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外語的路上,總是不少人必問我這個問題:「你好厲害啊,一定是有出國留學吧!?」
#打破留學迷思系列1
但為什麼學好一種語言一定要出國留學呢?我們來打破這個迷思。我沒有「很厲害」,我只是比多數的人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說真的學語言是一個永遠講不完的龐大議題,所以就分系列循序漸進講下去吧。第一篇就來澄清一些錯誤的觀點;能不能學好一種語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能出國,而在於你知不知道自己的目的。
當然有些人會說,錢很重要,「沒錢萬萬不能」。確實。但這裡我想說明的是,有錢到出國留學當然是非常好的,也是最有效率的(前提是出國也很認真念書),不必自己費心去接觸日韓文,日韓文就會自己來碰觸你;不必去認識外國朋友,留學要交報告要生活自然就會認識。但當現實上有困境的時候,家裡沒辦法護送你出國深造時,你並不一定只能選擇放棄。
出國留學是一種選擇,在台灣學也是一種方法,而且願意付出、沒留學的人不見得會比出國的人學得差。
回到正題;不管是學習英文、日文或韓文,我最大的感想是,首先你要找到自己的目標,「確定心志」。你學這個語言是為了要做什麼?只是無聊打發時間、還是希望能夠考取證照,抑或想要追星,又或是有些人只希望能夠聽得懂連續劇、可以追得上綜藝節目的Live直播。有些人,想要拿語言去當生財工作的工具,有些人則是希望朝翻譯口譯事業發展,這種種不同的動機,都會改變學習語言的模式和效率。
以我自己為例來說,我學語言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翻譯或口譯的工作,不一定是為了錢,有時候是因為聽懂一種外國語言的瞬間,會產生一種「心動感」,為了那份心動的感覺,我想要往上爬。所以我的目標很清楚,就是要學會「正式」且「專業」的用法,有任何疑問不能得過且過。先確定目的地之後,才能推回來計算自己需要多少時間、金錢,以及投入的心力。
我遇過很多朋友,他們的目標是追星,那也很棒。純粹為了追星,那我的建議就是只需要學基礎課程,然後對症下藥去蒐集相關的追星用語,比方說遇到明星會說的話(一般來說也就那些),比方說會想寫給偶像的信,或是去看演唱會時需要做的應援、需要喊的口號。我也遇過爸爸媽媽們來上課,說是小孩在追星,所以自己怕沒話題聊,打算一起學。這時候我就會建議他們多學些年輕人流行用語,常看娛樂新聞學單字,這些跟孩子打成一片最有用。
只要有明確的終點站,開始就不會像無頭蒼蠅,學語言就像人生一樣需要計畫,當你漫無目的只是嚷嚷著好喜歡、好想學,或是翻翻書就打哈欠時,時間流逝了也不會讓你得到太多。
在學習英文、日文和韓文的路上,我從未出國留學,也沒參加過任何當地的語言課程(也就是沒有遊學),最多就是旅行幾天而已。但我真切的感受到,當你希望能夠朝著某個方向前進而夠堅定時,其實不花幾百萬出國念書,依舊可以完成你想要得到的。反而相對地,我覺得出國念書最珍貴的並不是單純語言這件事情,而是可以身處異鄉、融入文化,看看世界,開闊眼界。所以我還是很推有能力/福氣的人去留學的。(只是我暫時沒有而已啦)
勤能補拙也很重要,一開始總是需要花費心力打造一個「類留學」環境。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又回到老主題:取決於你想要的目的地是什麼。
拋開「留學迷思」吧!如果現在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一心想要學某種語言,建議你花一週以上的時間思考,自己能付出到何種程度、想要達到哪種目標。太瞬間的決定不夠準確,因為想要學語言的動機有時候是好奇心使然,有時候是追星陷入熱戀,三分鐘熱度足以讓大腦失去判斷能力,那對於學習一種語言這樣長期的「抗戰」百害而無一利。
「至少」思考一週、也可以思考一個月;在你的人生中,從現在開始,你願意每週花多少部分付出給一項語言、而不計較初期的低投資報酬率?
《打破留學迷思系列2 待續...》
※本文曾發表於私人Blog,因最近有朋友問我學語言的事情,於是我又重新找出來,看了一次覺得好懷念當時的熱血(?),決定備份到粉絲團來
(開工就要給大家壓力就對了XD)
※照片是以前去一家小店裡面總是可愛盯著我看的貓,可惜後來店家收了沒辦法看到她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AnnyeongLJ 안녕 엘제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入會員支持我創作 看更多文法發音小技巧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_Wvih-CCQYI4el5Q-x3zA/join *本支影片與梨花女子大學合作 2021新年新計畫 就決定去梨大唸書了?! 到底怎麼回事 大家點開影片看吧! 這支影片 並不是要鼓吹...
「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貝爾達日韓范特西 - BearDa fantas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薛教授教你進階財報掌握投資先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AnnyeongLJ 안녕 엘제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Pengzhou Ch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Michael Huang 美國留學紀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Re: [問題] 請問為什麼會想要出國留學? - 精華區studyabroad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為什麼要出國唸書?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為什麼出國留學? 4个出国念書的原因 - YouTube 的評價
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疫情 #文長慎入 #個人心情抒發
最近台灣疫情似乎造成社會越來越恐慌,新聞也不斷報導要求公布確診者足跡,網路上也各種要求鎖國的聲音。
另外也有關於疫苗的各種聲音,到底要不要買中國疫苗?到底要不要晶片外交?到底為什麼台灣疫苗還沒研發出來?疫苗到底安不安全?台灣到底何時有疫苗?
反正這幾天看新聞,就是各種混亂,還有各種政治議題,政治人物們各自推託,攻擊自己的政治對手,政黨對立還是不斷在發生。
老實說,從疫情開始以後,就一直看到很多在吵那些議題看了也讓人很心煩。從台灣防疫好棒,到台灣開始有小規模的群聚感染,進而看到人性險惡。
從當初攻擊在中國的台灣人,攻擊沒有國籍不能回台灣,攻擊網國外各種網紅們,攻擊英國在台灣隔離情侶,攻擊海外台灣人,攻擊桃園人,攻擊各種有的沒有的人,到現在台灣各種混亂,還有什麼避桃令,之後就會變成避北部人令,之後就會變成? 還要避誰?那這樣就大家都不要做生意不就好,都不要出門見朋友不就好。
有一點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要一直亂攻擊,一方面說醫護人員很辛苦,不要有境外移入,一方面又一直攻擊確診的人,說為什麼要來自己店裡,公布足跡,一方面又一直要求公布平鎮醫院,一堆人想辦法挖出在醫院工作的人,甚至確診人接觸前的足跡都被拿來大做文章。
感覺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攻擊跟焦慮,造成大家一直恐慌。為什麼不是大家給予醫護人員支持,檢討SOP的是否有問題,對事不對人。為什麼什麼事情都要對人?明明如果事情出問題,流程出問題,那大家就不要去責備其他人,一起公開透明檢討流程不就好了?
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怎麼確保台灣疫情不要爆發,確保大家都平安,而不是人人自危的感覺。
當然,大家聽到確診者出現的時候,會緊張是正常的,可是最近總覺得已經變成了混亂,包含網路上看到有人跟公司通報自己跟確診人接觸,還要被家人罵,被不理解,就怕影響過年家裡在市場生意之類的。
這也是英國一直以來一直在反覆解封矛盾,一方面大家想做生意,一方面大家希望疫情平息,一方面自己害怕自己被隔離。
至於疫苗,全世界現在都苗短缺,台灣目前拿不到疫苗也是正常的,畢竟全世界有好多國家疫情比台灣更嚴重都買不到疫苗。至於要不要用中國疫苗什麼的,就算要買也不一定買的到,另外對於中國疫苗,很多國家也是有相對的疑慮,就像土耳其和巴西都有使用中國研發的疫苗,也是有很多使用上的疑慮,效能等等。
畢竟目前全世界最受到矚目,並且公認最穩定的幾個疫苗,可能還是Moderna、BioNTech 或AZ研發的疫苗,Moderna一直都是疫苗界的權威,BioNTech則是全世界第一個研發出的Covid 疫苗,這些疫苗們的資料也比較完善。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台灣當然還是比較希望可以拿到這些疫苗。加上台灣跟中國的關係,就算要買中國疫苗也不是這麼容易。
台灣自己也是在研發疫苗,但是疫苗本來就很難研發出來,尤其沒有足夠的臨床實驗。也不是說要出來就可以出來,一直逼他們也拿不出來。
說要晶片外交,但德國也不一定有疫苗可以賣,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國際上的事情本來就很難講。AZ是英國的公司,當初也是跟牛津大學一起合作的,本來其他國家的AZ疫苗也不一定是英國產的,產量什麼本來就有可能不穩定。德國也不可能要求AZ去做甚麼事情,所以晶片換疫苗,本來就是很多不確定性,沒有什麼絕對。
如果大家這麼擔心的話,自己做好防疫,不要出去玩,不要去賞花,不要去吃大餐,不要跟朋友去跑趴,不是比較實在嗎?而不是像之前學校延長開學,家長就把小孩都送到補習班,或者在學校的門口裝什麼酒精噴灑所有小孩全身這種事情。
另外居家隔離,真的很麻煩,一人一室,按照台灣的居住環境根本非常困難。尤其像是基隆,大部分的房子都是老舊房屋,根本不可能有一人使用一間廁所。老人小孩需要人照顧的,也不可能就是爸媽自己隔離,讓他們自己生活吧?
另外居家隔離如果沒有適合空間居家隔離,很多人也很難花錢去住檢疫中心,又不是像國外回台灣的人,本來就有規畫要花那筆錢,突然要拿出一筆錢也很難。
所以本來就沒辦法期望居家隔離一定會百分之百,就算去怪罪那些居家隔離的人也沒什麼意義。
還有什麼500元保單的,付500元可理賠10萬,大家好像都把疫情想得很像一個賺錢好機會之類的........明明就是這種嚴重的事情。
回到鎖國的議題,鎖國的話,目前網路上有兩種聲浪,一個是說,所有人都不能進入,在海外台灣人也不能,然後扯到海外台灣人都是會台灣用健保的,因為台灣醫療比較好怎樣怎樣的。另一個是說,不要讓外國人進來,為什麼還可以開放外國學生勞工進來,使用台灣醫療資源。
第一個,海外台灣人很多回去的,也是因為簽證到期,也不是只是沒事想回台灣,簽證到期就算不回去,也是會被遣返,總不可能國外遣返回台灣,台灣還拒收吧?另外一直以來,在罵海外台灣人回台灣用健保,這也是一個迷思,很多人回台灣也不一定是要回去看醫生,或許在美國,醫療很貴沒錯,在還沒來英國之前,我也一直以為英國跟美國一樣,看醫生很貴,也很不方便。但來英國以後我才知道,英國的NHS是完全免費的,即使你不繳健保費(沒收入就不用繳。)你也是都免費,就是這樣才有很多英國人吵著要脫歐。
雖然很多人也會說,可是在英國看完醫生去拿藥也是要自費,這個也是要看你拿的是甚麼藥物,如果拿的是在藥局可以買的到的藥物,對,你要自費,但不會很貴。如果你得癌症之類的,要去醫院化療,那種龐大的開銷,就不用錢。我之前在大醫院看完專門科醫生拿到的一些藥物,也是不用錢的。(雖然不是像癌症那種這麼昂貴的,但是那些藥物也不是在一般藥局可以買到的。)
所有Covid的治療在英國也是不用錢的,如果有看其它在英國的台灣人分享自己確診到醫院治療的經驗,是很嚴重的那種,被送進醫院的,不是那種在家裡自己好的,他們的經驗也是非常好的,非常感謝這邊的醫護人員。
英國醫療一直以來的問題,也是醫護人員嚴重不足,資源不足的問題,醫護人員非常辛苦,錢少事多。即使這樣,他們也是從疫情爆發以來,毫無休息,一直在為我們努力。跟台灣新聞報導的什麼這邊得了就只能等死完全不一樣。會讓你在家裡就是因為,別人真的比你更嚴重,醫護人員必須要採取,最嚴重的人先治療,這樣才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至於很多人一直說什麼,為什麼陰性報告進入台灣還確診怎樣的,台灣驗那麼多人都陰轉陽了,本來檢驗就不一定準確,國外也沒必要問你是不是要回台灣才給你驗。有時候檢測的時間,病毒量怎樣都有影響。所以就算台灣普篩,真的也不一定有意義就是了。
然後還有人說什麼,這些人就是看不起來台灣才要出國,留學生就是看不起來台灣教育怎樣才要去國外念書。會說這些話的人也很奇怪,通常他們如果之後有錢,小孩長大,也是會想辦法送他們小孩出去唸書的~看太多案例了。
為什麼要仇視去國外唸書的人,或去國外工作的人?有些人會說,那些人去國外賺大把的錢,回來使用台灣醫療怎樣。
說真的,從我來英國以後,我自己看到的是,很多來國外的人,就算他們不來,在台灣也是賺大把的錢,來英國工作也沒有賺更多,他們只是想要在不同的環境生活而已。本來家裡就很有錢了,根本不缺那一點在國外的錢。王文洋也不是因為來英國會賺比較多錢才住在英國啊!
還有很多打工度假的人,也是為了有在國外生活工作的經驗,或者想看看不同的世界才來的。他們來這邊可能也沒有賺得比他們在台灣多。
至於留學生什麼的,有些人也是在台灣努力工作存錢了很多年,來圓個夢,也有很多人是很努力考公費留學,或者像我是使用教育部的留學貸款來的。
當初日本明治維新也是送了很多留學生來英國學習,去美國學習,才有今天的日本。
如果所有台灣人都一輩子待在台灣,那台灣也不會有今天的台灣,現在台灣有很多科技也是以前的台灣人們去國外學習技術回來的,台積電也是。如果沒有台灣人去國外學習新技術,帶回來台灣,台灣哪來的技術?哪來的新觀點、哪來的新的想法?
那如果台灣人都不想出去,我們幹嘛還要學英文,我們就不用學英文學日文,一輩子待在台灣不就好了?幹嘛還要學世界歷史,就像英國人都學英國跟歐洲歷史就好了啊!反正他們也不在乎其它地方在幹嘛。一大堆人連日本韓國在哪裡也都搞不清楚呢!在學校又沒學,也搞不清楚什麼長江黃河的,尼羅河比較近還比較可能學到。胖子還要跟我解釋,喔你知道那個蘇伊士運河嗎?對!因為大部分的人連蘇伊士運河是什麼都不知道。
明明就只是一個疫情,搞得好像整個社會分裂。
現在還有什麼不能去桃園,或者桃園人不收怎樣的。
看了真的是覺得很無言。
至於外國學生跟外國勞工來台灣,台灣一直以來都仰賴很多從東南亞來的勞工,包含醫院裡面的很多看護們,他們不能來,不是突增醫護人員的壓力嗎?
現在台灣少子化,大學也越來越仰賴外國學生,外國學生都不能來的話,對台灣學界也是一種衝擊。
很多政策都必須要有配套措施,而不是一個口號,不是說想怎樣就想怎樣,而沒有考慮到後果。就像英國政府一直被罵,政府官員也是很辛苦,台灣的政府官員們也是很辛苦。
各種政治鬥爭,政客亂罵,人民們跟風,一起在網路上亂罵。到底有多少人看到一則新聞,可以好好想想,這則新聞背後的意義,這件事背後的意義,或者每一件事情背後可能的原因。尤其是網路世代,越來越少人開始思考,開始有對新聞或資訊的判斷能力。
雖然我也知道,在網路的世界,鄉民們就是這樣,酸民們在網路上亂攻擊亂講話天天在發生。但也因此,造成很多人內心的壓力,包含那些確診者,確診醫護人員,包含所有住在桃園的人,住在北部的人,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住在台灣的外國人們。這樣互相傷害真的很沒有意義。
希望在疫情下,大家能夠更團結,一起創造嶄新的一年。
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薛教授教你進階財報掌握投資先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明有準備錢買房的計劃,為什麼每次房價低的時候我都沒錢買?因為套在股市,或在股市賠錢了。通常房價大跌像Sars、亞洲金融風暴等時機,就是因為景氣不好或股市斷頭,才會有人被迫賣屋。而剛剛好當時你也套牢了。
對於有計劃再近年內用到一筆大錢,例如要出國留學用的,或是要購屋的頭期款,不可以用來投資股票。免得在短期內或幾年內遇到崩盤,影響到你的人生規劃。在13000點之際看到親朋好友股票賺大錢想要進場撈一筆的人要僅慎小心。
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AnnyeongLJ 안녕 엘제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加入會員支持我創作 看更多文法發音小技巧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_Wvih-CCQYI4el5Q-x3zA/join
*本支影片與梨花女子大學合作
2021新年新計畫 就決定去梨大唸書了?!
到底怎麼回事 大家點開影片看吧!
這支影片 並不是要鼓吹大家在疫情中出國
而是透過這支影片了解並認識梨大這間學校
等到疫情更穩定之後 這支影片就可以作為是你選擇梨大的一個參考
我相信會決定要出國留學的人 一定是非常清楚地知道
留學這件事情呢 可能會是對你的未來會有所幫助
或者是你想發展的這個領域呢 在國外有更好的資源 那我覺得這就是一個 個人的選擇
但前提就是 你必須要有所覺悟 你必須要保護好自己
線上報名網址:http://isa.ewha.ac.kr
大學/研究所:isadmit@ewha.ac.kr
語學堂:kfl@ewha.ac.kr
-----------------------------------------------------------------------------------------------------------
More About M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nnyeongLJ
Instagram:https://reurl.cc/ldm3Gv
合作請來信:lovejens0618@gmail.com
-----------------------------------------------------------------------------------------------------------
影片中使用的音樂:
*
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Pengzhou Ch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his trip is actually a dream when I was studying medicine at medical school about twelve years before. I became a fan of Sigur ros and every day I was just so curious about this far away country - Iceland.
June 2018, I finally got a chance to make this trip happen. We spent ten days in this fantastic country in the border of the world map (for Asian its kind of border) And I made this video.
I'm so happy I eventually do this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make it become a video
If you have a dream, no matter how deep is it in your heart, how long the time has passed, MAKE IT HAPPEN
The Gear I used
Camera
sony a6300
Gopro hero 4
Lens
Zeiss 24 f1.8
sony 18-105 f4
sony 85 f1.8
Drone
DJI Mavic Pro
Gimbal
Feiyu MG lite ( I personally don't recommend this one)
Tripod
Manfrotto Befree
Edit
Final Cut Pro X
Music
Once Again - Petit Biscui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RjhkQxM08
M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engzhou_chen
------------------------------------------------------------------------
[ 關於故事 ]
故事源起於十二年前,當時還是學生的我,因為一支來自冰島的樂團Sigur ros,讓我對冰島這個國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就是在那個時候產生了去冰島旅行的想法。
那是一個還沒有什麼人在談論冰島的年代。
但十多年過去了,歷經冰島破產、火山爆發、星際效應、白日夢冒險王,現在冰島這個詞在台灣人眼中已不再陌生。"走!出發去冰島當白日夢冒險王" 這類標題的文章,不斷地在各大旅行部落格、論壇中被引用
但我仍然選擇將我記憶中的冰島,回推到十二年前...那個腦子裡對未來有一百種幻想的少年。
這是個少女時代才剛崛起、韓流音樂盛行的年代,我每天耳機聽的仍是Sigur ros、Mew、M83...
人們在討論南法普羅旺斯、英國遊學、環球影城時,我滿腦子滿腦子都在幻想冰島的畫面...
這些年來,我也去了世界上不少國家,因為一些原因冰島一直是未完成的夢想。雖然出社會後所歷經的種種,曾經讓我覺得自己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少年了,我必須要面對太多社會的現實,儘管如此,我仍很清楚我總有一天會實現它
很幸運的,在2018的六月,我順利完成了這趟旅程,並且,讓我感到很幸福的是,我有能力把自己眼中的冰島,用一種帶有自我特色和情感的方式,藉由影片呈現出來。
[ 關於夥伴 ]
這一直是一個不容易完成的事!(畢竟要花掉近兩週的假)
組成的這個五人的團隊其實也經歷了幾番波折
感謝最後同行的四位夥伴,總是很有耐心地配合我,常常要突然在路邊停下來等我取景,在我忙著整理檔案的時候,都是他們辛苦的在廚房料理晚餐,我覺得能有你們作伴真的是件幸福且了不起的事
[ 關於音樂 ]
Once Again - Petit Biscui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RjhkQxM08
最近有不少人問我製作影片時怎麼挑選音樂的?音樂都去哪裡找的?
順便在此一併回答
因為我不是什麼接案商業攝影師,我使用的音樂
其實都是我平常喜歡聽的、每天開車上下班時車上放的音樂
我還沒有註冊使用什麼音樂、音效資源素材庫
因為我有個習慣,當我聽到一段音樂特別有畫面的時候
我就會把他們收藏起來
所以,其實這些都是我自己日積月累建立起來的個人資料庫
(我平常主要使用的音樂搜尋工具有Apple Music、Spotify、Soundcloud)
Petit Biscuit
第一次聽到他的"Sunset Lover"我就整個愛上
獨特的法式電音氛圍,充滿想像力和故事性的編曲元素
他的每一首曲子我都很有衝動想拍個影片
而 "Once Again" 就是出發前,我每天在車上聽的音樂之一
所以,其實這次用的音樂是在去冰島之前我就已經想好了!
[ 關於工具 ]
相機 sony a6300
Gopro hero 4
鏡頭 Zeiss 24 f1.8
sony 18-105 f4
sony 85 f1.8
空拍 DJI Mavic Pro (電池五顆、車充)
穩定器 Feiyu MG lite (不好用,不推這支)
三腳架 Manfrotto Befree
滑板 Loaded Bhangra
心得:
- 沒帶到長焦鏡頭有點可惜,六月是Puffin鳥出沒的季節,想拍鳥的特寫105端還是不夠用
- Feiyu MG lite 優點只有輕而已,但它真的很難用
- 滑板包上了氣泡紙是可以託運的唷!
[ 關於剪輯 ]
大約花了整整一個月,當時我在馬偕淡水分院,每天有空擋時間都在研究怎麼剪輯
一個0.5秒的轉場,我可能要花三個小時才能完成
(要先構思、找靈感,在上網找教學,再不斷嘗試和失敗才完成)
使用的剪輯軟體是Final cut pro X,硬體是Macbookpro 2016
[ 關於自己 ]
我有個特別的習慣,自己做完的影片我都會自己重複播放、反覆看好幾次,這支影片肯定是我反覆看最多次的一部,至少三四百次吧!
你如果願意仔細觀看、聆聽其中的細節,我真的會非常的高興。雖然這只是一隻六分多鐘的影片,但裡頭其實蘊藏了我成長歲月的各種痕跡、和多年來所累積下來的品味、實力、還有生活態度!
[ 關於妳/你 ]
你還記得你年少時的夢想嗎?
你是否也曾有過那種不可一世、憤慨激昂的熱血?
不管你在人生中哪個階段
也許這個社會曾經試圖改變你、要將你磨成一個無聊的人
也許你正因為孩子出世忙得焦頭爛額,開店、自己蓋房子的事就先等等吧
也許你正忙著因為受苦於病痛的家人,只好把原本規劃好的長途旅程取消
也許你正因為感情受挫而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該成為什麼樣子,所以就先跟大家一樣就好了
也許你在這個職位正要面臨重要的升遷,你要接下一個大案子,你的人生將要改變了!但你卻發現你馬上又要面臨人生下一階段的課題,家人要你快結婚、或是孩子要出國留學,當你以為你終於有時間掌握自己的人生,來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時候,沒想到又要開始想怎麼在台北市買房、怎麼規劃和理財自己的退休金...
於是,單車環島這件大學未完成的事,再說吧!
我想以我自己的故事告訴你/妳
如果你心底有一個想法很想實現,儘管你長大了、你老了、你變得世故了
都還來得及實現!這並不幼稚、並不矯情
一個藏了十年的旅遊夢,也許在很多人眼中可能也沒什麼
但我去實踐了,就變成我人生的一部分!
這是我的人生,實踐自己想做的事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
我其實很難用言語形容我從冰島回來我到底得到了什麼
我只能告訴你,只有當你也真的去做了,你就會懂的
如果你/妳還記得
MAKE IT HAPPEN
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Michael Huang 美國留學紀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個人經驗分享, 並不代表所有留學生. 希望出國留學的大家都會有所收穫!也請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吧!!
Gmail: [email protected]
Instagram: @miccchuang25
Music: Song: NOWË - Dream On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f3cpn5eK_jk
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為什麼要出國唸書? - 留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長文,然後請不要戰我(真的很怕被戰),大三升上大四,大約是普通人最迷茫的階段,我也不例外,今天發這篇文的用意主要是想詢問大家出國唸書的目的是 ... ... <看更多>
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為什麼出國留學? 4个出国念書的原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Are you wondering if you should study abroad? If studying abroad is worth it? Watch this video to find out how you can overcome the 4 most ... ... <看更多>
為什麼 要出國留學 在 Re: [問題] 請問為什麼會想要出國留學? - 精華區studyabroad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crazyM (知性與野性兼具)》之銘言:
: 可以請教大家的動機是來自於以下哪幾點嗎?
: 1.家裏不缺錢父母鼓勵 2.同儕風氣不出國就矮人一截
: 3.增加自己回國後的就業條件 4.人生體驗、非金錢估量之無形價值
: 5.不甘於平凡就是想出去闖、最好在國外發展
: ***
: 我本身小學、高中時都曾經到NZ遊學過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 當時認為出國真的很棒 拓展視野 看事情的觀點會不一樣
: 但是開始工作後 知道錢難賺 同時看到身邊部分留學歸國的例子
: 有了成本概念就會覺得沒有詳加規劃過的出國留學似乎是件奢侈行為
: 我爸媽對留學的態度是不鼓勵也不反對 端看我的決定
: 但如果拿他們一大筆錢出去 回來沒辦法產生實質回饋 這種事我做不到..
: 出國留學
: 也許賺了精采回憶 寬闊視野
: 回台灣還不是一樣得用實力去面對就業的挑戰
: 出國本身並不會讓人脫胎換骨
: 就像我曾經遊學體驗到在地學生戶外休閒多功課壓力又較小
: 回國還是一樣過著每天唸書 段考完稍微逛一下街的日子
: 換句話說即使我的視野改變 但生活實質上沒有任何改變
: 成績也不會因為有那段體驗就自己變高了
: 還是得在同樣的環境中用同樣的模式努力
: 所以我覺得沒有想要在國外發展 沒有去做到在台灣做不到的事
: 留學根本就是浪費爸媽的錢
: 如果只是想要體驗 打工旅遊就好了
: 也許是剛好身邊遇到的一些例子 讓我不禁產生這種想法
: 這是我以本身井底之蛙的視野所歸納出的看法
: 無論大家有任何想法、指教、批判都感激不盡 謝謝
原PO大大的論點摘要
1. 遊學增廣了見聞 or 打工海外即可 論點1:見聞
2. 論點2:出國要花很多錢
3. 論點3:回來不一定更有成就
其一
就見聞來說,我想在一個地方"玩",跟在一個地方"吃苦"是不一樣的
當兵如果你是"參觀"軍營,跟真的下去,學到的東西不一樣
留學也是一樣,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學會各種在異地生活的技能
你在台灣,有想過要坐過公車去自己買床嗎?或是去路邊撿別人不要的家具?
留學的第一個不同點就是,你可以脫離你本來如魚得水的生活圈
離開你爸媽的保護傘,讓你在真實的人生社會中去學會靠"自己"活下來
當然,前提當然不是你帶著一大筆錢來
天天來吃好料,玩好玩的,然後宣稱這樣是增廣見聞
其二
留學要花很多錢(甚至花父母的錢)
這點是我很不能認同的
沒人要你花父母的錢
如果你需要讀碩士,大約需要一百到二百萬
其中一半可以去辦留學代款(目前可以貸到90萬)
另一半可以靠自己存,若有目標一些
三四年就有機會
真的需要父母幫忙,頂多二三十萬拿來偶爾應急
再不然申請教育部留學獎學金
或是到國外當TA當RA(申請PhD)
如果你指的留學,是遊學一年半或二年,那當然是不值得
我不是要戰家境
有的人父母,認為小孩子出國就有有成就(假設家境好)
因此願意拿錢給你,讓你不用自己存錢不用貸款
那樣很好,你順了父母的意,父母開心,你也省點力
若你家中拿這筆錢是負擔,那就別拿,靠自己
版上多少前輩是先去國家當研究助理,想辦法發Paper
然後申請獎學金再出國
再差一點,自己努力工作,努力存錢
其三
我覺得你沒有講到一個重點,就是出國你能得到什麼
首先,你的假設是"學校"學不到真正對你未來有幫助的東西
我不是說國內教授不好,但至少把語言能力學好是很長期的
真的在國外待個四五年,口說及聽力只要肯用心,一定可以變一輩子的資產
再來,藉由暑假intern,和不同國家的人一起工作
跨國籍之間的合作,學習文化間不同的衝突
怎麼會說沒有幫助?
國外Top學校的課程要求,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就算是版上的書卷獎魔人
到了頂尖名校那一個不是也是喊苦喊累
你對手現在是全世界的第一名,是大陸北大清大的高材生
是印度理工的Top 1%時
人不就是去選一個環境來競爭
而國外名校提供給你的就是這樣的一個環境
學會怎樣在競爭下求生存,怎麼不是一種收獲?
只有被逼著當TA走上台,要你一次教二個小時用英文的時候
就算學生在之後問卷上寫著,聽不懂你在講什麼
你還是要咬著牙逼自己,下去要做更好
當你寫完paper拿給教授看
教授告訴你,你的英文有問題(不是文法問題)
就是覺得你的英文寫作很糟
一篇paper別人來來回回三次搞定
你要花上二三個月,一修二修三修…一直修
要用不是自己的母語寫出別人覺得滿意的文章,不用訓練?
簡而言之,出國是選擇去磨練自己,好讓自己學會一些
本來沒機會學到的東西(或是不出國學不到的東西)
如果人生只用賺多少錢衡量
或是你的假設是,出了國之後一定要回台灣
或是唸了博士只能走教職
那就很有得戰了…
我問過我一個好朋友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自費讀一個碩士
他說:買一個不後悔,買一個機會
這是他的理由
沒有對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但"不後悔"是最重要的決定
若你心中根本對留學生活沒有嚮往,想要的是穩定的人生
有好的家庭,好的生活
那留在國內也許是最佳解
差別只是,每個人對於留學的"期待"or"期許"是不一樣的
每個人唸的科系,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的科系,唸一個國外文憑可以幫你渡金
或是你的目標,需要你有這個經驗,那你就去,反之就不一定該去
有的人就是單純的想藉由讀書-->H1-->綠卡-->…
目標不同,就沒啥好比
若你根本沒想過進麥肯錫、高盛甚至Google領Global Pay
也許跨國經驗也沒那麼重要…
但當你的人生,希望能選擇在"非台灣"地區就業時
那跨國的合作經驗與英語的能力,就會很重要
當然,你也可以在台灣努力培養這些經驗
反過來,如果只是要賺很多錢的話
我想創業、賣房子當仲介、賣保險、甚至炒股票都有可能成功
反而出國留學未必就是對的路
我沒你想得那麼遠,先規劃目標
我出國前只分析
好像讀完這個PhD不會餓死耶…應該還算好找工作吧
自己覺得想換個領域讀讀,覺得對即將要讀的領域一直很有興趣
了不起浪費個四年,但我想那麼多人想去的地方應該不會太差吧…
順便借機學點多西
然後開始讀了之後想…靠…我的指導教授真聰明,也肯教
在他旁邊多學一點東西
然後心裡三不五時的想…
這條路,我的同學都沒人走過耶…我自己來走看看
好像蠻有趣的 …
然後三不五時覺得好累 :)
然後做做Intern,發現自己比較喜歡"責任制"<--不是上班打卡下班責任制
覺得在research group當researcher好像蠻符合自己想走的路
(做過之後才知道什麼是想走的)
然後和其它人聊聊,才知道沒 PhD 這條路走不下去:)
也是有學長唸到一半,就去Google領1x萬年薪(美金)的薪水
我只能說,人各有志
但拿遊學比留學,或是你的論點…
感覺起來都稍嫌薄弱了一點
若有冒犯到的地方,還請見諒
但重點很簡單,每個人都不一樣,因此沒啥好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
別人想出國,沒錯
你不想出國,也沒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1.179.64.1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