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吋雷射電視 🆚 85 吋一般電視】
現在網路上廣告打出一堆平價投影機
什麼 OVO K1 無框電視、峰米真無線投影機
之前就在臉書雲評測過惹啦!
💔 俗話說:曖昧讓人受盡委屈 💔
廠商給的數值曖昧 亮度標得不清不楚
兩萬預算的一般人這兩台是 OK 啦
但伊森這種電影迷買來根本是折磨自己啊...
#不想花冤枉錢
如果你對畫面是很龜毛的人
這台 BenQ V6000
就是你在十萬可以買到色彩最準的雷射電視
#沒有天然布幕這回事
既然都花錢買高階雷射電視
投牆壁只是自己在那邊乾高潮
搭上好布幕才是王道好嗎?
💥 要頂就一次頂到底
#矛盾大對決
看完影片後出個小題目
如果有一天天上掉下來十萬(會有那天嗎😢)
👇👇👇
120 吋雷射電視 🆚 85 吋一般電視
你選哪一個?😎😎
◤ 雷射電視是可以取代電視嗎 ◢
十萬價格帶色彩最準的雷射電視
➥ http://bit.ly/3nQjZkm
#4K #BenQ #V6000 #V6050 #明基 #雷射電視 #短焦 #投影機 #4KHDR投影機 #4KHDR雷射電視 #開箱評測 #VividstormSPro #黑柵抗光地升幕 #Vividstorm #OVOK1無框電視 #峰米真無線投影機 #Netflix #OVO #峰米 #小米 #科技狗
真平布幕尺寸 在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影像逆旅4
老攝影家是活的博物館
文:阮義忠
1992年3月底,《攝影家》雜誌的創刊號剛印好,老伴就帶著裝訂廠先趕出來的十本去了巴黎,在法蘭克・霍瓦(Frank Horvat)的帶領下,拜訪了幾位攝影大師。或許是覺得與愛德華・布巴(Edouard Boubat)的會面有趣,便在地址、電話、雜支的記事本上隨手寫了一段,回台北後也忘了這件事。
想不到22年後的幾天前,兒子在工作坊倉庫發現了那本筆記。這段於1992年4月1日留下的手記,字數雖不多,卻鮮活地描繪了她初見布巴的場景:
布巴很親切,很殷勤,是個沒有脾氣的好好先生。一進門他就抱歉,說屋子裡凌亂,看起來很開心,笑得合不攏嘴。到處都是成卷的海報、成盒成疊尺寸不一的照片。他清出一張沙發:“你坐這,就坐這,好好地坐著啊!”“看哪,這扇窗戶的光線多美啊,你知道,我是光線的愛慕者。”
他的話很多,嘴巴幾乎沒停過,兩隻手優雅地比來比去,好像在跳舞。對於我能說幾句法文,他驚訝又歡喜,無論我說什麼,他都哼哼唧唧地一陣笑:“啊,你的法文說得好極了!”好像我每句話都是用唱的。和法蘭克討論照片時也怕冷落了我,頻頻回頭,插播一兩句:“你看,你看,看那光線照進來的樣子!”
“啊,你去看過塞納河畔了嗎?你一定要叫法蘭克帶你去,我是巴黎人,我愛慕塞納河,我好多照片都是在塞納河邊拍的。”
“啊,你去看博物館了沒?當然,當然,我們這些老攝影家就是博物館嘛,活生生的博物館!”
布巴的作品成為《攝影家》雜誌第4期封面以及主要內容。他非常認真地精選了這些作品,還自行找友人作了專訪。訪談一開始就很有意思。
黑爾米:可否描述一下,你前不久為這期《攝影家》雜誌挑照片時,重新發現了這些照片的感覺?大部分影像已拍了相當時日,或許之前你根本忘了它們藏在底片上,連洗都沒洗,為什麼現在又選出來?難道你對它們的看法不一樣了?
布巴:這些照片重新冒出來,就像又復活了,有些我還真忘了,更別提放大。不過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藝術作品是活的,我們以不同的眼光再次看它們,就像畫家那樣。或者更高一層,像音樂家那樣,以更專注的耳朵傾聽某首樂曲。就算當時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看它們,現在也不一樣了。
愛德華・布巴無論拍什麼都讓人覺得溫暖,1923年出生於巴黎蒙馬特他,儘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期間被迫加入服務納粹德國的隊伍,見識過戰爭的可怕,但作品仍然反映了一種難得的安詳。布巴討厭攝影理論,認為攝影師捕捉了飛逝的片刻,但終究無法擁有它們,而是為了有朝一日能把這些片刻歸還給他人:“一張照片之所以存在,不僅僅是為了裝框、送進博物館,也是為了給讀者某些東西,等於是某種禮物。”
他相信美麗與平靜的力量,提到自己曾報導過一座位於波恩的老人院。那兒有幅弗蘭德斯畫家的三聯畫,平時用布蓋起來,每逢星期天便打開來讓老、病的院民觀賞。許多病人光是盯著畫,目不轉睛地看,就得到了治療效果。
對我而言,辦雜誌的那些年真可謂快樂無比!編輯的樂趣在於先把結構架好,有了枝幹之後,再添加綠葉、鮮花,將他們用個好花器呈現。這一期,既然有了布巴拍的1950-70年代的巴黎,就應該放進李媚組的稿——王文瀾拍的1986-87的北京,再加上李鳴雕於台灣光復初期拍的臺北。
王文瀾表現了一個糧票還在使用,整個大陸還沒個體戶的時代。北京街頭車子沒幾部,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他以細膩幽默的眼光捕捉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卻從不和對象交談:“不管是熟悉的環境還是陌生的環境,我都從不與被攝對象交談。我就憑自己的眼睛看,憑我對每一個地方大背景的了解,來把握每一個具體的現場和環境。”
1922年出生的李鳴雕於2013年去世,享年92。他和張才(1916-1994)、鄧南光(1911-1971)是經常被相提並論的台灣攝影先驅。三人除了志趣相投,也於1956年左右擔任臺北攝影沙龍的評審,對台灣早年的業餘攝影風氣有顯著影響,攝影圈因此尊稱他們為“三劍客”。
在那個年代,家境不錯的台灣年輕人多半去日本深造,李鳴雕卻選擇大陸 “嶺南美術學校”學習水彩,使他日後的攝影作品在光線及構圖上,比同期大多數攝影家更講究。從大陸回台灣後,他在台北市區開了家照相材料行,生意挺不錯。為了不荒廢創作,他給了自己一個課題:在一整年內都相機不離身地拍照。這一年就是1957,歷經半個世紀的日本殖民統治後,台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有了以上的枝幹,兩位女攝影家的作品就像鮮花,為之增色不少。美麗的法國籍模特兒香塔・勞(Shanta Rao)拍“茅利塔尼亞人”,奧地利籍的克麗斯汀・透納(Christine Turnauer)拍“北美原住民肖像”。
透納的文筆也很好,拍攝經驗讓人讀來如臨其境。移民加拿大後的她,有一回參加印第安人的年度聚會與舞蹈慶典,無意中看到,暢舞之後的原住民斜靠在河岸上的大樹幹休息,肢體語言顯露著古老的表情,彷彿回到了過去的歷史與文化當中。
她靈機一動,定製了一個帳篷做為隨身攝影棚,放在車頂上到處參加印第安人的祈神式。一批批的印第安土著由北美各地跋涉千里而來,開著汽車、卡車,穿著牛仔褲,看起來就像一般美國人。然而,當他們褪下平日穿著,換上傳統服飾起舞時,整個人立即產生了變化。在歷史上,印第安人的正式服飾一直提供著一個自我表達的空間,以及對傳統的肯定。這些人隨著時代改變而調適生活,卻在這些傳統活動與服飾上找到了不滅的記憶。
透納把一位位原住民請進帳篷裡,為了取光,只張開帳篷的一面:“我請他們站在一幅中間色調的背景布幕前,不需要任何提示,我的客人便完全表現了自己。外在形式成為包含內在的容器,當土著穿上了他們的傳統服飾,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身份與尊嚴,和過去有了實際的聯繫。而我自己也對歷史有了感覺。”
編《攝影家》雜誌讓我更能理解,影像是無需翻譯的宇宙性語言,一張好照片能在觀看的瞬間直接撞擊到心靈。每每想到,我能在網路時代還沒來臨、資訊取得十分困難之際,跟世界各國的那麼多好攝影家神交,並有機會盡自己所能,為東、西方攝影文化交流出一份綿薄之力,就不禁覺得,我是何等幸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