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分散式能源崛起 -
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09/26/2021 鉅亨網新聞)
逐年攀升的尖峰負載,讓臺灣的能源使用規劃,成為各方焦點。跳脫興建更多電廠的思維,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隨著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升高,為了解決供電間歇性的問題,能長時間儲存電力的「液流電池」也備受關注。
數 10 年來,臺灣傳統電力供應以大型電廠為主,想要解決尖峰用電問題,除了蓋電廠外,是否還有更省成本、更有效率的解方?
攤開臺灣的用電分布,若以 1 年 8,760 小時來看,臺灣每年用電最多的 200 個小時,對於電力系統產生的額外需求大約為 2GW,相當於年度用電尖峰的 5%,且大多集中在夏季。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組長梁佩芳認為,若要持續蓋電廠,得先思考 2 個問題:一是電廠投資大、建廠時間久,還會面臨環保抗爭行動;二是只為了每年 200 小時的尖峰需求興建新電廠,似乎也不太符合投資效益。
其實除了大型電廠之外,民間也暗藏不少中小型的電力資源,像是散落在企業、工廠、住家裡的太陽能、風力、儲能設備、備援發電機、UPS 系統和電動車等。隨著供電挑戰愈來愈大,未來必須要更加靈活善用這些電力資源。「虛擬電廠」概念應運而生,「就是將分散式的中小型資源聚合起來,變成可靠的電力供應來源,就像一個可受控制的電廠。」
用戶代理人扮演關鍵角色
當傳統以大型機組為主的集中式電力系統,走向分散式電力系統後,原先單純做為電力的消費者,同時也轉為電力供給的產銷者。正因為聚集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用戶參與,虛擬電廠有著更大的調度彈性,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尖峰負載電力,也能為電力公司提供輔助服務。
相比過去台電控制大電廠,只要一個指令;當眾多小資源集結時,該如何有效管理就成了關鍵。這造就一個角色興起,也就是所謂的「聚合者」或「用戶代理人」(Aggregator),「他必須聚合用戶資源,就像一個統一窗口,去台電或電力市場報價,未來代理人會是新的商機。」
「虛擬電廠有很多不同機制,有些可以做出一桌菜,有些就是很專業的一道菜,不同公司的營運策略都不一樣。」梁佩芳表示,目前虛擬電廠在國際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以全球知名的德國公司 Next Kraftwerke 來說,旗下聚合超過 1 萬個用戶,裝置容量達 8GW 以上,並依據用戶特性,設計不同方案,有些投入電力交易市場,有些則投入輔助服務市場;特斯拉(Tesla)也在加州聚集旗下家用儲能設備 Powerwall 的用戶,向電力公司提供電網服務,當加州電力不夠時,便控制電池放電。
滿足五大條件 虛擬電廠商機可期
梁佩芳認為,虛擬電廠必須具備 5 項條件才能發揮其優勢。第一是 ICT 的基礎建設,為了讓代理人清楚掌握每個參與者的狀況,需要導入智慧電表等 ICT 應用,才能即時掌握數據。
第二是預測。代理人需了解電力系統狀況,進行負載預測,事先讓參與者知道未來幾天的用電趨勢,讓用戶有心理準備,提高用戶的參與意願,不至於突然收到斷線通知,措手不及。
第三是打造客製化方案。因應不同參與者的特性,客製化電力的供應狀態,而非所有人一體適用的規則,甚至是調整用戶的生產行為。比如台電大多在下午 1 點到 3 點的尖峰時間,要求降低用電,或許就能和工廠討論改變生產排程。
第四是對市場的了解。代理人需對市場敏銳,針對用戶屬性,細分成不同群體,參與市場上的不同計畫。台電現已要求,未來代理人參與電力市場,必須取得「合格排程者」(Qualified Scheduling Entity;QSE)的資格,代表代理人對市場有基本了解。
第五是決策技術。如何安排出最妥適的方法,讓參與者的成本降低,在電力市場獲得比較高的回報;同時也要有預先準備,當執行期間發生意外的話,如何啟動緊急機制,這些都需要依賴精密的排程決策。
雖然目前臺灣的虛擬電廠概念在仍在起步階段,代理人角色也仍舊偏少,但可以預期,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後,「臺灣的市場就會打開,未來參與電力市場服務會比以前更加自由、開放,只要聚合資源就能去交易,許多業者都在準備,商機可期。」
四大優勢 液流電池成儲能新星
在分散式能源系統中,再生能源和儲能設備不僅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兩者也有高度相關。隨著再生能源的占比逐漸增加,面對「看天吃飯」的間歇特性,更需要長時間的儲能設備,才能 24 小時供應綠電,而安全性更高、儲能時間又長的「液流電池」開始受到關注。
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有液體流動」。液流電池包含 2 個大型的電解液桶槽,內含可儲存電力的活性物質,將電解液以管線輸送到中央元件,稱其為「電堆」。當需要充放電時,便透過泵浦將液體輸送至電堆,產生電子轉移,以此進行放電或儲電。根據電池種類不同,液流電池可使用多種不同金屬元素組成,目前最成熟的便是採用釩離子的液流電池系統。
比起傳統鋰電池,液流電池具備更多優勢。第一是安全,挑選電池首重安全考量,用水溶液安全性高,無爆炸跟自燃風險。第二是設計更有彈性,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第三是使用壽命長,深度充放電循環可超過 2 萬次,至少用 20 年沒問題,平均儲能成本攤提下來,在長時間儲存上比鋰電池更划算。第四活性物質在液體裡容易回收,即使電池長期使用後,裡頭的有價金屬也不耗損。
「液流電池屬於長跑型的選手,潛力上就是適合做連續長時間的放電和儲存,」張文昇說。這也是為什麼液流電池特別適合作為長時間儲能用途,面對間歇性的再生能源,可將綠電安全、穩定的儲存起來,扮演重要的調節角色。
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打造電堆 2 倍功率 創國際領先水準
早在 2008 年,工研院便意識到儲能會是未來電力系統的要角,率先進行小型的前瞻計畫,評估各種不同的儲能方法。直到 2017 年正式投入,在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打造液流電池系統。
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有幾個研發關鍵。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位於中央位置的電堆,「電池所有的功率跟充放電效率,都在那裡決定。」第二是電解液性質,由於活性物質儲存在液體裡,就像泡咖啡,水加太少,底部就會有很多顆粒沉澱,若能在相同體積中,溶解更多活性物質,就能儲存更多能量。第三是系統整合介面,如何讓液體流動的最好、耗電最低,牽涉到系統設計問題。
工研院在電堆上花最多心思,除了在結構設計面讓能源效率最大化,材料也經過最適化調整,比起市面上相同體積的電堆,工研院可輸出 2 倍以上的功率,居於國際領先水準。
應用範圍廣 積極導入產業
目前工研院已在沙崙打造一套 200 度電的儲能系統,近似於 2 萬顆手機電池的容量。未來沙崙場域希望可以達到電力自給自足達 50% 的程度,儲能系統能調節尖峰負載,也能支援夜間用電,甚至在停電時做為緊急備援電力。
工研院也將此套系統投入產業使用。工研院綠能所總監楊昌中指出,2019 年,工研院和中油攜手打造首座多元電力供應及儲能系統的智慧加油站「臺南前鋒路示範站」。因應未來的電車趨勢,中油率先啟動轉型,著手布建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全綠能站體,提供加油站本身與電動機車充換電需求,其中的儲能系統便是採用安全性更高的釩液流電池。
今年 1 月,政府也通過「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俗稱「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契約容量 5,000kW 以上的用戶,必須在 5 年內設置契約容量 10% 的再生能源,而液流電池也很適合推展至工業區和住商大樓。
除了國內的產業化進度外,目前也有國際電池材料公司,委託工研院進行測試工作,顯示技術已被國際認可。工研院也積極將技術技轉給臺灣電池和儲能業者,「透過扶植臺灣有潛力的廠商,讓此技術做到電堆百分之百 MIT,」楊昌中說。在分散式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發展下,工研院持續以扎實技術力,協助臺灣迎接能源新時代。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9870
♡
生產排程 工作 在 胡言亂語股票討論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恩台積電 #讚嘆鴻海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78019
台積公司與鴻海公司暨永齡基金會完成捐贈BNT疫苗予行政院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作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防疫使用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暨永齡慈善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今(12)日宣布 #各完成 #五百萬劑 #BNT(BioNTech)162b2疫苗採購並捐贈予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作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防疫使用。
台積公司、鴻海公司與永齡基金會有鑑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帶給全球的巨大衝擊,在台灣疫情升溫後,立即評估並積極投入洽商疫苗採購捐贈事宜,感謝多方支持及政府包含總統府、行政院、衛福部與疾管署的授權協助,業已順利完成合約簽署,並將所採購BNT162b2疫苗全數捐贈予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預計最快九月底後可按照德國原廠生產排程及台灣接種狀況依序送抵台灣。此次疫苗捐贈專案秉持 #原廠製造、#原廠標籤、#直送台灣 之三大原則處理,確保疫苗品質符合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及相關法規要求。
完成BNT162b2疫苗捐贈後,後續疫苗配送來台時程以及施打訊息,將統一依照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為主。
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表示:「從5月23日向有關當局提出BNT疫苗捐贈方案,並自6月1日送件到食藥署,6月18日政院宣佈正式授權至今天剛好7周,這段時間我自知責任重大,阻礙重重,惟我及我們疫苗採購團隊始終抱持希望,也儘可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採購及捐贈的法律程序。對大家期待疫苗的焦慮,我與團隊都感同身受。很欣慰今日終於能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但還不能放鬆,因為持續還要努力催促到貨時間和到貨數量,但這批來自德國原廠直送的疫苗,相信可以協助台灣社會面對疫情時增加信心並且得到喘息。在海外疫情依舊嚴峻的狀況下,台灣未來還是可能有第二波、第三波病毒的侵襲,大家仍應依循防疫規定。團結是克服逆境的解藥,台灣加油,期待疫過天晴。」
台積公司董事長劉德音博士表示:「因應COVID-19疫情對世界各地帶來的威脅與挑戰,台積公司運用自身專業知識與全球物流資源,協同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以及公司海外據點自2020年起致力於支援全球防疫工作,從台積所在地出發提供防疫所需協助。此次在台灣疫情嚴峻的時刻,能藉由捐贈疫苗協助抗疫是台積公司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的具體實現。相信當克服疫情帶來的挑戰之時,我們也會蛻變得更為強韌。」
鴻海公司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台灣社會此刻最需要的就是疫苗資源。我們全權委託郭創辦人,透過永齡基金會的力量主動洽商引進疫苗,提供給台灣醫療防疫體系,善盡社會責任。鴻海公司深知台灣要建構完整的防疫網,企業團體無法獨善其身,必須加入全社會的防疫團隊及體系。每個社區、家庭才有保障,大家才能渡過難關。」
生產排程 工作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衛30開箱智慧工廠系列-數位轉型‧全方位TPS
台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83年,主要產品為自行車踏板、座墊及自行車相關零組件。銷售據點包括:荷蘭,印尼、臺灣、捷克、德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踏板製造商之一,更是少數可同時掌握生產研發、品牌與銷售通路。
台萬從導入機器手臂的自動化起,逐步走向自動產線,同時也加入自動AOI品檢產線,逐步邁向智慧製造及數位轉型,藉以改善傳統的人工作業與管理模式。
由於台萬為中堅企業,於108年底由中衛的產業關懷,了解到中衛中心可以協助台萬的數位轉型需求,從整體藍圖規劃到全面性的改善,包含智慧化工廠佈建、供應鏈資訊整合、戰情室的建立、生產排程與AI預測應用等協助,並申請政府的產創平台計畫,透過政府資源協助台萬更快速的走向數位轉型目標,也陪伴台萬一同打造未來發展的藍圖,更希望能與中衛一同打造國家隊,協助台灣產業升級。
#中衛中心 #台萬工業 #數位轉型 #全方位TPS #中衛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