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地球日,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今天與環團的代表見面,經濟部也在會上報告台灣的 #能源轉型到淨零轉型,說明我們目前的成果、未來要如何繼續努力。
#邁向淨零轉型_發展無碳再生能源
除了太陽光電在2016年-2020年快速成長,裝置容量增加5.6倍,發電量增加7.2倍之外,風力發電也在2019年完成全台首座離岸風電場,繼續朝2025年5.7GW商轉前進。
#增加低碳天然氣就更有餘裕減少煤炭使用
因為低碳的燃氣發電量從2016-2020年成長26%,所以有餘裕可以減少亞臨界機組的中火用煤,中火開啟了史上最高的減煤幅度,由2014年用煤高峰1,839萬噸,大減超過600萬噸,2020年用煤量僅1,229萬噸,同時空污的排放量也減少近6成。
#淨零轉型就是能源轉型再擴大
能源轉型是淨零轉型的重要基礎,除了繼續推動低碳能源,也要精進光電、風電技術,加速地熱、海洋能等再生能源的研發與進步,同時,在邁向淨零排放過程中,先進科技的評估與發展也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目前的地熱裝置容量與淨發電量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北季風盛行,風力發電大進補!有助台灣減少碳排量與空污。 <3
說在前面:
你知道嗎?我們從台電公司官網上公布的台電公司自營的陸域風力機組的實際運轉統計數據來看,即便是在全年度風力發電運轉最黯淡的月份,發電量也也有約23GW (2,300萬度)的水平。
若用經濟部能源局公布的最新2019年度台灣電力排碳系數,每一度電平均會排放0.509公斤的二氧化碳的數值換算下來,即便是離岸風電發電量最不濟的那個月份,還是可以幫台灣減少排放二氧化碳達1,170萬7,000公斤,以及避免了一般火力發電所無可避免的各種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與核能發電所產生的各種放射性輻射廢料與廢水。
光看發電最最黯淡的那一個月的實際發電量,就可以幫台灣減少超過1萬1,700公噸的排碳量了,那就更不必提風力發電發電量最旺的那八、九個月之間的減碳、減排、減污、零核廢產出的成果了!
特別強調,這些都還是不包括發電效能總是高於陸域風電機組的離岸風電機組的運轉數據喔。將來若能將離岸風電的實際運轉數據加入統計的話,所呈現的數值勢必會更加亮麗!
此外,也要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這裡引用的風力發電資料,都只是台電公司自有的風力發電機組的月份以及年度統計數據,民營風力發電機組的部分,並不包含在這份統計數據當中。
目前台灣實際運轉中的風力機組數量,民營風電機組的數量與裝置容量都比台電公司自營的數量來的多。
也就是光是以佔比不到全台風力發電一半的台電公司所屬的陸域風力發電機組,就可以達成上述的減碳、減排、減污成果了。如果再加上民營風力發電的部分,那麼數據將會更加的亮麗。
細說從頭:
今天這個時刻(下午5點多)的最新全台灣風力發電即時運轉狀態(2020-10-31 1750PM時段),截至目前為止全台灣已經完工且正式併網供電的風力機組的裝置容量約為841MW規模(陸域風電713MW加上離岸風電128MW),佔目前全台各種已經上線運轉的發電設備總裝置容量的約1.771%占比,但是目前的實際發電量約為608.2MW,佔了目前全台灣用電量的2.323%占比。
經由長期觀察下來的實際發電運轉狀態來看,在同一區域,同一時段,相同天候狀態下,離岸風電機組的發電效能,基本上都會比陸域風電機組的發電效能來的良好,今天的情況也不例外。
就以台灣目前第一座正式併聯商轉中的苗栗竹南鎮龍鳳漁港近海處的海洋竹南離岸風場(總共安裝22架離岸風機,總裝置容量128MW)發出125.2MW的電力,淨發電量vs.裝置容量比高達97.812%,基本上是處於滿載發電狀態。
相形之下,位於同一地區的幾個陸域風場的發電狀態,雖然也都蠻不錯的,但是顯示其即時發電效率的淨發電量vs.裝置容量%數據,就明顯跟同一區域的離岸風電有一段差距了,舉例來說,香山63.333%,豐威66.957%,奇威崎頂為46.377%,龍威後龍63.946%,苗栗通苑25.831%,倒是苗栗竹南的98.718%跟海洋竹南並駕齊驅都算是幾乎滿載的狀態,算是非常爭氣的表現。
我們再從台電公司官網上公布的台電公司自營的陸域風力機組的實際運轉統計數據來看,即便是在2019年全年度風力發電運轉最黯淡的那個月份,發電量也不至於低於23GW (=2,300萬度),用經濟部能源局公布的最新2019年度台灣電力排碳係數,每一度電平均會排放0.509公斤的二氧化碳的數值換算下來,離岸風電發電量最不濟的那個月份還是可以幫台灣減少排放二氧化碳達1,170萬7,000公斤 (=1萬1,707公噸),以及避免了一般火力發電所無可避免的各種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與核能發電所產生的各種放射性輻射廢料與廢水。
特別強調,這些都還是不包括發電效能總是高於陸域風電機組的離岸風電機組的運轉數據喔。將來若能將離岸風電的實際運轉數據加入統計的話,所呈現的數值勢必會更加亮麗!
此外,在台灣風力發電最黯淡的那段時間,剛好是台灣太陽能光電發電最暢旺的旺季,以目前全台已經併網供電的光電裝置容量約4.47GW規模來看,在風力發電呈現淡季表現的那兩三個月期間,在全台用電量最高的日間尖峰時段,都已經可以穩定地發出超過兩座核反應爐的發電量了,到了明年第一季時,太陽能光電的裝置容量可以突破6.5GW規模,因此到了明年夏秋季用電高峰期,台灣太陽能光電的日間尖峰發電量超過3.5座反應爐的發電量將成為新常態。展望未來五年,太陽能光電仍將會以每年約新增3GW的規模,換算下來也就是在台灣用電高峰的時節,太陽能光電的尖峰發電量,將以每年約新增1.5個反應爐發電量的步伐向前邁進。
不要忘了,台灣的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除了打先鋒的風電以及太陽能光電之外,現在擔任第二棒上場接力的項目,例如沼氣發電、生質能發電、小水力發電以及睽違近30年重新加入台灣發電行列的地熱發電也開始陸續進入商業化開發的階段了,大家可以看到這些擔任第二棒的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台灣各個角落開始為台灣電力供需做出貢獻。
最後一點,請大家注意的是,從經濟部能源局所公布的過去三年的台灣電力排碳係數實際統計數據來看,從2017年開始,台灣的年度電力排碳係數就呈現持續下滑的表現,每發一度電,2017年會排放0.554公斤二氧化碳,2018年降至每度0.533公斤,2019年再降至每度0.509公斤,展望未來,隨著台灣繼續執行以排碳量大幅度減少的燃氣發電取代燃煤發電占比的中期過渡方案,以及每年都會明顯大幅增長的各種型態再生能源發電加入併聯發電的行列短中長期國家能源轉型計畫,大家可以確認台灣的電力排碳係數也將會近一步的持續逐年降低。
推動國家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發電的重大國家建設計畫,執行起來當然會有其艱難度與挑戰性,但是經過多年來的持續努力,我們現在已經可以逐漸看到各個領域都開始展現可喜的正面進展了,在眾人的努力下,能源轉型的雪球已經開始越滾越大,成效也逐漸浮現,大家應該更有信心,更加堅定信念,給予能源轉型工作以及發展各式再生能源發電的計畫更大的共識與支持度。
大家一起繼續攜手努力向前推進呦~~~ <3
目前的地熱裝置容量與淨發電量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東北季風盛行,風力發電大進補!有助台灣減少碳排量與空污。 <3
說在前面:
你知道嗎?我們從台電公司官網上公布的台電公司自營的陸域風力機組的實際運轉統計數據來看,即便是在全年度風力發電運轉最黯淡的月份,發電量也也有約23GW (2,300萬度)的水平。
若用經濟部能源局公布的最新2019年度台灣電力排碳系數,每一度電平均會排放0.509公斤的二氧化碳的數值換算下來,即便是離岸風電發電量最不濟的那個月份,還是可以幫台灣減少排放二氧化碳達1,170萬7,000公斤,以及避免了一般火力發電所無可避免的各種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與核能發電所產生的各種放射性輻射廢料與廢水。
光看發電最最黯淡的那一個月的實際發電量,就可以幫台灣減少超過1萬1,700公噸的排碳量了,那就更不必提風力發電發電量最旺的那八、九個月之間的減碳、減排、減污、零核廢產出的成果了!
特別強調,這些都還是不包括發電效能總是高於陸域風電機組的離岸風電機組的運轉數據喔。將來若能將離岸風電的實際運轉數據加入統計的話,所呈現的數值勢必會更加亮麗!
細說從頭:
今天這個時刻(下午5點多)的最新全台灣風力發電即時運轉狀態(2020-10-31 1750PM時段),截至目前為止全台灣已經完工且正式併網供電的風力機組的裝置容量約為841MW規模(陸域風電713MW加上離岸風電128MW),佔目前全台各種已經上線運轉的發電設備總裝置容量的約1.771%占比,但是目前的實際發電量約為608.2MW,佔了目前全台灣用電量的2.323%占比。
經由長期觀察下來的實際發電運轉狀態來看,在同一區域,同一時段,相同天候狀態下,離岸風電機組的發電效能,基本上都會比陸域風電機組的發電效能來的良好,今天的情況也不例外。
就以台灣目前第一座正式併聯商轉中的苗栗竹南鎮龍鳳漁港近海處的海洋竹南離岸風場(總共安裝22架離岸風機,總裝置容量128MW)發出125.2MW的電力,淨發電量vs.裝置容量比高達97.812%,基本上是處於滿載發電狀態。
相形之下,位於同一地區的幾個陸域風場的發電狀態,雖然也都蠻不錯的,但是顯示其即時發電效率的淨發電量vs.裝置容量%數據,就明顯跟同一區域的離岸風電有一段差距了,舉例來說,香山63.333%,豐威66.957%,奇威崎頂為46.377%,龍威後龍63.946%,苗栗通苑25.831%,倒是苗栗竹南的98.718%跟海洋竹南並駕齊驅都算是幾乎滿載的狀態,算是非常爭氣的表現。
我們再從台電公司官網上公布的台電公司自營的陸域風力機組的實際運轉統計數據來看,即便是在2019年全年度風力發電運轉最黯淡的那個月份,發電量也不至於低於23GW (=2,300萬度),用經濟部能源局公布的最新2019年度台灣電力排碳係數,每一度電平均會排放0.509公斤的二氧化碳的數值換算下來,離岸風電發電量最不濟的那個月份還是可以幫台灣減少排放二氧化碳達1,170萬7,000公斤 (=1萬1,707公噸),以及避免了一般火力發電所無可避免的各種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與核能發電所產生的各種放射性輻射廢料與廢水。
特別強調,這些都還是不包括發電效能總是高於陸域風電機組的離岸風電機組的運轉數據喔。將來若能將離岸風電的實際運轉數據加入統計的話,所呈現的數值勢必會更加亮麗!
此外,在台灣風力發電最黯淡的那段時間,剛好是台灣太陽能光電發電最暢旺的旺季,以目前全台已經併網供電的光電裝置容量約4.47GW規模來看,在風力發電呈現淡季表現的那兩三個月期間,在全台用電量最高的日間尖峰時段,都已經可以穩定地發出超過兩座核反應爐的發電量了,到了明年第一季時,太陽能光電的裝置容量可以突破6.5GW規模,因此到了明年夏秋季用電高峰期,台灣太陽能光電的日間尖峰發電量超過3.5座反應爐的發電量將成為新常態。展望未來五年,太陽能光電仍將會以每年約新增3GW的規模,換算下來也就是在台灣用電高峰的時節,太陽能光電的尖峰發電量,將以每年約新增1.5個反應爐發電量的步伐向前邁進。
不要忘了,台灣的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除了打先鋒的風電以及太陽能光電之外,現在擔任第二棒上場接力的項目,例如沼氣發電、生質能發電、小水力發電以及睽違近30年重新加入台灣發電行列的地熱發電也開始陸續進入商業化開發的階段了,大家可以看到這些擔任第二棒的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台灣各個角落開始為台灣電力供需做出貢獻。
最後一點,請大家注意的是,從經濟部能源局所公布的過去三年的台灣電力排碳係數實際統計數據來看,從2017年開始,台灣的年度電力排碳係數就呈現持續下滑的表現,每發一度電,2017年會排放0.554公斤二氧化碳,2018年降至每度0.533公斤,2019年再降至每度0.509公斤,展望未來,隨著台灣繼續執行以排碳量大幅度減少的燃氣發電取代燃煤發電占比的中期過渡方案,以及每年都會明顯大幅增長的各種型態再生能源發電加入併聯發電的行列短中長期國家能源轉型計畫,大家可以確認台灣的電力排碳係數也將會近一步的持續逐年降低。
推動國家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發電的重大國家建設計畫,執行起來當然會有其艱難度與挑戰性,但是經過多年來的持續努力,我們現在已經可以逐漸看到各個領域都開始展現可喜的正面進展了,在眾人的努力下,能源轉型的雪球已經開始越滾越大,成效也逐漸浮現,大家應該更有信心,更加堅定信念,給予能源轉型工作以及發展各式再生能源發電的計畫更大的共識與支持度。
大家一起繼續攜手努力向前推進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