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支持建制者對蘋果停運冷嘲熱諷、以為甚麼值得慶賀的好事,得意忘形。先不說「新聞自由」「出版自由」這些需要智慧去理解的課題,單單是蘋果一直願意協助投訴無門的受害者,被騙財的、被大財團欺壓的、被政府部門互相推卸責任的、警方不受理的、政黨無力跟進的個案,蘋果一直願意深入調查採訪並且極成功引起各方關注,而申訴者多是迷惘無助的基層。另外,很多急病重病患者都透過蘋果引起大眾的關注和捐款,蘋果基金直接幫助了很多患病者。以後失去了這個平台,究竟是誰的損失呢?
【蘋果終章】《蘋果》停運影響慈善基金 患癌翁憂斷藥物資助 區議員斥政府如推病人去墳墓
//《蘋果》公布停止營運,《蘋果日報》停刊以外,《蘋果》旗下的「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運作亦受影響。有區議員接獲求助指「蘋果基金」不能繼續營運,將影響受基金資助的病患;他今收到一名 70 多歲、患有前列腺癌的伯伯求助,3 年多來蘋果基金一直資助其標靶藥費共 18 萬元 ,但今日收到基金職員通知「以現時集團的情況,暫估計短期內無法再提供任何協助了」。其後伯伯向香港癌症基金求助,但對方回覆指最近收到太多來自蘋果基金的求助,「一下子處理唔到咁多」。
另外,有癌症病人家屬主動聯絡《立場》,表示對蘋果基金的感激與不捨;又指很多患者都是弱勢群體,沒有錢看私家同醫生及支付標靶藥費,蘋果基金會多次二話不說馬上伸出援手,「現在一下子失去了這個真正在實事的慈善團體,頓感徬徨與哀痛」。//
//2019 年蘋果基金共捐贈逾 1700 萬港元予 225 位有需要人士
1995 年《蘋果日報》創刊,同年設立蘋果基金,由《蘋果日報》支持基金營運。翻查壹傳媒最新一份年報,顯示 2019/20 年度,蘋果基金於該年度共捐贈逾 1700 萬港元予 225 位有需要人士;助學金計劃則為 214 名學生提供合共 66 萬港元的資助。《蘋果日報》停運,料基金運作亦將受影響。// - 立場新聞 24/06/2021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我也曾經不勇敢:解密精準醫療,個人化抗癌新趨勢」介紹 訪問: 沈江諭(2020年抗癌鬥士) 內容簡介: 所有的經歷,成就此刻色彩斑斕的自己。 ☆抗癌添新利器,精準醫療開創新局★ 以往,癌症常規治療通常以同一套方式,符合多數癌症病人;然而,同一種癌症,不同病人適用的療法可能...
「癌症病人家屬」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癌症病人家屬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癌症病人家屬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癌症病人家屬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癌症病人家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癌症病人家屬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癌症病人家屬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癌症病人家屬 在 當家人罹癌時,家屬們該怎麼辦?|心理師葉北辰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癌症病人家屬 在 Cancer We Care - 【可不可以不勇敢?! 癌友家屬的自我照顧 ... 的評價
癌症病人家屬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出版的新書
《聽見書店的聲音vol.3--在青春的路上,遇見書店》還燙手哦!快來支持購買。
無論如河書店所刊全文如下:
【從有河到如河,透過書店所看到的人文風景】
作者:梁秀眉
從一首 匿隱的詩說起
醫生說
如果你做化療又做放療
你的五年存活率將會有七成
如果你只做放療
你的五年存活率將會有六成
如果你生機飲食而且運動
多散步、少滑手機
你的存活率將會再增加一成
如果你扶老太婆過馬路
去海灘撿垃圾
捐款給流浪動物
如果你每天睡前數星星
用喜悅迎接清晨的陽光
以淚珠澆灌路旁的野花
如果你養小孩、養父母
養貓狗兔子老鼠
繳房貸、車貸
包二奶
如果你看誰都不順眼
想踢爆每個路人的屁股
如果你四肢健全
卻老是搭乘殘障電梯、坐博愛座
如果你不擅長拒絕又經常悔恨
如果你無法把插隊的大嬸痛罵一頓
如果你寫詩
如果你沒有朋友
如果你邊開車邊喝酒
嗑藥之後在街上夢遊
那麼,你的存活率將會是……
零。
是的,醫生!
所有的生命終將逝去
我們的存活率都會是零
而這正是我們所能享有的
最大的恩典與治療
謝天謝地
在承接有河不可之前,我是精神科臨床護理老師,有次獲邀參加臨床教學觀摩課程,我的題目是《藝術治療於社區護理學的運用與護理實踐》的教學經驗分享。其中有位老師在加護病房帶學生實習的教學觀摩內容讓我印象深刻,她臨床教學非常靈活,作業也十分創新,她讓學生畫出個案的全身像,用圖解的方式整理出個案的病理問題、藥物與各種治療與檢查。這份優良作業的案例,寫的是一位癌末患者,已錯過積極治療的時機,但他仍然作了化療、放療,治療半年後死於加護病房。學生作業巨細靡遺寫出他死前所接受的各種治療,記錄著化療導致免疫力低,感染合併症、心肺衰竭插管而後急救不治的過程。當時大家紛紛驚嘆著老師教學策略的創新與用心,我卻驚訝於看到「病」沒看到「人」的現象,活生生的展現在我面前。
在護理臨床照護個案,經常看到許多「無效醫療」所產生的宛如地獄的現場,醫護人員泰然自若的快速工作,隔絕感覺停止深思,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醫院龐大結構的小螺絲丁,稱職的完成手頭上的工作。
我從來不認為,病「人」只是醫護手頭上的工作。學習醫護學理固然重要,但那份「優良」作業是一個人的生命,講的是無法接受癌症已到末期,最後全身插滿各種管路而「慘死」的病人故事。每一個人的生命,有一天必然走到盡頭,我們難道沒有更好面對死亡的方法?
《自己的癌症自己救:改變腫瘤微環境,以自癒力克服癌症》這本書有一個重要的提問:「有個數字值得深思,生命末期的最後二周有10%的病人還在打化療,60%的病人在最後二個月還在拚化療。仔細想想,醫師或病人皆應該反省為什麼不能降低此數字。」但醫護在被剝削的勞動環境有條件「反省」嗎?與其期待醫院這龐大的體制巨獸改變,我認為民眾的覺醒才是答案。這也是書店力推「病人自主權利法」,和台大醫院 蔡兆勳醫師舉辨一系列講座,邀請民眾及早思考死亡的原因。
末期癌症病人、家屬無法接受死亡的必然到來,加上社會鼓勵生命鬥士這種奇蹟故事,不管癌症進程到哪,都要力拼治療;而醫師若不積極治療,面對家屬與疾病也會充滿無力感與罪惡感。隱匿的這首< 存活率計算方式 >彷彿像是一場對話般,把我在醫院現場感受到的荒謬寫得再清楚不過了。「對話」這詞也許不精準,卻是我內在的感受。接手有河,成為無論如河,書店作為一個有機發展的連續體,許多次,我都有種穿越時空對話的錯覺。醫院是生老病死必經之所,缺乏人文反思的醫療,將讓人深陷「活不好也死不了」的處境而不自覺。無論是我創辨基護工會或是接手書店,我都意圖在醫療體制外,開拓護病之間對話空間,尋找一個醫護人文繁花盛開的精神花園。「有河不可」因隱匿生病而轉手,「無論如河」因燃燒護理魂的動能而接手書店,這一切似乎有著難以言說的巧合。
「書店」存在於有河與如河之間,透過書店所看到的人文風景,療癒我組織基護工會的挫折而來的傷痛,也豐富了我的世界。當時有河轉讓的條件是接手所有的書與物品,裝潢與名字要重新更換。前店主詹正德的選書品味極佳,我重新裝修後,需決定這些書的去留,即便有些書對我很陌生,但我還是選擇保留了大部份的書。這些書在我經營書店過程中,一再擴充了我的視野。
書店為求生存,採複合式經營,也賣咖啡餐點,但書與其他商品不同,其他商品代表的只是賺到多少錢,而買書、賣書之間常常形成有形或無形的交流。我們會為了賣出去喜愛的書而欣喜,而賣出有河所留下來的書,我們也會去查找這是一本怎樣的書,決定是否再進書,從中探索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在我死前,我想要……》就是一本這樣的書,華裔藝術家張凱蒂在親如母親的長輩驟然離世後,開始思索死亡。她將紐奧良一棟荒廢建築牆面改造成一塊巨型黑板,用噴漆寫下「在我死前,我想要……」(Before I Die, I Want to...)的句子,並附上粉筆。這項動人的計畫在全球各地展開活動,我們因為有客人買了這本書而認識這項計劃,也在書店陽台設立了巨型黑板的裝置藝術,讓人們來到書店可以駐足寫下遺願與夢想,提醒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有河留下的不只是書,還有因有河的舊緣而再度到店裡的客人。書裡的作者出現在店裡,與我們產生各種交流與合作,像是一場華麗的夢境。我對「有河不可」書店充滿感激,即便開書店經歷各種艱難,經濟狀況屢屢拉警報,但精神層次的提升與各種故事的開展,讓我感激這份遇合,書店是超越夢想不可置信的美好存在。我從護校一路摸索到心理研究所,求學之路曲折無人引導,與各種書的相遇餵養了我的靈魂,讓我成為今天的自己。還記得少女時期參加聯合文學舉辨的文藝營,見到許多詩人、作者的興奮之情,而今開書店有幸延續前緣。像是詩人管管就是當時文藝營的老師,我們將在12/7結合戲劇美學的元素,合辨一場別開生面的河岸詩會。我曾經是一人一故事劇團的團員,想要在書店推廣一人一故事劇場,將原來有河的玻璃門改成往外推的形式,讓觀音山淡水河成為最美的舞台背景,也讓更多可能性進場,讓書店的故事繼續延續下去,而故事未完,待續中…。
癌症病人家屬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出版的新書
《聽見書店的聲音vol.3--在青春的路上,遇見書店》還燙手哦!快來支持購買。
無論如河書店所刊全文如下:
【從有河到如河,透過書店所看到的人文風景】
作者:梁秀眉
從一首 匿隱的詩說起
醫生說
如果你做化療又做放療
你的五年存活率將會有七成
如果你只做放療
你的五年存活率將會有六成
如果你生機飲食而且運動
多散步、少滑手機
你的存活率將會再增加一成
如果你扶老太婆過馬路
去海灘撿垃圾
捐款給流浪動物
如果你每天睡前數星星
用喜悅迎接清晨的陽光
以淚珠澆灌路旁的野花
如果你養小孩、養父母
養貓狗兔子老鼠
繳房貸、車貸
包二奶
如果你看誰都不順眼
想踢爆每個路人的屁股
如果你四肢健全
卻老是搭乘殘障電梯、坐博愛座
如果你不擅長拒絕又經常悔恨
如果你無法把插隊的大嬸痛罵一頓
如果你寫詩
如果你沒有朋友
如果你邊開車邊喝酒
嗑藥之後在街上夢遊
那麼,你的存活率將會是……
零。
是的,醫生!
所有的生命終將逝去
我們的存活率都會是零
而這正是我們所能享有的
最大的恩典與治療
謝天謝地
在承接有河不可之前,我是精神科臨床護理老師,有次獲邀參加臨床教學觀摩課程,我的題目是《藝術治療於社區護理學的運用與護理實踐》的教學經驗分享。其中有位老師在加護病房帶學生實習的教學觀摩內容讓我印象深刻,她臨床教學非常靈活,作業也十分創新,她讓學生畫出個案的全身像,用圖解的方式整理出個案的病理問題、藥物與各種治療與檢查。這份優良作業的案例,寫的是一位癌末患者,已錯過積極治療的時機,但他仍然作了化療、放療,治療半年後死於加護病房。學生作業巨細靡遺寫出他死前所接受的各種治療,記錄著化療導致免疫力低,感染合併症、心肺衰竭插管而後急救不治的過程。當時大家紛紛驚嘆著老師教學策略的創新與用心,我卻驚訝於看到「病」沒看到「人」的現象,活生生的展現在我面前。
在護理臨床照護個案,經常看到許多「無效醫療」所產生的宛如地獄的現場,醫護人員泰然自若的快速工作,隔絕感覺停止深思,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醫院龐大結構的小螺絲丁,稱職的完成手頭上的工作。
我從來不認為,病「人」只是醫護手頭上的工作。學習醫護學理固然重要,但那份「優良」作業是一個人的生命,講的是無法接受癌症已到末期,最後全身插滿各種管路而「慘死」的病人故事。每一個人的生命,有一天必然走到盡頭,我們難道沒有更好面對死亡的方法?
《自己的癌症自己救:改變腫瘤微環境,以自癒力克服癌症》這本書有一個重要的提問:「有個數字值得深思,生命末期的最後二周有10%的病人還在打化療,60%的病人在最後二個月還在拚化療。仔細想想,醫師或病人皆應該反省為什麼不能降低此數字。」但醫護在被剝削的勞動環境有條件「反省」嗎?與其期待醫院這龐大的體制巨獸改變,我認為民眾的覺醒才是答案。這也是書店力推「病人自主權利法」,和台大醫院 蔡兆勳醫師舉辨一系列講座,邀請民眾及早思考死亡的原因。
末期癌症病人、家屬無法接受死亡的必然到來,加上社會鼓勵生命鬥士這種奇蹟故事,不管癌症進程到哪,都要力拼治療;而醫師若不積極治療,面對家屬與疾病也會充滿無力感與罪惡感。隱匿的這首< 存活率計算方式 >彷彿像是一場對話般,把我在醫院現場感受到的荒謬寫得再清楚不過了。「對話」這詞也許不精準,卻是我內在的感受。接手有河,成為無論如河,書店作為一個有機發展的連續體,許多次,我都有種穿越時空對話的錯覺。醫院是生老病死必經之所,缺乏人文反思的醫療,將讓人深陷「活不好也死不了」的處境而不自覺。無論是我創辨基護工會或是接手書店,我都意圖在醫療體制外,開拓護病之間對話空間,尋找一個醫護人文繁花盛開的精神花園。「有河不可」因隱匿生病而轉手,「無論如河」因燃燒護理魂的動能而接手書店,這一切似乎有著難以言說的巧合。
「書店」存在於有河與如河之間,透過書店所看到的人文風景,療癒我組織基護工會的挫折而來的傷痛,也豐富了我的世界。當時有河轉讓的條件是接手所有的書與物品,裝潢與名字要重新更換。前店主詹正德的選書品味極佳,我重新裝修後,需決定這些書的去留,即便有些書對我很陌生,但我還是選擇保留了大部份的書。這些書在我經營書店過程中,一再擴充了我的視野。
書店為求生存,採複合式經營,也賣咖啡餐點,但書與其他商品不同,其他商品代表的只是賺到多少錢,而買書、賣書之間常常形成有形或無形的交流。我們會為了賣出去喜愛的書而欣喜,而賣出有河所留下來的書,我們也會去查找這是一本怎樣的書,決定是否再進書,從中探索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在我死前,我想要……》就是一本這樣的書,華裔藝術家張凱蒂在親如母親的長輩驟然離世後,開始思索死亡。她將紐奧良一棟荒廢建築牆面改造成一塊巨型黑板,用噴漆寫下「在我死前,我想要……」(Before I Die, I Want to...)的句子,並附上粉筆。這項動人的計畫在全球各地展開活動,我們因為有客人買了這本書而認識這項計劃,也在書店陽台設立了巨型黑板的裝置藝術,讓人們來到書店可以駐足寫下遺願與夢想,提醒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有河留下的不只是書,還有因有河的舊緣而再度到店裡的客人。書裡的作者出現在店裡,與我們產生各種交流與合作,像是一場華麗的夢境。我對「有河不可」書店充滿感激,即便開書店經歷各種艱難,經濟狀況屢屢拉警報,但精神層次的提升與各種故事的開展,讓我感激這份遇合,書店是超越夢想不可置信的美好存在。我從護校一路摸索到心理研究所,求學之路曲折無人引導,與各種書的相遇餵養了我的靈魂,讓我成為今天的自己。還記得少女時期參加聯合文學舉辨的文藝營,見到許多詩人、作者的興奮之情,而今開書店有幸延續前緣。像是詩人管管就是當時文藝營的老師,我們將在12/7結合戲劇美學的元素,合辨一場別開生面的河岸詩會。我曾經是一人一故事劇團的團員,想要在書店推廣一人一故事劇場,將原來有河的玻璃門改成往外推的形式,讓觀音山淡水河成為最美的舞台背景,也讓更多可能性進場,讓書店的故事繼續延續下去,而故事未完,待續中…。
癌症病人家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我也曾經不勇敢:解密精準醫療,個人化抗癌新趨勢」介紹
訪問: 沈江諭(2020年抗癌鬥士)
內容簡介:
所有的經歷,成就此刻色彩斑斕的自己。
☆抗癌添新利器,精準醫療開創新局★
以往,癌症常規治療通常以同一套方式,符合多數癌症病人;然而,同一種癌症,不同病人適用的療法可能不一樣。拜基因檢測與定序技術進步所賜,個人化且更精準的治療方式不斷出現,不僅能命中要害、降低副作用,還能節省不必要的醫療費用,讓抗癌又多了一項新利器!
量身打造|個人化的精準醫療
精準治療|精準醫療檢測及相關治療案例
突破難關|面對精準醫療,台灣可能面臨的挑戰
☆抗癌路上,我們結伴同行★
擁抱夢想,會讓妳更有勇氣面對疾病的挑戰。──百萬時尚美妝YouTuber 崔咪
即使生病,也要讓每一天都過得五彩繽紛。──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兼任教授 葉金川
☆歷經人生低谷,邁向新生,十位抗癌鬥士的生命故事★
癌症的衝擊,對十位抗癌鬥士們來說,是命運把他們拋入谷底,他們選擇接受癌症的考驗時,往往是人生轉折的最佳時刻。無論經歷多少苦難,鬥士們終能揮別抗癌過程的身心煎熬,用自己最喜歡的樣子,收穫人生果實。
編者簡介: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於1997年12月成立,以「熱愛生命,攜手抗癌」為口號,致力於宣傳「癌症不是絕症」、「癌症可以預防」之觀念,落實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促進國人健康品質、提升癌症治療水準、增進國際癌症防治經驗之交流、推動癌友關懷與服務、以及維護癌友權益而努力。
多年來基金會推動簡而易行的飲食防癌運動,從「天天5蔬果」到「蔬果彩虹579」,更於2012年推動「全民練5功」整合性癌症預防觀念,鼓勵民眾力行「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定期篩檢」、「體重控制」、「遠離菸害」等,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以降低罹癌風險。自2007年陸續於北、高兩地成立「癌友關懷教育中心,提供癌友及家屬專業諮詢服務,協助癌友重新適應生活、提升生活品質,降低再發機率。
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最貼近民眾的方式,從癌症預防宣導到落實癌友服務,希望帶領國人遠離癌症的威脅及恐懼。
編者粉絲頁: 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癌症病人家屬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喜歡接觸人,就能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
身為護理師,有時候真的會為了病人而生氣,也同時看盡了人情冷暖,就像是在醫院照顧病患時,面對不夠積極的家屬,有時候難免會不小心走心,寧可遇到過度積極的家屬,也比起消極的家屬來的有感覺。
-
這次和千千聊到關於這份工作背後的祕辛,千千分享了一段「同志情侶」的故事,當時他陪伴對方走到生命的盡頭,直到最後還要瞞著家屬兩人的身分,雖然很常送走許多病患,但依舊忍不住淚流不止。
-
這是一份能遇見很多故事的職業,同時也透過不同的故事成長,感謝千千接受我的邀請,願意跟我聊聊關於護理師這份職業,讓我們感受到真的「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狀元。」
-
#千千進食中 #職業訪談 #護理師甘苦
-
【職業訪談】護理師甘苦!「灌腸練習、軍事化教育」護校實習過程公開feat.千千進食中
https://youtu.be/35NVghzSDrg
【職業訪談】帥醫師脫光教學!「台灣四大癌症」該如何預防?feat.馬克醫師
https://youtu.be/_Y7J3Nmouqo
【職業訪談】台大醫學系醫師來了!「11年小兒科醫師」經驗談feat.馬克醫師
https://youtu.be/xn5m6UxjuYc
【護理師甘苦談】心酸公開!急診熱忱被消耗?小孩生了,媽媽卻走了... feat. apple
https://youtu.be/HAZq3JE1yTE
【職業訪談】護理師撞鬼!躺在病床上的阿伯,上一秒才幫忙按電梯!feat.APPLE
https://youtu.be/zFU-tMjk8-0
【餐廳打工輕鬆嗎?】7年牛排店「改善低收入戶」,這群人董仔洋蔥經驗談!
https://youtu.be/gYt26PRaQQ4
【報錯五月天新聞】主播「吃螺絲」尷尬畫面公開!整個場面莊雨潔Hold住
https://youtu.be/7UqaGptUcd0
【狗仔好當嗎】假病人偷拍?串通藝人假新聞?真實「業界秘辛」公開
https://youtu.be/bOpkIFbjLbU
【職業訪談】如何考上空少?「22歲年薪破百萬」澳門航空面試過程公開!feat.Daniel
https://youtu.be/hfRus0nT6yw
【職業訪談】便利商店甘苦談!泡咖啡、弄傳真還要喊「關東煮2件8折」
https://youtu.be/bJK8ngzBG4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癌症病人家屬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快來按讚、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並於影片下方留言,就有機會獲得《#粉紅色時光》超可愛又實用的茄芷袋!
《粉紅色時光》已經開播囉~每週六晚間十點在TVBS42台喔~
#照顧者 與病人之間的關係是需要被重視的!
照顧病人不僅是身體上的累,還有後續的經濟問題、以及過程中產生的精神壓力
#長照悲歌 有解方!其實有許多管道可以幫助照顧者!
今天 江坤俊醫師 張棋惠 林秀君 鄭怡 要來分享親身經歷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二、三、五下午2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癌症病人家屬 在 Cancer We Care - 【可不可以不勇敢?! 癌友家屬的自我照顧 ... 的推薦與評價
癌友家屬的自我照顧】 癌症所帶來的衝擊,同樣波及病患家屬。 ... 隨著病情好壞,家屬情緒一定也會跟著起伏,... ... 當注意力都放在病人身上,而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 <看更多>
癌症病人家屬 在 當家人罹癌時,家屬們該怎麼辦?|心理師葉北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癌症 」不只對 病人 來說是一個重大壓力源,對 家屬 來說也是,甚至有些時候, ... 癌症 希望基金會特約諮商心理師葉北辰今天為所有癌友 家屬 帶來一堂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