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圍牆博物館活動
💙做好防疫措施,來台北探索館玩吧🧡
✌🏼✌🏼
台北探索館
蘋果劇團
@救援小英雄波力
Cheng Yu Han有工作需求歡迎找我們👏🏻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艋舺拼場 展期:11/27(五)~12/13(日)11: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龍山文創基地(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45號B2) 2020艋舺拼場是台北市文化局萬華艋舺無圍牆博物館系列策展之一,展期每週六日下午14:00與15:00推出由策展人現場解說的限定導覽活動。12/27...
無圍牆博物館活動 在 林姮均說說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年台北溫泉季在 #花浴衣節 決賽這天
因為參賽者在現場穿梭著
都覺得周圍怎麼拍怎麼美
#2020台北溫泉季
週一最後一天!!
搭捷運就能泡湯,散步就到各個文化展館
還有優雅怡人的戶外景觀🥰
除了溫泉季的優惠, 到年底的 #台北外宿節
也結合台北旅宿業者,推出許多親切的住宿方案
雖然不能出國
但台北給你最國際級的享受💗
#台北市商業處
#溫泉小旅行
#無圍牆博物館
#活動主持人
無圍牆博物館活動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艋舺拼場
展期:11/27(五)~12/13(日)11: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龍山文創基地(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45號B2)
2020艋舺拼場是台北市文化局萬華艋舺無圍牆博物館系列策展之一,展期每週六日下午14:00與15:00推出由策展人現場解說的限定導覽活動。12/27(三)將有一場「艋舺拼場青草宴」,由「胭脂」和「之外」進行料理創作、「安安青草店」做青草協力。報名與詳情可見:
萬華艋舺無圍牆博物館:facebook.com/MongaQuasiMuseum
2020艋舺拼場:bangkacrossover.wixsite.com/202011271213
發現故事:facebook.com/cityexplorerteam
孩在 Hi! Kidult:facebook.com/hikidult
無圍牆博物館活動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1:16 大溪老茶廠
融合有機栽培理念,以自然農法復耕田地,讓每一棵茶樹在無農藥的環境下自然生長,將乾淨且安心的茶送到每個惜茶人手中!
05:58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以大溪百年木藝為核心,結合大溪豐富的有形無形文化資產,透過社區營造,落實無圍牆博物館理念。
14:51 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民國46年為安置駐守馬祖官兵眷屬所建,為桃園市第一個透過文化資產保存的眷村,以延續馬祖新村的歷史文化風貌。
21:53 龍岡圖書館
堪稱全台最美的圖書館!為地下兩層、地上四層的建築,包括閱覽室、多功能教室、藏書書庫、兒童閱覽區、兒童故事屋等;由於龍岡地區外籍配偶人數眾多,特別增加泰國、印尼、越南、緬甸等東南亞7國的藏書,為龍岡分館的特色。
26:39 桃園77藝文町
1920年(大正九年)的歷史建築,當時為「日式警察宿舍」,而今整體空間形象與發展規劃,以「警察」所具有之視覺語彙結合推動帶狀藝文活動與展演、講座,園區提供多元服務,帶您走進歷史,玩轉文化。
38:21 G10 GO!貨櫃創意市集
以貨櫃屋為主體打造結合文創產業與新創思維的青藝聚落,每個周末有各式手作體驗課程與街頭藝人演出,一腳踏入彷彿走進歐洲電影拍攝場景,浪漫舒適地享受在草地上的野餐。
40:28 たまたま慢食堂
使用手工炒的自家製糖蜜、每日新鮮手作的冰品配料,製作出一碗簡單清涼的冰品與點心。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行程 #金探號特色玩法
--
主持人:張振驊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無圍牆博物館活動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文物探知館Hong Kong Heritage Discovery Centre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古物古蹟辦事處的一座展覽館,位於香港油尖旺區九龍公園園內。香港文物探知館展示香港的文物建築專題及最新的考古發現等;該館亦經常有舉辦專題講座、工作坊及導賞活動等,以促進大眾,尤其是學生對香港文物的認識。館內有專題展覽廳、演講廳、教育活動室及參考圖書館等設施。其中專題展覽廳入口的銅門,是第三代香港滙豐總行大廈(1983年拆卸重建)的大門。該建築前身是威菲路軍營S61及S62座,於1910年落成。1970年軍營改建為九龍公園,這兩幢建築於1983年成為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臨時館址,至1998年香港歷史博物館遷出。其後這兩幢建築物一直空置,後經文物復修工程,成為今日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文物探知館,於2005年10月正式開放。
香港五間清真寺中以尖沙咀的九龍清真寺最大,樓高三層,一九八四年落成,可容納三千五百人禮拜,遇上特別節日,天臺也擠滿教徒。該寺按伊斯蘭傳統設計,平面呈四方形,中央有巨大的桃形穹窿(dome),四角分別豎立一支呼拜塔(minaret)。圍牆頂可見一列穹頂形狀裝飾,富有濃厚的阿拉伯風情。伊斯蘭教的教義認為,清真寺(mosque或masjid)並非奉祀神的殿宇,其字源解作「拜倒」,是穆斯林向真主叩拜的地方。寺中的禮拜殿寬敞開揚,教徒入內可在任何角落面向聖地麥加(壁龕位置)膜拜、默禱或沉思。星期五的聚禮和重要節日,到來的教徒特別多,他們在殿內排成長列坐下,按阿訇指示一起俯伏跪拜。伊斯蘭教是一神論(tawhid),清真寺不擺設雕像、畫像或供品,僅見的「裝飾」是阿拉伯文書寫的《古蘭經》經文。壁龕(mihrab)上方的阿拉伯文是:「除阿拉外,再無神靈;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註),旁邊有梯級狀的講道台(minbar),供阿訇站立誦讀《古蘭經》。九龍清真寺建於上一代清真寺(1896年)的舊址上,由印度孟買的建築師卡迪(I. M. Kadri)設計,香港的印度裔建築師林嘉廉(I. A. Curreem)義務負責重建項目。歷時三年多,耗資近三千萬元,部分捐款來自海外。牆壁鋪上大理石,開了一排落地尖頂窗,有剔透的花格圖案,陽光滲入殿內,幻化成美麗光影,裏面的人亦隱約可見外面的景物。清真寺的狀觀形貌、雪白外牆和罕見設計,在繁華的彌敦道鬧市顯得份外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