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大校長親身實證!「掐指甩手經絡操」9步驟啟動臟器自癒力】
前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博士30年親身實證──看不見的「氣」,是新時代解百病的救星!
試試「掐指甩手經絡操」能使氣行全身,通全身經絡。啟動臟器、血管、呼吸系統的自癒力。圖解9步驟,不妨來試試看👇👇
-------------------------------------------
📍追蹤康健IG,看更多健康飲食、醫療資訊與心靈雞湯>>https://bit.ly/3C63oAu
甩手功 實證 在 小粒的勞工健康服務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3️⃣天】
每次在提這個運動,我妹總是說小粒雖然30出頭,但身體裡其實住了一個老頭!
這個運動就是台大前校長李嗣涔所推廣科學氣功「掐指甩手經絡操」,至於他有什麼功效,各位可以參考李博士的書囉!
https://youtu.be/uZCrfddec30
—
「科學氣功:李嗣涔博士30年親身實證,每天10分鐘,通經絡袪百病」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2798
—
今日功課:不用一次完成,可以分批次執行。
1. 側躺畫圓:左右各3次
2. 展翅飛翔:3次
3. 貓牛式 *8次,或持續1分鐘。
4. 掐指甩手經絡操
甩手功 實證 在 雙寶娘 (譚惋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父母不容易 ,每個決定都是當時最好的安排」
#決定送孩子去安親班的那一夜我徹底失了眠
上個月,我終於突破心理障礙,把雙寶送去安親班。說出來也許大家不相信,雖然我已經不當老師近5年的時間,但是我始終覺得自己理應在教養上「無所不能」,事實證明很多時候我只是在硬撐而以。
從孩子下課一直到睡前這段時間,長期的偽單親狀態,加上孩子在中國的課業對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領域、上海老師的嚴格標準和追趕…讓我每天總是為了課業和孩子追趕跑跳碰。
尤其是晚餐時間,要一邊煮飯做家事一邊管教雙胞胎,家庭氣氛越來越糟糕,除了親子間的衝突加劇,也間接影響了夫妻關係,我常常因為一個人帶孩子,對雙寶爹的工作有所埋怨,接著就會演變成夫妻口角。
這一切都讓我痛定思痛下定決心要有所改變。
🔹🔹🔹
不過請不要誤會,我和雙寶爹對孩子們的課業並沒有很大的要求,只希望他們可以如實完成功課,而且只要態度認真努力,我們不曾因為成績說過雙寶一句。
我覺得「如實完成功課」的要求並不過份,可是孩子們做不到,不斷地遲交、少交功課,對父母、老師撒謊,年級越高撒謊的段數也越來越高,我和爸爸軟硬兼施,我深信解決問題要先解決情緒,我和孩子們晤談、溝通,爸爸則是處罰和獎勵併進,所有的方法都試過了,狀況還是沒有改變,幾番商量我和爸爸嘗試在教養方向上大轉彎,大家總說易子而教,那就花錢請別人來教吧!
(延伸閱讀:養不教父之過?面對孩子其實父母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連結在留言區內
首先過不了關的其實是我自己,身為一名全職媽媽,我怎麼可以把親職教育外包出去?!我理當要參與孩子的成長,應該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陪伴孩子,最可怕的地方在於,我居然要成為自己當老師時最討厭的「那種媽媽」:在家蹺著腳追劇,然後到點接孩子回家,只需要再給孩子吃點宵夜、輕鬆地聊聊天、檢查書包後,洗洗澡就能接著睡覺。(請原諒當時我沒有孩子)
「我怎麼可以變成這種媽媽!」
下這個決定之前,我失眠持續好幾個星期,腦袋不停浮現上面那一句話,莫大的罪惡感佔據我的心裡,想到自己如此「不負責任」就難過的掉眼淚。心理影響生理,那幾個星期我被難纏的換季過敏搞得狂咳失聲,好幾個夜晚因為劇烈咳嗽引起嘔吐,半夜蹲坐在浴室冰涼的地上,把晚餐所吃的食物都貢獻給馬桶。
身體上生病的狀態,像在為自己累積的情緒默默地發聲。
🔹🔹🔹
在某個夜晚,突然想起以前一個家長曾經對我說過的話
「老師,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和能力可以教養孩子。」
我的掙扎是因為害怕成為自己心中不負責任的媽媽?還是因為缺乏勇氣承認自己沒能力教導孩子呢?
因為工作沒時間送孩子去安親班,理由正確站得住腳;因為父母沒能力送孩子去安親班,理由就顯得薄弱許多,也似乎間接承認自己的失敗,父母心中最害怕的事有三種,#沒把孩子生好養好教好,尤其對全職媽媽來說,不管是外人還是自己,都把這三種責任往身上扛,一旦做不好我們也傾向用罪惡感折磨自己。
換句話來說,把孩子送去安親班,就代表全職媽媽我沒能力把孩子教好,這深深打擊了我的心。
這段時間,我和雙寶爹溝通了無數遍,自己也請教媽媽前輩、現職老師的意見。
送安親班並非十惡不赦的行為,只是一般教養文章容易對此大作文章,批評父母送安親班是將親職外包的行為,而且炮火都相當猛烈!正因為如此這些家長總覺得有一股委屈,尤其當家中有人是全職主婦/夫,那更是會被批評得慘不忍睹。
🔹🔹🔹
只是現實就如我的家長所說,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有時間和能力可以教養好小孩,沒時間有沒時間的理由,沒能力也有沒能力的困境。
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該要能接受更多元的教養方式,不要沒補習瞧不起有補習的,有時間能力教養孩子的批評沒時間能力的,好像有時間有能力、沒補習就是高人一等,把做不到的人批評得一無四處,當父母不容易,每個決定都是當時最好的決定,用鼓勵支持代替說教批評吧!
我們雖然都稱之為「父母」,其實是條件大不相同的一群人,有的父母有能力也有時間教養孩子,有的只有能力沒時間,或是有時間沒能力,亦或是兩者皆無,但是,永遠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那些條件、教養方式和我們不一樣的父母,他們不過選擇走的道路和我們不同罷了。
最後,我終於願意放下所謂的評價,戰勝心裡的那道曾經過不去的坎,順從老公的意思,送雙寶去安親班了,這並不意謂著我從此可以當甩手黨父母,相反地讓我更兢兢業業,密切與安親班老師保持連絡。
老實說,安親班真的沒辦法完全替代親職,我不會放棄經營自己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某些生活上的責任、心理上的陪伴與支持,還是得依靠父母。
把孩子送去安親班,我只是在教養上多了一個分擔與合作的夥伴,讓我有時間把注意力和重心平均分配,不再過分專注於媽媽的身份,重拾被我忽略犧牲掉的「做自己」「為人妻」的角色,多點時間愛自己、另一伴,經營自己還有夫妻關係。
#那些不完美卻很美好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