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Z91Z68jlMg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深圳市近年房價飈升,炒房風潮熾熱,一個新樓盤攪珠中籤動輒也能賺幾百萬,市政府當然不敢忘記中央有關「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指示,也採取過「辣招」去抑制炒樓風,但這些措施始終沒有奏效,其中有市場推動因素,也有政府懶政不起作用的原因。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韓正上周四專門就房地產長效機制召開會議,指示要「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應該是有所指的。華潤集團下屬的房地產公司在深圳開發的一個樓盤,分期出售,由於地理位置處於創新科技企業集中的南山區,十分搶手,上一期發售出現中籤後轉手即可賺幾百萬元,新一期的訂購超出預售單位的8倍,參與攪珠的要付350萬元人民幣訂金,凍結資金達到339億元。
蘋果頭條
由今年初起一直站在抗疫最前線、幾乎無間斷主持每日430記者會的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上周六(5日)及本周日均請假缺席記者會,由傳染病首席醫生(流行病學)歐家榮代替。張竹君的丈夫、牙醫余岳鋒因患上腦癌,一直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留醫,有傳他周日早上因病重已在醫院離世。據悉,張竹君的丈夫同樣是醫生,去年證實患上腦癌,已在威院留醫一段時間。早前有傳他病情有點好轉,但其後情況轉差,並進入癌病末期,已未有再在深切治療病房醫治,近日更感染肺炎。上周六張醫生在430記者會召開前約1小時突然請假,臨時由歐家榮代替主持記者會,周日早上開始便傳出張醫生丈夫病逝的噩耗。
東方正論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一直是內地的控疫宗旨,亦十分成功,但隨着近期有數宗從香港輸入深圳及惠州的個案,反映本港疫情仍然處於水深火熱的階段,港府防疫無能,不僅害苦市民,更拖累內地。很可惜,港府沒有知恥近乎勇,防疫仍然半桶水,當中漁護署轄下的香港仔魚市場更被本報踢爆防疫措施形同虛設,魚販和南亞工人不戴罩開工,隨時成為播毒溫床。香港仔魚市場由魚類統營處管理,統營處處長則由漁護署署長兼任。港府宣布周五起將提高違反禁聚令的定額罰款,由2,000元倍增至5,000元,企圖寓禁於徵,還未知成效如何,魚市場卻率先犯禁。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近一年,近日終漸出曙光,全球多國研發疫苗紛報喜指疫苗的保護率逾九成,遠高於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所要求的五成。一直跟進疫苗供港的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直言,即將年底前面世的美國莫德納(Moderna)及輝瑞兩款疫苗因研發技術關係,須分別存儲於攝氏負二十至七十度,惟香港缺乏相關大型儲存及運輸冷凍設備,應用於本港存在極大技術困難,料本港須剔除該兩款率先面世的疫苗,估計首批到港的疫苗將為牛津大學、俄羅斯「衛星V」或內地疫苗。他又預料,本港最快明年第二、三季接種首批疫苗,料二二年底完成全民接種,意味「抗疫馬拉松」目前僅跑完三分一。
經濟社評
冬至和聖誕佳節將至,不少市民正籌謀如何過節,但疫情爆發可能打亂大家的部署,有公共衞生專家更呼籲大家要過一個安靜的聖誕。愈來愈多研究指家庭聚會風險被低估,大家切勿為應節而開派對聯歡,以免成為另一個爆疫源頭,增加控疫難度,令這場抗疫馬拉松跑極也跑不完,一切應以親友安全為大前提。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昨天在電台表示,市民今年要過一個安靜、心裏有喜樂的聖誕節,切勿到酒吧和食肆慶祝,因除低口罩,整群人一定會出事。袁國勇的警告並非危言聳聽。首先,根據過往經驗,疫情短時間無法受控。第二波疫情用了25天才漸受控,第3波疫情卻花上80天時間才緩和下來,一波比一波的控疫時間長。
#AI #人工智能 #報紙 #社論 #明報 #蘋果 #東方 #星島 #經濟日報 #新聞 #每日新聞 #香港 #香港新聞 #epoch #times #hk #epochtimes #ntd #習近平 #爆料 #一國兩制 #林鄭 #直播 #香港直播 #香港人 #hk #hongkongnews #hklive #hongkong #隔離區 #新聞記者 #警員 #無可疑 #網友 #領事館 #中美關係 #中美冷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Z91Z68jlMg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瑞 比 牙醫 根 管 治療 在 吳家揚的樂透人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GQ九月份主題:新英雄,找了阿中部長拍了一系列令人尖叫的時尚照片
迷因力量借用這些卓越照片,加上陳時中的名言,獻上不一樣的阿中部長
陳時中就是今年的驚嘆號,這一年陳時中的不朽金句,都是因回應敵人的攻擊而生
親中勢力拿著中國人小明攻擊陳時中,陳時中正氣回擊:「不選台灣,自己承擔」
面對柯文哲的抹黑找碴嘲弄,陳時中說:「我們的敵人不是人,我們的敵人是病毒」
陳珮琪又再拿小明謾罵,陳時中:「我身上掛滿了箭靶,也歡迎大家來射」
前陣子普篩幫天下圍攻陳時中,拿各國普篩實例質疑,陳時中冷靜回應:「做得好的人為何要學失敗的人?」
被記者問:你請政風處調查彰化普篩,導致好感度下降有何感想
陳時中:我不是來當明星,做好事比好感度更重要
這不是時勢造英雄,是戰勝了險峻瘟疫時勢,才被發現欽佩的英雄
當然英雄不只阿中部長一位,還有防疫指揮中心,各部會,所有防疫人員,醫療人員,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做好個人防疫的你我
人人都是新英雄
陳時中可以成為最亮眼的一位,是因為他把柯已遺忘的這句話做到最好:"心存善意,盡力而為"
從柯文哲到韓國瑜,網紅素人政治的民粹型政治人物,已證明這些只為聲量而活的網紅政客,是最恐怖的當代現象
而陳時中正好在這亂世,向台灣示範了一個專業的,非民粹的,技術的,有良知的,有承擔的,不為了好感也不畏抹黑的政治人物與部會首長,該是怎樣的領導與為官風範
謝謝所有守住台灣,讓台灣在2020安然無事的老前輩,中生代,年輕人
你們是令台灣人感謝欽佩的新英雄!
(圖來自GQ,版權歸於GQ)
【GQ 封面人物】獨家專訪鋼鐵部長陳時中:我是真的很難服輸
https://reurl.cc/WLXy8L
===================================================================
【GQ 封面人物】獨家專訪鋼鐵部長陳時中:我是真的很難服輸
過去近半年間,陳時中顯然是個不會做官樣文章的非典型部長,他堅持科學證據,社會溝通時溫柔、充滿耐心,但是在全民防疫的中央統一上,態度又堅如磐石。特別是國際疫情兇猛多變,防疫措施必須滾動式調整,每一次變動就會帶來更多爭議聲浪,阿中部長多次自嘲:「身上掛滿箭靶,歡迎大家來射!」台灣媒體習慣造神卻又樂於落井下石,自然一直炒作「順時中」「逆時中」話題。群眾看得眼花撩亂不知誰是誰非,陳時中自己卻很清楚,不論是很「順」或很「逆」都不是社會之福,所以這位鐵漢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不吝於道歉!雖然現在離疫情結束還太早,但是當前台灣實在做得不差。我們專訪阿中部長了解在全世界的Covid-19大災難時,我們到底做對了什麼?我們的民族性在當中又起了什麼關鍵作用?阿中部長的智慧,是台灣人的福氣,更值得男人學習。
關於台灣這些日子以來的抗疫成就,政府都會歸因於SARS的慘痛教訓而超前部署,而面對國際的連連稱讚,被忽視多年的台灣多少有些好久不見的驕傲。問題是,有多少人習慣這種驕傲?然而疫情始終無法結束,8月起全球又開始淪陷。台灣始終在驕傲與焦慮間搖擺,大家司空見慣的政黨算計照常發生,以至於我們得目睹社會每天上演「看見黑影就開槍」的八點檔戲碼。在這樣的滿城風雨、瞬息劇變的壓力鍋裡,防疫指揮官阿中部長不斷面臨考驗。
回歸這次防疫的基本面,陳時中堅持的政策,與國際做法不同之處在於:入境是否要普篩?最支持普篩的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4/13公衛學院抗COVID-19說明會」就提出:「篩檢是運用公共衛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基本原理來預防疾病。」阿中部長則是堅持先居家隔離14天,有症狀再篩檢。後者考量的是節省醫療資源,還有避免篩檢出現偽陰性的衝擊,因為就人性而言,以為自己是陰性當然忍不住趴趴走,造成防疫的鬆懈與缺口。這個比率有多高呢?8月中CNN引用的研究數據顯示,即使當前最精確的PCR篩檢都會因為採樣的時間、採樣方式正確與否,出現2~29%偽陰性的機率。
不論這兩派孰是孰非,民間對其他防疫措施也還有不同意見,現在要斷定都還太早,但是陳時中參與決策又是政策執行者,在風風雨雨中至少立場不曾搖擺。在當前台灣情況還是相對樂觀之際,我們特別專訪阿中部長,了解他一路以來抱著什麼想法與理念,支撐他執行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GQ: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台灣表現相對較好,部長做為一個防疫指揮官與決策參與者,有什麼心得呢?
陳時中:我覺得在這次防疫過程中,非常需要分層負責與分工,任何層級的領導者基本上就是要有收集資料的能力,然後進行邏輯分析,用專業來判斷與決策。每個人的判斷與決策方式都不同,因此必須靠科學、醫療專業來把關。另一個做決策的重要因素是同理心,不只是要做出決策,還要判斷這樣的決定會對不同類的人產生什麼影響,要站在對方立場思考。我覺得自己算是比較有同理心的。做完決定後,在與社會大眾溝通對話時,適度表達我的專業判斷,以及進行未來相關政策,我相信這是比較順暢的方式。
GQ:我們全球各國家版本在新品牌宣言上,特別強調當前性別平等的國際趨勢。而很多國際上報導都顯示,全球防疫模範國領導人多為女性,部長對這樣的狀況有什麼看法?
陳時中:防疫是一個長期抗戰,很難說女性領導一定比較成功。但我的觀察是女性比男性多一些細心、耐心,女性領導者有了這兩種特質,決策之後態度也很堅毅,願意好好地執行。很多國家產生混亂,就是後者出了問題。觀察其他國家的情況,我發現控制疫情的關鍵是政策不能混亂與搖擺。其實很多方式都能成功,問題是施政者夠不夠堅定。
GQ:我們換個角度來問,很多狀況出乎意外嚴重的國家,領導人大多是非常傳統的硬漢派男人,部長有什麼感想呢?
陳時中:其實也不能那麼刻板地判定,例如我們看到瑞典是根據科學依據決定不封鎖也不隔離,只柔性勸說要保持安全距離。這種方式是基於不認為疫苗會很快研發出來、又有效,因此在希望不傷害經濟的前提下,在長期過程中形成社區免疫、群體免疫。一開始看起來實施不錯,施政也沒有搖擺,但是後來才發現代價比他們想像中嚴重,一開始也低估了死亡率與感染率。相對之下,台灣對疫苗與治療藥物的生產有信心,因為有以前長期經驗做為根據。當我們對治療方式與疫苗有信心,認為一兩年內有成果,決策就不一樣,在等待疫苗上市前,就努力防止社區傳播與降低傷害。
至於巴西,其實各個省區有不同的做法,只是其總統不積極推動防疫,他就是不服天,要跟自然對抗。這樣的經驗讓我更覺得,人類處在自然變異裡面必須要謙卑,學會順勢而為。
GQ:這次防疫,台灣全民很快就順應政府呼籲,習慣戴上口罩生活,但是這種改變,歐美從領導人到民眾似乎都反應不及,部長怎麼看兩者的差異?
陳時中:從生活習慣來看,歐美地區長期認定戴口罩是弱者表現,特別是美國人,很在意強弱者之差。這是歷史因素的影響,他們的祖先是拓荒者,要跟環境抗爭,要展現強者姿態。而在歷史上,歐洲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海洋國家,同樣要征服海洋,顯示自己很Powerful。相對之下,台灣一直處在外來政權的領導下,我們傾向更謙卑一點,不認為自己可以對抗自然,自然在民族性上比較能順應不利的情況,做出改變以利生存。
GQ:這次台灣超前部署,持續針對疫情預測提出應變之道,但恐懼是人之常情,部長會害怕嗎?
陳時中:我的工作之一其實是要降低社會的恐慌。就像口罩缺貨時大家當然都很害怕,就要努力宣導,告訴人民政府要怎麼處理,對政府有相當的信任感,才會配合政府積極的行為。但是對我而言,每天情勢都在不斷改變,我盡量讓自己戒慎恐懼。恐懼是免不了,就是戒慎。當每天都面對很多不可知時,我沒有太多時間去思考這些不可知的情況,只能集中心力在可以解決問題的行動上。我最大的恐懼就是害怕疫情大爆發,但是從根本去思考,恐懼是來自於擔憂做的準備夠不夠。這點就要多看國外封城或解封後發生的變化,思考他們的問題出在何處,接著問自己會怎樣因應。
GQ:部長有因此做噩夢嗎?
陳時中:我的個性不會花太多時間擔憂目前無法解決問題。我能夠很安心去睡,因為我有方法去面對疫情,這不是說保證一定可以解決,就是把團隊最大智慧化去規劃,把認為最可能解決的因應方案想清楚。
GQ:這段時間有那麼多反對或唱衰的聲音,部長如何面對?
陳時中:有些人會說不要管這種雜音,不要被干擾。但是我會非常認真去聽他們講話,仔細檢視我的政策與他們建議的扞格,以及當中的優劣差異。如果對方跟我講一件事情,我都不聽,也不知道他在講什麼,那麼當我想跟他溝通時,他怎麼會聽得進去?對方跟我講任何事情,我都知道他們講過什麼,也仔細去想過,當對方感受到我仔細想過,也重視他們的意見,雙方就有一個比較好的權衡基礎,也比較能聽得進去我講什麼,而不是互相攻擊,這對我們社會耗損太大了。
GQ:這段時間最難忘的經驗是什麼?
陳時中:有兩件事情,一個是走上寶瓶星號,宣布大家都可以回家,全場的歡呼,讓我覺得自己為大家盡了一些心力。當時努力想讓乘客安全健康地回到台灣,讓大家知道政府跟他們在一起,不要擔憂。還有武漢包機回來,乘客飛機下來的那一刻,我也覺得很震撼。
GQ:傳統上男性為了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常常犧牲了自己的家庭生活,部長怎麼看待自己也做了這樣的抉擇?
陳時中:我犧牲很多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但是我心裡沒有遺憾,因為我太太支持我。夫妻之所以是夫妻,正是她看得到我想要的,也了解了。
GQ:我們很好奇部長怎麼看待當代男人該有的樣子?
陳時中:我想現在男人跟以前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對待女性的方式,以及夫妻相處。男性對女性要多一些尊重,打從心裡尊重,不是純粹照顧,而是尊重她是個有想法的個體。我太太是個大提琴家,對我影響很大。國慶晚會時,邀請函上面是寫部長與部長夫人,我太太抱怨難道她沒有名字嗎?所以我就跟相關人士反映。
我從兩個兒子身上看到新一代男人其實有更多不一樣的地方。我的大兒子也是個醫生,很愛老婆又疼小孩,願意花很多時間帶小孩,比我更重視跟小孩子的溝通,雖然我覺得自己以前算做得不錯了。二兒子學設計,他比我更熱情,也更願意替別人著想,我覺得這樣很好。
GQ:最後想問部長從牙醫到成為部長、抗疫指揮官,為什麼人生會有這樣的改變,又有什麼樣的心得呢?
陳時中:其實我一直很想多做一點事,參與公共事務來影響台灣。剛開始不是那麼擅長,要做很多功課,又缺乏溝通經驗,就像當上牙醫公會理事長後,覺得牙醫的健保計算方式,對於國家健保制度的影響很大,因此跳進去面對挑戰、參與改變,後來當了政府官員,在推動解決少子化、長照2.0或是現在的Covid-19,其實都是想做一些改變。
許多人會問我,在推動政策時面對不少政治對抗,會不會很痛苦?老實說,我的挫折感不多,我覺得真正辛苦的,常常是想不出一個完整解決的方案。我擁有行政資源,所以每一件事情都應該對社會有正面的整體影響。我沒辦法保證一開始提出的方案一定可以改善我們的處境,但是透過不斷溝通與理解時,會讓政策的成功機率更高。我是個很願意修正自己決策的人,不會是下了命令就一定要推,比傳統做法多一些彈性,發現自己有錯時,當下立刻調整,反而可以得到更好的成果。
GQ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qtaiwan/
瑞 比 牙醫 根 管 治療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GQ九月份主題:新英雄,找了阿中部長拍了一系列令人尖叫的時尚照片
迷因力量借用這些卓越照片,加上陳時中的名言,獻上不一樣的阿中部長
陳時中就是今年的驚嘆號,這一年陳時中的不朽金句,都是因回應敵人的攻擊而生
親中勢力拿著中國人小明攻擊陳時中,陳時中正氣回擊:「不選台灣,自己承擔」
面對柯文哲的抹黑找碴嘲弄,陳時中說:「我們的敵人不是人,我們的敵人是病毒」
陳珮琪又再拿小明謾罵,陳時中:「我身上掛滿了箭靶,也歡迎大家來射」
前陣子普篩幫天下圍攻陳時中,拿各國普篩實例質疑,陳時中冷靜回應:「做得好的人為何要學失敗的人?」
被記者問:你請政風處調查彰化普篩,導致好感度下降有何感想
陳時中:我不是來當明星,做好事比好感度更重要
這不是時勢造英雄,是戰勝了險峻瘟疫時勢,才被發現欽佩的英雄
當然英雄不只阿中部長一位,還有防疫指揮中心,各部會,所有防疫人員,醫療人員,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做好個人防疫的你我
人人都是新英雄
陳時中可以成為最亮眼的一位,是因為他把柯已遺忘的這句話做到最好:"心存善意,盡力而為"
從柯文哲到韓國瑜,網紅素人政治的民粹型政治人物,已證明這些只為聲量而活的網紅政客,是最恐怖的當代現象
而陳時中正好在這亂世,向台灣示範了一個專業的,非民粹的,技術的,有良知的,有承擔的,不為了好感也不畏抹黑的政治人物與部會首長,該是怎樣的領導與為官風範
謝謝所有守住台灣,讓台灣在2020安然無事的老前輩,中生代,年輕人
你們是令台灣人感謝欽佩的新英雄!
(圖來自GQ,版權歸於GQ)
【GQ 封面人物】獨家專訪鋼鐵部長陳時中:我是真的很難服輸
https://reurl.cc/WLXy8L
===================================================================
【GQ 封面人物】獨家專訪鋼鐵部長陳時中:我是真的很難服輸
過去近半年間,陳時中顯然是個不會做官樣文章的非典型部長,他堅持科學證據,社會溝通時溫柔、充滿耐心,但是在全民防疫的中央統一上,態度又堅如磐石。特別是國際疫情兇猛多變,防疫措施必須滾動式調整,每一次變動就會帶來更多爭議聲浪,阿中部長多次自嘲:「身上掛滿箭靶,歡迎大家來射!」台灣媒體習慣造神卻又樂於落井下石,自然一直炒作「順時中」「逆時中」話題。群眾看得眼花撩亂不知誰是誰非,陳時中自己卻很清楚,不論是很「順」或很「逆」都不是社會之福,所以這位鐵漢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不吝於道歉!雖然現在離疫情結束還太早,但是當前台灣實在做得不差。我們專訪阿中部長了解在全世界的Covid-19大災難時,我們到底做對了什麼?我們的民族性在當中又起了什麼關鍵作用?阿中部長的智慧,是台灣人的福氣,更值得男人學習。
關於台灣這些日子以來的抗疫成就,政府都會歸因於SARS的慘痛教訓而超前部署,而面對國際的連連稱讚,被忽視多年的台灣多少有些好久不見的驕傲。問題是,有多少人習慣這種驕傲?然而疫情始終無法結束,8月起全球又開始淪陷。台灣始終在驕傲與焦慮間搖擺,大家司空見慣的政黨算計照常發生,以至於我們得目睹社會每天上演「看見黑影就開槍」的八點檔戲碼。在這樣的滿城風雨、瞬息劇變的壓力鍋裡,防疫指揮官阿中部長不斷面臨考驗。
回歸這次防疫的基本面,陳時中堅持的政策,與國際做法不同之處在於:入境是否要普篩?最支持普篩的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4/13公衛學院抗COVID-19說明會」就提出:「篩檢是運用公共衛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基本原理來預防疾病。」阿中部長則是堅持先居家隔離14天,有症狀再篩檢。後者考量的是節省醫療資源,還有避免篩檢出現偽陰性的衝擊,因為就人性而言,以為自己是陰性當然忍不住趴趴走,造成防疫的鬆懈與缺口。這個比率有多高呢?8月中CNN引用的研究數據顯示,即使當前最精確的PCR篩檢都會因為採樣的時間、採樣方式正確與否,出現2~29%偽陰性的機率。
不論這兩派孰是孰非,民間對其他防疫措施也還有不同意見,現在要斷定都還太早,但是陳時中參與決策又是政策執行者,在風風雨雨中至少立場不曾搖擺。在當前台灣情況還是相對樂觀之際,我們特別專訪阿中部長,了解他一路以來抱著什麼想法與理念,支撐他執行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GQ: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台灣表現相對較好,部長做為一個防疫指揮官與決策參與者,有什麼心得呢?
陳時中:我覺得在這次防疫過程中,非常需要分層負責與分工,任何層級的領導者基本上就是要有收集資料的能力,然後進行邏輯分析,用專業來判斷與決策。每個人的判斷與決策方式都不同,因此必須靠科學、醫療專業來把關。另一個做決策的重要因素是同理心,不只是要做出決策,還要判斷這樣的決定會對不同類的人產生什麼影響,要站在對方立場思考。我覺得自己算是比較有同理心的。做完決定後,在與社會大眾溝通對話時,適度表達我的專業判斷,以及進行未來相關政策,我相信這是比較順暢的方式。
GQ:我們全球各國家版本在新品牌宣言上,特別強調當前性別平等的國際趨勢。而很多國際上報導都顯示,全球防疫模範國領導人多為女性,部長對這樣的狀況有什麼看法?
陳時中:防疫是一個長期抗戰,很難說女性領導一定比較成功。但我的觀察是女性比男性多一些細心、耐心,女性領導者有了這兩種特質,決策之後態度也很堅毅,願意好好地執行。很多國家產生混亂,就是後者出了問題。觀察其他國家的情況,我發現控制疫情的關鍵是政策不能混亂與搖擺。其實很多方式都能成功,問題是施政者夠不夠堅定。
GQ:我們換個角度來問,很多狀況出乎意外嚴重的國家,領導人大多是非常傳統的硬漢派男人,部長有什麼感想呢?
陳時中:其實也不能那麼刻板地判定,例如我們看到瑞典是根據科學依據決定不封鎖也不隔離,只柔性勸說要保持安全距離。這種方式是基於不認為疫苗會很快研發出來、又有效,因此在希望不傷害經濟的前提下,在長期過程中形成社區免疫、群體免疫。一開始看起來實施不錯,施政也沒有搖擺,但是後來才發現代價比他們想像中嚴重,一開始也低估了死亡率與感染率。相對之下,台灣對疫苗與治療藥物的生產有信心,因為有以前長期經驗做為根據。當我們對治療方式與疫苗有信心,認為一兩年內有成果,決策就不一樣,在等待疫苗上市前,就努力防止社區傳播與降低傷害。
至於巴西,其實各個省區有不同的做法,只是其總統不積極推動防疫,他就是不服天,要跟自然對抗。這樣的經驗讓我更覺得,人類處在自然變異裡面必須要謙卑,學會順勢而為。
GQ:這次防疫,台灣全民很快就順應政府呼籲,習慣戴上口罩生活,但是這種改變,歐美從領導人到民眾似乎都反應不及,部長怎麼看兩者的差異?
陳時中:從生活習慣來看,歐美地區長期認定戴口罩是弱者表現,特別是美國人,很在意強弱者之差。這是歷史因素的影響,他們的祖先是拓荒者,要跟環境抗爭,要展現強者姿態。而在歷史上,歐洲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海洋國家,同樣要征服海洋,顯示自己很Powerful。相對之下,台灣一直處在外來政權的領導下,我們傾向更謙卑一點,不認為自己可以對抗自然,自然在民族性上比較能順應不利的情況,做出改變以利生存。
GQ:這次台灣超前部署,持續針對疫情預測提出應變之道,但恐懼是人之常情,部長會害怕嗎?
陳時中:我的工作之一其實是要降低社會的恐慌。就像口罩缺貨時大家當然都很害怕,就要努力宣導,告訴人民政府要怎麼處理,對政府有相當的信任感,才會配合政府積極的行為。但是對我而言,每天情勢都在不斷改變,我盡量讓自己戒慎恐懼。恐懼是免不了,就是戒慎。當每天都面對很多不可知時,我沒有太多時間去思考這些不可知的情況,只能集中心力在可以解決問題的行動上。我最大的恐懼就是害怕疫情大爆發,但是從根本去思考,恐懼是來自於擔憂做的準備夠不夠。這點就要多看國外封城或解封後發生的變化,思考他們的問題出在何處,接著問自己會怎樣因應。
GQ:部長有因此做噩夢嗎?
陳時中:我的個性不會花太多時間擔憂目前無法解決問題。我能夠很安心去睡,因為我有方法去面對疫情,這不是說保證一定可以解決,就是把團隊最大智慧化去規劃,把認為最可能解決的因應方案想清楚。
GQ:這段時間有那麼多反對或唱衰的聲音,部長如何面對?
陳時中:有些人會說不要管這種雜音,不要被干擾。但是我會非常認真去聽他們講話,仔細檢視我的政策與他們建議的扞格,以及當中的優劣差異。如果對方跟我講一件事情,我都不聽,也不知道他在講什麼,那麼當我想跟他溝通時,他怎麼會聽得進去?對方跟我講任何事情,我都知道他們講過什麼,也仔細去想過,當對方感受到我仔細想過,也重視他們的意見,雙方就有一個比較好的權衡基礎,也比較能聽得進去我講什麼,而不是互相攻擊,這對我們社會耗損太大了。
GQ:這段時間最難忘的經驗是什麼?
陳時中:有兩件事情,一個是走上寶瓶星號,宣布大家都可以回家,全場的歡呼,讓我覺得自己為大家盡了一些心力。當時努力想讓乘客安全健康地回到台灣,讓大家知道政府跟他們在一起,不要擔憂。還有武漢包機回來,乘客飛機下來的那一刻,我也覺得很震撼。
GQ:傳統上男性為了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常常犧牲了自己的家庭生活,部長怎麼看待自己也做了這樣的抉擇?
陳時中:我犧牲很多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但是我心裡沒有遺憾,因為我太太支持我。夫妻之所以是夫妻,正是她看得到我想要的,也了解了。
GQ:我們很好奇部長怎麼看待當代男人該有的樣子?
陳時中:我想現在男人跟以前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對待女性的方式,以及夫妻相處。男性對女性要多一些尊重,打從心裡尊重,不是純粹照顧,而是尊重她是個有想法的個體。我太太是個大提琴家,對我影響很大。國慶晚會時,邀請函上面是寫部長與部長夫人,我太太抱怨難道她沒有名字嗎?所以我就跟相關人士反映。
我從兩個兒子身上看到新一代男人其實有更多不一樣的地方。我的大兒子也是個醫生,很愛老婆又疼小孩,願意花很多時間帶小孩,比我更重視跟小孩子的溝通,雖然我覺得自己以前算做得不錯了。二兒子學設計,他比我更熱情,也更願意替別人著想,我覺得這樣很好。
GQ:最後想問部長從牙醫到成為部長、抗疫指揮官,為什麼人生會有這樣的改變,又有什麼樣的心得呢?
陳時中:其實我一直很想多做一點事,參與公共事務來影響台灣。剛開始不是那麼擅長,要做很多功課,又缺乏溝通經驗,就像當上牙醫公會理事長後,覺得牙醫的健保計算方式,對於國家健保制度的影響很大,因此跳進去面對挑戰、參與改變,後來當了政府官員,在推動解決少子化、長照2.0或是現在的Covid-19,其實都是想做一些改變。
許多人會問我,在推動政策時面對不少政治對抗,會不會很痛苦?老實說,我的挫折感不多,我覺得真正辛苦的,常常是想不出一個完整解決的方案。我擁有行政資源,所以每一件事情都應該對社會有正面的整體影響。我沒辦法保證一開始提出的方案一定可以改善我們的處境,但是透過不斷溝通與理解時,會讓政策的成功機率更高。我是個很願意修正自己決策的人,不會是下了命令就一定要推,比傳統做法多一些彈性,發現自己有錯時,當下立刻調整,反而可以得到更好的成果。
GQ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qtaiwan/
瑞 比 牙醫 根 管 治療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Z91Z68jlMg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深圳市近年房價飈升,炒房風潮熾熱,一個新樓盤攪珠中籤動輒也能賺幾百萬,市政府當然不敢忘記中央有關「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指示,也採取過「辣招」去抑制炒樓風,但這些措施始終沒有奏效,其中有市場推動因素,也有政府懶政不起作用的原因。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韓正上周四專門就房地產長效機制召開會議,指示要「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應該是有所指的。華潤集團下屬的房地產公司在深圳開發的一個樓盤,分期出售,由於地理位置處於創新科技企業集中的南山區,十分搶手,上一期發售出現中籤後轉手即可賺幾百萬元,新一期的訂購超出預售單位的8倍,參與攪珠的要付350萬元人民幣訂金,凍結資金達到339億元。
蘋果頭條
由今年初起一直站在抗疫最前線、幾乎無間斷主持每日430記者會的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上周六(5日)及本周日均請假缺席記者會,由傳染病首席醫生(流行病學)歐家榮代替。張竹君的丈夫、牙醫余岳鋒因患上腦癌,一直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留醫,有傳他周日早上因病重已在醫院離世。據悉,張竹君的丈夫同樣是醫生,去年證實患上腦癌,已在威院留醫一段時間。早前有傳他病情有點好轉,但其後情況轉差,並進入癌病末期,已未有再在深切治療病房醫治,近日更感染肺炎。上周六張醫生在430記者會召開前約1小時突然請假,臨時由歐家榮代替主持記者會,周日早上開始便傳出張醫生丈夫病逝的噩耗。
東方正論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一直是內地的控疫宗旨,亦十分成功,但隨着近期有數宗從香港輸入深圳及惠州的個案,反映本港疫情仍然處於水深火熱的階段,港府防疫無能,不僅害苦市民,更拖累內地。很可惜,港府沒有知恥近乎勇,防疫仍然半桶水,當中漁護署轄下的香港仔魚市場更被本報踢爆防疫措施形同虛設,魚販和南亞工人不戴罩開工,隨時成為播毒溫床。香港仔魚市場由魚類統營處管理,統營處處長則由漁護署署長兼任。港府宣布周五起將提高違反禁聚令的定額罰款,由2,000元倍增至5,000元,企圖寓禁於徵,還未知成效如何,魚市場卻率先犯禁。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近一年,近日終漸出曙光,全球多國研發疫苗紛報喜指疫苗的保護率逾九成,遠高於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所要求的五成。一直跟進疫苗供港的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直言,即將年底前面世的美國莫德納(Moderna)及輝瑞兩款疫苗因研發技術關係,須分別存儲於攝氏負二十至七十度,惟香港缺乏相關大型儲存及運輸冷凍設備,應用於本港存在極大技術困難,料本港須剔除該兩款率先面世的疫苗,估計首批到港的疫苗將為牛津大學、俄羅斯「衛星V」或內地疫苗。他又預料,本港最快明年第二、三季接種首批疫苗,料二二年底完成全民接種,意味「抗疫馬拉松」目前僅跑完三分一。
經濟社評
冬至和聖誕佳節將至,不少市民正籌謀如何過節,但疫情爆發可能打亂大家的部署,有公共衞生專家更呼籲大家要過一個安靜的聖誕。愈來愈多研究指家庭聚會風險被低估,大家切勿為應節而開派對聯歡,以免成為另一個爆疫源頭,增加控疫難度,令這場抗疫馬拉松跑極也跑不完,一切應以親友安全為大前提。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昨天在電台表示,市民今年要過一個安靜、心裏有喜樂的聖誕節,切勿到酒吧和食肆慶祝,因除低口罩,整群人一定會出事。袁國勇的警告並非危言聳聽。首先,根據過往經驗,疫情短時間無法受控。第二波疫情用了25天才漸受控,第3波疫情卻花上80天時間才緩和下來,一波比一波的控疫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