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睇《毒藥》同《安全》。如果就到時間,會睇埋《天上人間》同《七人一個卜戴倫》(未睇過大銀幕)。
新片就等正場先睇吧。
Broadway Cinematheque 百老匯電影中心
Fresh Wave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
【傳媒報導:托迪希恩斯回顧展】🎉
多謝 #明報 的報導!有研討會主持-影評人舒琪的分享💁♂️
******************
購票 👉http://www.cinema.com.hk/tc/movie/special/8
回顧展詳情👉 http://www.freshwave.hk/toddhaynes
#唔熟ToddHaynes要睇 #熟嘅都可以溫故知新
#ToddHaynes #托迪希恩斯 #AllThoseMagnificentObsessionsAllow #胭脂不解紅塵 #TheCinemaofToddHaynes #托迪希恩斯回顧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總嚮往那個萬縷千絲的年代。 左鄰右舍,噓寒送暖;大街冷巷,小檔攤眾,扯嗓叫賣,熙攘之間,盪氣迴腸。一個幾毛,換來零嘴之餘,又日積了一份微妙的感情,在心中。你來我往,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縈繫。 長大了,此情此景,如影,如煙。「飛機欖伯伯走了。」、「龍鬚糖爺爺去了賣鹹鴨蛋。」、「糖葱餅叔叔?沒有再見到他了⋯...
熟嘅都可以溫故知新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總嚮往那個萬縷千絲的年代。
左鄰右舍,噓寒送暖;大街冷巷,小檔攤眾,扯嗓叫賣,熙攘之間,盪氣迴腸。一個幾毛,換來零嘴之餘,又日積了一份微妙的感情,在心中。你來我往,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縈繫。
長大了,此情此景,如影,如煙。「飛機欖伯伯走了。」、「龍鬚糖爺爺去了賣鹹鴨蛋。」、「糖葱餅叔叔?沒有再見到他了⋯⋯」聞說昔日熟悉又陌生的他們遠走,心頭微酸,淌不下的淚沾濕兩眸。
兩鬢斑白的何只是人,還有它,龍鬚糖,畢竟歷盡二千年的風霜。
縷縷銀絲包纏着花生餡的糖果,古名為「銀絲糖」。相傳皇帝到民間出巡時發現了這款民間小食,於是命人帶回宮中,自此成為御前小吃,並改名為「龍鬚糖」。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到處都是民間工藝的小檔攤,麵粉公仔﹑叮叮糖﹑糯米糍。錢廣海及黃漢強兩位龍鬚糖師傅,同是出生於那個浮華盛世。父親造膠線公仔的錢師傅,小時候最愛站在龍鬚糖檔口前,觀賞師傅拉龍鬚:「好似睇魔術咁,嗰陣時可以一粒一粒咁買,一毫子有三粒。」那年代,因為手藝足以為生,做龍鬚糖的師傅不少,黃師傅的父親是其一。回想起父親背着兩層的小鐵箱到處擺賣的情景,黃師傅忽爾漾起一抹稚笑:「細個邊似得而家咁多玩具,咁咪學拉龍鬚糖,當玩泥膠,所以我八歲已經識拉。」可惜,侃侃而談之事,已風光不再。
八十年代,政府加緊對小販的監管,頻頻「走鬼」,加上不少老師傅年紀老邁,索性退休,鬧哄哄的大街霎時變得冷清。當時錢師傅不忍眾多民間手藝消失,心生一念,不如嘗試承傳最愛的龍鬚糖手藝,於是請父親介紹師傅給他,滿師後入行,全職於商場的流動檔攤賣龍鬚糖,「龍鬚糖點解通常都冇一個特定地方賣呢,因為喺一個地方賣得太耐,啲人會食厭,始終佢唔係主食。」至於黃師傅,則於九十年代與太太旅行時,發現外國唐人街做龍鬚糖的人竟然比香港還要多,回港後把心一橫,全情投入製作龍鬚糖。
語畢,兩位老師傅純熟地把一塊麥芽糖不停拉圈,同樣拉了約莫十三至十四圈後,把糖圈扯斷,再把花生﹑芝麻﹑椰絲等餡料包裹。作法雖一致,但口味迴然。原來龍鬚糖的靈魂並不是拉製過程,而是煮糖方法,包括時間﹑溫度,都直接控制着整顆糖果的口感。錢師傅笑言:「各家有各家嘅做法,係秘密嚟嘅。」正如黃師傅,花了兩年時間,研製了可以存放一年的冰脆龍鬚糖,製成禮品裝於機場及超市出售。
再一次將幾近失傳的龍鬚糖帶旺,卻只有一時,黃師傅直言自己沒有把傳統小食國際化的本事,:「我只係將一樣我識做嘅嘢溫故知新啫,唔想人遺忘咗一門手藝。」另一邊廂的錢師傅自豪表示,此乃國技,自己不會放棄,亦不願見到手藝消失:「呢樣嘢陪咗我大半生,已經成為一種樂趣。」
青絲見白,人漸老,惟願,情懷不老。
民間手藝
地址:不定期攡位
電話:9015 8904
營業時間:不定
竹苑冰脆龍鬚糖
地址:新蒲崗景福街114號捷景工業大廈17字樓A室
電話:2869 4622
營業時間: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