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文學之路
訪問:九里安西王
本名王志榮,生長於台灣,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一九八五年到美國讀書,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微生物學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電腦科學碩士,一九八九年移居馬里蘭州迄今。工作之餘,並自二O一三年起在《聯合報•udn》經營九里安西王部落格,也開始在臺灣多家媒體投稿。
2019年底出版第一本書並回臺灣宣傳,回美國沒多久後全球就爆發新冠疫情,這次訪談也提到他疫情至今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嚮,還有分享目前最新的動態和多篇最新的投稿。
2019年 - 「走過零下四十度」介紹、九里安西王 專訪(秀威資訊)
訪問影音連結:https://bit.ly/2T1xIdY
粉絲頁: 九里安西王
出版社: 秀威資訊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同時也有3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文學之路 訪問:九里安西王 本名王志榮,生長於台灣,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一九八五年到美國讀書,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微生物學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電腦科學碩士,一九八九年移居馬里蘭州迄今。工作之餘,並...
生物系大學 在 科教館GO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哺乳類的前身是什麼?
🤔我們何時與爬蟲類分家的呢?
🤭為何兩者的體型結構會差那麼多呢?
一起來看看這段曲折跌宕的故事吧~
👉https://reurl.cc/pgaRRZ
♦科學研習月刊第60-3期♦
【哺乳類秘史】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系 謝秉璋
高雄市立陽明國中教師 謝甫宜
📣科教館線上資源📣
🔹YouTube https://bit.ly/3oSrMQb
🔹Podcast https://bit.ly/3wDwcgs
🔹科學研習月刊 https://bit.ly/3hWaRdX
🔹科展群傑廳 https://bit.ly/3wEmXN8
🔹科展實作指導 https://bit.ly/3vrE8Bf
🔹探究與實作教學示例 https://bit.ly/2TmjK6p
🔹科教館展品操作 https://bit.ly/34jCC8p
🔹物聯網線上展 https://bit.ly/2QJ93tw
🔹Facebook https://bit.ly/3vlHA09
🔹Instagram https://bit.ly/3fP3Qcf
生物系大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德國奧斯特維爾博物館之友(Friends of Museum Ostwall)將第八屆MO藝術獎「Follow me Dada and Fluxus」頒給了藝術家李明維,「李明維的作品多以陌生人互動的參與式裝置為特色。這些互動基於日常情境,關注參與者之間的交流,也是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對話,以一種親密、關係私人的方式將藝術與生活結合。參與者以自身經歷塑造作品,進而成為藝術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禪學與共食文化等儀式將他的作品與博物館典藏的激浪派藝術家的作品脈絡相結合。」
李明維老得好好看!!!
《一夜情/李明維》
美術館裡搭著木頭亭子,裡頭備有紙筆,供觀眾寫信給掛念的人,美術館將幫忙寄出。心事可以封緘,也可大方袒露:「我和學長上床了,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爸,在美術館寫信給你,但怎樣寄到天國呢,我好想你。」偷窺陌生人秘密是會上癮的,一封接一封讀下來還不夠,循動線前進,幽暗角落擺兩張床,入夜後,觀眾和藝術家在此共度一夜,無人知曉這一夜發生什麼,我們只能藉由旁邊床頭櫃上眼藥水、香水、水杯,揣測這一晚的輪廓。一個又一個的床頭櫃擺設的隨身小物就是展覽。
藝壇明星
台北美術館正舉辦「李明維和他的關係」,展示他自一九九五年以來,十五件重要作品藝術。五十一歲的他出現在美術館,不斷有觀眾找他合照,聊作品,他笑著傾聽,因長年游泳、衝浪緣故,挺拔身形簡直是個明星了。一九九○年,西方興起所謂「關係藝術」,藝術家憑藉與觀眾的參與和互動,取代實體雕塑或繪畫等實體作品,傳達創作理念,台灣出身的李明維是這一波藝術新浪潮的箇中翹楚,作品屢次受邀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去年,他受邀日本森美術館展覽,乃該館開設十年來,台灣第一人。
若非觀眾介入和參與,他的作品是無意義的:觀眾從臨時設置的花壇帶走一朵花,送給陌生人;衣著華美的男人在迴廊四下走動,隨機挑選觀眾獻唱一曲舒伯特當作禮物。李明維執迷陌生人之間偶遇、互動,作品如實記錄陌生人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哀傷,甚至遺憾。他對人充滿好奇,可他並非那種言語熱絡之人。
「晚餐你都煮什麼招待客人啊?」「……沒有耶,就簡單餐點。」「沒有酒?」「沒有,就喝茶。喝水。」「陌生人在旁邊,睡得著嗎?」「看似有睡,但睡不沉耶。」我們對話節奏大概每個話題持續四、五句話,進退有節,點到為止。他臉上掛著靦腆害羞的笑容,對答像詩人,像僧侶,措辭精確、隱晦卻富含詩意,如果我追根究柢,他也會不失風度幽默以對,不至於叫採訪者空手而歸。
醫生世家
那樣溫文儒雅的舉止來自一種世家望族的涵養。他的外祖父是埔里國中、國小創校校長,他之所以取名明維,是台灣老派士紳對日本明治維新的美好想像。外祖母是台灣第一批留日學醫女性,父親李堯堃亦是知名兒內科。他十二歲那年,家裡送姐姐和他出國,多明尼加共和國待一年半,轉進美國加州,大學念生物系,克紹箕裘報考醫學院理所當然。
母親林貴美說他唸生物系功課很好,但他喜歡小動物,上解剖課看到血會暈倒,轉往加州藝術學院改念建築。其時,他對藝術懵懵懂懂的,雖善於抽象概念,但結構製作全然不在行,平面圖曾當眾被老師撕爛,跌跌撞撞四、五年,又改念織品和概念藝術,感覺終於對了。
一九九五年,他申請到耶魯大學藝術研究所,由西岸來到東岸,最初,誰都不認識,心想與人吃飯聊天是認識環境最好方式,於是在校園貼布告,說願意以免費晚餐交換一晚的聊天。活動持續進行了一年,他與兩百多位的參與者在餐桌分享彼的人生,該活動脫胎成《晚餐計畫》,讓他成了剛畢業,旋即受邀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展出的幸運兒。
他的作品寧靜舒緩,富有禪意,參展邀約已排至二○一八年,藝評家高千惠解釋:「他是一位生活行為的觀念藝術家,他的生活文化有漢、和、美的元素,臺灣觀眾自然對他有熟悉感。」關於成功,父親僅謙遜地說他是個幸運的孩子--我們來到他父母陽明山上房子做側訪,八十三歲的老父、七十七歲的母親身體都健康,仍可以侃侃談著兒子童年糗事:他小時候吐司塗果醬餵狗吃、跟姊姊搶洋娃娃,搶不到就毀了。大藝術家至今仍被媽媽「阿弟、阿弟」喊著。五十一歲的阿弟趴在地上,逗著家裡的貓玩耍,然後抬起頭說:「媽咪,等一下要不要去爬山,妳今天都沒運動耶。」
親情羈絆
牆上擺滿家族合照一張又一張,影中人有人長大了,有人老去了,唯獨每個人臉上知足笑容不變。母親林貴美是紙風車劇團董事,大姊李逸寧是旅義單簧管演奏家,弟弟李明道是職業高爾夫球選手,一家人住在世界各地,但一年團圓兩次。少小離家,家人卻是創作源頭:外婆過世,感念人生無常,他在百日內飲食起居,隨身帶著一朵水仙花,記錄花開花謝,創作《和水仙花共度一百天》和《魚雁計畫》;母親生病,母子在病房聆聽舒伯特得到慰藉,創作《聲之綻》。他勇於探索陌生人的內心世界,「我對陌生的地方充滿好奇,喜歡接觸新事物,沒有任何懼怕心理。」或者正是因為在愛的環境成長,相信人生全是真善美,才能對陌生的世界一無所懼。
二○○三年,他在威尼斯雙年展《睡寢計畫》,與陌生人共度一餐變成了共度一夜。靈感來自高中有一回從巴黎搭火車去布拉格自助旅行,同寢臥鋪巧遇一猶太老者,兩人夜間閒聊,老人自曝身世,說自己猶太集中營出生,三歲被救出來,家人卻死了。老人淡淡說悲慘身世,講完互道晚安,翻身便睡,他卻徹夜失眠。他說因為陌生人,因為夜晚,生命在那時有了深刻的交集。
一夜之後還是朋友嗎﹖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會了。因為是陌生人,因為知道不會再相見了,所以可以毫無顧忌地把心事說出口,那更像日本人說的「一期一會」。對他而言,陌生人互吐心聲對他而言是一種禮物,「禮物並不是你想向人家要,而是你碰到一個有緣人,走進花園,一隻蝴蝶停在你的肩膀上,是一種驚喜。但一剎那也在那個時空中消失了。」
新婚誌喜
禮物是創作中的關鍵字。陌生人的故事是禮物、歌者唱歌獻給聽眾是禮物、觀眾自花壇拿走鮮花,轉贈路人是禮物,然而他卻討厭收禮,笑說自己收到物質上的禮物,往往轉送給別人,數次忘了把禮物裡的卡片拿出來,好糗。周遭若有太多人讓他覺得焦躁,「多少算多?」「三、四人吧。」他需要獨處,規律生活如一僧侶:早上五點半起來,六點半游兩個小時的泳,回家寫EMAIL、看書吃飯,中午弄點簡單的東西,下午繼續讀書,晚上準備晚餐,十點半睡覺。偶爾也邀一兩個朋友到家裡來吃飯。「煮什麼?」「咖哩。我喜歡吃印度菜,辛香料都自己調味。」
為陌生人烹飪的料理,和煮給朋友的晚餐不一樣,當然,他不會讓我們知道私人宴會裡的辛辣。不同於當代藝術家勇於展現個性,他把姿態擺得很低很低,把整給展覽場讓給陌生人。不會像《魚雁計畫》那樣,把心事或秘密訴諸文字,然後封緘?「不會欸……」又問早年有《孕夫計畫》,在網路上虛擬出男性「懷孕」的過程,對自己情慾生活會有影響?「我不知道欸,等我真正懷孕才會知道。但我已經五十一歲了,怎麼可能會懷孕呢?」他的作品是容易親近的,但卻又和我們保持著微妙距離。北美館館長林平解釋,李明維作品距離是必須的,像是進展場前需脫鞋,展覽迂迴動線,有了這些距離,心思才能沉澱下來,才有美感的想像。
藝術家讓我們知道他想讓我們知道的。假使是夜晚,假使是陌生人,我們的對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嗎?訪談最後三分鐘,我只能氣餒地詢問未來計畫。「接下來,我跟先生要搬到巴黎,我今天才得到消息,他要去法國工作了。」「先生……是老師?」「不,我去年結婚了。」他淡然笑著:「對方比我小,小三個月。」「藝術家?」「工程師。如果家裡有兩個藝術家那還得了?」「你確定要談這個,我們真的可以寫?」他笑言:「我不忌諱欸,只是要看用什麼角度談,我們的社會把同志議題妖魔化了,但我不是革命家,我只是生活的人,這只是我生命很普通、很普通的一部分,又有什麼好說的呢?」來時躬身問候,去時合掌作別,他優雅趕赴下個會晤,然而臨行時卻把心門推開一點點,讓門縫透出一點光亮,如同禮物。
生物系大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文學之路
訪問:九里安西王
本名王志榮,生長於台灣,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一九八五年到美國讀書,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微生物學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電腦科學碩士,一九八九年移居馬里蘭州迄今。工作之餘,並自二O一三年起在《聯合報•udn》經營九里安西王部落格,也開始在臺灣多家媒體投稿。
2019年底出版第一本書並回臺灣宣傳,回美國沒多久後全球就爆發新冠疫情,這次訪談也提到他疫情至今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嚮,還有分享目前最新的動態和多篇最新的投稿。
2019年 - 「走過零下四十度」介紹、九里安西王 專訪(秀威資訊)
訪問影音連結:https://bit.ly/2T1xIdY
粉絲頁: 九里安西王
出版社:秀威資訊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生物系大學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片為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策劃「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多樣性:發酵、科學、微生物」系列影片中的第三部。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多樣性:發酵、科學、微生物」系列影片透過不同角度,期待讓觀眾更加了解發酵和其中的科學。
本部影片「原住民與微生物的跨界合作」以「泰雅族的大冰箱」作為開頭,藉由訪談讓我們認識這座自給自足的大冰箱。影片中訪問了兩位泰雅族人,由他們自身文化的發酵經驗,傳遞人類和微生物共同的耕作方式。
-------------------------------------------------------
監製: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計畫:國立臺灣大學
製作: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系大學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片為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策劃「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多樣性:發酵、科學、微生物」系列影片中的第二部。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多樣性:發酵、科學、微生物」系列影片透過不同角度,期待讓觀眾更加了解發酵和其中的科學。
本部影片「王牌釀酒師」從我們熟悉的啤酒作為出發點,透過拜訪在實驗室做研究的科學家和在臺灣各地尋找有在地風味的精釀啤酒公司,讓大眾從不同角度認識啤酒風味獨特的科學和人文元素。
----------------------------------------------------------------------
監製: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計畫:國立臺灣大學
製作: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系大學 在 #比較#問生科系 - 大學新生季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問就讀生科系的學長姐,我知道有生命科學生物/化科技生物科學這些科系! 1.我想問這些科系有什麼差別?(例如主要修哪些學分...) 還有各大學的生科 ... ... <看更多>
生物系大學 在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生物學系系友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新科6位生命科學類中研院士中,有兩位東海傑出校友:施明哲老師(生物系18屆; ...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誠徵助理教授(含)以上教師一名,具神經生物學、動物生理學研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