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杯開線上超市、推訂閱制 董事長:燒肉店回不去了! 商周-李雅筑
台灣最大的燒肉集團乾杯,真的變了很多!
去年7月,它打造生鮮電商平台「乾杯超市」,販售和牛等冷凍品,甚至開發給寵物食用的高檔寵物產品。
今年6月,它再推出月付3千6百元以上的訂閱制「宅家乾杯」,在線上,他們天天開直播,還成立私密社團,由店員傳授烤肉技術,讓你在家也能彷彿在燒肉店烤肉。
從寵物生意到訂閱制,去年營收達28億元的它,為何那麼急?
6月中,我們專訪乾杯集團董事長平出莊司,他首度對外公開他的思考:燒肉店回不去了,過去的燒肉店模式,將走入歷史!
疫情當下,透過視訊採訪,他要我們想像這畫面:「你想想,我們的店很小,不斷塞客人進去,因為我們賣點是互動,尤其每晚的『8點乾杯』活動,這是密集空間下的熱鬧氛圍,但疫情來了,這還能成立嗎?」
他口中說的「8點乾杯」,正是乾杯的崛起關鍵。每天的晚上8點,乾杯的門市員工會拿起大聲公吆喝,介紹每桌客人的故事,接著,只要顧客當場親吻,就送出1盤牛五花,時常搞得現場嗨翻天。
然而,他說:「外送平台崛起,消費者會發現,不用去餐廳,也可以有很多選擇,當人們怕接觸後,未來,只有8成的人會回到店裡。」
第一步》做電商生意
定位模糊,遇口碑流量考驗
為了突圍,過去1年,乾杯經歷了一場不停「做中學」的旅程。
去年7月,當時台灣疫情穩定,許多餐飲業都正忙著衝業績,乾杯卻不敢懈怠,疫情讓他們發現,不能只靠實體燒肉店衝營收,他們得在網上做生意,降低營運風險。
身為台灣第一大高等級澳洲和牛進口商,過去,該集團就將進口牛肉再販售給餐飲業者,雖然僅占營收約6%,但中央廚房的包裝和冷鏈配送都有技術,應不成問題。
不過,當他們要把和牛在網上賣給一般消費者時,上線半個月,訂單破百筆,但後續業績卻不如預期。「嚴格來說,客人並沒有理由在我們電商買東西,我們的定位很模糊。」平出莊司坦言,市場上,生鮮電商的競爭者眾多,若是要比高級、比低價,統統都比不上他人,自然打不出口碑。
後續,他們嘗試將電商產品豐富化,陸續開發出禮盒、寵物食品,但又碰到另一個挑戰:平台的流量哪裡來?
平出莊司認為,光是靠打廣告,電商也很難有穩定客源,他心想,還是得從門市來著手。
第二步》推動會員制
用獎勵制說服店員一起做
但要怎麼找到最多的客源?去年9月,他們開始了會員制的經營。
很難想像,乾杯這麼晚才踏入會員經營,因為這背後,藏著門市與總部的多年矛盾。
長年以來,明星店員就是乾杯的成長基礎。因為燒肉是需要大量桌邊服務的品類,因此,在乾杯,店員熟記客人的用餐習慣,幫客人準備喜歡的肉品和醬料、還會幫忙烤肉。一名明星店員,一年可創造6、7百萬元的營收,各店更會依據業績給予獎金。
「這卻是我們最大的痛點,因為他們(明星店員)如果被挖角了,或是自己出去開店,經驗就得重來,他所掌握的客人習慣,全部都不見。」一名乾杯高層解釋。
對總部來說,建立會員制,可以讓乾杯把更多人流導入線上電商,甚至,他們透過配套的集點方案,鼓勵消費者再嘗試集團內部的其他品牌,一舉多得。
不過對店員來說,當消費者的點數可以跨品牌使用,也意味著,可能把業績往外送。比方說,消費者在乾杯消費,獲得大量點數,但最終消費者卻可能用在老乾杯、黑毛屋等其他品牌上,而不是回饋到自己。
因此,剛開始推行會員系統,立刻遭到第一線員工反彈。「他們會覺得這關他們什麼事?現場已經夠忙了,也看不見推會員的好處有什麼,」乾杯區域總監吳欣儒說。
再加上,負責會員的操盤者,兩年前才從蝦皮進入公司,等於是空降經理人。「好多事情我都不懂,現場人員還比我專業,起初,大家都在罵。」乾杯行銷企畫部經理鄭喬比坦言,面對員工反彈,他的方法是:放下面子、坦承不足。
當時,總部人員利用下班後,深入各門市,和第一線人員對話。比如:曾有店長問,為何大費周章推會員?總部不會答:這是公司政策,而是直指店鋪的長年痛點:「這家店的明星店員如果被挖角,你的熟客可能就全沒了。」
接著,總部透過各種方法和門市對話。比如,透過獎勵機制,鼓勵各門市的員工帶進新會員,更依據不同品牌,給予彈性做法,試圖和第一線的員工站在一起。
舉例來說,相較於乾杯品牌,老乾杯的客單價高、包廂多,客人極重視隱私,因此,總部針對目標訂定,給予更多時間,待該品牌走出1套方法,再把目標調整到與其他品牌相同。
又如,原先總部為了鼓勵消費者加入會員,贈送1盤最高等級的伊比利豬。但沒想到這政策在火鍋品牌黑毛屋,卻勾不起客人興趣。原來,因黑毛屋採套餐制,分量較多,最終他們將入會好禮,改為啤酒、小菜、豬肉3選1,才讓加入會員數增5成。
第三步》祭出訂閱制
會員電商數據讓他們行動
當大家一起合作,再搭配了相關機制,9個月內,乾杯就累積27萬會員,這些,都成為他們後來做訂閱制的基礎。
其實,今年乾杯又推出「宅家乾杯」的訂閱制,是數字告訴他們的。
「我們發現,會員在電商的購買頻率,多數是1個月1次,不少人每月都下訂同樣的商品組合,可見有市場。」乾杯電商部專案經理劉建良說。
「但推訂閱制,除了肉之外,我們有沒有不同價值?可以使出乾杯的拿手武器?」平出莊司說,5月中疫情爆發後,他和團隊整整花了12天研擬訂閱制,這一路不斷問自己:我們的價值是什麼?
幾番思索後,他說,乾杯做訂閱,賣的不能只是產品,而是燒肉店的未來,「發揮乾杯價值,必須結合硬體和軟體,就像是買手機,得不斷更新服務!」
如今,訂閱制推出,消費者須支付3千6百元的「入社費」後,乾杯會再贈送價值7千2百元的全套設備。
接著,消費者若月付3千6百元以上,乾杯會定期寄送燒肉組合,同時,消費者可在臉書看直播節目,並在私密社團中,學到店員傳授的燒烤密技。
他的盤算是,過去乾杯門市的客單價約1千元,若三五好友聚會也得花上好幾千,訂閱制的設計是3到4人份,對消費者來說,不僅在家安心,價格也更划算。
然而,當把體驗搬到線上,最難的是什麼?乾杯「宅家乾杯」創意組組長陳宏瑋解釋,在線上,意味著所有一切都攤在陽光底下,必須將所有服務流程更細緻化。
他舉例,過去在門市做8點乾杯活動,主持人僅須1名,就可炒熱氣氛,如今在直播節目,得有2名主持人一搭一唱,才能避免冷場。此外,節目腳本還得增加時事熱門議題,才能吸引顧客持續觀看。
不僅如此,他們也得立即回應訂戶想法。「我們把烤肉教學影片放在私密社團上,但還是有人問:肉要怎麼烤最好吃、該怎麼翻面比較好,所以影片都要微調,我們這週末,決定加開吃播節目,主持人要線上烤肉、吃肉給大家看!」陳宏瑋說。
美食消費是衝動型購物
驚喜感、顧客管理成挑戰
對於乾杯推訂閱制,王品集團副董事長李森斌說,這些年,即便不少餐飲業推訂閱制,但仍是測試階段,目前未有成功案例,因為,訂閱制最難的就是持續創造驚喜感。
他坦言:「對多數消費者來說,美食消費是衝動型購物,該怎麼讓他們認定:這訂閱是定期的、必須的、長期的,且持續有驚喜,這並不容易。」
不過,乾杯正試著打開新路。他們發現,目前訂閱戶中,1/3是會員、1/3是新客、剩下的竟是自家員工和前員工。他們預計將設計出訂戶推薦制度,只要有人推薦親友成為訂戶,就將給予不同等級的獎勵方法,以此擴大訂閱數。
對此,元智大學管理才能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吳相勳提醒,一旦品牌方賦能給訂戶、讓訂戶成為品牌推廣大使,這也代表,必須懂得管理這種新形態的顧客關係。這些人的應對進退,都可能影響該品牌的觀感,是未來一大挑戰。
攤開成績,5月疫情爆發後,乾杯該月營收僅2億元,較去年同期年減18%,即便疫情衝擊不斷,過去擁有上市櫃目標的它,並未放棄這夢想。而轉型,正是公司未來持續成長的關鍵。
這次挑戰艱難任務,平出莊司說,心情不是恐懼,反而是踏實的,「因為公司的方向越來越明確了,邊做邊調,就不怕失敗。」對此,公司近期招募行銷、經營企畫人才,組織也正在調整中,「不同領域的人才都來了,我們人才不曾這樣多樣化,這會帶來新的氣象。」
回顧這一路,他坦言,最大的收穫是,他天天都逼自己思考一個基本問題:我們優勢到底是什麼。他說,這是一段更理解自己的過程,唯有不斷聚焦,才知道如何連結消費者、訴說好自己的價值,讓乾杯能一直走下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60的網紅Allen Cashfl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你是從事業務行銷的工作的人,這個影片對你會有不同的幫助,顧客買的是一種感覺,如果你可以比你的顧客更了解對方,這樣才有機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創造瘋狂的客戶為你帶來更好的成果。 這個頻道與你分享如何演講、行銷(銷售)、建立品牌、如何經營組織行銷,如果你也是熱愛學習成長的朋友記得訂閱我的頻道。 訂閱我...
王品顧客關係管理 在 林智群律師(kla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員工殺人,老闆負責?><司法像月亮一樣?>
媽媽嘴判決出來,大家為之譁然!
新聞是這樣報導的,
最高法院昨罕見認定,
呂男等3股東對預謀殺人的謝女疏於監督、錯失挽回機會,
應與謝女連帶賠償被害人張翠萍的母親368萬餘元,全案定讞,
網友昨直言:「呂炳宏是全世界最倒楣的老闆!」
看到這樣的內容,我覺得很奇怪~
最高法院審理結果只有兩種,
(1)駁回上訴,(2)廢棄原判決,發回原審
最高法院法官是天上的神人,只處理法律問題,
怎麼可能自己下來認定事實呢?
所謂的呂男等3股東對預謀殺人的謝女
疏於監督、錯失挽回機會,
應與謝女連帶賠償被害人張翠萍的母親368萬餘元
這樣的判斷,應該是之前二審判決的認定才對~
那我去看二審判決,
發現一個問題,
被害人陳進福的兩個子女提了一個訴訟(a官司)(103重上406),
張翠萍的媽媽提了另外一個訴訟(b官司)(103上600),
今天新聞報導講的已經判決確定的是b官司~
奇妙的是,針對同一個事情,
同一個法院(高等法院)做了兩個判決,見解卻有兩個版本!
a官司二審判決(103重上406),
法院認為只有媽媽嘴企業公司(只有公司)才是謝依涵的雇主,
理由是她的勞保掛在媽媽嘴公司下面,
呂炳宏等三個股東並非謝依涵的實際雇用人,
所以謝依涵殺人,就算雇主要負連帶賠償責任,
只有她跟媽媽嘴企業有限公司(公司)要負連帶責任,
跟呂炳宏三個股東(個人)沒關係!
b官司二審判決(103上600),
法院卻做了完全相反的認定,
認為呂炳宏等三人是謝依涵的實際雇用人!
雖然法院有給理由,
法官說,
呂炳宏3人間就其共同出資經營之事業為合夥關係,
媽媽嘴咖啡店及媽媽嘴企業有限公司
均為被上訴人3人合夥事業之一環,
且其合夥之事業由被上訴人3人共同執行,
謝依涵係受僱於被上訴人3人之合夥團體,
其等3人均得以老闆之之身分分派工作及指揮監督,
被上訴人3人與謝依涵間亦均有實質之僱傭關係存在~
看起來好像也蠻有道理的,
可是問題很大!
因為一模一樣的案情,
只因為陳進福的子女跟張翠萍的母親分開告,
變成兩個案子,
一樣進了高等法院,卻由不同法官審理,
結果做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認定,
那不管各自判決的理由看起來多麼有道理,
合併看起來就是搞笑有問題啊!
至於謝依涵犯罪,雇主是否要連帶責任?
重點在於兩個要件,
第一個,是否為利用職務上給予之機會所為之行為?
第二個,雇主有無善盡監督管理責任?
兩個判決的最終結論是一致的,認為雇主需要連帶負責~
第一個,是否為利用職務上給予之機會所為之行為?
兩個判決都指出,
謝依涵是利用泡咖啡時將安眠藥放到咖啡裡,
導致兩人無力,再扶到紅樹林裡殺害,
這個確實是利用職務上給予的機會做的,
前面的泡咖啡加安眠藥的行為,跟後面的殺害行為,
是一個整體行為,無法割裂,
這個完全沒有問題,我也認同~
第二個,雇主有無善盡監督管理責任?
a判決是這樣寫的,
媽媽嘴的員工手冊寫了一堆,
卻沒寫到顧客消費及場所安全的注意事項,
媽媽嘴採走動式管理,
卻對於顧客於店內發生狀況,或身體不適時應如何處理,
沒有建制一套通報及處理流程,
導致員工郭oo雖然晚上7:30
已經發現陳進福及張翠萍神情有異, 臉色難看,
張翠萍更曾站起來試圖掙扎往外走,卻未予關心提供協助,
亦未通報當時在辦公室內之公司負責人呂炳宏,
俟至晚間8:30再到客人用餐區,
看到陳進福夫妻還是緊閉雙眼坐在坐位上,
雖覺得奇怪,仍未予理會,
錯失兩次避免不幸事件發生之機會。
b判決也寫到一樣的東西,
就是員工郭oo發現客人出現異狀卻沒即時詢問,
顯見老闆呂炳宏等三人並未建立一套處理流程,
另外媽媽嘴對於店長消失超過三十分鐘並無管理監督之機制,
致謝依涵得以不須報備,
從容的將陷於意識不清、不能抗拒狀態之陳進福
扶出媽媽嘴咖啡店外殺害~
上面兩個判決
對於雇主是否要對員工殺人這件事情負責,認定是一致的,
是否有理由?見仁見智,
當然一般而言咖啡店並非危險的地方,
要求店家製作一堆危機處理流程,未免不切實際,
(又不是軍隊演習,需要一堆安全守則)
可是在面對客戶出現異常狀態且持續一段時間時,
其他員工如果有接受一定的訓練,是應該要上前詢問的,
媽媽嘴這個部分沒做好,所以法院認定雇主有責任!
不過我要問的是,
一般餐飲業或服務業之所以制定員工守則,
比如最愛搞SOP的王品,
他們建立這麼多SOP的目的,
應該是要讓客戶覺得賓至如歸,服務周到,
而不是要避免客戶不要被殺,
(基本上餐廳咖啡廳不算高風險的地方吧?!)
像這個案子,
郭OO發現後有想上前關切,但被店長謝依涵支開了,
郭OO也是基於同事間的信賴,覺得既然店長介入了,應該她會處理,
所以沒有繼續關切下去,
那算媽媽嘴的員工訓練不夠嗎?
應該不算吧?
有誰會想到店長想殺人?
那信賴店長可以處理客戶身體不適,算是員工訓練不足嗎?
每一家員工訓練手冊裡應該都有一條,要服從主管指示,
那郭OO服從店長謝依涵指示走開,
甚至信賴店長可以處理陳進福兩人的身體不適,
反倒是符合員工手冊的不是嗎?
結語:
其實有點弔詭,
新聞報導出來,讓大家義憤填膺的,
看了判決反倒覺得有點道理(雖然K有不同意見),
判決最荒謬的地方,
反倒是
一模一樣的案情,
對於"謝依涵的雇主到底是誰?"這個問題,
同一個法院,出了兩份判決,時間還相差不遠,
竟然出現完全不一樣的認定,
這才是讓大家覺得
司法跟月亮一樣,初一十五不一樣的原因阿!
王品顧客關係管理 在 台灣之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王品集團(Wowprime)年終聚餐時,戴勝益為了給員工助興,曾經粉墨登場扮演Lady Gaga,你也許會因此認為他是台灣最易相處的老闆。然而你錯了。在這家擁有1.2萬名員工的餐飲集團,任何人只要從供應商那裡接受價值超過100新台幣(3.5美元)的禮物就會被開除,即使董事長本人也不例外——這是公司的18條金科玉律之一,除此以外這家總部設在台中的集團公司還有許多五花八門的規章制度。
迄今為止,已經有三名員工因為玩忽職守被炒了魷魚。 “沒有灰色地帶是公司經營中最重要的原則。”58歲的戴勝益說道。二十年來,戴勝益的嚴明紀律是這家牛排餐飲企業的基石所在。 “灰色地帶(的存在)會大幅降低效率。”
這家連鎖企業旗下擁有11個品牌,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的直營店達到250家之多,公司上下,無論是餐飲準備還是餐桌服務都恪守統一的標準。公司即使在顧客享用蔬菜條時也確保他們獲得始終如一的服務質量——每根蔬菜條長17厘米,寬1厘米,誤差範圍不超過1毫米——然而它為新員工提供的培訓在頭幾週簡直如同地獄。
這一切給王品帶來了豐厚的回報。這家公司今年躋身福布斯亞洲中小上市企業200強。
如果你因此認為戴勝益是一個法不容情、高高在上、喜歡發號施令的老闆,那你又錯了。每個星期五,他都會主持召開由25名品牌主管、各部門主管參與的公司核心常委會,這一機構常常會以無記名表決的方式否掉某些提案,其中也包括戴勝益本人的提議。例如,他曾經考慮給公司女員工提供每月一天的帶薪休假,結果這一提議在2010年被該委員會否決了兩次。為了推翻22票對3票的否決並推行自己的福利計劃,戴勝益不得已動用了董事長特權,這就是他可以決定5%的公司規章。
公司常委會在進行大多數決策時依靠的是一系列關鍵的經營數據,它們涉及銷售、盈利和服務質量等方面。根據戴勝益的說法,王品在管理上採用的是多數票決和積極放權的做法,這大大減輕了他的負擔。 “我們通過數據管理公司,這使集體領導成為可能,因為你不可能和數據較勁。”他補充說。
尤為重要的是,為了緩解日復一日馬拉松式的工作負擔,他會時不時地爆出一些笑料。 “我很少會板著臉……(我認為)哪兒有歡笑,哪兒就有創新。”這位笑容可掬的董事長說:“如果一個人壓力重重,他就不可能產生創意。”
的確戴勝益與其說是一名商業實踐家,更不如說是一位哲學家。他曾經以言簡意賅的語言說明王品是如何根植於中國古代三大哲學家思想的:韓非子的法家、老子的道家以及孔子的儒家。他認為這些思想的核心分別為依法治國,無為而治(集體領導)和待人以仁(即像家人一樣對待別人),這些思想在過去十年中推動了公司的快速發展。
王品的管理風格可謂獨樹一幟。此外,公司銷售額高達3.22億美元,公司市值因此達到了10億美元。根據當地《快樂工作人》雜誌的月度報告,這些因素使其一舉超越島內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中華電信和谷歌,成為全台灣大學畢業生今春的工作首選。
“許多公司在紀律方面執行都很好。但是很少有公司會(像王品那樣)推崇道家的無為而治並對高管的權力進行約束。究其原因,許多公司是以CEO為核心的。”國立台灣大學戰略與管理學教授李吉仁如是說。李教授同時也是王品的獨立董事。尤為重要的是“戴勝益的領導風格是以事實為依據……他對自己以及家人昔日的經商教訓銘記於心。”
戴氏家族曾經一貧如洗,後來卻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運動帽生產商之一,然而物流和成本方面的因素後來又將其拖入困境。戴勝益是家里三兄弟的老二,當時39歲的他已經離開家族企業的國際銷售崗位,轉而自立門戶。他當時在台中的經歷也可謂一波三折——從主題公園到吉尼斯紀錄博物館再到烤羊肉餐廳,可謂屢戰屢敗,身上背的債一度高達500萬美元。直到1993年他推出了王品台塑牛排,才開始峰迴路轉——這是一家高端連鎖餐廳,特色菜為全熟頂級肉肋排,為了有別於西餐風格,這道菜用中式調料進行了醃製(這一烹製方法應當歸功於塑料大亨王永慶的一次宴請,王永慶在台灣可謂偶像級的商界大亨)。 “像我們的國父孫中山一樣,我是經歷了九死一生方才獲得今天的成功。”戴勝益不無風趣地說。
2000年初,網絡泡沫破滅,受此打擊,王品牛排的銷售急跌20%。但是這卻促使戴勝益將目光投向了偏低端市場,公司由此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自2001年以來,王品先後增加了10個中端及大眾品牌,例如西堤,陶板屋以及聚鍋等。它們提供的餐點包括鐵板燒、火鍋和意大利式素食,品種可謂應有盡有,不一而足。其中大多數為包含7道菜的套餐,全套下來按人頭計算的價格從44美元到7美元不等。
過去三年該公司營收的平均增長率為27%,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還要更高。然而台灣下半年的經濟前景充滿陰霾,熊市隱約而至,王品的股價已經有所下滑,但是公司臻於至善的名聲與優質服務卻沒有受到影響。
在台北市郊的一家西堤牛排餐廳(這是屬於王品旗下的中端品牌)外,31歲的Nancy Huang對這裡提供試吃的鴨脯肉贊不絕口,是一位結伴而來的朋友發現了它的美味。她不禁後悔,要是之前在餐廳裡沒吃那麼飽就好了。 “他們對於顧客的喜好真的是體貼入微。”她讚歎道。
31歲的Betty Liao是王品眾多品牌的粉絲,據她說自己的公公婆婆都已年逾六旬,平時不喜歡吃牛肉,但是老人卻發現西堤的牛排做得很嫩,色拉也很鮮脆。 “這兒是家庭聚會的理想場所,每個人在這兒都能找到心愛的菜餚。”她說。
還有一對年輕夫婦將陶板屋稱為自己最心愛的“約會餐廳”,這兒供應法式日本料理。 “這裡的裝潢現代時尚,就餐環境也是如此。”23歲的Cheng-Hsian Chao如是說。 “還沒等我們開口,他們就會不失時宜地給我們添水、遞紙巾,服務簡直無微不至。”他的女朋友Ariel Wu在一旁補充道。
為了加強“顧客至上”的理念,王品從1994年以來就實行了利潤共享的製度,它根據每月的經營業績進行計算。 (據戴勝益說,他是在香港海洋公園看了海豚表演之後才冒出了這個激勵計劃。那兒的海豚每次表演完一項特技之後都會得到一條魚作為獎賞。當然服務員並非海豚。)
“我們每個月有兩次收入,10日發工資,25日領獎金。沒有比這更好的了。”Jessica Tseng說。她是台北市郊西堤牛排餐廳的服務生。 Tseng的目標是三年後當上店長,而後繼續往上升。
廣闊的發展空間加上獎金制度以及公司的品牌形象使王品每年的員工流動率保持在29%左右,遠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朋友發現我在王品工作時都向我豎起大拇指。”西堤的另一位服務員Ya-Fang Lo說。她和所在的高雄分店因為服務出色在6月同時受到了公司褒獎。
“說到我們的品牌形象,簡單說來就是我們提供五星級服務,收的卻是平民價格。”戴勝益說——即他所謂的“高性價比”。
公司的價格優勢尤其值得一提,它使競爭者永遠只能望其頂背。在每次推出新的套餐之前,王品為了製定合理的價格會組織200次免費試嘗,然後它會在此基礎上再降價30%。公司會通過採購和租金控制在內部消化成本,這可以確保10%的最低利潤空間。規模經營在這兒至關重要。 “10%到20%的利潤率目標是防止模仿者赶超的天然屏障,它可以確保王品守住自己的市場地位。”來自國立台灣大學的李教授說。
這種橫掃對手的定價策略在經營理念上與大廚管理的餐飲企業完全不同,“它事實上是對行業規則的創新和顛覆。”李教授繼續說。
每一種新的品牌都必須獨立經營。 “(品牌方面)每一種不落俗套的創意都需要具備差異化優勢才能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王品副董事長兼CEO王國雄說(注:他與已故的王永慶沒有關係)。王國雄締造了公司的四大品牌,其中包括利潤最豐厚的陶板屋,其利潤率高達20%。他與戴勝益擁有差不多相同的公司股份,後者在將八成的股份捐給慈善事業和員工福利計劃之後,剩下的股份現在已經只有3.7%。
毫無疑問,中國大陸是王品重要的成長性市場。根據摩根斯坦利的報告,在外就餐佔台灣家庭餐飲支出的37%,大陸僅為7.6%,但是這一數字正在快速上升。
自從2003年進入大陸市場以來,集團旗下的兩大品牌“王品牛排”和“西堤牛排”已經貢獻了20%的銷售額。 “大陸消費者對新食品適應得很快。”來自上海的Gary Wang說道。他是這家連鎖餐飲企業在大陸的行政主廚,下面管理著華南的11家大廚,但是他接著說公司的常用食譜就能滿足當地口味。
“西餐還只是個利基市場……不過正在二線城市興起的購物中心可以推動消費,它可以(為王品)提供發展空間,讓其向年輕顧客進行滲透,尤其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說,這家協會的總部設在北京。
但是王品不願意僅限於涉足高端市場。它希望兩面出擊,它要將最低端的大眾品牌石二鍋盡快引入大陸。公司最終的目標是在2020年以前將門店數量和總銷售額在大中華區分別提升三倍,達到1,000家門店和13億美元,而後它將通過加盟的方式將發展足跡伸向全球。
“鑑於其價格優勢和較低的餐飲要求,石二鍋是我們在大陸快速發展的強心劑,這將使我們的連鎖模式得到快速復制。”王國雄說。他接著談到火鍋店簡單易操作,這便於向亞洲的其他市場進行滲透,公司在那兒的步伐目前還比較小。
國立台灣大學的李吉仁教授注意到王品面臨著一個挑戰:它的方桌模式。 “大陸的餐飲市場兩極分化很嚴重。其最高端和最低端的市場採用的都是圓桌模式。因此,大眾品牌(如石二鍋)在大陸將大有作為。”教授補充說。
對於戴勝益而言,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要達到目標。他認為,“運氣在商業成功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至關重要的是努力。”然而,向大眾提供物有所值的餐飲才稱得上功德圓滿。或者按照他的說法就是“服務百姓才是提升公司社會價值的必由之路。”
王品顧客關係管理 在 Allen Cashflow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如果你是從事業務行銷的工作的人,這個影片對你會有不同的幫助,顧客買的是一種感覺,如果你可以比你的顧客更了解對方,這樣才有機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創造瘋狂的客戶為你帶來更好的成果。
這個頻道與你分享如何演講、行銷(銷售)、建立品牌、如何經營組織行銷,如果你也是熱愛學習成長的朋友記得訂閱我的頻道。
訂閱我的頻道 → https://goo.gl/PQvf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