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注意)
在這個九月,我滿30歲了。
⠀⠀
20代的這十年,從大學畢業,到日本留學,在日本旅行、生活、工作,最後在29歲換了工作,搬離住了快六年的東京。
⠀⠀
在日本生活的這些年,有很多精彩故事,但今天想說的,是一些跟日本無關的事情。
⠀⠀
正式成為30歲的我,偶然讀到一本書,讓我開始思考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活。
⠀⠀
書的大意是在說,我們很多人都為了未知的「退休後生活」努力儲蓄,但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辦法在生命結束之前把自己的錢花光,而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
關於賺錢、存錢到底該做到什麼程度,有很多討論的空間,就不多談。令我贊同的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
⠀⠀
「經驗(回憶)才是讓人生感到充實的關鍵」
⠀⠀
如果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賺錢,卻沒有用這些錢去創造回憶跟體驗,那麼那些賺錢的時間就等於浪費掉了。
⠀⠀
書裡也提到,有些事情年紀過了就做不到了,所以把金錢投資在經驗上這件事,也應該儘早開始。
⠀⠀
比方說,在20歲沒什麼錢、但是充滿體力的時候,應該去享受人生,而不是努力打工存錢給未來會有正職工作的自己。
⠀⠀
我對這個理論很贊同,因為我也有類似的經驗。
⠀⠀
2018年2月,大學院論文口試結束,距離開始上班之前有一段長假,我和朋友相約在紐西蘭來趟公路旅行;當時我的存款不多,計算過後,發現去紐西蘭旅行的話,存款就會見底。
⠀⠀
跟社會人的前輩聊到這件事時,她用堅定的口氣跟我說,「你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去。之後就要開始工作,錢可以再賺,但是這樣的假期不會再有了。」
⠀⠀
後來我去了紐西蘭,存款也真的見底了。但也如前輩所說,因為之後就開始工作了,所以生活一點都沒有出問題。
⠀⠀
而那次的紐西蘭旅行,成為了我人生難忘的回憶。
⠀⠀
如果沒有前輩那一番話,我大概也會為了未知的未來而漫無目的「存錢」,卻錯過了很多體驗人生的機會。
⠀⠀
這本書讓我想起這段往事,也重新開始思考,若是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天,我希望自己過的是怎麼樣的一生?
⠀⠀
網路上有一些簡單的程式,可以預測你的壽命,即使不是百分之百準確,還是有點參考價值。我預測了自己的壽命,結果顯示,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我可以活到93歲。
⠀⠀
還剩下63年的壽命,聽起來很長吧!如果換算成天數,有兩萬多天;換算成週數,大約是3285週。
⠀⠀
這代表著,我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度過的週末時光,也只剩3285次。
⠀⠀
更別說不知道哪一天身體會變得行動困難、不能自由活動了;在那之前的週末,還剩下多少個呢?
⠀⠀
而長途旅行,我又還能去多少次呢?
⠀⠀
以往對於生命終點的想象非常的模糊,實際計算過後,才發現可以製造回憶的時間,是有限的,而且一刻一刻的減少。
⠀⠀
一邊讀一邊想著,真希望可以早點遇到這本書;但同時也覺得,能夠在滿30歲的時候遇到這本書,也是一種幸運。
⠀⠀
30歲的生日願望,不求中樂透變富翁,只希望能夠在接下來的兩萬多個日子裡,真正的把握當下,如果真的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天,也能滿足的微笑面對,那就好了。
⠀⠀
📷: 角島大橋/山口縣
IG: @linzomajp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0的網紅大象中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風是長期習慣的積累 積累是 常發生 一直發生中 到真的發生中風 就此不可逆 身體學會的 很難改得掉 從年輕 腰就一直習慣不會動 也沒學過相關知識 更不可能去保養 即使上了健身房 也只是加深 腰更不會動的核心肌群 等中風時 坐輪椅與臥床 就是必然的趨勢 理事長 負責面對...
生命終點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生命終點 在 銀享全球 Silver Linings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歡迎任何人的日本宅老所-石井家|#線上案例分享講座精華】
上週五(9/10)我們邀請到日本宅老所石井家負責人 石井英寿先生,分享「在社區迎向生命終點:宅老所的在地終老實踐」,使我們看見石井家如何打破框架、制度限制,打造出這間不一樣的宅老所。
.
#長輩也有能力付出
在石井家有個特別的現象,就是以男性長輩居多,因為在其他機構被拒絕的男性長輩比較多,而有的男性長輩本身還具有比較強烈的工作意願,不願意當成被照顧的對象。
.
因此,石井家轉型成以工作型為主的日照中心,嘗試提供可以讓男性長輩貢獻能力的"工作機會",比如到鄰近小學協助清掃環境,簡單的修繕工作等,其中,有位退休前是擔任工頭的爺爺,還每天都穿著工作服來到石井家的日照中心,一副是要來工作的樣子。
.
沒有框架,是石井家獨特的樣貌,在這裡讓每個人可以找到自己想要成為的角色,即便是高齡長者也可以有能力付出,例如:協助照顧工作人員的孩子們;同時,孩子們也在許多關鍵時刻,成為最能勸動長輩的照顧者,例如:因著孩子的邀請,長輩比較不會排斥洗澡沐浴。
.
#無條件的接納
石井先生分享:「我們接納每一個願意來到這裡的人,不會去思考他有沒有符合長照給付的對象。」,因此,在石井家彷彿是個不分年齡大雜燴,有時是臨託的幼童、身心障礙的學生、因疫情失去工作的外籍移工、失智長輩...等,讓每個來到這裡,就像回到家一樣,彼此扶持互相幫助的生活著。
.
在定期舉辦的聚餐中,有時還會有鄰居來串門子,大家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夢想、對老後生活的想像。「透過這樣的分享,也幫助石井家成為更好的樣子。」石井先生提到交流的重要性,也促使左鄰右舍的鄰居們,開始思考自己心中的老後生活,該是什麼樣貌。
.
#持續參與社區活動
「只要我前一天不是值夜班,隔天一就會去擔任鄰近小學的導護志工。」石井先生認為主動讓社區更認識石井家,拉近彼此的距離,才能打造出更友善的生活環境。
.
疫情前,更常常帶領石井家的長輩們參與社區慶典活動,或是,讓失智長輩幫忙打掃校園,雖然是志工性質,但藉此讓長輩創造自己心裡的角色定位。
.
而當社區的人們對長輩更加熟悉了,就更能理解和同理長輩的狀況,社區孩童也有機會認識什麼是失智、老化,甚至是生命的終點。
.
同時,期望許多社區長者趁還健壯時,可以來石井家擔任志工,等到他們未來有需要被照顧的時候,換石井家照顧他們,讓長者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延續幸福的生活、安詳的迎接終老。
.
.
藉由日本宅老所石井家負責人 石井英寿先生的分享,讓我們看見高齡照顧服務的提供,可以有溫度、多元、不被侷限的樣貌存在著,取代「被拋棄」、「孤立」的是「接納」、「陪伴」。
.
期許透過這樣的學習,幫助身處台灣的我們,一步步建構起能夠延續幸福、安詳迎接終老的高齡照護服務,以及一個讓我們心中嚮往的老後生活。
.
.
【同場加映】與會者參與心得分享>>#連結於下方留言處
.
不想再次錯過與國際交流連結學習的活動機會嗎?
#歡迎於下留言處訂閱電子報或加入LINE官方帳號
.
讓你即時收到銀享全球各項精采活動訊息!
.
#台日線上案例分享講座
#銀享全球
生命終點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中風是長期習慣的積累
積累是 常發生 一直發生中 到真的發生中風 就此不可逆
身體學會的 很難改得掉
從年輕 腰就一直習慣不會動
也沒學過相關知識 更不可能去保養
即使上了健身房 也只是加深 腰更不會動的核心肌群
等中風時 坐輪椅與臥床 就是必然的趨勢
理事長 負責面對鏡頭 頒獎
頒獎是 腰不動 雙手的中心 在身體的一側
理事長的雙腳 是承載重量的雙重 轉不動的太極球體
雙重頒獎的理事長 若來當針灸傷科醫者
身體每移動一下 每多下一針 每操作一個傷科手法
都是手在動 腳雙重不動 腰轉不動的中風 理事長
腰不會轉 與 傷科醫師 會不會蹲低低 腰馬夠力無關
腰不會轉 就是不會轉 蹲再低 馬步再好看 仍是傷科中風
傷科醫者 未能釐清腰不會轉的中風觀念之前
每多下一針 每多推一下 就是積累中風因子
輕則癌症
重則 臥床爬不起
在輪椅上 站不起來 到生命終點
大象中醫的中風定義
就是 雙腳的力 送不到手指末端
中風候選人 就是那些 網球肘 媽媽手 肩夾擠 50肩 板機指的那些患者
上肢因為腰不會動 只能拼命局部手出力
不同的只是 痛到受不了的受傷 是手指 或手腕 或手肘 或肩關節
用太極拳的 提手上勢 + 手揮琵琶 步法
去解決傷科理事長頒獎式的中風
練站的 提手上勢 + 手揮琵琶 步法
練坐的 屁股走路 提手上勢 + 手揮琵琶 步法
在72歲 長照來臨之前
不斷檢視
自己有沒有 板機指 媽媽手 50肩 腰椎滑脫
這些中風因子 像一種 自證預言
分不清因果
因為 腰轉不動 所以手出力
因為 手出力 腰更轉不動
最後小中風時 蝴蝶效應 大加成
當初 的不以為意 以為 醫師在誇張的唬爛
誰知 積累早以 是不可逆 早就遠超過了回不了身的折返點
自證預言的 sign
要早一點 見微知著
上肢的媽媽手 50肩 網球肘 以為針幾針 打打PRP 電療去聊天
過了這些最後折返點
保重
生命終點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地震 坍塌的現場
救難人員 在確定生命跡象定位後 小心翼翼的開挖
確定整個身體 整體都可以鬆動後 才會動手拖動
若是硬拖 就是一個魯莽的救難人員
即便局部拖出來 非死即傷
避免傷科裡面的暴力派 無法精準局部打擊時 移動不了整體
小心傷科裡面的軟筋膜派 所謂的軟傷科 也常造了太大浪 晃動患者太過
平日健身房好好人 可以彎來摺去扯拉中軸筋膜
一旦 進入長照 骨鬆筋攣縮 的地震坍塌現場
傷科操作模式 就要改成 太極拳模式
功法的目的
在於如實解決問題 嚴肅對待問題
臥床 坐輪椅 等待走向生命終點的人
值得 功法 嚴肅對待
中醫傷科的整體論
用在 鬆背
用在 推肚子
內輪差殺人
就是 四個輪子 無法等速 無法等比例連動
中醫傷科在醫者鬆背 靠造大浪 刷存在感時
會造成患者身體 各部位不成比例 的搖晃
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支離破碎 見樹不見林
拖不動患者整體
此謂內輪差殺人
傷科 醫者 搞的
一次殺一點
鬆背 與 推肚子
學者在一開始 就要學對
就是那一丁點
追求的是 諧和
追求的是 頻率共震
不追求 壓到酸痛
若在學傷科的最初 就以傷科華麗技巧 大場面為能事
不能安心在窄空間 小動作上 探尋
在一開始 就會是一場 美麗的學習誤會
生命終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護醫師的善終思索」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謝宛婷 醫師
內容簡介:
一部以動人的真實故事,深刻探討善終的生命之書。
最盪氣迴腸、最令人眩然欲泣的醫療現場第一手報導。
善終不是最艱難的,
最艱難的是同理與陪伴病人及家屬那擺盪、紛亂、擔心後悔又疼痛的心緒。
一位陪你一起痛、一起哭、一起為所愛的人下最後決定的醫師。
●謝宛婷醫師為衛福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計畫」專家顧問與核心講師
●榮獲奇美醫學中心「傑出教師與跨職類教學特殊貢獻」終身獎
●特別企劃:54個安心錦囊,讓病人及家屬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路,充滿勇氣,不惶恐、不痛苦。
當病人及家屬面對生命終點,他們的煎熬與困境:
●「醫師,我的家人雖然最後選擇不急救,但你一定要『救到最後一刻』。」
●末期病人渴望在家過世,但家屬卻因害怕而逃避……
●病人:「醫師,我不想用嗎啡止痛,這會上癮吧?!」
●病人苦苦哀求:「醫師,打一針讓我走了吧!」
●病人家屬:「醫師,你絕對不能告訴他病情!」
善終不只是提供身心靈的舒適照護,更不僅是撤除維生醫療設備,而是在每一個困難的決定之前,去傾聽、同理、尊重,並深入陪伴病人及其家屬的同在歷程,以及病人離世後,去陪伴傷痛的家屬,讓他們重新面對生命中的愛與連結,並且從中轉化蛻變。
善終沒有SOP,沒有公式,也不是只有選擇「放手」或「不放手」那般簡單。
奇美醫學中心安寧緩和醫療病房的謝宛婷醫師,讓我們看到善終過程的擺盪與揪心,以及每一個決策的艱難與掙扎。
那些不忍自己離世而讓家人心碎的愛與拉扯,那些盤根錯結、撕心裂肺的家族糾葛,那些一心以尋死作為解脫的孤獨靈魂,都在謝醫師專業又溫柔,如同大海般包容的梳理及接納中,有了往前走的力量。
她以無比的勇氣徹底地實踐「幽谷伴行」的真諦,她堅定地接下醫病關係交付到她手裡的重量,她更堅毅地扛負起與病人共同分擔做決定的責任。
她教會我們死亡永遠都不是最壞的,以及如何因為死亡而更加活出生命的精采。她說傷痛的母親叫做愛,她把無懼而真誠的心意留在每一個她所照護的家庭內,讓我們看見,風雨過後,終有彩虹。
作者簡介:謝宛婷 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緩和醫療病房)主任。曾獲頒院內傑出教師與跨職類教學特殊貢獻的終身獎。
一九八三年生,臺南人,因為渴望工作不要一成不變而選擇踏入醫療,從此對那屬於同一個疾患章節的百樣病貌入迷。
本身是安寧緩和醫療、家庭醫學與老年醫學的專科醫師,長年推動緩和醫療教育與社會宣導。
工作場域從病房到民宅,治療意圖從病徵到人心,對文學、哲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充滿興趣,目前就讀成大法律研究所,正力行成為法律和生命科學之間的轉譯者。近年擔任衛生福利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計畫的專家顧問以及核心講師,協助推動該法案,也是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專科醫師培訓課程的講師與醫療法規因應工作小組的委員。
以演說、影視、各式文章寫作以及社會參與,傳遞醫療自主、醫病溝通、關懷倫理、生死哲學的理念與醫療實務經驗,本人與其服務的團隊多次受公視節目以及《康健》、《天下》、《財訊》等多家媒體雜誌採訪。學術研究以預立醫療決定、行為能力與心智能力、醫療自主權為主。論文散見國內外醫療與法律相關雜誌,也多次在國際性學術會議上發表。
生命終點 在 生命終點– 媽媽經|專屬於媽媽的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蔡瀾吳宇森兄從加州傳真一封信過來,談及黃霑兄走前還有一點痛苦,我感受頗深。 關於死,中國... 媽媽大調查- 疫苗. BNT疫苗年齡限制下修,你會讓孩子打疫苗嗎? ... <看更多>
生命終點 在 生命終點站 的推薦與評價
生命終點 站, New Taipei City. 354 likes. 全年無休,全省服務,生前契約,臨終關懷,遺體接運,喪禮服務,治喪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