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事情,與其拿依法行政並沒有錯責怪同情者愛心氾濫跟不懂事,不如多一點體諒會如此發言者的心情。
(實然來說,人類對動物的愛,就是有等級差別,哲學上稱之唯道德彈性,每個人都有,只是側重面向不同,也可說,人類就是會在某些事情上採取雙重標準。被納入寵物的物種就是能夠得到比較多關愛,用道德應然打趴這件事情當然可以,只是世界依然會按照有等差的道德彈性去決定動物的存在價值。)
絕大多數人聽過解釋都能理解,第一時間的心情發言,應該也能夠理解才是。
若是基於善意理解原則進行溝通,其實是一個讓更多人知道檢疫重要性的好機會。
但如果因為自己知道,就擺出睥睨不知道的人的態度,極盡各種嘲諷之能事,雖然道理上沒錯,但是,總覺得這並不利於溝通與說明。
沒人喜歡被羞辱,說明對錯跟羞辱無關(今天看了好些覺得不知道的人都是白癡的發文,覺得很猛)。
在這件事情上,共同敵人是走私者,而非不知道貨沒想到法律所保護中範圍因而堆錨發出同情之聲者(少數例外拉)。
除非是某些特定惡勢力,否則,我真心覺得,還沒說明之前記糾眾砲轟這種做法,遲早有一天也是會在其他事情跌倒。
沒有人是萬能的,人與人彼此互補互助,這是社會成立的重要功能與價值。
共勉之。
睥睨解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像很久沒推薦戀愛系書籍了,這次分享的竟然是《男人的愛情研究室》,目標是男性讀者的書。
不過我一直是這樣覺得的:愛情的本質就是人性,所有深入挖掘內在的兩性書籍,無論男女都適合看,而《男人的愛情研究室》就是這樣一本書。
可能因為我的心靈療癒案主絕大部分是女性,所以感情問題,我比較熟悉女性的視角。雖然偶爾也會有男性,但比起女性來說,男性更多是策略型,希望知道更多方法可以「了解女生在想什麼」,從而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有時候我對這樣的男性反而詞窮,因為從一開始動機就錯了,只是我很難告訴他們哪裡錯,每次只要我一說,他們就會立馬覺得「好,那我改,這樣就可以追到她了吧?」這,當然不是啊XD
可是作者很了解男性這樣的想法,因此盡可能地把男性在感情中會出現的類型,栩栩如生的描繪出來。有眾所周知的工具人「討好者」,拼命提高自己身價想吸引女孩子的「誘惑者」,以及喜歡用條件來衡量一個價值,比自己高就討好,比自己低就高傲的「競價者」。
這三種類型,都是因為內在的匱乏與低自信,才在感情中受困於「追求」之苦。而他提出了「超越者」的角色──不是高高在上睥睨一切的意思,而是超越了輸贏、尊卑、真正看見自己的價值,也能尊重別人的選擇,有自己的生活重心,也能欣賞別人的人生,因此愛情不是拚輸贏和勢在必得,而是自然而然地走到一塊兒。
其實這些類型,男性身上很常出現,女性也不遑多讓。例如書上提到的「欲擒故縱」,我讀到就笑得很大聲。我們女生從談第一場戀愛起,所有能讓男人服服貼貼的「戀愛軍師」都會告訴女孩子,先認真的就輸了,不要讓男人覺得你很好追,不要馬上回他訊息。甚至還真的有心靈療癒的案主茫然地問我,為什麼某個她喜歡的男同事最近變冷淡了。我一看她的對話紀錄,男方的邀約她推托了好幾次,有的甚至兩天後才回,我說這樣誰都會覺得妳沒興趣吧!她委屈地說,可是我不想看起來太喜歡他啊,這樣會被當成很廉價。
但作者在這本書上有一針見血的見解:「欲擒故縱,是放不下得失心的人,在錯解『釋放意圖』的本質後,所產生的一種魔化行為。」
因為把戀愛當戰爭,先喜歡對方的就輸了,因此把欲擒故縱當成戰爭手段,表面上玩弄對方於股掌間,但其實在這過程中,也喪失了享受戀愛的美味。甚至當遇到有自己的生活、足夠尊重對方的「超越者」,這種欲擒故縱只會玩到自己,內傷不說,搞不好對方想「啊,你不理我,表示你也有自己的生活,或你有其他更喜歡的對象吧,那就不打擾你了。」而有禮貌地淡出,結果曖昧沒享受到,戀愛也沒談到,自己被自己的控制與恐懼玩火自焚。
這本書推薦給所有想讓戀愛進階的男生跟女生,我自己是女生看了也很有收穫,尤其作者提到了一些詞彙,例如「豐盛」的心態,感覺是有接觸身心靈的背景,大家看了應該會覺得很親切啊。
***
***贈書時間***
出版社會給推薦者一本贈書,所以這本《男人的愛情研究室》,我可以送給大家抽獎:)
為了尋找最適合的有緣人,我會挑選「最有感覺、理由頻率跟這本書最合」的留言,贈送這本書給他。
但是大家不要壓力太大,這不是徵文比賽,即使短短一個理由但是跟書的頻率很合,這本書還是非你莫屬~不妨跟隨心裡湧出來的直覺,寫下你覺得這本書適合你的理由吧!:)
***
想要參與贈書活動的讀者,請在本篇按任一個心情+留言自己想看的理由,例如:
「我想看《男人的愛情研究室》,因為我覺得想知道自己在感情路上是哪一種人?」
請發揮屬於你的版本(就算要抄我的也改編一下XD),我將在8/5(四)抽出一位幸運讀者,請出版社寄送這本《男人的愛情研究室》給他哦!
睥睨解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你是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和希斯萊傑(Heath Ledger)的粉絲,還真應該看看這部由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所編劇與導演的《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2007),這是部關於曾於2016年打敗呼聲最高的村上春樹,首次由搖滾音樂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巴布.迪倫(Bob Dylan, 1941- )。
不過,《搖滾啟示錄》不只有上述巨星,還有蝙蝠俠貝爾先生(Christian Bale)、李察吉爾(Richard Gere)、班維蕭(Ben Whishaw)、密雪兒威廉斯(Michelle Williams)、茱利安摩爾(Julianne Moore)等等,堪稱眾星雲集。
#搖滾啟示錄讓解釋為何迪倫得獎
在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已經七次入圍卻尚未得獎的村上,是最有可能獲獎的作者,當時英國網路博弈公司立博(Ladbrokes),以賠率預估諾貝爾獎得主,應該就是村上了。殊不知,最沒讓人意料到的歌手迪倫,竟是最後贏家。
當時諾貝爾獎給迪倫的評語是 "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不過,或許對於從小就是看村上小說的你來說,心中多少還是有疑惑,為何都已經七次入圍了,還不給村上機會呢?那麼,《搖滾啟示錄》應該是那部可以當作認識迪倫,以及解惑他為何有資格獲獎的仿傳記電影(不完全是傳記,是種象徵性的傳記故事)。
.
#六個分身與一個本尊
《搖滾啟示錄》是個很詩意的傳記故事,迪倫真正出現的畫面短短數分鐘,其他時間都是由某種迪倫的性格側身作為代表,分別由六種分身,飾演不同時期與不同面向的迪倫,綜合起來,剛好就是就是一個全面性的音樂詩人。
迪倫的六個分身,加上電影最後才出現的本尊,總結七人,剛好呼應電影中迪倫不斷被問及的莎士比亞,以及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中以「日月水火金木土星」象徵的「人生舞台上七段生命理論」(Seven Ages Of Man)。
這六位迪倫的分身分別是:詩人、先知、虛偽者、亡命之徒、搖滾殉道者、和電音之星。
.
#布蘭琪是位男神
《搖滾啟示錄》在2007-08獲得多項提名,絕大部分都是因為飾演迪倫分身之一的凱特布蘭琪,她那酷帥到讓人幾乎忘記她是位女神、也幾乎就要讓人愛上的男神模樣,真心讓人佩服。
《搖滾啟示錄》的六個迪倫分身其中,最符合迪倫外在具象的分身,就是布蘭琪所飾演的 Jude Quinn,一個偏執傲慢又才氣縱橫的搖滾音樂家。
.
#叛逆與垮掉
Jude 曾經在羅德島的新港音樂節唱歌,他的另類歌詞與唱法,讓保守派無法接受而對他惡言相向,但是,也使得成群叛逆的少年為之瘋狂、爭相模仿。
銳不可擋的 Jude,也穿梭於60年代的藝術名人之間,從安迪沃荷(Andy Warhol)、名媛 Coco Rivington(威廉斯飾演)、直到代表「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詩人艾倫金斯保(Allen Ginsburg)。當他留連於紐約與倫敦的藝文界時,不只讓女人傾心、傷心,也留給藝術家靈感。
.
#邪惡的代表
布蘭琪飾演的迪倫,名字叫做Jude,Jude 諧音 Judas,暗示迪倫的性格:反骨、顛覆、故意、睥睨、瘋狂、又敗德。然而,因為如此特質,讓傳承於法國詩人蘭波的當代詩人金斯保,格外心生喜愛與崇拜,當 Jude 待在倫敦時,金斯保還特意騎著機車追趕 Jude 的保母車,堅持前來相見,一定要與他聊聊。
在《搖滾啟示錄》,編導海恩斯透過當代的藝術家與文學家,烘托迪倫與文學的連結,也透過迪倫與當代文學家的互動,產生他與歷代文學藝術家與詩人的一脈相承。
.
#迪倫與文學家的連結
例如,由法國詩人蘭波、英國詩人金斯保,一直到美國吟遊詩人迪倫,他們都是革命、邪惡、與反叛的傳承。
他們無懼於刻畫內心的黑暗與對社會不滿的年輕語言,他們陳述社會現實中的卑鄙齷齪,無畏父執權力的高牆,也張膽對抗宗教道德的諍言。他們的作品在一生產之初,就被冠上「邪惡」的評語,被認為是正常理智社會的「叛徒」,是種敗壞的象徵。
.
#座標性的歷史人物
迪倫這個名字,不屬於一個人,而是個座標性的歷史人物。透過小男孩 Woody 這個分身,迪倫明白他必須「活在自己的時代(Live your own time.)」,寫出自己的關懷,唱著自己的歌。
「活在自己的時代」意味著迪倫必須面對他所處的歷史空間,以自己的時空作為創作的題材。迪倫開始正式歌手的生涯,大約是從 1960,歷經甘迺迪(John F. Kennedy, 1917-63)與詹森(Lyndon B. Johnson, 1908-73)兩任總統,將近十年,這是美國最為不平靜又充滿內憂外患的時代。
迪倫的歌詞,就是關於這個時期的美國,有冷戰、越戰、女性民權運動、黑人民權運動、黑豹黨領袖被刺殺等等。他的歌曲包含美國的歷史,反應美國的社會文化,書寫出生活在這個時空下的人生與反思。
.
#為藝術而藝術
「一直改變」與「不斷顛覆」就成了迪倫的生命主題,這也是為何他不滿足於明明已是大受歡迎的民謠歌手,硬是要挑戰粉絲的極限。從「自由—感到不自由—逃離—踰越—再自由」,就成了他的生命循環,也成了「我不在那兒」的現實。
他是典型「為藝術而藝術」的詩人,於是,詩中沒有所謂的道德規矩與主流價值,因為「道德是大腦的缺陷(Morality is the weakness of the brain.)」。
.
#上帝已死的精神
宗教在他眼裡同樣也是不足一提,他不僅不在乎嚴格的天主教出生背景,還倡言「別再說神了!別再提神了!人就是王,人就是神。(No more gods! no more gods! Man is King, Man is God.)」。唯美又褻瀆的詩就是他不斷實驗與越界,以及實踐無神論與自由主義的果實。
.
#不斷改變才能自由的搖滾精神
在二十世紀末的搖滾時代,並非只有迪倫一位搖滾歌手是以「不在那兒」的叛逆越界大玩地獄創作。許多搖滾歌手同樣也是不斷踰越道德、挑戰界線。或許就是因為成功詮釋「不斷改變才能一直自由」的搖滾精神(rolling stone),《搖滾啟示錄》才會成為 2007 眾多評論家心目中的好電影。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72
#第45部電影
#2021年7月25日
#搖滾啟示錄
#BobDylan
#ImNotThere
#CateBlanchett
#2007年的冷門好電影