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choolPrep常見字DVD小讀本與KidsRead的JY常見字點讀套書小比較|
👉網誌版:https://vivaliwa.tw/preschoolprepvsjy/
進入暑假之後,一下因為出遊去玩、一下因為生病、一下因為哥哥在家一起玩,所以龍鳳的英文小書很多天沒念,昨天趁哥哥練琴,我帶龍鳳念小書,發現之前sight words常見字念很好的小鳳,昨天居然連has, at, them, they, not都忘記了,嚇壞寶寶我!這些大多是preschool prep三片常見字DVD中那50字的內容,不是額外學習的單字,按理說她應該要很熟悉才是,但是他居然忘了,代表疏於練習真的會「把所有學的東西都還給老師了」,提醒媽媽孩子的學習不能中斷。
-
💡出現教材疲乏感,該適度轉換教材搭配學習
龍鳳斷斷續續念preschool prep小讀本一段時間,目前在level 2快要念完,也差不多快要到對教材疲乏階段,感覺妹妹最近更熱衷讀中文小書,所以我有在考慮要不要適時換個教材給予另一種刺激,有可能會換另一套更簡單的英文常見字小書,並開始啟用JPR搭配kidsread點讀筆,開始進行自然拼音的學習了,畢竟妹妹很吃唱歌的點讀書這套(笑)
-
📌PreschoolPrep與KidsRead的JY常見字點讀套書
這時候也要稍微提一下 #KidsRead 今年推出 #JY常見字套書 這套教材,之前酪梨壽司及幾位部落客開團時,有幾位粉絲私訊我是否該購買,特別是手上已經有Preschool prep的版友們更有此猶豫。
這套書我之前就有稍微看過幾位部落客的介紹,但他們沒有拍很多小書的內容,我實際上也沒翻過書,因此看法不見得正確,大家只能斟酌參考,但我感覺上這套書的優點大致是真實圖片、重複句法反覆練習、50個常見字加上生活名詞、每字都能點讀幫助學習、另外還有輔助字卡與題目本等,其實真的很不錯喔!特別是針對4歲以前的孩子,是個很好的學習常見字的教材,若是初次接觸英文的孩子,很值得入手。缺點呢,後面會說。
由於我現在已經沒有和KidsRead合作,所以我每次看到新教材會反問自己:「我會不會買?」依照目前龍鳳的學習狀態,針對JY常見書這套,我的答案是:不會。
不會並不是教材不夠好,而是50個常見字我們已經從preshool prep學會差不多了,淺移默化的洗腦影片學習,效率真的很高,龍鳳好像不到2歲半左右接觸preschool prep的形狀、數字、顏色DVD和翻翻書,學習效果巨好,大約2Y8M開始學常見字DVD,也是看沒幾次影片搭配字卡很快就把50個常見字學會。若是現在購買JY這套教材,我想習慣用點讀筆的龍鳳(特別是小鳳)會超喜歡,但他們還可以學到什麼?應該還能學到一些重複句法、延伸生字和點讀功能,還有就是因為教材很簡單,小鳳會自信爆棚而已,對於常見字或一些單字他們能學習到的部分很少,那麼如果「現在」要花三四千元買這套教材,我就會覺得cp值有點低了,這樣大家大致能懂我的意思嗎?
所以我覺得那套教材很適合「英文零基礎小童」當作常見字入門學習,與preschool prep常見字 DVD有相似功能,又多了點讀小書能練習自行閱讀,點讀小書的句法與內容我覺得都非常簡單,四歲以前零基礎小童很容易pick up,但有點基礎或大一點的小孩我覺得也許就太簡單了。(因為部落客們拍的照片太少,所以我的判斷不見得正確,不好意思啊)
Preschool prep小讀本的缺點是不能點讀、沒有真實圖片、內容其實除了常見字之外還有一些新生字,其實相對不容易,這些缺點KidsRead+JY常見字套書都能補足。我想差別最大的還是在「價格」,但若撇開JY還拿來當自行閱讀的教材不談(因為這類型教材選擇很多),僅以學習50個常見字目標來說,Preschool Prep的DVD性價比更高,甚至youtube就有官方影片「免費觀看」,很快孩子就能學會50個常見字。
💡每一套教材都有它的優缺點,我平心而論兩者都是好教材,就是看爸媽與孩子的需求以及如何使用,這世上的好教材怎樣都買不完啊~ 重點是買了要好好用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一個單字是 counter、c-o-u-n-t-e-r、counter,抗衡(名詞),例句是:Trump intends the larger group to act as a counter to China. G7 要從 seven 變成 eleven 了嗎? G7 是世界七大工業國,簡...
「生病英文名詞」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生病英文名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生病英文名詞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生病英文名詞 在 次郎 JIR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生病英文名詞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生病英文名詞 在 A+ English 空中美語- 「生病 」英文有兩個單字可以表達 的評價
- 關於生病英文名詞 在 生病英文實用句子#01 | 吉娜英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生病英文名詞 在 illness複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生病英文名詞 在 illness複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生病英文名詞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eing not becoming.
存在,而不是成為。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人生裡要有一個目標,努力地朝目標前進,達成什麼、完成什麼、拿到什麼,而「自我」(ego)就是如此成形的。因此,如果我達成某個目標或完成了某件事,我的自我就會因而增強。這幾乎是一般我們對自己的自我概念,也是我們自尊穩定感的來源。
適度的擁有對於目標追求的企圖心,是推進我們生活向前的動力,人類因此而成長進步。但現在我們的問題是過度地去「成為」,而忽略了我們本身「存在」的意義。換句話說,我們如果單只是目前狀態存在著,會感到虛空甚至是焦慮,唯有達到目標、賺到足夠的金錢、拿到一個被肯定的稱謂,才能夠感到存在的價值。然而,幻象就在於,推動這一切追逐目標的心理驅動力,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鞭策。
一個打從心底不相信自己值得幸福的人,是不會與幸福相遇的。頂多擦肩而過,卻屢屢怨嘆。
未來,是過去的經驗所投射出來的。我們對於未來的藍圖,建構於過去的缺乏。
因為以前沒有錢,所以我想要賺大錢過好生活;因為從小不被愛,所以我不斷尋找能無條件愛我的人;因為以前被背叛過,所以現在我竭盡所能地掌控不被背叛;因為追求金錢而讓我生病,於是現在我遁入空門追求空靈;因為活著很痛苦,所以我渴望涅盤。然而這一切奠基在未來的想望裡,卻獨缺現在。
所以在「成為」的路途上,我們很難看見自己的「存在」。
以英文語詞來看,becoming是一個動態的轉變過程,一種從某個形態過渡到另一個樣貌的過程,這裡頭包含了動作,因此它是一個動名詞。也就是說在成為的路上,需要不斷地努力。而being是一個已然成形的狀態,它是個名字也是個形容詞。這當中不需要努力去達成些什麼,因為身而為人,你本就一切俱足。你從一出生,就有本身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而這個意義與價值與人生中達成哪些成就或獲取哪些物質,是完全無關的。但是也許我們需要經歷去追求那些帶不走的身外之物,來體悟什麼才是真正帶得走的意義。
奧修說:「未來」並不存在,就像「過去」並不存在一樣。過去已然不再了,未來尚未到來,只有「當下」才是存在的。
如果我們能專注在此時此刻,欲望、恐懼、擔憂及自我,這些依靠過去及未來而成的就都無法存在。那麼我們就能夠碰觸到一直在我們內在的那一股純然的寧靜。我想到前幾天靈魂之旅課有同學提問該如何填補內在的創傷黑洞,我想我所分享的與大自然「臨在」,也就是同樣活在當下這個概念了。
#靈魂之旅G班登記中
#週三晚上8點
illustrator: lost7
生病英文名詞 在 次郎 JIR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之前針對PF的露鮑事件,我久久未對此事進行轉發、宣傳、甚至是公開表示立場,一來是單就媒體與網友們給出的觀點終究只是片面、站在浪頭上大聲說話的為主要聲音,但我其實更想窺聽不同層面的看法,而今天我看到了,所以分享給你們
文章的這句話說得很好:
「如果是一個高職肄業的女性做同樣的事,新聞最多發個一則兩則,討論一天。但一個台科大的高材生幹這件事,又沒提出政治訴求與挑戰習俗的論述,直接挑戰「萬般讀書高」的觀念。大眾心裡那種「只要乖乖念書,考第一志願,人生就會一帆風順,功成名就」的幻象,直接被汙衊,於是只能替她貼上「想紅、有病」的標籤。就像鄭捷一個隨機殺人,大家只能怪他父母、怪母校東海大學沒把他教好,勢必要找到個理由,才能讓自己心安。」
所以,在這資訊洪流的時代,多數人聲音未必就是正確,也未必就是錯誤,更多的,我認為是要養成自己能獨立去看待一個事物的能力。
【人物】李宜頻
.
(刪節版刊在關鍵評論網,這裡是全文)
.
(7/15補)這篇文因為採取鄉民口吻行文,被文化界與女權人士圍剿。寫了另一篇來解釋動機。內文一些被質疑的狀況,也有說明。可先看此文,也可看完本篇後再看。算是後記中的後記: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17482809570112&set=a.10210152776523867&type=3
.
【懶人包】
.
因為太多人說要懶人包第一段改成懶人包:
.
台科大休學生李宜頻,日前於PF32場次露下體,引發社會爭議。經訪後,發現李宜頻可能因成長過程缺乏家庭教養,人格塑造出了問題,以致違法犯禁。目前台科大正擬做出懲處,也已送交警政單位法辦。結果如何,尚有待觀察。
.
.
【廢話】
.
2020年7月4日,台北花博公園舉行台灣動漫創作展「PF(Petit Fancy)32」。照例,場外聚集眾多動漫迷、路人、攝影師與coser。而台科大休學生李宜頻,身著一襲水手服,手持木刀在場,與攝影師進行拍照的動作。而她撩裙、換位的動作,露出沒穿內褲的陰部,因此被許多攝影拍到。諸多打碼、無碼的照片,隨即在C圈的流通,並迅速在網路流傳,並登上各大媒體。在兩天之內,成為台灣最受矚目的新聞。
.
事件發生後,隨即有人報警。警方因李宜頻裸露行為,涉嫌違反刑法第234條公然猥褻罪,以及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3條妨害善良風俗罪,進行約談偵辦。台科大校方隨即表示,李宜頻已休學1年半,對此事件台科大深感遺憾與歉意,並認為李宜頻身心有狀況,籲外界諒解,別再討論。後續會提供她心理諮商和法律諮詢,並將以校規處理,涉法行為則由司法機關偵辦。
.
而事件延燒後,李宜頻臉書,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追蹤數由500人上升到1萬7千多人。而相關貼文也被網友灌爆,充斥各種賤斥言論。無論在她個版、各個社團、論壇,與新聞媒體處,公眾大多是辱罵斥責,偶有支持或體諒的言論。而李宜頻看似不為所動,堅不認錯,並屢屢發文挑釁批評者。
.
「假coser露鮑事件」看似小事,本來應只是C圈內的茶壺風暴,但它沒那麼簡單。事件內外,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露鮑事件,偏偏戳到台灣社會隱藏的各種亂象。媒體將其炒熱,正是注意到其中的幽微之處。戲裡戲外,李宜頻一個小小舉動,正如美國真實犯罪紀錄影集《虎王》一般,點出各種人性的醜惡面。而這一切,也許得從李宜頻的故事說起。
.
.
【露鮑事件】
.
尋找採訪題目時,剛好看到網友群情激憤的討論「露鮑事件」。單看此事件,涉及的社會議題實在很多,可談的東西不少。但李宜頻又不接受媒體訪問,缺乏資訊。基於好奇,循線看了一下李宜頻臉書,看到她說太多記者約訪,訊息被灌爆,她不會看。還是加減私訊,問她有沒興趣受訪。沒想到馬上就回了,直接就說給訪。7月7日,在她回台科大與輔導老師,還有律師見面後,就見面做了一個採訪。而新聞提到的李宜頻男友也跟隨前來,全程參予採訪。
.
開門見山。簡單一個切入點:露鮑的「動機」是什麼。這個問題開啟了李宜頻的故事。
.
「我平常沒有穿內褲的習慣,啊就不是故意露的。」李宜頻說。
.
啊事件發生後的隔天,她不是在私密社團說她在做「社會實驗」?李宜頻說,她本來覺得露下體被拍到又沒什麼,有什麼了不起?沒想到一覺醒來變成新聞,她看到大眾的反應覺得很好笑,才說她在做社會實驗。
.
說法前後矛盾。如何證明?李宜頻詳細解釋現場狀況。她說現實就是這樣,愛信不信隨便。
.
當時的狀況是,李宜頻跟同年齡層的人一樣,喜歡動漫,但算不上是動漫迷。所以平常也沒接觸COS圈。因為她交往兩個月左右的男友,是攝影師,且作品大多以COSER為主,有C圈朋友,也常跑場次,所以她一時興起,就跟著男友去見識一下。PF32差不多是武漢肺炎後的第一個場次,在此之前她沒交過C圈男友,直到現在也沒什麼C圈朋友,以前自然不會參加。而交往不久的男友要去場次找朋友,她自然想去看熱鬧。
.
「C圈說我是假COSER,我覺得很好笑。我身上穿的制服,只是隨便買的,根本不是任何動漫角色,假髮是之前外拍扮美人魚買的,我又沒有在COS。」李宜頻表示。
.
看了一些C圈的批判,倒是沒看到有人罵「她根本沒在COS角色」這點。可能「自創角」也是一種類型,所以沒特別被提出來諘。
.
而現場狀況是,她做了一個裝扮去場次。然後男友提出要拍照,她就在現場擺POSE給男友拍。男友此時介入,插話解釋,說他拍照沒有要強調露下體,並秀出網友公布的影片,內容是他在喬木刀的位置,他有要遮的意思。李宜頻補充說,目前這些被瘋傳的照片,一張是她換姿勢時旁邊不認識的攝影師就拍下來。而一張背部露屁股的,她說左手撩裙子,前面沒露,後面露出來了她又看不到,怎會知道。
.
我忍不住吐槽,不管知道不知道,如果不想曝光,下意識手也會按著裙子遮一下。這樣說誰信?李宜頻說:「對我來說,那就只是一塊肉,被看到就被看到,又沒什麼。要問的是攝影師幹嘛拍吧?那些人我不認識,拍照也沒問我,拍了還上傳,到底是關我屁事?」
.
根據照片,李宜頻男友的拍攝地點,就位於花博廣場正中央的露臺。那個位置是會場中心,也是最多人經過的地方。既然知道李宜頻沒穿內褲,怎樣都會有走光的風險,幹嘛要在那邊拍?一般來說,COSER如果不想招呼太多親友,都會跟熟人跑到廁所旁邊的小花園,閒聊拍照,那邊人潮遠遠較少。不然拉到場外兒童樂園那邊拍也可吧?
.
李宜頻男友解釋,小花園那邊人很多,當時活動快結束,廣場人潮不多,而且晚上要跟C圈親友吃飯,所以就近在那個位置拍。
.
我:「喔。」
.
李宜頻覺得這個事情很簡單。一堆人說她是假COSER,想紅,還拉C圈下水。但她的動機很單純:一,她平常就不穿內衣內褲;二,她覺得被看到陰部沒什麼,你要看就看;三,她沒有穿COS服;四,事情會鬧大還不都媒體害的。
.
她說得激動:「這應該要問媒體吧?那麼多新聞你不報?社會那麼多重要的事情不關心,啊就關心我露下體?媒體不炒新聞,我哪會紅?而且你看大家罵成那樣,這哪叫紅?」
.
言之成理。但社會大眾看了這番說辭,只會認為在狡辯。反正也無從驗證。不過任何社會事件,大眾總針對犯人的「行為」嚴加批判。我更在意的是,事件背後的人,是什麼樣子。李宜頻說了自己的故事,也許可成為社會評判她的參考。
.
.
【故事】
.
李宜頻是台南善化人,細節懶得問了。她是非婚生子女,下有弟弟。自幼父親就失蹤,母親也很少回家,不知做什麼工作,只知道有時有交男友,會跟男友一起生活,行蹤成謎。所以她跟弟弟被丟給外公外婆撫養。外婆用退休金養她們。外公平常懶得理他們,都是外婆在管教。而外婆常常會罵她們,說她媽媽都不拿錢回家,然後只要跟外公吵架就會打她,心情不好也會打她。總之常常沒有理由的就打。
.
然後因為她爸爸很胖,媽媽也很胖,兩個人長得都醜,所以她也長得很醜,現在也一樣醜。她小時候很胖,在學校會被同學嘲笑霸凌,就這樣一路長大。然後高職考上台南高商,大學考上台科大。因為從小喜歡畫圖,所以選了商業設計科。
.
台南高商已是名校,台科大更是職校第一志願,地位等同台大。意思就是說,李宜頻可說是同年齡層的菁英。我說,那家族裡面應該會有認同她的人吧。李宜頻說,父親那邊的家人一個都沒見過,只知道有個姑姑。然後母親這邊的家人,平常都很嫌棄他姊弟倆。聽到她考上台科大,只說:「喔,這間不錯。」算不上什麼褒獎,更無欣喜之意。
.
而李宜頻最大的轉戾點,就是北上念書。進台科大之後,她終於可以做自己。但第一志願學府,對她的影響也不多。因為她在升大二時,母親欠債,債主找她追討,騷擾所有她的朋友。她只好出面處理,為了還債,休學兼了好幾份工作,直到去年才還清。
.
我問說,台科大對外表示她有身心問題,跟這有關嗎?李宜頻認為,一半有關。其實在此之前,她就發現自己走在馬路上,會莫名地想要去給車撞。然後所有憂鬱症的狀況都有,整天想死,也自殺未遂幾次。但她不知道那是病。被逼債後,當然變更嚴重。診斷後,才知道自己患了重度憂鬱症。然後吃藥控制。
.
我吐槽說,那樣有辦法工作嗎?李宜頻說,她就只能逼自己啊!她只知道,如果該做的事就會做。就會逼自己。但什麼是該做的事,她卻很難說明。
.
「我是一個無法定義自己的人。」李宜頻說。要她說自己的性格,她覺得自己有固執的一面,偏執,倔強。但要舉例,她舉不出來。行為上,可能異於常人,但她自己不知道怎樣才算是「正常」。
.
她說,也許她算是自卑吧。因為就真的長得很醜,從小被人嫌棄到大,所以很多事她不會主動。戀愛上,她到現在交過四任男友,都是對方追求,沒有自己主動過。因為她答應跟第一任男友交往後,對方就立刻強暴她。她只覺得「自己被玷汙了,就變成他的人了」,然後就瘋狂的一直做愛,一邊做一邊覺得痛苦,每次都會覺得「自己又被玷汙了,而我是屬於他的」。
.
我問,那有性濫交嗎?她說:「沒有啊,都跟男友。」幹,那種被強姦後就變成對方的人,是哪個年代的觀念?這到底誰教的?李宜頻說:「外婆教的。」我:「好吧。」
.
而李宜頻在臉書的簡介,寫著LGBT跟女權主義,是因為後來思想有所轉變嗎?
.
她說,也不是。而是,她是雙性戀。其實她有喜歡過兩個女生,但她從來也不敢跟對方表示心意,所以都無疾而終。她因此會參加同志大遊行,上台北後每次都有去。我說,台科大雖然七成是男學生,但畢竟是頂尖大學,資源應該不少。她有此興趣,有沒上過性別相關課程,或去參加性權團體的活動或講座之類的?她說,都沒有。就網路上看一些文章而已,也不知道要怎樣接觸。
.
我:「唉。」
.
而李宜頻前三任男友,第一任把她當奴隸使喚,她憤而分手。第二任劈腿花心,她受不了。第三任則是說跟她相處累了,把她甩了,結果在她因新聞爆紅後,卻回頭找她。現任男友交往不久,還在觀察。
.
這中間也有單身的時候。單身時,李宜頻會用交友軟體,找男人只為了有人陪睡。為她自己過夜會感到孤單。雖然跟她約的每個男人,都是為了做愛,她也只能陪對方做。李宜頻說:「我真的只是想要有人抱著睡而已。既然他們的目的是要做愛,我就用身體做交換。反正我早就被玷汙了,已經壞掉了。他們要做就給他們做。」
.
若是如此,也不用交男友了,還要被制約。李宜頻說:「不太一樣,有愛的時候,做起來比較爽,差很多。即使有男友可接受開放式關係,放任我交砲友,我也不會跟別人做,因為沒必要。跟男友做不就好了?」
.
休學是為了還債,而債還清後大可復學。但李宜頻很窮,想繼續賺錢。因為自己很醜,就勤練化妝,讓自己有妝時,看起來還像樣。今年一月,因為武漢肺炎,不敢繼續做服飾店類的服務業工作,決定做直播。但因直播網紅遍地,競爭激烈,她播了半年,感想是:「我沒有經紀公司,所以沒有培訓跟資源,成績不好,每個月都只賺到香菸錢而已….」
.
而自六月中旬開始,李宜頻開始當外拍MODEL。因距今時間不長,也只拍過幾次,全都互惠。然後就發生了露鮑事件。
.
我實在覺得,說「不在乎被人拍到」,沒人會信。狂吐槽她。李宜頻說的直接:「好吧,你真的要說我在露出來當下,自己沒意識到,當然不可能。但我心裡有一種報復感。你知道我從以前,到做直播、到開始互惠外拍,被多少人罵過嗎?罵我醜、罵我愛作怪、罵我有問題、罵我(直播)整天講憂鬱症裝病,我當下是有點想說,好啊,這樣一定會被罵。那就繼續來罵我啊!我是沒想到這會影響c圈啦,啊反正我也不是c圈的。」
.
而她男友當下,雖然覺得她當眾露下體不妥,還問她:「這樣好嗎?」但她還是幹了,自然也不阻止。
.
我:「唉。」
.
.
【爭議】
.
李宜頻在花博一個露鮑動作,隨即引發網路與媒體沸騰。她的臉書、社團貼文被留言灌爆,而新聞下的留言也大多在批判。簡單分析留言與(我看到的)社群媒體評論的內容,留言者,七成以上是男性,極盡「蕩婦羞辱(slut shaming)」之能事,大部分在批評外表。而女性有同情她身心狀況的,有蕩婦羞辱,也有純粹覺得不妥的,也有單純批評其行為的。女生罵李宜頻臉很醜的比例,不輸男性。
.
整體來說,c圈絕大部份的評論,覺得李宜頻以「圈外人」的身分,卻造成公眾對c圈的負面觀感,所以非常不爽,認同者少。社會大眾部分,批判的留言佔一半左右,四分之一是覺得她敢做敢為而稱讚,四分之一是看熱鬧的,留言各式各樣,大多是「搬板凳文」或「要求她再露給大家看」。
.
其中就事論事的言論(我看到的)大約兩種,一種是體諒李宜頻身心狀況,覺得她一定生病了才這樣做;另一種則是c圈內的討論。dcard有篇文被媒體廣泛引用,大意是:「動漫&cosplay在台灣都被視作次文化,c圈不求成為主流,也不求理解,但希望不要被惡意解讀。」比較不對李宜頻人身攻擊。
.
這是李宜頻目前得到的名聲,以此回推她的動機,就有討論之處。
.
就事論事。公眾場合露下體,動機是什麼?理由不外乎四個:
.
一、政治訴求;二、想紅;三、精神疾病發作;四:暴露狂。
.
就第一點,李宜頻不接受媒體採訪,也沒提出訴求,可以排除。那只剩下後三點。
.
就「想紅」的動機,以李宜頻描述的人生故事,她完全符合「網美」進行名利操作的要件。她的人生經歷裡:「童年破碎、被性侵、憂鬱症、鬧事」,網美的四大神器全都具備,要說自己沒有操作想紅,鬼才會信。
.
李宜頻對此的看法是:
.
「如果我想紅,直接給各報記者訪不就好了?啊我的故事就真的這樣,反正我說了,愛信不信隨便。然後媒體用學校的話,說我有身心狀況,啊就不是這樣。啊我承認我之前真的有憂鬱症,但我現在好了啊!吃藥一年多,後來恢復到醫生慢慢減藥,最近兩個月也沒發作。發作了還會出門?你也不用跟我講躁症,我知道什麼是躁症,啊我也沒有。那我能怎麼證明?反正想罵的就是會罵。」
.
就李宜頻的言行來說,起碼可排除重度憂鬱症發作。是否有其他精神狀況,也只能由專家來判定。至於想紅,客觀來說,一個動作讓她臉書追蹤爆增、粉絲團成員也爆增,然後原本少量的大尺互惠邀請,也跟著爆增,她即使提出要收費來篩選,還是一堆人邀。要說露鮑對她沒有名利上的好處,自是難以排除。這部分只能交由社會公評。
.
而對於「暴露狂」的部分,李宜頻認為,她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暴露狂。不管在心理分析上,她可能是想藉由「被罵」或者是「被同情」來獲得關注,來填補過去的傷痛與空虛。但她真的不知道。有人這樣講,她也只能說有可能。她不在乎被人看到裸體,是因為對身體真的就不珍惜。她知道自己心裡有個部份壞掉,她也只能說,可能是被初戀硬上而造成。但她沒想過沒穿衣服就上街,也沒想過沒事就脫給別人看。
.
「我沒有覺得露給別人看會有快感,被看到了無所謂而已。有人要說我是暴露狂,那我就是暴露狂好了。社會很愛給人貼標籤,我真的不在乎耶。你可以說我是個怪人。你說我胸部好看我不會高興,說我勇敢我也不會覺得被稱讚,罵我醜我不會難過。說我是敗類就敗類。真的,我沒什麼感覺。」李宜頻做了結論。
.
反正,接下來李宜頻除非消聲匿跡,否則都無法排除「想紅」的標籤。那在爆紅之後,李宜頻又有什麼打算?
.
李宜頻說,最近因為上了新聞,要處理的事很多。一堆邀約、邀訪、合作的訊息,甚至還有政黨跟政治人物找她不知道幹嘛,都還沒看。接下來就是看九月能否復學,那也要先看學校打算怎麼處置。然後就找個工作賺錢。
.
李宜頻天真說:「應該會找服飾店之類的工作吧。」
.
我:「喔」
.
.
【利用】
.
素顏的李宜頻,一如她在臉書的說法,按照全人類普世的標準,屬於「貌寢」的類性。簡單說就是醜,而且相當醜。
.
大家成長過程中,班上若有又醜又胖的同學,大多會霸凌之。男生都已難逃,女生被凌遲的狀況,更為慘烈。李宜頻的成長過程,是否為她自暴自棄的開端?而李宜頻對自己身體蠻不在乎,對外界毀譽更不放心上的態度,究竟是逞強,還是心靈已被過去經歷所摧毀?一次採訪總還是抓不到點。遂約去她家,想從她的生活情境,探出端倪。反正也是要拍刊登用的照片。
.
她貸居在中和的套房。4坪大的房間,堆滿了各式衣物與飲水機、冰箱等電器用品,連床上也堆滿東西,無處可坐。是那種所有家當集於一室的狀態。但在狹小的空間中,卻擺著書桌大小的空籠子,裡面有乾草,卻無寵物。
.
李宜頻說這是她養天竺鼠的籠子,之前有三隻,死了兩隻。天竺鼠若只有一隻,會寂寞致死。所以她把最後一隻送人。但那些天竺鼠就像她的兒子,她就是捨不德將籠子丟棄。留著可以紀念牠們。寵物的死亡讓她很痛苦,她也不想再養了。這是她少數露出的情感面。
.
套房牆上貼著她的設計作品,只有衣櫥上擺著一小幅畫作。是她的作品。一個裸女被人掩住左眼,右眼被螺絲起子刺入,彷彿顯示她的某種心境。
.
李宜頻一進入家中,隨即把衣物脫光。她說她只要在家就不穿衣服。就是不想。她講了個故事。有次跟攝影約拍後,那位攝影堅持要上去她家。她說她卸妝後很醜,攝影說沒關係,她就讓他進去。也是把衣服脫光,攝影就開始摸她胸部。但她根本毫無反應,攝影也就乖乖走了,回家後才私訊她,問她有沒有接S(性交易)。
.
我:「……」
.
就露鮑事件,我請教了前男友是演藝經紀的某位媒體界「阿姨」,請她發表意見。
.
媒體界阿姨說:「這種女生她看多了。要嘛為了撈錢,不然就是蠢!不然就是想露、愛露、性生活複雜、性癖好特殊!她們就是露給人看就有快感!演藝圈跟MODEL界太多了,這個假COSER就是想紅!她才沒什麼想法,不是不小心,是想出風頭!越多人知道她露,她越得意!這種人沒什麼好研究的,太多了!不管他們說什麼理由,全都在假!」
.
而不管請教心理師,或其他攝影、社會學相關人士,答案都是「蠢、想紅、想成名撈錢、心裡有病、性癖特殊」,全都沒好話。但我總覺得沒那麼簡單。無論採訪或在她家私聊,我覺得她對一切事物麻木,而毫不在乎。我拍照時,她要露下體就露,拍下體特寫就拍,毫不掩飾,看起來也沒任何快感,說是換取什麼利益,看起來對她也沒好處。我認識的人算有個數量,怪人也看過不少,大多可抓到行為動機。但就李宜頻我看不清楚。
.
於是問了很多她的隱私,許多事不堪聞問,說真的,只會發生在成長過程中破碎、缺乏良好教育、智能不高的女性身上。但作用在李宜頻身上卻很奇怪。她說可能是因為心靈破碎造成,但某部分來說她又強悍到不行,毫無脆弱感。可能是藉由對世界麻木,來自我武裝。這只有心理學家可以解釋。
.
要說李宜頻蠢,她的統測成績除了國文很低,只拿到12級分外,英文數學設計,各科都是14、15級分(滿分15),在她所屬的「設計學群」內,分數是全國前20名。要說她蠢,全台排名在她之後的學生不知該如何自處。
.
而我跟她討論她身上發生的大小事,發現她思慮相當清楚,完全了任何事情的前因後果、背景影響,以及他人目的。但總的來說,她卻一直被利用,被人佔好處。無論是前男友對她使出PUA的手段,或是攝影、直播、人際關係上別人的予取予求,她全都一清二楚。從社會議題到露鮑事件牽涉的女權議題(例如可以套FREE乳頭運動或對抗父權體制等東西,來合理化自身行為),她其實都講得出一套道理,名詞、事件朗朗上口。雖然她說只是網路上隨便看一些文章,但她的論述能力比起一般覺醒青年,不遑多讓,只是因為她沒興趣,也不想拿來操作。
.
我越聽越怒。私底下的她,智識程度跟在網路、臉書、直播、新聞上呈現的形象根本兩樣。任何人只要活在社會中,無論行為多乖張,總會設一道防火牆,以免火燒身。但她沒有。偏偏也沒有自毀傾向,就只是不在乎。我怒道,你的生活搞成這樣,對你到底有什麼好處!?
.
李宜頻笑著說:「其實我都在裝笨。你不覺得這樣比較輕鬆嘛?如果你表現得比別人強,時不時就有人來跟你聊天,問你事情,那不是很煩?至於利用,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利用。我知道大家彼此利用來利用去。情感、性愛、名利,都在利用。像你來採訪,目的是賺點擊率、賺稿費,那就給你利用啊,又沒差。反正我想被利用就被利用。大家不知道的是,當我不想被利用時,誰找我都沒用。」
.
何時想何時不想?什麼想又什麼不想?李宜頻說:「我不知道。可能是我怪吧。或壞掉了。你再怎麼問,我都沒答案。像武漢肺炎時,我覺得煩,一個人到附近的學校頂樓,坐在圍牆上抽菸喝酒,結果就被警察抓下來。我想自殺嗎?我不知道,看起來是想,對吧?但我那時沒有想這件事。」
.
一切聽起來都太危險了。作為旁觀者,我自無法多說什麼。
.
而李宜頻引發的事件,戳到了社會的敏感神經。自許曉丹以來,除了因藝術創作、精神狀況,或政治訴求的裸露外,她當眾露下體,可說是驚世駭俗的行為。在這時代的台灣,無論JVID上無數販售露鮑照的MODEL,或SWAG上一堆拍無碼A片的台灣女性,所引起的討論,都遠不如這麼一露。這背後涉及很多社會的偽善與盲點。
.
單就事件來說,如果是一個高職肄業的女性做同樣的事,新聞最多發個一則兩則,討論一天。但一個台科大的高材生幹這件事,又沒提出政治訴求與挑戰習俗的論述,直接挑戰「萬般讀書高」的觀念。大眾心裡那種「只要乖乖念書,考第一志願,人生就會一帆風順,功成名就」的幻象,直接被汙衊,於是只能替她貼上「想紅、有病」的標籤。就像鄭捷一個隨機殺人,大家只能怪他父母、怪母校東海大學沒把他教好,勢必要找到個理由,才能讓自己心安。
.
而媒體嗜血,不斷想從李宜頻身上挖出真相(雖然我只是為了滿足個人好奇心,但惡劣度,其實跟媒體差不多)而每個因此被牽連(台科大、C圈、直播圈)的外界群體只能為之憤怒,覺得自己受到無妄之災。而李宜頻言論上的屢屢挑釁,又讓一般大眾那種「因為自己生活哪過不好,就拿新聞裡犯法違禁的人遷怒」的心態沸騰。許多人利用李宜頻引發的爭議,來獲得自己的情緒出口。
.
更爛的是有政治人物跟政黨,還見獵心喜,覺得此事件可操作利用,還找李宜頻還要搞事。逼問出是哪個政治人物跟政黨後,怒氣更深。幹,平常亂搞還不夠。台灣此時最重要的議題,應該是水利法修法,農民數百年捐錢建造的水道即將收歸國有,這嚴重侵犯私產的事討論極少,就想利用露鮑事件替自己搞鎂光燈焦點。衝三小?
.
反而真正能看清議題的討論,無論是討論台灣女性常見的心理創傷狀態、台灣父權體制如何造成「蕩婦羞辱」的陋習,或妨礙風化罪與公然猥褻罪的不合時宜,全都是最不被關注的部分。人性的醜惡透過一個又一個的發文與留言,毫無保留的展現。令人不悅。當然我自己也是在利用李宜頻的一份子,倒也難說什麼。
.
討論到這邊,李宜頻眨了眨眼:「這不是很有趣嗎?」
我:「喔。」
生病英文名詞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一個單字是 counter、c-o-u-n-t-e-r、counter,抗衡(名詞),例句是:Trump intends the larger group to act as a counter to China.
G7 要從 seven 變成 eleven 了嗎?
G7 是世界七大工業國,簡單來說,就是有錢國家搞小團體啦。川普提議,擴大這個小團體,再增加四個國家,變成 G11。他想邀請的是俄羅斯、南韓、澳洲、印度。為什麼要擴大呢?可能是要跟中國抗衡啦~這個抗衡就是 counter。
https://edition.cnn.com/2020/05/31/politics/g7-trump-economic-summit-postponed/index.html
第二個單字是 factor、f-a-c-t-o-r、factor 因素,例句是:Alcohol is a major factor in crimes.
為了防疫,南非竟然禁止賣酒?這是因為,南非的酒後暴力衝突很嚴重,而這些醉漢受傷後,就會跑去急診室治療。敗脫幾勒,武漢肺炎已經讓醫院忙翻了,哪有餘力應付這種「酒空」,所以政府就禁止賣酒。不過,最近南非已經恢復賣酒了喔。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frica-52874767
第三個單字是 walkout、w-a-l-k-o-u-t、walkout 罷工抗議,例句是:Facebook employees have staged virtual walkout over Trump post.
美國警察亂殺黑人,引發大規模抗議,抗議中出現暴力破壞的狀況,也發生偷竊搶劫。結果川普竟然在網路上 po 文嗆聲:誰要是搶劫,就直接開槍!
川普的貼文,威脅恐嚇人民,推特看不下去,選擇把貼文隱藏起來了,直接跟川普槓上了。但 Facebook 繼續把貼文留著,很多 Facebook 員工不滿 Facebook,怎麼可以支持這種貼文,非常不爽,於是罷工抗議,要臉書表態跟處理。臉書員工罷工抗議,就是 walkout。
https://www.foxbusiness.com/business-leaders/facebook-zuckerberg-disgust-trump-post-george-floyd
第四個單字是 vigil、v-i-g-i-l、vigil 守夜,而守夜的目的,可能是為了照顧生病的人,也可能是政治抗議,例句是:Hong Kong have blocked the annual vigil for victims of the 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
每年這個時候,香港人會舉辦守夜活動,哀悼天安門事件的受害者。他們會在夜晚舉蠟燭,聚集在一塊。今年,香港政府說,不准辦。香港果然變了,變得不自由了。天安門事件是個抗議活動,當時中國人向政府喊話,希望中國變得民主一點,結果政府用子彈跟坦克回應,血腥鎮壓抗議的人。守夜活動,就是 vigil。
https://www.npr.org/sections/coronavirus-live-updates/2020/06/01/867117838/hong-kong-police-block-tiananmen-square-vigil-due-to-coronavirus
最後一個單字是 measles、m-e-a-s-l-e-s、measles 麻疹,例句是: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is battling massive outbreak of measles , Ebola, and COVID-19 .
剛果民主共和國如臨大敵,武漢肺炎、麻疹、伊波拉全部同時爆發。
其中,麻疹的傳染力強得很嚇人,幾乎所有小孩都會中標,得病後死亡的機率,還比武漢肺炎還高。你可能想說,嗯?我怎麼沒什麼聽過,麻疹的疫情勒?這是因為有疫苗,大概是 1960 年代研發出來的。其實看完麻疹的歷史後,我覺得人類也是蠻了不起的耶,能用疫苗控制住可怕的麻疹病毒。希望台灣繼續謹慎防疫,等待疫苗出來,一起戰勝武漢肺炎。
https://arstechnica.com/science/2020/06/new-ebola-outbreak-flares-up-as-measles-covid-19-rage-in-drc/
簡單複習:counter 對抗、factor 因素、walkout 罷工抗議、vigil 守夜、measles 麻疹。
恭喜你!今天學了 5 個新單字,還聽了 5 則國際大事!如果喜歡我們的 podcast,希望你可以訂閱,然後為我們留 5 顆星的評價。如果有什麼意見,歡迎留言,也可以到 IG 搜尋賓狗單字,私訊我聊聊喔~謝謝收聽,下次通勤見 ❤️
生病英文名詞 在 生病英文實用句子#01 | 吉娜英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中翻譯流鼻水)輕鬆背5000 英文 單字影片如何快速背 ... 生病英文 實用句子#01 | headache, toothache, stomachache, flu, fever, cough | 吉娜 英文. ... <看更多>
生病英文名詞 在 illness複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在英文裡,有些抽象名詞會以複數形式用來表示強調。 ... 真的不舒服要請假,英文應該說not feeling well或直接用sick、ill(生病)來表達。 4. ... <看更多>
生病英文名詞 在 A+ English 空中美語- 「生病 」英文有兩個單字可以表達 的推薦與評價
「生病 」英文有兩個單字可以表達:「illness」和「disease」,來看看他們之間有哪些用法差異吧~ ✓ illness 為不可數名詞,可表「疾病;患病」,也可用以表身體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