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擊垮我們的是人性,不是病毒!
2020.01.22 寫的文章
在今天這個艱難時刻,再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我們一定可以順利渡過這一波疫情的!
=====
每次台灣在面臨重大危機時,像SARS、八仙塵爆... 總少不了一些負面指責「受害人」的聲音,此次台灣首例「武漢肺炎」的病人,也是受到多方的指責:「她太自私了!」「得病了還上飛機?不顧別人死活!」「在中國爽賺錢,生病就會知道要回來害人?」等等許多不堪入耳的話。
其實,民眾會有這樣的反應,也是人性,背後的原因當然是「恐懼」!
我親身經歷過SARS,不是在南部的「外圍地區」處理「疑似病例」,而是在SARS的核心重災區,處理最嚴重的病人!台大總共收治全國40%以上的病人,那年我是台大胸腔科總醫師之一,我們兩人一組,每天巡視掌握確診病例的病情進度與治療建議。每天都有好幾回的「未爆彈」! 台大也經歷了創院108年以來首次關閉急診二週的紀錄!全院病房空盪盪的、許多常規手術都取消了,大家都自嘲說,只剩下胸腔科和感染科醫師在上班,其他醫師則在家裡自主管理。
那100多位受感染的醫療人員,不只是數字,而是我身邊的同袍、師長。
看著戰友們,一個個相繼發燒,被隔離,我們每天透過電話,瞭解身在隔離房的同袍/師長的情況,除了語氣中的擔心,完全聽不到他們絲毫的抱怨,是被誰誰誰傳染的~
那11位殉職的醫療人員,不只是一個個的名字,而是我曾經熟悉的故事,記錄著他/她們每天的變化。
病人一個個,因為病情惡化從外院轉來,然後一個個離去~
所以,我想,我應該有資格和大家談談重大疫情的「人性」這件事!
SARS時期的「三零」事件、和平封院、中央地方不同調等等有關政治「人性」問題,我就不談了!
面對未明的疫情,大家當然都會害怕,但是,過度的恐懼卻會綁架我們的「理性」,讓我們說出不適當的話、做出不適當的事!
面對疫情,大部分的醫療人員,都是義不容辭的,我沒有看到逃兵!
我負責整理前7位SARS病人的X光在景福館報告的時候,會場是擠滿了北區的胸腔和重症醫師!大家不會因為台大有SARS病人,就不敢來台大參與學習SARS的診斷與治療。台大在辦全院宣導時,大家也都戴著口罩把講堂擠得滿滿的!為什麼大家都不怕,因為,我們相信,生病的同仁不會隱匿,會主動被隔離,大家也都會全程戴好口罩、做好防護!
這一天,我第一次登上報紙的頭版,隔著口罩,仍然可以看得出那憂心的眼神!
這一天,Carlo Urbani (首位留意到SARS是一種全新傳染病的醫生)過世了~ 而這一天,是我生日,我才新婚兩個月,跟我太太說,我這段時間我都不會回去~
醫療人員因為瞭解,而不會過度恐慌,但是民眾就不是!
有民眾因為知道我們是醫療人員,叫我不能進去餐廳用餐,有些語氣委婉、有些則惡言相向!
甚至還波及了同仁的小孩,學校、家長得知小孩的父母是醫療人員,竟然勸孩子不要來上學!
民眾家中有人被隔離了,全家都會被鄰居排擠!
這些都是因為無知而產生的過度恐懼,這些都是人性!
所以,加強對民眾的宣導,減少民眾對病人、甚至是醫療人員及其家人的歧視,很重要!
當社會出現過譴責被感染者的時候,會出現什麼問題?
疑似被感染者,會因為害怕被歧視、被攻擊、被隔離,而選擇隱匿不就醫!
SARS期間,就發生過一件因為病人害怕被診斷出來、害怕被鄰居知道,而連夜從台北坐客運南下就醫!結果造成同車多人被感染!
還有,SARS初期,民眾因為恐懼而大量採購口罩囤積,讓醫療人員嚴重缺乏口罩使用!請把口罩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使用~不過現在不容易發生這樣的事情,各醫療院所都有足夠的備量!
病毒雖然可怕,但是,人性、無知,更可怕!
請停止譴責、歧視、排擠感染者及其家人!
我相信對疾病的正確認知,能夠避免我們成為比病毒還可怕的人!
曾經我們也以為SARS是世界末日,但是,我們撐過去了!
唯有我們大家摒棄互相的猜忌與不當指責、團結一致、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配合防疫政策,我們才能戰勝病毒!
病毒會挑選人性最脆弱的時候,乘虛而入!
=====
本文收錄於
《ICU重症醫療現場》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80的網紅耀哥來聊-皮膚專家黃千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萊塢電影中總是有超級英雄🦸跟大壞蛋反派🦹 你是否有發現,電影中的壞蛋角色皮膚通常都不太好呢? ▶️ 哪些特徵會讓你看起來像壞人? ▶️ 黑眼圈、禿頭、疤痕知多少 ▶️ 臉部特徵與形象又有什麼關聯? 電影為了戲劇張力,常會塑造更鮮明的角色特徵。有正確的認知,才可以避免對疾病產生汙名化。 畢竟,一...
疾病的正確認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異位性皮膚炎 的寶寶真的好辛苦🥺❤Panda邀你一起送愛心做 #公益👉https://mypanda.cc/女王邀您做公益
身邊很多寶寶都有皮膚的困擾,當爸媽真的很辛苦。雖然小豬寶🐷很幸運有好皮膚,但也要好好照顧~
在台灣每5~10個寶貝就有一位有異位性皮膚炎 從接觸異膚以來,太多寶貝飽受折磨,而異膚又是最常好發在嬰幼兒與孩童時期,主要症狀會讓他們又乾、又癢、不停地搔抓。
我們代言的 #鑫耀生技Pandababy 為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贊助會員,共同致力推廣社會大眾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疾病的正確認知,倡導病友對於疾病治療的學習。
🐼2021年04月1日 ~ 04月30日止🐼
凡購買 #好舒膚系列商品,每項即捐出5%營收,支持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希望透過我們的幫助,能讓有皮膚疾病的患者能有正常的生活,讓孩子不再因為異位性皮膚炎而睡不好,能開心無慮地探索這個美好世界,也讓各位父母能減輕許多壓力。
❤️https://mypanda.cc/女王邀您做公益
Pandababy 鑫耀生技
好舒膚神經醯胺產品 獲得國際雙認證 真正台灣之光!
🥇國際A.A.百分百無添加認證
🥇世界品質金獎
👉只給寶貝與您最棒的營養補充品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https://adpa.org.tw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期望透過此病友協會的力量提供病友正確的醫療以及就醫資訊,讓病友走出現在孤立無援的困境,增加積極治療的動力。
疾病的正確認知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要再無限循環談到爛的議題了
早安,提醒大家,今天晚上不會有直播,因為我會去蘭城晶英過電影假期^^
這幾天我會陸續把上周一上彭博士觀風向節目的片段和大家分享。很感謝製作單位分成好幾個段落且上字幕,非常用心。
這段日子以來,疫情一有風吹草動,大家就開始吵普篩吵社區感染黑數吵防疫破口,再下去應該又會見到封城秀吉。我怎麼覺得往往都浪費在吵同樣的議題上無限循環(Heavy~~Rotation~~)。
國外開始做所謂的普篩(或說廣篩,你要篩就給你篩)最常舉的例子就是德國和韓國,大家都是在社區已經有大量感染時為了抓到傳染鏈去做的。但台灣到目前為止就是沒有發生呀。我們到目前為止,PCR陽性率是0.57%(做了84704人次,確診484人)。如果把境外移入者去掉,在台灣社區的陽性率只會更低。
台灣就是沒有進入大規模的社區感染,到底是要篩什麼?都已經是抓有症狀的還有密切接觸者來篩還只有千分之五,那你覺得往外篩會高到哪裡去呢?
疫情的不同階段要採取不同的策略,有這麼難懂嗎?
拿我們全部篩檢的數字說我們檢查超少,你和世界上多半已經社區大流行的國家比我們的檢查量當然是超少,一點都不奇怪。要比的是PCR陽性率,這早就是國際公認的了。美國是全世界做篩檢量最高的國家,然後呢?他的疫情如何?
不同的篩檢工具各自有其限制,專家小組的那些專家們比你還怕破口黑數,會幫我們決定何時篩,在哪個族群篩的。(菲律賓入境就一律開始篩了,可沒人逼他們決定呀)因為他們的建議,台灣防守到現在,讓你可以不戴口罩到處群聚大肆批評政府的防疫。這是多麼奢侈的幸福。我會繼續相信專家小組的專業意見。
台灣好不容易搶到了半年的平行世界,到底學到了什麼?我們應該加強民眾對此疾病的正確認知。若大家對疾病的了解,還停留在二三月恐慌式報導時把他當SARS一樣懼怕,有一例就呼天搶地。我們完全浪費了這寶貴的半年。且有更多議題應該深入關注,疫苗的進度?台灣卡在哪裡?如何向國外爭取購買甚至授權製造?在疫苗出來之前有何超前佈署?如何能獲得足量的瑞德西韋備用?
疾病的正確認知 在 耀哥來聊-皮膚專家黃千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好萊塢電影中總是有超級英雄🦸跟大壞蛋反派🦹
你是否有發現,電影中的壞蛋角色皮膚通常都不太好呢?
▶️ 哪些特徵會讓你看起來像壞人?
▶️ 黑眼圈、禿頭、疤痕知多少
▶️ 臉部特徵與形象又有什麼關聯?
電影為了戲劇張力,常會塑造更鮮明的角色特徵。有正確的認知,才可以避免對疾病產生汙名化。
畢竟,一個人的好壞不是看他的皮膚,而是看他所做的事情🌟
👨⚕️ 還可以到這邊來找耀哥 👨⚕️
📘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kindoctw/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kindoctortw/
#黑眼圈 #法令紋 #禿頭 #電影 #好萊塢 #雄性禿 #疤痕 #銀離子沉積症 #艾迪森氏症
疾病的正確認知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夏日疲倦症候群 #越睡越累 明明夏天吃不好,居然還瘦不下來?最近天氣炸熱!只要在戶外待上幾分鐘,就開始狂飆汗、炎熱難耐!難免心情焦躁不安,疲勞感也隨之湧上,越熱越笨,腦袋當機了嗎?疼痛也變嚴重了!活在氣溫不斷攀升的地球,我們該怎麼應對呢?來聽聽宜婷和雅惠從食、衣、住、行破解!她們打算如何渡過這個如烤箱般的夏天!🔜🔜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抗熱消暑的小技巧?食、衣、住、行破解!
🔸夏天疲倦、失眠、易怒,怎麼辦才好!
🔸為什麼夏天越睡越累?
🔸為什麼夏天吃不好還瘦不下來!
🔸天哪!夏天怎麼頭更痛了!
#夏天五大迷思
🔸Q1 為什麼夏天越睡越累?
▫日照時間變長,身體的褪黑激素分泌下降,影響睡眠
▫與夏天溫度與濕度環境有關
🔸Q2 為什麼夏天吃不好還瘦不下來?
▫腸胃道是吸收水分第一線,當水分補充不足時,腸道功能受到影響,造成便秘、腹脹等情形
▫夏天愛喝手搖飲料,裡面含有的茶類和糖份容易使腸道脫水加劇,營養失衡
🔸Q3 發怒是因為天氣太熱,還是我的情緒也中暑?
▫研究指出,溫度上升時,人與人之間衝突增加4%
▫夏天的壓力賀爾蒙上升,讓我們隨時處於備戰狀態
🔸Q4 天哪!夏天怎麼頭更痛了?
▫潮濕悶熱環境,會使慢性疼痛者更容易誘發疼痛
▫夏天身體容易脫水,發炎指數相對上升
🔸Q5 越熱越笨,腦袋當機了嗎?
▫夏天因水分流失快,容易導致身體電解質不平衡,造成頭痛、頭暈、抽筋,大腦效能也會變差
▫高溫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
🔸如何安然渡過炎炎夏日
🔸食:
▫多補充水分,維持體液平衡
▫減少會造成身體脫水的飲食,如咖啡因及酒精
▫多攝取纖維質食物如:椰子、黃瓜、柑橘類
▫採少量多餐、輕食類飲食如:蒸蛋、沙拉、粥、水煮青菜
▫補充適量維他命D可幫助睡眠
🔸衣:
▫避免身體直接曝曬造成中暑
▫選擇抗UV衣服防曬
▫選擇絲、麻、棉寬鬆衣物幫助散熱
🔸住:
▫提早睡前入睡準備,放鬆活動及關掉3C產品
▫選擇遮光性良好的窗簾
▫適時調整室內溫度,保持良好睡眠環境
🔸行:
▫選擇正確運動時間,避免正中午和睡前大量運動
▫室內外溫度差距太大會使身體容易焦慮緊蹦,可隨身攜帶絲巾或薄外套保護頭頸部
🔸近年來夏日氣溫一年比一年還要創新高,像水煮青蛙的概念,我們時常活在當下卻不自覺,所以我們更要好好重視,安然的渡過夏天!
TalkShow :賴宜婷 Bear Lai。汪雅惠 Zona Ya-Huei Wang
內容腳本 :汪雅惠。賴宜婷
後製剪輯: 黃詠荃。 Festiva Hsieh 謝劭玟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鄭淳予醫師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疾病的正確認知 在 常常好食Good Foo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冠肺炎每日不斷攀升的感染人數,全球面臨因社區感染而全境擴散的威脅,許多人不禁開始擔心,社區感染有可能發生在我身邊嗎?我有可能會被傳染嗎?
勤洗手戴口罩,防範新冠肺炎,這樣做防疫就夠了嗎?公衛專家郭憲文指出,了解病毒特性,從生活中頻繁接觸,卻忽略清潔消毒的周遭環境做起,確實切斷新冠肺炎的感染途徑,更是防範社區感染不可疏漏的重要關鍵。而要降低被感染的健康風險,更應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才能力抗持續蔓延的疫情。
防止社區感染該怎麼做?個人健康風險如何評估掌握?公衛專家郭憲文深入分析!
#新冠肺炎 #社區感染 #防疫升級
➤喜歡這則影片請「分享」
➤看更多健康飲食新聞及食譜: http://bit.ly/2w9ww8T
➤訂購控醣餐盒:健康制作所 http://bit.ly/30gyS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