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神父問一位gay友,
「現在,有一個同志的舞台準備搭起,如果要更多人支持同志的話,那麼,要邀請蔡英文上台呢,還是柯文哲?」
那位gay友不假思索的回答,
「當然是柯文哲.」
「為什麼呢?」
神父問,
「蔡英文的支持者,本來就是支持同志的,即使不邀請蔡英文上台,他們依然會支持同志.」
那位gay友深吸一口氣,擺出一副羽扇綸巾的樣子,
「相反,柯文哲的支持者有許多中間選民,如果要支持同志的人越來越多,擴大挺同的票源,當然是請柯文哲上台,說服同溫層以外的人.」
神父聽了,微笑了一下,
「恩,你會得到一堆廢票.」
「嗄?為何?」
「柯文哲稱『我投票時投反對你,但我允許12萬5000人上街遊行』,後來又說他投廢票,讓這樣的人上去,得到讚揚,不就是告訴其他人,我們不需要真正的支持,只要投廢票給我們就行了嗎?投廢票,投反對票,就等於是在支持我們.」
神父滔滔不絕的說,
「說到底,把支持自己的人當作無條件的支持,本來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同志族群裡,也有人不支持同婚,也有明明是同志卻跟著一起反同的,同志本身就不見得絕對支持同志,何況其他人呢?蔡英文的支持者裡,難道就沒有所謂中間選民嗎?看著你讓這樣的人上台來,而真正支持自己的人下台去,投廢票,好像是什麼偉大的事一樣,真正支持你的人的支持,你當作理所當然,而不值得一提,彷彿是廉價的化妝品,這樣子,他們不會把支持的票轉而投廢票嗎?轉而成反對票嗎?畢竟你就是這樣告訴他們,像柯文哲這樣子投廢票或是反對票的,才能得到我們的重視.」
那位gay友聽了,大吃一精,沉吟了半晌,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雙眼發亮,
「那這樣好了,蔡英文也上台,柯文哲也上台,這樣子,兩邊的票我都有了.」
他說,並開始得意起來,彷彿這是一個偉大的計畫.
「恰恰相反,你會得到更多的廢票,和反對票.」
「這...這是為什麼呢?」
那位gay友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
「蔡英文是真正支持同志的人,並且因為同婚,而付出了代價,柯文哲則是假意支持,實際上反對,根據摩鐵張的說法『據悉,蔡壁如甚至跟李國憲說明, 認為李代表安定力量參選沒關係,安定力量反同,柯p也反同,但他們不能明說,李就當作去交朋友,吸納一些支持者也好.』他只要享受支持的名聲,不要支持的代價,而且還想要反對的票,本身是『不表態的反對』裝作支持,也有反對的樣子.」
「一個是辛苦付出的人,同志聲勢好的時候,他支持,聲勢不好的時候,他依然支持到底,關鍵時刻,堅持通過同婚,並且承受反對方的壓力,以自己的政治生命做為賭注;另一個是同志聲勢好的時候,就想上台去,支持者稱同婚都是他的功勞;同志聲勢不好的時候,就說『我有不表態的自由』,並跟著其他反同的人投下反對票,把同志本來遊行的自由,說成是自己允許的,你讓他們兩個都受到同等的待遇,在其他人眼裡看來,我只要像柯文哲這樣子去對待同志就可以了,歡喜的時候收割,關鍵的時候逃跑,艱困的時候跟著踩上一腳,然後接受同等份的喝采,何必要像蔡英文這樣辛苦呢?」
「人人都像柯文哲這樣去支持同志,而像蔡英文這樣支持同志的人,卻越來越少,你得到了很多的柯文哲,少了一群蔡英文,你得到支持,是虛的,真要到投票的關鍵時候,全都跑去反同的那邊,一堆平時反同的人,有好處的時候,全都稱自己是挺同的,支持等於反對,反對等於支持,如此一來,挺同的能量被消耗了,反同的人卻不斷增加,柯文哲上台後,投廢票的依然投廢票,反對的依然反對,支持的人支持的價值,卻被貶低成一文不值,甚至有感到不公正的人,不再支持,到後來,需要支持的時候,人們不見蹤影,面臨反對的時候,卻有一群人加倍的反對,同志與支持同志的群體,焉有不衰敗之理?」
gay友聽了,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神父摸摸鬍子,如是說,
「原本有10個人鐵定會支持你的,今天,你為了求取20個人支持,而讓一個假支持真反對的,成為了表率,看起來好像獲得了20個人的支持,實則動搖了支持者的信心,真要到支持的時候,10個假支持的人一哄而散,全都跑去反對你,10個支持的人被這些人所影響,或跟著離去,或覺得不公正而杯葛,到最後,原本有10人支持,可能只剩下1個人支持而已,這就是真正的同溫層阿,brother.」
「更何況,有些挺同的人,先前向他人要求絕對的支持,用不夠支持、支持的不夠,向其他人施壓,尋求更多的支持,彷彿沒有力挺到底,就不算是支持,而是在反對他們.現在,你讓一個不支持或根本反對的人,得到了讚美,也對他沒什麼要求-他人見了,會不會覺得先前的態度是被欺騙呢?下次這樣的方法和要求,其他人會買單嗎?當我一說支持,卻得到無窮無盡的索求,而像柯文哲這樣,不表態的自由,卻沒有任何要求,而得到讚譽,那我還不反對你嗎?還需要表態嗎?」
在這個moment,一旁一位英粉朋友說話了.
「但是我覺得柯文哲跟蔡英文一起上台,有助於增加蔡英文的支持度.」
「為何呢?」
神父看著他如同老鷹般銳利的眼睛,提出了疑問.
「因為柯文哲有很多中間選民,如果這些中間選民看到蔡英文受到同志支持,又肯跟柯文哲站在一起,那麼,也就能突破同溫層,把票投給蔡英文了.」
這人搖頭晃腦,左顧右盼,露出了狼顧之相,一臉老謀深算的樣子.
「你這狗頭軍師.」
神父說,
「啥?」
「你這也是看到眼前的小花,而忘記背後熊熊的森林大火,只看見表象而已.」
「你不能把支持者的支持,當成無條件的支持,認為他們是一群沒有感受而且扁平的人類.」
「柯文哲先前羞辱蔡英文,又說他身邊的人都貪汙,你要他們毫不避諱的站在一起,甚至討好他,不就是當支持者是塑膠做的嗎?不就是在容許他繼續攻擊蔡英文嗎?」
「若真有中間選民存在,那也是一群搖擺不定的人,看到柯文哲這樣,挺同也可以,反同也可以,還得到同志的稱頌,而蔡英文,除了要對同志負責,還得忍受反同的人的唾罵,其支持者,受到相當高的標準要求,不能語出任何歧視言論,或開過頭的玩笑,不能恐同,要友善同志-相反,柯文哲的支持者則不用遵守這種教條,專門罵臭gay、屁精,整日在八卦版上宣傳gay多麼容易得愛滋,若有這樣的中間選民見到他們的領袖居然成為同志的寵兒,難道不會說一聲,『操,這樣也行.』他們本來就是一群不想要被貼反同的標籤,卻又對同志抱持疑慮的一群人,覺得進步議題的光環很不錯,卻討厭被束縛或者付出代價,今天,有個被擁戴的壞學生可以當,做壞事不但不被責罵,還被稱讚,誰要當處處受掣肘,做實事的好學生呢?蔡英文和柯文哲同在台上,你讓他們看起來都一樣了,他們還不跑去支持人性化的阿北嗎?」
「你這就是把蔡英文的選票趕往柯文哲那裏去罷了,柯文哲私底下反同,得到安定力量的支持,原本應該支持蔡英文的挺同票,又因為柯文哲和蔡英文看起來一樣,都挺同,而模糊了邊界,不就是在把原本能得到的票,都分給對方,把辛勤工作的螞蟻,儲藏的食物,給好吃懶做,還大肆破壞的蟋蟀嗎?brother.」
「別忘了,柯文哲的支持者們還這麼主張著,『迫害同志修法最大的就叫蔡英文政府』、『蔡英文把柯文哲和祁家威釋憲後可以穩穩地將同婚編入民法這件事,妥協於反同團體,最後只剩下歧視性專法』、『蔡英文刻意阻擋導致只有專法能實施』、『柯文哲才是開第一槍讓同志修法成功的人』,你要蔡英文的支持者接受這種『非事實』,而只為了不一定能得到的空氣選票嗎?如此一來,明明是和反同合作,在北市性平會安插多名反同人員的人,是同志的救世主,蔡英文只是來沾光,蹭同志,而且妥協反同的人,甚至是迫害同志的人,柯文哲的角色,變成蔡英文,蔡英文的光榮,變成柯文哲的,柯文哲挺同,蔡英文反同,這樣子顛倒是非的事,你能接受得下去嗎?brother.」
那位英粉朋友聽了,腳往地上一蹬,撫著胸口,好像得到了氣喘似的.
最後,一邊在旁聽著我們對話良久良久,的小女孩,忍不住說話了,
「神父神父,到底什麼是中間選民呢?」
神父盯著那小巧的嘴唇,及肩的長髮,明亮的眼睛透露出超越年齡的撫媚,嚥了一口口水,指向遠處的街道.
「看,那就是中間選民了.」
小女孩歪著頭,循著神父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個穿著西裝筆挺的人,對著一個乞丐大叫,
「我是中間選民,給我錢!!!!!」
小女孩見了,驚訝地說,
「原來那就是中間選民呀.」
「是阿,這世上什麼人都有阿.」
神父摸摸鬍子,牽起了小女孩稚嫩的小手,
「走,我們回家吧.」
小女孩被touch到了,大力的甩開神父的手,
「等一下,我們又不住在一起.」
「我是中間選民呀,你應該跟我回家才對.」
神父假裝露出疑惑的表情,
「什麼中間選民嘛,根本就是個變態而已.」
小女孩大罵,
「你答對了,聰明的女孩.」
神父愉悅地說.
【贊助神父的菸 找回人生方向燈】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為何 越 來 越愛你 討好你叫我歡喜 在 鄧惠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少出門,少社交,沈悶而焦慮的集體氣氛。
這時收到《婚內失戀》八刷的消息。
披上白紗那一天,以為失戀這種事再也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當初以為這本書是為了少數人寫的,在婚姻中困惑『沒有大錯不至於分開但為何這麼寂寞』的人們。沒想到安靜地一刷再刷到現在,好像不是少數人.....
相伴是意識加上無意識互動的錯綜關係,我們需要面對的,不是對錯,是人性。
.........................................................................................
《序》已婚剩女?
偶然看到一本書,談的是「剩女」。「剩女」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了,很多人都知道這是熟齡未婚女性在主流社會中被貼上的負面標籤。不過書封斗大的英文書名震撼了我──「剩女」被譯為“Leftover Women”。
Leftover,在日常用語中,不就是剩菜的意思嗎?其實不只是剩菜,leftover可以泛指各種「沒用上的東西」,不是沒用,是沒被用上,例如製作商品或建築時的剩料。《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跟一顆石頭有淵源,那石頭是女媧補天時沒用上的,因此藴積著種種曲折情懷,說起來就是個leftover。
看見這名詞時,我正在整理這份為已婚女人寫的書稿,不禁百感交集。與「剩女」相對的,應該是已婚的女人,或說「得以結婚」的女人。然而,跨越「婚姻」這條分類線,到達另一邊的女人,就完勝了嗎?在婚姻的那邊,感覺幸福的到底有多少?
近年台灣的離婚率不低,簡化地說,可以想像為每三對結婚就差不多有一對離婚。而在結婚與離婚之間,處於已婚狀態的女人,許多是不快樂的,那感覺恐怕比未婚熟女更像leftover── 沒吃完的冷掉的肉排,失去風味的蔬菜,乾掉的米飯或硬掉的麵包……曾經認真地料理起來,隆重澎湃地上桌,歡喜期待著被吃掉而融入一個人的生命。結果,只有一小部分被吃掉(或者根本整個都沒被動到),剩下來被丟著、冷藏著,不掙扎的話,就會被遺忘到徹底變成廢物,直接通往垃圾焚化廠,連餵豬的時機都錯過。但若掙扎,吵著重新端出來,手舞足蹈地喊著「我還可以吃喲」,約莫也是徒勞,只會遭到更無情的嫌棄。
有名無實的妻子,寂寞的女人,對著做臉的美療師、洗頭的妹妹、賣保養品的櫃姐、心理治療師……這些不相熟卻願意觸摸她們身體心靈的人,傾訴無法與枕邊人分享的空虛。無處發揮的熱情與困頓的抱負,像洗髮精的泡泡那麼香香柔柔,卻只能等著被水沖走,直到與空化為一體,再也不信自己懷有什麼珍貴的潛質,別說是補天,連鋪地都沒有人願意踩。
還掙扎著、抗拒泡沫化的過程中,也曾求教於他人。但得到的建議大約是「婚姻本來就像這樣」、「妳幻想太多」、「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年輕人才不相信這句話,一心想著我的愛情當然會持續到婚姻裡,不止綿延不絕,還會開花結果。婚齡漸長才開始領悟,婚姻本來就是所有愛情的墳墓,只是時間不同意義就不同。弱質的愛情進入婚姻不久便磨耗早夭,婚姻無疑是它的墳墓;至於長壽的愛情,得以在婚姻中安居直到最後安息的一刻,婚姻不也是它的墳墓?問題並不是「愛情終將死在婚姻裡」這個事實,而是如果愛情死了人還要活在婚姻裡,那就是活人住在墳墓裡。
感情還活著的人,住在冰冷的婚姻裡,伸手抓不到人,叫喊只聽見自己的回音。那不只是寂寞,是比寂寞更逼人的,生命慢慢冷卻、存在漸漸稀薄的流失感。
我在心理治療工作中遇見許多這樣的女性。很苦。很悶。不快樂。不確定自己的不滿是否合理,不知道自己該追求什麼。繞來繞去,要好久的時間,才小心翼翼地說,我還想要戀愛的感覺。
「我不想找別人,我還是希望他愛我。」然後掩面懊惱起來:「我為什麼這麼沒用,被他吃死死的。」
婚內失戀?
對於已婚無愛的女人,「戀」是個扎眼的字。這字有言,有心,兩旁還有情意密密纏繞。而她們和喚作丈夫的之間,早已無言,也不覺有心。
沒有人不知道戀愛的感覺。失戀了,本來也應該很清楚。
如果妳是單身者,他不來找妳、他含蓄或明白地拒絕見面、他無意製造甚或逃避身體的接觸……妳會知道該想下一步了。
但若這人是妳的丈夫,原本簡單的判斷就會變得很複雜。有個聲音一直對妳說:「老夫老妻本來就是這樣」、「沒有熱情不代表婚姻有問題」。妳覺得自己不應該覺得不開心。
如果妳真的覺得沒問題,那就好。
如果妳一邊說服自己沒問題,一邊不斷地對另一半施壓,或是幽怨地期待他改變,做著心口不一、言行分裂的事,那麼,妳不是在逃避問題就是在製造問題。
妳真的不需要再問「我這樣的婚姻算有問題還是正常」。沒有人能替妳定義什麼樣的婚姻才算正常。婚姻又不是燈泡,會亮就正常,不會亮就該丟掉。婚姻更像一碗麵,在好吃到無可挑剔與噁心到要吐掉之間,存有很大的變異空間。妳覺得極為不滿的婚姻,對某些人而言簡直就是天堂。有人認為家事分工不均就算嚴重的問題,有人卻連無性、無互動,甚至另一半外遇,只要偶爾還會回家,都認為很正常。
每個婚姻都有個性,就像人有個性一樣。所以婚姻正不正常,無法確認也不需確認。不過,妳過得不快樂,甚至很痛苦,這就值得確認也值得關注。放下「無論如何他還是我老公」的障眼法,試著像單身時一樣直覺地面對,妳一下就會看出問題── 妳失去了愛。然後,從年輕時就會的失戀求生的種種智慧和能力,才可能啟動。由於已婚者跟失戀的對象還有關係── 住在一起的關係、共同教養小孩的關係、法律上的夫妻關係、面子上的依存關係……這種失戀當然比單身者的複雜又難處理。但一切都還是要從面對失戀的本質開始,才有機會改變處境。
說有感覺的話。做有意義的行動。拒絕被無愛婚姻的黑洞吞沒。
..........................................................................................
CH 1 令人困惑的關係
CH 2 努力生活著 愛卻消失了
2-1 無意識的不滿
2-2 過度付出
2-3 重視原則勝過感受
2-4 變成一個無趣的人
2-5 無法分享感受
2-6 縱容對關係有害的行為
CH 3 停止惡性循環
3-1 毫不在乎或飢餓的眼神都讓人想逃避
3-2 一旦開始用怨婦的口吻說話 關係將愈來愈糟
3-3 對或錯的簡化思維讓彼此無法互相了解
3-4 虛假討好只會讓自己更被忽略
3-5 無防衛的反應製造更多誤會
3-6 外面的人只是那根稻草
CH 4 追尋他的背影或轉過來看自己
4-1 檢視溝通的可能
4-2 克服自我的恐懼
4-3 培養獨立的能力
4-4 只有樂意不樂意 沒有付出不付出
CH5 重修婚姻學分
5-1 婚姻生活的協定
5-2 權力對應的模式
5-3 干擾與支持的平衡
5-4 表面的防衛與深藏的期望
5-5 從期待與失落中成長
5-6 付出和獲得的平衡 關鍵是對自己負責
CH6 翻轉婚內失戀
6-1 是誰不愛了誰?
6-2 婚姻是照見自我的魔鏡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2147
訪談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CS_l4S3_8
為何 越 來 越愛你 討好你叫我歡喜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直播說書預告1/14 (日)晚上22:30《勇於不敢 愛而無傷~作者蔡璧名》(贈書活動見文末)
一、說我愛你之前
讀《莊子》,培養愛的能力與人格魅力
相遇之前,閱讀經典如《莊子》,果有助於你、我認出滾滾紅塵裡千人萬人中那雙對的手?
牽手之後,嫻熟經典如《莊子》,可有益於鬢霜之年依然相愛如昔、甚且愛得更深?
後來才發現,情敵並不在外面,不是他或她。那個讓他無法愛上你,或者無法繼續愛你的「情敵」,就住在你心中:你的疑神疑鬼,你的心不在焉,你的失控情緒,還有你好久不見的、只偶爾在心情舒坦的情況下才可能孕生的關懷、體貼與溫柔。你發現愛原來有這樣一個向度-----向內追求的愛情。
愛情不難。愛對人,最難。
給愛為何不被愛?種瓜為何不得瓜?莊子筆下的負面典型既是:「將執而不化。」就請放下固執緊抱的那顆大石頭吧!(所執只有自己能放下,這宇宙沒有第二個人能幫你。)
寓目層出不窮失控的社會事件,放棄隨時可能引爆的不定時炸彈吧!
選擇跟心靈如「水停」如「止水」的人在一起,不要讓自己的心為愛、恨所傷,而樂於恪守莊子「不以好惡內傷其身」、深情而不滯於情的立情之約。
選擇跟沒有器量跟體諒的情人在一起,他或她只能感受自身的難過、焦躁與不安,沒有餘力設身處地別人的立場、感受及喜怒憂悲,如量米杯大小的襟懷,只能盛裝伴侶的嘆息與淚水。
你希望遇到怎樣的人?
他對你好,因為你能滿足他的需求與想望。
還是出自本心愛著你,單純地想著如何讓你的生命更美好,其餘順其自然。從不曾為算計自己的利害,而走向你。
人人都想要後者,那異地而處,你要如何看待對方?視他為滿足需求、慾望的東西,還是必須充分尊重、獨立完整的生命?無論是對待情人、親人、朋友或下屬。
「和而不唱」:能帶你通往幸福大門的未必是優秀的主導者,而是傑出的配合者。
主導者大都是較可以挑三揀四、專橫跋扈的,配合者則必須小心翼翼地承擔起主導者所託。理想的配合者還非只被動地等待主導者一個口令才進行下一個動作,而是自動自發地預備好大可先備好的方案與行動。如果主導者需要的決斷力與一定程度的威儀,配合者則需更多的委婉、謙和與效率。並在覺得該反對、該提出建設性批評時,勇敢地提出意見且又能用對方最能接受的語言、態度和方式為主導者的決策加值。
總合以上,一個理想的情人應該要有平和的心靈、遼闊的胸襟、為人設想、為人行動加值的配合力。(理想的下屬、工作夥伴亦是)
二、進入職場之前
讀《莊子》,學會職場健心術,懷抱老莊「勇於不敢」的智慧。
想在職場發光發熱、作出實質貢獻的你,必須向莊子請益:如何處人、應酬,才能免遭心身、人為之患!
老子:「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勇於不敢」者,不是「不敢」,他為理想而戰的勇氣仍在、行動仍在,所以不會像怯懦者因不敢表現而鬱結積蓄成內傷;也不同於冒死直諫的勇敢,因為洞悉任務的艱鉅,對象的固執難化,唯有致力心寬氣平、應對得宜,唯有智取,才可能全己化人。
先辨識主管屬於「聞過則喜」或「不見己過」類型
如果你遇見的是歡喜他人指正自己缺失的聖賢型主管,自然可以暢所欲言。如果主管是從來只看得到他人過錯,而不允許別人指正自己缺失,那麼老子的「勇於不敢」及莊子的「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守則,就是進入職場或複雜人際網絡亟需具備的保命良方。
「形莫若就」:口氣臉色與溝通態度最好能遷就順從對方
主管位高權重、不在意別人死活,不要螳臂當車。因為這種人早已喪失自我反省、提升的能力,只有別人的過失,所以你一定得採取他最接受的表情、態度,最容易聽進的語調、說辭,儘可能先誇讚其優點再加以勸說、引導。莊子提醒我們,再兇惡的老虎,飼主若能順著虎性,惡虎也有回過頭來討好飼主的時候,相反地,再溫馴和善的馬,若馬腿拍的不是時候,發起脾氣也可能踢碎愛馬人的胸口。
所以我們要尊重每一個生命的差異性與特殊性,設身處地、因人制宜地跟他互動。
「心莫若和」:一定要守住心情的平和安樂
進入職場前,或進入職場後的每一天,你都得這麼問自己:我為什麼要走進這家公司?這份工作對我個人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投注這麼多時間又是為了滿足生活中的哪些需要?有個叫「幸福」的理由嗎?那麼千萬部要違背初衷。因為不要為了工作而心情沈重、鬱卒煩悶、焦躁不安、不滿忿怒;千萬不要讓佔一天清醒時刻大半時間的工作,使你距離幸福越來越遠。
也許老天在你身邊安排一個擇惡固執、永遠不知悔改的人,只是為了讓你學習不再被激怒、不再被傷痛、不再因此而失控,漸漸讓你能夠以不波不瀾的心對待人間失常。真正讓自己失去好心情甚至好睡眠的,是自身欠缺的能力:欠缺甘願主宰一己心身的能力。
隨時回頭省視、照見自己:負面情緒空了嗎?多餘念慮少了嗎?用「心」對待不容易相處的上司、同仁,就像尊重並善待原本就千差萬別的眾生。用親切而不對立的智慧應對,讓心靈能隨時歸於安好,神凝不動、心平如鏡、過眼不留,心情終能毫髮無傷。
總結:看見黃燈的幸福
(一)自身能夠教化與護住的,只有自己的心,而不是外面的世界。用心、盡力之後,必須學習面對外在世界人情之網中的無可奈何。
(二)把握人生亮起黃燈的機緣:情傷,是遺忘世界、內返心靈最好的契機;大禍臨頭,有助於你全神貫注於心地的晴日。當人把你的資源、榮譽、清白洗劫一空,無形中正助你放下本不易放下的、忘記原來無法輕易忘記的、看破本想極力辯駁與維護的,只剩下赤裸的自己,像初生人世的那天與面對死亡的那刻。讓你只看著死的時候需要的東西去活。
絕望,是修煉途中最佳的助力。
變幻莫測的風雲陽光與馬蹄般追打的飄風驟雨,像極難以迴避的人生,只要安之若命,相視而笑,隨時、隨遇,都是大晴天,無需等待放晴。
重傷是生命中無上珍貴的禮物,讓我擁有能夠蘊蓄超越往昔的堅強。
「世界夠黑,人才懂得:可以把心點亮。
情傷太重,人才甘願:學習補強此心。
職場乏了,你才想聽:怎樣溝通才能不累?
寂寞幽昧的旅程,恰是選擇開啟閉鎖已久心門、重拾滿室輝光的契機。
遠路才是近路。絕處才易逢春。
正是時候讀《莊子》。」
讓莊子陪你共賞苦難中才得已淬鍊的輝光、逆境中才得以成就的幸福。
直播前公開分享本貼文並在分享文上方留言:
勇於不敢 愛而無傷 正是時候讀莊子
再截圖到下方留言
就可參加贈書抽獎,名額一,直播時還有其他名額可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