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收到完整M觀點精華摘要嗎?歡迎訂閱免費電子報〔M報〕https://bit.ly/345gBbA
[ 微軟發表 Win11 ]
■ 微軟上禮拜發布了最新的 Win11,將成為最新一代的 Windows。
• 目前預計在今年底,大約是holiday season(從11月底到12月中)時正式發布,到時候 Win10 用戶可以免費升級。
• 這消息一公布,馬上被大家笑,為什麼?因為 Satya Nadella 曾經說過,Win10 將會是微軟最後一代的 Windows。
• 我猜Nadella原本計畫應該是,要搞到像 Office 365 訂閱制這樣,每年不斷更新,一直維持在最新版就好。
• 但為何Nadella食言呢?我認為有兩種可能。
• 第一,我覺得不同層次(layer)的軟體本來就不一樣,像作業系統這種很核心的東西,是很難一直用雲端無痛升級的。有些時候你要做出很大的調整,可能就會讓某些舊東西無法繼續使用,甚至有硬體配合的問題。而Office是在作業系統上的應用軟體,就比較能在雲端上不斷升級,也不會造成舊東西失效或硬體衝突等問題。
• 另一方面,也很可能跟商業策略有關。上周有聊到,Nadella最重要的策略是把微軟從Windows公司轉成雲端服務的公司。
• 微軟的說法是,Windows已經是我們這間公司的過去,不是我們公司的未來。但或許2020年以後的現在,微軟的想法可能又有點改變了,他們在商業策略上也可能會做出一些調整。用英文來說可能比較清楚: Windows is the past.....but maybe not yet.
• 那就來看看Win11這次發布了什麼東西吧。
■ Windows 使用介面的調整(UI / Live Tiles 動態磚)
• 第一個,可能是第一眼看到的變動,把一直以來預設在最左下腳的「開始」按鈕,移到下方列的中間,但使用者也可以自行調回左邊。
• 有些人認為這可能是致敬 ChromeOS + MacOS。我個人是覺得還好,因為我對於 UI 層級的改變沒有興趣,這只是一種習慣性的差異,對我來說只是雞毛蒜皮小事,根本沒差。
• 不過在UI方面,微軟有了一個大改變,正是終結了Live Tiles動態磚的概念,這算是一件大事。
• 這東西是從Windows Phone 7 開始引進的概念,到Windows 8 時開始搬到電腦上。
• 但實驗了幾年,可能認為這個概念無法真的讓消費者與市場接受。所以微軟決定取消動態磚。
• Windows 也正式取消了它們的平板模式(Tablet Mode),這可能是因為使用者太少,加上多一種模式可能製造更多的bug問題。雖然可惜,
• 但其實我覺得 Tablet Mode 是平板與手機的最佳操作模式,比iPhone跟Android的操作模式都好,可惜微軟沒辦法在這種操作模式上建立生態系。所以雖然可惜,但我認為確實是正確決定。
■ Teams / Skype
• 剛剛第一個使用者介面的調整,我覺得沒有那麼重要,但接下來幾個就蠻重要了。
• 第二個重點,是微軟要把 視訊會議與通訊軟體的Teams,整合進 Windows。以後電腦一安裝完,就會內建 Teams。
• 很明顯的,微軟是要放棄之前強推的 Skype,把公司的要進攻通訊軟體的主力,押寶在 Teams 上。
• 為什麼會做出這個選擇,答案很簡單,因為Teams在去年大幅成長,而Skype相對已經不在大家討論的核心裡面。這當然對 Teams 的推廣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 Teams 目前的主要使用場域,當然是企業內部的通訊應用為主,而且在很多公司內部根本就是最核心的軟體。當然不能用LINE,因為LINE只是消費級軟體,而Teams是企業級的。
• 現在微軟把Teams放到Win11,象徵性意義就是不只要讓 Teams成為企業內部的溝通軟體,還要把目標推廣到一般大眾生活通訊的使用,就像當年的 MSN Messenger ,或現在台灣人使用LINE這樣。
• 這個策略能否產生更廣泛的使用,還有待觀察。畢竟這年代要只靠內建,就打倒已經有生態系的應用的軟體 (像是ZOOM、LINE、FB-MESSENGER),其實沒那麼容易,而且Windows的影響力已經不如當年。
• 以前微軟的Teams只免費放在企業版的Windows裡,家用版是無法使用的。但現在微軟打算把Teams也內建到一般人常用的版本,就可以用來做生活上的溝通。
• 當年微軟做了一件很蠢的事情,就是放棄在全世界有很多用戶的MSN Messenger,改用Skype。如果當年微軟沒放棄MSN Messenger,我認為或許現在台灣最主流的通訊軟體就不會是LINE了。
• 不過 Teams 的確算微軟現在有競爭力的產品,所以我認為放棄 Skype,主打 Teams 的確是合理的做法。
■ 支援 Android App + Amazon App Store
• 第三個重點,也可能是這次 Win11 發表引起最大討論的點,就是Win11正式支援了Android App,會透過Amazon App Store在Windows上安裝Android App。
• 以前要這樣做,你需要另外安裝模擬器。未來直接透過Amazon App Store就能直接使用。
• 這個策略我覺得非常強大,一口氣大幅增強了 Windows 內部的軟體生態系。以後你可以在電腦上,直接使用大多數的 Android 應用,而且即使這些應用軟體沒有推出 Windows 版本,你也可以在電腦上使用。這就會讓你使用電腦時,不用分心另外用手機。
• 這件事對微軟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會增強Windows作業系統的能力。另一個是,這將會大幅加強微軟在安卓生態系的話語權。
• 以前你推出一個 Android App,當然考量的主要是 Google Play 上的表現,換句話說,擁有話語權的是Google公司。
• 但如果你是Android App開發商,未來很可能你也會考慮在 Windows 平台上的收入。
• 很有趣的是,微軟這次挑選的合作對象,也是他的競爭對手,是AMZN 的App Store 來合作。其實這些科技巨頭彼此都是相互競爭的關係,你說微軟這次跟AMZN合作,是因為他跟GOOG關係比較差,跟AMZN關係比較好嗎,這倒未必,畢竟兩者在雲端市場可是超級競爭的。
• 不過微軟跟AMZN發現,他們在另一個戰場,可以採用與競爭對手結盟來打更強的競爭對手,也就是 GOOG 與AAPL。
• 而AMZN 在 APP STORE 生態系這塊,一直表現很普通,如今也可以透過跟 Windows 的合作來加強地位。也就是未來會多了幾億台的裝置,上面會安裝有AMZN 的App Store。這也會加強AMZN在安卓生態系的話語權。
• 其實在中國,安卓手機可以安裝很多不同的應用商店,因為中國沒有Google Play;但在歐美只有Google Play一家獨大。現在微軟跟AMZN合作,就讓Android體系終於有個能跟Google Play競爭的競爭者。這會讓歐美市場比較像目前的中國市場。
• 這件事對Android軟體開發商也是好事,這代表競爭會變得很激烈,未來Google Play無法再壟斷。如果微軟跟AMZN合作,未來能占到整個安卓生態系的20-30%,雙方就要競爭誰比較好。簡單來說,把AAS做大,可以增加安卓生態系開發商的利益。
■ 微軟也宣布了Microsoft Store的一些改變,這被認為是針對蘋果而來。
• 第一,在Microsoft Store裡面,非遊戲的應用程式可做到不抽成(不使用微軟的金流的狀況下)。對比之下,蘋果是要抽30%的。這對非遊戲的應用程式,當然是很強大的誘因。
• 這點我個人是很期待的。因為大多數的Windows軟體廠商,你要買他們的線上版軟體非常麻煩,除了要上他們官網下載,還要在另外輸入序號,這是非常老派的作法了。現在這個年代的做法,應該是開個應用程式商店,讓消費者直接在上面刷卡購買,日後換電腦也可以直接安裝。總之,現在微軟做這件事,對非遊戲的軟體開發商應該有很強的誘因。
• 微軟這次的做法,跟蘋果的App Store有個很大的差別是,他們開放外部付費。也就是說不強制綁定微軟的金流,甚至可以讓消費者連到開發商自己的網站上付費。
• 這對於Spotify 應該是最有感的,Spotify應該很痛恨他們在蘋果App Store要被抽30%這件事,巴不得使用者直接去他們網站訂閱。但在iPhone上的App Store,是沒辦法讓使用者外連到其他網站的。
• 還有另一件事,微軟Microsoft Store可以接受「AppStore within AppStore」,允許在他們的Microsoft Store裡,可以有其他的應用程式商店。這件事是被蘋果禁止的,所以你看不到App Store裡有Steam或Epic Games Store。
• 這基本上就是打臉蘋果,而且我認為會對蘋果造成蠻大的壓力。
• 我們必須把微軟這次Win11的發表,當成是微軟全面和蘋果開戰的訊號。
■ Windows as a platform
• Satya Nadella 這次就出來談平台這件事。他說,一個好的平台,是要能夠讓他的平台上能長出比平台更偉大的東西。
• 這很明顯是針對 AAPL 而來,會替蘋果在反壟斷上創造很大的壓力。畢竟,微軟都可以這樣做了,為何你不能。
• 也就是微軟要以一個開放性的平台(Open Platform),來挑戰蘋果的封閉性平台。
• 理論上,開放性平台這個大旗子,應該是GOOG要舉的,但GOOG很明顯在捍衛開放性平台這件事情上,沒有領袖風範。我覺得微軟這次的策略,會對手機與電腦軟體產業,會帶來很大的改變。
• Nadella就說,微軟未來開放的Win11,所有第三方廠商軟體,可以接觸跟微軟自家軟體完全相同的 API,所有的API都開放。這跟蘋果的差別待遇不同,因為蘋果有很多API是只有他們家的第一方軟體可以用。
• 這個思考是我覺得為何微軟重新把Windows當成他們核心的原因之一,他們看到了蘋果封閉型平台缺點的趨勢,而這個缺點是開放性平台有機會取而代之的。
• 這次微軟的幾個策略,也代表了微軟要重新回到平台戰爭裡。我認為相當有趣,而我也看好微軟,因為現在的微軟有很清楚的願景,它知道一個平台在開放時,能得到什麼利益。
• 這跟蘋果的封閉型平台策略,到底誰輸誰贏呢?我覺得可能不會有哪一方真正勝出,但開放性的概念,我覺得會很受整個生態系的歡迎。
(想看其他主題的重點整理嗎?歡迎訂閱M報)
https://bit.ly/345gBb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T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也為將來創業在做準備嗎? 希望看完這集內容,能夠有一點幫助🙌🏽 鎖定未來更多精彩內容 👉🏽http://bit.ly/sub_tao 不知道早餐要吃什麼??DIY高蛋白餅乾 👉🏽https://youtu.be/COQdhDBi-sQ ♛我的品牌 TAIGER👉🏽https://www.taig...
為什麼 選擇 我們公司 英文 在 Positiff English 職場英語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throwback #missWong想當年👵🏽
2019夏天 舉辦了一連串的
#求職分享 和 #英語活動
我跟另外兩位義工
受邀到#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
跟一班#青少年
講解常見#求職陷阱
分享#面試心得
當年把工作坊命名為
#職業導向職業特工隊 🛠💣🔫
有無人get到 🤨🤨🤨
(後來發覺聽眾太年輕 例子太遙遠🥲)
當然不少得最緊張刺激的...
#模擬面試
🔎以下列出最常見的
#面試問題 給你們參考一下
1. 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2. 你對公司有什麼了解?
3. 為何你對這個職位有興趣?
4. 你為什麼選擇我們公司?
5. 你有什麼優點/缺點?
6. 你怎樣面對壓力?
7. 你有什麼興趣?
8. 你有沒有擔任領導/主導的經驗?
9. 分享一下你喺學業/課外經歷上處理過的挑戰
10. 分享你的一次失敗經歷
11. 你是應屆畢業生,缺乏經驗,如何能勝任這項工作?
12. 你找工作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為何?
13. 你會怎樣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
14. 你如何對待別人的批評?
15. 對這項工作,你有什麼可預見的困難?
16. 你為什麼選擇現在的學校和專業?
17. 你有沒有團隊合作經驗?
💬留言告訴我你覺得最難答的題目吧
🔔🔔🔔🔔🔔🔔
#五月 #求職實戰工作坊
我也會分享 #答題框架
DM me to register!
🔔🔔🔔🔔🔔🔔
⬇️工作坊內容⬇️
01 性格評估 x 認識自我
02 了解市場最新動向
03 拆解CV Cover Letter 十大中伏位
04 精通英文面試技巧
05 熟悉數碼招聘模式
工作坊對象
· 即將畢業的大學生
· 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
· 打算轉職的在職人士
#hku #polyu #cityu #ouhk #hkbu #cuhk #hkust #搵工 #職場 #大學生 #大學 #求職 #香港 #職業 #見工
為什麼 選擇 我們公司 英文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職涯規劃 #文長慎入
前幾天不小心亂入一個Clubhouse聽了這個主題(我其實不太用Clubhouse, 是剛好有朋友想聽這個Room才進去的)
我其實沒有從頭聽到尾,我是中間才進去的。裡面大部分都是在台灣科技業的工程師,也有幾個在國外工作的人,也有一些是PM而非工程師,所以雖然都是台灣人也是有一些diversity。
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意願發言的人,和大家分享對於這個主題的感想,還有他們工作上的心路歷程。有幾個人在產業有十幾二十年經驗,也有討論到中年失業之類的風險。
總之,聽完以後有一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也很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
首先,以下是我聽到的部分的幾個小結:
1. 有一部分的人對於科技業抱持著還滿悲觀的想法。覺得進去科技業就是賣肝的人,沒有自己的人生,沒有希望的活者,財富自由才是唯一正解。(也可能剛好是我進去的時機不對)
2. 台灣的科技業工時很長,老闆說在意員工都是騙人的,懂的做人才能生存。
3. 有熱情也沒什麼用,到頭來還是生存才是重點,為了自己著想才是正解,不用為了所謂的熱情賣力工作,到頭來是一場空。
中間也有一些讓人聽了不是很舒服的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提到,女生長得漂亮可以在公司做的比較順之類的事情,這種話似乎在PTT或台灣科技業還滿常出現的,所以就不對此作出評論。當然身為女性工程師,這部分我是滿反對的,畢竟那樣好像是否定我們的工作能力,而且在歐美國家,這就是一種性別歧視,不過反正就這樣了,沒有必要多做討論。
回到正題,我聽完的感想是:
1. 我覺得普遍是職涯規劃以及產業極限的問題。大部分的人談科技業,在台灣多半是半導體產業,也有硬體跟傳產,所以工作的領域還滿侷限的,加上半導體產業普遍工時長,讓很多人做到最後身體出問題,也對工作沒有熱情,覺得自己只是賺錢工具。
2. 對於工作與科技的熱情,本身就不存在。在台灣唸書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之所以會念理工科, 並不是因為從小夢想成為工程師或者偉大的科學家,而是分數夠了,大家都念這個,這個比較好找工作而選擇這個科系。實際上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想當工程師,可能想去開F1賽車,想成為美容師,想成為藝術家等等,然而,受到家庭與大環境影響,會覺得自己就是要念大學,找一份穩定工作,才是所謂的成功。
3. 台灣的教育體系中,並沒有很多實際體驗工作的機會,在大學之前甚至沒有任何可以去企業體驗的機會,連參訪可能都沒有。大學可能實習機會也有限,大部分的人可能是研究所才比較有跟企業合作,甚至是研究所畢業以後才真正體驗到工作是什麼樣的。所以會遇到很多,期望落空的狀況。然後社會普遍又喜歡攻擊新鮮人,告訴新鮮人要努力工作,當工作一段時間以後,熱情自然會被壓力以及周遭環境,跟現實生活所消磨殆盡。
所以,到底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我的想法是,如果賣肝的話,真的沒辦法持久,我自己最近加班了幾個禮拜就覺得滿崩潰的,尤其是工作的內容需要高專注力的,需要消耗很多腦力,其實就滿累的。
熱情也的確會被消磨殆盡,即使可以跟大神們一起工作,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身體還是誠實的,當身體沒辦法長期支撐時,精神也會耗盡,無法專注思考跟學習,變得工作效能變差。
然而,至少我在現在的環境,是可以放心請病假,或者像團隊提出需要改善我們的工作狀況等等。可是在台灣很多公司,這樣只會被視為爛草莓,尤其是剛進公司的菜鳥,自然就只能繼續撐下去,撐到老鳥的時候,身體可能也各種病痛了,曾經的熱情什麼自然無法找回,可能只想快點退休。
#如果不用賣肝可是薪水少呢?
其實在英國,剛畢業的軟體工程師,薪水範圍是非常廣的,有很低也有很高,低的話可能比你去Booking.com當客服還少,高的話可能比大部分的資深工程師還多。
我自己也待過錢少但很閒的地方,完全沒有任何發展空間,就是日復一復,每天沒什麼目標也沒什麼事情做,同事甚至無聊到一直在逛網拍,但反正老又大的公司,錢少事少,做越久的話才越有機會往上爬,加錢(但可能是要做個二十年之類)。
我自己也待過新創,錢少,事情沒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可以做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公司沒有賺錢,甚至可能每天要擔心它倒閉,一開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因為公司都是年輕人,大家經驗都不足,可能就是最後都是大家一起互相學習,今天要用什麼東西今天學一學就馬上做,馬上上戰場。
最後變成,自己根本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只能期待公司突然被大公司買走,或者就繼續混混噩噩,整天覺得自己好像在學東西,可是其實有點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有點像是無頭蒼蠅那樣,整個公司都這樣,也沒什麼成長空間。整天就是有點像是,對公司有那麼一點點希望,因為公司整天都在說,我們正在成長,我們募款到多少錢,但事實是,公司根本沒在賺錢,都在靠Funding之類的,一直誇下海口說一堆大話。(很多新創都這樣)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可能是個長期的歸宿,所以還是要時常戰戰兢兢,思考自己要怎麼找到下一個工作,要找個穩定的工作。
那到底有沒有可以一直做下去的方法呢?
接著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哪裡才可以繼續一直做下去?
*年紀越來越大,怎麼讓自己有價值?
*公司為什麼不栽培年輕人,反正都要花那個錢啊?
*科技推陳出新,自己越來越學不動,怎麼辦?
*身體越來越差,無法加班會不會沒有競爭力?
*想花時間陪家人陪小孩成長,哪來的時間?
*熱情真的可以當飯吃嗎?老闆又不在意?
*工作除了專業,還要懂的職場政治,心灰意冷怎辦?
*薪資有天花板,可是物價房價沒有天花板怎辦?
*人生好難,為什麼有這麼多問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實這些問題也不是在台灣工作才會有,在英國工作,也會遇到很多類似的問題,女性工程師也遇到很多,例如放了產假可能失去升遷機會的問題,或者沒時間陪家人等等。
那為什麼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工程師們(我目前只知道軟體界)還是可以做到五六十歲,還是繼續有那樣的熱情呢?甚至還可以出書,拍影片,寫部落格,發推特,還有很多演講。
就我的觀察是,有的人就是自己出來創業,自己開公司,所以比較自由,也不會有很多前述問題。他們創業也幾乎是因為自己在業界小有名氣,出來創一些顧問公司,或者接案。
那問題來了,在業界要怎麼小有名氣?
光是要在某個圈子有名氣,就要不段參加各種meet up, 讀書會,甚至要一直寫部落格,寫技術文章,貢獻開源。這些都是時間,平常工作都已經非常忙碌,怎麼會有時間?
沒錯,就我的觀察,這些人都是每天下班後,假日也都花時間在這些地方上,他們可能很多是犧牲跟家人的相處,可能婚姻不順遂,或者比較晚才結婚生小孩。當然因為在歐洲,跟家人的相處是非常重要的,這邊也有保障一些parental leaves這樣的假,所以大家也比較有時間給家庭生活。
也有一些工程師,是透過拍影片,像是Youtube之類的平台,製作教學影片,或者講一些自己工作的內容,讓自己有知名度。
其餘的話,就是你做到比較資深的話,你在公司可能已經是manager level, 或者principal engineer, tech lead, 那他們雖然會很忙,他們也比較多是責任制的,所以在一些公司,只要團隊很罩,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例如團隊們都是self management, 他們可以信任自己的團隊,不需要一直監督花時間,也不需要一直跟上級報告,因為上級也信任他們。那這種狀況就是要整個公司都非常的進步,也有良好的工作環境跟文化。例如在Google這樣的地方,就比較有機會這樣。
那如果不是在Google這樣的環境,又沒有什麼大公司可以去,怎麼辦?另一個辦法就是做Contractor, 他們就是一次是三到六個月或者一年的合約,這個在英國非常常見。甚至多約聘是在其他國家的,所以時間什麼也比較自由。
在台灣可能就比較困難,而且約聘也沒有保障。就像在台灣要接案,很多法規也沒有保障,可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否則就是要用國際性的街案平台,但又可能有語言障礙,就是要先加強自己英文,另外還有跨國工資的問題,在其他國家像印度可能會開比較低的薪水,雇主就比較偏好選那些比較便宜的工程師。
這時候,就會有人說,那不能追求財富自由嗎?
#財富自由,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首先你要怎麼財富自由?投資?這個部分你需要有龐大的資本額,另外也有相當大的風險。除非你對於投資有相對程度的瞭解,也有足夠資本額,不然進入門檻還是相對高。
另外很多薪水可能不高,又有房貸車貸的人,更不太可能把錢都拿去投資。有錢可能也要拿來貢獻家庭,偶爾自己小確幸。
那如果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難道科技業真的無法做下去?那要靠什麼生活?
在Clubhouse那個room有人提到自己的朋友,辭職去開早餐店,賺的錢也不比當工程師少。的確,轉職是個解,但轉職很多人也害怕,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創業也都是風險,賣早餐ˇ早餐有人買。
我自己的感覺是,如果真的想要繼續做工程師,而且讓這個工作可以sustainable的話,就要有良好的規劃,例如發現自己在現在的公司學不到東西的話,要怎樣讓自己可以學到東西?跳槽或者跳部門?
在Clubhouse也有人提到,如果一直換工作,也害怕被僱主們列入黑名單,台灣這麼小,怕被人覺得沒有定性。
這個也是很能理解的,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想去Google, Facebook就去,大部分的老牌公司也是會在意這些傳統,要待幾年才是好人才之類的。
那就只能說,要嘛給自己定一個期限,在這間公司可能最多待個五年,然後在這五年內,希望達到什麼目標,如果達不到的話,備案是什麼,同時間,找幾間自己覺得很想跳槽的公司,看這些公司是不是會在意那些傳統,如果不在意的話,就往那些公司要求的工作技能發展,然後想辦法跳過去。
如果覺得跳過去門檻太高怎辦?想辦法在工程師的社團建立人脈,或者LinkedIn之類的地方,想辦法找到去那些公司工作的人,問他們,怎麼去,有沒有辦法去?我真心相信,這個業界,很多人都是好人的,我自己在LinkedIn上面也遇到很多人來問我我們公司的事情,或者職涯規劃,我還幫人code review過。
總而言之,就像我之前說過的,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選擇的,工程師這條路,並不是很容易,但如果自己想要繼續走下去,就要想辦法找到出路。
雖然可能中間會遇到很多心累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靠“熱情”解決,更不是像外面想像的,大家都是科技新貴。可以在辦公室吹冷氣,甚至在家工作,在咖啡廳工作。
只能說,人生很難,但還是要繼續過。既然都要過,那還不如想辦法讓自己過得比較輕鬆一點點。
當然科技業裡面,除了工程師以外,還有很多其他職缺,由於我目前還沒有做過其他相關職缺,像是PM, BA, UI/UX之類的也有他們的難處,等我有比較多資訊心得再來跟想。
為什麼 選擇 我們公司 英文 在 Ta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也為將來創業在做準備嗎? 希望看完這集內容,能夠有一點幫助🙌🏽
鎖定未來更多精彩內容 👉🏽http://bit.ly/sub_tao
不知道早餐要吃什麼??DIY高蛋白餅乾 👉🏽https://youtu.be/COQdhDBi-sQ
♛我的品牌 TAIGER👉🏽https://www.taigerapparel.com [折扣碼 tao]
♛我戴的手錶👉🏽https://www.swoleoclock.com (折扣碼 tao)
♛Myprotein [75折] ➢ http://tidd.ly/8b59ba2e (折扣碼 tao25)
商業合作👉🏽business@ricegvng.com
找我聊天:
♛ WEIBO: Tao-Taiger负责人
♛ Instagram/IG: ricegvng
♛ Facebook : ricegvng
贊助我們,讓我們影片品質提升:
Paypal: https://www.paypal.me/ricegvng
如何規劃減脂計畫?
熱量怎麼來的: https://youtu.be/FpQE7gTiLt4
為何你總是瘦不下來: https://youtu.be/gD9H6ndKa9E
減肥的關鍵: https://youtu.be/XJm_Qi88PJ8
減肥熱量/營養素怎麼算: https://youtu.be/L2eOkABLblc
碳水循環法: https://youtu.be/r7AVSPpESD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早
現在準備要去健身房
今天早上的訓練菜單是
30分鐘的有氧
加上二頭 三頭 三角訓練
上週已經做過了
因為這一週其他東西都已經做完了
因為我今天下午要去刺青
刺青的地方在手上
接下來一兩天是沒辦法做上肢訓練的
所以我把上肢的訓練安排在明天以後開始做
所以今天是做我最後一天的上肢訓練
時間不多 我們馬上到健身房
開始今天的重訓
走吧
現在九點半
馬上回公司把公司整理一下
因為等一下十點半的時候
有人要來公司做一個
類似像小採訪這樣子
這次來的人滿特別的
因為他們是我們現在電子商店平台的公司
他們要來我們公司稍微做一個小採訪
做完採訪我會跟你分享一下
為什麼我們現在用這家公司
還有為什麼我不選擇開實體店面
而是專注在網路這一塊
大家好我是 Tao
我算是全職在做 TAIGER
TAIGER 是我們大概一年多前創立的運動品牌
我們來自台灣
但是我們現在做的是想要走進國際市場
當然是比較遠的目標
但是這是我全職在做的事情
同時呢
我也是有在做內容的分享
在youtube上面
所以我一開始其實是用內容分享的方式
凝聚了自己的粉絲以後
我才投入在健身運動品牌這一塊
這邊看到的就是我們的團隊
沒有很大
但是足夠做我們現在的事情
所以是 TAIGER 這個品牌先創立了
然後才開始進行內容分享嗎
不是
是先從內容分享開始
因為其實我一開始做的時候
我都是分享一些健身的觀念 知識
還有自己一些重訓飲食的經驗這樣子
其實那個時候
我剛開始做youtube的時候
我也沒有想太多說
將來可能會做一個運動品牌
一開始做youtube的時候
我就有想要創業
就想要創造自己的事業
只是我不知道這個事業將來會是什麼
也許還是會在運動健身這一塊
只是後來發展到現在 TAIGER這個運動品牌
後來youtube發展愈來愈完善
愈來愈多youtuber在上面分享知識性的東西
健身不外乎就是那時候也是
在國外開始竄起來了
一堆人在網路上分享這些東西
大部分是英文的
那是什麼樣的契機
或是什麼樣的原因
哪一種想法
讓你決定說我要開始做健身服飾
其實是慢慢轉型啦
因為一開始在做影片的時候
做了大概半年就去當兵了
當兵那時候是一年的時間
一年的時間在部隊裡面有很多時間思考
可以想將來要幹嘛
那時候其實我一直在規劃說
我現在已經有一定的粉絲
那我做健身內容對我來說我覺得
已經到一個程度
我知道將來會愈來愈無聊
就是我覺得
很多東西大致上你只要知道以後
它們差不多就是那樣子
不需要
就是沒有辦法再延續著繼續講下去
我想要多元化
因為我一開始做這個本來就是想要創業
所以後來我想說ok
我想要做乳清
就是我們在健身的時候會喝的一些營養品
因為大部份營養品的品牌都是引進國外的
我想說那為什麼不做自己的品牌
專門做類似這種形式的產品
只是說因為營養品公司
要做乳清的話一開始的投資滿大的
要有一定的資金
你會背一定的庫存壓力
那時候我在當兵根本就沒有什麼錢
一個月就八千塊而已
就真的沒有錢
所以說後來我就想說那我做服裝
為什麼要做服裝
因為其實我個人對穿著也是非常講究
對我來說找衣服
尤其是當你在健身以後
你的體型跟大眾體型不太一樣
找衣服相對就變得比較困難
有些衣服穿上去的時候肩膀可能就
不是你肩膀的大小
或是選到剛好肩膀可以塞進去的時候
發覺衣寬太寬
就是那時候很多這種問題
那個時候剛好國外也開始慢慢在做健身服飾的品牌
而且他跟Nike或是Adidas不太一樣
是因為說
當時Nike或Adidas他們還是專注在純運動
穿上去的時候
你穿他們的衣服
就看得出來這個人要去運動或是剛運動完
但是不會在其他場合看到有人穿這些衣服
你會覺得很奇怪
所以那時候我就想說我要做這種類型的衣服
單純給健身者 ?
健身和運動
但是我想要做的衣服是
在其他場合也是可以穿
只是說穿衣服是顯現說
這是你的生活風格
你就是會注重運動 熱愛運動的人
你有一定的體型
你也希望不要讓衣服遮住你自己的努力
而且是一個衣服襯托你本身就有的價值
類似這樣子
因為你們本身算是網紅
應該可以這樣講吧
因為上面有這個 ( youtube創作者獎牌 )
很少人會有這個牌子啊
所以就當作你們算是網紅
你覺得身為網紅
你們在將粉絲變現為顧客
這個上面的轉換過程
你覺得有什麼想法或是有什麼樣的經驗嗎
通常大家都會認為說
把粉絲變為顧客這是一個很難
或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或甚至是說業配大家就不喜歡
那你本身對這樣子的
算是網紅經濟怎麼樣子看
因為你們本身就是網紅
這個其實你這樣問的話
我其實很多情緒上來
真的很多情緒上來
因為
應該是說
我覺得人家會覺得這樣是不好
把粉絲轉為一個賺錢的方式
我今天的出發點就是希望
透過我自己的經驗
還有透過我自己學到的一些東西
藉由分享出去可以幫助到對方
這是我第一
我最主要專注的在這邊
任何事情我覺得只要你做得好的話
不管是經濟上面或是其他事情上面
你會慢慢的起來 你會慢慢的起步
因為我今天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
怎麼樣把這些粉絲變成
提高他們的轉換率
我今天主要是專注在怎樣提高我創造出來的價值
創造出來的內容
我今天轉成做服裝品牌
如果今天沒有任何人買我的東西
我也是ok
我還是會想其他的方式去賺錢
大部分認為說業配不好或怎麼樣
大部分都是那些沒有在做提供內容的人
對
他們看到說
為什麼他可以坐在這邊跟鏡頭講話
就有好幾萬這樣的收入
為什麼我在這邊看他講話他在賺錢但我不能
他這樣一定是不好
大部分的心態 大部分負面的評論
都是從沒有在做的這些人開始
我覺得如果你今天要做
如果你今天想要成為像是網紅
或是你想要用粉絲的力量
來為你賺取收入的話
我覺得這根本就不是一件壞事
這就是生存
這就是社會
你今天出去外面賺錢是靠勞力賺錢
在創造內容的人他也是花他的時間
花他的勞力去賺錢
沒有人逼你要做任何的事情
沒有人逼你要看他的影片
他今天作業配那也是他的事情
我覺得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
只要你的出發點是善良的
你並不是在做一些什麼非法的勾當
我覺得為何不行
這都是賺錢的方式
我沒有任何的權利去
去judge 或是去
judge的中文是什麼?
(評論)
去評論他們賺錢的方式或怎麼樣
我只專注在我自己
怎麼樣提升我自己的能力
所以說對於那些
也是想要做這種的
像我對我自己的粉絲的話
我都跟他們說不要管人家說什麼東西
只要你知道你是走在這個路上面
你本來就是可以接業配
你有這麼多的聚集力當然就是要運用它
當然是運用它
但是你要知道你今天的出發點
第一一定是提供內容
一定要有這個熱忱
需要藉由你的東西去幫助到別人
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其他東西的話
它們都會跟上
像是業配或是合作的機會
這些都會跟著上來
但是你的目標應該是放在提供內容
在影片結尾的時候我想講一下
為什麼今天會選擇
像我一開始影片講說
為什麼我不選擇開實體店面
其實一開始不開實體店面是因為
沒有錢
沒有錢開實體店面
所以從來就沒有想過說
要準備錢去開實體店面
而且那時候我也知道網路
現在就是網路的時代
你每個月花五到六萬這樣子砸店面
然後養員工
不會比把錢拿來做網路上面的行銷預算還要來得有效
所以一開始我就想到說
就是要走網路
我試過很多不同的平台
從一開始
國外的一個電子商務平台叫做shopify
shopify是一個非常強大的一個平台
但是他的金流還是以國外為主
所以他只接收信月卡或是paypal的付款
當然對於台灣地區來說的話就很不方便
因為大部分台灣人習慣是用貨到付款
或是用超商繳費這樣的方式
所以後來我們才嘗試shopline
shopline其實非常像shopify
而且他們最近擴張得很大
他們團隊成長的很快速
所以說很多功能漸漸的以前沒有
現在都漸漸開始出來了
我現在講這些東西
shopline並沒有給我任何錢
他也沒有給我
這也不是什麼業配
我只是純粹跟你經驗分享
如果你你天想要找一個這種線上購物的平台
架設你自己的網站
可以考慮 先嘗試看看shopline
因為shopline他們有三十天免費
你可以摸一下他們背後是怎麼樣操作
後台怎麼樣進行
看你們前台可以怎麼樣佈置
如果是你喜歡的話
你可以嘗試看看
我個人是覺得滿穩定的
沒有任何的問題
一直到現在來說
所以這是我的個人經驗可以參考一下
接下來還有一些行程
所以我們就先暫時結束今天的vlog
希望你喜歡這集的內容
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在底下讓我知道
還有就是
對於shopline我們在購物上面的經驗
你有什麼樣的回饋
你想要提供的話呢
你也可以在底下留言
我們下次見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