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是唱給懂的人聽,話是說給不懂的人聽》
作者:邱永林 2021.5.31
夜深人靜,家人皆睡,獨我無眠。諸事亂我心,起寐聽曲。忽白居易之《琵琶行》入我耳。
這首詩歌六百一十六言,竟諸多耳熟能詳之千古名句,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大珠小珠落玉盤」、「此時無聲勝有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可見一千二百多年來,《琵琶行》之經典地位。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有關白居易的逸事,我最欣賞的一段是據《冷齋夜話》記載:他每作好一首詩,都會讀給一個老婦人聽,如果老婦人聽得懂詩的意涵,就收錄;如果不懂,就再修改。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老嫗能解」,用來形容文字通俗明白,淺顯易懂。
不禁讓我感嘆,今日在上位者,何時才能明瞭「曲是唱給懂的人聽,話卻是說給不懂的人聽」。
疫情當炙,唯疫苗可解。但當朝眾多醫療專業官員,卻頻頻以或高冷,或空洞的字詞堆積一堵堵高牆,阻礙人民對疫苗的了解。每日播報疫情數字,確診幾百,死亡數十…那不是冰冷的數字,是悲傷的人生頓挫。不是遠在天邊的張三李四,是你我身邊的鄰居同事,甚或熟識與家人。染疫的父母不能抱他們的孩子,煮飯給他們吃。染疫的小孩不能去上學,甚至復學後也恐遭歧視排擠。更遑論不幸染疫苦等不到疫苗的冤魂。
近期發言甚多對當朝政客不滿之言。友人相勸「官難當」。我回
官,或難當,但握有生殺大權。
民,或刁蠻,卻只求生活小康
數個時辰後,日將升起,希望可否?
猶抱琵琶半遮面作者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巧婦難為」不要吝於給國民黨江主席按讚
#名人堂-趙春山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這兩句話用來形容國民黨中常會日前通過的「兩岸論述」,倒有幾分神似。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今(二○二○)年國民黨「二合一」選後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接下了這個形同燙手山芋的主席職位,黨內改革呼聲風起雲湧,但談及內容卻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江主席滿懷雄心壯志,處境卻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把兩岸論述視為改革的「重中之重」,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的誤判。不可否認,民進黨選戰時成功運用香港「反送中」帶風向,就像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此刻都在利用新冠疫情大玩「反中牌」;但這並不意味「反中有理」,更不表示國民黨是因「親中」而失去政權。但無論如何,民進黨確實是因「抗中」勝選,國民黨的敗選則被推論為「親中」的結果,再加上美中對抗的氛圍,使得國民黨在極端失衡的三邊關係中,失去了兩岸政策的話語權。
因此,江主席的兩岸論述,應是以「內銷」為主,希望洗刷國民黨大陸政策因敗選蒙受的不白之冤。國民黨不會期待這個論述成為未來選戰的「資產」,但至少不應成為「負債」。因此,江的論述有承續馬執政時期的元素,也囊括了民進黨提出的若干類似主張,像搬出中華民國憲法、反對中共武力犯台,以及反對「一國兩制」等;不同之處在於,江明確「堅決反台獨」,馬強調「不搞台獨」,蔡英文則是「不講台獨」。
為了建立內部共識,江啟臣的團隊在人力和財力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四處奔走、到處請教,就是希望整合黨內方方面面,包括老中青不同世代的意見,而這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例如,國民黨內有人對九二共識這個昔日「鎮山之寶」一知半解,對它曾經發揮的功能,更是不知究裡;有人認為要拿ECFA共識取代九二共識,那就是「張飛打岳飛」,把工具價值和目標價值混為一談;有人認為國民黨的論述要先與對岸討論,那論述豈不成了「國共聯合聲明」?又有人批評江沒有堅持「一中」及謀求「統一」,是變相拒絕一九九二年的九二共識,但他們忽略了為何當時在兩岸對「一中」和「統一」皆無異議的情況下,還需要舉行會談?
坦白說,本人在馬執政八年參與的兩岸智庫對話,甚至在「馬習會」前的研商過程中,與會者都是就事論事,從未受到「一中」和「統一」問題的困擾。大家認為,即使有分歧,也不應成為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關係的障礙。
改革不應只是為敗選止血,也必須要為將來的勝選添加養分。因此國民黨的兩岸論述也必須帶有前瞻性的考量,因為兩岸形勢會隨美國大選後中美關係的變化而改變。國民黨屆時面臨的選舉環境和選民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國民黨今天欲避而不談的問題,未來可能都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民主國家,政黨只有取得執政地位,才有讓政治論述落實的機會。從這個角度看,國民黨提出的兩岸論述,當然必須務實考慮「可欲性」、「可行性」和「可能性」的問題。
最後,既然談的是兩岸政策,我就引用毛澤東曾說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句話,認為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江主席團隊,應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難;所以我在此處對江主席按「讚」!
(作者為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
猶抱琵琶半遮面作者 在 陳孫華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到有人說「哪有政治人物敢告訴大家公投投什麼票?敢公布就是勇敢!」
我覺得很奇怪。
明明就有很多政壇同業在投票前,早已公開說過自己投什麼票啊。
怎麼現在講得好像領票又投廢票變成最高尚?
7、8、9 不同意
10、11、12 不同意
13、14、15同意
16 不同意
不只那兩題,我全部都敢讓你知道。投票前就講過,投票後也沒改過。
想當政治領袖,就要領導。領導必須有決斷、敢公開承認想法、帶領社會討論,並勇於接受批評。
不論贊成反對,敢公開承認自己對重大議題的立場,應該是政治人物的基本功吧。
難道現在直球對決的勇氣已經落伍,非得「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才是潮嗎?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立場。不管贊成或反對,我都尊重。
身為政治工作者,人民的決定不管如何,都要咬牙接受。
不過,「跟人權有關所以投廢票」的論述,我認為基本的邏輯是有問題的。
世界上有許多其他民主國家,都曾針對同性婚姻議題舉行公民投票,是否其他國家都不民主、不人權呢?
7-16案,每案都跟人權有關。
如果真的認為不想投人權議題的公投,我尊重。
但領票就是參與!如果認為某個議題根本不該成為公投題目,相應的作為應該是「拒領、拒投」吧。
領票參與了,又不想表達真實的意見,最後再用人權做擋箭牌遮掩自己無法決策的事實。這根本違反基本的政治原理。
14、15和10、11、12是連動的。
10、11、12發動成案在前,廢票只投一半,好像怪怪的吧。
講更嚴肅的,7-16哪一題跟人權無關?
每一題都投廢票了嗎?還是選擇性的廢票呢?
投廢票是公民的基本自由,我尊重。其實投廢票原本也不需要理由。恁爸不爽也是一種廢票的理由。
票在你手上,要投什麼都是你的權利。
但政治領袖投廢票,事後還要講一個不符基本政治原理的歪理,正當化自己的廢票,還期待大家給你拍手說你好棒棒?
未免太小看選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