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星期四 絕對音樂】
「無論你是哪個樣子,都要記得,你/妳都是最美好的那個樣子,
毋需因為自己的一時脆弱、柔軟、剛硬、衝動等等,而感到挫折。」
因為~~沒有人可以左右你/妳的人生,
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些勇氣,去堅定自己的選擇。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當「快樂的母親」比當「模範母親」更重要》
孩子永遠都在期待父母的認同
有一年母親節前夕,一位個案告訴我,她媽媽今年被提名模範母親,週六要接受表揚。個案說這話的時候,苦笑了一下,表情帶著些許無奈。
媽媽當模範母親不是應該高興、不是嗎?怎麼會苦笑呢?如果你知道個案來到我面前跟我談的故事,你必定也會苦笑。
她說自己從小從未被母親擁抱過,媽媽重男輕女,偏心哥哥、弟弟,她像是空氣一般、可有可無。事情做的好是應該的,但只要犯一點錯,不是被罵、就是被打。
爸爸在她國中時生病去世,然後媽媽就要她半工半讀幫忙家計(但哥哥弟弟不用),雖然媽媽做生意扶養三個孩子很辛苦,但她說:「老實話,我跟母親的距離很遠,她一直把推遠遠的。我很努力唸書、賺錢,我是多麼想得到媽媽的肯定啊,可是,直到今天,我事業有成、自己也當母親了,她卻從來沒有對我說過一句肯定的好話。」說完,她的臉上浮現出一種深深的哀怨、甚至痛苦。
在跟我談過幾次話之後,她漸漸發現:自己生命腳本裡,有一種需要「一直努力、一直努力」絕不能停下來的「生存模式」,原來這跟母親有關。她恍然大悟。
原來,自己一直在討好母親、一直想得到母親的認同。她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不快樂了。
因為,不管她再怎麼努力,永遠也得不到母親的認同。而在不斷地努力討好母親與失望的循環中,她漸漸失去了自信、失去了自尊。
她開始自暴自棄,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這也顯示在她的婚姻關係裡)。
談到最後,她終於認清:原來這不是她的問題,這跟母親從小根深蒂固重男輕女觀念有關、也跟母親從小被虐待的經驗有關。
最後,她終於「放下」對母親的期待(期待被看見、被認同),並「放棄」了母親要肯定她、愛她。
她開始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學會「自己愛自己」,幾個月後,她的生命終於解套了。
只會犧牲的母親,不會快樂
這樣的故事,在我們的文化裡,比比皆是。
如果一個母親從小就被物化、虐待,不被重視,等她當上母親以後,自然你也不用期待她會去善待自己的女兒,因為「你不能給別人你身上沒有的東西」。
我發現:我們的傳統文化,對女性是虧欠的。光看「模範母親」的樣本就知道。
歷年來,怎樣的媽媽可以當上「模範」母親呢?你看社會所給出的範本,永遠是吃苦耐勞、犧牲奉獻,最好是很早死了丈夫,為了孩子不改嫁,獨自含辛茹苦地扶養孩子長大的母親,然後,孩子最好要成為社會菁英、唸到博士、當上政要,那就更完美了。
這就是社會所給的「犧牲奉獻」標準模式。這樣的模式,讓很多母親只知道「犧牲」、不知道讓自己活得「快樂」。
我不是說這樣的犧牲奉獻不好,只是,如果一個孩子的成就,是需要母親犧牲自己的「快樂」、甚至健康而獲得,於心何忍啊?你喜歡自己的母親為了你、為了家,每天憂愁滿面、不快樂嗎?這樣的價值,我深深質疑。
我寧願我的母親,快樂就好
老實說,我寧願我的母親,活得快樂就好。
但我的母親一點都不快樂。她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犧牲模式」長大的。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我外公就叫她不要上學了去市場賣菜養家,母親在她原生家庭裡是被嚴重物化的女性。進入婚姻以後,她帶著過去的傷痛、愛的匱乏與巨大的生存焦慮,繼續實踐她的「犧牲模式」,我很清楚:這樣的犧牲奉獻,不是出於愛,而是出於討好、出於習慣、甚至是恐懼(因為如果不犧牲,她就會被父母責罵。
孩子總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得不到父母的愛。)
這樣的女性從小就學會:「我必須犧牲,才有價值,我才能被大人所喜愛。」這就是物化的根源。
在這樣的犧牲裡,只有恐懼,沒有愛。就像我的母親,脾氣非常暴躁,她一邊為家庭犧牲、卻也一邊抱怨(經常罵孩子),彷彿我們孩子虧欠了她,那是一種「情緒暴力」,更是一種勒索。
請不要忽略這種情緒暴力,孩子活在這樣的暴力裡,其實痛苦萬分,甚至一輩子不快樂。不快樂的童年,往往深深影響我們的成年生活、人際關係、婚姻與健康。長大以後,不管你有多大成就、多會賺錢,你還是不快樂的。因為,你內心裡缺乏「快樂的種子」。這顆快樂的種子,是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愛。
你是不是好母親,去問自己的孩子最準
可惜,我們的社會只看到父母「表面」的犧牲,卻看不到「實際」他們給孩子的「情緒暴力」與心理壓力。
從事俗的標準,我的母親絕對也有資格當上「模範母親」,去領一面獎牌回來炫耀風光,但那又怎樣,在我做孩子的眼光裡,她根本就不是一個好母親。人不要騙自己。
其實,你是不是好母親,這不該是由「外人」來評定的,你該去問自己的孩子最準,你敢不敢?
母親節前夕,寫這篇文章,真的不是要跟大家作對,也不是要去否認一個母親為家庭犧牲奉獻的辛苦,只是想邀請大家一起反思:如果一個媽媽犧牲到最後很不快樂,那這樣的犧牲奉獻,有價值嗎?還值得嗎?
真的,犧牲奉獻如果不是出於愛、不是出於「心甘情願」,寧願不要。因為這樣的犧牲是有條件的,如果沒得到回報,你一定會抱怨。
很多父母經常用自己的犧牲去控制孩子、勒索孩子,「我為你犧牲這麼多,你怎麼可以不聽話…」這種話,熟悉嗎?請相信我,沒有一個孩子喜歡聽到這樣的話。
就算你是出於愛的犧牲,請千萬也要有個「底線」。很多媽媽過份犧牲自己,眼睛永遠只盯著孩子看,把自己的需求永遠放在最後,沒有自己的時間、朋友、興趣、娛樂,這絕對不是「愛自己」的表現。
記住,媽媽是孩子的生活榜樣,如果你不愛自己,你的孩子就會從你身上學到這件事。而且重點是:你不愛自己,你就不會真正快樂,你不快樂,你的孩子也不會快樂的。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如果你的孩子不快樂,請你先捫心自問:「我快樂嗎?」
親愛的媽媽們,如果真的愛你的孩子,不要光犧牲奉獻,請先學會「愛自己」,把自己愛回來,讓自己快樂起來,這其實是所有孩子最樂見的一件事。不信,你自己去問孩子。
PS:最後提醒,請媽媽們不要說:「孩子,你只要考一百分、乖乖聽媽媽的話,媽媽就會快樂了。」這又是一種控制的語言。
如果你的快樂需要建立在「別人要做什麼」來符合你的期待,你才會快樂的話,那我保證:你一輩子,永遠不會快樂。
(文章來源: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07-116025?page=4)
***************************
「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閒聊] 偏心- 看板pay_hom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偏心是一輩子的痛,而且不可能癒合- 心情板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良醫健康網- 【父母偏心,是孩子心裡一輩子的痛】...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排行老大最受寵PTT 熱門文章- 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 Irynakorol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精華版】看清父母總偏心,她的故事讓全天下女兒得到共鳴 的評價
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說出口的不一定是我們真心想要的
朋友跟我談到愛情中的嫉妒,或者吃醋。
我自己的看法是,嫉妒的心理狀態,不僅存在於愛情,在所有關係都可見到。在家庭中,配偶嫉妒孩子跟另一半的關係比較好,因此出言挑撥,或者有積極拉孩子同盟的舉動,那是常常見到。
這源自於一個人關注著自己的失去或匱乏,進一步引發自己的無價值感或不安全感。這失去不一定真實存在,發生在想像層次即可—像是痛恨跟自己偶像傳曖昧新聞的異性藝人,好像自己因此失去了跟偶像發展愛情的可能,即便這愛情從未經過雙方認可。
然而,這種無價值感或不安全感,很可能跟過去的經歷有關,並非全然由現實中的對方或事件造成。嫉妒或吃醋的非理性,也被我們熟知,當事人也未必有能力覺察,或隱隱然有覺察但不知該如何表達。
所以那些生氣,或者借題發揮,背後所隱含的心理動力,很可能沒被充分地探索與感受。關係中的雙方,都將在這種折磨中受苦。
通常不安或恐懼的情緒,會具象化成為某一方的「問題」,而這「問題」其實很難在根本上獲得「解決」,堅持要解決可能會讓雙方都持續受挫。沒回到情緒的根源,又怎麼可能有所謂的「解決」?
為了要「解決」,便逐漸發展出「控制」。像是限縮對方的交友圈,頻繁電話查勤,常要對方提出愛的保證……
當控制慾或佔有慾發展到極致,通常關係裡的情感便開始走向空洞化。不是說關係一定會崩解,像某些婚姻關係,最後只有形式,也沒有實質,如同殭屍般的存在,一樣一輩子就過去了。而是當伴侶之間的信任不再,緊緊抓住對方,與其說是因為愛,不如說是因為強大的恐懼與焦慮!
那些不放手,常常是因為不甘心,儘管口頭上都推給愛!
關係能不能繼續,還有很多現實考量,也有許多包容與妥協,不僅僅是因為愛還在不在。還有,只要願意成長,即使內在常感覺不安,也有機會活得釋然。所以關係縱然經歷考驗,依然在最後能相知相守,這是有點難,但也不全然是天方夜譚。
有時在關係中的難,是對方一直說他之所以有情緒,是我們要負責、是我們的錯,而我們還能同時耐心傾聽,不為自己辯解。然後,我們只是同理,沒有建議,更不試圖「解決」。
不輕易對號入座,又能與對方同在,這顯然需要強健的心理界線。
這是一種愛的表現,但不是壓抑,也並非勉強自己犧牲或委屈。我們一樣能意識到內在的壓力與不適,但又能接住對方的情緒。
這種互動方式,通常可以在親子關係中出現。像是即便孩子對父母不滿,或者指控父母偏心,父母依然能陪伴孩子去覺察與接納自己內在的情緒,並且感謝孩子願意表達出來。
但在伴侶之間,要用如此成熟的態度,應對嫉妒或吃醋,恐怕要經過長時間的修為。而且再怎麼成熟回應,也不保證關係一定能走下去。除了過度控制,甚至可能衍生肢體暴力讓關係不得不結束之外,也可能是內在不安的一方受不了自己日日夜夜的情緒衝撞而轉身離去。
沒有先愛自己,就投入世間所謂的愛戀關係,本來就要經過這些磨難。這關走不過,也無妨,有覺察就是成就。
沒有愛情,或者沒有現實中的愛情,也可以活得清靜。日子能過就好,體驗到糾結掙扎也好,此生豐富多彩。
.
已額滿8/29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用相處方式來看,世上沒有不偏心的父母
父母或許會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人對待手心和手背的方式,又怎會相同?
我曾在精神科醫師師鄧惠文的文章裡看過一段,在醫院裡照顧父母的成年子女,到了父母臨終彌留的時候,還忍不住在他耳邊不斷地說:「我是那個誰誰誰,我對妳比較好,妳知道否?」
姑且不論這是不是牽涉到遺產分配的努力吧,這個故事主要是在說,渴望父母認同我們、相信我們的愛、說出一句「妳真的是好孩子」這種心情,可能到了中年、老年,只要父母還在就無法停止。
人也會因此不斷感到痛苦和寂寞,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想法,是否有偏愛,或者自認沒有偏愛,但是對每個子女採取不同態度,那不是子女可以去努力和改變的事情。
父母有所謂的「慣用子女」,這也是鄧惠文那篇文章中的用語,就是叫得動、可以使喚的子女。會負責照顧父母、陪伴看病的通常是某一個兒女,但父母是否會因為這樣而「多愛她一點」,結果總是令慣用子女感到失望。
有個朋友說,他覺得父母好像會按照不同的「功能」來看待子女,像是這個子女負責自己情緒上的需要,所以面對這個兒女時就會比較任性、會遷怒、會亂發脾氣。
但是另一個子女負責滿足父母「被需要的需要」,於是父母面對他,就是不斷的提供,幫忙家事、照顧孫子女而從不嫌苦。
怎麼能決定自己要成為父母心中「哪一個兒女」呢?
就算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人對待手心和手背的方式,畢竟還是不同的。
***
父母或許覺得自己並沒有偏愛,但是對愛敏感而時時觀察著父母反應的兒女,很容易就可以察覺父母對誰更加包容,在面對更喜歡的兒女時露出更多的笑容而不自覺,在這種時候與其去爭論「你明明就偏心」,還不如把關注的焦點轉回自己。
在與父母的關係上,如果自己是子女當中比較不如意的一方,內心難免會有失落和寂寞,但這種寂寞就跟其他人際關係上的寂寞一樣,是人世間的必然。
很多事情選擇權並不在我們的手上,努力也不能改變他人對我們的想法,因為是父母,他們對我們的想法和態度,可能更是牢不可破。
如果論起最基本的情感,或許父母對每個子女都同樣付出了感情,但問起跟哪個子女比較合得來,就一定會有排名順序。
對於這些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我們越能夠降低期待,想著「排名落後也是有可能的」,說服自己接受比較不被偏好的事實,就越是能減少自己的失望和痛苦。
降低期待不只是為了和對方建立和諧的關係,也是為了讓自己放下不能實現的目標,別人(包括父母在內)對我們的喜愛或厭惡,就是這類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實現的目標之一。
與人相處我們只能求問心無愧,知道自己是真心誠意,看淡對方的回應,對於別人怎麼想,是不是回報以同樣的情感,則不能強求太多。
**
不做等待父愛/母愛的孩子
如果父母很強調金錢作為孝順的表達,順從又作為愛的表達,那有他們的時代背景作為基礎,做子女的沒有辦法跨越時空,去重新形塑父母心中的想法和價值。
即使再怎麼希望跨越不同思維框架的限制,讓自然的情感在家人之間流動,一旦雙方對於「愛」有著完全不同的想像,覺得只有自己所定義的,才是「正確的」愛的表達,那即使彼此相愛,還是很容易變成相怨相恨。
不被愛的感受可能比被愛還要來的強烈,被束縛、被期望的壓力總是讓人更想要掙脫,當父母年老開始感受到生存的危機,可能更容易因為這樣的緊張感,唯恐子女不愛自己、不照顧自己,而更想要加強對子女的控制。
相對的,子女作為年輕的一方,其實是有彈性去調整自己對愛的需求的。
如果父母不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愛自己,那麼可以放下對母愛/父愛的期待,轉換角色在自己的小家庭裡去努力。
如果從父母那邊得不到渴望的認同,那麼就該提醒自己,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等待父母讚賞和喜愛的孩子,可以不需要被動等待,而是主動給自己想要的鼓勵和認同…
就像這樣,讓自己不再是那個等待理想父愛/母愛的孩子,把焦點放在自己和自己新建立的家庭上,成年之後除了經濟上的獨立以外,這種精神上的切斷和分離,也是重要的獨立過程。
當然人在追尋獨立的時候,難免會覺得痛苦。
忘記是誰說過,不管年紀多大,父母看見我們,就像看見當年,那個事事以父母為主的年幼的孩子。但是我們也一樣,在面對父母時,也會因為像個孩子那樣有所期待,而變得脆弱易感。
心理上要和父母劃清界線,以兩個成人的方式平等而保持距離的相處,其實並不容易,也是一輩子的功課。
在努力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更多的拉扯,但是只要朝著分離而各自獨立的目標,方向正確,其實彼此都會過得更加自由。
****
誰的母親?──2020女書跨文化系列講座 壓軸場
家庭裡的孤獨:女性自我的失落與找尋
──── 羽茜 主講 ────
講座時間
2020/5/30(六)14:00~16:00
講座地點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女書店
#歡迎分享
#媽媽的自由
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偏心是一輩子的痛,而且不可能癒合- 心情板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下一世還當人,我要當個壞孩子,我家不窮,有車有房,從小到大基本上不愁吃穿,父母社經地位不錯,家庭大致算和諧,唸書可以補習,小時候能上才藝 ... ... <看更多>
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良醫健康網- 【父母偏心,是孩子心裡一輩子的痛】... 的推薦與評價
父母偏心 ,是孩子心裡一輩子的痛】 小時候不懂,善良的人心也是偏的。哥哥虛長我幾歲,從小體弱多病、又有氣喘,稍微打個噴嚏,立刻就能引起眾人的關注。... ... <看更多>
父母偏心我一輩子的痛 在 [閒聊] 偏心- 看板pay_hom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已經是四十出頭的阿姨囉!
家有一個兩歲半的兒子,好多人,包含我自己的媽媽都說,
再生一個啊~ 給兒子添個伴,他才不會孤單,以後有事情才有討論的對象!
我的回答不外乎是,太累啦~老公不給力啊,我一個人帶不動啦~
其實,不能說出口的原因是,我怕我會偏心,跟我媽媽一樣,
不管我是偏心現在的寶貝,或是不可知的二寶,造成孩子深遠又難以磨滅的痛苦。
這篇文章應該算是阿姨的碎碎念,邏輯條理什麼的都沒有,
只是很想找一個出口,最近季節變換,總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又開始莫名哭泣,甚至會忍不住狂打自己,恨不得趕快消失。
真的不明白,我到底做了什麼罪大惡極之事,要一直被罵「忤逆、不孝」?
在這個版上看了好多人的心路歷程、不同的體悟分享,
覺得自己只是小小小小case,
雖然已經努力轉念十多年了,但常常在半夜時,夢境會出賣我,讓我一路哭醒。
夢境中永遠都是原生家庭一家五口在客廳,其他四個人和樂融融在聊天吃東西,
我一個人站在陽台想跳下去,沒人理我,只有媽媽冷眼看著我,然後把頭轉走繼續聊天。
也不是沒有試圖和父母稍微聊到,但根本沒人要理我,他們在意兩個妹妹的任何事,但不包括我。
剛出生時,媽媽仍在專櫃上班,把我托給不同的保母,但都以「愛哭」被退貨,
最多只撐了一星期,最後是找我外婆幫忙,被外婆帶到和平島住,我爸媽在台南市。
我媽後來偶爾提及,每次去保母家接我,我的手都伸得長長的,急著要爸爸媽媽抱。
一直到我兩歲半,大妹出生,媽媽才辭職,開啟了家管之路。
我....還是在和平島,後來跟著外婆搬到了屏東.....
媽媽老是說妹妹是個好帶的孩子,哪有像我這麼愛哭的,沒人要,
但在我自己當媽之後才明白,哪個孩子不討抱,妹妹從出生開始就備受寵愛,媽媽一直抱著,好多照片,
我則是在不同保母家被推來推去,安全感在哪裡呢?小嬰兒也只會哭啊...
大了一點,我也回到家裡了,很明顯覺得爸媽偏愛妹妹。
爸爸工作每年都有自強活動,都在外過夜,三天兩夜,兩天一夜,
爸爸永遠只帶媽媽和妹妹,年幼的我怎麼辦呢?
請外婆來家裡照顧我三天。就這樣。而且不能問,不能說想去,會被打。
每次爸媽買任何東西回來,很奇怪都非要買三個不可,妹妹先選兩個,她不要的才給我。
我也想先選,就是被打。
妹妹生日,會帶她去看電影,吃她想吃的炸雞,我....算了吧。
(上週爸爸來台北,聚餐結束後妹妹很高興提到這件事,說當時家裡經濟狀況不好,可是
很疼孩子,她還對好小子的電影印象深刻!我只覺得想哭,因為永遠沒有我。)
媽媽常常私下,在只有我一個人的場合,伸出手掌對我說,
「你看,五根手指頭都不一樣長,媽媽一定也會偏心,但會盡量做到公平。」
可惜她並沒有,只是嘴巴上一直強調她很公平,完全跟她怨恨的外婆一模一樣。
還常常說妹妹長得像她,很漂亮,血型也一樣,一臉滿足,雖然年幼,但我一點也不傻。
上了小學,所有的暑假,都是一個人在外婆家過的。
外婆會一個人走長長的路,搭公車,來台南家裡接我,再帶著會瘋狂暈車的我搭中興號,
一路吐到屏東。
只有我。妹妹在家裡。
當時不管姊妹發生任何爭執,被打的永遠是我,
原因永遠都是姊姊要讓妹妹!不然就是,妹妹在哭你沒哭,所以是你錯!
當時的憤怒我現在還記得,每次爭執,妹妹一定先發制人馬上大哭,
傻眼的我只能看著她在媽媽後面得意地笑。
當時還沒上小學的我只是很生氣,為什麼永遠不分青紅皂白,先打人的永遠不會被罵?
也許媽媽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很累,有時甚至直接一巴掌甩我臉上,
只因為妹妹打翻杏仁茶卻指著我說是我打翻她的。
當然媽媽事後發現誤會我了,但個性好強的媽媽一輩子都不會道歉,只跟我說打錯了。
後來媽媽跟外婆常常說,我哭起來很有氣質,因為我會一個人默默坐在主臥室的床上,
抱著心愛的大熊巴司克默默流淚,跟一般的小孩子不一樣;
其實是因為我受任何的委屈、被冤枉都不能說,更不能哭,而且哭給大人看只會更慘,
只能默默偷偷哭發洩心中的難受。
再大一點,上了中學,我的成績非常好,很快明白,愛面子的媽媽會因為這樣高興,
從此我開始討好媽媽,祈求她對我多一點點關愛。
除了成績之外,她要求的每件事,我都會努力做到。
媽媽說不可以和任何成績比我差的同學交朋友,我心想...你女兒全校第一名,照這標準根本沒朋友。
其實也差不多沒朋友,因為和同學很少有共通話題,
同學們會聊電視、聊喜歡的漫畫、寵物、影視明星,中學女生的話題我一律插不進去。
某次我受傷,一位非常好心的同學騎單車載我回家,媽媽第一句話不是謝謝,是問她第幾名...
總之直升了高中,在爸媽的要求下,從自然組轉成社會組,
我說想讀醫學院,被直接反駁,說女生就是當女老師最好,總之我的任何想法都沒有用。
考大學時,推甄上爸媽心中理想的學校學系,當時的教務主任一直苦求我放棄,
因為我聯考一定會上台大法律,但我只回他一句,我家沒有我說話的位子,
主任也很清楚媽媽的強勢,只能放棄。
多年後,看著兩個妹妹的發展,媽媽似乎有點後悔,小妹問過媽媽,為何當初非要大姊轉社會組?
媽媽的回答「因為她怕血啊!」(小妹:....從來沒有好嗎?)
她又問,那幹嘛非要大姊念英語系,她根本不喜歡啊!
媽媽回「她連國語都說不好,只能說英文啦!」(小妹:Are you kidding me?)
我努力一輩子,只要媽媽高興的事我一定做,結果換來的是發自內心的輕視。
媽媽控制欲強,管不動妹妹,所以她想下指導棋的時候我會由著她,
結果她覺得我沒能力,沒主見,甚至妹妹婚禮前她自己決定不要讓我參加。
因為在家被媽媽賜予的「沒有地位」這四個字,但當時媽媽和我都不明白,
所以在妹妹中學叛逆時,媽媽還說過我是沒用的大姊!連妹妹都管不動!
但就連狗都能一眼看出家中人員的地位順序,我妹何嘗不明白我是家中最底層?所以她根本不甩我。
甚至有回大妹罵我醜得沒人想強姦,我忍不住跟媽媽告狀,
換得的是一頓罵,我問那不是應該要跟我道歉嗎?媽媽居然秒回「她道歉過了!」
護短至此,我真的很灰心,但又不甘願,總覺得一定是我哪裡不夠好。
上了大學,才發現跟同學格格不入,至少衣著就是大問題,
同學穿的是年輕人的 T-shirt 長褲,
我宿舍的衣櫃裡是媽媽不要的舊衣服、表姊好心拿來的舊衣服、祖父的舊大衣,
中學時還有制服,大學穿這樣真的是一直招來嘲笑的眼光。
就連走在宿舍後面的路上,都有男生直接看著我說,哇這個零分!負分吧!
當時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我更自卑了....
每個月的公費三千多剛夠吃飯,同學們相約什麼我都不能去。
找家教也不能找太遠,不然搭公車趕不回來,而且每天都要打電話回家,
如果有一天參加社團回來晚了沒打電話,就會接來寢室來電,痛罵我「忤逆不孝」。
相反地,大妹仍舊住在家裡,為了她打工方便,還幫她買了機車。
對...家裡沒錢,我當公費生,月底一餐只能吃一包科學麵,
妹妹念私立五專,學費家裡出,打工自己的零用錢。
終於在各種不明原因的「忤逆不孝」中畢業了。
填分發志願時,我心裡的聲音是,我不想回家!我受夠了!
因此填志願的順序故意由北往南填 XDD
反正南部本來就很難回去,隨便吧...
剛畢業第一年,領了一點點的年終獎金,ooxx * 5/12,一萬多,
非常開心想說要好好表現,讓重視錢的媽媽高興一下,問了好幾次過年的紅包怎麼包呢?
媽媽只說,自己去問同事!叫他們教我人情義理~
同事們都說,剛畢業年終也很少,包個6000就很不錯啦!
傻傻的我心想,6000不行,我要包一萬,存摺都在媽媽那裡,他一定看得到我包了大部分~
沒想到當媽媽看到我拿出一包「合包」給爸媽一萬的紅包,當場甩我頭上叫我跪下,
說怎麼這麼不孝!我哭著一直道歉說同事都樣教,她們都合在一起啊,後來才知要分開。
總之那年過年烏煙瘴氣,兩個妹妹都嚇壞了。
從此過年我都盡量包,年終給爸媽要一樣,給妹妹,給外婆,常只留幾千下來。
妹妹們也上班了,大妹對自己很好,常常偷偷出國什麼的,吃好用好做spa做美容,
所以過年有時甚至只包800,對...800...
那年我包了28000,媽媽居然拉我進房間,斜眼看著我說,包這麼多,是我先生出的吧!
我說沒有啦,是我自己的,媽媽馬上說了一句讓我覺得自己是傻子的話:
「我不會因為你包得多,就對你比較好。」
後來兩個妹妹出現矛盾,爭執拖了非常久,我陪著小妹向大妹道歉,
但不知為何,大妹忽然對著坐在旁邊的我大吼大叫,當時過年我也不想破壞氣氛,只能默默離開。
過了幾個月,爸爸、小妹都疑問為何大妹堅持不跟我道歉...當時我根本沒說話啊!
但是妙的是,因為大妹後來大哭大鬧,媽媽認為錯的是我!因為我讓大妹不開心!
小妹勸媽媽不可以吵就有糖吃,媽媽卻認為就是因為我不肯放下,才會這麼僵,
道歉有這麼重要嗎?家人和樂才重要!現在大妹不開心,所以是我要去跟大妹道歉。
母親節回家,陪媽媽吃她喜歡的炸牡蠣,我卻食不下嚥,在媽媽心中,我是什麼?
從那天開始,我徹底覺悟,不管我做多少、努力多少,我就是那個不被愛的。
一切都是我太貪心,被愛的,什麼都不用做;不被愛的,做什麼都是徒勞。
曾經媽媽和姨媽不愉快,媽媽到台北,想找大妹接,大妹說沒空,
我立刻拜託先生,趕快趕到車站,接送媽媽到醫院,一路安慰媽媽,
可是她感受不到....後來她自己搭車去大妹的住處,
大妹安慰了和我一模一樣的句子,媽媽超開心,說大妹真懂她!
我很痛苦...爸爸不願聽這些,因為他長期在外上班,覺得讓媽媽一個人帶三個孩子很辛苦,
所以他不想介入。
兩個妹妹現在都事業有成,光鮮亮麗,收入很不錯,也很會說話、很會買東西關心爸媽。
我... 跟她們有很大的落差,就是個普通人吧!很多東西我根本也買不起。
覺得自己是垃圾廢物幾十年,在有孩子之前,真的常常覺得乾脆死一死不要浪費糧食製造污染。
根本無法跟爸媽自然地交談,被罵太久了,我很羨慕沒有被打罵成那樣的妹妹們,
可以和爸媽開玩笑、說笑話,什麼都可以說。
回娘家,馬上覺得自己矮一截。
唯一讓我覺得比較自在的是小妹。
媽媽一輩子怨恨外婆,說她永遠把公平兩個字掛嘴邊,卻遠遠偏心姨媽,
說血型一樣!長得也像~所以姨媽最棒,長得像外公、血型也一樣的我媽最壞。
其實,我媽媽自己完完全全copy了,連外表血型這種話也一字不漏地說過。
媽媽很喜歡我兒子,說他很聰明、邏輯很好、很會說話,比他媽媽(就是我)厲害多了,
我只回,「你還記得『阿寶意見都被你們拿走了』這句話嗎?」
我媽只能尷尬傻笑。
小時候有時爸媽問我意見,我選了一個,永遠是無效選項被強迫選他們想要的,
久了我明白那叫做假民主,就乾脆回他們「阿寶的意見都被你們拿走了」。
他們一直覺得很有趣,現在還常常拿出來說。
他們說,那時我才兩歲。
現在看著自己千辛萬苦才得來的寶貝,我很怕自己變成像我媽媽那樣的媽媽!
很多只是小事,微不足道,累積起來的感受卻是真實的。
很多次很想問他們,為什麼永遠不帶我去自強活動?
當大妹眉飛色舞在描述當年的行程,她如何選旅館床鋪、如何發燒等等,我真的差點脫口而出。
但我更怕面對媽媽冷冷的斜眼。
怕忽然又要莫名其妙地道歉。
我四十多了,心中的那個小孩子永遠還在害怕。
好希望有個人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說她真的很棒了!
沒有人稱讚我,所以我現在常常稱讚自己,「今天我很努力了!」
雖然偶然被媽媽聽到還會被嘲笑,但我正在練習不要太在意她的言語態度。
謝謝這個版,一邊打這些字,一邊覺得真好,雖然留著眼淚,但覺得有點力量,
可以繼續今天的行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17.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y_home/M.1574144328.A.16D.html
※ 編輯: alinde (114.43.117.99 臺灣), 11/19/2019 14:19: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