊子,在床舖上學蚊子吸在天花板,四隻腳一直往上伸,媽媽突然打開房間門問我在幹嘛?媽媽沒罵我,反而叫我觀察看看牠們為什麼可以吸在天花板,她當時沒告訴我答案,叫我觀察看看。
這像一個開關把我打開,之後我開始觀察蜜蜂、蒼蠅、壁虎、蜘蛛。」
黃一峯老師作品《怪咖動物偵探:城市野住客事件簿》是一本很棒的書,介紹住在城市裡的野生動物,說出每個動物的故事,原來不是有翅膀都叫鳥,有殼的都叫烏龜,牠們都有自己的名字。
至於花時間認識動物有何用處?
我覺得最大的益助是和小孩互動時,他會用敬佩的眼神望著你,把你視為神,擁有無所不知的能力。
想當孩子眼中的神,要懂得把握機會,不然等孩子長大就沒機會了。
《怪咖動物偵探:城市野住客事件簿》榮獲第44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真心推薦給凡間父母們。
📚 影片中書籍圖片、素材提供
黃一峯《怪咖動物偵探:城市野住客事件簿》,2019,三采文化
文化部 X 金鼎獎 X @黃一峯 Huang Yi-Feng
一起觀察感受,進到自然裡面吧!
「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的推薦目錄:
- 關於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藍白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請問] 蒼蠅跑進房間怎麼辦- 看板as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房間出現蒼蠅求救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家裡突然出現很多超大蒼蠅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房間有蒼蠅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房間有蒼蠅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房間有蒼蠅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抓蒼蠅好簡單一台吹風機全搞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心情] 我的租屋處從天而降近百隻蛆(補圖) - 看板BigBanciao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閒聊] 家裡突然出現很多蒼蠅@台中市 - PTT台灣在地生活 的評價
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個世界上的許多憤怒或攻擊行為,尤其是親密關係中的憤怒或攻擊行為,是一種假象,是用來防禦恐懼得不到愛而製造出來的。
本來真相是渴求愛而又擔心得不到的虛弱感。也就是說,我擔心不配愛,卻立即轉化成了「你……」句型中的憤怒,表面意思是我才不在乎你,並向對方傳遞一個訊號你不配得到愛。
透過自我理解和理解對方,我們的心就會變得寧靜下來,就不會盲目地去攀緣或被攀緣,而且心中還會產生慈悲與寬容。這時,對方不僅無法投射憤怒,還可能會被感化。
取自《身體知道答案》
************************************
各位朋友,晚安: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你首先要保持和自己內在的連結。具體而言就是,你首先要把注意力抽回一部分放到你自己身上,去感受自己的身體,並保持一種身體和內在的平衡。」
剛好我今天就這個概念,跟一些朋友討論自我理解與理解對方的動作。有些朋友聽得模模糊糊,但有些朋友似乎感覺受用。
時時回到高我,那是一種對自己的關懷。關懷日深,內在的動盪就能趨緩,那會感覺充滿著愛。
身心的需要被看見,即便需要沒有被全然填滿,問題依然無解,但我們的躁動能稍稍平息。
祝願您,能好好覺知自己的身心狀態,那是內在平衡安穩的開始!
************************************
撫平你內心的鉤子
【文/ 武志紅】
一個朋友總是和她先生吵架,稍微瞭解一下他們吵架的細節就會發現,他們總是以「你……」的句型講話,這樣說不了幾句,吵架就開始了。
所以,我勸她,以後多用「我……」的句型講話。並且,我請她當場就她談到的一起事件做練習,試著用「我……」的句型,對想像中的丈夫講話。
她嘗試了一下說,做不到,她沒有辦法用這個句型講話。
「為什麼呢?」我說:「試著去覺察一下,看看有什麼東西阻礙著自己,讓自己無法用這個句型講話。或者說,如果用這個句型講話,自己會有什麼感受。」
過了一下後,她說:「每當用『我……』的句型講話時,就會感覺到很虛弱,相反,如果用『你……』的句型講話,會覺得自己力量強了很多。」
這種強,顯然是一種假象,是為了掩飾真實的虛弱感而製造出來的假象。
這個小故事,反映了我們為什麼愛用「你……」的句型。因為,當用這個句型時,就意味著,不是我,而是你,要為發生的一切負責。
***
多數憤怒的真相是恐懼
佛學稱,心的本質是攀緣。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的內心無時無刻不在忙著與其他事物建立關係。說這句話的哲人的本意是,因為心是如此繁忙,所以很難有純淨的時候。
在我看來,攀緣沒有什麼,關鍵問題是,我們會按照固有邏輯去攀緣,結果就陷入了心早就有的幻象,而不能如實地看待事物。攀緣的方式,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講,就是投射與認同。我和你攀緣時,會將我心中的某些事物投射出去,如果你認同了,這個攀緣就成功了,我就和你建立了一個我的心所習慣的關係。
例如我這個朋友,她的真相是,她覺得自己虛弱,當面對她的家庭時,她會覺得沒有把握、沒有力量,而她不喜歡這種虛弱,於是使用「你……」的句型,理直氣壯地指責先生,假若她的先生中招了,便會產生一種虛弱感,覺得自己好像真的不行。
看起來,她的先生似乎沒有中招,相反也會用「你……」的句型說她,和她講道理,希望說服她聽自己的,或會找其他親人或朋友,向他們訴苦,你們看,這個女人多麼不講道理,希望你們能看在孩子的分上勸勸她。
使用「你……」的句型時,她會很憤怒,很喜歡指責他,而他則貌似非常堅定、非常講禮貌,總是在講道理,只是,他一樣使用的是「你……」的句型。這樣一來,他講得越漂亮、越像回事,她就越憤怒,因為他這樣講的意思無非你怎麼就這麼不通人性,不講道理,不考慮別人……聽上去,他講的似乎是有道理的,但他一樣絲毫不談自己,這也是將事情的全部責任推到了她身上,而她自然不能接受,於是會爆發出更大的脾氣。
如此一來,他和她的互動方式就是一個惡性循環,他們對彼此的火氣會越來越大,說的話也越來越難聽。
從火氣越來越大這一點來看,他們的投射都成功了。她試圖用「你……」的句型將自己的虛弱感投射出去,她成功了,他會產生這種虛弱感。但他和她一樣不喜歡這種感覺,於是也用「你……」的方式將這種虛弱感反投回去。他也成功了,她也會產生新的虛弱感,嚴重的時候,會覺得活著真沒意思,會想死,於是轉而用更劇烈的「你……」的句型攻擊他。
這個故事中的道理,其實也是大多數憤怒之所以會產生的道理。太多太多時候,我們的憤怒是一個假象,是為了防禦真相而製造出來的假象。
朋友惠是很容易憤怒的人。一天,在吃午飯的時候,她突然對婆婆產生了很大的憤怒,強忍著才沒發洩出來。她和我談到這一事件時,我問她:「這種憤怒產生之前,還有別的感受或情緒產生嗎?」
這是我在談話中常用到的技巧,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產生了某種情緒、感受或看法,認為事情就是這麼一回事,但假若試著去覺察的話,便會發現在這一情緒、感受或看法產生前,還有其他的感受產生。那個在第一時間產生的感受可以稱為原初感受,找到它,就可以發現問題的根本所在,而其他的感受、情緒或想法,多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防禦這個原初感受的。
聽我這麼問,朋友惠靜了下來,細細體會自己的感受,並發現,在對婆婆產生憤怒前,她有一種恐懼產生——她擔心婆婆不愛自己。
這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本來是擔心婆婆不愛自己,卻迅速將這種擔心轉化成了憤怒,本來是渴望關係的親近,卻立即轉化成了疏遠。以問問你自己,當你過去產生某些憤怒的時候,是不是有同樣的心理轉變過程?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的許多憤怒或攻擊行為,尤其是親密關係中的憤怒或攻擊行為,是一種假象,是用來防禦恐懼得不到愛而製造出來的。可以說,本來真相是渴求愛而又擔心得不到的虛弱感。也就是說,我擔心不配愛,卻立即轉化成了「你……」句型中的憤怒,表面意思是我才不在乎你,並向對方傳遞一個訊號你不配得到愛。
這樣一來,我們就將自己的虛弱感投射了出去,令對方產生了虛弱感。
***
他們這樣對你,是因為可以這樣對你
朋友嚴經常會因為所在的外商公司複雜的人際關係而焦頭爛額。
很有意思的是,他的人際衝突都源自和下屬的關係。並且,這些故事無一例外都有類似的邏輯:他很有耐心,沒有主管架子,充分考慮對方的需要,很講禮貌,但下屬對他越來越不尊重。
他幾次找我訴苦,聽多了,我也有些不耐煩,忍不住點了他一次:「他們之所以這樣對你,是因為可以這樣對你。」
「你這樣說是什麼意思?」他不解。
「我解釋說,每個人都喜歡做有用的事,而不喜歡做無效的事,如果你的屬下發現,他們可以不尊重你,那他們就會越來越不尊重你。也就是說,假若你只會使用耐心、沒架子、充分考慮對方的需要等方式對待屬下,而沒有一點厲害手段,那麼就是在教你的屬下對你不尊重。」
聽到這裡,他說明白了,但他覺得自己就是無法用厲害手段對待任何一個人,而他也認為,他正是因為一直使用這些讓別人感覺很好的方式才贏得了現在的職位,所以如果讓他放棄以前的做法,他會覺得很難。
「哦」,我趕緊說:「我沒有說要你放棄以前的做法,你的『讓別人感覺很好的方式』會在很多地方、很多時候很有效果,只是你只會使用這一種策略,未免太單調了一些,所以你可以在繼續使用這一方式的同時,再增加一種新的方式而已。如此一來,你就會靈活很多,而不是非要在同一棵樹上吊死。」
我這個朋友認識我很久了,但他不喜歡心理學,不喜歡聽很細緻的分析與解釋,所以我使用了以上語言。假若做更精細的分析,可以說,他心中先是有一個內在的、固定的對話模式:「我為你們考慮很多,你們能不能為我多考慮一點,你們這些自私的壞蛋,你們肯定不會考慮我的需要的。」
這個對話模式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即投射性認同的ABC:
A 即我為你們考慮很多。
B 即你們能不能為我多考慮一點。
C即你們這些自私的壞蛋,你們肯定不會考慮我的需要的。
可以說,嚴的好人形象是一個生存策略,是他希望透過這樣做而獲得更多的愛與認可,但是,他沒有信心,而且還有怨氣,就好像他早就知道,無論他怎麼付出、怎麼善良,都註定得不到更多的愛與認可。
當他的心攀緣時,就會將這個內在的對話投射到一種關係中,而對方也會不自覺地認同他的投射。
這就是說,他的屬下之所以不考慮他的需要,對他不尊重,其根本原因是他在教他們這樣做,而他隨之產生的怨氣,也是早就準備好了的。
和我們絕大多數人一樣,嚴的這種內在對話模式,首先是在他自己家中形成的,他在家中是老大,下面有弟弟和妹妹,父母一直疼愛弟弟和妹妹,並要求做一個盡責的大哥,但無論他做得多麼好,父母仍然是疼愛弟弟和妹妹遠勝於他,而且弟弟和妹妹好像也總是不領他的情,這讓他心中總是憋著一肚子怨氣。
每個成年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營造的,嚴的故事也不例外。假若我們懂得這一點,我們自然會更用心地去覺察,而覺察的句型自然會是「我……」,這個句式的意思就是我要為我的一切負責或我要發現我內心的祕密等。
***
如果沒有認同的鉤子
我們不僅要明白自己在玩投射的遊戲,而且要明白,別人也在玩這樣的遊戲,明白這一點,會幫助我們脫離一些可怕的攀緣。
用形象的說法來說,投射就好比一個人要去你家裡掛衣服,但你家裡必須有鉤子才能掛得上,而假若你根本沒有鉤子,他發現沒地方掛衣服,那他就會放棄。
山岡莊八的歷史小說《德川家康》中有一個傳奇的和尚,他年輕的時候自稱隨風,遊遍全日本,拜見了諸多大名,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引起紛爭。四十來歲的時候,他明白這些紛爭是自己的心勾起的,深以為恥,決心改變這一點,並起了新名字叫天海。從那以後,無論他走到哪裡,用什麼語言說話,都不會再引起紛爭。
最危險的一次是他去勸說一方諸侯北條家。當時,北條家想對抗已基本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天海想勸說北條家順應天下大勢,不要發起無謂的戰爭。他說的話很直接,幾次令北條家領主北條氏政不爽。如果換作別人,北條氏政早就喝令屬下殺死對方,但北條氏政發現,他就是對天海起不了殺心。
在我看來,這是因為天海既不投射憤怒,也不認同憤怒,所以他不會在北條氏政心中掛憤怒的衣服,北條氏政也無法在天海心中掛憤怒的衣服,憤怒也就無從生起了。
這是小說中的情節,似乎聽起來不可靠,但這種故事在生活中也是屢見不鮮的。
我的一個來訪者小蘇遇到一個瘋狂的追求者,他先是迷戀她,等發現怎麼做都無法得到她的垂青時,他向她發出了暴力威脅甚至死亡威脅,這令小蘇陷入了嚴重的恐慌中。這樣的威脅是很實在的,所以假若有人遇到類似的威脅,我總是建議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但同時,我也會講前面給嚴講過的那個道理——他們之所以這樣對你,是因為可以這樣對你。
首先,小蘇應當明白這個瘋狂追求者的內在邏輯,他表現得很憤怒很強大,但這其實是一種假象,他的這種憤怒,是為了防禦他得不到所愛的虛弱感才製造出來的。本來,他自己產生了虛弱感,他不想要這種感覺,所以潛意識中想把這種感覺投射到小蘇身上。
假若小蘇產生恐懼,那就意味著他的這個投射成功了。因為每個人都想做有用的事情,所以這會促使他繼續進行投射。相反,假若她不認同這種投射,那麼他的投射也會自然停下來。
需要強調的是,不認同投射,絕不意味著還擊。通常,我們會認為,對付別人的憤怒與攻擊的方式,是給予更有力的還擊。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還擊其實是意味著,他的投射還是發揮了作用,畢竟,我們通常是有了憤怒才會還擊,而憤怒之所以會產生,也經常是有恐懼感在先。
那麼該怎樣做呢?首先,小蘇可以去感受那種恐懼,既不要因為恐懼產生了而去還擊,也不必逃避這種恐懼,她可以很純粹地去體會這種恐懼。透過這個辦法,我們會發現,假若你只是很純粹地去體會某種感受時,這種感受最後會被化解掉,而這種感受背後所藏著的種種情結,一旦被發現也會消失。
其次,小蘇可以想像自己就是他,去體會他的心境。我深信,我們每個人的靈性都是相通的,當我們很投入地去想像自己是某個人時,我們真的會體會到這個人的感受。
譬如,我的另一個來訪者,她的父親非常暴躁,這經常給她造成很大的困擾。
一次,父親再次對家人發脾氣時,她放鬆自己的身體,並在放鬆狀態中去感受父親的感受,結果進入了自我催眠狀態,並發現本來很高大也似乎很強大的父親,在她面前變得越來越小,最後只有一滴淚水那麼大。
這次經歷讓她深深地明白,父親之所以透過暴躁的方式顯得那麼高大,是因為他那時感到非常無助、非常弱小。
透過自我理解和理解對方,我們的心就會變得寧靜下來,就不會盲目地去攀緣或被攀緣,而且心中還會產生慈悲與寬容。這時,對方不僅無法投射憤怒,還可能會被感化。
譬如,小蘇發現,當他再次對她發出暴力威脅或死亡威脅時,她基本上不再有恐懼產生了。結果,他的威脅越來越少,最後不再發出了。
***
隨時保持與身體的連結
史蒂芬.吉利根曾在他的課堂上講了一個可以應急的辦法。這個辦法是,無論身處何種情景,你首先要找到自己的中正點。
他的意思是,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你首先要保持和自己內在的連結。具體而言就是,你首先要把注意力抽回一部分放到你自己身上,去感受自己的身體,並保持一種身體和內在的平衡。
吉利根一直在修習日本的合氣道,而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自己的中正是合氣道練習中的一個基本原則。
譬如,合氣道的黑帶級別中會有這樣的練習:你進入一個房間,房間內同時有幾個人襲擊你,而且房間內還有一些紙貼在牆上,紙上有字,你不僅要成功應對幾個人的襲擊,同時還要把這些字記住。
要做到這一點,你就必須保持自己的中正,無論處於什麼狀態,你都對自己的身體和內在有很好的覺知。
通常,我們一遇到襲擊這種劇烈的投射,心會一下子縮緊,而我們的注意力很容易會被對方投射過來的巨大情緒力量所吸走,於是就成了一個自動反應機器,被對方的強烈投射所控制了。
要避免這種情況,極為重要的一點是,你不是去更努力地注意對方,而是先把相當一部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感受你的身體和內在的感受,和你的身體與內在保持一種連結。這時,你就像太極拳高手一樣,對方怎麼用力你都不會失去平衡。
據我所知,頂級太極拳高手對自己的身體有可怕的覺察力,哪怕僅僅是蒼蠅落在身上這麼大的力道,他們也會對其性質、方向等種種力的特性在第一時間有很準確的感受,而這種感受是透過他們自己的身體實現的。這意味著,他們比對方還清楚其力道,於是就可以很好地將其化解掉。
這種境界也許太高了,但你真的可以把這個當作原則去試試,無論遇到什麼情形,首先將注意力抽回到自己身上。
.
以上文字取自
身體知道答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295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跟她說:妳是有能力可以從自己的心靈框架掙脫出來,去創造一個全新的自我,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賦予不同的意義,有三句話妳現在就可以抄在筆記本裡。
銀色快手的人生借問站
<給未來藝術家的三句忠告>
我們是怎麼認識的呢?應該是透過社群網站吧,記得第一次她傳訊息給我的時候,我剛好在辦一個寫明信片給陌生人的活動,她問我可以參加這個活動嗎?我說當然可以,就把填寫基本資料的表格網址傳給了她。
她說每天看我寫的文章,感覺就像不見面的朋友,分享著生活點點滴滴,讓她看見生命的各種姿態;有時當她迷路進入憂鬱的隧道時,看著我的文字,彷彿知道也有人在彼處努力探尋著光,似乎就不那麼孤單寂寞,從能湧現力量握住生命的懸絲。
後來收到她手寫的明信片,字跡工整娟秀,輕描淡寫的生活,讀起來像散文,不自覺地會去想像她的遠方和旅行的足跡,她寫到夜晚「當事物消融在暗裡,意識就明晰起來。埋首之餘可以看看窗外的流星雨喔。」
我們曾經在半夜傳訊聊到傷心的事,那時她的好友自殺,而我認識的一位年輕女孩也跳樓輕生並且登上水果日報的頭條,好像彼此都被某種陰影籠罩住,難過和憂鬱尾隨而至,那個奇異的夜晚,開啟我們的對話,生命是如此無常的消逝,也來不及見最後一面,遺憾和不捨在我們心中各自長出了不知名的花草,好像心裡有傷的人才能共享某種難以言喻的感受,我們就這樣聊到了清晨才互道早安離線。
那天夜晚我分享一首曲子 Glen hansard and marketa irglova的 The moon 她回覆了我這段文字 。
「當一切虛妄脆弱的時侯,我總懷疑文字能否傳達生命的真實,所幸還有音樂的陪伴。」
我們總是久久才會通訊一次,維持這樣的默契也有七年了,去年我收到她傳來的訊息「一直好想說謝謝你,數年前很沮喪的那個夜晚,是你徹夜線上的陪伴和開導,才成為拉住我的那條線。」其實那時她很想自殺,想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因為我說的一句話「即使帶著傷痕活著走下去,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句話鼓舞了她。
純粹因為工作上的小事不順,又無法忘懷逝去的友人,而我在那個時間點,也開始懷疑人活著的意義,完全找不到出口,也同樣為著自殺的女孩,心中滿是不捨和惋惜,她才十九歲,正是青春芳華的年紀,糾纏著她的人生,已是生命無法承受的重負,於是她選擇走上一條決絕的路。
現在我們終於明白了,有些生命是註定來世間受苦,並提早成為天使,去看顧更多需要被救助的靈魂,我想起溫德斯的電影《慾望之翼》的畫面,有些無法避免的傷害或許對其他人來說是種禮物,讓人去意識到活著可以做更多的事,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遺憾。
後來,我們聊到寫作和藝術創作,她想跟我學習,於是決定付費報名我的線上寫作課,與其說是寫作課,不如說是藉由書寫這個工具,來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和他人之間的關係以及與世間事物的尺度。
是創作這件事讓她持續和其他人產生連結,那時她在上金工課,有時會把自己的作品帶去市集擺攤販售,她希望能有自己的手作品牌,她總是關注那些細微的,旁人未曾察覺到的事物,想要賦予它們意義,我說那就是創造啊,創造是件讓人愉悅,感到開心而有活力的事。
以我的觀察得到的初步想法,她一直無法去表述自己的創作核心是什麼?我跟她說,妳可以從那些會強烈吸引妳的藝術家,或是妳渴望達到的工藝成品,獲取更多關於自我的訊息,多吸收藝術創作者的思維對創作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去找一些藝術家訪談,紀錄片,從他們的談話中來認識為什麼要創作,創作的契機和靈感素材的蒐集,到如何執行完成一件作品,妳就會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喜歡手作這件事,因為妳和他們的心靈是相似的,害怕孤獨而想要去做點什麼,卻時常會陷入自我懷疑。會覺得自己真的有能力創作嗎?
只是妳一直不敢去展現自己,妳害怕被否定的恐懼遠比妳渴望被肯定的熱情更強大,妳以為只要低調,別人就不會盯著妳的一舉一動,這是源於安全感的需求,因為妳會下意識想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但沒人告訴妳,成功的人往往比失敗的人失敗的次數更多,如果把失敗當作是進步的踏板,或許就不容易害怕失敗,會有更多勇氣專注上自己真正想達成的目標上。
她感到疑惑,即使明白了自己處於什麼樣的困境,還是找不到方法,可以讓自己不那麼害怕,不那麼在意別人的想法,不那麼擔心,被可能會失敗的負面想法影響,她問我有沒有具體的做法。
我跟她說:妳是有能力可以從自己的心靈框架掙脫出來,去創造一個全新的自我,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賦予不同的意義。妳所要做的事很簡單,但是要拿出筆記本抄下來。
有三個前提,妳要當作咒語時常想起,或儲存在手機裡,像是古代的錦囊,有急需要的時候,就打開來默念這三段句子,以後妳就會知道它非常實用。
一、世間萬物彼此之間皆有關連。
二、你要和所有想接觸的人產生深度的連結。
三、學習去相信他人的善意,並放手一些事讓別人來幫助你。
她說會記得這三個句子,然後會開始嘗試書寫一些不同的文字,製作金工的時候,常感覺到療癒和舒心,能夠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對她來說,是一種無可取代的幸福。
我們的寫作課,在彼此的忙碌下,暫停了約莫半年多,到了今年夏天,她問我有沒有空,想要申請一次線上的大叔出租,因為妳不習慣面對面說話,不知為何總有莫名的壓力,怕到時候見面,沒有辦法好好說話,因此試著提出申請,希望我能協助解決她的困擾。
收到她的訊息,我和她約在接近午夜的時間在線上進行對話,透過 Messager 打字交談,而不是以視訊的方式,這對彼此來說相對比較輕鬆自在,她說一直以來的人際障礙就是和別人見面交談的時候會特別焦慮,有時很想與人溝通,但又本能逃避真實的會面,打字好像比較有安全感。
像之前和一個未曾謀面的學長約會面,我還找了人陪,因為無法自己去,其實學長只想要聊聊,給我們的品牌建議等等,因為九月要去參加日本的一個展售會,於是先參加了行前說明會,學長是負責招募的團隊成員之一,明明大家人都很好,我卻在說明會的前一天,焦慮到完全睡不著。
等到說明會結束後,我又整個焦躁到爆炸,因為展售會就代表了恐怖的社交人際面對面,想到就覺得頭皮發麻!然後就開始焦慮自己外文很爛,日文一竅不通,能力是否不足,自己的作品不夠好,又焦慮宣傳品的設計,很多事情要提前準備,然後展售會要跟許多工作人員溝通,現場也會有無法掌握的臨時狀況,各種焦慮襲來。所以這幾天我都睡不好,整個人好恍惚,又不知道該怎麼辦,簡直就像無頭蒼蠅一樣瞎忙。
我還會擔心他們會不會後悔邀請我呢?這樣會不會讓學長失望或是對不起他呢?簡直像連鎖炸彈一樣,會不會我去參完展,大家都發現我其實是個冒牌貨呢?或是在展售會上驚慌失措呢?然後我就徹底的完蛋了,從此再也無法在業界立足(好像說得太誇張了)反而就是一大堆莫名其妙的焦慮好像吸血蛭一樣黏上我。
我以平靜的口吻,當她每說到一種狀況,我就會問她然後呢?她就繼續講下一個,一直講到她想不出來還有什麼糟糕的情況為止,她忽然發現,如果追問自己然後呢,講到最後似乎也沒有什麼恐怖的情況發生,覺得好奇妙,好像是自己在嚇自己,怎麼會這樣?每當我焦慮時怎麼覺得世界要毀滅了,我就會原地爆炸。
我對她說:事實上,妳已經把焦慮怪獸的長相很仔細的描繪出來,其實世界不會發生什麼事,地球依然在運轉,沒有人因此而喪失生命,頂多現場有某個參展單位因故缺席而已,並沒有妳想像那麼嚴重,那麼誇張,所以妳有沒有發現焦慮的怪獸好像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妳為何如此恐懼害怕呢?
我不知道耶,如果知道的話,就不會來找你求助了,你剛才打的那串話,害我一直笑,如果事情沒有我想像的那麼慘,那我應該做些什麼呢?
妳應該坦誠面對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並且把妳的憂慮告訴這位學長,他才能掌握狀況,協助妳排除籌備過程中的所有阻礙,通常承認自己脆弱無助,就會有人願意幫忙,如果想要自己一肩扛起所有的事,當然壓力會很大,尤其是當妳還沒有足夠的經驗去預想可能發生的情況,不如把心中的疑問和卡住的地方條列清楚,再去詢問這方面有經驗的前輩,相信他們都不會吝於給予幫助,妳也能比較從容的去準備展售會需要的物品、流程和細節,這樣才不會陷入獨自焦慮的無限循環。
找出壓力源,就會輕鬆很多,妳的壓力源就是什麼都要自己來,以為靠著意志力撐著就能解決所有事,什麼都要自己懂自己會,但人並不是萬能的啊,如果能懂得借助外部力量,透過詢問和討論,找有經驗的人協助,妳不會的部分,只要有人會就好,妳不懂的部分,只要找有經驗的人,補足那些知識和技能,妳就不會因為害怕自己搞不定而備感壓力,這才是解決之道。
再來就是妳很容易自我質疑,幻想自己有可能失敗的場景,因為每次都不小心把目標定得太高,有過度理想化的傾向,一旦意識到自己必須面對真實,幻想的城堡就會開始崩塌,這時候妳就會忍不住想要逃跑,然後就覺得我完蛋啦,如果無論如何還是要面對,焦慮和壓力就會連袂而來,壓得妳喘不過氣,甚至無法呼吸,妳會因此失眠,不停地滑手機追逐各種動態,好讓自己分心不要再繼續可怕的幻想,覺得自己好失敗好沒用,卻什麼也沒做,一直拖延著,然後等待自我預言實現,最後妳會對自己說,我果然不是這塊料,我能力不足,我不應該答應太快,我做人好失敗,别人發現我是冒牌貨了。
你怎麼知道,完全是我的內心話,而且根本就是我的極端恐懼啊。
因為我先同理妳的狀況,剛才試著扮演妳的角色啊,既然我知道妳面對這些事情的反應,就可以依此推出妳可能會有的想法和行為,而且我知道妳現在會有的這些焦慮已經不是第一次,它是一種週期性的循環,在妳的成長過程裡,一定曾經有發生過類似的狀況好多次對吧。
「會不會上次辭去咖啡店的工作也是這樣?」她情緒激動了起來。
那是因為妳硬逼自己去做,妳想要獲得機會,妳希望自己能有好的表現,妳相信自己能勝任那樣的工作,妳想要證明妳可以,結果事與願違,覺得自己搞砸了所有事。
對啊,就是這樣感覺,我最近一直想到當時被老闆炒魷魚的畫面,然後就愈想愈恐怖,負面的情緒不斷湧上來,讓我好想崩潰大哭。
其實這一切都跟腦科學有關,用藥物的話是冶不好的,妳可以去看身心科,醫師會開給妳一些抗焦慮的藥物和鎮定劑,但醫師無法代替妳做任何決定,藥物只能安定情緒,降低焦慮的程度,但本能還是想逃避吧?
妳的才華都用在大腦的檢查和防禦機制,很容易感到興奮,幻想,緊張,不安,大腦真正該派上用場時,就會因為壓力太大直接當機,於是在關鍵時刻自己該上場表現的時候,反而臨陣退縮,找個藉口遁逃,事後又無比懊悔,覺得自己真是太沒有用了,明明那是自己拿手的事,為什麼無法在正確的時候發揮實力,白白把機會拱手讓給別人,實在心有不甘。
天哪,你幾乎把我內心的感受完全說出來了,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這些糾結在我心中已久的複雜情緒,我真的時常扮演自己的豬隊友,每次扯後腿的都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我好討厭這樣的自己,卻有無能為力,感到無比的挫折和沮喪,甚至懷疑是不是所有人都很正常,只有我是這麼糟糕的人。
我安慰她說,其實很多人都和妳一樣有相同的苦惱,在我們住的這座島嶼上,搞不好有一百萬人都有相同的煩惱,只是他們沒有在公開的場合和社群媒體表露出來,如果把妳的故事寫出來,說不定有很多人會默默點頭按讚呢。
跟妳情況相似的人,他們多半無法長期在同一個地方工作,因為大腦內部的雜音太多,思緒很容易糾結成一團,像是胡亂纏繞的毛線球,最後的結果就是任由那些雜音和紊亂的思緒把自己繞暈,莫名的焦慮把自己壓垮為止,然後一切都重新來過,像神話裡的薛弗西斯每天都要把巨石推上山頂,再任由它從山頂上滾下來砸傷自己,妳的故事其實具有力量喔,因為每個人都有恐懼的部分,也會自我質疑,如果我們正視自己的恐懼,願意去面對並且克服跨越不了的障礙,自己不但能夠成長進步,還會挖掘出自己意想不到的生命禮物呢。
我忽然覺得銀快當時給我的那三句忠告,好像是預言耶,當時雖然看不太懂,現在才發現,如果我再不改變想法,會因此遇到相同的困境,我不想要這樣啊,別人都可以輕鬆克服的事,感覺都滿鎮定的,我卻卡在這裡,慌慌張張無所適從,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我知道妳一天之中要耗很多力氣,跟大腦的聲音相處對吧?其實妳的突破點在於時間如何運用,把目光放在想去的地方,而不是擔心的地方,這點非常重要。想去的地方,就是妳的夢想或目標。我跟妳不同的地方是,一想到要去海外參展,我會想像當地的美食,想到展售會結束後要跟同伴們去什麼地方大塊朵頤,想想其他擺攤的人都在做些什麼,或是活動結束後,要不要順便去哪兒玩,聽説有間店不錯,到時候想去逛。哪兒的風景很美,要記得拍照打卡,說不定會買到很棒的紀念品,還要帶點伴手禮送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光想到這些我就會好期待展售會的到來。
你怎麼跟我好友說的一模一樣,她也是先想到可以順便去玩,還查了很多資料傳給我看,說我都沒有認真去想展售會的事,以及日本小旅行的規劃。覺得你們都好樂觀,但好像確實是如此沒錯,其實除了我焦慮的事以外,還是有很多好事可以期待它發生,為什麼我總是往負面的方向想?
換作是銀快,我每次都先想到玩樂的事,把愉快的心情連結到我現在要做的事情,可是妳不是這樣,妳是把恐懼,害怕失敗連結到想做的事,才會不斷引發各種焦慮啊,妳會認真到一定程度,會暴躁易怒,無法溝逼,使性子亂發脾氣,或是.躲起來大哭,累積到自己無法承受的極限,就會在關鍵時侯暴走,然後偏偏這時又是最該做事的時侯,妳的大腦總是把悲觀情緒連結到任何事,因為妳大腦內部的情緒操控室,當壓力滿點就大當機,情緒也因此失控,妳沒有察覺到它已經是固定會出現的劇本,我甚至都可以想像到那些畫面。
固定的劇本,我從沒有想過這些事,不過好像都被你料中,我最近一直回想到過去各種的壓力事件,好像一直拿負面的記憶來折磨自己,直到動彈不得,我就會回到房間的床上,什麼都不想做,大腦完全放空,任性耍廢,該做的事完全沒有任何進度,好討厭這樣的自己。
太過於認真,容易發脾氣,其實是因為無法放鬆,不只是負面情緒而已,自律神經也會失調,接著荷爾蒙分泌會出問題,然後進入負向循環,身心都會受到影響,失眠是常態,更嚴重的是白天處理事情的時候無法專心投入,一直會分心想別的事情,妳應該去醫院掛門診,按照醫師開的處方菚,吃些抗焦慮的藥,讓心情處於平穩的狀態,適時的運動,讓身體的代謝循環正常,晚上會比較容易入睡,心煩意亂的時候,要學著在筆記上,把憂慮的事煩惱的事寫下來,多用文字和自己的大腦進行對話和溝通,把大腦裡雜亂的聲音卸載下來,妳要寫下文字跟情绪對話,請它們放下武器,不要再苦苦相逼,這樣的書寫練習會有助於妳關掉大腦影響妳的小聲音,妳才能恢復到可以專注工作的狀態,不然妳會不停地拼命去想一些可怕的畫面來嚇自己。
好啊,謝謝銀快大叔給的建議,我會試著去做做看,並且記住妳給我的三個忠告,我相信接下來日本的展售會將圓滿達成,我要肯定自己做得到,而且活動結束後我要跟好友順道去小旅行,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事,謝謝你花了這麼多時間慢慢分析我的狀態,讓我有個方向知道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糕,只要事前做好準備,運用他人的幫助,借助他人的資源,不要所有事情都自己一肩扛,你的建議對我很有幫助,等我從日本回來再跟你分享我在當地的旅行見聞,謝謝大叔,那今晚就先到這裡,晚安好眠,希望你有個美夢。
互道晚安後,我們各自離開了聊天室,我相信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被自己的恐懼焦慮所困住了,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承認脆弱無助並不是可恥的事,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要互相幫助,互相扶持,自己不是唯一的孤島,如果能夠這樣想的話,事情就會發生轉機,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幫助,我把她的故事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裡, 從夏天到冬天,現在終於把它整理出來了,希望她會成為未來的藝術家。
「把目光放在想去的地方,而不是擔心的地方。」
衷心祝福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能順利的擺脫內在的焦慮。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一天有25小時的人
20191120 PM 03:49 桃園內壢 寫作的房間
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房間出現蒼蠅求救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房間 裡面莫名出現很多這種蒼蠅,以為已經消滅了,卻又一直出現,到底是為什麼會有?求救. ... <看更多>
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家裡突然出現很多超大蒼蠅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認為家裡有死老鼠,那些蒼蠅是死老鼠身上的蛆長大的,所以蒼蠅是來自家裡內部,現在門窗緊閉已經沒用,找出老鼠屍體清除它才能釜底抽薪。 ... <看更多>
為什麼 房間 一直 有 蒼蠅 在 [請問] 蒼蠅跑進房間怎麼辦- 看板as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住的套房有兩道門
一道鐵門跟一道有紗窗的鐵門
窗戶也有紗窗
不知道怎麼跑進來的
現在一直再飛來飛去很困擾
而且飛太快了一直趕不出去
請問有人知道怎麼辦嗎
或是有什麼訣竅?
套房裏沒有蒼蠅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86.1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sk/M.1491283914.A.EF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