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寫作過程比《#法式甜點學》還要艱困許多。或許如同誠實面對自我總是不容易,近距離寫自己的家鄉,遠比能夠保持客觀距離地觀察、分析他者來得困難。
今年五月交稿之後,我一直無法完成序和前言,直到最後被編輯催促時,仍然腦中一片空白,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後依著編輯建議,從去年臨時在巴黎家中找到一片口罩開始回憶起,然後才發現,過去這一年波瀾起伏、今晚睡下不知明日身在何處的經歷,確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決定要寫作本書的心念下得很快,雖然寫得無比痛苦,但終於對過去十數年間困惑的與思索有所回應,最後還是要感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以下和大家分享收錄在本書中的序(長文預警),如果這本書裡的職人故事、作品解析和相關思考與論述,能在茫茫人海中觸碰到幾個人,為未來的花開繁景種下種子,那所有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
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
2020年出版《法式甜點學》的前夕,我在巴黎家中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口罩,當下便上網訂了四天後的機票回台灣。當時只想著新書宣傳完便要回到巴黎,卻沒想到世界轉眼間變了樣。我離境三天後,巴黎便宣布封城,此後一年,巴黎的朋友們在反覆的煎熬中適應新生活;我則仿若被邀請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無視全球的疫亂橫行,在這個我出生、成長,熟悉卻認識不深的島嶼進行探索之旅。
#因疫情而起的奇異旅程
由於甜點啟蒙地在巴黎,自己過去十年間在台灣的日子也少,除了本就認識的開業朋友外,我對本地的甜點業者、職人的認識大多來自網路與業界的口耳相傳。滯留台灣的這段期間中,我終於有機會拜訪那些一直列在名單上的店家、希望認識的朋友,也受邀參加了不少餐會。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令人感動,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更使人訝異。如果說在巴黎看到的作品,像是在一個已經構築華美的世界裡持續深入、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持續產出更精闢的見解而拜服,在台灣的所見,則像是造訪一片生機盎然的新天地,處處皆是怒放的奇花異草卻鮮為世界所知。
由於過去數年中,自己扮演的都是將法國的甜點、甜點師推廣給台灣市場的角色,但並未有機會深入了解本地市場,更不用提將台灣的(法式)甜點、甜點師介紹給台灣讀者,甚至國際讀者,我於是很快決定要將自己的經驗發展成系列採訪計畫。雖然明明還在《法式甜點學》新書宣傳期,卻幾乎沒有太多猶豫,立刻將自己在2019年許下「出完書一定要放一個大假,最好能去夏威夷發呆曬太陽」的願望拋在腦後。採訪計畫大致訂定後,我便決定要將其成書,不僅為自己的見聞留下紀錄,也藉著深入梳理台灣代表性職人們的養成及相關作品,在力所能及之處,深入思考身為「台灣甜點人」的意義。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隨時都像處在壓力鍋中一般,最後甚至幾乎將自己完全耗盡,收穫卻超乎想像地豐富。我每日一面留意法國的疫情消息,做好馬上要上飛機返法的準備,一面依照計畫聯繫受訪者,還透過他們熱心的引介,去了屏東、彰化、埔里探訪可可、芭樂、香草、茶葉等產地,雖然皆是來去匆匆,但已像是打開了神奇寶盒。僅是驚鴻一瞥,便為其中所藏之富而感嘆,每一顆寶石都是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涵納百川的汪洋。
#法式甜點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在開始大部分的採訪前,我曾與一位自己極為敬重的出版界前輩有過一次深入且有趣的談話。當時我解釋自己希望寫的,不只是訪談集、人物誌,而是透過這些訪談,反映出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在面向世界、選擇究竟要製作何種風貌的甜點時,照見自己腳下稱為「台灣」的這塊土地,及身為「台灣甜點師」的看法。前輩的觀點畢竟實際,認為一般而言,台灣甜點師要在台灣製作法式甜點(或來自西方的果醬、巧克力等),自然會使用本地合適的食材,形成台灣風格的法式甜點更在情理之中。而我試圖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身分識別的角度過於刁鑽,也不會是本討好的作品。
真話總是不那麼美妙,對當時雄心勃勃的我來說,這番話確實有些苦澀,卻也難以反駁。2021年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很快直升三級警戒,開啟了連續2個月以上的「自主性封城」,所有我在業界的朋友皆受到沉重的打擊,和法國在封城期間,甜點麵包業一枝獨秀,擁有穩定生意、甚至逆勢開店的案例完全不同。原因就是因為甜點、尤其是法式甜點,在台灣不僅是小眾,還是小眾中的小眾。既然不是必需品,生活不便時自然是第一個捨棄的對象;而法式甜點過於嬌貴,以致於外送、宅配風險皆高,即使死忠的顧客也難以一再承擔碰撞毀壞的失望。如果在華麗的外表和巨幅媒體聲量下,它其實是個如此邊緣的商品,我怎麼能不質疑,自己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是否真有意義?
不過,縱使心中懷著巨大的問號,我並未因此更改太多原來的訪談大綱,決定持續依照計畫進行訪問,待寫作時再一邊思考呈現方式。前輩認為,《法式甜點學》是在帶領讀者看懂、吃懂法式甜點,因此本書的任務,應該是帶領讀者看懂、吃懂「台灣甜點師做的法式甜點」。但對我而言,能夠懂得這一點,必得先回答如「#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 「#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等問題。而為了理解甜點師的作品,回答「為什麼他們選擇這麼做」,就需要碰觸到每一位職人獨特的創作哲學、生長記憶及自我定位。更進一步,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品牌進軍國際也不新奇的今日,這些職人們也得回答:「#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法式甜點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甜點師和其他國家的甜點師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而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終極的質問,即「#我是誰?」
#我是誰_與_我的甜點是什麼樣的甜點
由於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得回法國、什麼時候能再有機會與受訪者們深入聊聊,每一次訪問我都抱著「錯過這次沒有下次」的心情,也因此,光是訪談大綱便動輒超過2,000字 。在訪綱中,我將希望探討的問題分成五個面向:養成經歷、創作哲學與品牌精神、台灣味與台灣身分識別、對本地市場的觀察、對未來產業樣貌及品牌發展的看法,其下再切出5至6個子題。雖然每一次約訪時,我都試圖先打預防針:「我只是習慣把問題寫得很細。」以減低受訪者們看到訪綱的衝擊,但沒有一次訪談不超過三小時,有幾次甚至分成兩、三次才結束,還不包括事後各種細節確認。令我感動的是,每一位受訪者都毫無二話、非常慷慨地把他們寶貴的時間留給我,和我侃侃而談自己養成經歷中那些難忘的故事,那些他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的細節,以及自己對「做甜點」、「成為甜點師」、「經營品牌」的信念。
整理訪談內容及寫作的過程異常痛苦,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那不只是一個「台灣再發現」的旅程,更是「自我再發現」的旅程。藉此機會,我回顧了過去十數年中,每次對外國朋友介紹自己家鄉的種種思量、不知道該選哪一道菜代表台灣參加派對的苦惱,以及在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中猝不及防的尷尬片段。受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我,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或許整個亞洲都喜歡蜜紅豆或紅豆沙,但我們曾經一起在暖和的冬至揮汗排隊吃一碗紅豆湯圓;就算日本有抹茶、中國有百年名欉,但我們皆曾和父母一同招待來訪的客人喝茶聊天談生意,也曾用兩根手指拎著半空的軟塑膠杯、嘴裡嚼著珍珠和椰果,走過那腦筋暈眩發脹、彷彿不會結束的夏日午後。
因為有這些生長記憶與生活經驗,所以我們的盤式甜點中能出現冬瓜茶、鳳李冰、麵茶;甜點中能有鹹蛋黃、肉鬆及芋泥。對生根萬華社區的主廚來說,將法式甜點做成「紅龜粿」的形象自然無比,而曾經留法的主廚以「黑森林」(Forêt-Noire)為基底,結合杏仁茶與櫻桃,創作出「白森林」也是信手捻來。在台灣餐廳工作的新加坡籍主廚端得出椪餅與清粥小菜,在新加坡餐廳工作的台灣主廚也能將台星兩地皆能欣賞的摩摩喳喳和綠豆蒜糖球上桌。我於是明白,重要的並非向別人解釋自己是A、不是B,而是接受自己既有A、又有B,但是和兩者都不一樣,所以能堂堂正正地當一個既不是A也不是B的「自己」。
#唯有知道自己是誰_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所以,究竟為什麼非得在「法式甜點」(或至少是「舶來的甜點」)中找自己、識別台灣身分?除了延續《法式甜點學中》提出「法式甜點是甜點界的官方語言」,也是「想站到世界舞台上的甜點師都要能流利使用,以訴說自己故事及思想哲學的語言」之論述,或許還因為,縱使「法式甜點」的內涵與定義還未在台灣有廣泛的認知,但以其為基礎的「西點」早已是台灣日常的一部份,也已碰撞出許多火花。想想傳統麵包西點店內的泡芙、焦糖布丁,它確確實實存在於常民生活中。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池上俊一在其著作《甜點裡的法國》中,以一整本書的篇幅論述法式甜點如何作為法國文化的精髓,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霸權」重要武器;在台灣,從「中菜西吃」的風潮到「在fine-dining(精緻餐飲)中尋找台灣味」的討論,乃至餐飲界大量投入、直至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更逾數十年。飲食成為文化,以「軟實力」輸出早就不是新聞;飲食便是政治的一環,以飲食區分人我、定義身分實屬稀鬆平常。
「風土」(terroir)概念從法國葡萄酒區分產區發展至今,已超出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因素,當地人文與特殊技術皆含括在內。倘以近年來受到國際矚目的「台灣可可」為例,作為世界上少數有能力生產「bean to bar」、甚至「tree to bar」巧克力,並以此製作甜點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風土」將是我們和世界溝通的利器。再想想那些在國際賽事上拚搏的台灣職人們,若我們將目光更多聚焦在當下或未來,不僅需要向法式甜點及投身其中的甜點師們給予更多關注,也須了解身世來歷、梳理來龍去脈與各方觀點,才有機會迎向無限可能。唯有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我懷著這樣的信念完成本書,雖然有許多遺珠和力有未逮之處,但衷心感謝所有受訪者及以各種形式提供援助的朋友們。希望本書不僅回覆了前輩的擔憂,也回答了我旅歐十年間的困惑;不只回應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焦慮,也為我輩及後進的職人們提供了前進的線索。
*****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 實體書購書連結:
台灣 -
博客來 獨家限量簽名版:
https://tinyurl.com/296328zk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9sbuawew
TAAZE讀冊生活:
https://tinyurl.com/rjnvukzp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https://tinyurl.com/7vps9bn6
金石堂KingStone:
https://tinyurl.com/388vkmxj
momo購物網:
https://tinyurl.com/87tnmaca
香港 -
誠品香港 eslite@HK 已上架,可下載誠品人HK app 後搜尋:https://tinyurl.com/6scj9hc,或致電 +852-3419-6789 訂購
新馬 -
Citè Book Garden 城邦閱讀花園:
https://tinyurl.com/at644w5p
Popular Book Co (M) Sdn Bhd 大眾書局 也可代訂
📌 電子書購書連結:
9/13-9/26 博客來獨家:
https://tinyurl.com/u7fmwhxs
其他通路將在 9/26 後陸續上架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萬的網紅墨鏡哥S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溫馨提醒:本片資訊可能並不百分之百完全正確唷,建議以娛樂心態看待 想聽墨鏡哥介紹什麼?來這投稿👉https://forms.gle/6Jj5A5eFouwq52nM9 投稿給阿財👉https://reurl.cc/exOjnM 🔴乾爹廠商合作聯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瑞典劉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墨鏡哥S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The Aüdrey 歐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閒聊] 什麼時候疫情會結束? - 看板Wo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居家隔離|小朋友打疫苗|確診了怎麼辦?|疫情何時會結束 的評價
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瑞典劉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九月29日開始,瑞典要解除幾乎所有的疫情規定了,政府也不再建議國人不要旅遊。感覺還是很不真實,但這一天終究來了。
2020就像是不見的一整年,加上2021前半年的忐忑與不確定,難道都要結束了嗎?疫情這事嘛,各國的處理與反應大不同,總之政府說了算;而政府的決定,來自於人民的意志。雖然瑞典向來沒有什麼嚴格的防疫規定,但解除禁令這事還是意義非凡,等同間接宣布疫情在這國家正在消失,各行各業以及人民的生活要回到疫情前的時代,不管是政治上、經濟上、精神上都有一定的影響力。至少對於我從事的活動行銷老本行來說,各個合作過的活動代理商都忽然復甦了,近幾週來動作不斷,準備要重新大張旗鼓。在就業市場上,也明顯看到徵求活動企劃人才的廣告正在增加。
其實從八月初開始,我換了工作,也結束了長達一年半的在家辦公,至今每天都進辦公室。前公司是美商,疫情規範比較嚴格,沒有充足的理由,不讓你進辦公室。而現在任職的瑞典組織,是照著瑞典政府的建議走,只要沒有症狀以及有需求,就可以進辦公室;但主要還是在家工作,一切都端看你的個人意志與判斷,基礎建立在信任之上。
但隨著大多數的成人都接種了兩劑疫苗,回到辦公室的人也越來越多。還記得第一天上班,居然有點輕微的忐忑,面對破百人的室內無罩辦公,多少有點不自在,畢竟已經在家工作了一年半,看到的人都是2D的,現實生活中見的人也僅限熟友;但現在得在會議室內見到活生生的3D陌生人和你開會,確實需要好幾天的調適期。
也因為長達一年半沒有更新病毒資料庫,上班頭幾天就流鼻水不舒服,所幸測試之後是陰性。同事笑說,他們在疫情期間還是一週來辦公室一兩天,需要通勤和接觸陌生人,病毒資料庫都有持續在更新,預估我撐過兩週就沒事了。也果真在那次小感冒之後,至今每天都無恙,最顯著的改變是精神和心情上都更健康了,每天有明確的下班/下班邊界與心情轉換,慢慢把正常生活的感覺找回來。
但現在的國際媒體,正在討論所謂的Twindemic,也就是仍然在持續的新冠感染,碰上歐美的秋冬流感高峰;又搭配上普遍已成共識的return to office以及各國的相繼解禁,預計會在冬季亮起紅燈。屆時各國的醫療量能是否充足,還有人民是否能接受再一次的國家限令呢?其實說到底,疫情這件事情會不會結束,到頭來可能不是用確診數/死亡率來衡量,而是各國的政府與人民,在嘗試過各種方式和實驗後,最終願意用多少的風險,去換來多少的自由或限制。你要求的防疫滴水不漏,在其他人眼裡可能是不切實際;別人在實踐的開放社會,在你眼裡,也可能是天方夜譚。各國都在找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過與不及,最終都是相對而不是絕對。
難得好久沒有發文,覺得文章這樣的結尾有點沈重,所以還是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平安順利喔。
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機智醫生生活2》終於畫下句點 燦爛的展翅高飛離去
(內有《機智醫生生活2》完結篇劇情雷)
「彷若太陽般耀眼的你啊,即便這個世界,殘忍的阻擋你,耀眼的人們啊,我愛你,展翅高飛讓世界看到你。」 〈Butterfly〉
再會了,99's的五人組。
是你們讓我相信,要更認真善良,就算遇到怎樣的傷心與挫折,都不要害怕,交給時間就好,時間會給你答案。
每個禮拜四晚上,我都固定在忙碌完一天工作之後,暫時放下一切,準備好一些啤酒、零食,看著李翊晙、安政源、金雋婠、楊碩亨以及蔡頌和遇見每個不同難題時,盡力去面對,用樂觀去對抗悲觀,用快樂去對抗傷心,五人組身處不同的醫科,不受限於四十歲的年華,他們心態年輕恍若孩子,面對困難時也一肩扛起,不忘給予晚輩慰藉,給病人鼓勵,跟他們說,這個世界很美好。
從六月到九月,這三個月總算再次迎接《機智醫生生活》的完結,除了其中有兩週停播之外,幾乎每週都未錯過,為了李翊晙(曹政奭 飾演)與蔡頌和(田美都 飾演)說不出口的愛情惋惜,為了安政源(柳演錫 飾演)與張冬天(申鉉彬 飾演)的甜蜜故事而嚮往,又為了楊碩亨(金大明 飾演)與秋敏荷(安恩珍 飾演)的幽默對話而開心,還有為了金雋婠(鄭敬淏 飾演)與李翊純(郭善英 飾演)心碎過也心動過。
相較於先前,《機智醫生生活2》的故事時間軸跨向2年,對他們來說,世界不會一直都很美好,他們都為自己無法救回病人而傷心,在完結篇中,蔡頌和望向急救病房內,不過相隔一牆,一邊歡天喜地迎回大病初癒的爸爸,另一邊則與腦死的家人道別,生與死在眼裡同時上演,我們只能默默看待這一切發生。
這三個月以來,我都會覺得,這世界上真的會有這麼好的人嗎?五人組雖然偶爾會因為不同狀況發起小脾氣,但基本上仍有著大愛,五人組除了貪吃之外,基本上很難挑出什麼太大的缺點,他們可說是善念的極致。
但又怎麼說呢,這段期間適逢全世界的疫情未減,我又覺得像是《機智醫生生活2》這樣的故事,必須存在,非得存在,讓我們相信一切的不可能。
「機智醫生生活」讓我的心思慢慢又更柔軟了,也習慣溫柔了,並更期待去面對以後每個新的一天。
其實相對於第一季,並不夠好,大多事故是少了些許新鮮感,角色之間也有所侷限,雖然有些可惜,我仍沉迷其中,喜歡《機智醫生生活》,就像跟好朋友固定相約碰面,不必常見,但就很重要。這是我與這個美好故事的約定。
在這段期間,有時迎接不開心的事,我會想起楊碩亨那句「有時不幸的事,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
有時工作不順時就想起李翊晙所說「你能夠做好,只是缺乏經驗」。
也會有過不知所措的時刻,這時就想起金雋婠所說:「我不想叫你刻意隱藏或忍耐那種情感,可是,你還是得做好份內的事,無論你再怎麼難過,有時該做的事還是要做。」
如今五人組都有愛情了,雖然我知道他們之後可能還會遇到很多不開心的事,但沒關係,我仍覺得他們可以因為去把握機會,去爭取更多幸福。
我願意成為更好的人。
只是總會有說再見的時刻,這是我喜歡《機智醫生生活2》完結篇的原因,其實這中間由於集數過長,也曾感覺到有些拖戲,但因為完結篇收得太好,當五人在地下室裡略顯無奈的說「我們見面的時間越來越少,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練團了」,我又會打從心底惋惜,真的不想說再見啊,雖然在故事內的平行宇宙,律帝醫院的人們仍會繼續過好每一天,我們與五人組一樣,故事不會結束。
當蔡頌和看著夕陽,說著「小時候喜歡看太陽升起,現在則是喜歡看太陽落下」,李翊晙則回應「是因為可以回家了」,對啊,有家可回,就是一個想念可以寄放的地方,默默的在這些時間內,《機智醫生生活2》也成為我們不安情緒的避風港,帶著我們出發,帶著我們返航,就像他們最後一首選唱的歌曲〈Butterfly〉裡面的歌詞「耀眼的人們啊,我愛你,展翅高飛讓世界看到你」。
相信自己可以更好,展翅高飛吧,無論會不會失敗,都總是值得一試。
Netflix
#機智醫生生活2
#슬기로운의사생활2
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墨鏡哥S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溫馨提醒:本片資訊可能並不百分之百完全正確唷,建議以娛樂心態看待
想聽墨鏡哥介紹什麼?來這投稿👉https://forms.gle/6Jj5A5eFouwq52nM9
投稿給阿財👉https://reurl.cc/exOjnM
🔴乾爹廠商合作聯絡信箱→ sunglasses0168@gmail.com
-
🔴喜歡就訂閱,不喜歡也感謝=D
訂閱按這→https://goo.gl/qIlaRV
🔴訂閱超人氣阿財→https://goo.gl/HkjZkW
很多人問的片頭曲在這→https://youtu.be/T7Bw_qJYwHw
很多人問的片尾曲在這→https://youtu.be/AXt-ZtIRvXI
最後這個→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SB70OL7IO7RnZCj_7MQDw/join
#訂閱墨鏡哥 #墨名奇妙
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The Aüdrey 歐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嗨嗨大家~~~
連假過的還好嗎?
相信很多人原本是規劃在這個時間點要出去玩的
但如今都被疫情打亂了對吧?
真的辛苦大家了!但也謝謝每個保護好自己的人
大家其實在不知不覺中都在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了呢❤️
由於疫情的關係
我們公司差不多從三月底開始work from home(但不是強制
我一個禮拜還是有幾天需要進公司處理事情
不過可能因為之前在倫敦就有點像是WFH的形式 所以這次的WFH對我來說並不會到很難適應
雖然我很喜歡去公司上班(會很怪嗎XD (因為我喜歡見到人類們?
但這個時間點WFH 可以大大降低與人潮接觸的機率 其實也蠻好的(我最近嚴重潔癖?
不知道這波疫情這個惡夢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只希望一切快快好起來?
不管你現在身處何處 請都要好好照顧自己?
隨身用品要好好消毒 手要好好洗 衛生習慣要做好!!
大家一起努力度過這個難關??☀️
總會過去的!加油?
Have a nice week?
Cheers?
............................................................
?Music Credit:
Dreamers Of The Shore - Volcan Peaks
Good Vibes - East of Heaven
What You Do To Me - Loving Caliber
Even If the Sky Is Falling Down - Candelion
Minutes into Days - Las Lunas
The Journey Is Not Ours - Volcan Peaks
I Remember - Dayon
I Am Better Off (Acoustic Version) - Wildson
..................................................................
?FAQ:
相機品牌|Canon 90D / Canon G7x Mark ll
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
繪圖軟體|Adobe draw / SketchBook
字卡設計|PowerPoint / Keynote
相機腳架|Yunteng 9928
..................................................................
?Instagram: Audrey__Chen (兩個_)
https://www.instagram.com/audrey__chen/?hl=en
..................................................................
合作邀約請洽PressPlay☀️
Email(Business Inquiries):Audrey@pressplay.cc
FTC: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居家隔離|小朋友打疫苗|確診了怎麼辦?|疫情何時會結束 的推薦與評價
我確診了?!|居家隔離|小朋友打疫苗|確診了怎麼辦?|疫情何時會結束|疫苗到底該不該打?【人生好男】. 4.8K views 9 months ago. ... <看更多>
疫情 真 的 會結束 嗎 在 [閒聊] 什麼時候疫情會結束? - 看板Wo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兩年多了
每幾個月就多一個變種
一直變種之前的疫苗還不知道有沒有效
到底什麼時候疫情會結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197.2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49764005.A.DB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