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又想介紹一篇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對白血球形態影響的報告,該報告被刊登於《血液研究》(Blood Research)。
一位29歲的女病人患上2019冠狀病毒病。周邊血液抹片顯示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及嗜酸性白血球(eosinophils)內找到豪威爾-喬利似體(Howell-Jolly like bodies)。豪威爾-喬利似體形態上像是氧化性溶血(oxidative haemolysis)病人紅血球內找到的豪威爾-喬利體(Howell-Jolly like bodies),兩者都是一個藍紫色的小點。但有別於豪威爾-喬利體,豪威爾-喬利似體其實是白血球分離了的細胞核,代表著髓細胞異變(dysgranulopoiesis),它最常於骨髓異變綜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病人及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出現。
這是首次有報告顯示2019冠狀病毒病病人的白血球可出現豪威爾-喬利似體。這可能是由於病毒影響了白血球的生成。
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參考:
https://www.bloodresearch.or.kr/journal/view.html?uid=2400&vmd=Full&
(圖片來自以上報告)
白血球 2400 在 白米。咖菲。蘋果派 Ma Petite Fée Mi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米亞療程結束,我們其實非常非常低調,就獎勵獎勵孩子而已,拒絕了所有朋友們幫她開慶祝會的邀請,因為知道很多白血病童的家庭還在痛苦中,大肆慶祝,只是加深我的罪惡感。
米亞這次真的只是運氣好,雖然是碰上很猛烈又罕見的突發的白血病,好在送醫不算晚(再晚一兩天都不行),兇猛的惡化症狀有在第一時間控制下來,沒有惡化到需要骨髓移植,也因為有這型白血病剛好有特效標靶藥,她不用持續打太多高劑量的化療,正常白血球數回歸算快,沒有掉髮,沒有食禁,療程跟其他孩子比起來算短,照顧起來也算比較輕鬆,所以雖然她吃了不少苦,但還是感謝老天憐憫,沒有讓這一路太難熬。
最近認識這位在英國小妹妹 Livia的家人,他們沒有我們這麼幸運,小妹妹也是患了罕見的急性骨髓白血病,而且是非常棘手的第七型(米亞是第三型),發病的時間又剛好碰上新病毒撒野,因為高燒和身體疼痛,英國一度以為她是感染新病毒,住院三週後才確診是白血病,而且情況比較複雜,雖然上週開始的化療有一點點作用,但她必須在8週到10週內做骨髓移植(她是獨生女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留臍帶血),但短時間內找到骨髓配對哪是件容易的事?😭😭😭😭😭
她的爸爸是德國人,媽媽是住在英國的香港人,但中文能力有限,加上接二連三的壞消息身心受了不少打擊(還因為太難過在醫院崩潰,院方目前婉拒她入院內,希望她能先調整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孩子),所以由她在香港的妹妹,幫他們設立和管理一個專頁,希望能從那裡幫 Livia 找到可以配對的骨髓,希望大家能幫忙轉發,甚至發大心去捐血(一併填妥捐贈骨髓資料就行了),因為資料庫是全球連線,所以在哪一國捐也許都幫得到需要的人。
如果有家庭也是急性骨髓白血病第七型的過來人,骨髓移植過來人,或是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他們找到骨髓,請儘快私訊他們家的求救專頁。
因為走過這段路,知道有多痛,希望能發起大家的力量,給這個才兩歲的小妹妹一個長大的機會。
https://www.facebook.com/106977540965973/posts/106985677631826/?d=n
白血球 2400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主任陳偉燾解釋,當腸胃道因為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發炎時,雖然清淡的飲食能減少腸胃道的刺激,但同時也必須注意攝取均衡的營養素,才能幫助腸胃道細胞的修復。吐司、稀飯雖然不易刺激腸胃,但大部份是醣類,缺乏如蛋白質、脂質、維生素等其他營養素。
過去,曾有建議兒童腸胃炎時採取「BRAT原則」,B是指banana(香蕉),R是rice(米飯),A是apple(蘋果),T是toast(吐司)。但近年,這項原則也因為這些食物多屬於高單醣食物、營養不夠均衡,而不再被採用。「這些食物只是因為成分單純,引起胃腸刺激的風險較低,但不代表只能吃這些食物,」陳偉燾說。
「量」的拿捏才是重點
「什麼都可以吃,但「關鍵是在『量』的控制,」 陳偉燾說。
因為腸胃道細胞受損時,無法像平時一樣有效率地消化、吸收食物。進食時應以「少量多餐」的原則,不讓功能減弱的腸胃負荷太大,且能有效消化、吸收食物的營養素。
不過怎樣才算適量,則因人而異。可先從攝取原本食量的四分之一至一半開始嘗試,如果兩、三小時後,沒有出現腹瀉、嘔吐的症狀,再逐漸增加分量。「真的狀況恢復得不錯,吃到有飽足感也不為過,」台大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佳宏說,尤其像是病毒引起的腸胃炎,身體需要耗損許多能量來對抗病毒,恢復期間反而容易感到飢餓。
而且,腸胃炎時也不需要特別嚴格地限制油、鹽的使用。因為腹瀉、嘔吐後體內的鉀、鈉離子流失,反而要補充適量的鹽分。而油脂的分解主要是靠胰臟的酵素,腸胃炎反而對油的消化影響不大,因此只要避開如煎炸、麻辣鍋這類高油脂又刺激性強的食物,少油而非無油。
需要注意的是,腸胃炎期間,最好不要喝牛奶與糖分高的飲料。因為腸道發炎在恢復期,腸黏膜炎症反應尚未完全消退,腸道會變得較敏感。而牛奶中的乳糖與飲料中的砂糖、高果糖糖漿等,會刺激這些白血球,進而促進腸道蠕動、加劇腹瀉的狀況,有如暫食性的乳糖不耐症,佳宏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