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街市裝修後重開,人頭湧湧好不熱鬧。
第一代的中環街市,最早建於1842年。旁邊的砵典乍街紀念第一位香港總督——砵甸乍爵士。這個教科書上讀到的名字,今天還變成了酒店的名字(石板街酒店英文名就是Pottinger Hotel)。
19世紀英國所向披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象徵清朝敲起喪鐘。當耆英與砵甸乍於1843年6月26日在香港就《南京條約》換約,砵甸乍遂正式成為香港首任總督。
鴉片戰爭爆發後不久,日本也遇上跟清朝一樣的麻煩。1853年,美國艦隊司令Perry率領四首軍艦駛入江戶灣(東京灣),在日本引起的騷動不亞於13年前英國軍艦到達大沽口。
當時手日本民間流傳這首歌謠:
「泰平の眠りを覚ます上喜撰、たった四杯で夜も眠れず」
歌謠中的「上喜撰」,本來是一種京都宇治出產高級綠茶的名稱。由於跟「蒸氣船」的讀音「じょうきせん」一模一樣,用諧音諷刺幕府必須面對現實,不能再裝睡。
歌謠表面說喝四杯「上喜撰」會徹夜難眠,實際上是諷刺四條蒸氣船的到來,從此將令德川幕府不得繼續安眠。
德川幕府面對Perry送來的國書,神態猶如清道光帝手持巴麥尊致中國宰相書。第二年,德川幕府在武力的威逼下終於接受美方條件,簽訂條約被迫開國。
缺口打開後,禍患洶湧而至。至1858年,日本與多國簽定不平等條約。西方國家由此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協定關稅、設定租界等不平等權益,除了割地賠款,日本跟中國「享受」同等待遇。
一個民族在歷史或者會經歷多次失敗。失敗並不可怕,日本的失敗雖然帶來各種災難,但以時間為主軸的歷史,給世界上任何民族東山再起的機會。
日本證明避免交戰減少損失,也是明智選擇。即使定立不平等條約,也不變得一直沉淪下去。
假如清朝迎戰必敗,盡早與英國締結相對有利的和約是否方為上策?
如果根據這一判斷,清朝早就不應抵抗,英國軍艦開到中國海馬上就應該投降。再根據這一個邏輯,戰場上曾經英勇抵抗的將領的血都是白流。
失敗的民族仍有機會再度輝煌,關鍵在於戰後的奮發。
歷史系舊同學指出,北京大學歷史系的茅海建教授《天朝的崩潰》是當年中文大學歷史系劉義章教授力推的好書,是研究近代中外關係的必備讀物。好多讀歷史的同學、研習近代中國歷史的網友都讀過了。
雖然這是他80年代的論文結集,並早於1995年成書,並不影響40年後的今天重新閱讀的價值。
以前讀高中,「政治腐敗」四個字概括了清朝當時的環境。到底道光皇帝、林則徐、琦善、奕山、耆英對世界認知如何?他們當時立場如何?他們的醒覺與反應,是否能跟上時局變化?關於這些深入的內容,這些年來,我都沒有仔細思考過。
冷兵器對熱兵器,不是士氣問題,不是軍心問題。落伍守舊又迷信無知的民族,在文明利器的摧殘下,根本不可能翻身。每一場戰役的仔細描寫,看到的是驚心動魄血流成河、一次又一次注定速亡。
大量資料佐證目不暇給,好睇過偵探小說。
我自己做功課,節錄了幾千字茅海建式歷史觀。謹摘錄其中一段關於「條約平等」之語,分享各位:
//若從具體條款來看,南京條約之所以不平等,主要是三項內容:割地、賠款、赦免漢奸。其中釋放英國囚犯合乎當時和現在的國際慣例,至於平等國交,其實是不平等條約中的平等條款。
另外還有三項規定:五口通商、廢除行商、新定稅制,這些關於經濟貿易條款也比較難界定平等或不平等。從社會經濟發展歷史角度來看,一口通商,行商制度束縛中國貿易發展,不理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轉向市場交換的工商經濟;廣州的關稅由官吏和行商操縱,使每一次關稅都成為討價還價灰色交易,外商受害國家無利,這些還要保留?
理論上來說最佳方案是清朝政府自身改革,作好內部準備主動開放,並在具體做法與國際接軌。但在歷史現實中,這種可能性等於零。
後來歷史證明,西方衝擊了中國舊有模式,民眾的物產和生活為之大受損害,當中有出現前所未有的種種社會經濟現象。表面上作為英國戰爭目的,卻反映了把中國納入世界貿易體系的企圖,令中國在毫無準備和放被情況下開放。這對中國有不利一面,但在客觀上為中國提供擺脫循環新途徑。從短期上觀察,負面作用大於正面效應,以從長期來看,負面再用不斷退隱,正面效應逐漸生長。
到了20世紀,正面效應遠遠超過負面作用。如果中國開放不是上世紀中葉而是更晚,中國現狀又會怎樣?//
圖:Pottinger hotel,又一間吃環境的餐廳,曾跟歷史系學妹去過打卡。望出去就是石板街,砵典乍街。
這個砵甸乍爵士手段高明,成功履行英國政府的吩咐。比起之前的Elliot要有能多了。至於有幾高明,書本都好詳細。
餘下那些耳熟能詳的清朝大臣名字也不是曇花一現,他們在鴉片戰爭往後的人生至死,都可在《天朝的崩潰》中找到答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7的網紅繆杰工作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要跟大家講講鴉片戰爭的最後, 不過再清朝輸之前,又發起了詭異的戰爭, 想當然的還是被打敗了。 暑假期間節目表 二、四、六 杰說歷史 三、五、日 遊戲日常 喜歡的話請訂閱我的頻道!!記得要開啟小鈴鐺哦 ➡︎繆杰_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iaoJi...
琦善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林則徐
1
林則徐是我非常尊敬的民族英雄。
沒有他,中國將不會是今日的中國。
4月我到新疆,新疆人至今感念林則徐。
沒想到,這次在福州三坊七巷,竟然找到林則徐紀念館。
2
1839年,明明中國早已禁絕鴉片,但英國為首的西方,發現只有鴉片可以從中國掠奪白銀。到道光年間,中國受鴉片毒害已深,國人的健康與志氣,跟源源不絕流出的白銀一樣,掏空了中國的底氣。
林則徐受道光皇帝命為欽差大臣,南下禁鴉片。
他把鴉片在虎門銷燬,雷厲風行嚴厲禁煙,即使是廣州當地的外國人,只要不是在鴉片產業鏈,都心悅誠服。
但當然得罪了靠鴉片發財的洋行買辦,們比如怡和洋行跟寳順洋行的發財路。
中外買辦與貪官污吏,一堆人靠鴉片吃喝呢!
於是回頭說服英國對中國施壓,最後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
3
朝廷內,有忠臣當然也會有奸佞,有軟弱者,有當外國喉舌的,也有莫名其妙忌妒,一心一意扯後腿的勢力。
鴉片戰爭之前,英軍就發動穿鼻之戰。
林則徐抗敵,每場戰役都大勝,打得英軍還手無力。
最後,英國議會通過,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
當然,他們説的是,要以船炮打開中國貿易之門。
不過就算假裝是為了貿易而不是鴉片,天下有強買強賣的嗎?
英國商會上書國會,説中國禁鴉片就是“對英國的侵略行為”。
如果這不叫做強盜邏輯,什麼才是強盜邏輯?
4
林則徐對西方世界是非常理解的。
他知道英軍不會大舉來攻,但會小股軍力侵犯。
他通知沿海省份要防範英國以海盜船攻打,但各省大員,沒人理他,於是,伯麥率領軍隊,輕易佔領舟山定海縣。
1840年8月11日,英軍主力開到天津大沽口外,威逼清朝。
琦善大進讒言,誇大英國戰力,又甩鍋林則徐,説是因為林則徐才挑起戰爭。
道光呢?
他竟讓琦善負責跟英國談判,又南下廣東,查辦禁煙這件事,要懲治林則徐了。
清廷根本沒有戰鬥意志,英國簡直輕鬆愜意,幾乎不戰就奪了地。
一直在朝中扯林則徐後腿的琦善,奉命談跟英國談判時,還瞞著朝廷,私下奉送香港島給英國。
5
後面的事情,看起來就很簡單。
英國用極少的兵力,靠著像琦善這樣的腐爛大官,說服皇帝,拔掉英國最害怕的林則徐,最能保護中國利益的林則徐。
英國愉快的簽訂南京條約,讓中國割土地,賠鉅款,出讓主權,鴉片大舉入侵。
這簡直是一本萬利的上好買賣。
海盜的高光時刻,首要一計,得仰仗打倒中國忠臣林則徐。
6
道光的操作,鼓舞了各個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之心,打擊了中國的忠良,豢養的更多貪官污吏買辦,勾結外強,出賣中國。
同時,也就註定了清朝的滅亡。
7
但林則徐沒有放棄。
被貶去新疆的途中,他治了黃河水災。
他說服左宗棠,要力保新疆。
後來才有左宗棠對抗朝中的投降派,抬棺抗議,請求皇帝允許派兵平定新疆。
我們才能保有今天的大美新疆。
8
林則徐到新疆,又發揮治水的大才,改良坎兒井。
魏源跟林則徐一起發想,寫的“海國圖誌”,其中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很能代表林則徐的心胸志業。
9
人生也就是幾十年。
我們總要把人生的力氣用出來。
林則徐用一生,挽救中國的衰頹,減少人民的苦難,力抗列強的欺凌。
他得跟列強爭鬥,得面對奸臣與外國的勾結,得承受軟弱昏庸反覆的皇帝。
但是,他沒有怨恨,只是不斷的盡一己之力,努力救國。
做人,當如林則徐。
林公林公,請受我三拜為禮。
琦善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解密虎門海防檔案!」
日期:1839年4月23日
地點:廣東虎門
人物:林則徐、鄧廷楨
林則徐與鄧廷楨至貯煙公所周曆查驗(註1)。
註1:林則徐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林則徐全集:第九冊日記卷》(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頁388 /4580。
#知史討論
「中國歷史上沿海的官方軍事設施即海防設施是控制近海區域的基地,是當時政府對海洋事務(主要是進出海口)及沿海區域進行控制和管理的基礎。這些海防設施在明代是衛所,而在清代則是炮臺。
清康雍乾時期虎門炮臺是對虎門海口和沿海區域進行控制和管理的主要設施。嘉道鹹時期其職能逐漸集中為管理船隻進出海口,協助海關緝拿走私。此時的炮臺也可以說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設施。
首先從炮臺選址和配炮來看:康熙五十六年(1717)在虎門海口的兩學山上修建了虎門炮臺中最早的南出炮臺和橫檔炮臺,兩台都選擇建在視野景闊的面頂位置。包台的選址直接表現了設置炮臺的目的是為了控制海口,而不是承擔具體的管理船隻的出入。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王朝取消原有的江、浙、閩、粵四海關外貿進出口制度,改四口通商歸於廣州一口通商,空制珠江口的任務陡然加重。同時伴隨著每關制度的逐漸成形,虎門炮臺主要作用寅變為保證海關履行職能,協助海關緝拿走私,規範離船按規定進出海口。即由此開始承擔具體管理船隻進出的任務,新建炮臺的選址也從山上移到了水邊,力求最大限度接近進出海口的船隻,以便更有效地隨止船隻隨意進出。從嘉慶五年(1800年)的沙角台,嘉慶十四年(1809年)的新湧台,嘉慶十七年(1812年)的蕉門台,嘉慶二十年(1815年)的鎮遠台、橫檔月臺,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的大虎台,道光十年(1830年)的大角台,道光十四年(1834年)的威遠月臺、永安台、鞏固台,道光十九年(1839年)的靖遠台無不是這樣。以大角、沙角炮臺為例,如丁拱辰就說:『勿似大角、沙角,後枕山面甚高,前臨海港甚低,如圈椅樣,一遭炮擊,碎石炸裂,飛火噴燒,立足無地,何暇顧及交鋒!』任務的不同,也使這時炮臺的配炮大大超過了以前。配炮最多的是靖遠台,共60門大炮。其餘橫檔月臺等依次是40門到20門不等。是否能控制船隻進出虎門,甚至成了統轄虎門炮臺的廣東水師提督的主要職責。1834年,由於西洋船隻強行闖人虎門海口,道光皇帝就罷了廣東水師提督李增階,用關天培取而代之,李增階被罷成為關天培的前車之鑒。
其次我們從當時如何管理洋船進出虎門也可看到炮臺職能的演變。從乾隆時起,廣東當局開始對虎門海口進出的洋船形成一套管理章程:外國船進虎門前要先在澳門申請牌照,並由專職的『引水』引帶,通過虎門炮臺的查驗才可進入虎門:『乾隆九年四月(1744年5月),印光任正式就任廣州府海防軍民同知,專理澳門事務。印光任鑒於過去對澳門管理和船舶出入,均無一定規章,特首定管理番舶及澳夷章程七條:如第一條規定,洋船到日,海防衙門撥給引水之人,引人虎門,灣泊黃埔……限每船給引水兩名,一上船引入,一星馳稟報縣丞,申報海防衙門,據文通報,並移行虎門協及南海番禺,一體稽查防範。其有私出接引者,照私渡關津例,從重治罪。』嘉慶十四年四月二十日(1809年6月2日)新任兩廣總督百齡和巡撫擬定了《民夷交易章程》,送京審批。其中第四條:『夷船到口,即令引水先報澳門同知《給予印照,注明引水船戶姓名,出守口營弁驗照放行,仍將印照移回同知門繳銷。如無印照,不准進口。』可見是否能進出虎門,『守口營弁』即虎門炮臺官兵的查驗是關鍵,當然其職能還不僅如此,甚至在外國商船進入虎門後,還要由虎門炮臺守軍人員押送至黃埔。關天培曾說:『向例夷商船只一進口門,沙角防弁即須稟報並知會前途。其鎮遠、橫檔弁兵即須輪流押送至黃埔交替。』而外國船隻離開廣州港時,要先去粵海關領紅牌。然後在通過虎門炮臺時由『防弁驗明印憑』,才可放行。當時清朝廣東當局屢屢用不發放紅牌的辦法來禁止洋船離去。在1810年的黃亞勝案中,粵海關監督常顯就以不發放紅牌的辦法,迫使英人交出兇犯。1815年,廣東當局明確規定:『貨船領牌出口,由稅口知會炮臺驗放,以免阻止。』眾所周知,林則徐也曾下令粵海關不給鴉片商人發放紅牌。顯然紅牌是否起作用『炮臺驗放』是關鍵。可見當時進出虎門的祥船都要遵守海口管理的規定,而執行這個管理的就是虎門炮臺。所以當時來華的外國船隻都認為虎門炮臺是海關收稅和執行港口管理的。因而上橫檔3和島上的橫檔炮臺長期被外國人稱為『稅瞎』和『稅館炮臺』,或『稅關』和『稅關炮臺』。
鴉片戰爭前夕,虎門口戰雲密佈,廣州當局對進出船隻管理更嚴。兩廣總督鄧延楨上奏:『虎門海口為粵海中路咽喉,通商番舶,絡繹往來。現在籌議海口章程,自應妥為佈置,以密巡防。』
這個章程就是將沙角炮臺『改作號令炮臺。此後遇引水引帶番舶到口,防弁驗明印憑,即放大炮一聲,知會前途;一面開單報明提督。如無引帶文憑,即系奸夷,則于檯面高處插立大纛一杆,知會大角弁兵立即開炮轟擊。固不能截其不前,亦可挫其銳氣,前路各台聞炮聲連接一體預備。仍需派一兵飛報虎門接應。』經關天培等人的努力,到1839年時,十餘座炮臺和兩道攔江鐵排鏈已能將虎門水道口完全封鎖,徹底截斷了船隻的隨意出人入,至此關天培實際已完成了當初道光皇帝交給他的任務。但是,這樣的炮臺只能卡住商船和走私船,而不能抵禦成群結隊由海上而來的炮艦群進攻。所以當1840年底,大批英軍艦船由北南返到達廣東海面,兩廣總督琦善問關天培虎門防務時,關天培據實回答:『如來船尚少,猶可力爭,多則實無把握。』這也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有百餘年歷史、特別是關天培苦心經營六年、由十幾座炮臺組成的虎門炮臺在遠道而來的大英炮艦面前不堪一擊,一天即被攻破的事實。以當時世界上已出現的攻防兼備的海防要塞來比較,虎門炮臺當然還差得很遠,因為管理海口進出船隻才是它的主要任務。」
歡迎暢所欲言,加入知史討論!
(本文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知史討論中的資料來源:黃利平:《虎門炮臺的歷史演變——從海口管理設施到海防要塞》,《明清海防研究》第五輯,網址: http://www.ypzz.cn/f/news-xs?p=8ec18e35918845798b31412fc6ca90bc-c0927d419d9844c5b32924b4856f9887)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長知史 #近代 #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香港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
琦善 在 繆杰工作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要跟大家講講鴉片戰爭的最後,
不過再清朝輸之前,又發起了詭異的戰爭,
想當然的還是被打敗了。
暑假期間節目表
二、四、六 杰說歷史
三、五、日 遊戲日常
喜歡的話請訂閱我的頻道!!記得要開啟小鈴鐺哦
➡︎繆杰_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iaoJieFanPage/
➡︎ 繆杰_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29099341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9fcNeY9PMY/hqdefault.jpg)
琦善 在 繆杰工作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一集是上集的後續禮拜四會發布下集(還在努力製作中!!)
希望大家會喜歡!
我想說...林則徐超可憐QQ
暑假期間節目表
二、四、六 杰說歷史
三、五、日 遊戲日常
喜歡的話請訂閱我的頻道!!記得要開啟小鈴鐺哦
➡︎繆杰_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iaoJieFanPage/
➡︎ 繆杰_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290993419
#鴉片戰爭 #開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t_yS9UM9X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