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電業自由,就是能源的轉型正義
專訪立法委員高志鵬 Q&A
Q1:電業改革如何解決台電幫?
Q2:電業法修法如何讓綠能業者願意進場投資?
Q3:台灣發電吃緊,綠電真的夠支撐嗎?
Q4:電費不會漲?
Q5:綠能發展過程勢必靠火力過度,如何解決空汙問題?
Q6:廠網分離跟廠網分工有什麼差別?
Q7:電業自由化後,會不會有被財團把持的問題?
一般網路常見問題:
Q8:為什麼要支持一個請向財團的電業法修法版本?
Q9:如果民營電廠成為利益壟斷集團,該如何反制?
Q10:投資綠能門檻這麼高,多少公司能做到?
~~~~~~~~~~~~~~~~~~~~~~~~~~~~~~~~~~~~~~~~~~~~
A:我先說一個例子,俄羅斯總理普丁是特務出身,卻可以當上俄羅斯的總理,身價高達1.3兆台幣,為什麼?因為俄羅斯沒有做好轉型正義,讓龐大的國家資產掉入私人的手中,這是普丁能崛起的其中一個原因。
今年一月《BBC》訪問美國財政部次長舒賓,他說:「普丁利用國家能源、國家工程這些國家資產的利益,讓效忠他的人變得有錢,不效忠普丁的人就被排除在外。」也就是利用威權時期對國家資產的獨佔權,透過貪污和舞弊圖利他的盟友,鞏固自己的權力,有一本書叫《獨裁者的進化》,就是在講這件事。
我們國家的能源長期被少數的人給獨佔,電業法於一九四七年制定到現在,台電也壟斷台灣電力市場長達六十九年,比戒嚴還久!1995年開放民營電廠的時候,也是都台電的子公司、孫公司、跟國民黨關係好的,才有辦法蓋電廠,這就是國家資源被壟斷造成的。
大家都對於民營電廠IPP(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的暴利非常有意見,這也是為什麼要做能源轉型正義,電業法的改革,當然也要處理這個問題。
所以電業改革其實是能源的轉型正義。
雖然台灣從經濟起飛到現在都有穩定的供電,也有勞苦功高的地方,可是它抗拒再生能源的發展,這是最糟糕的。再生能源跟傳統能源最大的不同,就是太陽公公不會寄帳單,沒有燃料就沒有回扣,前年羅淑蕾自己說的,為什麼馬政府不發展太陽能,因為再生能源沒有回扣可以拿。
這才是為什麼電業法改革會受到阻撓,修法過後,我們開放市場取消台電壟斷的特權,用戶可以自由選擇買電的對象、業者也可以自由選擇賣電的客戶,電力市場建立起來之後,誰的電最有效率最便宜,就用誰的。
而且電業的收益不會被民間財團壟斷,我們會鼓勵地方政府發展再生能源,要讓利益直接回饋到居民身上,這世界各國早就在做了,日本的地方政府叫做自治體,他們日本有13個自治體自己成立電力公司,德國總共有800多間配電業,其中500間由地方政府擁有,這是能源的民主化,把特許、集中在少數人的電力市場,開放給一般民眾,才是能源的轉型正義。
國民黨的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批評說轉型正義會有GDP嗎?剛好,能源的轉型正義就會有GDP。
像Google這些國際大廠準備來台設廠,他們這些網路公司,都需要純粹的綠電,額外新增的綠電,所以不購買台電的假綠電。
一方面,來自環保團體和消費者的壓力,國際大廠要下單,愈來愈重視碳足跡,沒有綠電就拿不到訂單。另一方面,高附加價值的商品,水電價格佔成本比例不高,貴一點也沒差。所以能源轉型正義,會帶動國際大廠來台投資,也會確保台灣高科技產品出口的競爭力。
電業法修法,不分藍綠已經闖關失敗5次,民間期待了二、三十年的能源轉型的改革。台電垂直整合的巨獸的拆解,並不是一些藍媒說我們反核對台電的成見,而是避免他濫用市場獨佔的地位,繼續運用其龐大政治經濟力量,影響國家政策,電業法改革不成就是明證。
Q2:現在行政院首波改革,就是讓綠能自由化。雖說台電的確沒有誘因推動綠能,但為什麼自由化之後民間就願意來發展呢?除了價格不受管制之外,改革草案裏頭還提供了什麼樣的誘因讓綠能發展?
A:台電不是沒有誘因,而是百般阻礙綠能併網。
2009年我們制定了《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八條就規定再生能源發出來的電,一定要讓它接到電網也一定要躉售,不能拒絕,這叫做強制上網,很多國家都是用這樣的方式鼓勵再生能源的發展。依照世界各國的經驗,能源轉型要成功,就需要確保再生能源不被傳統能源業者排擠。
上次日本前首相菅直人來台也跟我談到,日本電業自由化過程中,傳統電力公司會使用饋線不足、電力調度困難等理由,從實務運作上刁難綠能併入電網。這些情況在台灣也同樣發生了。
馬政府過去這八年說會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結果到了2015年綠能卻只佔台灣總電力的4.2%。一方面是,不利的政策執行,對再生能源比率設定上限、採用競標等等問題,這些新政府都會儘快解決。另一方面,是台電的問題,到現在各縣市再生能源架設之後,仍然遭遇饋線不足的困境。
例如,雲林是平均日照時數最高的縣市,農委會盤點出不利耕作的區域也幾乎都在雲林,裝置容量預估上看2GW,但是需要佈設輸配電線路和變電所的成本要133億元,問題變成有光、有地、卻沒有線把電送出來。
再生能源投資也是不小,但還是要自己花錢拉線,或是和台電各付一半,都是很大的負擔。台電常常說,我們沒有拒絕你,但是電力饋網現在還沒排到要做這一段,不願把再生能源排進建設饋線的優先順序。
甚至更離譜的,就算綠能自己獨立建設饋線,卻也無法上網,台電會說變電所的容量還不夠,不能讓再生能源納進來,以免影響電力供應的穩定。
所以,電業改革先要給綠能一個生存的空間,要怎麼做?就是「廠網分離」,現在叫做「廠網分工」,也就是讓發電廠和輸送電力的網路不能是同一家公司,否則的話,怎麼會有公司想要接別人的電來跟自己的發電部門競爭?
電信自由化就是沒走完這最後一哩路,中華電信自己有線路、也經營電信,所以它就不讓其他業者走他的線路。廠網分離是電網的公共化,讓任何電業都能公平使用,付給國營的台電電力網公司輸送電力的過路費,那電力網公司為了增加獲利的空間,就會主動、有意願幫再生能源接饋線。
除了電力網的部份,行政院的版本也讓綠能可以用合作社的方式經營,而不限於公司,這是為了要讓公民電廠用合作社的方式經營。以社區為單位,只要加入會員就能一同享有電業的收益。這在歐洲和日本都很常見,例如日本的電業合作社,會用賺的錢購買和推廣當地的名產,活絡當地的經濟。
在荷蘭,有小型的風機突破眩光和噪音的問題,當地民眾接受度也變高,就用社區合作社[1]的形式經營,因為他們認為再生能源是公共財,不想讓電業的利潤被大企業拿走。
最後談一點,電業法未來會要求售電的能源配比,台電賣的電當中,就要有多少比例的綠能,逼迫台電要自己發展,或是對外購入綠能。我們希望改變台電以往敵視綠能的態度,而要變成一個夥伴的關係。
Q3:現在台電發電量相當吃緊,如果我們朝向綠能發展的話,該如何確保能源穩定?另一方面,綠能的比例一旦提高,電費勢必調漲。就算現在行政院提出電價穩定基金,但政府的財政足以支應這一筆開銷嗎?
首先要澄清的,電業自由化之後,想要繼續用台電的電,還是可以不變。
想要買綠電的,穩定性就是綠電售電業公司負責,這是民間契約。就像手機,你買哪家的號碼就找哪家,不用中華電信的,那就不能找中華電信。
一般來說,各種發電包括核能,都會有備援的「輔助電源」,但過去台電是一個大鍋菜都混在一起。電業自由化之後,綠能在必要的時候,也會透過電業調處委員會協調代輸等服務。
談整體能源穩定,我想你說的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過去核能幫的負面宣傳,造成這個刻板印象,其實再生能源是在地的分散式電力,其實比單一電網的大型機組,沒有管理好造成跳機,彈性電網的穩定性反而可以做得好。
現在國外也在研究風力能不能成為基載的問題。台灣的風場是國外評估數一數二好的風場,只要我們風場蓋得夠多,風機插得夠多支,就算這個風場沒有風,別的風場也一定會有,不可能全部的風場同一時間通通沒有風,又不是無風帶。所以,分散式風機的概念也可以提供穩定的基載。
就小範圍的氣候來說,通常陽光強的時候風較小,陰天風大的時候陽光弱,風力和太陽能會互補,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有些地方的路燈,太陽能板上面會架小風機,這樣的社區可以叫做「風光社區」。
現有大規模商業化的再生能源,如果總量增加到50%,恐怕還是需要部份的火力發電機組,作為輔助服務,這在國外也很常見,所以認為發展再生能源,電力就一定會不穩定,是杞人憂天的想法。
今年5 月,葡萄牙只靠著太陽能、水力和風力發電運作了整整 4 天,當然這不是常態,沒有每天都這麼厲害的,但也證明了再生能源沒有想像中那麼不穩定,而未來也還有很多發展的空間。
現在發展中的一些新能源,可以克服穩定性的問題。一個是潮汐和洋流發電,台灣四面環海又有強勁的黑潮。另一個是深層地熱,環境衝擊也比較小,最近利澤工業區的地熱發電,環評剛通過專案小組審查。這些新能源,台灣及早投入大量研究的話,可以贏得技術的領先,未來台灣更有潛力翻轉為能源輸出國。
短期之內,其實有很多儲能方式可以克服穩定性。例如抽蓄水力儲能系統,利用離峰的時候把多餘的風力儲存下來,這是早就在做的。很多國家都期待鋰電池的價格繼續下降,我們就有可以負擔的小型儲能系統。
這不只可以作到能源穩定,還有減少尖峰負擔的功能。如果每個人家裡面都有一台小型儲能系統,簡單來說就是一顆超大鋰電池,也不用太大,只要夠你中午用電最吃緊的三個小時用就行了,光是這樣就可以大大減輕我們用電吃緊的負擔。只是現在還太貴,但鋰電池的價格也是持續下降當中,國際知名的電動車公司特斯拉,也有發展家用、商用的儲能電池,把尖峰的負擔轉移到夜間,颱風、天災的時候還能當成緊急供電系統。
我們台灣也有不少廠商在做鋰電池,今年六月工研院有新的技術突破,可以大幅延長鋰電池的壽命[2]。氫能電池,也是一個發展方向,據了解目前製造業廢氫氣的量非常大,國內業者也擁有技術。在這些不同的領域,只要我們願意發展,台灣的技術其實是有潛力領先全球的。
有本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他這本書的續集談綠能,就強調再生能源"系統",而不是單點的產業思考。裡面就舉了像我上面提到這些非常多的例子。
Q4:接下來我們談電價,這也是民眾最關心的,電業自由化、甚至我們發展綠能,達到非核家園,電價到底會不會上漲?
A:首先,「電價」跟「電價成本」是不一樣的概念,因為台電是完全國營、電業改革之後也會維持國營,所以台電的「成本」其實就是政府的預算,「台電虧損」和「政府吸收」其實是一體的兩面,而不是說,好像台電是受害者,被政府害得虧損。
台電都虧損十幾年了,我們也一直努力把電價壓下來,就是為了避免民生物價受到衝擊,儘管虧損都是政府吸收,其實也是人民用稅收買單的意思考量到我們的薪資、工時、整體物價和生活水平,其實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過去十幾年都是這樣子。這不叫做造成台電虧損,而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該做的事情。
目前我們就會繼續用電價公式控制電價,而電業法修正,廠網分離,會讓電價價值鏈的發電、輸電、配電、售電、每個環節更清楚透明,也會進一步改革電價公式。
民生用電電價的穩定,是政府最在意的事,目前規劃是330度以下不會漲。
其實電價成本最主要的部份,是燃料成本的變動,這是國際市場價格,政府沒辦法控制,但一定會透過電價調整,讓產業經營和人民的日常生活能夠穩定。
接下來談自由化、發展綠能對「電價成本」的影響,我認為短期來看一定會增加的,不過長期來看,國外的經驗都也一定會下跌,這要從能源種類和電網的成本來看。
光是為了讓再生能源可以併入電網,我們就需要花很多錢拉饋線、更新變電系統、還有智慧電錶,這些都是成本,所以電網的部份成本會提高。
但是過去幾十年,政府本來就編列了預算做輸變電的計畫,2010年第七輸變電計畫的預算是2千多億,為期六年,所以這些電網新設和更新的費用,本來就可以透過第八輸變電計畫的預算來支付,這次電業改革要確立轉型綠能的方向,透過這些輸變電計畫的執行,創造有利綠能與電業效率化的基礎建設。
再來是能源種類,我們的目前的電價是兩塊多接近三塊,是全球第三、第四名的低電價,相較之下目前再生能源還沒辦法作到這麼便宜。不過,再生能源的發展歷史,成本一直持續下降,未來也會愈來愈便宜。
美國風能協會(AWEA)指出,光是過去六年,風力成本就已經下降了2/3[3]。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今年六月的報告預計,到了2025年,太陽能的平均發電成本可以比2015年減少59%、離岸風電減少35%、陸上風電減少26%[4]。
只要我們有能源轉型的決心,再生能源會逐漸成為台灣主要的電力來源,隨著科技的進步,不只價格會下降,而且不需要燃料,去年台電燃料成本就高達兩千四百億,而且是每年都要燒掉上千億,所以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不只是增加能源自主,也能省下燃料費用。
所以,你問到政府的財政有沒有辦法支應,我想如果沒有辦法支應,就不會推動電業改革了,至於人民願不願意付出我們能源轉型的代價,這是政治問題,也需要取得民眾的共識,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民生用電保證不會漲,未來隨著再生能源的價格持續下降,政府吸收的壓力也會逐漸減輕。
Q5:在廢核與綠能發展的過程中,銜接能源供需落差的責任勢必要落到火力發電上。然而,中南部的空氣品質一日比一日差,在整個能源產業的規劃上,民進黨針對火力發電與空氣汙染的問題有沒有準備了制度性配套措施?否則就算電費不漲,民眾也賠了健康。
的確,未來核能停役之後,再生能源銜接上來之前,我們仍然需要火力發電的支援,當然我們會希望盡可能在成本和效益許可的範圍內,盡量使用天然氣,而不是高污染的燃煤。
電業法修法規定傳統售電業者的能源配比,以免電業自由化造成汙染能源大增。
蔡英文總統2025非核家園的能源配比是,綠能20%、天然氣50%、燃煤30%。以2025年為目標,往回推來制定各階段目標年的能源配比,用CO2二氧化碳的排放係數來做計算。這部分的法源,是《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環保署和經濟部會密切配合。
針對燃煤電廠,我們也會要求台電改善污染防制,新政府要讓台電來積極配合。今年七月我去考察更新中的林口發電廠,他們輸送、儲存煤炭是使用密閉式的系統,改進過去溢散在成空氣和海洋汙染,同時也使用當前最佳可行技術,讓發電機組的效率達到最高,污染防制設備也是,試運轉階段的污染的排放值,所顯示的比環評承諾要好,這我們要給予台電肯定。
但要加強監督讓他維持,其他的電廠我們也會要求做好空汙的部份,這點一定要持續監督。當然,最終的解決辦法,還是增加綠能的供應量,火力電廠才可以配合降載,更應該要讓電業法修正草案盡快通過。
Q6:為了避免爭議與達到 2025 非核家園的目標,行政院這次選擇用兩階段修法來迴避爭議最大的電業自由化問題。但在原先的電業法改革中,台電的業務將被拆解為發電的電廠與輸電的電網,也就是所謂「廠網分離」,但現在的版本卻變成是「廠網分工」。這中間有什麼差別呢?還是根本換湯不換藥?
剛剛提到,理論上,廠網分離會讓電力網公司更願意主動接饋線,因為公司利潤從代輸的過路費而來,越多電流過去獲利越高、也會讓公司更願意減少線損。所以最早行政院的版本是「廠網分離」,為什麼會改成「廠網分工」,就是因為受到台電工會的強力反對。
九月的時候我的版本進入立法院,比行政院更早提出,當時台電工會還為了我下達備戰令,揚言隨時發起大型抗爭活動,面對如此高規格的待遇,實在覺得擔當不起。
其實工會之所以反對,無非是擔心員工權益受損,不過民間業者加入電業之後,將使整體電力產業市場擴大,增加台電員工的發展機會,擁有專業技術的台電員工將炙手可熱、供不應求。
「台電」工會還可以藉此轉型,現在他們是公司底下的工會,就像華航工會那樣。未來可以納入民間電力公司的員工,進一步擴大轉型為「全國性電力產業」工會,就像空服員工會,是全國性的,可以一起成為電業改革的助力,面對未來新加入的民營業者,工會更應該發揮作用,維護整體員工的利益。
廠網分離把台電透明化,台電員工最多的輸電、配電部門,他們的績效付出才會受到應有重視,也就是我們每次看到颱風後搶修,幫大家恢復供電的無名英雄。電業法版本剛出來的時候,反改革的人胡亂說,電網是賠錢貨的要國營,都給政府,而賺錢的發電業給民營,讓財團賺錢。剛好講顛倒。
剛剛我有說,政府歷年來編列預算做輸變電的計畫,現在已經是七輸、八輸計畫,累積上兆元的投入,輸電、配電網路的建設和維護費用,應該合理計價,在國外這部分大概佔電價成本的一到三成,自由化之後的德國,也有幾百家的配電公司,絕對是可以賺錢的。但是現況若是不改革,就是被汙名化是不賺錢的部門。電業改革要讓各個環節的價值鏈分攤算清楚,給予合理的評價。
不過,執政團隊跟工會不斷協商之後,還是決定向工會妥協,把「廠網分離」改成「廠網分工」,一方面是顧及台電員工而的情感,比較沒有被分割的感覺,實質上也允許台電轉型成為控股母公司,等於發電廠和電力網還是在同一家公司下面。這麼做,有沒有辦法保證電力網公平使用?坦白說我覺得有困難,就像前面再生能源強制上網的規定一樣,能不能落實?
台電會不會用調度困難、電網不穩定、饋線不足這些理由排擠再生能源?只能看台電願不願意做,所以我的版本要讓台電實質分離,能不能作到,就看法案進了委員會之後逐條審查,大家還可以再討論。
我們希望大家可以支持能源轉型正義,台電的廠網分離,並不是要討厭台電、找台電麻煩,而是要讓台電的運作更透明,也提供綠能發展的有利環境。
Q7:電業自由化的另一面就是電業產業化,也代表著有民間企業會從中獲利。不少網友就懷疑,民進黨這樣力推綠能產業除了要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外,也與某些企業有所掛勾。特別是發電業進入門檻這麼高,未來台灣的電業會不會被財團給把持住?
我在立法院的經濟委員會。經濟發展應該是個中性、正面的詞,我們要透過經濟成長帶動就業機會增加,和薪資水準的成長。經濟學講求正常合理的利潤,不能有超額的利潤。白話來說,就是支持企業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賺正當的錢,而不是讓沒良心的財團賺不義之財。
很多人談到電業自由化,就只想到發電廠,而傳統發電廠都是大資本,那就是財團。其實能源轉型,觀念也要跟著改,思考電的問題,要從供應面轉到需求面管理,開源跟節流相比,節流的空間比較大,又快,又便宜。
電業改革,很重要的需求面管理,就是讓售電業的各種社會創新出現,這些都不必財團,國外很多地方的售電業,都是環保團體出來做的。
大家可以看電信自由化前後比較,申請行動電話號碼以前要一個月以上還要押一萬元保證金,開放競爭之後,現在號碼隨到隨辦,零元手機和許多方案都很普遍。
日本的自由化,超商和零售業可以提供賣電的服務,各種異業結盟,電力不只地產地消,還可以支持農產品等在地經濟。
舉個稍微有趣的例子,「可停電力」。如果我願意讓電力公司在供電緊張的尖峰時刻,優先停我的電,那我可以得到比較便宜的電價。大家對於停電都怕死了,好像世界末日,不願去想停電、跳電的不便利。但是中午用電尖峰,上班族都在上班阿,家裡的電也沒在用沒影響,其實冰箱停電半小時一小時,家裡沒人不打開也沒問題啊。
另一方面,台積電晶圓代工、友達LCD面板,生產製程一個多月不能中斷,他的供電品質要求很高,就應該付比較貴的電價,因為電力公司需要隨時準備備援的輔助電力。這就是不同品質的電,差別訂價,這些創意在真正的自由化之後,都會出現。
時間電價大家都很可以理解,新政府上台之後,時間電價的門檻也將大幅降低,等智慧電表鋪設,國外的時間電價,是可以做到每半小時即時報價。我們也可根據自己的生活型態,買各種電力套餐,就像現在電話費的各種資費方案那樣。
還有很多電力供需的管理工具可以用,需量競價國外很常見,今年台灣終於開始用,以後各種創意的應用會更多。電力需求曲線的尖峰離峰差距縮小,也不用怕台電再恐嚇大家會缺電了。
再來談大家直覺上想的發電廠。
第一點要澄清的,電業會不會被民間財團把持,這個問題已經被扭曲積非成是。從六月份到現在版本有很多更動,但唯一從來沒有變過的,就是電業改革絕對不涉及台電民營化,台電的發電廠一間都不賣,全部維持國營,這代表台電繼續佔有台灣將近八成的電力供給,真的說被財團把持,那也是被台電這個財團把持。
目前行政院的版本,已經把所有對財團化的質疑全部處理,台電工會也支持這個版本。有些人從以前反對自由化,現在反過來說這個版本不是自由化,就知道他的立場其實是反改革的。
大型離岸風電、地面型的太陽能,電業的進入門檻會比較高沒錯,但是剛剛也講到,我們也允許公民電廠,用合作社的方式成立,現在環保聯盟就在幫一些部落建立綠能的社區微電網。
你說對了一件事,電業產業化會讓很多民間企業獲利,這會帶動整體綠色經濟的成長,對我們產業轉型有很大的幫助,包括我們綠能產業。
例如太陽能板,我們目前的產值是全球第二大,未來我們還要拼風機國產,這會帶動很多供應商,包括葉片、材料、發電機、零組件,這算圖利財團嗎?那潛艇國造算不算圖利財團?當年我們用全國的資源發展半導體產業,難道這樣也算圖利財團、跟企業掛勾嗎?
台灣的太陽能產業有競爭力,面板卻出口到德國幫別人減碳,汙染留在國內,這太可惜了。台灣必須從製造大國變成應用大國,大量架設太陽能板,這些實際運用的狀況,終端累積的大數據,可以回饋到生產的設計和製造,尤其東南亞現在奠立基礎設備不足,台商可以去大顯身手,在國內累積更多的實際數據,是非常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綠色經濟帶來的就業,如果我們讓能源自主率,從現在的3%提升到25%,估計可以創造出5000億的產值,10萬個就業機會,這是小英總統競選時的承諾,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趕快通過電業法,不是圖利財團,而是要帶動台灣經濟的成長。
常見外界批評問題:
Q8:台灣的電價已經是全世界數一數二低的,用膝蓋想都知道電業自由化之後電價一定會漲啊。特別是工業用電大戶有優先選擇權可以用便宜的電,我們老百姓當然只能撿剩下的昂貴的電。為什麼我要支持一個偏向財團,從我的荷包拿錢的政策?
A:這個提問其實是不成立的,現在行政院的版本已經規定全面開放選擇權,沒有讓工業大戶優先的問題。而且就算是優先,也不代表會買走便宜的電,這是惡意的曲解。
會想要逐步開放,主要是擔心衝擊會太大,用電大戶的需求穩定,容易預測,相較於民生用電也容易調度。用電大戶先買,也要按照碳排的規定,也就是我們會規定一個碳排放的上限,如果你全部都買便宜的燃煤,就會超過這個上限,等於強迫他們要購買再生能源。
對工業用電來說,買比較貴的電不一定會吃虧。
例如Google曾抱怨台電的綠電「不夠純」,台灣也有不少廠商需要「綠能認證」,透過直接購買再生能源,確保產品碳排放符合客戶要求。
但台電的作法是向顧客額外加收一筆「綠電規費」,讓認購綠電的民眾共同承擔台電躉購綠能的費用。這樣做的問題是,規費是額外加上去的,原本的電價依然是混和了燃煤、天然氣、核能等傳統能源,它當然不會因為你幫忙分攤再生能源費用,就變成綠電,所以沒辦法幫助廠商降低碳足跡,也不受到國際承認。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用電選擇權現在已經全面開放,一方面是回應自由派學者的要求,一方面也是要讓這些有心人士無話可說,無論有沒有優先選擇權,工業大戶先買走便宜的電、偏向財團這種說法通通是不成立的。
Q9:目前台灣的法規對於自然寡占的狀況完全沒轍 (公平交易法的罰額上限也才 5000 萬),要是民營電廠形成了利益壟斷集團,我們有什麼方法反制嗎?
台電維持國營,電廠一間也不賣,民營電廠IPP也要繼續賣給台電,就算扣掉現在的IPP,台電還是佔有全台將近八成的電力供應,所以網友的質疑很明顯就是刻意操作,完全是無稽之談。更何況,現在只開放綠能自由化,2025年了不起就20%,也不會有寡佔的問題。
電力是特許行業,不是只有公平會可以管他,電力管制機關,在每次許可證到期的時候,對於屢次違規的可撤照。
有些人舉國外一些早期電業自由化的缺失(加州缺電危機現貨價格飆漲),其實很多都已經有所改進,這也都會是台灣後進者可以參考的經驗,不會讓這些事情發生。
Q10:新的電業法說要發展綠能,根本就是騙我們一般人無知啊。草案要求民營電廠純益若超過實收資本額 25% 時,其超過半數須投資綠能發電,但是現在全台灣有多少公司營利率超過25%?這樣怎麼可能達到發展綠能,甚至是非核家園的目標?
A:純益超過實收資本額 25%,按照能源局的說法,是根據民營公用事業監督條例第12條而訂的。過去IPP會出現25%的暴利,就是不透明所造成的,現在也在檢討合約,到期之後的新契約一定會合理化,也可以將這個百分比往下調降。
如果大家的共識是沒有必要,那可以調整、甚至取消,這就是國會運作的方式。行政院的版本核定下來,還不會直接上路,要送來立法院,不同的版本會併案審查,都還有討論的空間,也很感謝網友的意見,這可以帶回去繼續研究討論。
【BO 公民直播】讓電業自由,就是能源的轉型正義
牙板計算公式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竹貢丸原產地與品質管理法》——酒類專家寫成的寓言故事】
舉凡新竹貢丸、萬巒豬腳、北斗肉圓、淡水鐵蛋,或許都可以跟歐洲農產食品的生產法規一樣嚴謹,著重原產地名稱標示、製程與品質。加工原料、風土環境、人文歷史以及其他諸多條件,都會影響農產食品的最終呈現。法國人鉅細靡遺的原產地規範,看似限制農民自由,實則協助維繫產品品質與產地聲望,就算麻煩,多數人也從善如流。因為農民們知道,這些法規其實是幫助他們擺脫假貨,建立產品聲譽的靠山。
農產食品生產法規,對熟稔歐洲農產食品的人而言,已經司空見慣。但是很可惜的,台灣類似的法律條文,也沒有將農產食品當作文化遺產來保護的精神。就當成是我這酒類專家的妄想症發作吧,或者當成是一篇以法律條文形式寫成的寓言吧,新竹貢丸的生產法規可以這樣規定:
《新竹貢丸原產地與品質管理法》
【立法用意】
*確保依循法規之製造商,能夠有效產出高品質商品
*保存當地特色餐飲之歷史文化
*根據《農產食品原產地名稱保護法》,新竹貢丸此一名稱,以及品質條件相符之產品,應當受到保護。
*《農產食品原產地名稱保護法》所定義之特色農產食品,係:
・當地自然與人文條件交互作用的結果
・歷史因素與風土人文條件作用的產物
・具有歷史與地理意義之實際存在名稱
・地理環境條件與品質關係密切之農產食品
【名稱規範】
*地理標示
唯有依據下列法規,全程於新竹縣市生產並包裝的貢丸,能夠稱為新竹貢丸。新竹縣市之定義,以《省(市)縣(市)勘界辦法》為依歸。新竹(縣)(市)貢丸名稱可單獨使用。
*補充地理標示
若貢丸成品從原料、加工到包裝,皆符合產地規範,可於新竹(縣)(市)貢丸此一名稱之後加註次產區名稱:
・新竹(市)貢丸-南岸市區(頭前溪南岸新竹市區)
・新竹(縣)貢丸-北岸市區(頭前溪北岸竹北市區)
・新竹(縣)貢丸-沖積平原區
・新竹(縣)貢丸-丘陵區
・新竹(縣)貢丸-台地區
・新竹(縣)貢丸-雪山區
・新竹精製貢丸(無補充地理標示)
・新竹貢丸(無補充地理標示)
附註:「新竹精製貢丸」此一名稱,僅限使用頭前溪南岸新竹市區與頭前溪北岸竹北市區生產之豬肉作為原料,且來自新竹市區之豬肉原料比例不得低於50%。豬隻應於豬舍原地宰殺與加工,產品應於新竹市與竹北市行政界線內進行包裝與貼標。混用不同產區之豬肉製作貢丸,仍允許以新竹貢丸為名銷售,可依法標示產區名稱與比例,惟字體不得大於新竹貢丸字樣。
【《新竹貢丸原產地與品質管理法》之相關母法規範】
此列《新竹貢丸原產地與品質管理法》系依據《中華民國單一品種白肉類加工食品管理基準》為母法,相關條文如下:
*單一品種白肉類加工食品,其原料應符合以下規範:
・肉料必須經由宰殺取得,不得使用病死動物屍體作為加工原料;
・肉料每百公斤之抗生素含量不得超過200公克;
・肉料每百公斤之瘦肉精含量不得超過60公克;
・肉料每百公斤之脂肪含量上限為10公斤;
・肉料不得浸泡蘇打、鬆弛劑或其他鹼液;
・肉料不得漂白或著色處理;
・肉料送檢前,不得做任何形式之加工,包括去骨;
・動物應於屠宰後12小時之內檢驗完畢。
*《新竹貢丸原產地與品質管理法》的特殊細則
・新竹貢丸依循傳統製程敲打製作,口感富有彈性,檢驗成品時,除理化生物檢驗之外,應著重實際品評,由合格試吃官或盤測師執行。
・於新竹地方檢驗所進行物理檢驗內容,應包括貢丸著地彈跳測試,凡反彈高度超過落點高度之1/3,即應合理懷疑添加蒟蒻、硼砂或其他增加彈性之添加物,應移送北台灣高等實驗室另案處理,若仍有疑義,則強制移送中華民國國家最高實驗室檢驗,檢驗費用由廠商自行負擔。
・傳統貢丸混有少許雞肉作為配方,不屬於單一品種白肉類加工食品,應特別標示為「新竹豬雞槓丸」以資區別。
・以其他肉品取代豬肉製成之肉丸,若符合相關規範,可取得清真食品標章,但產品名稱不得出現新竹貢丸字樣。
・部分或全部以素食原料製作之丸子,不得標示新竹貢丸字樣,免送感官品評。若符合相關規定,可取得素食食品標章。
【新竹貢丸的原料與製程】
*豬隻品種
製作新竹貢丸的肉料,僅可使用以下肉豬品種及其混血品種:
・藍瑞斯
・杜洛克
・約克夏
約克夏品種不得超過10%。
*豬隻性別與年齡
・新竹市貢丸-頭前溪南岸新竹市區,必須使用60天內乳豬肉製作,藍瑞斯品種為主,杜洛克品種為輔,公母不拘。
・新竹縣貢丸-頭前溪北岸竹北市區,必須使用100%足齡公豬肉製作,杜洛克品種為主。
・其餘產區之貢丸原料則不限豬隻性別與年齡,惟仍必須使用法定產區範圍內取得之豬肉原料。
*豬肉部位
・新竹市貢丸-頭前溪南岸新竹市區,允許使用乳豬全身不限部位製作貢丸。
・其他產區之貢丸,必須使用法定豬隻品種之後腿肉製作。
・使用部位不明之碎肉製作,不得標示「新竹」字樣,但允許以台灣貢丸名稱出售。
*豬隻養殖
・養殖密度
-養殖區塊之工作定義:徒手進行餵養,於兩小時內可完成的養殖區塊,通常為400隻,相當於500平方米。
-單位區塊之養殖密度計算:每平方米平均最多養殖0.8條豬隻。養殖場之總面積無上限,惟每500平方米應設柵欄區隔之,亦即每一養殖區塊以400隻為上限。
・豬隻體型
豬農得依豬隻年齡分開養殖,然豬隻體型大小差異不影響單位面積養殖上限,亦以400隻為上限。
・餵食分量
-每日至少應餵食乾糧半公斤,各式蔬菜兩公斤,飲水不限。
-新竹市貢丸-頭前溪南岸新竹市區,每日另加啤酒一公升;
-新竹縣貢丸-頭前溪北岸竹北市區,每日另加啤酒半公升;
-以上兩區不得以餿水餵養豬隻;
-新竹其他地區之豬隻,餿水餵食量不得超過總餵食重量之30%。
・餵食品質
餵養豬隻之飼料,比照中華民國國民食品健康管理通則辦理。餿水的採集、使用、申報與檢驗規範,另定之。
・環境品質
-豬隻至少應每兩日全身按摩一次。
-豬舍每日應播放至少六小時之舒緩音樂,曲目限中華民國文化部核可之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養殖區播放之流行音樂,其分貝數不得超過30分貝,古典與現代音樂則以50分貝為限。
・氣味管制
-環境氣味以感受單位為衡量標準,豬舍內部之氣味不得超過2.0,距離豬舍7公尺外之氣味強度,不得超過1.0,距離豬舍15公尺外,不得超過0.5。
-環境氣味感受度量單位標準:
0-0.5 無法察覺
0.5-1.0 可察覺,但無法準確分辨
1.0-2.0 可察覺亦可分辨
2.0以上 造成路人嘔吐與昏厥
*牲口屠宰
・屠宰前應以超音波掃瞄豬隻皮下脂肪厚度,用以製作新竹貢丸之後腿肉部位,其脂肪厚度應介於1.65-1.85公分,使用不符規定之肉料製作者,不得以新竹貢丸名義出售。
・豬隻屠宰前六個小時不得餵食,意圖增加重量。
*肉料產量
・依據每年申報豬隻與養殖面積,審查貢丸產量,貢丸重量標準為每百顆重3.9公斤。成豬體重平均值,以每隻85公斤為準,配合該季平均氣溫校準,細則由中華民國畜牧年份品質標準局,於每月第二週的星期三公告之。
・每隻成豬之貢丸產量以180顆為限,大香檳區每隻乳豬之貢丸產量以315顆為限,混用頭前溪南北岸兩個經典產區豬肉製成之「新竹精緻貢丸」,則根據原料來源比例計算之。
・豬隻體重若高於平均值,每200克允許加製1.3顆貢丸。公式為:(豬隻體重−85) x 1000 / 200 x 1.3 =允許增產貢丸顆數
・貢丸最高允許產量,可以養殖區塊內豬隻平均體重計算之。公式為:(豬群平均體重−85) X 1000 X 400/ 200 x 1.3 =允許增產貢丸顆數
・養殖區塊之工作定義,於前述養殖密度條文內已有說明。
*運送
・豬隻運往屠宰,以半小時車程或12公里為限。非原地屠宰時,應讓豬隻休息18小時,並由接收豬隻之稅務人員清點、確認,登記簿冊備查。
・豬隻屠宰前應禁食6小時,包括飲水。
・豬隻屠宰後應以1-3°C全程冷藏運送。肉品以籃子盛裝,籃子尺寸以一公尺見方立體為限。
*加工
・鎚擊為新竹貢丸風味特徵的重要關鍵。鎚擊之定義為:以非金屬之鎚頭對絞肉進行擊打、拍打,以至肉類蛋白纖維於800倍顯微鏡下呈現絲絨外觀。
・貢丸製作過程以非金屬材質之鎚頭,純手工進行鎚擊,方得標示「手工製作新竹貢丸」;
・凡以機器鎚擊者,應標示「半手工品」;
・使用自動化設備製造者,鎚擊部件以非金屬材質製造者,仍可稱為貢丸。鎚擊部位若為金屬材質,則產品應以肉丸名義出售。兩者皆不可標示新竹貢丸字樣。
・工廠經相關單位認定自動化程度達50%以上者,應強制標示「自動加工食品」,並不得以新竹貢丸名義銷售。
*外觀
・新竹貢丸之外觀以直徑3.2公分丸形為準(誤差不得超過5%)。
・產品外觀小於上述尺寸,應稱貢珠;大於上述尺寸,應稱貢球。兩者皆不可標示新竹字樣,但允許標示台灣字樣,如:台灣貢珠、台灣貢球。
・倘外觀不成丸形,應按形態稱為貢條、貢棒、貢角、貢板、貢管、貢塊等,皆不允許標示新竹字樣,產品外形與名稱另訂細則作為依循。
*分級與罰則
・加工過程只添加包括鹽、糖、胡椒、香菇作為調味,且總重佔未烹調成品重量之6%以下者,可加註「一級品」字樣;
・含有味精、多磷酸鹽、肉精、色素、漂白劑、黏著劑等添加物其中一項者,應加註「次級品」,不得標示新竹字樣,該年度食品安全稅加徵5%,行政罰鍰與刑責,另法訂定之;
・產品驗出前項所列之添加物兩項,應加註「三級品」,不得標示新竹字樣,該年度食品安全稅加徵15%,行政罰鍰與刑責,另法訂定之;
・超過三項添加物或使用其他添加物與改良劑,未上市者直接銷毀,上市者即刻下架,行政罰鍰與刑責,另法訂定之。
【附錄:各產區貢丸風味特性描述】
*新竹(市)貢丸-南岸市區(頭前溪南岸新竹市區)
新竹市區為新竹貢丸發祥地,由於市區地窄人稠,因此傳統養殖通常直接宰殺乳豬,以節省養殖空間成本。這項歷史人文因素,奠定了頭前溪南岸的貢丸風格。本區採用出生60天乳豬肉製作,質地彈牙多汁,香氣滿溢,滑而不膩。新竹貢丸之南岸產區,乳豬肉丸風味媲美德國小牛肉腸,因此素有「福爾摩沙之巴伐利亞」美譽。
*新竹(縣)貢丸-北岸市區(頭前溪北岸竹北市區)
使用100%足齡公豬肉製作,該產區豬隻以杜洛克品種為主,肉質細膩,脂肪層特薄,蛋白纖維極易在鎚擊過程中斷裂,製成之貢丸入口爽脆。該品種對環境變遷不敏感,因此高鐵便選在竹北設站。新竹境內高鐵沿線一帶,經常傳出豬隻憂鬱,但噪音對杜克洛品種豬肉製成的貢丸品質沒有顯著影響。該品種養殖率高達98%,奠定該產區貢丸的穩定產量與品質。
*新竹(縣)貢丸-沖積平原區
新竹海岸地區風力強勁,當地養殖傳統素來傾向提高豬隻體重,以防被強風吹倒造成淤血。該產區生產之貢丸油香滿溢,油脂比例得當的產品,通常都有豐腴的口感,素來有「貢丸中的楊貴妃」之美譽。
*新竹(縣)貢丸-丘陵區
新竹貢丸傳統採用豬後腿肉製作,於丘陵區養殖的豬隻,由於後腿肌肉特別強健,含脂率低,因此,丘陵產區之新竹貢丸,風格特別傳統古典,嚴謹不膩、適合多吃,被稱為「可以當麵包吃的貢丸」。
*新竹(縣)貢丸-台地區
台地區是新竹豬隻養殖的天堂,海拔高度適中,交通位置適中,地勢平坦而便宜,許多新興養殖廠與貢丸廠都位於此區。貢丸產量大、品質穩定,居新竹之冠;全球評比名列前矛的豬隻養殖實驗中心亦設址於此。世界豬肉加工食品雙年會亦吸引全球豬肉專家共襄盛舉,這個產區素來有「貢丸天堂」之稱。
*新竹(縣)貢丸-雪山區
新竹縣東隅為山地,環境較為涼冷,豬隻容易凍斃,然而倖存之豬隻,皮下脂肪非常豐富,頂級莊園將豬隻按摩頻率提高為每日四次,讓豬肉脂肪分佈均勻成雪花狀。以此為原料製成之貢丸,風味綿密,肥瘦均衡,量少質精,有「貢丸界的頂級松阪豬」之稱。
*新竹精製貢丸(無補充地理標示)
使用50%以上的新竹市區乳豬肉與竹北市區杜洛克品種豬肉混製而成,兼有乳豬的清爽油香,以及杜洛克品種的細膩質地。風味均衡優雅,素來有「貢丸界的貴婦人」之稱。
*新竹貢丸(無補充地理標示)
由於混用不同產區之豬肉製作貢丸,在法規上允許以新竹貢丸為名銷售,然而產品風味較缺乏個性。適合每天食用,但是風味稍嫌平淡,是入門級的貢丸,但是品質極有保障。這類產品可依法標示肉料的產區來源與使用比例,通常以肉料產量較大的沿海地區與台地區較為常見。
牙板計算公式 在 胡睿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週二(0422)晚安! 今晚最新消息.....
(一)
1.打房玩真的! 張金鶚:2年房價跌3成
北市副市長張金鶚 今拜會財長張盛和討論如何
讓房市消風 雙方達成5大共識
(A)將非自住房屋稅提高至3.6%(目前1.2%~2%)
(B)鼓勵房東出租空屋 出租1戸稅率1.3% 2戸1.5%
租3戸稅率1.8% 愛心房東出租給老人或身心障
礙弱勢團體 房屋稅比照自住1.2%
(C)努力推動實價課稅 希望2年內可將房價所得比
從15倍降至10倍→被問到房價2年內減3成做到?
張金鶚說:政府要有有決心 不是半年!
(D)豪宅定義暫不調整 張金鶚:北市今年已調整
豪宅戸已增加300多戶至3593戸 法律3年調1次
(E)重新定義自住與非自房 但會兼顧社會現象
張盛和支持擴大自住與非自住房屋稅率
2.針對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表示 要讓房市2年內回歸
合理價 財長張盛和:這是張金鶚專業看法 財政部
會盡己力但要慢慢消 一下子掉下來是災難
---張金鶚:兩年房價跌3成! 政府真會這樣做? 屆時
房價若跌三成 台灣經濟會變怎樣?台灣房市走空?
---房市是一國家經濟火車頭產業 房市垮!經濟?股市?
該消息影響下 營建股?資產股?金融股?
---政府強調 要將"房價所得比從15倍降至10倍" 房價
所得比計算公式?
※政府只想要"壓低房價"正確?"房價所得比降至10倍
還有另外一個更正確做法? 政府做對方向?
(二)
1.集中市場 融資減0.53億達2003.55億
融券增16465張達23萬2281張
2.新台幣兌美元匯價今收盤貶3.5分 達30.303元
3.美國總統歐巴馬的亞洲4國之行 首站到日本 24日上午
歐巴馬將出席在皇宮舉行的歡迎活動 之後與安倍舉行
高峰會談 接著舉行聯合記者會
---歐巴馬亞洲行目的?為何沒有台灣?歐巴馬此行又為何
惹毛中國? 歐巴馬亞洲行凸顯台灣經濟困境與危機?
(三)
1.亞太電信(3682)與宏達電(2498)攜手推出HTC Desire
700 dual雙模機 搭配指定方案 手機購機價台幣990元
2.手機晶片廠聯發科(2454)旗下Gaintech出清持有的美商
樂福(LuxVue)特別股 估獲利2294萬美元 樂福主要開
發消費電子用次世代低功耗顯示器產品
3.智邦科技(2345)董事會決議 今年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
0.9157元 以今收盤20.65元算 現金股息殖利率約4.43%
4.電源管理晶片廠廠致新(8081)股利政策出爐 每股將配
發新台幣5.65元現金
大盤終於出量 大立光一度漲停,收1715再創歷史高
大立光漲停 是在對市場在打什麼訊號?
---出量869億 紅K勾腳 再次挑戰9000點 何時過9000?
---大立光強漲 一度漲停1720再創歷史新高 激勵大盤
出量 大立光漲停對市場未來走勢 打啥訊號?
1.集中市場收8974 漲23 量869億 外資+29億
---3月外銷訂單379.4億美元,首季金額創同期高,理由?
外銷訂單成長最多?外銷訂單VS台股?
---近期美元走強 亞幣走貶,理由?國際熱錢流回美?台股?
---外資連22買 創11年外資最長買超天數 連22買
逾1170.3億 小心外資轉彎?期貨.選擇權.外資借券.
台幣訊號?
---美標普連五漲,創半年最長漲勢,期待美國企業財報
成績?美將公布季報公司VS台相關股?
2.亞股漲多跌少
---均線(月線 季線 半年線 年線)全守:
美股(那斯達克除外) 台股.韓股.港股
---均線(月線 季線 半年線 年線)全破:日股
---破年線:陸股 破半年線:那斯達克
3.焦點股
---3月半導體B/B值1.06,連6月在1以上,為何台積電
半導體股有點漲不動? 操作?
---外資:別小看三星/格羅方德GF合作 台積電風光將
結束!外資為何這樣說?別有用心?外資這樣說背後
真正目的?內幕?陰謀?
---電子三大精神指標 華碩 宏達電 聯發科 三精神股
近期股價強勢理由?未來業績展望? 各自帶動族群?
---鴻海投資的日本堺工廠擴產,市場:搶蘋果iTV 理由?
鴻海集團股? 面板股?
4.今天法說焦點股
(1)華亞科法說成績報喜!
‧Q1稅後淨利112.46億 季增2%(創歷史高) Q1EPS1.85元
‧Q1晶圓出貨量與去年Q4持平 Q1毛利率攀高至54%
‧估Q2DRAM市場需求將穩定 毛利率持平
華亞科展望20奈米製程
‧因應加速20奈米製程量產時程 資本支出從150億
調高至220億
‧估20奈米製程將於第2季底試產 今年底開始初期量產
(2)南科Q1淨利創29季新高!
‧Q1稅後淨利61.21億 創29季新高 EPS0.26元
‧Q1出貨量季減6.4% 平均售價較去年Q1上揚2.6%
‧Q1毛利率攀高至39.9%
南科法說展望後市
‧4月DRAM產品價格趨穩定
‧Q2DRAM市況優預期 未來產品價格可望上漲5~10%
‧估Q3DRAM缺貨更嚴重
‧資本支出從30.5億調高至66.9億‧董事會決議減資9成
---華亞科.南科 業積.未來展望解讀?華亞科.南科操作?
(3)宸鴻財報出爐 首季轉盈
‧Q1營收266.2億 季減36.4% (略優於上季法說估季減4成)
‧稅後盈餘1.3億 EPS0.39元‧Q1毛利率10%(上季7.2%)
‧業外投資損失1.8億(認列達鴻)‧人民幣貶值 匯兌損失約1.2億
宸鴻Q1產品組合變化
‧小尺寸產品(7吋以下)季減33% ‧平板電腦(7至11吋)季減46%
‧筆記型電腦(11至16吋)季減25%‧大尺寸(16吋以上)季減10%
---宸鴻業積.未來展望解讀? 宸鴻操作?
(4)義隆電法說成績單出爐
‧Q1稅後淨利3.2億 季減13.5% 年減18.7% EPS0.78元
‧Q1毛利率46% 營益率18%
‧Q1觸控IC營收比重達59% 非觸控IC比重約41%
5.谷哥智慧眼鏡+多款智慧手錶 今來到錢線百分百現場
---谷哥智慧眼鏡長?如何操控?戴起來感覺?看到螢幕長?
谷哥智慧眼鏡現場拍照.錄影.傳送資料.看電影 效果?
---阿姆斯特丹 科技消防隊出動,戴Google Glass救援
如何火災現場救援? 現場戴上Google眼鏡小缺點?
---Google眼鏡未登陸 先上淘寶網開賣!
---現場三款智慧手錶為您超級比一比!功能?強項?售價?
照像畫素?(智慧手錶:NanoSmart+CASIO二代藍牙手錶)
---厲害的穿戴裝置 智慧手環 多智慧?功能?售價?
---相關概念股?操作?
***精采內容都在(周二)錢線百分百,睿涵與您分享專業***
牙板計算公式 在 尼龍3D列印線材討論分享區| KISSlicer 重量計算公式(以尼龍為 ... 的推薦與評價
多光子光刻(MPL)是目前最先進的3D微製造技術,由特定的聚合物、有機半導體、層黏連蛋白和葡萄糖氧化酶組成,能精確地3D列印成均勻的迷你生物性電路板,可實現解析度低至15 ... ... <看更多>
牙板計算公式 在 牙深的計算與車牙對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本影片講解各種60度牙的牙深 計算 ,並提供兩種車牙對策。 ☆60度螺紋的牙深 計算 通用 公式 公牙工件的牙深h = 0.75777*P (牙距) - r(牙刀的刀尖半徑)母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