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給我打的成績單」
今天跟棠去學校拿小一上學期的成績單,我們不是自學嗎怎麼還有成績單,有啊,只是這個成績不是老師打,是我們自己評量各科學習表現後所打的成績,可以用分數也可以是評語表述。
#沒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最適合自己跟孩子的教育方式。
每個孩子的人格特質、生活環境、每個家庭的背景狀況都不同,所以無法説怎樣的教育就適合什麼特質的小孩,滾動式教養、隨時調整都是父母的功課。我只希望自己能瞭解孩子,幫助他找到適合適性的學習方式。
其實在自學一開始我們也是不斷摸索不斷調整,也經歷過混亂期、爭執期、磨合期,一直到去年底學期末前,我們母子倆終於找出一個學習平衡,這讓我們倆都很開心,我甚至覺得這是我們這學期最大的收穫。
棠看著學校的成績單,說他也要給自己打成績,所以我們1 on 1花了點時間討論這學期的學習狀況與表現,有哪些部分好哪些地方可以再加強、下學期可以如何再調整,然後他很期待地說,他要給自己打分數。
他喃喃唸著「國語83分好了,英文75分、數學我很強99分,扣一分是因為我有時候會粗心....體育78分你也知道我體能很差的,生態89分就好...」學習表現細項就不寫了,畢竟沒有要跟誰比較,自己跟自己比就好。
最後,他給自己整體表現分數打90分。(自我感覺很良好吼~~)
#孩子給媽媽打成績
我説「不然請你也來給媽媽打個成績吧」。因為我也想知道,這學期這樣磨合下來,會不會讓他對自學心生退縮、或是影響親子關係。
針對學習上的父母陪伴狀況(提共學習環境、花時間陪伴孩子學習等)、學習項目的安排(作業量與自我效率評估)、遇到困難的支援(孩子自我解決問題、尋求媽媽協助)等等方向,我們都提出來討論。
結果你們知道嗎,棠竟然毫不猶豫給我打了99分!!
「因為媽媽我覺得妳很棒啊!」
他本來要打100分的,但他說媽媽都一直好忙,希望媽媽可以多點時間陪他玩,所以要扣一分。
其實聽了有點難過,因為他是老大,也因為去年爸爸都不在家,我必須訓練他更獨立,因為還有弟弟們要照顧,所以甚至像親子閱讀這檔事在老三出生後根本就很少做了。有時後都忘了,他也只有6歲,還是需要父母多陪伴呵護的時候,但他的獨立貼心,都成為了照顧媽媽的表現。
我對棠說「謝謝你,我的寶貝大兒子,我知道爸爸不在,所以很多時候....」還沒說完..
「我會要擔任爸爸的角色,幫忙照顧弟弟...」棠搶著說。
唉...謝謝你給媽媽打了這麼高的分數。
讓我知道,我們是不是有達到自己心目中期望的那個媽媽,其實並不重要,孩子所接收感受到的,就是最真實、完整的媽媽。他愛妳,因為妳是妳,妳是他心中不可取代、獨一無二的媽媽,正如他一樣。
#結果他給爸爸打61分因為他說爸爸都沒有陪他🤣🤣
生態評量真實評量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伍. 談談樂手教練實務經驗 }}_04
上一週我很粗略地將『做為一個等待機會、但還不確定自己是否準備好了』的音樂人可以有的自我評量,分成了幾個階段,而每個階段裡也都有循序漸進的評量方式;對於第一階段『人與樂器的關係』,我會把它歸類在一種非常『物理性』的概念裡 --- 因為,其中所提到的每一個事項,其實真的都可以用『花下的時間』觀測出『具體的進程』,以及因為更多是牽涉到『肢體操作』,這些『技術性』的進步,我個人覺得只要能掌握到要領,原則上~每個人應該都可以得到自己預期的效果。
但這一週我想敘述的,會開始涉入一些『化學性』的概念,這個意思是:這其中所能討論到的事項,有些要件並不是線性的關係,有一些面向,甚至可以說:『那不是投入的時間多寡就可以決定的』……我瞭解這可能會有點兒令人沮喪,但!『做為一個等待機會、而還不確定自己是否準備好了』的音樂人,我想,也許還是可以就這些觀點,來看看自己所投注的努力,是否能夠找到『非線性』的變化可能。
[一. 漫談樂手教練的心裡話]_04 『準備』的度量衡_02
B. 第二階段 --- 人與音樂的關係:
之所以會想要用音樂 (或其他藝術方式) 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他人溝通,並且期望得到認同、共鳴,最原始的出發點,應該就是『喜歡』音樂 (或其他藝術方式) 吧?但~『喜歡』這件事究竟可以怎麼『具體的衡量』?『我知道自己喜歡音樂』,可是,究竟要喜歡到什麼程度,它才能轉換成為一種驅策自己的動力,夙夜匪懈地在技藝上精益求精呢?在經過超過三十年的音樂學習之後,我必須很冷酷地說:『如果音樂會是你的職業選項,光是靠喜歡,那絕對是不夠的!』前一週所提到的:『如果你想要在這個行業出頭,先問問自己有沒有像其他選擇了相對正規工作的同學們一樣,每天至少要在他的工作崗位上打卡上班八個小時』,只是很冷靜地去敘述對於將音樂做為自我意志的表述工具,並且希望能尋求到伯樂的機會等待者,所應該至少要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在這個前提之下,我覺得要討論『人與音樂的關係』之前,我想提出來的『基本面』,其實是『自律』這兩個字。
只有『自律』,才能建立起一種自我要求的慣性,才能讓你從藝術喜愛的『化學性』進入到藝術學習的『物理性』,才能讓你在伯樂不知何時會出現的過程中不會懷憂喪志,其實最重要的是:你才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在具備了『自律』的這個基本面之後,我們才能來聊一聊『人』之於『音樂』所應該要有的準備:
1. 想像力:如果我可以為藝術的創造找到一個出發的原點,我真心覺得就是『想像力』了!那是一種將『還未具體存在的事物,在腦海中以突破時空限制的方式,瞬間給予存在的可能』的一種能力;如果我可以選擇、但只能選擇一個在這一世老天所予的天份帶到下輩子,我會毫不猶豫就選擇『想像力』!很多時候,當我在編曲工作開始之前、我的電腦還只是一個空白的檔案的那個時間點,我其實幾乎就已經『想像』出整個編曲的樣貌了;就像盯著散落一地的樂高積木,我還不用動手去試著拼、試著組合,我就已經在腦海裡看到今天要完成的機器人、太空船會長成什麼樣子,剩下的,只是花下時間去將這個『想像』給組織出來,所有的音樂聲部、線條、能量的流動,都只是為了完善這個『化學反應』所執行的『物理操作』而已。
那麼,『想像力』應該如何觀測呢?我在想~如果此刻你飢腸轆轆,突然飄來一陣食物的香氣,而你的大腦立刻就可以做出反應、『想像』出那個食物的樣貌,我認為,你就是一個有想像力的人。當然,藝術類的想像,不單純是生理上那麼直觀的反應,它其實會很依賴『先前你餵給它什麼養分』!如果你很喜歡『聽』音樂,但不是太常去分析音樂、拷貝音樂,你可能就會感覺,當你需要應用音樂上的想像力時,往往會力不從心。而比較有建設性的觀測方式,會是:當你聽到一個單純的旋律,你可以不依靠樂器,就『聽到』可以有的和絃配置與聲響,而隨著你在先前的『養分補給站』的存貨越來越多,你可以『聽到』的和絃聲響會越來越精緻,甚且可以在和絃彼此的連接上,『聽到』一個或以上的副線條,用來強化你想像中的內聲部;當然,於此同時,你一定也能『聽到』那些還沒有真實存在的律動、拍分,而且可以在腦海裡『突破時空限制』地任意搬移這些拍分所在的位置。
但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什麼想像力、卻又一心想要做出自己音樂的人格特質的話,我建議你趕快回去第一階段,開始動手大量拷貝音樂並且認真地分析它們!而你最應該從事的休閒活動,就是去買一堆樂高積木,去練習拼出一些只有你感受得到的那些造型。
2. 舉一反三的能力:在早期的錄音室鍛鍊中,往往製作人會提出與你的音樂直覺或見解完全不同的意見,我所學到的是:製作人提出的要求,你一定要做得到,但你一定也要想得到製作人想不到的看法,而且你能夠執行出來。在我從事錄音室吉他手的職涯初期,製作人會依據我所處理的內容很明確地告訴我他不要什麼 --- 我相信從事創意類型工作的夥伴們一定很能體會:老闆總是要看到你做出來的東西,纔會開始意識到他不要什麼!但更可怕的是,『他知道不要什麼』不等於『他知道要什麼』,因此,當你可以運用想像力去建構一些還不存在的樂音時,請不要只有一種套路!你必須在獲得一些新的資訊時,立刻能夠重新整合現有的狀態,再次提出新的解決可能。而有時候,製作人突然明白他要的是什麼、但你的音樂判斷告訴你『這恐怕不太理想』的時候,你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先按照他希望的方向,執行出他所期望的結果,然後很客氣地詢問:『我還有一、兩種方式,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試試看?』,你能夠處理出來的方式、手法越多,製作人會給你的限制就越少 --- 至少,到了後來我在處理吉他錄音時,很多製作人已經可以不用出現到現場了,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怠忽職守,而是『就吉他操作來說,我一定比製作人專業,我所能想到、執行出來的,一定比製作人所能想到的更好、更有效』!而對於製作人來說,他們的專業,就在於找到他們可以信任的分項專業人才,這比較是一個健康的產業應該運作的模型。
但那是以前。
現在的音樂製作過程、生態,製作人的位階、功能有著顯著的退化、甚且被淘汰,在現在這種『我的音樂我主張』的主流觀念下,我的觀察是:誰越能有『舉一反三』的豐沛想像力,誰就越能有出線的機會 --- 但他必須同時具有下述第三種能力。
3. Sense:我在上一週北藝大的課堂提到了這個關鍵字、並詢問了全班同學對於這個英文單字的最佳中文解釋,一位留學德國主修打擊樂的女同學給出一個我覺得很文雅適中的翻譯:『美感』。
在那個什麼都還不存在的時間點,你因為有想像力,所以可以『創造』出別人都還無法觸摸到的『謬思』,而因為你能舉一反三,你甚至可以因為一個靈感而再能建構出其他不同的音樂處理方式與可能;但~是什麼讓你最後決定要用這個音、這個和絃、這個律動、節奏?而且,為什麼?
只有你的『美感』能回答這些個問題。
但你的『美感』……你怎麼知道能不能感動到其他人?
你不會知道!你只能一直不斷去追求。有的時候,你的美感還沒到該有的水平,所以理解、同意你的人很少;但有的時候,你的美感已經超越了同一個時代的水平,所以根本沒有人能理解、同意你。而你究竟是處在哪一種位置呢?
在這個產業工作、學習的過程中,我幾乎可以斷定:『Sense』是存活與否的最後關鍵因素!你可以拷貝別人的音樂到非常相似,但如果你沒有那個 Sense,你的手感就一定會被聽出來沒那個靈魂;反過來說,如果你很有 Sense,你甚至不必具備什麼了不起的絕招,也可以用非常簡單的和絃、音符,說出感人肺腑的音樂故事 --- 相信我!這兩種極端的人物我都認識過。
而 Sense、美感,會有方法可以練習而進步嗎?我覺得它無法『練習』!但,它會因為你所身處的『環境』而有所變化。舉例來說,我自認是一個衣著品味很差的人,所以將近三十年來,我只有黑色、灰色兩種T恤搭配牛仔褲+黃色高筒 Timberland,而且應該會就這樣走完我的人生;但如果三十年前,我去了歐洲求學,我估計,我的衣著方式、配色概念,應該會比現在高明一些。
因為『美感』是一種人文教育,它深植在國民從小到大的一切生活細節裡,它無法被揠苗助長,只能細水長流地在每個小地方被涵養。我難過的是:在這個島嶼,我們求學的階段,學業成績界定了我們生命的價值,進入社會後,薪資職銜界定了我們的價值,美學教育從來都不是我們可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然後我們要能夠在音樂、藝術方面很有 Sense?
你知道你成長的過程中真的就缺乏了這一塊,所以你一定要很能『自律』 --- 有意識地讓自己能一直身處在可以涵養 Sense的環境裡,你需要一直拿其他的、各種類型的藝術傑作來灌溉自己,你需要謹慎地去比較每一個『想像力』所執行出來的成果的質地,如果你 senses到這個音符、這個和絃聲響不是那麼美,你就應該自律地打掉重新來過,到了最後,你會知道,只有你的 Sense可以成為你自己的導師,幫助你一直在藝術的領域踽踽獨行,自發性地檢閱與完善你的一切創作。
如果真能達到這個境地,我覺得你應該只會繼續去追求你心中的至真與至善,旁人理解與否,可能已經不在你的眼界了。
而依序進入到這個階段的後期,我覺得『機會』不會只是路過你家,我覺得『機會』會是專程去找你。
--------------------------------------------------------------------
後記1. 根據『莫非定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1%A9%E8%8F%B2%E5%AE%9A%E7%90%86 )的廣義解釋,在完成前面兩個階段的準備之後,也許機會真的找上你了,但一切事情還是會非常可能出錯!那是因為整個準備過程中還有最後的第三個階段,而~那就是下一週的事兒了。
後記2. 『鼓手甄選』資訊揭露的兩週後,年輕新血們的來訊讓我與戴佩妮都覺得事情似乎應該要往更專業的面向來執行;因此,我們已經議定甄選執行的地點會是在強力錄音室,而甄選的模式會是針對已經遞交給所有鼓手們的四首曲目,以錄音的硬體器材水平讓所有參與者都能有最好的監聽條件來進行試奏。我想,不論結果會是什麼,這一個甄選活動,應該會非常刺激、有趣。至於實際執行的時間,我們很快就會公佈在這個專頁,同時以私訊的方式向每一位來函的鼓手告知與確認。
後記3. 這次圖文不符的照片,是來自在2018年4月18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所執行的馬毓芬老師『愛的旅程』音樂會中的一個剪影,掌鏡的人是相識多年的攝影高手奧斯汀大師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953016581&hc_ref=ARTOu9ZRI8-SUB-OZ61GFGWle_2H5lGcCCRwE7tfCFBJbEhjfC-kKOZgAiY856sLuWg )。選這張照片的原因,除了同步紀錄在這一週能有幸參與這個與眾不同的音樂會演出之外,還因為我非常喜歡這張什麼也沒說、但又說了很多的光影構圖,而這一切的組成,我覺得就是 Sense的總合。
奧斯汀 (鄭明裕)
生態評量真實評量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務正業和附加價值
我化工系畢業的,從以前就聽過很多化工系的「不務正業」,我們那時候的教育部長毛高文,是系友,還有台獨聯盟的張燦鍙,也是。所以那時的笑話是這樣的,化工系做什麼?碰到工程師,我們就講化學,碰到化學家,我們就講工程,碰到又懂科學、又懂工程的人,我們談什麼?談政治。
李遠哲也在化工系唸過一年,也算不務正業。當然我也不務正業,可是我的不務正業不是像李大師一樣,是想追求理想,一心當科學家,我是被化工系嚇跑的。我在學校唸最多的是英文,不是化工,因為我都乖乖傻傻地(還是自以為是地?)買原文書,四年下來化工知識零蛋,但英文進步不少。
我的成績還可以,大概還有前四分之一。以我對化工的「熱情」,都還可以唸到前四分之一,大概就可以想像本系學風如何了。
不能怪學生。大家都是大學聯考壓力下進來的,進大學「由你玩四年」的解放心態,當然對學風有很大影響。但很大的一個問題是課程設計。我們學習的過程像是一個堆金字塔的過程,先學好基礎科學,精進數學,然後再逐步介紹化工的小領域,最後再把一切集合起來,到了大四再給你看一下,真實世界的化學工程師是在做什麼事。
不知道台灣的化工教育有沒有改變了,但我認為這是一個令人挫折的過程,因為你每天讀書,都是一個意志力的考驗,「唸這個到底幹嘛?」用功的好學生,強用意志力壓過這考驗,不管是到了業界或是繼續深造,最後至少都不會討厭這行,甚至還會充滿成就感。但一般的學生,不願打落牙齒和血吞的學生,最後不是轉行去了,就是拿了文憑,找了工作,在職場上再學習,再了解化工的精義。
這套在以前的台灣還行得通,因為大學教育作為訊號的功能,比實際教育學生的功能強大多了。只要你進得了好大學,畢得了業,就代表有能力,僱主收到這訊號就好,也不用真管學校教什麼,反而收進來後,重新學還比較快、比較實際。
但現在全世界的高等教育生態都發生了改變。學校競爭、學生競爭都是國際性的,教育費用也越來越高,再把大學教育只當成訊號的功能,下場會很慘,學校和學生都是。
要怎麼改?
我想像中的理想化工教育,甚至是所有的高等教育,不應該是一個堆金字塔的過程,而是一個從金字塔尖端開始,由上往下爬的過程。從大一開始,學校就應該讓學生直接接觸石化廠、半道體工廠、生化實驗室,從實作開始,倒推回去知道什麼學科是需要的。從看到一個真實的熱交換器,幫助工程師設計、製造熱交換器的過程裡,知道單元操作的道理,知道流體特性,知道微分方程的必要,這樣能夠在腦海裡構建真實物件的過程,才會有學習的熱情,才會有持久的學習興趣。
可以自己看書、上網學的,為什麼要在教室上課?老師講課,到底對學生教育加了多少價值?這是大學要思考的事情,也是我一直在想的事情。
大學可以提供一個環境,讓有學習熱情的學生彼此激發、合作、吃苦、歡笑、成長的環境,這個環境是高等教育再怎麼虛擬化都無法取代的。大學教育如果像我說的從實作出發,以產出maker為目的訓練學生,也會有無法取代的效果出現,因為這是一個容許失敗、鼓勵創新的空間和時間。我認為每一個學門都應該找到以實作為出發點的課程設計,不限理工醫,文社史哲都可以。如果找不到,就是得思考到底這學門適不適合在現代的大學裡生存了。
至於我自己?
我還是認為大學生不該主修商業,但是既然已經在誤人子弟,就要思考怎麼樣附加價值。我的投資課、計量課已經都改為實作課程,沒有考試了。財務入門課則是進行了翻轉教室的巨大實驗。現在學期結束了,等教學評量出來了,再和大家分享結果。
生態評量真實評量 在 動態評量、生態評量阿摩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生態評量 (Ecological Inventory)是事先肯定學生都有能力且可能參與他(她)周遭. 環境活動,對重度與多重障礙兒童之教學尤具意義,本文從其定義與特徵出發,再論及. 生態 ... ... <看更多>
生態評量真實評量 在 [考題] 與功能性評量相關的歷年考題- sp_teacher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下列各種評量的應用何者最恰當?(A)想了解A 生在家裡曬衣服的技能,應使用真實評量(B) 想了解B 生為什麼在學校常常對他人吐口水,應使用生態評量(C)想 ... ... <看更多>
生態評量真實評量 在 動態評量、生態評量阿摩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生態評量 (Ecological Inventory)是事先肯定學生都有能力且可能參與他(她)周遭. 環境活動,對重度與多重障礙兒童之教學尤具意義,本文從其定義與特徵出發,再論及. 生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