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不知道吃什麼
來份三層蜂蜜起司牛+林華泰鐵觀音奶茶似乎還不錯!
早午餐一起包了!!!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chea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圳是台灣歷史發展很重要的東西,那為什麼要蓋水圳,為什麼不是政府蓋呢? 通常在缺水的時候我們才會渴望下雨,所以有人就想出了如何在平時做好雨水管理,這大概是滯洪池大的概念吧!要知道防洪治水的現代觀念,可以到「水利大臺中」臉書看看喔https://m.facebook.com/waterresourc...
瑠公圳 在 陳吉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百年圳路灌溉萬千頃田,奔流臺灣歷代農業風華】
最近公視的史詩大劇 #斯卡羅 蔚為話題,引起國內追尋臺灣本土歷史的熱度。其實先民遺留給我們的不只是精神與記憶,還有許多即使是現在來看也是劃時代的建設,至今都還在造福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與農人的生活及耕作息息相關的就是水圳了,遍布臺灣各地的古圳,300多年來,日復一日地引水流淌,灌溉廣袤的田地,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
臺灣最早的水利灌溉系統,可以追溯到荷治時期。我們的祖先在臺南建造三筊埤古水道引官田溪水,比八田與一建設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還早了2百多年。三筊埤古水道工程範圍南北長達92公里、東西長32公里,一直到1920年代都還具有灌溉功能。總說臺灣以農立國,正是先民的智慧,讓「農」可以成為臺灣的國本。
進入清治時期,由於人口增加,米價上升,對於農田生產力的需求也提高,因此這個階段臺灣各地陸續開發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圳路,讓水田總面積增加到超過20萬公頃。其中較為知名的有嘉義的將軍圳、道爺圳(現整併為道將圳);新竹的隆恩圳;彰化的八堡圳;臺中的葫蘆墩圳;臺北的瑠公圳及高雄的曹公圳。這些圳路的建設,每一條都為臺灣創造了一座糧倉,讓原本空有肥沃卻看天吃飯的土地,化為百年餵養的良田。
日治時期建設最有名的要屬每一個臺灣人都耳熟能詳的「嘉南大圳」了。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是當時亞洲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八田與一技師十年鑿一圳,嘉南平原15萬甲阡陌,從此不再是看天田,至今都是臺灣最重要的糧食生產重鎮。其他像是屏東二峰圳、桃園大圳以及臺中白冷圳,都是當時最尖端的水利技術結晶。
300多年來,生活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摩頂放踵,踏遍島嶼的每一個角落,貫通的圳路何止百條,為臺灣的農業發展扎下深厚的基礎,即使放眼整個東亞,我們的農田水利史也步步都是傲人的足跡。百年圳水就像臺灣人的意志一樣連綿不絕,潺潺流過農人的額間變成辛勤的汗水、從粗黝的指尖滴下化為豐收的稻穗。這圳水還會繼續奔流到未來,承載臺灣永續的農業,生生不滅。
瑠公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文章
今年春天, VERSE 來邀稿,希望我書寫我從小長大的地方— 台北東區。四月底,我在疫情升溫前的、走過千萬遍的街區晃蕩,訪談、散步、拍照。
—
(原文發表於VERSE 6月號/2021 第6期)
My Town / 台北東區:並未沒落的城市之心
VERSE 官網全文:
👉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my-town-east-district
台北仁愛圓環上,醒目的日本潮牌店「BAPE STORE」,前身是「溫蒂漢堡」。學校中午放飯,如果沒帶便當,作為一介小學生,我最期待的,就是家人拎著溫蒂漢堡的提袋出現在校門口。
裡面沒有漢堡,那太普通了。我十之八九要求的,爸媽從善如流的,是義大利麵與烤馬鈴薯。現在想想,那真是不怎樣的義大利麵與烤馬鈴薯,麵都軟了,起司是人造的,在我幼小的心目中,那卻是堂堂正正的美食,伴隨一絲絲優越感。小學生的世界,真正樸實無華,不過是省略家裡的便當,就是不平凡的小確幸。
我念的學校,就是溫蒂漢堡後方的「台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從幼稚園小班直至國中畢業,每天的活動範圍,就是家裡與學校之間,敦化南路一段至敦化南路二段來回的短短距離。
#水鄉澤國滄海桑田
敦化南路縱貫大安區,原先不在日治時期的都市計畫內,其修建者,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台灣重要黨外政治人物,高玉樹。他曾二度當選省轄市時的台北市市長,1967年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後,他也續任行政院官派台北市市長直至1972年。
台北市如今著名的林蔭大道,敦化南北路與仁愛路,以及連結二者的仁愛圓環,就是高玉樹任內的政績。他聘請本土藝術家顏水龍擔任顧問,拓寬仁愛路,修建仁愛圓環,而從敦化北路經仁愛圓環至仁愛路的L型路線,正是松山機場通達總統府,五十年前的國家門面。
這優雅氣派的L字型,正好切出了台北東區的左半側。
具體來說,台北東區究竟在哪裡?
仁愛路以北,市民大道以南,復興南路以東,延吉街以西,繪在地圖上的一個歪斜梯形,是台北東區的正身;忠孝東路與敦化南路是X軸與Y軸,劃分其四個象限。
你一定想像不到,台北東區原是一個大水池。仁愛路、敦化南路、忠孝東路、延吉街一帶,曾是作為灌溉水源的陂塘,十八世紀時,此湖邊聚落被命名為「大灣」,後被雅化為「大安」,亦即大安區的由來。日治時期仁愛圓環周邊是泥田,種植許多菱角;SOGO百貨台北忠孝館的基地,作為大灣之一部,原屬瑠公圳的灌溉轄區,後於1911年被排乾填土,成為農田,現為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的財產,1983年設定五十年地上權給太平洋建設,就是後來的「太平洋崇光百貨」。
1980年代,台北西區已發展得飽和擁擠,中華商場的去留成為問題,鐵路地下化、捷運開挖箭在弦上;反觀東區,自從台北市於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後,已是政府有意識帶動發展的區域,忠孝東路由西往東修築三段、四段、五段,像是牧羊一般,有效驅動人口至此。
1971年,全台唯一新型超市「頂好超級市場」在忠孝東路四段開幕,聲名大噪,生意風火;1987年,香港惠康併購台灣頂好企業,成為台灣第一間「頂好Wellcome超市」,頂好商圈已然繁華;1987年11月,太平洋崇光百貨開張大吉,日式服務開人眼界;1989年,第一間「誠品書店」在仁愛圓環開幕,1995年搬遷至「敦南金融大樓」,首創二十四小時營業書店。
東區崛起時,錢潮漲起時。1989年6月,台股衝破萬點;1989年8月,為抗議房價飛漲,萬人夜宿忠孝東路,無殼蝸牛積極運動。
#東區沒落了嗎?
作家韓良露在其著作《台北說城人》中訴說,第一代年輕消費世代的文化從80年代台北東區孕育而生,她購物泡吧聊是非,青春狂飆,卻也摻雜滄桑,黯淡語境是為了鋪陳「東區沒落」—她以「孔雀收屏」形容東區在2000年代風華老去。
哪有老,哪有收屏。前輩揮灑年輕時,七年級生我才嗷嗷待哺,台北東區育我養我,是我家鄉,我從小到大享受此區的涵養與底蘊,吃喝玩樂,食衣住行,離不開東區的恩澤。
當然清楚,「東區沒落」這二年聲量大。上網一搜,報導多出現於2019年,檢討的重點不脫租金太高、其他商圈崛起、網購興盛。於是你看見了風水輪流轉:東區繁華後而黯淡的西門町,因捷運開通、翻新成功而再度活躍;比東區更東的信義計畫區,在政府刻意開發下,百貨、商樓拔地而起。東區有空店,服飾業者走得多,老餐廳撐不住,永福樓歇業時,唏噓遍野。
可大家怎麼就沒關心那些或歷久不衰、或摩拳擦掌的角色呢?
說起台北的酸菜白肉鍋,「圍爐」是必須被提起的名字。圍爐鮮少接受國內媒體採訪,這天,我卻與店主大聊特聊,只因我與二代老闆楊尚寧是兒時玩伴,我的父親是圍爐的股東。我從小吃圍爐長大,酸菜白肉鍋等於圍爐,圍爐等於酸菜白肉鍋。這事關人格養成。
圍爐開幕時,我九歲,1993年。楊尚寧稍長我二歲,講起自家餐廳,仍不時把「我們北方人」掛在嘴邊。她的爺爺來自中國東北吉林,曾任國大代表,把冬天醃白菜的習慣,續行於南方的台灣,媳婦學起來了,改良得精緻,用於宴客,當年在飯桌上鼓吹「開一間店吧」的友人們,包括我爸媽。圍爐不太做媒體行銷,是因為往年靠著爺爺、爸媽的人脈,就已建立堅強的顧客基礎,偏向高端的設定,與火鍋的供應模式,也讓圍爐挺過二十八年的時間沖刷。
紫銅鍋、相思木炭,和中國東北幾分相像,這在南方另起的爐灶,卻處處是文化融合。酸菜,是台灣大白菜在經年吹送冷氣的中央廚房自然發酵28天而成;白肉,必須選台灣豬子排部位的五花肉,切除軟骨,重石壓去八成油脂,片薄後,晶白透光如玉;醬料,必須有芝麻醬、韭菜花、豆腐乳,醋要加烏醋,至於白醋、紅油、辣椒,楊尚寧不加:「那是台灣口味。」江浙點心、私房炒菜,則是因應夏天淡季而生的菜色。
楊尚寧說,圍爐剛開時,台灣火鍋市場不若現今火熱,酸菜白肉鍋在當年是很特殊的存在。與東區一起走過三十年,圍爐生意始終穩定,老中青三代客人都有,不受東區景氣影響。
如果圍爐是老前輩,「SEASON Artisan Pâtissier」就是中生代了。由知名甜點主廚洪守成在2011年創立,SEASON起初落腳大直,2013年進駐仁愛圓環後巷,看準的就是方便的交通與市中心的集客力。這裡不是正東區,但就在東區邊上,保有生活感與悠閒調, SEASON與附近的畬室、某某、Fly Café等等店家,也形成甜點咖啡的一級街區。
洪守成甜點創作精神暢旺,他店裡不僅供應各式蛋糕甜食,也有精美趣味的盤式甜點。他不把SEASON設定為社區型甜點店,「因為社區需要的是麵包,不是蛋糕」,他希望客人是真正喜歡甜點的人士,從四面八方來。但他也提到,每當信義計畫區有新的百貨開幕,店內生意就會下滑二週,「百貨一直在稀釋我們的客人。」不過,百貨蜜月期也縮短許多,開幕熱潮過後,客人就回來了。
若論百貨坪效,東區仍是績效王。《食力》報導,忠孝與復興SOGO,二間百貨一年就能吸引三千二百萬人潮,相較於信義計畫區十四間百貨瓜分一年三千四百萬人潮,數字說明一切。新光三越因而插旗東區,正義國宅都更案的「Diamond Towers」,將含新光三越睽違七年的展店,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幕。
#老東區人的吃食提案
一區老不老,端看水活不活。我打開Google Maps,畫出東區界線,標記常去店家,呼吸喝水的日常躍然眼前:太多我喜歡造訪的好店了!其中不乏五年內開幕的年輕好手。
以汲飲式雞尾酒聞名的「Draft Land」;米其林主廚林泉引進的質感泰菜「Baan Taipei」;重新詮釋素食與豆製品的「上善豆家」;蔬食魅力全開的「小小樹食」;日本知名燒肉的台北分支「梵燒肉」;米其林主廚林明健的舒適法餐「Chou Chou」。以上僅舉數例。
在東區吃飯,絕對吃得滋潤。身為一個東區囡仔,我給各位提幾個東區覓食方案:
去「老友記」吃一盅臘腸滑雞飯、一碟芥蘭菜,再去敦化SOGO「COFFEE LOVER’s PLANET」喝咖啡;COFFEE LOVER’s PLANET的酪梨蔬菜三明治也很好吃,我時常去吃午餐,就著天光看書。如果不想吃老友記,頂好名店城也很近,直入地下室的「美景紅油抄手」或「頂好紫琳蒸餃館」,爭取排隊時間。再不然,大安路轉角的「頂好哨子麵」快速美味,記得加點蘿蔔乾、淋點烏醋,配碗綜合丸湯。
如果臨時起意想吃義大利麵,我就走進「Solo Pasta」。
如果外國友人來訪,「伍佰雞屋」是體驗台灣家常菜的好地方。我曾帶美國來的朋友先去吃伍佰雞屋,再去吃第二輪訂位的「MUME」。
如果是約會夜,我的首選是「赤綠」,店主小野龍哉手藝很好,創意活潑,台灣食材被他用得精神抖擻,又不失日式小料理的輕鬆自在,非常適合小酌。
如果可以,我想奉送我的東區地圖給各位,上頭來不及標記溫蒂漢堡,以及許許多多灰飛煙滅,但有當下這刻的尋常足跡,台北東區的生活底蘊,一目瞭然。
—
VERSE官網:
👉https://www.verse.com.tw/
雜誌值得收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R030086380?loc=P_0004_001
瑠公圳 在 cheap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水圳是台灣歷史發展很重要的東西,那為什麼要蓋水圳,為什麼不是政府蓋呢?
通常在缺水的時候我們才會渴望下雨,所以有人就想出了如何在平時做好雨水管理,這大概是滯洪池大的概念吧!要知道防洪治水的現代觀念,可以到「水利大臺中」臉書看看喔https://m.facebook.com/waterresourcetaichung
參考資料:
https://tinyurl.com/u3yu2q2
https://tm.ncl.edu.tw/article?u=022_003_00002051
https://www.tss.gov.tw/ws.php?id=24
成為VIP訂閱戶 每月台幣30元起 享有不同的專屬粉絲福利
https://tinyurl.com/y2b43ap2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discord群組:
https://discord.gg/ymNuMVg
cheap遊戲副頻道:
https://tinyurl.com/y3hfw7du
瑠公圳 在 新北市議員劉哲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這次的 #市政總質詢 中,哲彰提到了瑠公圳的問題!📝
事實上台北縣政府於民國9⃣7⃣年,開始進行過瑠公圳的整治與景觀再造🌱 主要是希望打造一個北台灣的清溪川 🌳 但現在呢?🤔
⛲️ 現在的瑠公圳已經變成佈滿青苔、養著蚊子、到處是福壽螺,家戶排放廢水,充滿臭味的一條臭水溝 💦😟
📣 哲彰向 #侯市長 提出質詢 💪,要求侯市長正視這個棘手的問題,侯市長也在市政總質詢的時候🙆,允諾會要求城鄉局、水利局、新店區公所盡快找出解決的辦法,還給民眾一條乾淨可以親水的 #瑠公圳!🎉
#大家的意見哲彰都聽到了💪
#我們要的是一條親水的瑠公圳,而不是一條又臭又髒的臭水溝
哲彰的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clarkliuntc/
瑠公圳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台北慢步」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水瓶子 (簡肇成)
內容簡介:
從城北到城南,從老街到書街,串連不同巷弄組成10條不同主題的路線,慢步走出台北不同的歷史與人文肌理。
「不同的角度,慢慢的藉由步行省思,參訪大大小小的景點,串連出不同主題的散步路線,正是以台灣為主體的思考模式,將多元文化納入日常生活之中,逐漸收納融合成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只要每一個人都規劃出一條散步路線,這樣累積起來的文化厚度,就足以媲美世界各國。」
城市漫遊者水瓶子,經過七年經營「青田七六」、擔任城市導覽解說的歷練,更走覽國內外城市感受不同的文化精髓,淬煉出更成熟的視角,此時寫《台北慢步》,已不再只是熱鬧的人文景點介紹,而是在各個不同巷弄、不同主題的串連中,試圖找出歷史、文化的連結,進而讓城市散步成為文化講堂,培養城市人的文化厚度。
為了讓這些路線的串連更加清晰,也特別請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美術學部畢業、《在台灣尋找Y字路》的作者栖來光繪製慢步地圖。
第1條路線 北門到南門:政權、商業、現代化與拓荒探險的中軸線
第2條路線 城南軸線巡禮:從育苗、商品展覽館、教育會館到劇場表演
第3條路線 東門外的白恐之路:從有形的刑務所到無形的居家監控
第4條路線 城南散步:與文學家們一起閒晃在河邊巷弄及水圳道間
第5條路線 書街巡禮:從牯嶺街、光華商場、國際學舍到溫羅汀
第6條路線 水道之路:慢步於瑠公圳與霧裡薜圳之間
第7條路線 走在米道上:看盡都市變遷的齊東老街
第8條路線 新文化運動之路:建成圓環周邊
第9條路線 大龍峒陳維英的伊甸園:從太古巢到四十四坎
第10條路線 老街老店老市場:艋舺多元文化行腳
作者簡介:水瓶子
喜歡在無盡的深夜面對電腦螢幕,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拜訪、書寫百大城市的容顏。喜歡逛美術館,對一張畫作背後的故事濃厚的求知慾望,甚於八卦雜誌的感知能力。更喜歡沉溺於咖啡的香氣與口感中,享受各咖啡館的獨特印象。著有《台北咖啡印象》、《台北小散步》等書。
部落格。【水瓶子的城市旅行】trip.writers.idv.tw
瑠公圳 在 瑠公圳悲歌- 百歲人瑞反迫遷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瑠公圳 悲歌- 百歲人瑞反迫遷. 645 likes · 53 talking about this. 老人老屋老樹反迫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