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秋嚴選禮盒+最受歡迎的日本精選食品】團購登場!
.
▶️團購連結:https://gbf.tw/vchrj
▶️開團時間:2021/08/30~2021/09/05
▶️出貨時間:商品於09/08起依序出貨。
▶️運費說明:宅配運費本島$100,外島$200 (無開放海外訂購)
▶️付款方式:信用卡付款、匯款轉帳
★現貨數量有限,虛擬帳號匯款日保留1天(從下單日起算),超過時間未匯款的數量就會被釋放出來。建議大家可以使用刷卡付款,簡單方便又快速。
.
👜 本團獨家優惠
✓小茶栽堂鳳鳴朝陽禮盒【團購獨家】團購優惠價$725元
✓小茶栽堂金采禮盒【團購獨家】團購優惠價$935元
✓小茶栽堂凡爾賽甜心禮盒 團購優惠價$399元
✓日本COSMOS即時沖泡湯包,任選五包,每包$69元
✓日本千金丹黑芝麻抹醬隨手包,任選三包,每包$59元
.
☎️客服聯絡方式
電話:02-25592733 (上班時間為週一~週五 9:30~18:00)
客服信箱: service@osharemommy.com.tw
.
______________
在嚴峻疫情肆虐的不安中,一步步往前小心走的這一年,
不知不覺的,就要迎來中秋了。
以往在中秋節時總是要呼朋引伴一起烤肉的過節儀式,今年為了防疫要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移動群聚。
但即使無法見面,還是可以送上一份祝福心意給心裡重要的人。
.
市售秋節月餅禮盒琳瑯滿目,今年要推薦給大家的是 #小茶栽堂 的秋節禮盒組。
小茶栽堂以出產品質極優的台灣自然栽培茶著名,
他們家的茶品禮盒,也是以前我常會帶出國送給日本朋友們的伴手禮。
最近品嚐到秋節禮盒的馬卡龍牛軋糖及豆沙蛋黃酥,
才知道原來小茶栽堂不僅只是茶好喝,創意茶食甜點也好美味。
.
小茶栽堂充滿藝術質感的精緻禮盒也是推薦的理由之一,
隱含的設計寓意,會讓收到的人更感受到真摯的祝福心意,
今年中秋,就挑選一款小茶栽堂禮盒送給想念的人,也買來獎勵自己吧!
本次開團的其中二款禮盒還是獨家組合,市售通路買不到的。
.
❤️學校終於要開學了,為方便家長準備小朋友們的餐點,一起開團的還有最受歡迎、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補貨的 #精選日本優質食品
✓100%北海道LEGUMES DE YOTEI小麥鬆餅粉(等待好久的原味鬆餅粉即將到貨,本團開放預購9/17起依序出貨,下手要快!)
✓新品‼️日本つぼ市製茶本舗蔬菜鬆餅粉(無麩質、滿滿蔬菜營養的日本米粉鬆餅粉,最適合不喜歡吃蔬菜的孩童)
✓新品‼️日本千金丹黑芝麻抹醬(日本百年老店的超優質美味黑芝麻抹醬,還有很方便使用的隨手包)
✓日本Sudo砂糖無添加果醬(神奇魔法美味的無加糖果醬,吃過就會愛上!缺貨很久的草莓、藍莓果醬再次到貨)
✓日本北海道菊水拉麵系列(每次開團都是瞬間秒殺的最好吃日本即食拉麵,這次所有口味都齊全了,三餐點心及宵夜必備)
✓新品‼️日本COSMOS即食沖泡湯包(有如現煮的超美味日本國產食材即食湯包,道地日式風味,每一款都好喝,大推薦!)
還有更多超人氣日本食品請點入表單選購
🛒團購連結:https://gbf.tw/vchrj
.
#請下拉本文看各項產品介紹
#請多利用團購連結頁面下方的快速導覽功能
#直接點選下單想購買的品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茶栽堂】超人氣中秋禮盒
#小茶栽堂的蛋黃酥 #吃過會想念的美味
今年你吃過蛋黃酥了嗎?
近年來在台灣,蛋黃酥儼然成為最有人氣的中秋月餅,
好吃的蛋黃酥一入口就知道,選用優質材料來製作真的比什麼都重要,而且餅皮要酥鬆有層次感,內餡香甜滑潤又不膩口。
.
製茶專家的小茶栽堂以茶食概念做出來的蛋黃酥就是很不一樣,
內餡使用的是以麥芽糖費時熬煮的豆沙餡,
包覆純古法製成的屏東紅土鴨蛋鹹蛋黃,
恰到好處的甜味不膩口,好吃極了!
分切成小塊搭配茶飲,最能感受其美味。
.
#小茶栽堂的馬卡龍牛軋糖 #夢幻法式創意甜點
第一次吃到馬卡龍牛軋糖,美麗繽紛的配色組合好吸引人,
風味更是獨特討喜,輕盈酥脆的馬卡龍夾著Q軟牛軋糖,
還嚐得到堅果及果乾的豐富口感,每一口都是驚喜。
馬卡龍牛軋糖用來搭配茶飲最合適,
非常推薦送給親友,一起品嚐小茶栽堂的這款創意甜點自信之作。
.
#小茶栽堂黃梔烏龍茶 #小茶栽堂黑茶 #品嚐反璞歸真的美好
100%台灣自然栽培茶,100%無添加最安心!
我一直很喜歡小茶栽堂的台灣自然栽培茶,
本次團購禮盒精選搭配甜點的二款茶品是黃梔烏龍茶及黑茶。
黃梔烏龍茶:選用無農藥的野放黃梔花與茉莉花,先後窨製而成的烏龍茶,為沉穩的口感添加一股柔氣花香,清新尾韻非常適合夏日飲用。
.
黑茶:這是小茶栽堂的獨創茶品,先將烏龍茶反覆烘焙至熟化的黑烏龍茶,後與重發酵茶依比例焙製而成,口感沉著且回甘,適合用餐中及餐後飲用,搭配甜食更顯與眾不同的內斂喉韻。
.
#三款小茶栽堂禮盒組 #美麗又美味的中秋祝福
#禮盒附有紙提袋
◎凡爾賽甜心禮盒:馬卡龍牛軋糖6入 (原味+草莓3入、抹茶+野莓紅茶3入)
◎鳳鳴朝陽禮盒(‼️團購獨家):輕巧盒2入(黃梔烏龍茶1入、黑茶1入)+豆沙蛋黃酥2入 + 馬卡龍牛軋糖2入( 原味+草莓1入、抹茶+野莓紅茶1入)"
◎金采禮盒(‼️團購獨家): 輕巧盒1入(黑茶) + 豆沙蛋黃酥3入 +小茶餅5入 ( 黑烏龍茶1入、綠茶1入、小葉種紅茶1入、原味起司1入、巧克力1入) +法式手工餅乾5入(草莓餅乾1入、洋蔥餅乾1入、綠茶南瓜籽1入、玄米杏仁1入、糖霜1入) +馬卡龍牛軋糖2入(原味+草莓1入、抹茶+野莓紅茶1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北海道【菊水】拉麵系列
.
#有如現煮的超級美味日本即食拉麵 #常常大缺貨
#有現貨就要趕快下單
已經開過很多次團購的日本北海道菊水拉麵,每次都是最先被搶購一空的品項。
因為這系列拉麵真的超~級~好~吃,就有如在日本拉麵名店吃到的新鮮現煮滋味。
不能親自飛去日本再次品嚐一碗熱呼呼拉麵的日子裡,
一定要多訂幾包來自北海道知名製麵品牌的菊水拉麵一解思念之情。
.
菊水拉麵的創始人衫野森一,自昭和24年(1949年)就開始在北海道極寒之地「下川町」開始了製麵生涯,菊水拉麵是以生麵加工以風乾冷乾燥的方式製成,而非一般的油炸方式,因此麵體也更能保持小麥的原始風味。
.
菊水江別磚頭鳥拉麵使用100%江別小麥,加上稀有品種小麥「ハルユタカ」混和製成,口感與風味絕佳,就像名店現煮拉麵般美味,請務必要品嚐看看。
.
__________________
🔴無添加!日本COSMOS即食沖泡湯包
.
#嚴選日本國產食材製作 #無添加化學調味劑
#獨家冷凍乾燥技術 #完整保留食材原味及營養
#熱水沖泡即可享用 #有如現煮般新鮮美味
對於一般市售沖泡湯包的印象通常就是方便而已,至於味道就無法太挑惕。
但是這款來自日本的COSMOS即食沖泡湯包系列絕對會顛覆此想法,講究的食材與嚴謹的作法,透過獨家冷凍乾燥技術,完整保留食材原味與營養。
.
只要以約160ml熱水(水的份量可隨個人口味調整略增)簡單沖泡就能端上桌,每一款都有如現煮般的美味。
.
我尤其喜歡COSMOS系列湯品大量使用各式日本優質蔬菜製作,
忙碌工作日的午晚餐,即使是吃便當,只要再沖泡一碗湯品,
就能適時補充對身體友善的蔬菜營養。
.
#八種不同口味 #每一款都是非常講究的道地日式美味湯品
#任選五包每包只要69元
◎日本COSMOS沖泡湯包-蛋花
越是簡單的食材越要講究,才能品嚐出與眾不同的滋味,這款蛋花湯一定要試試。
為了要搭配走遍日本特選出來的國產優質雞蛋,特別使用北海道昆布熬煮的日式高湯。在溫和芳醇的清澈湯底裡,品嚐鮮美滑嫩的蛋花,太美味了!
.
◎日本COSMOS沖泡湯包-味噌蛋花
濃郁滑嫩的味噌蛋花湯,特別添加了扇貝提味,更增添鮮美海味。
.
◎日本COSMOS沖泡湯包-味噌蔬菜南瓜
這款味增湯精選五種黃綠色蔬菜(菠菜、南瓜、小松菜、大蔥及高麗菜)製成,充滿大量蔬菜鮮甜,還加入芝麻帶出自然風味,不僅美味更是營養滿滿。
.
◎日本COSMOS沖泡湯包-味噌菇菇
這是使用日本國產菇類(舞茸、香菇、白金菇、金針菇等)製成有豪華感的味增湯,菇類特有的濃郁香氣與滑溜口感,搭配味增的溫潤甘美,暖心暖胃好喝極了!
.
◎日本COSMOS沖泡湯包-味噌海帶
嚴選日本生長的海帶製作,未加工的海帶更加天然健康,還加入燒津鰹魚乾增添層次風味。
.
◎日本COSMOS沖泡湯包-番茄
這是一款滋味非常豐富的湯品,加入日本國產高麗菜、菠菜、烤洋蔥和起司製作而成,只要簡單沖泡就能充分享受大量蔬菜的濃郁甜美與層次風味。
.
◎日本COSMOS沖泡湯包-梅子海帶
這款湯品的滋味好獨特,非常日式風味。
湯裡含有一整塊紀州南高梅製作的梅干和五種海帶,可直接沖泡成熱湯,或是用冷水沖泡後做成素麵沾醬,也可以加在熱米飯上做成茶泡飯,一年四季都能盡情享用。
.
◎日本COSMOS沖泡湯包-味噌菠菜
這是一款非常講究的湯品,使用日本國產菠菜、油豆腐,還搭配了八種精心挑選的日本味噌製成。
就像現煮般的溫潤美味,暖呼呼喝下,簡單的幸福感,好滿足!
.
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千金丹黑芝麻抹醬
.
#日本百年老店招牌產品 #濃濃芝麻香氣柔滑美味 #早餐必備
黑芝麻抹醬是早餐麵包的好搭檔,也是美味與營養兼具的最佳選擇。
👍大力推薦這瓶超好吃的黑芝麻醬
這是明治八年創業迄今的日本百年老店「千金丹」的招牌產品,
一百多年來,代代傳承努力把可以搭配各種食材的黑芝麻醬做到最好,讓顧客在日常飲食中能輕鬆攝取芝麻的豐富營養。
.
只要一打開瓶蓋,有如剛烘烤好的新鮮濃郁芝麻香氣就撲鼻而來,
千金丹黑芝麻醬美味的秘密在於嚴選優質芝麻,高溫烘烤帶出香氣後再研磨,磨好的芝麻醬立即密封才能完整保留香氣。
.
通常黑芝麻醬在開瓶後會慢慢變乾,不容易挖取推開,覺得很困擾。
但千金丹的黑芝麻抹醬就沒有這個問題,
百年老店職人的長年專業經驗,精準調整研磨技術,製作出黑芝麻醬濕潤光滑的完美質地,每一次拿取使用都很順手美味。
.
千金丹從使用者立場出發考量,還貼心推出個人隨手包,
一小個黑芝麻抹醬隨手包,設計成剛好可以塗抹一片吐司的份量,
在匆忙的早餐時間只要烤好吐司,隨盤附上一個黑芝麻抹醬隨手包,大人小孩使用都很方便。
.
★本次開團的千金丹黑芝麻抹醬,瓶裝的無添加砂糖,想要控制糖分的最適合。
隨手包的有添加適量蜂蜜及黑糖,甜度剛剛好,非常好吃。
.
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つぼ市製茶本舗-蔬菜鬆餅粉
.
#不喜歡蔬菜的孩子也會大口吃下的美味蔬菜鬆餅
#以日本國產米粉製成 #不含麩質 #加入四種日本國產綠色蔬菜
#這是媽媽給孩子的溫柔愛情
此款蔬菜鬆餅粉是日本媽媽團隊從養育孩子的立場思考,研發製作而成的,
成分不使用兒童容易過敏的七大過敏原(雞蛋、牛奶、小麥、蕎麥、花生、蝦及蟹),也不使用防腐劑、著色劑及人工甜味劑。
.
而且與一般小麥鬆餅粉不同,這是使用日本國產米粉製成的,不含麩質,對小麥過敏的孩子也可以放心食用。
.
同時把兒童常會逃避的綠色蔬菜加入鬆餅粉裡,
含有菠菜、小松菜、花椰菜及大麥若葉四種日本國產蔬菜粉末,
不會有青菜味與苦味,不喜歡蔬菜的孩子們也會開心的大口吃下。
享用美味鬆餅時,也攝取到日常飲食中容易缺乏的膳食纖維及鈣等營養素。
.
只要把鬆餅粉加入蛋及牛奶拌勻成麵糊,就能煎出蓬鬆柔軟的美味鬆餅,讓孩子們一起動手製作,更加有樂趣。
★對蛋、牛奶過敏者,可改成使用豆奶或水來製作。
.
_________________
🔴100%北海道LEGUMES DE YOTEI小麥鬆餅粉
.
由小晴天本舖獨家代理的這款北海道LEGUMES DE YOTEI小麥鬆餅粉,是每次開日本食品補貨團的超人氣回購商品。
.
#北海道人氣甜點店品牌鬆餅粉
這是北海道當地知名甜點店「LEGUMES DE YOTEI」的限量品牌鬆餅粉,
嚴選北海道產小麥粉、北海道產酪乳(Buttermilk)及無鋁泡打粉等材料製成,不含脂肪酸、防腐劑及化學香精等添加物。
#北海道小麥黃金比例配方
北海道LEGUMES DE YOTEI鬆餅粉的厲害之處,在於以黃金比例混合多種北海道小麥,
讓鬆餅同時兼具Q彈與鬆軟的究極美味口感。只要簡單加入牛奶及雞蛋,自家鬆餅也能媲美專賣店的蓬鬆軟綿、濕潤可口。
.
也因此北海道LEGUMES DE YOTEI小麥鬆餅粉在日本大受消費者喜愛好評,連續獲得2016~2019年樂天金賞第一名的肯定。
.
#煎鬆餅或做點心都美味
我從開始使用各式口味的LEGUMES DE YOTEI鬆餅粉做蛋糕點心後,
真的就再也無法回頭去買一般市售鬆餅粉了,用這款鬆餅粉做出來的每一款成品都非常美味。
相關的食譜應用,可參考我這篇文章。
http://www.cecillia.com.tw/2019/04/cecilliax.html
.
►本次開團的北海道LEGUMES DE YOTEI小麥鬆餅粉終於五種口味都齊全了:
原味/法式可可/宇治抹茶/沖繩黑糖 /加拿大楓糖
(#原味及宇治抹茶開放預購,9/17起依序出貨)
.
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Sudo砂糖無添加果醬
.
#不添加砂糖的超美味果醬 #有如從罐子裡舀取的新鮮水果
來自日本的「信州須藤農園」果醬超美味,而且不添加砂糖,不含人工添加物、無化學調味劑,為自己及家人選擇這款果醬好安心。
.
「信州須藤農園」果醬精選來自世界各地的水果製成100%的水果果醬,使用白葡萄和檸檬來引出水果最自然的甜味,這也是這款果醬的神奇魔法祕密,不僅天然美味,還能吃得到水果果肉。
因為不添加砂糖所以也不會有一般果醬的甜膩感,抹在吐司上或搭配原味優格都好好吃。
.
早餐時端出一整籃溫熱鬆軟餐包,再把最適合夏日的酸甜果醬都擺放在餐桌上,
讓家人自己挑選喜歡的口味,每天的早餐都能有不同的美味期待。
.
►本開團的日本Sudo砂糖無添加果醬有五種口味:草莓、橘子、藍莓、檸檬、蘋果
.
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北海道無添加和風湯包
.
#快速讓清水變身為日式料亭風味高湯
#還能用來炒菜炒飯炒麵當調味料
要在家裡煮出媲美日式料亭的美味鍋物湯底比想像中的更容易,
只要把一小包北海道和風湯包放入清水裡煮約3 ~ 5 分鐘,鮮美清爽的湯底很快就能完成。
.
這款來自北海道的無添加和風湯包,嚴選北海道產昆布、日本國產香菇、鰹魚乾、鯖魚乾及沙丁魚乾等製成,不含化學調味添加物及防腐劑,天然安心的絕佳風味也絕非市售調味高湯粉可比擬。
.
常有人說自家煮的味噌湯就是比日本料理餐廳的少了一點味道,很重要的關鍵就在於湯底的作法。
很推薦試試看用這款和風湯包先煮好湯底,再加入其他食材與味噌,相信就能煮出美味滿意的味噌湯了。
.
北海道無添加和風湯包不只可以用來煮鍋物、關東煮及茶碗蒸等,
把湯包剪開當成調味料來炒飯、炒麵或煮日式炊飯,或是醃漬蔬菜做成日式漬菜都很有味道。
.
_________________
🔴日本TANZEN-北海道無添加料理包
.
無法去日本的此時,常常思念起在日本吃到的國民美食咖哩飯。
多年前去北海道小樽旅行時,曾造訪一家咖哩名店。
當時雖然還是秋天但北國大地已有冷冽寒意,在木造建築的溫暖氛圍中品嚐著辛香美味的咖哩飯,佐以小樽在地釀造的啤酒,迄今仍能感受到那一刻的幸福溫度。
.
#撫慰人心的北海道小樽肉醬咖哩及札幌咖哩
#本次團購還有新口味 #簡單加熱就能端上餐桌
Tanzen北海道無添加咖哩料理包嚴選北海道在地食材製作,
以北海道產洋蔥、雞肉及番茄等精心熬煮後,再加入中東或印度咖哩香料,製成溫暖辛香、有豐富層次風味的美味咖哩調理包。
.
只要拆開包裝袋倒入可微波的容器內,微波加熱後就可享用;
或是把調理包放入熱水內煮約5~7分鐘,再剪開包裝袋倒在溫熱米飯上(拌麵也很好吃),比外面餐廳賣的還更好吃的道地北海道咖哩飯就能端上餐桌了。
.
Tanzen北海道無添加咖哩料理包有四種口味選擇:
北海道小樽肉醬咖哩(印度風味)、北海道札榥咖哩(中東風味)、新品‼️雞肉咖哩(番茄口味) 、新品‼️雞肉咖哩(奶油口味)
.
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老舖お茶屋の抹茶沖泡飲
.
#2019東京食品展美食女子大賞 #使用有160年以上歷史的抹茶老舖茶葉製作
「老舖茶屋抹茶拿鐵」是採用有160年以上歷史的抹茶老舖茶葉製作,獲得2019東京食品展的美食女子大賞,代表著產品不但美味還兼具了健康與美容的訴求。
.
很特別的是「老舖茶屋抹茶拿鐵」抹茶粉是整片茶葉研磨而成,
在營養的攝取上比其他種類的茶葉更為完整,含有蛋白質、鈣質、鐵質及膳食纖維等,其中豐富的抗氧化劑及兒茶素更能幫助抗炎、抗氧化、防衰老及提高免疫力。
.
而且不同於一般市售抹茶拿鐵多半只添加砂糖或果糖口感的甜膩感,
老舖茶屋抹茶拿鐵添加了用來製作高級日式甜點的和三盆糖,甘潤甜美的層次風味讓口感更豐富高雅,風味絕佳。
「老舖茶屋抹茶拿鐵」無人工甘味劑、無香料色素、無防腐劑或添加劑,推薦加入牛奶或無糖豆漿沖泡飲用。
.
__________________
🔴沖繩限定沖泡式海帶芽
.
#沖繩限定的大海美味 #簡單快速就能煮出鮮美海帶芽湯
#美味又營養
市面上雖然有很多速食海帶芽湯包,但這款不容易買到的沖繩限定沖泡式海帶芽是我最喜歡的一款。
這款海帶芽湯含有裙帶菜、和布蕪、昆布及海蘊等四種海藻及蔥。
本身已有調味,所以不需另外加入任何調味料,只要放入滾水內快速煮一下,再打個蛋或加點豆腐、蔥花,淋幾滴麻油就非常鮮美好吃,我有時還會加入燙好的麵線一起吃,簡單美味又清爽飽足。
.
_________________
🛒團購連結: https://gbf.tw/vchrj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這世界並不完美,但有你伸手擁抱,缺憾會更少一點。 ] 15年後,五月天重新伸出雙手擁抱,並且找回執導原版擁抱的陳宏一導演拍攝新版MV。 ━━━━━━━━━━━━━━━━━━━━━━━━ 2014 Just Love It ! HTC ✕ 五月天 [擁抱] 演唱會 [ 五月天 Just Lo...
璞 園 69 號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ㄧ「台灣非中國一部分!以色列學者撰寫首本希伯來文台灣專書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兩岸一家親還是基調 #中國有機會就吃吃我們豆腐 #台灣只是川普貨架上的商品 #統獨是個假議題 #你們台灣人 #說以後要統一或獨立的那現在打 #現在好好的管它過去幹什麼 #惡性循環兩岸關係不會好 #兩岸一家親標籤化 #合作代替對抗 #你統我我也能統你 #沒必要逞口舌之快 #我們都是Chinese中國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台灣族人依舊在,#只是忘了我是誰!」
日本文獻,1895-7年,台灣居民分限處理手續通告記載:台灣現有華人16,474人,其中6,546人將於二年之內返回中國,其餘10,291人,將以華僑身份,繼續居留在台灣。另有257,104人,則將以台灣人身份居住台灣。
當時留下來的華人對全島平埔族群台灣人的比例僅約3.8%。這還是在清帝國時期純種平埔族人被大舉漢化後的結果。而根據記載1895-1945這50年間,台灣的華人僅僅增加4萬人。
「 #你我都是原住民」
台灣人的祖先很多人都以為是來自福建的中國移民,此種自認中國漢人乃台灣人祖先的刻板印象其實是透過有政治目的的教育所造成。如今,許多的歷史、考古及醫學研究都否定了這個說法,底下將就各方面的研究及資料,說明台灣人大多數都是台灣原住民平埔族漢化的後代。
台灣被列入歷史記載的時間始於1582年,葡萄牙船長在船行經過台灣時高呼「Ilha Formosa」,意思是美麗的島嶼,並紀錄於航海日誌中。然而,考古學上於台東"長濱文化"的發現,證明了台灣早於據今五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居住,並不是荒蕪之島,而新石器時代的遺跡更是遍佈台灣全島。 早期居住台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民族」,使用的語言屬於「南島語系」,與南太平洋區域住民的語言同屬一系。 約略分為20多個族群,住在山區者稱為「高山族」(約九族),住在平地的稱為「平埔族」(約十族)。
1616年已經有日本人來到台灣從事貿易, 荷蘭人於1624年佔據台灣,期間為了開墾及農耕需求,引進漢人從事耕作,然這些人力只是僱傭性質,而非移民。 荷人的政、教措施全不及漢人,未為漢人設置學校、教會, 荷人不視漢人為其屬民,教會亦視漢人為異教徒。因此所做的台灣「蕃社戶口調查」,均不將漢人計算在內。
根據荷蘭人的人口統計,荷據時期(1624-1662)台灣各地就有約30萬人的平埔族 (註1), 而在荷蘭駐台最後一任長官揆一所寫「被忽視的台灣」中有記載,當時漢人庸工人數為2.5萬人。然而荷蘭勢力範圍只涵蓋台灣西部,且主要統治地區為台南,高雄一帶。
沈建德博士以1624年為起點以日本學者(註1)及文獻會資料建立人口模型以人口年增率0.7%估計(同時期明朝人口平均成長率為1.054%), 認為荷蘭時期台灣平埔族約有38萬人,非歸附原住民(含平埔族及高山族)有25萬(註2)。
1662 年荷蘭降於鄭成功,鄭家的東寧王國治理平埔族,態度與方法都比荷蘭人嚴苛激烈,對平埔族的剝削程度,更甚於荷蘭人,驅使奴役、虐待刻薄的情況時有所聞,使平埔族大為反感,並起來反抗。鄭式高舉反清復明大旗, 清帝國為消滅防堵鄭家勢力, 於1661年起實施堅壁清野的戰術。對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實施海禁,禁止人民跑到台灣,同時劃界遷民,在沿海地區的住民強制要遷到界內,並築界墻、立界石,派兵戌守,若越界則殺無赦。
以福建為例, 1048公里的海岸線居民都要遷移到界內。 鄭式王朝時期, 漢人為11萬左右(註3)。
1683年清帝國消滅鄭氏王朝,實施驅漢政策,把鄭式王朝的漢人通通驅離台灣。 1684年施琅「諸羅減租賦疏」說得很清楚:「自臣去歲奉旨蕩平偽藩,偽文武官員丁卒,與各省難民,相率還籍,近有其半」。可見1683年滿清入台後約僅一年,就將鄭氏軍民趕回約有一半。到了1688年,「華夷變態」上記載:「以前台灣人口甚為繁盛,漢人民兵有數萬人,自隸清以後,居民年年返回泉州、漳州、廈門等地,現僅有數千漢人居住」。可見,從1683年的數萬趕到1688年,只剩幾千漢人在台灣,而驅漢行動並未因而停止。
清帝國納台灣入版圖,常駐在台灣的官士兵約1.5萬人,三年為一到就離開台灣輪調,為防止反清復明或造反再發生(事實上還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官士兵選有家眷者,但家眷不可攜往台灣, 以其家眷為人質,這樣官員到了台灣就不至造反。 於是海禁不但不因此被撤消,而且再加上特別嚴格的禁令。
從1661 年起超過兩百年的時間採嚴格的海禁政策,直到1875年「牡丹社事件」,日軍出兵臺灣,清廷在外強壓境之下,採納沈葆楨之建言才廢止。 期間此禁令只有在1732(註4),1748,1760年短暫開過三次給官士兵能攜帶家眷一同前往台灣。
1724年藍鼎元「論治台灣事宜書」:「若云番地,則全台皆疆番……。宜先出示,令各土番自行墾闢,限一年之內,盡成田園,不墾者聽民墾耕」,可見1724年清帝國據台時,全台灣仍皆「番」地。
雖然清帝國嚴格禁止中國人民移民到台灣,然而犯罪者,逃犯,或是在中國生活不下去的人仍想辦法偷渡到台灣,這些人多為來自泉州漳州兩地的男性,也就是俗稱的"羅漢腳"。他們冒者生命危險通過"10去6死3留1回頭"的黑水溝到台灣謀生,羅漢腳到台灣後,因清帝國法律的規定,漢人不得進入生番(未歸附)及熟番(以歸附)地界開墾或佃田。但因全台非番地者非常少,兵律及戶律的規定,令偷渡者在台無法生存。於是透過結婚政策(入贅),同化政策,武力及騙取土地等手段(註5),取得土地,在台灣定居下來。
有些人認為康熙40年以後因海禁令漸為鬆弛,漢移民偷渡接踵而至。然而根據《台灣府誌》記載,1691 (康熙30年) 至 1711(康熙50年) 二十年期間台灣漢移民戶數並沒有增加而丁口亦僅成長1,377人, 其中1691 (清康熙40年)至1,711(康熙50年) 間丁口僅增加 755 人。
可見或許有羅漢腳偷渡到台灣, 然能落地生根者仍在少數, 而能落地生根著也多以娶平埔族為妻。乾隆二年(1737)戶律又規定,漢民不得擅娶番婦,番婦亦不得牽手漢民。違者, 即行離異。
起因乃是因為羅漢腳藉入贅平埔族(母系社會)取得土地後,不但違反漢人不可進入平埔族地界開墾的禁令,且常引起漢人跟平埔族人的糾紛。 因此"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情形在1737年戶律規定之後必定減少甚至消失。
依照《台灣府誌》的記載1711年時漢人戶數為12,727 戶,丁口僅18,834 人,以一戶平均四口人計算,漢人(含混血)約49,088人,而此時的平埔族及非歸附原住民從1661的38萬及25萬以0.7%人口成長率計算, 則分別是54萬及35萬, 漢人(含混血)人口僅佔全台灣住民的5%。
這樣的估算雖然不夠精確, 然而漢人移民人口佔台灣人口比例不高仍是正確的。
根據清帝國宮中奏摺提到的台灣府社番人口數(註6),1766年(乾隆三十年)為66萬6,380人,1768為68萬7,290人,1769 年為69萬1338人,1774年(乾隆三十八年)為76萬5,721人。這些數據顯現荷治時期平埔族人口以0.7%的人口成長率自然成長的結果跟清宮奏摺的數字是很接近的。
從1732年開始至1760三次開放攜眷只有3萬人不到的眷屬來台,因此漢人(含混血)人口佔全台灣住民比上升到7.6% 。 而最後一次開放則僅兩百多人,顯現台灣因為人口增加,謀生不易,加上渡海風險,以及台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已經很少人願意冒著危險移民到台灣。
平埔族人原本沒有姓氏只有名字,在命名上採連名制,簡單的說,新生嬰兒的名字,除了新名之外還加上母親的名字在後面(隨繼承法則)。清領時期採用賜姓政策當時的平埔族、賽夏族、排灣族等。漢姓是漢族血統與出身的一種表徵。《史記》云:「天子賜姓命氏,諸侯命族。族者,氏之別名也。姓者,所以統繫百世,使不別也。」
據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所列,土番之姓有机、羅、李、卯、標、卓、萬、戴、穆、寧、來、毒、孽、乃、兵、竭白、北、鄂、岳、雙、尤、溫、鬱、大、蚋、月、落、璞、力、宜一字者,有道泌、埤弄、目加、舊來、之机、合萬、羅皆、池皆、加惹二字者,有弟其力、呂猫落三字者,不過這些姓並非由賜姓而來,而是藉由「番語家名」羅馬拼音的漢譯而來。
清國對臺灣歸化番何時開始實施賜姓政策,文獻雖然闕如,不過當可推測是在「土番歸化」薙髮(即剃髮)納餉(鹿皮、小米)之後。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歸化熟番漸從漢俗,乃令薙髮,錫姓,以遵國制。」乾隆23年(1758年),諭令歸化平埔熟番應薙髮結辮(請參「社學」條),並賜與潘、蠻、陳、劉、戴、李、王、錢、斛、林、黃、江、張、穆、莊、鄂、來、印、力、鍾、蕭、盧、楊、朱、趙、孫、金、賴、羅、東、余、巫、莫、文、米、葉、衛、吳、黎等姓,其中以「潘」姓最多。
1763年,楊景素任台灣道任內,嚴加禁止漢人越界侵擾平埔族,除此,並奏請準,對其轄內平埔族眾,鼓勵改姓漢化。他任內共對平埔族賜了潘、陳、 劉、戴、李、王、錢、斛、蠻、林、黃、江、張、穆、莊、鄂、來、印、力、鍾、蕭、盧、楊、朱、趙、孫、金、賴、羅、余、米、葉、衛與吳姓。
1772年(乾隆37年)朱景英《海東札記》載:「番以父名為姓,以祖名為名。如祖名甲,父名乙,即呼曰乙礁巴甲。礁巴者,番口語也。近時各社均延師課讀番童,出就道試,錄取樂舞生,給予頂戴,與新生一體簪掛。前學政就番字加水旁,姓以潘者,今則張、王、劉、李,自為姓者多矣。」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亦載:「初,熟番有名無姓,既准與試,以無姓不可列榜;某巡臺掌學政,就番字加水三點為潘字,命姓潘。故諸番多潘姓;後別自認姓,有趙、李諸姓。」可見,賜姓時,初以「潘」姓居多,之後漸有張、王、劉、李、趙諸姓。
有些番社,並不以「潘」姓為大宗,而是以「錢」姓最多,有些姓如黎、金,因繁衍數少,幾乎絕嗣。《新竹縣采訪冊》載,竹塹堡社(即新社)於乾隆年間,「丁口千餘,厥分七姓:曰錢、曰衛、曰廖、曰三、曰潘、曰黎、曰金。今惟錢姓丁口最繁盛,計有二百。衛、廖、潘、三等四姓,每姓丁口只有數十,其黎、金兩姓則已絕嗣矣。」
1778年(乾隆42年):明令官方戶籍登記上,台灣平埔族人不再被記為「土番」或「社番」,而登記為「民」,聚落稱「民社」。
1879年(光緒5年),後山統領兼辦卑南廳撫番事務的吳光亮寫成〈化番俚言〉三十二條,其中有一條曰:「分別姓氏,以成宗族。爾等從前父有父姓、子有子姓,數傳以後,就不知誰是祖宗、誰是子孫,血脈紊亂,實與野類相同。茲本軍門將爾等各莊分別姓氏,嗣後兒女須從父姓,一脈相傳,庶免錯亂宗支。」當時所賜漢姓,係擇自百家姓,如恆春縣各番社賜潘姓、金姓,卑南廳各番社賜陳、吳、戴、林等姓。
1881年(光緒7年),將台灣各縣平埔族皆劃為漢籍。1886年(光緒12年),為了防止番姓之混冒,中路理番同知蔡嘉穀規定襲用漢姓或潘姓者必須於姓下加一「新」,成為「雙字姓」,以示區別,而且也規定各番姓之堂號。
日治初期為管理方便,在戶籍登記上又出現「生番」與「熟番」登記,日據申報戶口自動登記為「熟番」的應該是遷居近山區拒受漢化不願背祖的一群,但人口數已寥寥無幾。
至日昭和十年六月四日,台灣總督府公佈「戶口調查」規定,改稱「生蕃」為高砂族,原「熟蕃」改為平埔族,寓賤視意味的「蕃」或「番」一名詞這才從官方文書中消失,但也造成台灣平埔族後裔考証的困難。
那麼平埔族又是怎麼漢化的?
從鄭家東寧王朝到清帝國,統治者的強勢文化加上透過開設學堂,教平埔族漢字,透過賜漢姓,賜漢人祖譜與平埔族人,以及利用稅賦及勞役上的差別讓平埔族人不得不漢化。 於是平埔族雖然擁有多數人口,但聚落型態為主的社會,缺乏大型社會組織,才會落入荷蘭、鄭家東寧王朝、清帝國等的統治。
經過外來政權兩百多年的統治,因而喪失了自己的傳統文化和語言。而隨著人口的增加, 生活空間變小,以及不願意被同化,平埔族展開了族群遷移,沿海的往內地遷移,內地的往山邊遷移(註7)。
以筆者父親故鄉雲林西螺,以及母親彰化竹塘為例,根據沈建德博士的研究—
6、7千年前,鄒族從玉山下,順著陳有蘭溪、清水溪,到達濁水溪、北港溪流域的雲林,故全縣原都屬於鄒族。但,數千年前平埔族到達之後,兩族在平地開始混血,混血後的新種族,後人稱為洪安雅平埔族。雲林人本都是平埔族,因為漢化的緣故,現都自稱是和佬人或客家人。各鄉鎮市真正血統的大要如下:
斗六、古坑:斗六社,屬洪安雅平埔族。
鄭時歸順,康熙中葉再降清,改稱柴裡社,頭目老眉德。斗六在清康熙時有客家人流浪到此,但並未把斗六變成客庄。
1689年,斗六社「社番」漢化者留下棄社名改稱和佬庄,不漢化者遷出,部分遷去埔里鹽土庄。
1850年左右,鹽土庄也漢化了,斗六社二度分家,不漢化者再遷埔里,1897年只剩21戶64人。
崙背、土庫、褒忠、東勢、麥寮、台西、口湖、四湖、水林、元長、北港:貓兒干社,南社,土庫王社,屬洪安雅平埔族。斗南、大埤、虎尾:他里霧社,屬洪安雅平埔族。
鄭時歸順,康熙時降清、就地漢化。1897年不漢化者只剩20戶57人。文獻記載,社男「多娶漢女」,其實娶的是漢化的平埔女性,否則,連平埔族都有漢女可娶,怎麼還會有「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傳說?
虎尾是荷治時期的行政中心
西螺、二崙、莿桐、林內:西螺社,屬貓霧拺平埔族。和彰化方面的血統相同。據說濁水溪以前是在西螺之南,改道之後才在西螺之北。故改道之前,西螺與彰化屬相同地理區域,因此同為貓霧拺族,而非雲嘉地區的洪安雅族。筆者的父母都是被漢化的貓霧拺平埔族人,只是父系的祖先在清殖時期就已漢化,母系祖先則直到日治時期後才遭漢化。
荷蘭血統:1641年荷蘭進入北港,在大埤築紅毛埤,虎尾為行政中心。這些地方現應仍可找到荷蘭血統。
筆者就讀雲林斗六正心中學時期,許多同學就有棕色眼珠、紅髮、捲髮等許多荷蘭血統的特徵。
1895年清帝國割讓台灣給日本,當時台灣人口約255萬人,然當時清帝國的統治區域仍未及全台,日清和平條約第五條裡有規定寬限期間二年,給與台灣居民自由選擇留在台灣取得日本國藉成為日本國民,或把所有財產變賣而離開台灣,兩者擇取其一。實際上退離台灣者,一說約4,500人,另一說則為6,500人。
國藉選擇的期限過後,台灣總督府開始嚴格限制台灣中國之間的往來,清國要在台灣設領事館也加以拒絕,同時努力排除清國對台灣居民的影響。
台灣史上第一次正式的戶口調查是始於日治時代1905年(明治38年)。當時的台灣人口約312萬人。其中平埔族人約46,432人,高山族約11萬人, 日本人約59,618人,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人約8,223人, 其他本島人近290萬人。(註8)
日本於1945年於二次大戰中戰敗投降,當時台灣人口已經成長到約690萬人,其中日本人約42萬人,外國人士 5萬多人,平埔族約7萬人,高山族約17萬人,其他台灣本島人士約619萬人。
可見日本戰敗時仍有尚未漢化的平埔族人。而這些佔人口比例低的清國移民經過兩百多年與台灣平埔族的通婚,平埔族血源的比重早就遠遠超過了漢人的血源。而且歷經台灣被割讓後,這些人早認為自己是台灣人。
日治時代對台灣山地原住民仍採劃紅線封山圍堵政策,但仍尊重他們的姓氏、風俗、習慣,未強力干涉,甚至於實施土地居住權之保護;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立即下令要求他們改漢姓以達台灣全面漢化政策。目前原住民如果不是因面相輪廓更異於漢人及平埔人,尚可分辨,否則再經50年後原住民命運會與平埔族完全相同,就是所謂變成漢人了。
國民黨政府於1949年為逃避中國共產黨的追擊,逃到台灣。跟據1956年「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逃到台灣的中國人不包括軍隊有64萬(註9),這裏面,女性只有21萬。
而逃到台灣的國民黨軍隊數量根據駐台美援機構Foreign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的1954年的調查報告約為50萬人,而1956年台灣人口為939萬(不含職業軍人,1970年前戶籍與兵籍是分開的),所以這些中國移民在1956年只佔台灣人口的 6.8%,即使加計軍隊也不過佔全台灣人口的11.5%。而這些中國移民,因女性人口不多,要通婚也勢必與台灣人通婚,經過幾代的通婚,這些中國移民的後代平埔族的血源比重又超過原有的漢人血源。
台灣目前的族群被略分為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等四個族群。其中閩南人及客家人都有「中原」祖籍。2001 年馬偕醫院檢驗科主任林媽利在國際組織抗原雜誌發表一篇研究報告,由基因等遺傳標誌分析,台灣的閩南人與客家人並不屬中原漢人。很顯然的,族譜再度被證明並不可靠(註10)。
而且閩南人及客家人遺傳特質上確屬同源,無法分別。然而在中國閩南人,聚居於平原,客家人則散居於邊緣丘陵山區,兩族之間的交往和通婚並不頻繁(註11),如此經過兩、三千年的區隔,兩族群的遺傳特質會有分化,乃是生物進化學上常見的現象。
正如多數學者所主張,中國閩客兩族分屬不同遺傳族群,這是不難想像的。只是,中國閩客既屬不同族群,為何台灣閩客卻具有共同的遺傳特質?
唯一合理的解釋的就是因為台灣的閩南人及客家人皆屬平埔族漢化後被賜與漢姓及族譜, 加上清帝國時為了方便統治刻意分化操弄族群的結果。而此一現象就遺留到現在。時至今日,兩者之分只是語言及習慣等可以經由後天習得的特質。
東寧王朝所使用的語言是河洛語系中的泉州音系。因鄭氏籍貫為泉州,追隨者自然多閩南人尤其是泉州人。荷據時期來台的漢人亦多泉漳之人,清帝國時期台灣在未設省之前屬於福建省,而移民到台灣的羅漢腳也是泉、漳居多。因此在平埔族漢化後形成一個以閩南語為主體的社會。
除此之外,林媽利醫師發現所有高山原住民出現的抗原種類都很少,其基因的組合歷經幾千年的歲月沒有改變,成為全世界上最純的族群。每一族所具有的不同的組合數不只有限,且有很高頻率,其中賽夏族最高,成了最純的原住民。
而林醫師於2005年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Biology發表的論文證明台灣原住民與玻里尼西亞人母系血緣有直接相關,顯示台灣原住民與亞洲大陸的族群在冰河時期結束時即已分開, 除排玻里尼西亞人與亞洲大陸的關係。加上 Jared Diamond 於Nature (Vol。 403, 709, 2000)以"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發表的論文都在在證明了台灣原住民乃是目前南太平洋南島語系之源。
長久以來, 大多數的台灣人都以為自己的祖先乃是清帝國時期的閩南、廣東移民。如果真有此大規模的移民,史籍上必定會有所記載,然而,卻完全沒有這樣的記載閩南廣東曾經有過大規模的移民移向台灣。而且千人萬人之數對於族群遺傳特質的改變而言仍是杯水車薪,差之千里。族群的全部取代〈Total Replacement〉非同小可,並非短短的兩、三百年可以達成。鄭昭任博士即認為DNA漸次變異的方向所得的證據,語言的淵源關係,都代表台灣原住民昔日在歐亞大陸的移動。其經由中國內到台灣的可能性幾近於零。
反之,經過印支半島中部或南部一帶由西向東或由南向北移動的可能性最大。林媽利醫師等HLA的研究顯示今日「台灣漢人」與古越南原住民的血緣最近。而林媽利醫師長期在血型上的研究,從亞孟買血型到米田堡 ( Milten-berger) 血型比例,顯現台灣人與東南亞國家(如泰國)是近乎相同,而中國則與台灣有很大的落差。
這些結論與上述先民的移動路徑正好不謀而合。而林醫師的資料又顯示「台灣漢人」與平地原住民Pazeh(巴宰族)的HLA遺傳質十分相近,幾至不能分別(註12)。
綜上所述,目前的社會科學及醫學上的研究,都指向台灣人大多數都是平埔族漢化的後代,非來自清帝國時期的漢移民,而外來移民,只佔了少數比例。 這些移民經過幾代的通婚後,也都含有平埔族的血統。這樣的結果不僅顛覆了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也讓台灣人得重新思考族群的關係。因為不管是閩南人,客家人,現存的原住民,或是部分外省籍的後代,全部都是台灣原來住民的後代,只是大多數已經漢化,因此,我們要特別珍惜與保存目前原住民的傳統文化,畢竟這是多麼寶貴的文化資產。
同時,閩客的分野應該從此打破,雖然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與語言,卻有著相同的祖源。而從荷治時期到現在,短短三百多年,台灣人從部落文化開始逐漸與現代文明接軌,強大的學習能力與環境適應力,創造出全世界第十六大的經濟體,台灣的競爭力在世界名列前矛,科技實力更是倍受推崇,這樣的成果,舉世無雙,身為台灣人豈能不自豪,豈能不向我們的原住民祖先致上崇高的敬意。
�註 1: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等譯〈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
�註 2: http://taup.yam.org.tw/PEOPLE/961117-4.htm
�註 3: 陳紹馨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
�註 4: 1732年(雍正十年 ) 廣東巡府鄂爾達奏請准予渡台者攜眷, 新的限制是知縣以上的文職人員必須要超過四十歲,而且沒有兒子,方可攜眷.
�註 5: 中央研究院原始生產模式與歷代經營策略貳、歷代經營策略中第三節「有清時期之土地競爭及番課租稅」.
�註 6: http://www.sinica.edu.tw/…/library/…/npmdatabase/piah037.htm
�註 7: John Robert Shepherd (1995),《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Frontier 1600- 1800》,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註 8: 日治時期人口調查資料
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twstatistic…/POP/Mt49-2.xls
�註 9: 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 第二卷第一冊
�註10: 宋代以前不准民間私修族譜,而由官方公佈,為了統治或政治目的,其祖譜往往不可靠。 明代之後,私修族譜才成風氣。 據王世慶的「台灣公私收藏族譜目錄」,1218件現有族譜及93件功德榜之中,蔣介石在1951年後編印的有835件,佔全數的63。7%;乾隆23年賜姓以前編印的只有22件,佔1。6%。 可見台灣人的族譜,至少98。4%可疑。
�註11: 高木桂藏:客家:中國內的異邦人,講談社現代新書,1991
�註12: http://www.wufi.org.tw/taiwan/n020729a.htm
�註13: www.taiwannation.com.tw
文章來源:http://ppt.cc/Ucop
(圖片取材自網路)
《附記1》清帝國「化番俚言」
�改社為莊,以示區別。查內地百姓所居之地,均稱某村、某莊,未有稱為社者。茲本軍門恩准爾等安居故土,其社名改名為莊。爾等將來置買田業、立契書券,一切皆照現改莊名辦理,以歸畫一。
�分別姓氏,以成宗族。爾等從前父有父姓、子有子姓,數傳以後,就不知誰是祖宗、誰是子孫,血脈紊亂,實與野類相同。茲本軍門將爾等各莊分別姓氏,嗣後兒女須從父姓,一脈相傳,庶免錯亂宗支。
�建立廟祠,以安神祖。爾番眾現已歸化,凡一村一莊、或幾村幾莊共建廟宇一座,安設關聖帝君、或天后聖母、或文昌帝君及各位正神身像,合眾虔誠供奉。又各莊各建祠宇一座,安設全莊祖宗牌位,每逢年節及每月初一日、十五日,眾備香燭虔心叩拜,必獲保佑人口平安、五穀豐熟,獲福無窮矣。
清帝國平埔文獻之一《臺灣生熟番紀事》(1885年)
「化番俚言」 http://www.guoxue123.com/tw/02/051/006.htm
《附記2》清帝國「臺灣地圖」(地圖上方為原住民族遭統治年史)
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on/Article.aspx?sNo=04001051
《附記3》台灣史與基因比對呈現的「台灣人圖像」
https://goo.gl/LcJu3t
《附記4》2019年3月林媽利醫師:「『台灣血緣』╴台灣人的DNA」最新演講影片。
https://goo.gl/ZbQNz3
《附記5》國家地理雜誌以人類細胞粒腺體的基因,追蹤出人類從非洲遷徙到亞洲路徑
台灣原住民有五萬年人文歷史,比亞洲大陸支那人種還早四萬年。
https://s.yam.com/BVx4c
《附記6》埔農的台灣歷史研究演說(上半場)
https://s.yam.com/aNYvt
埔農的台灣歷史研究演說(下半場)
https://s.yam.com/PvKv3
《附記7》1623 年以前, 琶侃(Paccan)國- 至少延續有1萬3千年
https://s.yam.com/5c2fV
(註):上列「臺灣」的「臺」字為清帝國及華帝國殖民用詞,「台灣」的「台」為古字用法。
《後記》:由於本篇資料陸續有關心台灣民族史實脈絡的臉友提供寶貴資訊,在此將更多關於台灣人基因溯源的資料整理歸納如下:
台灣人溯源
科學解密生物密碼的核心脈絡叫「基因」,而現代的陸地板塊並不是幾萬年前的模樣。因為地球歷經過冰河期與大洪水。
截至目前為止,當代人類基因研究報告指出,六萬年前人類從非洲出發後,有一支隊伍沿著陸地西方走,四萬年前抵達歐洲,而後混血融入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後,成為了歐洲人的祖先;另有一支沿著大陸棚南端一路經過當時還是大陸棚的中南半島,而後走到台灣。這批人選擇留在這邊生活,也就是目前台灣原住民最早的祖先,當時是五萬年前。
而後有一支隊伍,選擇離開台灣,繼續前進。後來渡海到日本成為了日本人的祖先;而後子孫再渡海到朝鮮,再翻閱長白山進入了支那大陸北方,成為蒙滿族人的祖先。
支那大陸傳說的蚩尤大戰黃帝,依邏輯推論,就是台灣先民後裔的那支北方民族,戰勝另一支循著歐洲路線過來的百越民族。而戰勝的北方民族後來進駐大陸河套中原地區,成為大陸人最重要成份的基因來源。
由於地球上人類出現過的痕跡有一大段空白,加上目前地球上的古文明都顯示地球曾出現大洪水,洪水直到約莫1萬2千年前才退去。大洪水當時只有少數高海拔的地區的人才有機會存活,而台灣島卻是全球唯一一個短短幾天步行的距離,就佈滿了268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陸地。當時這些留在台灣的祖先,就倖存了下來。
而後六、七千年前台灣北部大屯山火山爆發,影響遍及全島乃至附近海域。
當時台灣地底下的熔岩庫大噴發,岩漿流入台北盆地,形成了後來從湖乾涸逐步成為陸地,而後成為今天的台北市。
當時的熔岩不只從山頂噴發,也從遠在台灣宜蘭外海11公里海底地殼薄處噴發。74座海底火山噴發的結果,形成了如今我們稱呼為「龜山島」的島嶼。
由於這種大規模火山噴發,極度不利於作物與生物的生存,當時居住在台灣的先民,因為生存空間改變感到不安,被迫再向外移民,成為了後來整個太平洋南島民族共同的祖先。
甚至有哈佛大學的教授依其研究指出,台灣人很可能是多數當代智人共同的祖先。
或許真有少部份人從北方支那大陸在冰棚退去大洪水來臨前,循著陸地抵台台灣。但那些人在大洪水存活下來的機率遠比本島人低。而大洪水過後那邊的人要來的可能性,會遠比我們要過去的可能性低,因為台灣有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的威脅,而那邊沒有。
也就是說,依造基因學的理論,台灣的基因之於亞洲種族相較是較為亙古的,而後陸續加入的百越民族血統,應該也都是台灣先民的後裔。這個只要從基因定序去看就能解開謎團了。
依照哈佛大學對於人類基因的研究,東南亞民族的存在可追溯至500~7000年前,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更指出,東南亞的民族很可能是台灣的某支原住民族沿著海路抵達菲律賓、印尼定居後衍生。
這與台灣六、七千年大屯山火山爆發造成島民遷徙不謀而合。我們甚至可以大膽推估,支那大陸南方的百越民族,很可能也是當時台灣先民為躲避火山爆發後嚴苛的生存環境,向北移民後的後代。
摘》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報告指出,這是因為台灣過去是航海民族居住的大本營。靠著優異的還海技術,這位台灣人(嚴格上來說,他是現今原住民的祖先)從台灣航行到菲律賓,再到印尼,最西到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最東到復活島,最南到紐西蘭。
《遠見》MIT研究:台灣人可能是現今地球人類的共同祖先?
https://s.yam.com/pyJFZ
璞 園 69 號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人溯源
科學解密生物密碼的核心脈絡叫「基因」,而現代的陸地板塊並不是幾萬年前的模樣。因為地球歷經過冰河期與大洪水。
截至目前為止,當代人類基因研究報告指出,六萬年前人類從非洲出發後,有一支隊伍沿著陸地西方走,四萬年前抵達歐洲,而後混血融入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後,成為了歐洲人的祖先;另有一支沿著大陸棚南端一路經過當時還是大陸棚的中南半島,而後走到台灣。這批人選擇留在這邊生活,也就是目前台灣原住民最早的祖先,當時是五萬年前。
而後有一支隊伍,選擇離開台灣,繼續前進。後來渡海到日本成為了日本人的祖先;而後子孫再渡海到朝鮮,再翻閱長白山進入了支那大陸北方,成為蒙滿族人的祖先。
支那大陸傳說的蚩尤大戰黃帝,依邏輯推論,就是台灣先民後裔的那支北方民族,戰勝另一支循著歐洲路線過來的百越民族。而戰勝的北方民族後來進駐大陸河套中原地區,成為大陸人最重要成份的基因來源。
由於地球上人類出現過的痕跡有一大段空白,加上目前地球上的古文明都顯示地球曾出現大洪水,洪水直到約莫1萬2千年前才退去。大洪水當時只有少數高海拔的地區的人才有機會存活,而台灣島卻是全球唯一一個短短幾天步行的距離,就佈滿了268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陸地。當時這些留在台灣的祖先,就倖存了下來。
而後六、七千年前台灣北部大屯山火山爆發,影響遍及全島乃至附近海域。
當時台灣地底下的熔岩庫大噴發,岩漿流入台北盆地,形成了後來從湖乾涸逐步成為陸地,而後成為今天的台北市。
當時的熔岩不只從山頂噴發,也從遠在台灣宜蘭外海11公里海底地殼薄處噴發。74座海底火山噴發的結果,形成了如今我們稱呼為「龜山島」的島嶼。
由於這種大規模火山噴發,極度不利於作物與生物的生存,當時居住在台灣的先民,因為生存空間改變感到不安,被迫再向外移民,成為了後來整個太平洋南島民族共同的祖先。
甚至有哈佛大學的教授依其研究指出,台灣人很可能是多數當代智人共同的祖先。
或許真有少部份人從北方支那大陸在冰棚退去大洪水來臨前,循著陸地抵台台灣。但那些人在大洪水存活下來的機率遠比本島人低。而大洪水過後那邊的人要來的可能性,會遠比我們要過去的可能性低,因為台灣有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的威脅,而那邊沒有。
也就是說,依造基因學的理論,台灣的基因之於亞洲種族相較是較為亙古的,而後陸續加入的百越民族血統,應該也都是台灣先民的後裔。這個只要從基因定序去看就能解開謎團了。
依照哈佛大學對於人類基因的研究,東南亞民族的存在可追溯至500~7000年前,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更指出,東南亞的民族很可能是台灣的某支原住民族沿著海路抵達菲律賓、印尼定居後衍生。
這與台灣六、七千年大屯山火山爆發造成島民遷徙不謀而合。我們甚至可以大膽推估,支那大陸南方的百越民族,很可能也是當時台灣先民為躲避火山爆發後嚴苛的生存環境,向北移民後的後代。
摘》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報告指出,這是因為台灣過去是航海民族居住的大本營。靠著優異的還海技術,這位台灣人(嚴格上來說,他是現今原住民的祖先)從台灣航行到菲律賓,再到印尼,最西到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最東到復活島,最南到紐西蘭。
《遠見》MIT研究:台灣人可能是現今地球人類的共同祖先?
https://s.yam.com/pyJFZ
「#台灣族人依舊在,#只是忘了我是誰!」
日本文獻,1895-7年,台灣居民分限處理手續通告記載:台灣現有華人16,474人,其中6,546人將於二年之內返回中國,其餘10,291人,將以華僑身份,繼續居留在台灣。另有257,104人,則將以台灣人身份居住台灣。
當時留下來的華人對全島平埔族群台灣人的比例僅約3.8%。這還是在清帝國時期純種平埔族人被大舉漢化後的結果。而根據記載1895-1945這50年間,台灣的華人僅僅增加4萬人。
「 #你我都是原住民」
台灣人的祖先很多人都以為是來自福建的中國移民,此種自認中國漢人乃台灣人祖先的刻板印象其實是透過有政治目的的教育所造成。如今,許多的歷史、考古及醫學研究都否定了這個說法,底下將就各方面的研究及資料,說明台灣人大多數都是台灣原住民平埔族漢化的後代。
台灣被列入歷史記載的時間始於1582年,葡萄牙船長在船行經過台灣時高呼「Ilha Formosa」,意思是美麗的島嶼,並紀錄於航海日誌中。然而,考古學上於台東"長濱文化"的發現,證明了台灣早於據今五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居住,並不是荒蕪之島,而新石器時代的遺跡更是遍佈台灣全島。 早期居住台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民族」,使用的語言屬於「南島語系」,與南太平洋區域住民的語言同屬一系。 約略分為20多個族群,住在山區者稱為「高山族」(約九族),住在平地的稱為「平埔族」(約十族)。
1616年已經有日本人來到台灣從事貿易, 荷蘭人於1624年佔據台灣,期間為了開墾及農耕需求,引進漢人從事耕作,然這些人力只是僱傭性質,而非移民。 荷人的政、教措施全不及漢人,未為漢人設置學校、教會, 荷人不視漢人為其屬民,教會亦視漢人為異教徒。因此所做的台灣「蕃社戶口調查」,均不將漢人計算在內。
根據荷蘭人的人口統計,荷據時期(1624-1662)台灣各地就有約30萬人的平埔族 (註1), 而在荷蘭駐台最後一任長官揆一所寫「被忽視的台灣」中有記載,當時漢人庸工人數為2.5萬人。然而荷蘭勢力範圍只涵蓋台灣西部,且主要統治地區為台南,高雄一帶。
沈建德博士以1624年為起點以日本學者(註1)及文獻會資料建立人口模型以人口年增率0.7%估計(同時期明朝人口平均成長率為1.054%), 認為荷蘭時期台灣平埔族約有38萬人,非歸附原住民(含平埔族及高山族)有25萬(註2)。
1662 年荷蘭降於鄭成功,鄭家的東寧王國治理平埔族,態度與方法都比荷蘭人嚴苛激烈,對平埔族的剝削程度,更甚於荷蘭人,驅使奴役、虐待刻薄的情況時有所聞,使平埔族大為反感,並起來反抗。鄭式高舉反清復明大旗, 清帝國為消滅防堵鄭家勢力, 於1661年起實施堅壁清野的戰術。對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實施海禁,禁止人民跑到台灣,同時劃界遷民,在沿海地區的住民強制要遷到界內,並築界墻、立界石,派兵戌守,若越界則殺無赦。
以福建為例, 1048公里的海岸線居民都要遷移到界內。 鄭式王朝時期, 漢人為11萬左右(註3)。
1683年清帝國消滅鄭氏王朝,實施驅漢政策,把鄭式王朝的漢人通通驅離台灣。 1684年施琅「諸羅減租賦疏」說得很清楚:「自臣去歲奉旨蕩平偽藩,偽文武官員丁卒,與各省難民,相率還籍,近有其半」。可見1683年滿清入台後約僅一年,就將鄭氏軍民趕回約有一半。到了1688年,「華夷變態」上記載:「以前台灣人口甚為繁盛,漢人民兵有數萬人,自隸清以後,居民年年返回泉州、漳州、廈門等地,現僅有數千漢人居住」。可見,從1683年的數萬趕到1688年,只剩幾千漢人在台灣,而驅漢行動並未因而停止。
清帝國納台灣入版圖,常駐在台灣的官士兵約1.5萬人,三年為一到就離開台灣輪調,為防止反清復明或造反再發生(事實上還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官士兵選有家眷者,但家眷不可攜往台灣, 以其家眷為人質,這樣官員到了台灣就不至造反。 於是海禁不但不因此被撤消,而且再加上特別嚴格的禁令。
從1661 年起超過兩百年的時間採嚴格的海禁政策,直到1875年「牡丹社事件」,日軍出兵臺灣,清廷在外強壓境之下,採納沈葆楨之建言才廢止。 期間此禁令只有在1732(註4),1748,1760年短暫開過三次給官士兵能攜帶家眷一同前往台灣。
1724年藍鼎元「論治台灣事宜書」:「若云番地,則全台皆疆番……。宜先出示,令各土番自行墾闢,限一年之內,盡成田園,不墾者聽民墾耕」,可見1724年清帝國據台時,全台灣仍皆「番」地。
雖然清帝國嚴格禁止中國人民移民到台灣,然而犯罪者,逃犯,或是在中國生活不下去的人仍想辦法偷渡到台灣,這些人多為來自泉州漳州兩地的男性,也就是俗稱的"羅漢腳"。他們冒者生命危險通過"10去6死3留1回頭"的黑水溝到台灣謀生,羅漢腳到台灣後,因清帝國法律的規定,漢人不得進入生番(未歸附)及熟番(以歸附)地界開墾或佃田。但因全台非番地者非常少,兵律及戶律的規定,令偷渡者在台無法生存。於是透過結婚政策(入贅),同化政策,武力及騙取土地等手段(註5),取得土地,在台灣定居下來。
有些人認為康熙40年以後因海禁令漸為鬆弛,漢移民偷渡接踵而至。然而根據《台灣府誌》記載,1691 (康熙30年) 至 1711(康熙50年) 二十年期間台灣漢移民戶數並沒有增加而丁口亦僅成長1,377人, 其中1691 (清康熙40年)至1,711(康熙50年) 間丁口僅增加 755 人。
可見或許有羅漢腳偷渡到台灣, 然能落地生根者仍在少數, 而能落地生根著也多以娶平埔族為妻。乾隆二年(1737)戶律又規定,漢民不得擅娶番婦,番婦亦不得牽手漢民。違者, 即行離異。
起因乃是因為羅漢腳藉入贅平埔族(母系社會)取得土地後,不但違反漢人不可進入平埔族地界開墾的禁令,且常引起漢人跟平埔族人的糾紛。 因此"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情形在1737年戶律規定之後必定減少甚至消失。
依照《台灣府誌》的記載1711年時漢人戶數為12,727 戶,丁口僅18,834 人,以一戶平均四口人計算,漢人(含混血)約49,088人,而此時的平埔族及非歸附原住民從1661的38萬及25萬以0.7%人口成長率計算, 則分別是54萬及35萬, 漢人(含混血)人口僅佔全台灣住民的5%。
這樣的估算雖然不夠精確, 然而漢人移民人口佔台灣人口比例不高仍是正確的。
根據清帝國宮中奏摺提到的台灣府社番人口數(註6),1766年(乾隆三十年)為66萬6,380人,1768為68萬7,290人,1769 年為69萬1338人,1774年(乾隆三十八年)為76萬5,721人。這些數據顯現荷治時期平埔族人口以0.7%的人口成長率自然成長的結果跟清宮奏摺的數字是很接近的。
從1732年開始至1760三次開放攜眷只有3萬人不到的眷屬來台,因此漢人(含混血)人口佔全台灣住民比上升到7.6% 。 而最後一次開放則僅兩百多人,顯現台灣因為人口增加,謀生不易,加上渡海風險,以及台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已經很少人願意冒著危險移民到台灣。
平埔族人原本沒有姓氏只有名字,在命名上採連名制,簡單的說,新生嬰兒的名字,除了新名之外還加上母親的名字在後面(隨繼承法則)。清領時期採用賜姓政策當時的平埔族、賽夏族、排灣族等。漢姓是漢族血統與出身的一種表徵。《史記》云:「天子賜姓命氏,諸侯命族。族者,氏之別名也。姓者,所以統繫百世,使不別也。」
據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所列,土番之姓有机、羅、李、卯、標、卓、萬、戴、穆、寧、來、毒、孽、乃、兵、竭白、北、鄂、岳、雙、尤、溫、鬱、大、蚋、月、落、璞、力、宜一字者,有道泌、埤弄、目加、舊來、之机、合萬、羅皆、池皆、加惹二字者,有弟其力、呂猫落三字者,不過這些姓並非由賜姓而來,而是藉由「番語家名」羅馬拼音的漢譯而來。
清國對臺灣歸化番何時開始實施賜姓政策,文獻雖然闕如,不過當可推測是在「土番歸化」薙髮(即剃髮)納餉(鹿皮、小米)之後。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歸化熟番漸從漢俗,乃令薙髮,錫姓,以遵國制。」乾隆23年(1758年),諭令歸化平埔熟番應薙髮結辮(請參「社學」條),並賜與潘、蠻、陳、劉、戴、李、王、錢、斛、林、黃、江、張、穆、莊、鄂、來、印、力、鍾、蕭、盧、楊、朱、趙、孫、金、賴、羅、東、余、巫、莫、文、米、葉、衛、吳、黎等姓,其中以「潘」姓最多。
1763年,楊景素任台灣道任內,嚴加禁止漢人越界侵擾平埔族,除此,並奏請準,對其轄內平埔族眾,鼓勵改姓漢化。他任內共對平埔族賜了潘、陳、 劉、戴、李、王、錢、斛、蠻、林、黃、江、張、穆、莊、鄂、來、印、力、鍾、蕭、盧、楊、朱、趙、孫、金、賴、羅、余、米、葉、衛與吳姓。
1772年(乾隆37年)朱景英《海東札記》載:「番以父名為姓,以祖名為名。如祖名甲,父名乙,即呼曰乙礁巴甲。礁巴者,番口語也。近時各社均延師課讀番童,出就道試,錄取樂舞生,給予頂戴,與新生一體簪掛。前學政就番字加水旁,姓以潘者,今則張、王、劉、李,自為姓者多矣。」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亦載:「初,熟番有名無姓,既准與試,以無姓不可列榜;某巡臺掌學政,就番字加水三點為潘字,命姓潘。故諸番多潘姓;後別自認姓,有趙、李諸姓。」可見,賜姓時,初以「潘」姓居多,之後漸有張、王、劉、李、趙諸姓。
有些番社,並不以「潘」姓為大宗,而是以「錢」姓最多,有些姓如黎、金,因繁衍數少,幾乎絕嗣。《新竹縣采訪冊》載,竹塹堡社(即新社)於乾隆年間,「丁口千餘,厥分七姓:曰錢、曰衛、曰廖、曰三、曰潘、曰黎、曰金。今惟錢姓丁口最繁盛,計有二百。衛、廖、潘、三等四姓,每姓丁口只有數十,其黎、金兩姓則已絕嗣矣。」
1778年(乾隆42年):明令官方戶籍登記上,台灣平埔族人不再被記為「土番」或「社番」,而登記為「民」,聚落稱「民社」。
1879年(光緒5年),後山統領兼辦卑南廳撫番事務的吳光亮寫成〈化番俚言〉三十二條,其中有一條曰:「分別姓氏,以成宗族。爾等從前父有父姓、子有子姓,數傳以後,就不知誰是祖宗、誰是子孫,血脈紊亂,實與野類相同。茲本軍門將爾等各莊分別姓氏,嗣後兒女須從父姓,一脈相傳,庶免錯亂宗支。」當時所賜漢姓,係擇自百家姓,如恆春縣各番社賜潘姓、金姓,卑南廳各番社賜陳、吳、戴、林等姓。
1881年(光緒7年),將台灣各縣平埔族皆劃為漢籍。1886年(光緒12年),為了防止番姓之混冒,中路理番同知蔡嘉穀規定襲用漢姓或潘姓者必須於姓下加一「新」,成為「雙字姓」,以示區別,而且也規定各番姓之堂號。
日治初期為管理方便,在戶籍登記上又出現「生番」與「熟番」登記,日據申報戶口自動登記為「熟番」的應該是遷居近山區拒受漢化不願背祖的一群,但人口數已寥寥無幾。
至日昭和十年六月四日,台灣總督府公佈「戶口調查」規定,改稱「生蕃」為高砂族,原「熟蕃」改為平埔族,寓賤視意味的「蕃」或「番」一名詞這才從官方文書中消失,但也造成台灣平埔族後裔考証的困難。
那麼平埔族又是怎麼漢化的?
從鄭家東寧王朝到清帝國,統治者的強勢文化加上透過開設學堂,教平埔族漢字,透過賜漢姓,賜漢人祖譜與平埔族人,以及利用稅賦及勞役上的差別讓平埔族人不得不漢化。 於是平埔族雖然擁有多數人口,但聚落型態為主的社會,缺乏大型社會組織,才會落入荷蘭、鄭家東寧王朝、清帝國等的統治。
經過外來政權兩百多年的統治,因而喪失了自己的傳統文化和語言。而隨著人口的增加, 生活空間變小,以及不願意被同化,平埔族展開了族群遷移,沿海的往內地遷移,內地的往山邊遷移(註7)。
以筆者父親故鄉雲林西螺,以及母親彰化竹塘為例,根據沈建德博士的研究—
6、7千年前,鄒族從玉山下,順著陳有蘭溪、清水溪,到達濁水溪、北港溪流域的雲林,故全縣原都屬於鄒族。但,數千年前平埔族到達之後,兩族在平地開始混血,混血後的新種族,後人稱為洪安雅平埔族。雲林人本都是平埔族,因為漢化的緣故,現都自稱是和佬人或客家人。各鄉鎮市真正血統的大要如下:
斗六、古坑:斗六社,屬洪安雅平埔族。
鄭時歸順,康熙中葉再降清,改稱柴裡社,頭目老眉德。斗六在清康熙時有客家人流浪到此,但並未把斗六變成客庄。
1689年,斗六社「社番」漢化者留下棄社名改稱和佬庄,不漢化者遷出,部分遷去埔里鹽土庄。
1850年左右,鹽土庄也漢化了,斗六社二度分家,不漢化者再遷埔里,1897年只剩21戶64人。
崙背、土庫、褒忠、東勢、麥寮、台西、口湖、四湖、水林、元長、北港:貓兒干社,南社,土庫王社,屬洪安雅平埔族。斗南、大埤、虎尾:他里霧社,屬洪安雅平埔族。
鄭時歸順,康熙時降清、就地漢化。1897年不漢化者只剩20戶57人。文獻記載,社男「多娶漢女」,其實娶的是漢化的平埔女性,否則,連平埔族都有漢女可娶,怎麼還會有「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傳說?
虎尾是荷治時期的行政中心
西螺、二崙、莿桐、林內:西螺社,屬貓霧拺平埔族。和彰化方面的血統相同。據說濁水溪以前是在西螺之南,改道之後才在西螺之北。故改道之前,西螺與彰化屬相同地理區域,因此同為貓霧拺族,而非雲嘉地區的洪安雅族。筆者的父母都是被漢化的貓霧拺平埔族人,只是父系的祖先在清殖時期就已漢化,母系祖先則直到日治時期後才遭漢化。
荷蘭血統:1641年荷蘭進入北港,在大埤築紅毛埤,虎尾為行政中心。這些地方現應仍可找到荷蘭血統。
筆者就讀雲林斗六正心中學時期,許多同學就有棕色眼珠、紅髮、捲髮等許多荷蘭血統的特徵。
1895年清帝國割讓台灣給日本,當時台灣人口約255萬人,然當時清帝國的統治區域仍未及全台,日清和平條約第五條裡有規定寬限期間二年,給與台灣居民自由選擇留在台灣取得日本國藉成為日本國民,或把所有財產變賣而離開台灣,兩者擇取其一。實際上退離台灣者,一說約4,500人,另一說則為6,500人。
國藉選擇的期限過後,台灣總督府開始嚴格限制台灣中國之間的往來,清國要在台灣設領事館也加以拒絕,同時努力排除清國對台灣居民的影響。
台灣史上第一次正式的戶口調查是始於日治時代1905年(明治38年)。當時的台灣人口約312萬人。其中平埔族人約46,432人,高山族約11萬人, 日本人約59,618人,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人約8,223人, 其他本島人近290萬人。(註8)
日本於1945年於二次大戰中戰敗投降,當時台灣人口已經成長到約690萬人,其中日本人約42萬人,外國人士 5萬多人,平埔族約7萬人,高山族約17萬人,其他台灣本島人士約619萬人。
可見日本戰敗時仍有尚未漢化的平埔族人。而這些佔人口比例低的清國移民經過兩百多年與台灣平埔族的通婚,平埔族血源的比重早就遠遠超過了漢人的血源。而且歷經台灣被割讓後,這些人早認為自己是台灣人。
日治時代對台灣山地原住民仍採劃紅線封山圍堵政策,但仍尊重他們的姓氏、風俗、習慣,未強力干涉,甚至於實施土地居住權之保護;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立即下令要求他們改漢姓以達台灣全面漢化政策。目前原住民如果不是因面相輪廓更異於漢人及平埔人,尚可分辨,否則再經50年後原住民命運會與平埔族完全相同,就是所謂變成漢人了。
國民黨政府於1949年為逃避中國共產黨的追擊,逃到台灣。跟據1956年「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逃到台灣的中國人不包括軍隊有64萬(註9),這裏面,女性只有21萬。
而逃到台灣的國民黨軍隊數量根據駐台美援機構Foreign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的1954年的調查報告約為50萬人,而1956年台灣人口為939萬(不含職業軍人,1970年前戶籍與兵籍是分開的),所以這些中國移民在1956年只佔台灣人口的 6.8%,即使加計軍隊也不過佔全台灣人口的11.5%。而這些中國移民,因女性人口不多,要通婚也勢必與台灣人通婚,經過幾代的通婚,這些中國移民的後代平埔族的血源比重又超過原有的漢人血源。
台灣目前的族群被略分為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等四個族群。其中閩南人及客家人都有「中原」祖籍。2001 年馬偕醫院檢驗科主任林媽利在國際組織抗原雜誌發表一篇研究報告,由基因等遺傳標誌分析,台灣的閩南人與客家人並不屬中原漢人。很顯然的,族譜再度被證明並不可靠(註10)。
而且閩南人及客家人遺傳特質上確屬同源,無法分別。然而在中國閩南人,聚居於平原,客家人則散居於邊緣丘陵山區,兩族之間的交往和通婚並不頻繁(註11),如此經過兩、三千年的區隔,兩族群的遺傳特質會有分化,乃是生物進化學上常見的現象。
正如多數學者所主張,中國閩客兩族分屬不同遺傳族群,這是不難想像的。只是,中國閩客既屬不同族群,為何台灣閩客卻具有共同的遺傳特質?
唯一合理的解釋的就是因為台灣的閩南人及客家人皆屬平埔族漢化後被賜與漢姓及族譜, 加上清帝國時為了方便統治刻意分化操弄族群的結果。而此一現象就遺留到現在。時至今日,兩者之分只是語言及習慣等可以經由後天習得的特質。
東寧王朝所使用的語言是河洛語系中的泉州音系。因鄭氏籍貫為泉州,追隨者自然多閩南人尤其是泉州人。荷據時期來台的漢人亦多泉漳之人,清帝國時期台灣在未設省之前屬於福建省,而移民到台灣的羅漢腳也是泉、漳居多。因此在平埔族漢化後形成一個以閩南語為主體的社會。
除此之外,林媽利醫師發現所有高山原住民出現的抗原種類都很少,其基因的組合歷經幾千年的歲月沒有改變,成為全世界上最純的族群。每一族所具有的不同的組合數不只有限,且有很高頻率,其中賽夏族最高,成了最純的原住民。
而林醫師於2005年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Biology發表的論文證明台灣原住民與玻里尼西亞人母系血緣有直接相關,顯示台灣原住民與亞洲大陸的族群在冰河時期結束時即已分開, 除排玻里尼西亞人與亞洲大陸的關係。加上 Jared Diamond 於Nature (Vol。 403, 709, 2000)以"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發表的論文都在在證明了台灣原住民乃是目前南太平洋南島語系之源。
長久以來, 大多數的台灣人都以為自己的祖先乃是清帝國時期的閩南、廣東移民。如果真有此大規模的移民,史籍上必定會有所記載,然而,卻完全沒有這樣的記載閩南廣東曾經有過大規模的移民移向台灣。而且千人萬人之數對於族群遺傳特質的改變而言仍是杯水車薪,差之千里。族群的全部取代〈Total Replacement〉非同小可,並非短短的兩、三百年可以達成。鄭昭任博士即認為DNA漸次變異的方向所得的證據,語言的淵源關係,都代表台灣原住民昔日在歐亞大陸的移動。其經由中國內到台灣的可能性幾近於零。
反之,經過印支半島中部或南部一帶由西向東或由南向北移動的可能性最大。林媽利醫師等HLA的研究顯示今日「台灣漢人」與古越南原住民的血緣最近。而林媽利醫師長期在血型上的研究,從亞孟買血型到米田堡 ( Milten-berger) 血型比例,顯現台灣人與東南亞國家(如泰國)是近乎相同,而中國則與台灣有很大的落差。
這些結論與上述先民的移動路徑正好不謀而合。而林醫師的資料又顯示「台灣漢人」與平地原住民Pazeh(巴宰族)的HLA遺傳質十分相近,幾至不能分別(註12)。
綜上所述,目前的社會科學及醫學上的研究,都指向台灣人大多數都是平埔族漢化的後代,非來自清帝國時期的漢移民,而外來移民,只佔了少數比例。 這些移民經過幾代的通婚後,也都含有平埔族的血統。這樣的結果不僅顛覆了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也讓台灣人得重新思考族群的關係。因為不管是閩南人,客家人,現存的原住民,或是部分外省籍的後代,全部都是台灣原來住民的後代,只是大多數已經漢化,因此,我們要特別珍惜與保存目前原住民的傳統文化,畢竟這是多麼寶貴的文化資產。
同時,閩客的分野應該從此打破,雖然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與語言,卻有著相同的祖源。而從荷治時期到現在,短短三百多年,台灣人從部落文化開始逐漸與現代文明接軌,強大的學習能力與環境適應力,創造出全世界第十六大的經濟體,台灣的競爭力在世界名列前矛,科技實力更是倍受推崇,這樣的成果,舉世無雙,身為台灣人豈能不自豪,豈能不向我們的原住民祖先致上崇高的敬意。
�註 1: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等譯〈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
�註 2: http://taup.yam.org.tw/PEOPLE/961117-4.htm
�註 3: 陳紹馨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
�註 4: 1732年(雍正十年 ) 廣東巡府鄂爾達奏請准予渡台者攜眷, 新的限制是知縣以上的文職人員必須要超過四十歲,而且沒有兒子,方可攜眷.
�註 5: 中央研究院原始生產模式與歷代經營策略貳、歷代經營策略中第三節「有清時期之土地競爭及番課租稅」.
�註 6: http://www.sinica.edu.tw/…/library/…/npmdatabase/piah037.htm
�註 7: John Robert Shepherd (1995),《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Frontier 1600- 1800》,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註 8: 日治時期人口調查資料
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twstatistic…/POP/Mt49-2.xls
�註 9: 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 第二卷第一冊
�註10: 宋代以前不准民間私修族譜,而由官方公佈,為了統治或政治目的,其祖譜往往不可靠。 明代之後,私修族譜才成風氣。 據王世慶的「台灣公私收藏族譜目錄」,1218件現有族譜及93件功德榜之中,蔣介石在1951年後編印的有835件,佔全數的63。7%;乾隆23年賜姓以前編印的只有22件,佔1。6%。 可見台灣人的族譜,至少98。4%可疑。
�註11: 高木桂藏:客家:中國內的異邦人,講談社現代新書,1991
�註12: http://www.wufi.org.tw/taiwan/n020729a.htm
�註13: www.taiwannation.com.tw
文章來源:http://ppt.cc/Ucop
(圖片取材自網路)
《附記1》清帝國「化番俚言」
�改社為莊,以示區別。查內地百姓所居之地,均稱某村、某莊,未有稱為社者。茲本軍門恩准爾等安居故土,其社名改名為莊。爾等將來置買田業、立契書券,一切皆照現改莊名辦理,以歸畫一。
�分別姓氏,以成宗族。爾等從前父有父姓、子有子姓,數傳以後,就不知誰是祖宗、誰是子孫,血脈紊亂,實與野類相同。茲本軍門將爾等各莊分別姓氏,嗣後兒女須從父姓,一脈相傳,庶免錯亂宗支。
�建立廟祠,以安神祖。爾番眾現已歸化,凡一村一莊、或幾村幾莊共建廟宇一座,安設關聖帝君、或天后聖母、或文昌帝君及各位正神身像,合眾虔誠供奉。又各莊各建祠宇一座,安設全莊祖宗牌位,每逢年節及每月初一日、十五日,眾備香燭虔心叩拜,必獲保佑人口平安、五穀豐熟,獲福無窮矣。
清帝國平埔文獻之一《臺灣生熟番紀事》(1885年)
「化番俚言」 http://www.guoxue123.com/tw/02/051/006.htm
《附記2》清帝國「臺灣地圖」(地圖上方為原住民族遭統治年史)
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on/Article.aspx?sNo=04001051
《附記3》台灣史與基因比對呈現的「台灣人圖像」
https://goo.gl/LcJu3t
《附記4》2019年3月林媽利醫師:「『台灣血緣』╴台灣人的DNA」最新演講影片。
https://goo.gl/ZbQNz3
《附記5》國家地理雜誌以人類細胞粒腺體的基因,追蹤出人類從非洲遷徙到亞洲路徑
台灣原住民有五萬年人文歷史,比亞洲大陸支那人種還早四萬年。
https://s.yam.com/BVx4c
《附記6》埔農的台灣歷史研究演說(上半場)
https://s.yam.com/aNYvt
埔農的台灣歷史研究演說(下半場)
https://s.yam.com/PvKv3
《附記7》1623 年以前, 琶侃(Paccan)國- 至少延續有1萬3千年
https://s.yam.com/5c2fV
(註):上列「臺灣」的「臺」字為清帝國及華帝國殖民用詞,「台灣」的「台」為古字用法。
《後記》:由於本篇資料陸續有關心台灣民族史實脈絡的臉友提供寶貴資訊,在此將更多關於台灣人基因溯源的資料整理歸納如下:
台灣人溯源
科學解密生物密碼的核心脈絡叫「基因」,而現代的陸地板塊並不是幾萬年前的模樣。因為地球歷經過冰河期與大洪水。
截至目前為止,當代人類基因研究報告指出,六萬年前人類從非洲出發後,有一支隊伍沿著陸地西方走,四萬年前抵達歐洲,而後混血融入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後,成為了歐洲人的祖先;另有一支沿著大陸棚南端一路經過當時還是大陸棚的中南半島,而後走到台灣。這批人選擇留在這邊生活,也就是目前台灣原住民最早的祖先,當時是五萬年前。
而後有一支隊伍,選擇離開台灣,繼續前進。後來渡海到日本成為了日本人的祖先;而後子孫再渡海到朝鮮,再翻閱長白山進入了支那大陸北方,成為蒙滿族人的祖先。
支那大陸傳說的蚩尤大戰黃帝,依邏輯推論,就是台灣先民後裔的那支北方民族,戰勝另一支循著歐洲路線過來的百越民族。而戰勝的北方民族後來進駐大陸河套中原地區,成為大陸人最重要成份的基因來源。
由於地球上人類出現過的痕跡有一大段空白,加上目前地球上的古文明都顯示地球曾出現大洪水,洪水直到約莫1萬2千年前才退去。大洪水當時只有少數高海拔的地區的人才有機會存活,而台灣島卻是全球唯一一個短短幾天步行的距離,就佈滿了268座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陸地。當時這些留在台灣的祖先,就倖存了下來。
而後六、七千年前台灣北部大屯山火山爆發,影響遍及全島乃至附近海域。
當時台灣地底下的熔岩庫大噴發,岩漿流入台北盆地,形成了後來從湖乾涸逐步成為陸地,而後成為今天的台北市。
當時的熔岩不只從山頂噴發,也從遠在台灣宜蘭外海11公里海底地殼薄處噴發。74座海底火山噴發的結果,形成了如今我們稱呼為「龜山島」的島嶼。
由於這種大規模火山噴發,極度不利於作物與生物的生存,當時居住在台灣的先民,因為生存空間改變感到不安,被迫再向外移民,成為了後來整個太平洋南島民族共同的祖先。
甚至有哈佛大學的教授依其研究指出,台灣人很可能是多數當代智人共同的祖先。
或許真有少部份人從北方支那大陸在冰棚退去大洪水來臨前,循著陸地抵台台灣。但那些人在大洪水存活下來的機率遠比本島人低。而大洪水過後那邊的人要來的可能性,會遠比我們要過去的可能性低,因為台灣有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的威脅,而那邊沒有。
也就是說,依造基因學的理論,台灣的基因之於亞洲種族相較是較為亙古的,而後陸續加入的百越民族血統,應該也都是台灣先民的後裔。這個只要從基因定序去看就能解開謎團了。
依照哈佛大學對於人類基因的研究,東南亞民族的存在可追溯至500~7000年前,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更指出,東南亞的民族很可能是台灣的某支原住民族沿著海路抵達菲律賓、印尼定居後衍生。
這與台灣六、七千年大屯山火山爆發造成島民遷徙不謀而合。我們甚至可以大膽推估,支那大陸南方的百越民族,很可能也是當時台灣先民為躲避火山爆發後嚴苛的生存環境,向北移民後的後代。
摘》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報告指出,這是因為台灣過去是航海民族居住的大本營。靠著優異的還海技術,這位台灣人(嚴格上來說,他是現今原住民的祖先)從台灣航行到菲律賓,再到印尼,最西到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最東到復活島,最南到紐西蘭。
《遠見》MIT研究:台灣人可能是現今地球人類的共同祖先?
https://s.yam.com/pyJFZ
璞 園 69 號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這世界並不完美,但有你伸手擁抱,缺憾會更少一點。 ]
15年後,五月天重新伸出雙手擁抱,並且找回執導原版擁抱的陳宏一導演拍攝新版MV。
━━━━━━━━━━━━━━━━━━━━━━━━
2014 Just Love It !
HTC ✕ 五月天 [擁抱] 演唱會
[ 五月天 Just Love It ! 本演唱會售票所得全額捐出 ]
見證單位:理律法律事務所 李俊瑩 律師
☆ [ Just Love It ! 2014高雄 ]
演出時間:2014/07/27 (日) 19:30
演出地點:高雄巨蛋(高雄市左營區博愛二路757 號)
售票時間:2014/07/06 (日) 11:00 ibon售票系統門市&網路販售 http://ticket.7net.com.tw
票 價:NT. 2800 / 1800 / 800(全場皆為座位區)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 相信音樂
☆ [ Just Love It ! 2014宜蘭 ]
演出時間:2014/08/08 (五) 20:00
演出地點: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宜蘭監理站對面)
售票時間:2014/07/06 (日) 17:00 ibon售票系統門&網路販售 http://ticket.7net.com.tw
票 價:搖滾座位區(NT.2800/1800)/ 搖滾站立區(NT.800)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 相信音樂
更多詳細訊息:http://goo.gl/UQWgr1
━━━━━━━━━━━━━━━━━━━━━━━━
五月天Just Love It ! 2014 北京、深圳演唱會將門票收入捐給:
浙江省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www.xhef.org)--"撿回珍珠計劃"
1. 所有售票總收入,完全捐贈慈善使用。
2. 本活動由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理事張君達先生及上海天聞世代律師事務所翁才林律師,全程公證監督。
☆ [ Just Love It ! 2014北京 ]
演出時間:2014/08/03(日) 19:30
演出地點:萬事達中心(原五棵松體育館)(海淀區復興路69號)
票價:¥980/¥580/¥280
售票時間及購票方法將另行通知。
贊助單位:HTC
主辦單位:稻草綜合製作有限公司
北京非凡京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藝人經紀:相信音樂
☆ [ Just Love It ! 2014深圳 ]
演出時間:2014/08/05(二) 19:30
演出地點: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深圳市濱海大道3001號)
票價:¥980/¥580/¥280
售票時間及購票方法將另行通知。
贊助單位:HTC
主辦單位:稻草綜合製作有限公司
藝人經紀:相信音樂
━━━━━━━━━━━━━━━━━━━━━━━━
擁抱
脫下長日的假面 奔向夢幻的疆界
南瓜馬車的午夜 換上童話的玻璃鞋
讓我享受這感覺 我是孤傲的薔薇
讓我品嚐這滋味 紛亂世界的不瞭解
昨天太近 明天太遠 默默聆聽那黑夜
晚風吻盡 荷花葉 任我醉倒在池邊
等你清楚看見我的美 月光曬乾眼淚
哪一個人 愛我 將我的手 緊握
抱緊我 吻我 喔 愛 別走
隱藏自己的疲倦 表達自己的狼狽
放縱自己的狂野 找尋自己的明天
向你要求的誓言 就算是你的謊言
我需要愛的慰藉 就算那愛已如潮水
昨天太近 明天太遠 默默聆聽那黑夜
晚風吻盡 荷花葉 任我醉倒在池邊
等你清楚看見我的美 月光曬乾眼淚
哪一個人 愛我 將我的手 緊握
抱緊我 吻我 喔 愛 別走
哪一個人 愛我 將我的手 緊握
抱緊我 吻我 喔 愛 別走
抱緊我 吻我 喔 愛 別走
抱緊我 吻我 喔 愛
● 詞曲:阿信
● 編曲演奏:五月天
● 和聲:五月天+士杰+阿璞
● 導演:陳宏一
‥‥訂閱・相信‥‥‥‥‥‥‥‥‥‥‥‥‥‥‥‥‥‥‥
▶訂閱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Subscribe YouTube
-- MV首播、新歌搶先聽、獨家花絮
http://www.youtube.com/binmusictaipei
Mayday:
★FB(CN):https://www.facebook.com/imayday555
★Twitter(EN):https://twitter.com/Mayday_EN
★WEIBO:http://weibo.com/mayday
★YouTube:http://goo.gl/dR6yLm
★iTunes:http://goo.gl/qmfEbo
★Spotify:http://goo.gl/5pDCi7
★KKBOX:http://goo.gl/AcQpzZ
★Omusic:http://goo.gl/2huU2z
★myMusic:http://goo.gl/oB8xGR
璞 園 69 號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真的很感謝創作人.藝人.樂團.音樂人...大家的幫忙
我們常常感嘆著環境不好.市場太小...雖然資源有限,
但只要團結在一起...我們還是可以做到一些我們原本做不到的事情
就像``復仇者聯盟``一樣! 繼續一起加油吧!!!
特別感謝:
黃子佼哥
棉花糖樂團-聖哲+球
八三夭樂團-阿璞/鍾舒棋Sukie
啾蒂翹JUDY CHOU/趙之璧bibi
小蠻/康祥/PIA樂團/潑猴小天/愛寶
導演:LEO廖人帥
劇本:LEO廖人帥
企劃:李懿格(小格)
製片:吳建龍
廣告攝影:游凱迪
紀錄動態攝影:魏奕旻+張天城
平面攝影:阿正+LEO廖人帥
紀錄平面攝影:李家宇
剪接:LEO廖人帥
後製調光:魏奕旻+張天城
音效:LEO廖人帥
製作協力:OUTERSPACE太空團隊
通告聯絡:李懿格(小格)
服裝:OUTERSPACE
MODEL:小蠻+康祥
OUTERSPACER拉鏈系列主題曲-[拉!拉!LOVE!]
詞/曲:LEO廖人帥
編曲:PiA樂團的小松
演唱:PiA樂團的小松
配樂2號:A&D(小天+LEO)
*影像工作邀約來信請至 fxxkleo@hotmail.com (Outerspace Digital太空製作)
*商品資訊/所有好設計都在OUTERSPACE品牌官網www.outerspace.com.tw
[ OUTERSPACER今年最重要創意設計``拉鏈tee系列`` ]
[WE款]
``W``沒有意義...``E``沒有意義...
只有當``W``與``E``站在一起才有意義
``WE.我們``在一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HAPPY TOGETHER款]
女款寫著HAPPY,男款寫著TOGETHER,
當兩件TEE恤拉鏈拉在一起時
背後的圖拼成為一個大大笑臉SO SWEET!
[美國旗款]
女款星星,男款橫條,早已是平凡到不行的元素
當兩件TEE恤拉鏈拉在一起時
卻巧妙地變成了美國旗,
1+1大於2,我們在一起是有意義的
另外男款橫條,我們以太空觀點去解讀橫條
將橫條看成斑馬線,
於是我們在背後畫上了過斑馬線界的巨星
嘿嘿!你知道的!
後面還跟著JOHNNIE因為他 WALKER!HAHAHA!
OUTERSPACE拉鏈TEE系列
巧妙地在T恤左右側邊設計上拉鏈
情人.朋友.家人.全部都``拉``在一起吧!!!
拉!拉!拉!
LOVE! LOVE!LOVE!
OUTERSPACE用誠懇的設計.獨創的創意
讓生活更美好!!!
[ 設計,有時也是一種超能力! ]
你很難想像,看似簡單的T恤設計
卻可以玩得如此極限
你也很難想像,小的可憐的小眾個性服裝市場
卻可以做得如此完整企劃
其實...我們的資源非常有限
但驕傲的是我們一步一步做到了!
這是OUTERSPACE的實力
我們來自台灣
想法來自外太空,天馬行空!
●OUTERSPACE各星球旗艦店
台北西門星球旗艦店/(02)2331-2002
台北市西門町峨嵋街74號
台南星球旗艦店/(06)2280-758
台南市民族路二段57巷1號
高雄崛江星球旗艦店/(07)2211-615
高雄市新興區新田路167號
●香港
IDC經銷店
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金馬倫道)DNA商場
61-65號3樓306-307
IDC -2
九龍灣宏照道38號企業廣場5期
Mega Box Jusco九龍灣店1樓 L114-115
香港-GOLD經銷店
Shop318,Island Beverley,
1 Great George St.Causeway Bay,Hong Kong
香港銅鑼灣記利佐治街1號金百利商場318號舖
Tel:28844414
香港-OUTERSPACE HERO
沙田新城巿廣場三期二樓一田百貨(女裝部)
●澳門
IN-BLACK
澳門荷蘭園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20號麗晶閣地下C座
TEL:+8532835434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