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防部無法了解如此的用心與價值,卻要退回到原先整齊劃一,禁止自購的老路線,在民眾普遍簡單就能接觸外軍資訊的今日,根本無法服眾,更難讓國軍弟兄有任何當軍人的榮譽感!」
海軍兩棲偵搜大隊的許姓中校因為自行採買裝備,而遭到國防部高層告誡,並且明令未來國軍禁止自行購買裝備。
為什麼國防部會有『官兵穿著須達一致性,以符作戰識別及整體軍容的要求』?好吧,這是「陸海空軍服制條例」及「國軍內部管理工作教範」規定的東西;那麼或許該這麼問吧,為什麼國軍高層會認為「軍容一致」比前線作戰的「生還率」重要?
雖然ROC政府國防部的腦袋程度大家早就都知道了,不過還是藉這兩天這新聞跟大家聊聊美國是什麼情形,順便比較看一下台灣這些肩上掛星星的有多智缺,當然如果有錯或其他情報補充也很歡迎其他強者交流意見。這裡只講裝備差異,不講制度,反正台灣國防部制度就是二戰留下來還沒改良過的一坨屎,沒啥好講了。
我絕對是支持開放士兵自行採購裝備的,不為什麼,台灣現在那種高裝檢制度是尛?不要講發動獨立戰爭啦,那種裝備是能看嗎?
其實在美國,你是看不到GI的裝備有尛「軍容一致」的,越是前線部隊就越不可能。甚至可以講,越是前線部隊的GI,就越喜歡自己購買配件來增加裝備,為什麼?很簡單啊,要在前線活下來,以及增加自己的擊殺率。
像是槍燈這種比較通俗的不論,像不可見光雷射標定器那個算美軍才比較用得到的,也暫時不去講它(這種東西主要用在夜間照明目標指引空中的同志幫忙轟目標,而事實上只有美軍才有辦法把夜視設備發的到處都是Orz)。
但是類似瞄準鏡這種東西,只能說玩過就知道有多好用。
最簡單的Dot Sight,也就是內紅點(這次新聞中的許姓中校自行採購也有買這個),就可以幫助你快速瞄準,以台灣來說本來你要照門對準星還在據槍幾大要領的瞄個老半天,用D.S.紅點瞬間貼上敵人,一開槍對方就掛了。比較好的D.S.多半有辦法把準確度控制在2MOA內,換言之,假設你要打一百碼的東西,紅點cover的範圍就是2英吋的直徑,一百碼的目標紅點貼到的地方你槍打過去誤差不會超過2英吋,甚至足夠爆頭!這種速度是一般準星照門絕對比不上的。
那如果是加上倍率的瞄準鏡比方說Trijicon TA31F這類東西呢?
http://bit.ly/1Lw3rYn
http://bit.ly/1j9HrY0
如果依照國防部那套,國軍還在那邊傻傻的『調整戰鬥表尺』時,人家的瞄准鏡刻度甚至幫你把幾百公尺子彈會掉在那個高度都標誌好了!
這種東西在美國大行其道的十幾年來(從1993年的索馬利亞行動開始慢慢普遍),大大提升了美軍單純步兵交戰的擊殺率,或者說通俗一點,提昇了人命的交換比。
以前只要是在『單純步兵交戰』的場合,雖然有時會是上駟對下駟,但大規模來講雙方部隊良莠不齊總體算起來交換比總是接近一命換一命。但美國這幾年出現了這種東西,尤其像Trijicon這種專為快速反應設計的瞄准鏡品牌出現以後,使用這種瞄準鏡的美軍在具體戰役中甚至能達到1:20的高交換比,也就是一命可以抵掉二十條敵軍的命。
不但可以比敵軍開槍開的早,也打的更快更準,讓美軍的一般射手等於敵軍的特等射手,而美軍的特等射手,就根本等於敵軍的狙擊手了!
這種東西對美軍射擊能力提升的一個間接例證是美國大兵對自己子彈的抱怨,自阿富汗戰役開始,就可以常在美國的一些軍事討論區中看見退役美軍開始抱怨自己手上的M4A1往往在200公尺就打不死人,要多打幾槍。(當然啦,你要堅持那是美國鄉民嘴砲也就算了)
天啊!200公尺!各位當過兵的鄉民請摸著良心想,人家在抱怨的是兩百公尺拿M4A1會打不死人耶,而且還可以用多打幾槍來彌補!
台灣目前ROC國軍的所謂實彈距離射擊是幾公尺?也才175公尺!有打過175靶的應該都知道,在175公尺以外那個人型靶有多小吧?就死靶站在那邊你趴著六發裝子彈慢慢打都還不是每個人都打滿靶,人家拿著槍管短一截的M4A1是抱怨子彈打人打不死要多打幾槍!!
而配上這些光學瞄準鏡的美軍特等射手,接戰距離甚至可以拉到600公尺起跳,然後這些射手連M16A4都嫌了,因為到600公尺連M16A4也不太打得死人了,要改用M14,或其他7.62公釐彈藥的武器。Orz
600公尺!各位鄉民,600公尺外走來一個人你分的清楚他是公的還母的嗎?這卻是人家美軍發到步兵班裡的特等射手只因為自行採購增加裝備而能夠實際交戰的距離!一個排可能有八九個兵可以在600公尺外開槍……!(頭皮發麻
而且Trijicon還是民間企業,而正因為這些民間企業研發出來的東西帶來的優勢太大了,所以美國政府甚至開始有條件限制這些東西外銷了,一般的Dot Sight稍微鬆一點,去掉支援夜視鏡功能的還勉強可以正常出口。而類似Trijicon這種公司的,可以說根本就直接禁止出口了。你無法以一屆平民直接向Trijicon用paypal買然後要他從美國寄過來,台灣市面上還買的到的,幾乎都是『透過管道』花盡心力的『水貨』。
所以了,國軍裝備爛是事實,許姓中校自行購買裝備除了讓國防部那些肩膀掛星星的覺得丟臉之外,又何錯之有?站在後勤補保的觀點,國軍弟兄自購裝備,或許後勤系統將無法提供補保維修,既然是自購,又怎能期待部隊庫房有備料可供使用?但從人員素質的觀點看,那些選擇自購裝備的國軍弟兄,大部分都是對於國家現有裝備已經熟稔或是對現有裝備性能感到不足,再參照國外同類型部隊的使用現況後,積極去取得更好的裝備,來滿足任務及訓練的需求,這和一位不熟悉本務及單位裝備需求的新兵人員,任意使用自購裝備,是完全不同層次的事!自購裝備還可以讓同部隊弟兄增廣見聞,並提供上級長官作為採購新式裝備之參考;除了有助於演習任務遂行外,更可在交流場合上,展現國軍備戰的思維是與國際俱進,並讓所屬更了解當前國外同類型單位的走向趨勢,進而促成相關產品的普及,何害何錯之有?
如果國防部無法了解如此的用心與價值,卻要退回到原先整齊劃一,禁止自購的老路線,在民眾普遍簡單就能接觸外軍資訊的今日,根本無法服眾,更難讓國軍弟兄有任何當軍人的榮譽感!
狙擊鏡刻度 在 LilKrake小章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殺手遇上魔法師2 美洲風暴 第九章 狙殺(下)(完)(修文更新/高一作品/單篇全文/歡迎大家踴躍給予感想唷~)
-
走出咖啡廳,就是被外頭的耀眼朝陽刺得睜不開眼,和風順著壁面貼吹而來,非常舒服。今日還真是風和日麗,一個適合葬送掉里約這個大惡人的日子。
-
我邁步而出,鞋跟踩踏在小巷的步道,走出巷弄,朝預設地點悠哉行去。
-
既然有其他人的幫忙,我便不需要一面進行狙擊的準備,一面兼顧監視里約的工作。里約的演說時間為正午十二點,過程僅約十五分鐘,因此我們得提前布置妥當,在十五分鐘內見機行事,適時按下重型狙擊步槍的板機,讓他在腦袋上開個花。
-
現在距離正午還有足足一個時辰,時間上綽綽有餘,我們這邊已算綢繆周全,守株待兔便是。
-
既然時間充裕,我沒有必要讓自己瞎緊張,即便有變故發生,這短短一個時辰絕不可能破壞我們縝密的計畫。但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大意是大忌,我也不能就這麼放鬆警惕。
-
踩著有跟的皮靴,在地面上敲出有節奏的「叩叩」聲響,我不禁懷念起這道踩踏聲。上次這麼踩著,是兩周之前的事了,那時還巧遇被追緝中的絢。現在想想,當初她到底為什麼會被警方找碴?
-
順著亞當街串的小道走去,我步入了人群魚貫的華爾街主道,除了人山人海外,兩側皆是金融行業與些許的高檔店家。
-
從現在開始,我得隱蔽氣息,以防有人找上門來,壞了整個大局。就為了那一顆老鼠屎壞了一整鍋湯,也太不值得了。
-
擠進人群之中,我緩緩前進,像個逆流而上的掙扎小魚,在被不斷推擠的情況下,無奈穿梭於人與人之間的空隙。一大清早的,這人勢眾多得可怕,我想會造成如此水洩不通的主因,絕對是里約的市中心現身演講。
-
里約‧拜爾在北美洲是個如神一般的存在,世界主要勢力四大集團,就屬美洲的「星盟」為王者,這星盟內位階排第二的行政長能不受歡迎嗎?里約要現身演講的消息在上個月一發放出去,馬上就有許多被謊言蒙在鼓裡的粉絲聚集到華爾市,為當地商店街帶來不少商機,演講當天,更是納滿了美洲各處奔波而來的人民,其目的就為了一窺只會出現在新聞採訪上的里約一眼。
-
里約雖仗著能統領全美洲的權勢,實際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想當然耳,他在暗地裡做的虧心事不計其數,為了名譽,自然隱密得密不透風,同時放出對自己有利的假消息。行政長在星盟的身分就是代理星盟霸權者處理國家瑣事,而霸權者能全權主導事宜,也能像個天子當一位虛名人物,無實際掌權。現在的美洲星盟體制就是如此,真正握有大權的便是里約,畢竟當今上位的霸權繼承者只是個小鬼,消息封閉、從未拋頭露面,完全沒有決策國家大事的能力,這主權自然是順理成章給了里約‧拜爾,使星盟有點像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君主立憲制。
-
附帶一提,我的家鄉──日本,在當時是少數未被侵略的獨立國土,現在依舊是君主立憲體制,虛位元首日本天皇仍是百年前那支皇室,掌握大權的首相則不時汰舊換新。
-
我擠在人群之中,以著苗條的身段閃身在空隙間移動。我不禁後悔我為何不選擇旁支的小路,非得要在主幹道上與別人比身材?這艱路走久了,心中的火氣都要上來了。我最厭惡諸如此類的浪費時間。
-
人群裡頭,我看到了不少形色各樣的人,但就在下個瞬眼,我的眼珠子瞟過一名熟悉的身影。我有些驚訝,想想是不是自己眼花了?一回頭趕緊朝原先的地方看去,只見人群之中,一顆不顯眼的黑短刺髮正被人流搞得如飄蕩在急湍之中,白皙冷峻的東方面貌盡是無奈。
-
那傢伙……是前幾個禮拜在永夜碰上的也。
-
我先是驚疑,接著戒備。也來這個地方做什麼?難道他還沒放棄,是特地來美洲尋我的?……或者,他順著搜查到父親的資料,碰巧來到了這裡,只為了調查父親?我不禁對他的搜查進展起了興趣。
-
不過眼下的目標是備置狙殺里約‧拜爾的工程,我要是給也撞見了,那他真的就是那顆「老鼠屎」了。
-
思忖幾下,我決定將對也為何會來此地的疑惑打消,選擇拉下帽沿,避開他的目光貓腰躲入人群,迅速離去。
--
也並沒有散發出任何氣息,這點同我。這時的我感受不到他,相對的,他也察覺不到我,我倆是井水不犯河水,就這麼單方面地萍水相逢相擦而過。
-
-
-
終於走出車水馬龍的華爾市主要街串後,我進入一處古色古香的旁支街道,這兒的人相對就少多了。基本上這塊地域為觀光街景,建築風格都是保留了百年前的原貌,幾乎沒有再改建過,這點從有些剝落受損的砌磚石壁上就能論證。
-
現在為高峰時期,人群都為了一窺里約原貌而興沖沖地跑到了華爾市中心,距離較遠的觀光街坊相比之下,自然是人煙稀少了。這些街景對於外地人來說固然新奇、別有一番風味,但終歸是想看就看得到的風景,然而里約可不是想觀就觀得到的人物。
-
我在附近周旋了一陣,這才給找到了先前來此探查過的地點。這觀光地域的佔地面積頗廣,前幾日與絢在策畫狙瞄地點時,我選了這處一個古樓頂上。
-
晃過了幾處矮牆與石樓,我踩著地磚石道來到一處石陣廣場。這時的石陣廣場只有兩三名駐留的旅客,考量到專心狙擊不得被干擾的因素,才會選了這偏僻遼闊的地方。
-
我直直朝一座石鐘塔走去,踐過維持修剪的草皮,毫不顧忌進入塔樓。
-
塔樓內沒有照明設備,就是日正當中的時刻,裡頭依然顯得陰涼冷清。塔樓皆是以石磚砌成,壁面有好幾處剝落,參差不齊的一層層疊了上去,樓高足有二十尺,在這塊地域算是比較明顯的高聳築樓。
-
這樓塔沒什麼可看點,老舊落魄,雖然開放一般旅客能入內參觀,平時依舊沒什麼人踏入,更何況是順著環繞壁面的石梯走到頂處。就納在這點,我敢保證在頂樓架設狙擊槍絕不會被打擾。
-
提著手提箱踩著輕快的步伐躍上層層石階,我很快就來到頂處的閣樓。閣樓僅一圓五、六坪大小的範圍,周邊打了四個落地窗,沒有玻璃、圍牆攔著,一不小心失足摔下去就是死路一條。
-
上次在華爾市附近轉了好幾圈,最後選了這塊風景宜人的好地方。我再次環視一下四周,滿是灰塵細屑的地面代表這裡久年無人清掃,而之所以沒有累積太多塵埃,是因為從四個落地窗灌進來的強風,會把碎屑一點也不剩地帶走。
-
我將手提箱隨處擱下,開始拼裝起狙擊槍,在一處窗前架起腳架,填進細尖的子彈,等到所有工程布置妥當後,傑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里約乘著自家的裝甲車慢慢開到了華爾街,正搖窗向外揮手與人民示意呢。他奶奶的,這些人都是傻子嗎?老子是不知道里約做過哪些大事,但他的『壯舉』可聞名了,就連老子都知道他豬狗不如。」
-
我哼笑一聲,輕搖了搖頭不置可否,身子趴了下來調整一番,就這麼單眼貼在狙擊瞄準鏡上,趴勢單手扣在板機上。
-
這地方剛好在距離里約現身演講的中央噴水池兩千八百米外,現在正值暑夏,高低處風壓差距不大,只要在風速不算強勁的情況下擊出子彈,軌道偏離的差異就會減小。
-
將瞄準鏡的刻度調整妥當後,我的視野現在是兩千八百米外的中央公園噴水池,前方架起的高台上備有一座小講台,周圍用厚重的防彈玻璃圍了三方,講台四處還佇著不少黑衣保鑣,就等正午時刻一到,里約現身。
-
高台附近全是人群,擠得水洩不通,較靠近講台的人民高聲歡呼著里約的名諱,看來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
略微移動槍身,我轉了轉周圍,放眼望去全是人群,就連周邊的商家、高樓皆站滿了人,可說是無比熱鬧。
-
傑的聲音再次從耳邊響起:「里約的車隊快到了。」
-
接著絢開口:「我這邊也OK了。」她的位置在我的正對面,演講台的正後方兩千六百米處。我倆進行包夾,里約就算逃得了一發子彈,也絕不可能逃掉第二發。
-
我看了看時間,還剩十五分鐘。
-
-
-
「警察布署妥當了,周邊範圍直至兩千一百多米,五百米內的範圍更是密集,一條街道路口就站了四名配槍員警。」夏克爾的聲音傳出。
-
時間剩下七分鐘。
-
-
-
「他媽的里約到了,啐,想不到他遊街示眾竟沒被其他人搞暗殺,那些人都被他收買了嗎?」傑粗獷的聲音不屑說。
-
時間剩下三分,里約提前了。
-
車頭駕著星盟旗幟的車隊緩緩開到了講台旁被保鑣空出來的區塊,所有人民高聲喝采,紛紛禮讓車隊,好讓他們順利通過。
-
一名白頭長者自磨得晶亮的裝甲車跨出,慣常的方圓教士帽、鑲邊絨質黑袍,金邊小圓眼鏡下,凜然的眼眉、一雙精明的銳眼利人,潤唇周圍留了一整片細短的絡腮鬍,幾乎白盡。
-
目標──里約‧拜爾,現身。
-
我密布細汗的雙手輕捏了捏槍柄,全神貫注起來,目不轉睛地以超高倍數的瞄準鏡盯著他。
-
準心紅點順著里約步上階梯,到了講台面前,現在我的槍管與他的額頭只有兩千八百米左右的距離,以及那一層微不足道的防彈玻璃。
-
里約皮笑肉不笑地望了望四周民眾示意,握了握講台上的麥克風,一瞬間,所有躁動平息,數百、千隻眼睛全盯在他身上。
-
我從夏克爾與查爾斯的轉播中,能清楚從AT聽到他的話聲。里約首先試試音準、清了清喉嚨,在確認麥克風沒問題後,道出一些寒暄般的問候與演說來意。在五分鐘後,他開始切入正題,向人民闡述一些國際事宜與國家的重大策畫、未來發展,附近不少記者不停拍攝,就連上空也有幾台飛空機體盤旋著。
-
我屏息以待,專注在里約身上,適當分點注意力在身邊周遭,以防有人趁虛而入。
-
我開口說:「絢,見機行事,一有機會就下手,若一方失手就由另一方追擊。」
-
「收到。」絢簡短應著。
-
這時,里約的利眼朝我這望了一眼,那一瞬間他嘴角微揚,我感受到的是他不懷好意的邪笑。
-
我一驚,心說怎麼可能?兩千米外的距離,以人眼就是連這座塔樓都見不著邊,何況這狙擊瞄準鏡採用的是吸光金屬玻璃,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有反光的,就算有,兩千米外的距離有閃光依然不可能察覺。
-
我告訴自己這只是巧合、自己產生的錯覺罷了,將重心放回瞄準。
-
五分鐘後,里約的演說即將告一段落,我一面盯著他,一面密切感受著風,不時進行微調。
-
利眼死盯著里約不放,那瞄準鏡的紅點就在里約的額頭周圍飄移不定,待到了所有一切因素都讓自己覺得沒問題後,我放在板機上的食指一個壓扣,裝上滅音器的狙擊槍傳出一小陣音爆震入耳根,音速的子彈經由火藥、槍管、經過兩千八百米的距離,劃破大氣、撕裂風勁、穿過無數街道與建築──
-
下個瞬間,里約身前的玻璃層多了個彈孔,四周僅產生一點裂痕,與此同時,他的正額迸出血花,一個銅幣大小的血洞現出。他眼眨也沒眨,就這麼向後倒去,失去重心躺在高台上、躺在自身腦袋流出來的血泊上,氣絕身亡。
-
我利眼看著這一切,在絢也確認里約倒下後,我知道這場狙殺是圓滿成功了。
-
所有民眾倒抽一口冷氣,接著尖叫高聲傳出,所有人開始慌亂、恐懼、暴動,站在附近的保鑣們紛紛上前,一手按著耳掛式AT急忙通訊。
-
只見那血泊越擴越大,我也越來越確信里約的死訊。這狙擊槍射出的子彈威力,穿過防彈玻璃、把里約的腦袋整整穿出一個洞,威力仍沒消退完,扎入了高台之下沒了蹤影。
-
「目標陣亡了。」以瞄準鏡從另一方關注著講台情形的絢說。
-
就在我即將要從瞄準鏡的視野移離、準備撤手時,我瞥見里約的身子抽動了一下。
-
我蹙了蹙眉,將眼睛塞回瞄準鏡……我的心悸動了一下。
-
怎麼可能!────
-
里約原本該死絕的身子開始顫抖,慢慢的,那副肉軀雙手按捺在鋪著紅毯的高台,將身子撐起,緩緩抬起那顆印有血洞的白首。
-
那雙利眼逼了過來,他在……對我陰笑。
-
-
《當殺手遇上魔法師2 美洲風暴●完》
-
-
部落格:http://lilkrake227.pixnet.net/blog/post/95267866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ILkrakeNW
狙擊鏡刻度 在 《戰地風雲5》狙擊槍密位選擇技巧與加點推薦狙擊槍怎麽玩 的推薦與評價
接下來是狙擊鏡刻度,刻度是用來預判子彈的下墜量,這個在戰地風雲五裡沒有顯示,這個你們可以憑自己經驗或者螢幕上貼線劃線都行,以準心為原點上下 ... ... <看更多>
狙擊鏡刻度 在 Re: [討論] 來聊聊機槍以外的東西吧---光學瞄具-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kau76901 (KAU)》之銘言:
: 另一方面我們再來談談除了機關槍之外的話題好了,像是說日本二次大戰時使用的輕武器
: 光學瞄具吧。一般比較少有人會去注意二次大戰步槍、機槍的選掛配備,諸如夜視鏡、槍
: 榴彈和光學瞄具之類的,不妨來趁這個機會一窺究竟吧。
我先前批評過原PO習慣以部份事實資料但往往在其錯誤觀念下被導向錯誤結論,
在這篇又犯了相同毛病。(若用語有所冒犯先說聲抱歉)
: 相對於九二式重機槍所使用、偏向於壕溝與防禦陣地運用傾向的九二式間接瞄準具,攻擊
: 精神旺盛的日軍更加傾向運用較輕巧的九六式、九九式輕機槍,與他們傳統的栓式步槍三
: 八式與九九式作為攻擊時的主力武器。自然,倘若要運用有限的火力提高精準度殺傷敵軍
: ,則配備瞄具來提高命中率就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了。
這段則是引用錯誤資料,我在原文中已回應不再贅述。
: 而在這之中較為普遍運用的是2.5倍率的九七式狙擊眼鏡、以及4倍率的九九式狙擊眼鏡。
: 另外,九六式、九九式輕機槍都有自己獨自運用的2.5倍光瞄(96/99式照準眼鏡具),因
: 為裝在槍身中心線會被彈匣擋住視線,所以設計成側裝式,與步槍用的狙擊眼鏡不能通用
: 。這些瞄準具主要也都是日光、東芝等著名大廠所生產(及授權發包製造),做工相當精
: 良。
: 日軍在二戰期間配發光學瞄具的比率達到驚人的高水平,事實上輕機槍當中約有三分之一
: 的射手獲撥得這種2.5倍光瞄,重機槍也是達到每座都有一顆瞄具的水準。
: 然而、這一如所有舊日軍的武器一樣,並不是沒有缺陷的。不曉得有沒有人玩過Arma或是
: RO/RO2的,那裡面煩人到不行的新兵訓練很大一部份課程都是在教導士兵如何運用各種輕
: 兵器的表尺與瞄具,進行各種歸零、變矩、超越射擊。
二戰日軍在狙擊步槍與機槍所用的光學瞄準鏡有不同的開發方向,在狙擊步槍的部份不但
是該步槍有專用瞄準鏡,更可以說是狙擊步槍與配屬瞄準鏡是一體開發生產與使用。(這
點與歐美國家狙擊瞄準鏡多有製造及販售軍/民用型極大不同,也就是說一把專屬的槍、彈
及瞄準鏡是一起交給狙擊手使用的)
最早的九七式狙擊步槍(三八式步槍改裝)可推溯至大正九年(1920年)起軍方立案研究
步槍使用的狙擊瞄準鏡,1923年購入德國蔡司製品進行研究仿製(即 Carl Zeiss Jena--
"Zielvier" Rifle Scope),由日本光學於同年試作進行實驗,初始進展並不順利。後來
發生滿州事變後加速研發,1932年試製4倍完成,隔年在北滿及步兵學校進行實用測試,
但倍率增加也導致增加重量等操作不便的缺點,1934~37年改以2.5倍款通過審查,軍方
最後於1938~39年完成九七式狙撃步槍制定生產。
這裡有九七/九九式狙撃銃製造及出廠調整的日文介紹:
https://www.japaneseweapons.com/gunyojyu/sogeki/index.htm
: 讓我們來同時比對一下日本、德國、美國步槍所用的光學瞄具吧。
: https://i713.photobucket.com/albums/ww138/849213/zf39_5.jpg
: 德國Kar98K搭ZF39四倍鏡。
: https://i713.photobucket.com/albums/ww138/849213/zf41_4.jpg
: 德國Kar98K搭ZF41一點五鏡。
:
: 美國春田M1903搭M73式2.2倍鏡。
: 注意到這些步槍瞄準具上方或側面的調整器了嗎?記住了這些畫面之後,我們再來看看日
: 本的瞄準具長什麼樣子。
: https://i713.photobucket.com/albums/ww138/849213/A8019.jpg
: 日本用的九七式狙擊眼鏡、二點五倍率。
: https://i713.photobucket.com/albums/ww138/849213/A8020.jpg
: 整個九七式狙擊鏡唯一可調整的部位───裝脫選擇鈕。
: …那各位注意到差異了嗎?
: 是的,上述所有光學瞄具都是無變倍、無按鈕、無法微調歸零的固定武裝,調整只能在後
: 方的兵工廠裡進行,前線實際操作的將士完全無法更改其出廠時的設定。我沒看過九九式
: 狙擊鏡長什麼樣子,但依照日文資料的說法,似乎跟九七式一樣都是一體成形的,只有倍
: 率差別而已。
九九式長這樣,作者並提及曾用它在競賽中擊中1000m目標 ↓
https://blogs.yahoo.co.jp/japaneseweapons/46139047.html
不同於西方國家設計旋鈕或調整環(如ZF41),日軍的瞄準鏡都是用內部 T字線刻度做
測距調整(高低)及風偏修正或移動目標前置計算(左右)。(*俄軍使用的瞄準鏡也可
見到類似設計,如PSO-1)
在這邊可以看到德國ZF39手冊有關距離校正方式,其鏡內所見僅有左右兩道標記線及下方
垂直中線,外部調整式的標記線多為此類設計↓
https://www.tircollection.com/t9419-correction-de-derive-sur-zf
這裡可以看到細部名稱的功能說明↓
https://rockislandauction.com/viewitem/aid/53/lid/1360
ZF41型的介紹↓
https://homepage3.nifty.com/zielfernrohr/zielfernrohr_013.htm
至於「變倍」功能嘛...這在軍用狙擊鏡上應該是後期才有的,二戰中似乎沒見過,
另外減少外部校正調整對於一把軍用狙擊槍來說有快速接戰及避免歸零跑掉等利點。
以下附上有關於光學瞄準鏡的基本概念說明↓
https://www.chinesefirearms.com/110108/qa/qa.htm
由於發現有些人可能把"歸零"的觀念跟使用名詞搞混,再多補充說明一下:
一般所謂瞄準鏡上的歸零調整旋鈕,指的是高低(距離)調整鈕 Elevation Knob,
另一個風偏調整鈕是 Windage Knob,在近代部份專業瞄準鏡上還會有BDC/彈道修正鈕
(Bullet Drop Compensator)或直接將它整合於 Elevation Knob,以方便射手對應
不同口徑、彈種等特性而不用記憶調整響數來修正彈道。
這裡有影片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qjn1aGqI0&feature=related
日軍所用的瞄準鏡並沒有這些旋鈕,而是將它直接設計在刻度鏡片(Reticle)上,
但其實兩者能做到的功能是一樣的,只是操作方式不同。有外調的是轉動旋鈕將瞄準
目標對準十字絲中心,而日軍則是直接瞄在分劃刻度交會點而不必另外轉動旋鈕來做
所謂的歸零(Zeroing),也無須做槍膛歸零(Boresighting),其餘後送校正的部份
兩者間就同樣沒有差別了。
註:仔細看九七式瞄準鏡會發現它的T字中心點(以德軍T字線或其它十字線來說就是
歸零的原點)並非位於鏡片圓心,而且下方距離修正刻度也非等距,這是一種被稱為
Ballistic Reticle的修正鏡片(焦點板)準星,中文怎麼翻的不知道,直譯大概是
"彈道修正準星"吧(有別於常見的十字準星,也和 Mildot Reticle不同)。現在光學
大廠也多有開發附加此種功能的專業瞄準鏡,如 Zeiss、Swarovski、Trijicon等等。
→ https://www.areaman.co.uk/swarovski/tds/tds.htm
https://www.hwsportsman.net/BallisticReticle.html
在我推文附上的網站連結裡,該作者不但對於這把"古董"槍的射擊成績非常滿意,在
他網站中所介紹同時代別款各國狙擊槍頁面也可以發現,由於使用的是外部調整旋鈕
多數瞄準鏡都已經受潮整個"花"掉了...這裡也可以看出密封式構造的優點。另一特點
是它明亮度很高,以當時光學技術而言應該算很優秀,所以並非像大家外表一看所認
為是日軍為節省成本作成的簡陋製品。
: 這些日軍大量發配的光學瞄具其最大的弱點就在於───無法歸零的一體成形構造。
: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太平洋的叢林裡實際接戰的距離不會超過300公尺,實際上根據
: 美軍的記錄、絕大多數日本狙擊手都是在100公尺內的至近距離放冷槍的,所以瞄準具能
: 不能歸零或許不是很重要的事…
這應該不是狙擊手所為,一般狙擊任務多在400m~800m範圍(九九式瞄準鏡高低分劃刻度
為600~1400m),我推測是一般步槍射手...(或有資料可否提供參考?)
以下恕刪...en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134.128
※ 編輯: ss59418ss 來自: 123.194.134.128 (03/17 01:26)
https://www21.tok2.com/home/tokorozawa/faq/faq110516rf9.jpg
補上一張1944年出版「小銃射撃」一書中標題為「狙擊手」的照片(大日本射撃協会編)
應是攝於九七式狙擊槍訓練場景
※ 編輯: ss59418ss 來自: 123.194.134.128 (03/17 22: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