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直播完收到朋友的訊息:「不要卸妝,我順便採訪你。」竟然有這麼順便的事?我咬了一口手上的雪糕回:「好啊,不過我在吃冰棒,等我吃完。」就這樣幾分鐘後吃完雪糕來了個臨時採訪。以前的我肯定不會答應,因為我會緊張,怕沒事先準備自己應付不了、怕表現不好。我常四處演講,看似擅言詞,但從小到大我對於講話這件事其實一直沒什麼自信。
星期三我卻想都沒想就答應,我現在沒那麼怕講話了。
訪談中主持人嘉許我直播一個人自言自語也可以講一個小時真很厲害,我大笑:「都是讀書會練來的!」
2019年中開啟讀書會,當時只是突發奇想,不確定結果會如何,不知不覺兩年過去了,開了快一百場,收穫多得難以計數,其中一項就是鍛鍊口條。讀書會裡,常遇到讀者講完自己的想法之後其他讀者並沒有回應,現場便靜下來,為了帶動回應,我會立刻接話。
接話不能亂接,要有誠意,而想要有誠意就必須用心聽,並且「在別人說話的同時整理其內容,結束當下立刻給出適當回應」。
這並不簡單,若沒練過,聽人家講完話那瞬間很容易呆掉不知道要回什麼。我當然有在聽,而且很認真聽,但整理思緒沒那麼快便回不出話,對方見我沒反應難免會感到失落。即便成功回話,也得觸及人家在意的重點,不然也是失禮。
讀書會雖無特別限制話題,但心開了之後常會聊起各自的脆弱與創傷,我不希望讀者鼓起勇氣袒露自我卻收不到回應。然而給回應是門學問,既沒有公式、沒有對錯,也沒有標準可依循,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他說話的當下,同理他的心境與需求,才有辦法給出適當的回應。這過程真的滿需要磨練,一場又一場的讀書會,在這方面給了我非常好的磨練。
我從小不是口舌伶俐之人,早期的公開演講拙得要命,回答問題也常挫賽。後來能夠常常演講、開讀書會、直播⋯⋯全都是靠無數經驗累積加上願意修正的個性才得以進步,絕對稱不上天賦才華。
即便演講經驗十足,遇到不熟悉的演講主題依然嚴陣以待。前年是我第一次以精油為主題演講,當時迷戀精油大概一年多,已累積不少使用心得,有人找我開一場精油線上分享會,我又興奮又緊張,不敢掉以輕心。接下邀約之後花了超多時間搜集資料、做PPT,分享會前一天完全不敢排其他行程,全心準備。
四十分鐘的分享會,我打了滿滿的逐字稿,沒錯,是「逐字稿」喔,當時的我已經是演講超過一百場的講師,還是打了「逐字稿」,其實我很清楚自己要講什麼,即便沒有稿子也能流利講出來,卻仍為自己準備逐字稿。
有人覺得我對自己太沒信心、不夠信任自己,根本不需要做到這樣,未免浪費時間。其實,會這樣準備雖然是出於沒自信,但我覺得沒自信並非壞事,也不覺得浪費時間。
如此搞剛的準備過程對我來說像是在陪自己成長,就好像我有個不善言辭的小孩即將在期末上台報告,而我陪他一起準備、練習直到他有足夠的信心站上舞台。這肯定很花時間,但他(我)就是緊張、就是沒信心,恐懼總需要一點時間來消融吧?這方面,我對自己還算有耐性。
很多人覺得沒自信很糟糕,事實上沒那麼糟,棘手的是利用沒自信來當做停滯不前的藉口。我不喜歡被沒自信卡住,所以就算沒自信我還是會去做,就像演講這件事,我沒自信的程度其實很誇張!每一次的演講跟採訪,我都不敢聽也不敢看回播,我常一個人坐在電腦前面用手摀住眼睛,只敢從縫隙看螢幕上的自己,或者音響開超小聲,不敢仔細聽我講了什麼,就是這麼有病,但我還是一次又一次接下邀約,因為我不想被卡住,有人願意邀我就是給我機會!
現在呢?現在我好多了,已經敢回播自己的直播、採訪跟演講的影片,既不用摀住眼睛,音量也正常。不僅如此,我還能以平常心從中找出待修正之處,作為下次改進的目標。
我覺得這就是快樂。看見自己的成長,非常快樂。
採訪完我本來又想去吃一支雪糕的,但我忍住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忍住),但忍住吃雪糕沒那麼快樂,還滿痛苦的,人生就是這樣有苦有樂~
______
歡迎大家每週三下午三點來粉絲專頁看我直播分享書與電影!
文中提到的臨時採訪也上線囉。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主持人:李基銘
本集主題:疫情下的新家庭關係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206064274638327
謝謝基銘哥的邀約,讓我有感而發寫了這麼一大篇,非常感謝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晨時,鳥喃未聞,人煙不沸,這是公園仔少有的風景,畢竟她是大埔墟的地標。 這公園挺逗趣,中央的聳樹被圓弧大理石圍繞,背向蒼翠,眺望園內四個角落都座落了涼亭,綠蓋白頂紅底柱,凜凜底下,是數個被煙霧迷漫着的大叔。樹蔭今天似乎起不了作用,滾動的水滴於綠亭邊緣滑落,漸覺頻繁,眾大叔見勢色不對,紛紛止住吐霧,...
牛哥講經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唐僧玄奘是不是在成都大慈寺修行剃度?
歷史上堪稱偉大冒險旅行家、享譽國際的宗教學者玄奘西行十多年取經回到中原主持翻譯,因為他精湛博學,被人尊稱為「三藏法師」。經過元代雜劇和明代小說《西遊記》的廣泛傳播,玄奘在民間就變成婦孺皆知「唐僧三藏」了。但是,玄奘法師西行取經之前,曾在成都修行五年,到20歲出頭正式在成都的寺廟受戒剃度,然後才有遊歷四方和去天竺印證佛學源頭的宏偉理想。奇怪的是,1000多年以來,不論民間人們口頭相傳還是學術界多數觀點都認為,玄奘是在成都市中心的唐代古寺大慈寺修行並受戒剃度,但諸多古籍史料留下的說法卻能夠證明這一說法並非事實。
一、少年玄奘隨哥哥長捷到成都修行
玄奘的出生年份並不確定,一般傾向於西元596年(另一說是602年),家鄉是河南偃師緱氏鎮。祖父陳康為北齊國子博士,父親陳慧在隋朝初年當過江陵縣令,家境算是普通。
玄奘的俗名叫陳褘,之所以會出家為僧和二哥陳素有關。南北朝到隋朝依然是佛學鼎盛時期,隋文帝和隋煬帝都是大興佛寺的典型,文帝楊堅傳說本來就出生在寺廟,小時候由一個尼姑帶了好幾年。煬帝楊廣在江南拜著名天台宗祖師智顗大師為師,智顗勸諫楊廣為安定江南做出很大貢獻。
佛寺興盛為安撫亂世裏的百姓提供一個寄居的環境,當時算是某種救濟疾苦的組織。由於這種社會背景,一表人才的陳素很年輕就在洛陽的淨土寺出家,學問深厚,人稱長捷法師。少年陳褘跟二哥陳素在淨土寺做小沙彌五年,深受兄長的影響。由於玄奘的成就超過哥哥,後來也就為玄奘的出生添加了一些離奇的點綴。玄奘是家裏四位兄弟姐妹中的老四,傳說母親懷他的時候身體欠佳,生他的時候遇到危險,突然屋頂上傳來三聲鳳凰的啼叫,玄奘母親才度過難關平安生下他。父親覺得這孩子不同一般,就找相士來看相,相士連連稱讚說:「此子寶相莊嚴,出生時有祥瑞庇佑,日後成就非同凡響。」
還有一個故事是關於他出家的。隋煬帝下詔要在洛陽度僧人27名,其中有個13歲的小童年齡太小,不在入選之列。大理卿鄭善果在淨土寺遇上他,略帶調侃地問道:「你小小孩童出家究竟想做什麼?」那小童從容不迫地回答:「小子要繼承如來的智慧和使命,把他流傳在世間的佛法發揚光大。」鄭善果見他人才出眾,大為驚訝,當即破格錄取,並向同僚誇讚:「此子得度必能弘大佛門的教化。」這個小童就是日後的玄奘。
因隋煬帝年間各地義軍打來打去的動盪,洛陽在王世充佔據之下,經常受到滋擾,長捷出於避亂,也是出於求學的念頭,聽聞幾位同鄉高僧大德都在成都佛寺,於是就帶着十五六歲的玄奘千里迢迢到了四川。
二、玄奘在大慈寺修行只是傳說
大慈寺自唐朝以來曾經是成都歷史上有見於記載的規模最大的寺廟,比今天的規模大幾倍,整個春熙路、鹽市口商業街區全都在大慈寺的範圍內。
大慈寺最早始建年代,據宋代普濟《五燈會元》所載,是來自印度的僧人寶掌「魏、晉間東遊此土,入蜀禮普賢,留大慈」,時間大約是四世紀中期,但不一定真實可信。而起初的寺廟名稱也不可考證。因為大慈寺真正得名來自唐玄宗入蜀避亂,這個名字是皇帝賜名的「敕建大聖慈寺」。
據說唐玄宗來到成都以後,偶然見大慈寺僧人英幹在街頭施粥,救濟窮困百姓,並為當時中原的戰亂祈福。當時已經年屆七旬的玄宗在逃難過程中,堂堂大唐天子親身經歷過吃不上飯,忍饑挨餓,反而接受百姓救濟的尷尬境地,為此深受感動,然後得知舊交無相禪師在這裏,請他跟著玄宗到行宮內殿居住,賜田一千畝,敕書「大聖慈寺」匾額,讓無相負責主持擴建大慈寺。因為無相禪師先後在成都建造過多家寺廟,有淨眾寺、菩提寺和甯國寺。
幾年下來,重新擴建的大慈寺房屋達到96院8542間,一度是成都最繁榮的寺廟。到會昌年間,武宗打擊天下佛寺,因為大慈寺有唐玄宗的御筆題額,故「不在除毀之例」,是當時成都唯一保存下來的佛寺,自然也成了整個四川規模最大的佛寺。不光唐代如此,到宋代也如此。大慈寺壁上有各種如來佛像1200多幅,天王、明王、大神將像260多幅,佛經變像114幅,所有畫像「皆一時絕藝」,蘇軾譽為「精妙冠世」。宋李之純的《大聖慈寺畫記》稱:「舉天下之言唐畫者,莫如大聖慈寺之盛。」到今天依然是成都極為罕見保留有部分唐代原貌的古跡。
唐朝剛剛建立的武德元年(618),玄奘與哥哥長捷法師來到成都,在成都各個著名寺廟拜訪高僧,印證交流和學習探討,見於記載的有寶暹、道基、智震、道因等人。玄奘進步很快,據說他隨寶暹學《攝大乘論》,隨道基學《毗曇》,隨智震學《迦延》。武德五年(622)春,玄奘在成都大慈寺的東律院正式受戒並坐夏學律。
玄奘前後在成都五年,究通諸部,常在大慈、空慧等著名佛寺講經,為蜀地僧俗所景仰,初步顯現出一代高僧風采,也表現出青年學者的睿智和廣博。但玄奘並不以此感到滿足,對佛學各種學問的好奇和疑惑,渴望與更多高僧交流印證的念頭一直纏繞在他的心中,於是他泛舟三峽,取道荊州再回長安,實現他赴西天取經之壯舉。
千百年來,玄奘在大慈寺受戒剃度的說法一直廣為流傳,但近年專家學者對成都歷史文化的研究所得,可能事實並非如此。
三、空慧寺與玄奘兄弟的隱秘關係
再回武德元年,玄奘與長捷法師經子午穀、劍閣至成都,當時並沒有到城中大慈寺,而是居住在城西的空慧寺,這一細節記載在慧立和彥悰為玄奘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第一卷中,「時天下饑亂,唯蜀中豐靜」,「法師兄因住空慧寺,亦豐神朗俊,體狀魁傑,有類於父。」儘管這一傳記有許多小說筆法,記錄內容並非百分之百真實,但許多關於玄奘的生平經歷還是被研究者重視的。
《法師傳》開篇就提到西蜀佛教的興盛,正因為隋煬帝時期的亂世,許多高僧都投奔西蜀相對安寧,同時南朝以來,成都佛教也發展很快,也才能吸引這些高僧紛紛前來,所以他們兄弟也聞名前往。當時玄奘還只是十五六歲的小沙彌,《法師傳》雖然添加了一些語言誇張地形容玄奘學問有如天才,引起許多蜀中僧人驚歎,但畢竟玄奘尚屬「應法沙彌」階段,還不具備資格獨行法事,按照規矩也應該是跟著哥哥長捷法師一起在空慧寺居住,也時常去其他寺廟拜訪學習。也許是空慧寺後來消亡,玄奘兄弟與空慧寺的淵源一直不被重視。
成都空慧寺是一所歷史悠久的佛學講寺,位於成都西郊某處,今天已經不可考證。以史料記載,空慧寺由石犀寺改建而來。石犀寺最早並不是佛寺,主要留存著李冰治水時鑿刻鎮水石犀牛。南朝蕭梁武陵王蕭紀(武帝蕭衍的第八子,在成都十七年)在成都正式改建佛寺,當時叫龍淵寺,是蜀中南朝寺廟的代表之一。據唐代道宣《續高僧傳》記載,蕭紀專門從洛陽請了高僧慧韶入蜀弘法,慧韶,俗姓陳氏,為洛陽潁川陳太丘之後,與玄奘兄弟屬於同籍同族的本家。慧韶奉邀至蜀,于諸寺講論,開道如川流。到唐朝以後,因為避諱高祖李淵的名字才改名空慧寺。正因為空慧寺的興盛與玄奘兄弟有莫大淵源,所以他們入蜀以後專門前往那裏瞻仰,也就居住在空慧寺。
《續高僧傳•玄奘傳》還記載:「晚與二兄俱住益南空慧寺」長捷法師在空慧寺中開法筵講席,「凡講《盤經》《攝大乘論》、《阿曇》、兼通《書》《尚書》、《傳》(春秋三傳),尤善《老》(《道德經》)、《莊》(《莊子》)長捷法師的講筵法席「為蜀人所慕」。當時僧官「總管酂公特所欽重」。
很顯然,唐朝剛剛建立時的大慈寺還沒有後來的名氣,地位遠不如空慧寺,以長捷、玄奘與空慧寺的家鄉淵源,寄居修行於空慧寺更合乎情理。只不過空慧寺毀于唐武宗時期,宣宗即位,重興此寺,改名聖壽寺。
北宋人吳師孟《大中祥符禪院記》與南宋馮檝《大中祥符院大悲像並閣記》記述了重興之聖壽寺規模,大略謂寺院占地七頃,共三十院。規模、佛寺一度媲美大聖慈寺。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季春,院中塑觀音像一尊,歷經五年方完工,是迄今為止成都市最大的雕塑觀音像。但由於空慧寺名稱已經不再使用,從此就淹沒了。
空慧寺具體位置歷來也有爭議。據清朝一些史料觀點,認為年羹堯于雍正初年在原來空慧寺、聖壽寺的位置改建了將軍衙門,那麼應該就是今天成都市金河街、東西勝街及將軍衙門一片,這一說法參見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祁和暉《唐僧玄奘成都五年修習研究》的考證。(《西南民族大學》(人文社科版)2008年12月總第208期)。但另有一說法則是偏南的文廟街一帶,因為有唐代古籍《續高僧傳》點明玄奘「晚與二兄俱住益南空慧寺」,支持位置是成都偏南的地方。如袁庭棟的《成都街巷志》一書中,就是在介紹文廟街時順帶提到過空慧寺的情況。
四、玄奘在多寶寺修行而被誤認為是大慈寺
事實上,空慧寺的名聲雖然在隋唐時很大,但玄奘可能也並沒有與哥哥長捷住在一起。因為畢竟《法師傳》寫明只是「法師兄因住空慧寺」,而《續高僧傳》雖然支持說玄奘與長捷同住空慧寺,但求學與修行可能另有別處,更重要的是受戒剃度在空慧寺的可能性不大。
根據玄奘當時拜訪求學多位元高僧的情況,玄奘修行所在應該是成都城東的多寶寺。這也是一座成都名寺,由晉朝寶掌禪師興建,多寶寺位於城外僻靜的地方,而玄奘和長捷都是潛心向學的人,兩兄弟分別居住更有利於各自修行,這也比較符合研究學問的實際,這是其一。
多寶寺當時聚集高僧很多,其中有一個高僧道因法師年長玄奘十五歲,同樣是玄奘的河南家鄉人,俗姓侯。多年以後玄奘從天竺取經歸來,道因法師還被請到長安與玄奘一起翻譯經書,兩人交情極好。另據《大宋高僧傳》,玄奘請教學習的寶暹、道基兩位法師當時也都在多寶寺。這是第二點。
再次,多寶寺位於成都城郊外,當時要出城十多裏。更重要的一點證據是,多寶寺在成都城內另設有戒律院,正好與大慈寺毗鄰,玄奘正式受戒剃度就是當時多寶寺設在城內的戒律院。只不過唐朝中期以後大慈寺因得到玄宗李隆基下旨擴建而出名,吞併了城中原來的多寶寺戒律院地盤,演變為大慈寺的東律院和西律院(東律院原屬多寶寺的位置應該是大慈寺以東靠近府南河一邊),因此後人才會誤認為玄奘是在大慈寺受戒剃度,再後來就演變為玄奘一直就是在大慈寺修行,事實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正因為成都的多寶寺當時有戒律院,各方高僧雲集,寺廟規模很大,所以具備傳授戒律的資質。而空慧寺雖然聲名遠播,但規模和受戒條件似乎還不夠。關於玄奘受戒剃度的推斷可見四川文史館馮修齊《玄奘在成都大慈寺受戒考論》(《西華大學學報》2009年4月)。另外明代曹學佺所著《蜀中名勝記》也記載,唐高宗儀鳳年間(676-679),空慧寺獲得敕建佛塔,當時在該寺獲得受戒者才700人,這時已經距離玄奘受戒有55年之久。雖然缺乏更多具體證明空慧寺受戒資質的資料,但推測空慧寺在唐朝初年應該還不具備剃度條件。
綜合來說,玄奘當年在成都多寶寺修行五年並受戒剃度的可能性更大,也能與大慈寺的流傳演變聯繫起來,應該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知史 #中國歷史 #玄奘 #唐三藏 #大慈寺
牛哥講經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星語心願]星巴克有自己嘅語言。Introvert 埃汾驚唔驚?—驚?驚咩呀?我多數都用mobile order嘅。健力士,妙不可言。
TLDR – 消費就係身份認同,講同一種語言就係自己友。
Economist 原文:Why we speak Starbucks (https://econ.st/2OXQwoM)
1. 話說在香港站開咗間韓國果汁舖JUICY,貼上網就有韓國朋友認得,埃汾去咗三五七次韓國都冇留意呢間嘢。有機會再講。
2. 但想講嘅係,前面有條港女,打扮,一舉手一投足,講嘢,都充滿港味。其實唔關我事,呢篇亦唔係講港女嘅文(但一定會有人當係)。佢同我一齊達陣,咁我讓佢先,正路,因為五五波。問題係佢搞撚咗幾分鐘都未叫到嘢!佢先係同隔嚟另一港女討論,然後又要打電話問朋友(仆街,玩百萬富翁呀?不如問埋現場後面排嗰啲丫?),然後又問下到大M同XL有幾大(明明前面就有個吉杯),又問下草苺會唔會好甜,又問下邊隻最好賣。如是者搞咗幾分鐘。拿,鍾意有人情味可以去咩台南呀乜鬼,包保同你吹半日水都冇所謂。但呢度係香港。香港站呀下。買杯嘢飲幾分鐘,應該係普世價值不能容忍嘅嘢。對不?我見連登仔都鬧啲友七十一交錢交一分鐘,或者埋到去先慢慢搵八達通
話時話,呢排記得keep 住like and share,主動入嚟睇,同埋設定做see first.真係搵食艱難。但感激大家,Keep住做,呢排啲Reach係好返好多的,但唔好鬆懈。一個都不能少呀
3. 但呢啲都唔係重點。重點係,店員同佢講草苺拿鐵多人叫。但佢話,Latte咪咖啡咯,係咪即係士多啤梨咖啡?店員好努力咁解佢知,係牛奶。
4. 我知好多人以為呢篇文係講港女,再講一次,就算前面係條仔都會有呢篇文(但如果係條仔有冇同一個故事?)。呢篇文係講星巴克!你老味丫,星巴克真係害人不淺!
5. 當然啦,星巴克並無發明Latte,亦冇發明呢個字。但的確係星巴克將呢個字在香港發揚光大,正如鄧麗欣之前冇港女叫Stephy,Keira Knightley 之前亦都冇港女叫Keira(*)
6. 想講嘅係,應該好多人都知,星巴克有佢自己嘅一套語言。但有冇諗過點解?
7. 你去茶餐廳,奶茶就係奶茶,茶走就係茶走。固然年紀輕嘅撫摸員未必知,有啲新移民(no offense,不知者不罪)亦可能唔知咩係滾水蛋荷蘭唂咕。但,你唔會去澳牛有第個叫法,去大家樂有第個叫法。其實我在唐人街都係叫茶走鮮油多,唔會有第種叫法。當然你可以話法蘭西麥當勞唔叫quarter pounder 叫Royale with Cheese,但呢個係另一國家。
8. 但星巴克唔同。固然你唔會講「齋啡」(**)(雖則我試過),亦應該唔會講「飛沙走奶」。但大家知了,唔係細中大SML,你叫細杯必然會畀人友善地更正,係tall.對上係Grande,Venti,Trenta。後兩者更加係星巴克自己註冊商標。聽聞有人以識得叫Trenta為榮(正如好多人都鍾意叫menu冇嘅嘢嚟show off,香港人真係好累),我就只係見到記得搵廁所同糖尿病。
9. 更加神化嘅係,佢地仲有好多古靈精怪嘅叫法,而我唔知香港店有冇跟。Marble Macchiato,Zebra Mocha都話首先我唔係好飲咖啡,在星巴克更加少飲。二來,嘻,其實我係用mobile order嘅 —就係避撚開啲諗幾分鐘都未叫嘅人。
10. 基本上,星巴克就係有自己嘅一套詞語,唔止,仲要有自己嘅一套文法:you say your size before your syrup, your preferred milk before your primary drink。星巴克初初開嘅年代,應該唔少人唔慣,同埋好易畀人發現第一次去(我其實諗起:夜場,一樣係大把術語)
11. 呢一切一切,當然唔係偶然。星巴克有自己嘅linguistic rule book,應該返工要學,做過嘅可以介紹下(但麥當勞就冇呢啲嘢,埃汾做過)。當然係為咗行銷,Brand building,品牌忠誠,community,自己友。諗落都有道理。果然飲咖啡都要講陣營。
12. 政治上就更加係,就算唔係主要講呢個話題,你留意下啲人嘅用字,同一件事同一樣嘢,唔同嘅用字,就已經反映唔同嘅價值觀。例如”白左” 同 “Liberal” (***)
13. 話美國好多公司都玩呢套,In-N-Out(冇去過,都話冇去過美國)要講“triple double” (兩塊牛肉三塊芝士)或者“4x3”(四塊牛肉三塊芝士)。仲有健身公司都要玩
14. 香港嘅例子,我一時諗唔到。安利?怕且唔係。照叫片頭切腩撈粗你去第度都可以咁叫,亦都唔會有人唔明。定係澳牛?特別係個流程,煎蛋炒蛋,意粉通粉。同埋記撚住最後先叫嘢飲。
15. 諗嚟諗去,我諗到了!一定係譚仔!雖然我亦少食,但都知 勿演 懶肉 之類。真係成為marketing 兼 身份認同喎。最正係,成件事係意外!(定係必然?你請得嗰啲阿姐就會有呢個結果)
16. 真係的,政治,講到尾就係敵我之分,身份認同。而家消費都係玩呢啲。話說星巴克直頭會調教啲客:你叫 “small cappuccino with an extra shot and foam” 佢會覆你 “double-tall cap, extra dry”。你可以去試下,當玩chatbot咁
17. 關於Latte,仲要講多樣。如果乜都講政治嘅,以下包你好反感:Latte drinker,其實係「白左」「左膠」嘅代名詞。果然乜都有意味,正如牛油果多士又好敏感(澳洲),睇波食蝦三文治又好敏感(曼聯名宿講嘅)「一年去幾次日本食米芝蓮然後講悲慘世界」(埃汾講嘅)亦係有意思。
18. Latte drinker,等於英國講嘅Champagne socialist,法蘭西講嘅Gauche caviar(魚子醬鳩嘈)。意味好明顯,就係「一年去幾次日本食米芝蓮然後講悲慘世界」。不過香港當然係另一回事,「冇可比性」,目測十個有九個都鬧白左,但又照去星巴克 照食魚子醬照樣食米芝蓮 然後講社會不公義。但的確冇乜可比性,因為香港人太有錢.窮人都飲星巴克。另一方面,當然係香港人憎人富貴亦厭人窮,絶對唔係「左右」(即使只係講經濟嘅左右)可以分。
19. 最後講多樣,Latte index.香港嘅星巴克,其實差不多全球最貴。但依然好多話自己「窮人」嘅去—咪解釋到點解可以賣咁貴。當然,最直接嘅講法就係話租貴,呢個係萬能key – 但,又點解香港Big Mac 平過好多地方(肯定係榜嘅下半截)?埃汾話,應該因為香港人鍾意打卡。星巴克可以扮品味,麥當就冇。「係香港人先咁鍾意扮嘢?」「係」
20. 真的,人性的弱點嘛,星巴克姐姐(或哥哥)講嗰堆咁嘅組合語言,雖然你唔明講乜,但你覺得好型。當然到佢寫你個名叫你個名你就覺得更加開心。自己個名係最動聽嘅聲音嘛—特別係由靚女靚仔充滿朝氣叫。你三十幾蚊買杯星巴克,應該有十蚊係為呢樣嘢。「所以只有有錢金融撚先會叫外賣點件intern去拎」
(*)BTW,星巴克,Stephy同 Keira Knightley都係埃汾恩物。雖然我係近乎唔飲星巴克咖啡嘅。我嘅壯舉係試過一杯咖啡都唔飲但續到Gold member
(**)又話時話,咩叫「齋啡」,都曾經有人爭論過。做人真係好辛苦。咁但對我嚟講係好簡單嘅,如果我會飲咖啡,就係齋啡。唔落糖唔落奶。凍熱都唔落。不過話時話,「Cold Brew係咪即係齋啡?」。憑我有限嘅知識就應該唔係,係講個過程。「但Cold Brew default應該係冇奶冇糖的?我冇見過咖啡師會問」「又聽聞飲Cold Brew落糖落奶會落地獄」。拿,我真係唔識的,搵人出嚟解。但我就從來唔落。
(***)呢度指西方,特別係美國嘅語境,唔好拎香港大陸或台灣嘅 左右 嚟比,一百萬嘅問題:民進黨係左定右?即刻答,然後Google下。
-------------------------------------------------------------------------
香港聯匯何去何從?新收費片已出,講足一個鐘,單次買200
想睇簡介嘅,呢度。亦有埋以前嘅片,有興趣可訂:https://bit.ly/3iYMD0F
報名嘅,呢度。今次課程編號填 CC005。唔想填信用卡亦可以FPS: https://bit.ly/3j0r9QZ
Log in 呢度:https://bit.ly/3gYXu9e
已付費嘅,log in後按最頂「按此觀看」就得。再唔係返呢度睇:https://bit.ly/3fyKbw0
仲搞唔掂嘅,睇埋下面,或者搵客服,或者PM我。
-------------------------------------------------------------------------------
【最新李聲揚收費影片】題目:「聯繫匯率會否脫勾?散戶應如何應對?」
影片/課程編號:CC005
播放平台:https://homebloggerhk.com/web-class-player/
付款及收看步驟:
1/點擊報名收看 [影片/課程編號:CC005]
2/利用信用卡網上付款
3/及後有登入資料可以立即收看
查詢:whatsapp 63832145
牛哥講經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晨時,鳥喃未聞,人煙不沸,這是公園仔少有的風景,畢竟她是大埔墟的地標。
這公園挺逗趣,中央的聳樹被圓弧大理石圍繞,背向蒼翠,眺望園內四個角落都座落了涼亭,綠蓋白頂紅底柱,凜凜底下,是數個被煙霧迷漫着的大叔。樹蔭今天似乎起不了作用,滾動的水滴於綠亭邊緣滑落,漸覺頻繁,眾大叔見勢色不對,紛紛止住吐霧,急着腳離開公園仔。
出口四邊都是街道,條條大路都通往大小食肆。面前穿著藍襯衫的大叔,隨其穿過其中一條大街,拐兩個彎頭,於一家開了半閘的店子外駐足。雨粉漸成點,大叔握着玻璃門的扶手一拉,就往店裏去。水珠積聚於半彎的睫毛上,勉強撐起沉重的眼皮,只見,頂上是一個黑色招牌,以俗金刻了「陳漢記粥麵專家」七個鑄字。
腳丫穿過玻璃門,大叔邊領頭走,邊自我介紹。他是亮叔,王永亮,是這家廿八年老店子的事頭。
聞知是一家老店,真有點驚嗟,畢竟門外裝潢新簇,沒有太多痕迹。步進店內,與外間的烏霧相反,是一片燈火通明。牆身都貼滿茶記式菜單,左側是麵檔,右側是白色小圓桌兩三,行至盡頭,方知左前方尚有偌大空間,同樣是散落了多張圓桌及銀色圓櫈,一名員工手執濕毛巾,在枱面隨意打着大圈,試圖拭淨桌面;另外兩位把各類調味品填滿小瓶子後,半扔回桌上;還有一位提着拖把,在地上來回晃擦。不修邊幅的景象,反倒滲出了點點庸俗的雅致。撿起掉到地上的餐單一看,選擇繁多,暗忖小店食物五花八門,入神之際,亮叔一屁股坐到櫈上,盯着餐牌看之餘,又調侃道:「啲人話我哋乜都有得食,雜過鬼。嗱,我份人乜都隨緣,但對食物好執着,冇一樣嘢做得馬虎。」他以手為筆,於桌上寫了四個字——「一門四傑」。
緣來又去
收起指頭,一陣牛腩的滷香蓋過了市井味,隨炊煙而行,又來到門口的麵檔。亮叔隨即走到麵檔,用力搭了搭師傅的肩膀,咧着嘴巴介紹着「第一傑」,牛腩師傅佳哥。穿上青綠色制服的佳哥靦腆地笑了笑,又轉過頭去,繼續撈起炆煮好的牛腩及牛雜。一旁的亮叔見狀,着他切好一碟三分肥、七分瘦的牛腩,拿到就近圓枱坐下來,邊吃邊自賞。小店的牛腩十分講究,天天購入新鮮牛腩,肉類絕不保留超過一天。夾起其中一塊放到口中,咀嚼三數下便嚥下,他指要肉質軟腍,不是炆得愈久愈好,而是熟知每塊肉所需火候,不同位置,不同厚度都有影響,所以每天炆煮時間不一樣,這就要講經驗。他說這裏的師傅都跟他有緣,想法一致,緣合則聚。很多麵檔師傅為求方便,將牛雜與牛腩一大鍋煮,此乃亮叔不能妥協,因為牛雜多雜質,會影響牛腩的味道與質感,分開烹調縱使費時費火,他都堅持廿八載。除了火候,醬汁也是重點,與其他店做法不同,小店的腩汁加入了沙嗲,說到這裏,他的表情出現了一點微妙的變化,徐徐道出這是他姑丈的秘方,幾十年不變。「我姑丈係邊個?之唔係陳漢記個陳漢囉。」手執已過身姑丈的照片,亮叔的笑容帶點苦澀。他相信緣分,亦知道安天命,有些命運無法改變,就如他與父母無緣。父親於其四歲時離世,後來母親改嫁,他頓成孤兒。幸而緣去,又來。當時幸得姑丈陳漢一口答應撫養,他才得今日安樂。
陳漢記其實是姑丈的心血,第一間店位於荃灣。他十歲就開始到店裏幫忙,上學前幫忙開店,放學後背着書包做樓面及清潔。一切自願,因為他本來就不喜讀書,故十二歲小學甫畢業,他就全力到店裏跟姑丈學做牛腩。陳漢對他非常嚴格,細小的他要學着站高炒鑊﹑攪拌汁醬,更要把跟自己差不多大小的鍋子舉高過頭,雖苦,卻因而練出一身好功夫。十六歲那一年,他已經做企檔師傅,獨當一面,煮得一手好牛腩。至十八歲,姑丈因年老而要退休,整家店交由他打理,一直至三十歲。
後來,雄心壯志的他,想要一闖天下,於是有了自立門戶的念頭。姑丈聞言,口裏雖然不想他離開老店,卻又身體力行,借數十萬予他開店。於是,就有了大埔陳漢記的出現。「我可以有今時今日,全靠姑丈,所以鋪名一定要用番陳漢記。」未幾,姑丈兒女無法繼續經營,陳漢記只剩他一家。話一出,他又塞了一塊牛腩進口。亮叔把牛腩視為小店的靈魂,味道一點不能變,因為這是姑丈的拿手好菜,是一份不可割捨的感情、一份由心的尊敬、一絲眷戀。
種下善因
面前的牛腩一掃而盡,只剩下空碟。忽地,一股米香飄至鼻腔,喚醒了沉浸於思海中的亮叔。他仰頭望鐘,十一點半,已經開店半個小時,於是他動身往粥檔去。只見粥檔前貼了幾張沾了水的手寫單子,繞過傳菜的小窗口,他駐足於另一名穿上制服的男人身旁,男人看上去,還帶點青澀,正是小店「第二傑」,粥檔師傅恆仔。舀起一勺察看,小店的粥底屬於稠杰,這是亮叔的喜好,認為這樣較有口感。但要粥夠稠綿,得花上四至五小時煲煮,中間要不住攪拌,需要耐性。「我成日話後生唔係問題,我教佢要用心、用感情去煲,咁先做到一煲好粥。」播種善念,恆仔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每天都一大早就回來煲粥,不敢怠忽。此時,恆仔看看單子,先舀起一勺粥底往小煲內,再加入豬雜搖滾,鋪上葱,一碗及第粥就完成。樓面阿姐把粥捧到客人面前,再附上一碟腸粉。
對啊,吃粥又怎麼少得了腸粉?視線回到粥檔這邊,不知何時起,一名青綠上衣的女人,正立於旁邊的腸粉檔埋頭苦幹。她是店裏的「第三傑」,腸粉師傅英姐。只見英姐舀起一勺粉漿,淋到長方形的蒸架上,再均勻地於中上方位置放上蝦仁,於最下方灑上切碎了的豬膶,待粉漿凝固後,用小鐵片於中間割開,各自捲成兩條腸粉。「玻璃腸粉到。」黝黑的大叔打着哈哈,似乎是熟客。兩碟腸粉晶瑩剔透,厚薄均勻,英姐說這是亮叔對腸粉的要求,餡料每日新鮮,粉皮輕薄而帶少許透明,要薄而不破,少一點技術都不行。最有趣的是,腸粉的秘方只有師傅知道,就連老闆都是門外漢。亮叔聞言,即過來搭訕:「試過有四個客人,一食食咗三十幾碟,冇呃你,真係。」吃三十碟有何驚奇,小店有很多客人,一吃,便吃了廿多個年頭。
立足廿八個年頭,亮叔在這一區,除了美食有口碑外,亦是有名的義氣仔女,只要朋友有難,他都會拔刀相助。他憶起當初小店僅得一邊鋪位,彈丸之地放了七八張木摺枱,當時生意不錯,想要擴充地方,隔壁卻有一間建築材料店,令他無從入手。直至十多年前,建材店要倒閉,告知執達吏要到此封鋪,多年鄰居關係,他想也不想就借了三十萬給對方應急,好讓店鋪不用被封,對方為了報恩,把鋪位轉租予他,才得以有現時寛大的陳漢記。種善因,得善果,亮叔坦言,這善心由姑丈播下。陳漢花名為義兄,幾乎荃灣區所有爛仔、道友都受過其恩惠。也許是一種薰染,他人生中,一個「情」字對他特別重要,不論對朋友或是員工,他都動之以情。與姑丈的緣分,他自覺是修來的福氣;與姑丈的關係,如父,也如師。
緣原是圓
游離憶潮,天色漸黃,預告晚市即將開始。一個身影霍地於煲仔飯檔出現,亮叔上前打個招呼,介紹他是小店的「第四傑」,煲仔飯師傅正哥。正哥跟了他二十年有多,煲仔飯的水準從來沒變過。正哥臉帶淺笑,打開了正在冒煙的其中一個瓦煲仔,見米粒煲得適中,粒粒分明,帶少許飯焦,把新鮮的白鱔鋪於米飯之上,再蓋上瓦頂。甘鮮混和飯香,從小隙縫滑溜到店外,只見店門側已有一條長長的人龍,靜候嘗鮮。煲仔飯是小店的名物,多年來都全靠正哥的手藝,方令店子夜夜笙歌,亮叔眸子裏倒映出裊裊白煙,又開腔:「呢啲瓦煲仔用四至五次就要換,但師傅呢?一齊打拚咗咁多年,梗係想一直唔變啦。」這又是他從姑丈身上學到,夥計是一家店的靈魂,要視之為手足,將心比心,他多年來都一直慎守。就如,他每年都豪擲數萬元,請員工吃團年飯;又如,他付員工之薪金,都較同行高。記得沙士那年很難過,小店每月虧三十萬,亮叔卻一點沒有想過放棄,要守住員工,護着他們背後的家室,結果,向政府提取的一百萬資助金,他全都用來發薪給夥計,上下齊心,終渡過難關。緣是圓,老闆來,手足往。有一年,他們遇到了勁敵,一家粉麵店開到隔壁,客人貪新鮮,都紛紛離巢,生意淡薄,足足三年之久。一班夥計沒有因為怕飯碗不保而過檔,反而工作得更拼搏,終於使得一眾客人回頭。「我當正佢哋家人,唔係點會跟我咁多年?」此刻,他正於廚房外,與數名樓面聊得興起,一時抱頭勒背,一時笑得合不攏嘴。
驟然,見有熟客,他拍拍員工肩頭,只見對方有默契地遞上一壺熱茶,亮叔即執壺熱情地上前跟客人打招呼,不消一陣子,已經坐了下來一起喝茶。聞說,他以前都會拿出珍藏威士忌與客人碰杯,只是大家白髮已見,惟有健康點,以茶代酒。言笑間那種親切,似乎超越了賓主關係。時針又繞了一圈,亮叔仍然埋首於一片喧繁之間,顯得玻璃外的朗月更孤清。
送別最後一桌客人,舉錶一望,凌晨四時。店裏半昏半明,站在門外,月光冷冷地打照到臉上。他笑意未散,瞇起的雙眼末端,是藏不住的魚尾紋。這時,才回想起亮叔已將近六十。他默默來到收銀處,拿出鈔票邊點算着,邊自嘲年事漸高,現時回店裏都以管賬目居多:「我做咗幾十年,而家比以前冇咁好力,辛苦好多。」苦卻甜,他其實一點不想退休,只望回店子找樂子。語畢,四位師傅各自捧來牛腩、蟹粥、蝦腸、白鱔煲仔飯,正哥扯高嗓子:「嚟啦!老細!」啊,宵夜。一桌子六﹑七人,拿着碗筷,一言又一語,忘卻了深宵的疲憊。
甚麼是知足常樂?看他,辛苦了大半輩子,得失,得失,最終隨行的,還是老緣分。
他說,陳漢之言,會牢記。
陳漢記
地址:大埔運頭街91B地下
電話:2658 2277
營業時間:11am-4am
詳情: http://bit.ly/2LRFwKu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