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張凱程,24歲大男孩,現就讀於北醫醫學人文。斯文年輕的他,是一位社工。同時,也是一位癌症親屬陪伴者、精神疾患患者。
#高中升學考 #越來越不穩定的情緒
高中時玩社團的凱程,是學校裡的明星學長,走在校園中,大多數同學都會主動和他打招呼。
但升學考試前,他發現自己常常感到心情低落,情緒變得越來越不穩定。放榜後,成績完全不如預期。在一次與母親的談話中,凱程情緒奔潰——意識,就這樣忽然斷了片。
等醒來時,他已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醫生沒有直接明說診斷結果,但根據服用的藥物,他推測自己很有可能是:『第二型雙向情感障礙症』。
#雙向情感障礙症 #躁鬱症
雙向情感障礙症,是一種週期性的腦內分泌失調現象,最常見症狀的是躁症、鬱症交互出現,反映出高亢、低落兩種極端的情緒表現,又稱為「躁鬱症」。
「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呢?」
當時的他,只覺得無法相信。
#精神疾患者 #社會體制下的病人
或許是因為連結到自身的醫病經歷,大學時期的他,便去某家精神科醫院,擔任社工實習生。
他回憶,醫院的環境和電影裡的監獄場景類似:裡面非常陰暗,很多小鐵門鐵窗。中間有一個空庭,休息時間會放精神病人出來走一走。
白色地板上有一灘灘黃色或者白色的水,環境充斥非常重的尿騷味......每個人的眼神,都是空洞的。
這段實習的經驗,讓凱程不再只從外觀穿著和主觀感覺去對人下定論。他想,如果社會大眾不能了解精神科病人,他們便會永遠被關在像監獄的地方。
大學畢業後,他便投入相關領域,找了一份精神障礙者照護的工作,還同時在研究所進修,鑽研醫學人文。
#父親罹癌 #社會工作者的能與不能
找到人生志業的凱程,生活卻再一次被打破了寧靜。
去年11月,凱程的父親持續發燒。在醫院反復檢查後,被確診為膽管癌,對父親來說,是一個沉痛的打擊。
同樣難以接受的,也包括凱程。
因為父親生病,他不得不辭去工作,回家顧店。有些長輩甚至勸他,書也不要讀了。
「但我也有我想要完成的理想啊,我想要幫助和我一樣生病的人,讓別人能夠理解他們。」他激動道。
讓凱程更生氣的是,消沉的父親,有時也會偷偷不吃藥。
「我其實沒有辦法諒解他這樣做。我知道自己是一個社會工作者,應該要有同理心。但因為躁鬱症,我多少次也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是我想到家人,所以我沒有這麼做。」
「現在我最在乎的人,卻用消極面對疾病的態度來回報。」
又氣憤又掛心的口吻,感受得出內心矛盾的凱程,其實深深愛著自己的父親。
#照顧者陪伴者的人生反思
凱程坦言,自己之前對感情的觀念不是很好,
比如說相處不合就分開,分開以後就不要再有任何聯絡。
但在經歷父親生病後,他看見了很多醫院裡的陪護者,像媽媽這樣不離不棄的人——面對疾病,她們都沒有表現出絲毫脆弱,反而是全心全意地照顧對方。
「你會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在乎你』和『關愛你』的人,我們應該更珍惜生命中,願意接受你某種狀態、並且和你一起面對難題的那些人。」
“ Life is too short, Tomorrow is not guarantee ”
「在感情上,我決定不再逃避。」
在經歷了自身的病和父親的病,
凱程不再是個大男孩,而是漸漸成為一個成熟的男人了。
我們一起祝福凱程,
未來可以協助越來越多人,了解精神障礙者的需求!
#這邊小編斗膽幫版上的大家問一個問題
#請問凱程現在還是單身嗎嗎嗎
#超級歪樓XDDD
/
文字:符煜君 / 癌友有嘻哈 謝采倪
採訪:符煜君
攝影:符煜君
專案企劃:蔡孟儒 / 米娜哈哈記事本
/
以上內容,
特別感謝合力夥伴 #百靈佳殷格翰 和 #慈濟基金會 支持!
也感謝所有有參與 #我們都有病的訂閱集資 計畫的大家,因為有你們每個月的小額贊助,我們才能保持每週定期的產出和更新!
如果您也認同 我們都有病 的病友故事計畫,而且願意每個月贊助90~360元銅板小額,支持我們持續產出更多專訪的話,也歡迎加入我們的訂閱集資計畫!
贊助通道→ http://se.piee.pw/EBZ43
/
如果您也想分享你自己或是親友的「有病故事」,歡迎投稿!
病友本人、照顧者、陪伴者,或是第一線醫病人員的故事,都歡迎唷!
投稿通道→ http://se.piee.pw/E28DR
我們一起用知識和故事,
打造友善病友的社會吧 : )
#FUN大視野想向未來
#青年公益實踐計畫
#我們都有病
#我有病我驕傲
#我沒病挺有病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資深記者鮑布‧伍華德( Bob Woodward )所著作的新書 「震怒 ( Rage )」,在這個9月15號上市。不過早在上市之前,媒體透漏的書摘內容就已經引起了巨大的討論。書中收錄了從去年12月到今年7月,總共18場的川普專訪。大眾矚目的內容除了川普與金正恩之間25封未公開的私人信件之外,竟...
百靈果實習生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國資深記者鮑布‧伍華德( Bob Woodward )所著作的新書 「震怒 ( Rage )」,在這個9月15號上市。不過早在上市之前,媒體透漏的書摘內容就已經引起了巨大的討論。書中收錄了從去年12月到今年7月,總共18場的川普專訪。大眾矚目的內容除了川普與金正恩之間25封未公開的私人信件之外,竟然還爆料了川普其實早就知道 COVID-19 病毒非常危險,卻一直都在裝沒事。
我覺得真不愧是大選將近耶,現在好像每個月都有人出書來罵川普。6月他的前國安顧問出了一本,7月他的姪女也出了一本。現在9月這個記者又出一本。這樣看起來這個記者伍華德好像跟川普的關係最遠?但其實華德出的書,在美國新聞界跟政治界其實是有特別的意義的。要知道每個記者其實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嘛,像我們就是聊國際新聞,有的人特別懂比如說醫療、有的人特別懂財經、有的人特別懂3C產品。伍華德特別擅長的領域,就是「美國總統」。
但是不要以為他是只會一招所以只能靠這個混飯吃歐,他是真的在美國總統的報導上特別有成就。最早他會成名,是他在1970年代還是實習生的時候,就跟同事一路追查水門案,到最後直接把尼克森逼下台,他也因為這個事件,得到了普立茲獎。他在這40幾年來總共出版了20幾本書,幾乎每一本都是在描寫美國的總統或是副總統。所以真的可以說他的專業就是「採訪美國總統」。所以伍華德訪問美國總統這件事情,在新聞跟政治界就是非常有公信力,所以又特別受到大家的關注。不過其實伍華德在兩年前就已經出過一本川普的書了啦,裡面當然是沒什麼好話。
但川普明明很討厭媒體,而且伍華德之前也罵過川普,怎麼這次還會願意給他訪問,我覺得就是因為他夠有名啦,不管他是在罵還是在稱讚,總之都可以蹭到很多版面嘛。而且與其給人家自己寫,不如開放訪問還比較可以控制內容的方向。
伍華德這次的新書就有提到,川普其實早就知道COVID-19很兇猛。裡面說早在美國出現第一個死亡病例之前,川普就已經知道這個病毒很致命,比起過去任何的流感都嚴重,也早就知道會空氣傳染。但是三月初時川普還公開發表說啊這就跟感冒差不多啦,之後還辦了一大堆大型的室內造勢活動。不過川普就有跳出來解釋,他說哎呀我是想要淡化這件事,不要造成人民的恐慌。我就是想擔任一個啦啦隊的角色,鼓勵大家度過這段時間這樣。
結果就被 Trevor Noah在節目上嗆說,你總統應該是要當教練好不好,啦啦隊是什麼鬼。然後川普也一起把伍華德拖下水,他在推特上說,欸你看伍華德當時早就知道這些事情了,他也沒有馬上公開是等到現在才公開,代表伍華德也覺得我這樣做很OK。所以現在伍華德也有一起被罵說,你是不是為了賣書就不管人命了。
不過伍華德第一時間沒有公布這件事情,我其實可以理解啦。雖然有點不一樣。但是這跟戰地記者的爭議很像啊,不是常常有戰地記者拍出一些戰爭中很慘的照片,結果被批評說你怎麼還有空拍照,怎麼不先救人。我覺得記者這一行就是會這樣被誤解,從事件到新聞中間其實有很多程序就是省不了的,要是弄到最後這篇新聞的真實性被質疑,或是在不對的時機發出來結果被其他更有話題的新聞淹沒。不是說馬上發才對社會最有貢獻。
而且說到底伍華德的工作是記者不是防疫啊。很難要求他要不顧自己的專業,去揭露這個消息吧?再者妳看現在美國都還有一大堆人在叫說自由呼吸是天賦人權,就算他提早公開內容也不見得有多大幫助吧?現在這樣趁著選舉好好的出一本書,吸引到最多的人關注不是也很有效果嗎?
當然也有人說,從伍華德訪問川普到現在,都已經過了幾個月了,又不是說美國現在才開始有人因為肺炎病毒死掉。現在美國死亡人數已經快超過20萬了耶,是要到死多少人才叫做「幫助到最多的人」?這個判斷的標準到底是在哪裡?
這個可能性就很多啦。比如說,有可能本來他不覺得會有多嚴重,結果後來發現真的超嚴重的時候,書離完成已經差一點點了。乾脆眼光放遠,在能夠影響選舉的時候公佈,反正已經對防疫沒多大幫助了,不如換成為美國的未來做出一點貢獻。
那這本書出版,真的有影響到人民的風向嗎?其實我認為影響不大啦。反對川普的早就會反對了,現在還會支持川普的人也不會因為這本書就改投拜登。就算親民主黨的人跟媒體一直狂炮這件事情,要投川普的還是會去投啊。而且川普自己都承認書裡寫的是真的了,挺川普的人也沒有東西可以反擊啊。他們就只能摸摸鼻子乖乖被罵,冷處理,然後希望這件事情快點被大家忘記。
現在美國選民的選擇跟立場都越來越極端,大家都只會去看自己想看見的東西,幾本書或是報導,都很難改變投票的選擇。但這本書我還是會去買來看,Bob Woodward的書,不是暢銷而已,在美國還被視為珍貴的史料,所以也許這本書沒辦法改變現代美國人對川普的看法,但這本書一定會影響到將來的世代對川普的評價。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百靈果實習生 在 百靈果New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俄國總統普丁發言人女兒擔任歐洲議會實習生,遭到強烈批評
訂閱百靈果News/無料福利社 頻道:http://bit.ly/25wWa2h
每周日晚上六點鐘 全國廣播FM106 收聽百靈果news
聽聽Kylie跟Ken 用輕鬆的角度分享國際新聞
我們把高音質的檔案放在其他網路平台,歡迎大家訂閱
百靈果News的Podcast:
蘋果:http://goo.gl/k9qXxb
安卓:https://soundcloud.com/cafreeteria
Spotify : http://goo.gl/QZ1u6j
也可以到Instagram 追蹤我們喔: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ailingguo_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