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維生素 對抗過敏、憂鬱又顧骨🦴】
🧚♀️:大家tsia̍h-pá--buē~
討論度超高的 #維生素D 可謂營養品超新星✨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維生素D跟 #憂鬱、#癌症、#免疫力、#糖尿病 等現代人深受其擾的病症有關,因此,各家廠商也紛紛推出不同劑量、劑型、風味的D補充品。
不過!只要曬對太陽身體也能自行合成優✧*。٩(ˊᗜˋ*)و✧*。
------------------------------
🌞維生素D =『陽光維生素』,一直日曬一直爽
㊝ 曬太陽:
皮膚的7-脫氫膽固醇 --- 紫外線照射 --⇾維生素D3
㊥ 天然食物:
強化D乳品、蛋黃、鮭魚、鮪魚、日曬香菇...
㊩ 營養品補充:
當維生素D不足(< 30 ng/mL),健康成人可補充1000IU/day
------------------------------
▍免費也有好貨!日曬15分嘟賀 ▍
❶ 軀幹不擦防曬‼不擦防曬‼不擦防曬‼
❷ 夏天避開正午,冬天/高緯度則挑10點~14點
❸ 大面積皮膚(手臂、腿、背)每天曬15分鐘
▾▾▾
💡自從2年前體檢發現自己維生素D竟然不到30 ng/mL,我的四肢和軀幹就幾乎沒再擦過防曬了(不過這次去花蓮倒是有抹(*´艸`*)),冬天包緊緊時也試過不少D營養品,希望今年體檢體檢可以及格🈴
🔎在我的ig投票發現,66%朋友寧願曬黑也不願穿長袖流汗、擦防曬黏踢踢!
🙋夏天你選擇防曬,還是願意曬成黑炭+生成滿滿維生素D?留言告訴我吧(⁎⁍̴̛ᴗ⁍̴̛⁎)‼
▾▾▾
沒參與到營養瑄的日常閒聊/票選活動嗎?
快追蹤ig跟我閒聊吧✨
https://www.instagram.com/amanda_dietihsuan/
☞#營養瑄的吃喝小日常
☞ #維生素D #陽光維生素 #防癌 #免疫力 #憂鬱症
癌症d3劑量 在 健身狂 Sally & 隊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常常會看到我三不五時在IG限時動態上曬太陽,主要也是因為聽了癌症營養科的學員跟我分享,適度的曬太陽,能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新陳代謝的病症。
骨質密度減少,骨骼結構變得脆弱,因此而容易導致骨折,造成痛感及引發其他併發症。
高危險族群:
多半為年紀稍高的年長銀髮族
一般在停經後,因雌激素停止分泌的年長女性
長期攝取鈣質不足,缺乏維生素D或是飲食失調嚴重偏食的女性運動員
還有:
內分泌失調病症狀,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等
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藥物等等
以上都是容易患有骨質疏鬆症
如何發現:當請找專業的醫療人員測量骨質密度
該如何預防?
1.營養: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鈣質、維生素D3及蛋白質等,如乳品類、高鈣豆製品、黑芝麻及小魚乾及深綠色蔬菜等,並保持適當體重。
(不吸菸及節制飲酒,避免過度飲用咖啡,避免熬夜等健康生活形態。)
2.適當日曬:
透過適當日曬來增加體內維生素D3轉化,一般情況下,建議您可以在每天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2點以後,陽光不是最強烈的階段,不要擦防曬乳,曬太陽10到20分鐘,但注意不要曬傷。藉此透過維生素D3幫助人體從腸道中吸收鈣質,以避免骨鈣合成不足而導致骨鬆,同時也可預防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3.適度重量訓練:
從事負重運動可增加您的骨密度和強健肌肉,幫助改善身體的協調與平衡,減緩肌少症之發生,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
骨骼的新陳代謝是一個延續過程,骨質在35歲後會逐漸流失。因此,無論男女老幼,一輩子都應注意預防骨質疏鬆症。
部分資料取自於:衛生福利國民健康署
癌症d3劑量 在 尤稚凱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維他命D3補充可以降低癌症死亡風險,但是對於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非心血管、非癌症死亡率及糖尿病預防仍然沒有顯著影響,大型研究結果發表於British Medical Journal。
"美國賓州匹茲堡醫學院與中國華西醫院攜手發表,一項擴及7萬5000人以上、整合52項試驗的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探討補充維生素D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性,結果顯示,維生素D補充劑可使癌症死亡風險降低16%,但與總死亡率無關,且維生素D3的補充較D2有效,該研究發表於《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
"這和去年哈佛醫學院附屬的布萊根婦女醫院研究人員,發表在《NEJM》上的VITAL研究結果相似,VITAL研究納入超過25,000位50歲以上的男性與55歲以上的女性,經過5年的追蹤,結果顯示,補充高劑量維生素D (2000 IU/天)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無關,但可降低癌症患者25%死亡率。"
民眾應在檢查血中維生素D含量後,再與醫師討論是否該使用維生素D補充劑。
原文來源:
https://www.nutraingredients-usa.com/Article/2019/08/19/New-meta-analysis-links-Vitamin-D-supplements-to-lower-cancer-death-risk
http://www.gbimonthly.com/2019/08/51640/?utm_source=LINE_PicSee&fbclid=IwAR0Iu-mNCS9LnH2UcWRvmXbasxy1M7To1vMCtmQouxM2Wo2ExJpQatfAv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