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求世 36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維利奇卡鹽礦(1978)
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缺一不可,台灣四面環海,鹽分取之不盡,因為取得相對容易,用之不竭,再加上價格不算貴,所以也沒特別留意得來的辛苦。早期的鹽滷法、日曬法,到現在的電解法,隨著製成方法不同,品質也日益進步,鹽不僅可做調味,裡面含的鈉也是人體所需的電解質和滲透溶質。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住海邊,鹽分攝取就各顯神通,有些來自岩鹽,有些來自井鹽,台灣的泰雅族,得從羅氏鹽膚木的果實表層取得薄鹽,對這些人來說,鹽更有價值,甚至產生專賣制度。漢武帝開始採鹽、鐵、酒專賣,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成立專賣局,將樟腦、鴉片、鹽為專賣事業,而台灣五大家族的鹿港辜家,也因辜顯榮得到鹽業專賣權而致富。古埃及人用鹽(泡鹼)將木乃伊防腐;羅馬帝國也曾經把鹽當作軍餉,英文的薪水(Salary)一詞其實就是士兵用來買鹽的錢;1930年,英國殖民者提高印度鹽稅,引起印度人及甘地不滿,採取不合作運動,到海邊自己取海水製鹽,這種氣魄跟我們自己生產疫苗一樣,最後逼迫英國政府取消鹽稅,間接促成印度獨立。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有時也溢於鹽表,波蘭南部的維利奇卡鹽礦是14到18世紀由「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結為一國的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重要經濟命脈,後來當德國把海鹽賣進來,波蘭經濟因此受到嚴重打擊。鹽礦帶來的利潤不僅充實了國庫,興建宏偉的城堡和教堂,鹽場的管理者也在這一帶修建奢華宅邸,1364年也利用這些收入在克拉科夫建起了波蘭的第一所大學:亞捷隆大學,這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的母校,也因為如此,在鹽礦中竟然也能看到哥白尼的雕像,這些白色黃金間接培養了偉大的科學家。
鹽礦有327公尺深,自地面算起往下有 9 層,全部坑道加起來有兩百多公里長,多達兩千多間的廳室,有房間、禮拜堂、和地下湖泊等,持續開採了700年,宛如一座大型地下城市,沿著坑道往下根本搞不清楚方向,所以一定要跟著解說人員走,全程約兩小時。
維利奇卡鹽礦的開採跟這裡的守護聖者聖金佳(Kinga)有關。13世紀的聖金佳是匈牙利國王女兒,當時嫁給克拉科夫親王之子,因為波蘭缺鹽,她跟父親要求一座鹽礦作為嫁妝,並將訂婚戒指丟入其中作為憑據,嫁去後請礦工挖掘,結果就發現維利奇卡鹽礦,並且在岩鹽中發現她的戒指,因此聖金佳也成了鹽礦工的守護者。維利奇卡鹽礦的最大教堂,就是在礦坑中花了近七十年時間,在鹽岩間建造及雕刻出的聖金加禮拜堂,牆壁上刻有浮雕,最引人注目的一幅浮雕是《最後的晚餐》。聖金佳畢生投注於公益事業,在丈夫過世後選退隱到普通的修道院。1695年被列為波蘭及立陶宛的主保聖人,1999年被同樣來自波蘭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布為聖人。
如果你常覺得你走過的橋比走過的路還多,吃過的鹽比吃過的米還多的話,真的要來這裡看看,我幫你嘗過了,這裡的岩壁真的是鹽壁,是鹹的。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
牆壁 浮雕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和香的因緣之三》
黃公因為看我捧著他那盒寶貝——久遠的老錫盒瞻望再三,忍不住地稱羨讚嘆,或許一樣是同好,並且黃公本就是位舂容大雅之士,與他過從中對於後生也未曾藏私地一如既往,把自己典藏寶物歡喜地分享,沒消一會兒工夫,老人從其書齋中又捧出一件滿雕小葉紫檀木圓形木盒,臉色藹然可掬地挨近我所坐的一旁,手中作勢轉動著圓木盒,也是一樣,尚未捧取便有一股清婉之息沁入鼻間,頓時經由肺氣傳達,使得全身細胞為之平和,再而整個中樞神經受其誘導,腦中嗎啡釋放的結果,彷彿在靜室中獲得短暫的輕安,那是一串黃老所蒐藏十八世紀初頂級沉香念珠(當時伽楠尚未如目前風行,故一般還是以老沉稱呼),但是定睛細看,很容易便可以從珠身的紋路分辨它的身分。
雖說此串老念珠已經隨著歲月摩挲透發出滿滿的包漿光澤,堪稱絕麗綽約,雖已包漿但顏色呈現出一股淺灰冷光,這應該是清代越南所產的成品,並且含油量肉眼可辨,極為濃郁,也有許多玩家習慣把惠安所產之沉香和它做比較,其實各有特別之處。黃老手中所持之伽楠和惠安沉香不同之處在於質地上軟硬不同,還有嚐之以口,味覺也大不相同,惠安之沉香牙齒一咬便有股苦澀之氣極為濃厚,而伽楠的香氣在空氣中自然散發出一股溫潤香甜之感,兩種香因為產區不同,燃燒後也各自有不同之風韻。
根據以往的經驗,好的伽楠香一經點燃,馬上香油凝結成團,香氣可以穿透牆壁,欣賞香煙的丰姿,和惠安所燃略為不同。惠安會隨著環境空氣的影響,煙會容易散布四方,或成螺旋狀,緩緩裊繞上昇,而伽楠香氣之美,煙氣會如同竹節一般,節節高升,觀之會有令人屏氣凝神、莊嚴肅穆之感⋯⋯無論是何種頂級的沉香,都對人身心有極大之裨益,依藥學上而言,它是具有不燥不寒,極為溫和之特色,對於脾臟虛弱有導正之效果,心和腎可得相濟之效。但有些等級次之之香,不能多燃,否則會有敗氣之弊。而伽楠香和頂級老香卻可把穢氣及停滯之氣導引順行不悖,如果和檀香用來養身調氣時,也有不同作用,一般而言,上半身若有停滯、混雜,混亂駐紮著,那整日便會身忙心亂,無法安住,此時則應該點燃檀香,使其散氣歸元,在這點上,沉香就較無此顧慮。主要的是愈老的沉香,含油量愈多,一旦點燃,對人的身心會有安神定魄之功⋯⋯
老人紫檀木盒中這串伽楠念珠共有108顆,據稱是家傳之物,祖父輩時由於信奉佛教,應該時有念誦,才會有今日之寶光之氣,念珠之珠頭及三處之隔珠也都配飾有紅珊瑚,更形典雅溫馨。說到此念珠,黃老漸漸地形神收斂起來,好像腦中存有的雨跡雲蹤,霎時間化為話語:「說實話,這串念珠從祖輩開始傳承下來,到我手中也屬難能。我雖然無法像我祖父一般,每日持誦聖號,但我相信神木之氣必有辟邪之功,否則古代許多皇室在為過往君主入殮時,通常一定會用上等香油塗抹全身,據說也有帝王之墳被挖掘時,口中尚含有香丸未腐,有的衣物上盛有伽楠老沉香塊,分裝其袋香囊內,經過長遠時日猶有香氣,且香塊未見腐蝕⋯⋯可見確有辟邪之效。」
黃老的這串念珠是我所看過不少老念珠中頂級之物,尤其珠頭之尾巴配有一塊老伽楠四方形鏤空香塊為飾,上面周圍鑲滿一圈柿子,中間浮雕刻印佛教標誌卍字,我很好奇地問:「黃老,你珠頭上這件應該是後加之物吧!」黃老聽完之後,再度把念珠放置在掌間玩賞,手中撿起珠頭後方飾有流蘇的香塊,似乎邊看邊回憶地說道:「小老弟,你眼尖,還看得到箇中奧妙⋯「就在我將退休的前兩年,我所住的宿舍後巷有一間宮廟,就在一年的春節,某天半夜,突遭回祿,這一把火蔓延燒毀了七八棟房子,還有兩老一少因為來不及逃避,窒息回天乏術。但很奇怪的是當這火燒到我的宿舍的時候,似乎有一股力量擋住了來勢洶洶的火神,而從我住的屋頂處穿越過,我所住的地方只是被煙燻得烏黑一片而已,但家中人口卻無任何傷亡。
更奇特的是家門口本來買了幾桶香油和要做年夜菜的半打米酒,卻紋風不動地置放在入門處,如果稍有意外,這把丙丁回祿之火,豈能跳過?更不可思議的是最後過了十幾個鐘頭後,全家在檢視災後狀況時,赫然發現這串念珠所供奉之處竟然光潔清淨得一點黑煙都看不到,原來這串念珠我是一直供奉在我家中歷代祖先和三寶佛的前方,平常也鮮少去動它,除了有時心血來潮會取下來唸唸佛號,順便把玩而已⋯⋯經過這次的災難,我心中感觸頗多,並且也相信是家中所供之佛及這串老念珠幫助我全家躲過一劫⋯⋯事後鄰居也都嘖嘖稱奇地認為真是奇蹟!好幾家燒得寸瓦不留,而我的居所竟然只是被濃煙所燻而已,這定是有神助,否則一家五口吉凶難卜⋯⋯事後經過了幾個月整修粉刷,家中煥然一新之後,我便把我當時在佛前所許願,要在佛珠的珠頭上尋找一塊好香料,找尋手巧師傅雕上萬德莊嚴的卍字,及象徵往後將會柿柿如意的意義(柿子),綁飾在珠頭,以領加持及感謝佛恩加被⋯⋯(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牆壁 浮雕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荷蘭式山牆」建築——聖保羅堂】
聖保羅堂揉合了哥德復興式和新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其正面可見的荷蘭式山牆(山牆意指由呈人字形屋頂所構成的牆壁)正是巴洛克風格之一。山牆的出現早於文藝復興時期已可見,是在比利時和荷蘭一帶經常出現的建築特色。其後,山牆被傳至歐洲各地,人們再把它融入巴洛克式建築之中。而在哥德式風格的建築中,人們追求向上飛昇的效果。因此,建築物會出現肋骨天花和尖拱門窗等。
聖保羅堂兩側的拱窗、圓窗拱尖窗、扶壁和尖頂塔樓屬於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堂所祭壇兩側的巨型管風琴尤其珍貴,而後方的五扇玻璃窗分別展示了《新約聖經》的五位聖人,聖約翰、聖彼得、耶穌、聖保羅和聖安德烈。玻璃窗的兩側均有天使浮雕。堂所內還有其他彩繪玻璃窗,大多都是關於宗教意義和耶穌受苦的圖案。
聖保羅堂於1991年曾經歷重修,而教堂亦有紀念碑以紀念此舉。
牆壁 浮雕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除了湖山,還有殿堂景區、耕織圖景區。重要建築集中在萬壽山南北中軸線上。萬壽山分為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自東向西有養雲軒、無盡意軒、介壽堂、排雲殿、清華軒、寶雲閣、共一樓、聽鸝館、畫中游等知名景觀。後山南北中軸線為規模宏大的漢藏風格寺廟殿宇,包括四大部洲、須彌靈境、香岩宗印之閣等等,周圍點綴以數座小型山間園林,有蘇州街、寅輝城關、花承閣、賅春園、繪芳堂等建築。昆明湖中有三座島嶼,分別名為南湖島、藻鑒堂島、治鏡閣島。昆明湖由一條西堤將大湖一分為二,光緒時建立圍牆,修築起了東堤。
頤和園的主要區域可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殿堂景區(是帝後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萬壽山景區、昆明湖景區、耕織圖景區(獨特的農牧色彩)、長廊景區和中軸景區(起於前山雲輝玉宇牌樓,止於後山慈福慧因牌樓)。作為一座知名園林博物館,擁有豐富制式的園林建築和景觀營造手法,涵蓋了中國傳統名著中的亭台樓閣,軒榭台堂。
東宮門:為頤和園的正門。門前有兩隻銅獅,是清漪園遺物。宮門前的雲龍石階是圓明園安佑宮遺物。門額上「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帝御筆親賜。宮門前有大廣場,南北兩側為朝房,前有大影壁。
仁壽殿:在頤和園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后、光緒帝夏天住在頤和園中臨朝聽政,接受恭賀,以及接見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的地方,這裡也曾經是光緒皇帝頒詔實行變法維新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為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時,改為現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之意,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殿為東向,面闊九間,單檐卷棚歇山頂,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銅麒麟、壽星石,以及銅龍銅鳳的雕像,排列在仁壽殿外。是皇帝,皇后在舉行朝會大典時會點燃檀香。在中國古代龍就是皇帝的象徵,鳳就是皇后的象徵。按照慣例是龍在上,鳳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權之後,就將龍,鳳的位置給顛倒變成鳳在上,龍在下,藉此來顯示出慈禧太后的權威。殿外懸掛著「大圓寶鏡」的匾額,意為當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圓寶鏡一樣,能夠洞察一切。殿內則是高懸著「壽協仁符」的金字匾額,意為仁與壽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內設置慈禧太后,光緒帝召見王公大臣時的寶座,寶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條金龍,寶座的旁邊設有掌扇,鼎爐,鶴燈。東為仁壽門。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後為巨大的獅子林假山,仿蘇州獅子林,堆山所用的劍石、石筍為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後假山遺物。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成為皇帝在頤和園中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正殿即玉瀾堂,堂名是取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玉泉甬微瀾」當中的「玉」和「瀾」二字合併而成。內設有御案寶座。原為一四通八達的穿牆殿,光緒皇帝曾經被慈禧太后囚禁於此,因此殿北的後門用磚牆砌死。前院東配殿名霞芬室,西配殿為藕香榭,兩殿的門內亦可見圈禁光緒帝的圍牆,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正殿地磚上原有坑窪洞痕,為光緒帝被囚禁時用手杖擊地發泄而成。玉瀾堂西側另有夕佳樓,樓西為鄰水過道,蜿蜒曲折,稱為「九道灣」。
宜芸館:在玉瀾堂北面,乾隆時是藏書之所,光緒年間改建為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居所。院門為垂花門,稱宜芸門,門內側牆壁上有10塊石刻,是乾隆帝摹寫的名家法帖,原藏於惠山園內,重建時移此。正殿為宜芸館,東配房稱道存齋,西配房稱近西軒,均沿用乾隆時舊名。戊戌政變後,玉瀾堂與宜芸館之間的通道也被磚牆切斷。宜芸館北門有飛閣復道通至德和園戲台。
德和園大戲樓:頤和園中看戲的地方,原為乾隆時期的怡春堂。樓高21米,三層,結構與圓明園同樂園清音閣和避暑山莊清音閣相同(與紫禁城暢音閣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外形是卷棚頂,且覆灰瓦),是清朝最大的戲樓之一,三層舞台間有天地井相通,南部有兩層的扮戲樓,北部為看戲用的頤樂殿。德和園之東為「東八所」(壽膳房、壽茶房、壽藥房)、養花廠和武備院等服務性院落,現被隔出頤和園,改為頤和安縵酒店。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在頤和園中居住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門外有水木自親碼頭,有牌坊,是清宮中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之一。院子分為三路,中路樂壽堂為慈禧太后的居所,中部為起居空間,裡面設有用上等木材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御案寶座」後面放著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兩側設有羽毛掌扇,羽毛掌扇不但裝飾精美,也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威儀。西間為寢宮,東間為更衣室。堂前陳列銅鹿、銅鶴、寶瓶,取「六合太平」諧音。寢宮內的文物有用珍珠、瑪瑙、翡翠製成的花籃,用金銀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四季花卉壁畫等。樂壽堂前有明代米萬鍾遺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蘭、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貴」之意。後院原有乾隆時期遺留之古玉蘭樹,2005年枯死移除。東跨院後半部稱「永壽堂」,為太監總管李蓮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於山上的扇面殿「揚仁風」。揚仁風院落西南角即長廊入口。
長廊:東起樂壽堂西院,西至石丈亭。長廊長達728米,共273間,其間點綴以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亭子,以及魚藻軒、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二十四孝、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山中部的建築中軸線上,原址為大報恩延壽寺,1892年重修,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排雲」二字出自晉朝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排雲殿正門為排雲門,門前有雲輝玉宇牌坊,兩側有十二屬相石。排雲門和二宮門之間有方形的蓮池,池上架金水橋,兩門內分別有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座配殿。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台基上,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左右兩側有耳殿,各殿之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計二十一間。排雲殿之後為德輝殿,再後為高42米的石砌高台,沿台前八字樓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閣。排雲殿東為介壽堂,西為清華軒,清朝時均為命婦退居之所,現被頤和園作為別墅出租,不對遊人開放。介壽堂內有連理柏和紫玉蘭各一株,頗為名貴。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山巔,為無梁佛殿,全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牆下半部琉璃磚上的佛像頭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悉數鑿毀。殿內觀音像為乾隆時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額構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四句偈語。
萬壽山昆明湖碑:在排雲殿之東,碑上有乾隆御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字,碑後是乾隆所撰《昆明湖記》,講述修建清漪園的理由。碑左右各有一座亭子,亭內有「轉輪藏」木塔,塔中有軸,推之使其轉動。此處仿杭州法雲寺藏經閣而建,不對遊客開放。
寶雲閣:在排雲殿之西。又稱「銅亭」。建於乾隆20年(1755年),高7.55米,重41.4萬斤,蟹青冷古銅色仿木結構,樑柱、椽瓦、斗拱、門窗、對聯全部用銅鑄成。門窗原被八國聯軍掠走,在1980年代由海外華人購得,捐給頤和園。
石舫:清晏舫,原名石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內有兩層戲樓一座,在修建德和園大戲樓前,這裡是慈禧太后聽戲的主要場所。館內古柏參天,館外有杏樹和翠竹。聽鸝館現為聽鸝館飯莊,經營仿清宮廷菜餚,內設貴壽廳、福壽廳、壽膳廳等十個餐廳。
畫中游:在萬壽山西部,依山而建,中為八角形兩層樓閣,東西為兩樓兩亭,東樓名「借秋」,西樓名「愛山」。各建築間有爬山遊廊和石洞相通,錯綜複雜,猶如迷宮。站在亭上四周環顧,有置身於畫中之感。
前山東部:有景福閣、自在莊、含新亭、養雲軒、意遲雲在、千峰彩翠、無盡意軒、寫秋軒、國花台等點景建築。無盡意軒和自在莊清朝為命婦退息之所。景福閣為慈禧太后觀賞雨景、月景之地。
前山西部:有邵窩殿、雲松巢、湖山真意、山色湖光共一樓、石丈亭等點景建築。邵窩殿之名取南北朝時宋朝邵康「安樂窩」典故,雲松巢取李白「吾將此地巢雲松」詩句,兩殿現均為頤和園工作人員休息處。
長廊西端,石丈亭北有一組院落,稱「西四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時將珍妃囚禁於此。西四廳西北有貝闕,又稱宿雲檐,乾隆時是清漪園的西門,上供關帝銀像。貝闕向北有並列的石橋兩座,東橋低平,西橋為拱橋。清漪園時期園牆從兩橋中間穿過,西橋在園外,東橋在園內。
後山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乾隆帝下江南,到蘇州遊歷唐代白居易修建的七里山塘,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未修復,1988年復建。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東北角。此園是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江南時,看了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仿其意而建,自然保有江南園林之美。諧趣園原名惠山園,1811年曾經改建並改為現名,為萬壽山東麓的園中園。這座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美譽。園內水多橋多,最著名的橋是知魚橋。此橋橋身低平,貼近水面,能讓遊客觀賞魚群在水中來回穿行。橋坊上有乾隆皇帝命題的詩句。諧趣園的北部是正殿涵遠堂,此堂原為慈禧太后在此水池釣魚時休息之用,殿內裝飾精美雅緻,在頤和園里可說是上乘之作。另外,環繞水池的遊廊是一條景色多變的的遊覽路線,隨著每一轉折,必有新的景色出現在眼前。
四大部洲:位於後山中部中軸線上,仿照西藏扎囊縣的著名古寺桑耶寺,為漢藏風格的宗教建築群,居中為漢式建築香嚴宗印之閣,內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像,香嚴宗印之閣四周環繞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中的普寧寺布局與此相似。香嚴宗印之閣下原為須彌靈境殿,1860年被焚毀,未修復。須彌靈境殿前為松堂,是一座長方形廣場。
花承閣琉璃塔:位於後山東部,原為半圓形高台建築,1860年被焚毀,現存琉璃塔一座,太湖石及漢白玉浮雕海獸台基一座,以及柱礎、石階遺蹟。琉璃塔下部的佛像頭部被紅衛兵鑿除。
賅春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園內最大建築為清可軒,是乾隆帝的書房,依崖而建,以石崖為其南牆。西隔桃花溝為丁香院,院南山崖上有香雲窟石洞,洞內有乾隆題詩和石座,洞西有十八羅漢摩崖石刻。賅春園1860年被焚毀,僅存園門一座,但台階、殿基和部分圍牆保存完好。
綺望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山腳下,後湖旁。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構造巧妙,地面隱蔽處有山洞,向下可直通湖邊石岸碼頭。
牆壁 浮雕 在 崔咪Tram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清邁旅遊 #清邁住宿 #網美
來清邁,你可以每天都住上不同的飯店
這次找的是清邁在地的旅行社幫我訂的喔
這家 清邁繽紛中文旅行社
https://www.facebook.com/BINFENTOUR/
因為每間都好有特色 且都是不同的風格!
快來看看哪間飯店最讓我怦然心動啊~'
-
❇️清邁斯麗帕娜別墅度假村
(siripanna villa resort & spa chiangmai)
#最具泰古風情最想入住
整個飯店是泰國北部的蘭納風格
現代+古典設計 真的太美
離市中心比較遠一點點
大約20分鐘左右車程
整個度假村的空間設計
非常有貴婦風度假感~
但這間太熱門不好訂到!
想入住的話一定要提前規劃訂房唷!
崔咪想入住心情 ★★★★★
-
❇️夢羅克公寓大飯店
(The Grand Morocco Hotel)
#超推薦給喜歡拍照的妳
從建築設計到房內裝潢甚至到窗外景色
都好有摩洛哥的感覺~
摩洛哥感的裝潢 讓我好想把整套搬回家
對了!這間飯店還可以換上泰國服飾哦~
-
❇️尼姆曼床飯店(BED Nimman)
#黑白色調現代摩登設計感
走進來就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這間飯店最貼心的部分就是
泳池24hr開放、24小時礦泉水自取
餓了還有泡麵可以享用
累了還有不限時咖啡供應
(還有!冰箱裡的荔枝汁我很愛~
早餐的部分則是泰式跟西式的餐點都有!
❇️馬卡芝瓦飯店(Makkachiva Hotel)
#這間網路評價非常好
#地理位置也真的超好
樓下就有很多的評價按摩店
離老城區、夜市也都是步行就可到達
飯店一入住時就需換上拖鞋
讓人很放鬆自在 很融入當地 在家的感覺
房間小而美 牆壁上的浮雕設計很泰風~
這間算是以上介紹這幾間最小的房間
但設備也是應有盡有!
PS早餐是單點式的哦
以上介紹的4間清邁飯店
妳/你 最想入住哪間呢
牆壁 浮雕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中上環的小街與壁畫,一直吸引不少人朝聖,更能夠突出老香港味道。今次恒基就將同樣「港味十足」的港島西區,變身成為藝術長廊,以紐約、倫敦、首爾等大都會的壁畫街作爲靈感,邀請 9 位本地及國際的知名藝術家,將SOHO 區的小區特質與藝術融合!壁畫小區第一階段已完成13幅壁畫,範圍覆蓋西營盤忠正街、奇靈里及石棧里,壁畫類型分布於牆壁、樓梯及地下,至於第二階段共三幅壓軸作品將會於十二月開始繪畫。西營盤站興建在地下洞穴內,車站C出口至大堂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80米,代替鰂魚涌站(深42米)成為全香港第二深的洞穴車站,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港鐵表示西營盤站是目前港鐵網絡內擁有最大藝術作品面積、藝術氣息最濃厚的車站,站內的藝術空間達約800平方米,包括是首個設有浮雕藝術品車站,由英國藝術家Louise Soloway Chan創作的《裡裡‧外外——東南西北》6幅浮雕畫,記錄西營盤及西區不同方向的街景,包括夏季颱風後維修街道、中秋節景況及秋天人們穿上厚衣等街景。站內亦有由匯集36名青少年於2011年2月實景拍攝、450多張的黑白相片組成的巨型照片,有為人熟悉的傳統老店及招牌展現眼前。其他作品包括展示西區特色的巨型全景圖、插畫、全景圖及萬花筒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