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團觸及率低到我無心發文,每天都忙著過自己的小日子,照片也是拍了不少,小孩弄到情緒起伏很大,趁著記憶鮮明寫下來。
上禮拜某天我接阿福下課回家,他拿著一只紙船在手上,我請他放車廂,他堅持要自己手拿,於是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握緊,不然飛走就沒了。故事就是這樣才能開始。
/
快到家的路上,手上那紙船照著劇本飛走了,他哇哇叫了一聲,我把車停路邊去撿回來,但是船也爛了。我們玻璃心雙魚男開始崩潰,到地下室以後開始了一段不按電梯按鈕,但是我按了以後又爆哭生氣,我配合他等了兩次電梯上上下下,他依然在生氣怪我先按了電梯,但其實我一開始就詢問他要不要按?他說他不要,我按了以後他就爆哭生氣說那是他喜歡按的⋯⋯
開始了一段糾纏。
/
我火爆牡羊花了時間和耐心陪你溝通,並且等待了兩次電梯上下,覺得沒有對不起這段親子關係,最後一次他還是不按在崩潰中,我直接進去按了樓層,他在電梯裡放聲哭喊,好似他是全世界最委屈的人,於是他使足全力打了我,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抓住我的手,把我當仇人一樣的咬了一口。
當下我真的呆住了。
/
我沒想到我兒子會這樣咬我,重點他是不是也在學校這樣咬同學?我真的害怕極了哈哈哈哈哈很怕被其他家長討厭XD
進了家門他還是在哭,我也沒有對他發脾氣或是大吼大叫,就是好好地告訴他,而且也請他對自己的行爲負責,等下就去罰站。他邊哭邊問我為什麼要罰站?我不喜歡罰站(重複N遍),但我被咬的情緒沒人安撫我啊,我越想越委屈我也哭了,這劇本也是神展開,小孩四歲了我還被他欺負到哭。
我一邊哭一邊說,我有打你嗎?我有咬你嗎?我問你要不要按電梯,是你說不要的不是嗎?沒錯,我開始像極了年輕時候和男友吵架的那個女孩,男生不都是這樣嗎?眼淚掉了幾滴就會心軟,但我忘了,現在面對的是四歲小男孩,他只想著媽媽在哭三小,我還在生氣誒?
/
後來我帶著他去買晚餐、洗澡、吃飯,最後罰站,睡前再跟他聊發生的事情,我可以理解你的船壞掉了不開心,但是這樣發脾氣又打我又咬我,媽媽很難過,我們以後別這樣了好嗎?他也好好的跟我說對不起,再次回歸正常的母子關係。
/
其實那天我被他咬了以後心情很差,還跟朋友講了這件事,晚上躺在床上一想到我就哭,哭到累了就睡著。隔天想了很久,其實我哭的不是因為孩子咬我,是我發現已經沒人會保護我,在意我的心情和煩惱。
好像成為太太、母親以後,我們就要理所當然的強大,所有委屈只能自行消化,承受社會的壓力、別人的情緒、孩子的脾氣⋯⋯我不喜歡把自己設定成一個弱者或是讓人覺得辛苦、可憐的角色,但那天我真的覺得好累好難過嗚嗚嗚嗚⋯⋯
/
隔天早上我們上學前去看牙醫,沒錯!前一晚咬媽媽,我還要帶他去保養牙齒!!!到底~天理何在啊~~~
其他就看圖說故事吧~因為這篇貼文就是我放上來討拍的,他可愛的事我才不要說咧!哼~
男友吵架 大 吼 在 許小飛男護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護理師上班很累,該怎麼娛樂自己……🤔
在步調飆速極快的急診,很多人問小飛怎麼生存
說實在,我也是會累啊🤣
不過為了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開心點
偶而我也是會努力逗大家開心(雖然有時很不好笑
每次上班,總會聽到病人家屬很有趣的對話
有沒有曾經一句話讓你突然很想哼起一首歌🤣《醫病篇》
🤒“護理師,我最近胸悶痛,連呼吸都會痛”
👉想念是會~呼吸的痛~ft.梁靜茹-會呼吸的痛
🤒“吼,醫生啊!我這兩天心肝頭乒乓菜,Hen不舒服~”
👉一顆心噗通噗通的狂跳,一瞬間煩惱煩惱全忘掉~ft.五月天-離開地球表面
🤒“我跟你說,我今天跟男友吵架,心情很不好,我的狗又死了!心情更不好,我心好痛”
👉心痛比快樂更真實~愛為何這樣的諷刺~ft.張惠妹-真實
🤒“我躁症發作,三天三夜沒睡覺了,可以幫我打針嗎?”
👉三天三夜~喔~三更半夜~ft.張惠妹-三天三夜
#男護理師的日常🤔
#fifilife #nurselife💊💉
#ernurse #emergency
#護理人生 #護理師日常
#護理師找樂子
男友吵架 大 吼 在 WanChi's Time 晚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文章
文章連結:解除焦慮警示 TURN OFF THE ALARM
https://wanchi.blog/2020/04/05/1-6/
這陣子因為疫情的關係,不知道大家是否因為工作轉變和生活不便,情緒和心情是不是都被影響呢?這禮拜想跟大家分享關於「解除焦慮警示」的心得,這篇內容純屬個人的經歷和心得,就當我用文字和聲音和大家聊天,希望也可以找到面對自己焦慮的方法!
●警鈴響:為什麼有焦慮呢?
焦慮和恐懼是有關聯性的,為什麼呢?因為恐懼而讓大腦的杏仁核誘發焦慮的情緒,焦慮是身體對壓力的自然反應,對於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感到害怕或是憂慮。這時候常見的行為會是坐立難安、呼吸加快、躁動、無法專注、無法思考、胡思亂想,每個人因為焦慮而誘發的行為都不太一樣,但行為大致上都會影響到日常生活。
不過,不要怕。焦慮和其他情緒都一樣,不是壞事,是身體透過焦慮告訴我們狀態的警示。
●找到警鈴:分辨焦慮情緒從哪裡來
焦慮行為的警示聲響起來之後,大部分的人會跟著慌張、跟著警示聲尖叫,但其實我們都知道問題還是在,對吧!所以最重要的是開始找出原因,開始練習透過第三者的眼光觀察自己思想、行為習慣,找出自己焦慮的原因。例如是不是過度長時間關注社群媒體、看新聞(你們也知道,新聞就是要吸引大眾注意,所以播報的是大眾在乎的議題。),又或者焦慮原因是「計畫、預期被改變,腦袋處理資訊的能源被分散」。
●關掉警鈴:認知重組,回到專注的狀態
找到警鈴的原因實在太好了!接著我們要怎麼要求警鈴不再響呢?絕對不是對著它怒吼、或是跟男友吵架發洩、大吃一頓,因為杏仁核反應機制是來自大腦的,所以最有用的方式是「改變想法」。
你可以將腦中焦慮的想法寫下來,嘗試在客觀地從文字上解讀自己的狀態,以及真正害怕的關鍵,例如「害怕臺灣疫情變化太嚴重」、「講座不受歡迎」、「計劃不如預期進行」、「害怕失敗」…。接著透過證據搜集、重心轉移、做出新行為來改變自己的想法,甚至如果你是激烈派,你也可以鄭重的告訴自己「擔心而無所作為也無法改變事實,不如就轉個彎先完成別的事吧。」有時候意識到自己想太多,就先暫停思考,先做事吧!
●和警鈴共同生活:打造自己的專注心流
心流、專注這些火紅的字詞大家都聽過,這時候就可以跟風派上用場囉!如果你不曾觀察自己的情緒,可以在這段時間,觀察自己的情緒,自己在做什麼事情會令你感到平靜、安全呢?記住它。下次你感到不安的時候,透過超我的第三者角度照顧自己。
推薦書籍:心流、原子習慣
推薦行為:冥想、遠離社群媒體,讓自己暫停接受對外資訊。
這段時間大家辛苦了,有學者提醒加恐嚇的告訴我們新冠病毒是能夠適應濕熱的環境,所以可能到了夏天還是會有疫情。更有醫生提醒,到了今年秋冬也會有另一波疾病高潮。但我相信這是上帝安排提醒追求外在成就多年的家,重視內在的機會。大家記得每天好好照顧自己,勤洗手戴口罩不要去觀光地,趁這時候學會照顧自己心理的健康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